穴位针刺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80 例
- 格式:pdf
- 大小:264.16 KB
- 文档页数:1
急性腰扭伤的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为腰部筋膜、肌肉、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扭伤,多因突然遭受间接暴力所致,俗称闪腰、岔气,多发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若处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可使症状长期延续,变成慢性,笔者运用平衡针法配合董氏奇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患者均来自康复理疗科,年龄18~65 岁,病程 1~7 天,全部病例均急性起病,表现为腰部僵硬疼痛,弯腰或腰部后伸或侧身不能。
治疗方法:选穴:腰痛穴(位于神庭与印堂中点);灵骨穴(位于手背拇指和食指叉骨间,即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结合处);大白穴(大指与食指叉骨间陷中,即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中间之凹处)。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卧位(优点:针刺完后,有利于患者在无压力的状况下活动腰部),取腰痛穴,常规局部消毒,取 28 号 3 寸针,平刺,根据疼痛的方向决定针尖指向,弯腰不能者针尖向下,后伸不能者,针尖向上,右侧疼痛针尖向左,左侧疼痛者针尖向右(另:脊柱正中疼痛,可配董氏奇穴之中白穴和下白穴)。
灵骨穴、大白穴均直刺,皆应深针,针刺顺序:先针腰痛穴,次针灵骨穴,最后针大白穴,一般针灸时间 25 分钟,每 5 分钟行针一次。
均采用泻法。
行针后令患者活动腰部,怎么不舒服怎么动(此法来源于董氏动气理论)。
疗效评价:治愈:腰部疼痛消失,活动恢复正常;好转:腰部疼痛减轻,活动轻度受限;无效:腰部疼痛与活动经治疗3 次无改善者。
结果:本组 73 例病人中,治愈者 62 例,占 84.9%;好转者 7例,占9.6%;无效者 4 例,占 5.5%。
总有效率达 94.5%。
病例介绍:病例一:陈文挺,男,35 岁,2011 年 5 月 19 日来诊,自述咳嗽后,遂感腰部疼痛,不能活动,弯腰疼痛明显,由家人送我科治疗。
查体:强迫体位,L4-S1 棘突压痛。
诊断:急性腰扭伤。
治疗方法:采用上述针刺方法,患者针刚扎完,卧床晃动腰部数分钟后,令患者下床活动,患者即能弯腰,再经过行针及活动腰部后,立感腰部疼痛消失,活动都不受限。
穴位针刺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80 例摘要 :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的疗效。
方法:取穴针刺后溪、三间穴位,再加手法推拿配合治疗,1 日1 次。
结果:80 例中,一次痊愈44 例(55.0%),两次痊愈者23 例(28.8%),三次痊痛者9 例(11.3%),四次、五次痊愈者各2 例(分别占2.5%)。
治愈率100%。
结论:针刺穴位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 : 急性腰扭伤后溪穴三间穴针刺手法推拿急性腰扭伤是门诊常见病之一。
轻则腰部疼痛不敢俯抑转侧,重则强迫体位,痛苦难忍。
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穴位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80 例,收到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80 例中,男62 例,女18 例;年龄42~68 岁;病程最长者 6 天,最短者半小时。
能自己行走或持杖就诊者58 例,需他人搀扶行走者16 例,被他人抬着到门诊或因不能活动出诊治疗者6 例。
二、治疗方法取穴:后溪、三间。
患者取坐位(强迫体位者随其原位)。
后溪穴消毒后,令患者微握拳,然后根据患者手掌宽度选用3~4 寸毫针快速刺入后溪穴皮下,进而缓慢地边捻转是插边进针,使针尖抵达三间穴。
得气后稍停片刻,观察病人无晕针现象,再以泻法行针5~10 秒钟。
此时大部分病人腰痛会明显缓解,不再畏于小幅度腰部活动。
可先让病人站起作小幅度摆腰活动。
继而由小到大作腰部旋转,侧弯、俯仰及蹲起动作,尤其要注意寻找并反复重复作针前所惧怕的动作或姿势,直到腰部发热、僵硬部位放松为止。
最后令病人俯卧床上,在其腰椎棘空间,椎旁及腰骶关节处寻找压痛点,用右手拇指或掌根放在痛点上,先轻轻揉按,继而在病人呼气时以中等力量下压(要嘱病人下压时不要摒气)、吸气时下压停止(但手掌不离开病人肌肤)。
如此松、压共3~5 次。
拔出毫针,针眼棉球压盖。
1 日 1 次。
三、结果80 例中,一次痊愈44 例(55.0%),两次痊愈者23 例(28.8%),三次痊痛者9 例(11.3%),四次、五次痊愈者各2 例(分别占2.5%)。
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分析发表时间:2017-02-27T15:06:36.72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作者:邢相合1 贺祥林2[导读] 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1.日照市残疾人联合会盲人按摩诊所 276800;2.日照市东港区后村医院 276816摘要:目的:分析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00例,分为A组(n=50)和B组(n=50)。
B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
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远高于B组患者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针刺;推拿手法;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指患者的腰部负荷过重,或者用力不当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腰部关节囊、筋膜、韧带以及肌肉等发生急性损伤的一种疾病。
据调查显示:对于急性腰扭伤的患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好转[1]。
为此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00例,分为A组(n=50)和B组(n=50)。
A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在19-50岁,平均年龄为(34.5±14.7)岁,病程在1-4天,平均病程为(2.5±1.1)天。
B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在20-52岁,平均年龄为(36±15.4)岁,病程在1-3天,平均病程为(2±1.4)天。
急性腰扭伤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的效果探析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腰扭伤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和腰椎功能障碍改善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71.4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31.07±10.15)分低于对照组的(38.74±10.83)分(P<0.05)。
结论: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急性腰扭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提升疗效。
【关键词】急性腰扭伤;针灸;联合;推拿急性腰扭伤主要由搬运重物或劳动时用力不当、腰部姿势不当致使腰部肌肉韧带在强力牵引下发生气血瘀滞所致,患者常伴有疼痛、活动受限症状,局部可见明显的肿胀或压痛,部分重症患者疼痛或向下肢放射,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实践证明,针刺联合推拿有助于改善血运,解除肌肉痉挛,可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1]。
为了探讨更加高效的治疗方案,本文就急性腰扭伤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索。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7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84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腰扭伤的诊断标准[2],伴有腰痛、局部瘀血等症状;②患者同意配合研究。
排除标准:①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②腰椎骨折;③脊柱或椎管内肿瘤;④血液系统疾病;⑤脊柱炎;⑥内分泌代谢性疾病;⑦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⑧对针灸、推拿治疗不耐受。
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2例。
对照组男25例,女17例;年龄36~75岁,平均(62.47±1.28)岁;病程30min~24h,平均病程(5.37±1.09)h。
观察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34~74岁,平均(62.19±1.46)岁;病程25min~24h,平均病程(5.17±1.26)h。
针刺腰痛穴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扭伤56例疗效观察目的探讨针刺腰痛穴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治疗中采用针刺经外奇穴腰痛穴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56例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分析。
结果经过针刺腰痛穴配合手法治疗后,痊愈45例,显效11例,所有患者腰部疼痛功能明显减轻,腰部活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
结论针刺腰痛穴配合手法复位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具有较好一定的疗效。
标签:腰痛穴;急性腰扭伤;手法复位急性腰扭伤(acute lumbar muscle sprain),民间又称为“闪腰”,多由于姿势不良,持重不当或是跌扑损伤引起腰背部肌肉软组织过度扭转牵拉而至疼痛,属中医“腰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发病年龄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常因外感风寒湿邪或者过度劳累而诱发或加重。
本病多急性发作,患者常有搬重物或跌扑外伤史,临床表现为患侧腰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甚至腰肌痉挛僵硬,腰部不能伸直,不能下地行走。
笔者于2015年10月—2017年10月门诊收治5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运用针刺腰痛穴配合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病症,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急性腰扭伤患者56例。
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17~64岁,平均年龄(42±15)岁,40例患者是单侧发病,16例患者是双侧发病,其中6例患者发病前1~3 d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或消化道感染史,45例有腰部扭伤病史,如搬重物、运动损伤等。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制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的内容,临床表现为:①明显外伤史;②突发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同时伴腰部活动受限,甚至不能伸腰或行走;③腰部肌肉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块,损伤部位压痛明显,一般无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可为阳性,但加强试验阴性;④影像学检查排除腰椎骨折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疾患;⑤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血沉等均正常或轻度升高。
穴位针刺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80 例
发表时间:2013-09-24T11:30:06.763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董庆
[导读] 急性腰扭伤,病必伤及二脉,使二脉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不通而作痛。
董庆
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康复科浙江常山324200
摘要 :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的疗效。
方法:取穴针刺后溪、三间穴位,再加手法推拿配合治疗,1日1 次。
结果:80 例中,一次痊愈44 例(55.0%),两次痊愈者23 例(28.8%),三次痊痛者9 例(11.3%),四次、五次痊愈者各2 例(分别占2.5%)。
治愈率100%。
结论:针刺穴位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值得在基层推广应用。
关键词 : 急性腰扭伤后溪穴三间穴针刺手法推拿
急性腰扭伤是门诊常见病之一。
轻则腰部疼痛不敢俯抑转侧,重则强迫体位,痛苦难忍。
近年来我们采用针刺穴位与手法推拿配合治疗急性腰扭伤病80 例,收到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80 例中,男62 例,女18 例;年龄42~68 岁;病程最长者 6 天,最短者半小时。
能自己行走或持杖就诊者58 例,需他人搀扶行走者16 例,被他人抬着到门诊或因不能活动出诊治疗者6 例。
二、治疗方法
取穴:后溪、三间。
患者取坐位(强迫体位者随其原位)。
后溪穴消毒后,令患者微握拳,然后根据患者手掌宽度选用3~4 寸毫针快速刺入后溪穴皮下,进而缓慢地边捻转是插边进针,使针尖抵达三间穴。
得气后稍停片刻,观察病人无晕针现象,再以泻法行针5~10秒钟。
此时大部分病人腰痛会明显缓解,不再畏于小幅度腰部活动。
可先让病人站起作小幅度摆腰活动。
继而由小到大作腰部旋转,侧弯、俯仰及蹲起动作,尤其要注意寻找并反复重复作针前所惧怕的动作或姿势,直到腰部发热、僵硬部位放松为止。
最后令病人俯卧床上,在其腰椎棘空间,椎旁及腰骶关节处寻找压痛点,用右手拇指或掌根放在痛点上,先轻轻揉按,继而在病人呼气时以中等力量下压(要嘱病人下压时不要摒气)、吸气时下压停止(但手掌不离开病人肌肤)。
如此松、压共3~5 次。
拔出毫针,针眼棉球压盖。
1 日 1次。
三、结果
80 例中,一次痊愈44 例(55.0%),两次痊愈者23 例(28.8%),三次痊痛者9 例(11.3%),四次、五次痊愈者各2 例(分别占
2.5%)。
治愈率100%。
四、典型病例
宋某,男,51 岁。
因端水盆姿势不当引起腰部急性闪扭伤。
当时即站不起,蹲不下,勉强用力则疼痛难忍。
只能采取身左斜、左臀部半着凳姿势来减轻疼痛。
先后口服8 片去痛片毫无效果,上述强迫体位达6 小时之久。
来院诊治,即先以本法予以针刺,捻转提插,针尖至三间穴,病人即感腰部有松快感,随而强迫体位即解除,能够慢慢站起。
后依上述行针法和按压法治疗。
2 次痊愈。
五、讨论
足太阳之脉夹脊抵腰,督脉贯行腰之正中。
急性腰扭伤,病必伤及二脉,使二脉经气运行受阻,气血壅滞不通而作痛。
后溪穴属手太阳小肠经之“输”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督脉相通。
同时,后溪所在之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之间存在着气血传注关系。
故针刺后溪穴可通调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之经气,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止痛之目的。
手太阳经络于心,调理气血,从而达到止痛之目的。
手太阳经络于心,督脉通入于脑。
心主神明,脑为元神之府,故针刺后溪穴还具有调整情志的作用,能减轻疼痛。
情志异常,焦躁不安、肌肉紧张会加重疼痛间的恶性循环。
三间穴为手阳明经之“输” 穴,该经为多气多血之脉,又在大椎处与督脉相通。
故针刺三间可调整全身气血的运行。
另外,后溪、三间均为“输”穴,输主体重节痛,针刺二穴可治疗因气血阻滞所致的疼痛。
总之,采用泻法,一针两穴,共使督脉、足太阳之脉经气通利,气血和调、腰痛得以控制。
在针刺过程中让患者活动腰部并寻找针前所惧怕的动作或姿势,反复重复,目的在于引招、促使已经激发的经气向病所推至。
同时,动则气血加快运行,共同使痛处气血畅通,通则不痛。
在病人俯卧位时下压痛点,主要是为了平复扭伤的软组织,使其恢复病前状态;同时按压本身就属镇静手法,有利于协助针刺达到治疗目的。
呼气时压下、吸气时放松,是因为腰部肌肉在呼气时呈自然松驰状态,容易接受压力而复原;而吸气时则较紧张,与压力相对抗,不利于损伤部位平复。
笔者深感所用针法及手法推拿按压不失为治疗急性腰扭伤值得推广的疗法。
更因其费用低且不受设备和条件限制。
随时随地均可施行而深受病人欢迎。
采用本法治疗,效果与病程长短有重要关系。
一般病程越短疗效越好,病程越长所需治疗次数越多。
另外,在施行治疗前务要详细检查病人,若有筋膜或肌肉撕裂、骨折、内出血等,禁止施术。
作者简介:董庆,男,1980 年10 月出生,浙江常山人,医师职称,大学本科,从事临床针灸推拿等康复治疗,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