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13 运动的快慢练习卷
- 格式:pdf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1.3 运动的快慢》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一.选择题(共22小题)1.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运动,10s内通过20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 的速度是()A.5m/s B.10m/s C.20m/s D.40m/s2.空中加油机给战斗机进行加油,如果战斗机在加油时,2s内飞行了0.4km.则在加油时,空中加油机的速度为()A.50m/s B.100m/s C.200m/s D.400m/s3.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 B.10m/s C.2m/s D.5m/s4.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1,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A.l:2 B.2:1 C.2:9 D.9:25.为宣传“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在某景点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骑马以25.2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6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54km。
则()A.三人速度一样大 B.小李速度最大C.小王速度最大D.小张速度最大6.小汽车匀速行驶在公路上,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小红观察到小车速度表的指针始终在90km/h位置处,在超越相邻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另一辆普通大客车的过程中,小红发现自己经过该车的时间约为5s,则下列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大客车速度的是()A.36km/h B.60m/h C.82km/h D.108km/h7.为宣传“绿色出行,地碳生活”理念,三个好朋友进行了一场有趣的运动比赛。
小张驾驶电瓶车以18km/h的速度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骑自行车,每分钟通过的路程是0.3km,则()A.小张速度最大B.小王速度最大C.小李速度最大D.三人速度一样大8.下列体育运动比赛项目中,等效于用速度作为评价标准的是()A.排球B.半程马拉松C.撑杆跳D.标枪9.春运期间,为了赶去乘车,大人搀着孩子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孩子共走了110步,则速度快的是()A.一样快B.大人C.小孩D.无法确定10.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1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2.下列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1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与s、t 有关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4.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前4秒的路程为40米,那么在第8秒时的速度是()A.5m/s B.10m/s C.12.5m/s D.62.5m/s15.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 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 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16.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17.以下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5km/hB.对人体最适宜的洗澡水温度约为60℃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D.家用挂壁式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1.2kW1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 s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 s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19.小明是一位九年级学生,下列是与他的有关的一些数据,你认为合理的是()A.他正常步行速度约1.2m/sB.他上楼梯的功率约为1.2WC.他两只手之间的电阻值约为120ΩD.他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20Pa20.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20~3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D.两物体在30s末相遇,且甲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同2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为图3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6秒甲、乙间的距离小于3米,则()A.甲的s﹣图象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bC.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b D.乙的s﹣t图象一定为图线c22.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A.乙车速度是20km/s B.4s内甲车通过的路程是60mC.甲车速度是72km/h D.5s内乙车通过的路程足60km二.多选题(共1小题)23.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1000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C.根据v=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D.根据s=vt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三.填空题(共6小题)24.小聪坐在一辆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车里,车运动的快慢是变化的,小聪用手表计时t为3min,还知道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s为4km,则v=km/h,这个物理量反映了车在这段时间内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8m2.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0-3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3.如图所示,电视节目中“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当小强正通过关卡1左侧9m远的A 处时,关卡刚好放行,若他全程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4B.关卡3C.关卡2D.关卡14.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9页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 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下列体育项目中,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 )A.跳远B.跳高C.铅球D.长跑7.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t 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 内静止C.物体在前2s 内和后2s 内的速度相等D.物体在6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m /s8.一短跑运动员5s 内跑了50m 的路程,羚羊的奔跑速度是20m /s ,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km /h ,三者的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A.运动员、羚羊、汽车B.羚羊、运动员、汽车C.运动员、汽车、羚羊D.羚羊、汽车、运动员9.火车的速度为72km /h ,汽车的速度为21m /s ,则( )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的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10.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四个物体的闪光图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是( ) A. B. C. D.1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辆汽车运行的时间和路程关系图象,有关两辆汽车的速度比较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车速度比乙车大B.乙车速度比甲车大C.两车速度一样大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2.图A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图B比较运动员快慢的方法是: ______ ;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 ______ 有关.13.图中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前30s运动较快的是 ______ 车,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______ 车.三、计算题14.小明骑自行车经过一坡道,路程标志以及小明骑车经过标志的时刻如图所示,求(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训练答案和解析【答案】1.C2.C3.B4.C5.A6.D7.C8.D 9.B 10.A 11.A12.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13.甲;乙14.解:(1)由图可知,前半程的路程,s1=300m,t1=9:1:20-9:0:0=1min20s=80s,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1===3.75m/s;(2)由图可知,后半程的路程,s2=300m,t2=9:2:00-9:1:20=40s,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2===7.5m/s;(3)由图可知,全程的路程,s=600m,t=9:2:00-9:0:00=2min=120s,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v===5m/s.答;(1)前半程,上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3.75m/s;(2)后半程,下坡过程中小明的平均速度为7.5m/s;(3)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为5m/s.【解析】1. 解:A、由图象知,甲和乙的s-t图线都是正比例图线,它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即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由图知,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故B正确;CD、两车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初中物理试卷第4页,共9页由图知,4s时间甲车路程为s甲=4m,乙车路程为s乙=12m,甲车在乙车的后方s=s甲-s乙=12m-4m=8m处,所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C错误,D正确.故选C.(1)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是定值,即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由此根据甲乙s-t图象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2)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越大物体的速度越快,由此判断甲和乙的速度关系;(3)由图象可知两小车在4s内的路程,由此可判断两小车的位置关系.这是一道图象题,由物体的s-t图象,我们可以求:①物体在一定时间内的路程,②物体通过一定路程所用时间,③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④求物体的运动速度.2. 解: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400m-100m=300m,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300m,甲的运动速度为v===10m/s;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D错误;故选C.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再结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准确分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解:由题知,关卡放行和关闭时间分别为5s和2s,小强正通过A处时,关卡刚好放行,由v=可得,小强到达关卡1时所用的时间:t1===4.5s<5s,所以关卡1不会挡住他;每两个关卡间距离8m,所以小强通过相邻两关卡所用的时间t=′==4s,小强到达关卡2的时间:t2=t1+t=4.5s+4s=8.5s,5s+2s<t2<5s+2s+5s,所以关卡2不会挡住他;小强到达关卡3的时间:t3=t2+t=8.5s+4s=12.5s,5s+2s+5s<t3<5s+2s+5s+2s,所以关卡3会最先挡住他.故选B.计算到达各个关卡的时间与关卡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对比,得出结果.本题考查速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计算出小强到每个关卡所用的时间.4. 解:A、s-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也增加,但不成正比例,也就是物体做加速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s-t图象是变化的曲线,并且随时间增加路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本题是基本的读图问题,从图象的形状、斜率等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数学知识进行解答.5. 解:A、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刚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根据v=可知,小刚跑得较快,故A正确;BC、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刚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刚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BC错误;D、由图象可知,两人的全程是相等的,所用的时间都是8s,根据v=可知,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错误.故选A.(1)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据此对A做出判断;(2)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据此对BC做出判断;(3)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全部路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据此对D做出判断.解答本题时,可采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分析,比较时要在相同条件下初中物理试卷第6页,共9页去进行比较.6. 解:据课本可知,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所以以速度这一科学量作为评定标准的是长跑.故选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知道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解决该题的关键.7. 解:A、由s-t图象可知,当t=6s时,路程s=15m,即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B、由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故B正确;C、物体在前2s内运动的路程为5m,后2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5m=10m,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不相等,根据v=可知,则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确;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v===2.5m/s,故D正确.故选:C.(1)根据图象可知6s时物体运动的路程,然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2)在2~4s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其速度为0;(3)根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运动的路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本题主要考查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关键能从图象上找出有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8. 解:运动员的速度v运动员===10m/s,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由此可见,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羚羊、汽车、运动员.故选D.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动员的速度,根据速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统一各物体的速度单位,然后比较速度的大小.本题考查了比较速度大小问题,要比较物体速度大小,要求出物体的速度、统一速度单位,然后再比较速度大小.9. 解:火车的速度V火=72km/h==20m/s,汽车的速度为V汽=21m/s,所以V火<V汽,火车速度小于汽车速度.故选B.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常用的还有km/h,先把火车的速度换算为以m/s为单位,然后再比较火车与汽车的速度大小.物理量间比较大小时,应先统一各量的单位,再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单位不统一,无法比较各量的大小.10. 解:A、物体的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符合题意;B、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和B图一样,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物体沿直线做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根据选项中的照片,分析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是否相同、经过的路线是否是直线,是判断匀速直线运动的关键.取一时间值,则有s乙<s甲,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路程大的速度大,故v甲>v乙;故选A.看清纵坐标轴和横坐标轴表示的物理量,用取值的方法判断出甲乙谁的速度大.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也可以直接算出速度进行比较.12. 解:由图A可知,三人运动的时间相同,而三人通过的距离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初中物理试卷第8页,共9页由图B可知,三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但三人运动的时间不同,所以此图是利用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由此可见,物体运动的快慢与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有关.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相同路程内,比较所用的时间;通过的路程和所有的时间.生活中比较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多少或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的多少.物理学中常用的比较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比路程,二是相同路程比时间.13. 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车同时从起点出发,在30s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距离为900m,乙车通过的距离为750m,所以甲车运动的快;(2)由图知,甲车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乙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因此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故答案是:甲;乙.(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用时长短;(2)分析汽车在相等时间内通过路程的关系得出汽车的运动状态.该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14.(1)已知前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2)已知后半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3)已知全程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v=可求平均速度.求物体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和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进行求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5秒钟内通过5米的路程,接着静止5秒,再在5秒钟内通过10米的路程,物体在这15秒内的平均速度是()A.1米/秒B.15米/秒C.2米/秒D.1.5米/秒3.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4. 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5. 小明在上学的路上,先以v 1 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以v 2 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上学的全程中平均速度为()A. B. C. D.7. 张琳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张琳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 3.21 m/sB. 2.25 m/sC.1.92m/sD.1.35m/s8. 下列对初三学生小刚活动中的物理量估测最贴近实际的是A.小刚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约为60km/hB.小刚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250mmC.小刚上一层楼所做的功约为1500JD.小刚跑步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2.5×10 3 Pa9. 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比赛中跑到50m时速度大小是9.5m/s,在10秒末到达终点冲刺时,速度大小为11.5m/s,这名运动员在百米赛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 11.5m/sB. 10.5m/sC.10m/sD.9.5m/s10. 小刚家距学校1200米,上学时,前半段用了6分钟,后半段用了10分钟.问:小刚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A.1.25m/sB.2m/sC.7.5m/sD.0.83m/s二、填空题11. 小明同学从家乘公交车上学,车以54km/h合_______________m/s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了10分钟,到达了目的地,汽车行驶了_______________km。
1.3《运动的快慢》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v与s成正比 B v与t成反比 C s与t成正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2、一辆长30 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 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 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 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A.140 mB.170 mC.200 mD.230 m3、某同学在体育中考中,跑完50m用了8 s的时间,她的运动速度为()A.6.25m/s B.6.25 km/h C.400m/s D.0.16m/s4、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
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5、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8所示,图9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6、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像,根据图像分析不正确的是()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千米/时7、右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二、填空题8、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第2秒内的距离是4m,第3秒内的距离是6m,第4s内的距离是8m,这物体是______运动.9、小明乘电梯上升的过程中,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小明是的(选填“运动”或“静止”);若电梯在10s 内从一层直达八层,且每层楼高为3m,则电梯从一层直达八层的平均速度为m/s。
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快慢练习题含答案号__________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学__________ 班:校:1. 赛车的速度比公交车的速度大,这说明( )A.通过相同的路程赛车比公共车运动的时间长B.相同时间内赛车比公共车通过的路程长C.运动时赛车比公共车用的时间短D.运动时,赛车比公共车通过的路程长2. 甲、乙两车在一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时间内,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B.0∼t2时间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C.0∼t2时间内,甲车做加速运动D.0∼t2时间内,乙车做加速运动3. 甲、乙两车在粗糙程度不变的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西运动,它们的s−t 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乙车受的牵引力比甲车大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东运动D.甲乙两车的v−t图象(速度-时间图象)是平行与v轴的两条直线4. 火车的速度为70k m/h,成都地铁的速度为20m/s,则( )A.火车的速度大B.两者速度一样大C.地铁的速度大D.无法确定5. 如图,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乙都由静止开始运动B.甲、乙两车经过5s一定相遇C.甲、乙都以2m/s匀速运动D.甲车速度越来越大,乙车速度不变6.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时间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B.通过路程越长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C.运动越快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D.通过路程越短的物体,其速度就越大7. 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 m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C.小明骑车速度是20k m/hD.百米世界纪录是9.58s8. 下列运动物体中速度最大的是( )A.褐海燕飞行速度可达5k m/minB.奔跑中的猎豹可达144k m/hC.海中的旗鱼,每秒能游30mD.沪宁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汽车速度可达100k m/h9.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3:4B.4:3C.1:1D.1:310. 如图所示的s−t图象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甲、乙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都不做匀速直线运动11. 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60m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 m/s,这个物体在第5s内的速度是________m/s,前10s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12. 我们在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100m决赛时,认为跑在前面的运动员快些,这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的;而裁判员认定,牙买加选手博尔特获得冠军,这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比较运动快慢的.13. 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3:2,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_;若两车速度相同,通过的路程之比为4:3,则两车所需要的行驶时间之比为________.14.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图象如图A、B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图B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所表示的物理量是___ _____ .15. 小明同学在环形健康步道上锻炼身体,第一圈跑步,第二圈步行,s−t图象如图所示,则小明步行的速度是________m/s,小明在这两圈的运动中,平均速度是_______ _m/s.16.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5秒内移动了15m,它在第三秒的速度是________,它20秒运动的路程是________,它运动30m所需的时间是________.17. 甲、乙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运动,他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甲同学的速度为________m/s,8s末,甲、乙同学相距________m.18. 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l04k m),我国高铁的安全运行速度可达300k m/h,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78×105k m.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________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建一条“地月高铁”,以300k m/h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约需________h.19. 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三人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且v甲>v乙>v丙,前三秒甲通过的路程________米,第三秒甲通过的路程________米,前三秒内甲乙通过的路程差为___ _____米。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练习题1、速度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
某物体的运动速度为h54,合Km/m/s。
2、起重机将一货物在5s内匀速提升了15m,货物的速度大小为 m/s= Km/h。
3、一辆汽车在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表指针如图1所示,则汽车从图中位置行驶到南京还需 h.—图1 图24、小明在跑百米赛跑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小明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
5、一列长200米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穿越1800米长的山洞,则火车完全穿越山洞所用的时间是秒。
6、小明从家里骑自行车去学校上学,已知小明家与学校的距离为4Km,小明所用时间为16min40s,则小明的平均速度为 m/s。
7、甲乙两人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分析图象可知,两人中的速度更大,乙的速度为 m/s,在运动过程中,若以甲为参照物,乙是的。
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 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多少它以这样的速度行驶10分钟通过的路程是多少'9、2007年4月18日全国第六次列车大提速,国产动车组开始正式投入营运,下表是空调动车组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的时刻表。
里程车次序号车站时刻到达时间》开车时间D517 1 北京当日————06:25 《…求:D517次列车从北京到北戴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两位小数)运动的快慢参考答案1、物体运动快慢; 152、3;3、4、)5、1006、47、甲; 4; 运动8、解:(1)s m s mt sv /5.2602300=⨯==(2)m s s m vt s 15006010/5.2=⨯⨯== 9、解:s t 660050:125:0615:08==-=s m s mt s v /97.416600277000===。
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练习学校班级姓名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A.离弦之箭 B.风驰电掣 C.一日千里 D.姗姗来迟2.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国选手夏雨雨(毕节人),在田径项目女子10000米决赛中以33分48秒35的成绩夺得冠军。
如图所示,是她比赛时的照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夏雨雨在比赛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裁判员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C.比赛过程观众是通过“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方式判断运动快慢的D.猎豹奔跑速度可达100km/h,比夏雨雨比赛时的平均速度小3.下列有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速度v=st 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由速度v=st可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则路程越大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能由公式v= st计算4.如图所示是四个物体运动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其中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5.(多选)如图为物体运动的s−t,v−t图像,表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B. C. D.6.(多选)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由东向西步行,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s~12s,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乙同时同地出发C.4s~12s,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第8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二、填空题7.甲、乙两辆汽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在1h内行驶了60km,甲的速度V甲=km/h,乙在1min内行驶了1200m,乙的速度V乙=m/s,两车速度V甲V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8.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物体路程之比为2 :1,运动速度之比为3 :2,则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之比为。
第3节运动的快慢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小丽和小宇两个同学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
小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
”小宇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
”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A.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B.只有小宇的方案可行C.两个方案都可行D.两个方案都不可行2.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匀速飞行50 m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匀速行驶200 m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 s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以上说法均正确4.在物理学中我们是以“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路程的多少”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而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一些成语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下面的成语中与物理学描述运动快慢的方法最相近的是( )A.离弦之箭B.一日千里C.姗姗来迟D.风驰电掣5.汽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
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向贵阳匀速行驶,若玉屏至贵阳的距离约为3.2×105 m,则(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s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h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s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6.下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v-t图象,则图乙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s-t图象的是( )甲乙7.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的2倍,乙所用的时间是甲的,则甲的速度与乙的速度之比v甲∶v乙为( )A.2∶3B.3∶2C.3∶8D.8∶38.某同学的爸爸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9.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 m到达终点。
1.3运动的快慢一、单选题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可能的是()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3.十堰至汉口动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关于动车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十堰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120km/hB.从十堰出发到达襄阳东运动了93minC.十堰至襄阳东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D.襄阳东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4.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 135m/sB. 168.75m/sC. 2.25m/sD. 2.81m/s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5s~7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6.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A. 300m/sB. 30m/sC. 10m/sD. 5m/s7.如图,小李在经过图A处时看了手表如图甲所示,经过B处时看了手表如图乙所示,则AB间的平均速度是()A. 80km/hB. 40km/hC. 80km/sD. 40km/s8.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10.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运会的到来,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6.51m/sB. 6.25m/sC. 5m/sD. 6.67m/s1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12.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m/sB. 6.25m/sC. 6.67m/sD. 7.5m/s13.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直线飞翔,现取天鹅连续飞行图中的三段路程,并记录下这三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则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鹅在第3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A. 10m/sB. 15m/sC. 20m/sD. 7.5m/s14.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s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s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v1+v2)B.(v1+v2)C.D.15.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这辆车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B.C.D.16.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A. 35km/hB. 40km/hC. 45km/hD. 50km/h17.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A.v1<v2<vB.v1=v2<vC.v1=v2>vD.v1<v<v218.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19.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后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 126km/hB. 70km/hC. 52.5km/hD. 30km/h20.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min后到达距甲地400m的乙地,休息 2.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5min才到达距乙地350m的丙地.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A. 60m/minB. 70m/minC. 75m/minD. 80m/min二、多选题21.(多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0m/s22.(多选)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如图1所示).这样医生就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再通过心电图了解被检者心跳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所示(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不变),若医生测量时记下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可知()A.乙的心率为48次/minB.乙的心率为 75次/minC.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5 mm/sD.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0 mm/s二、实验题23.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秒钟内____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3)观察分析甲车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的初步结论是甲车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____________.24.某同学为了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 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三、计算题25.长200m的火车通过某隧道用时10min,若火车速度为30m/s,求隧道的长.26.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四、作图题27.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像.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八、阅读理解题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①AB段做加速运动,BC段做匀速运动,AC段先加速后匀速,所以错误;②BD段重力等于阻力,图像每△t小球下落高度为a,是匀速运动,所以正确;③AC段S AC=3a,t AC=2△t,AC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④BD段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过D点的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2.【答案】B【解析】A.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求出第1s通过的路程,所以A选项不正确;B.首先根据路程s与时间t 的关系式,计算出前2s通过的路程,前2s的平均速度,所以B选项正确;C.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所以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定值,所以C选项错误;D.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看出,下一个1秒,总是要比前一个1秒通过的路程远一些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每一个1秒的平均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D选项错误。
《运动的快慢》练习(解析版)一、填空题1、我们生活中经常说汽车行驶的速度多少“码”,一码表达的物理意义每小时一千米,阜阳到蚌埠的公路全程限速72码,合m/s.2、盘点2019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秒才能接收到信号.3、银古公路黄河大桥全长1600m,如果小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大桥,那么所需的时间是s,坐在车上的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看到桥两边的路灯都往后退呢?”小明说:“这是因为你选择了为参照物.”4、小李同学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保持8m/s的速度跑完全程,则他百米赛跑的成绩是s.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为m/s.5、一辆大型运输车长40m,匀速完全通过长260m的山洞时,所用时间为30s,它以同样速度完全通过一座桥时,所用时间为24s.运输车的速度为 m/s,合km/h;桥的长度是 km.6、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的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7、如图5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其中,小球从B点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8、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若果一辆赛车以500km/h的速度不停的跑,它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跑完全程?9、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以跑步的方式锻炼身体,刚出家门时做准备活动,他以2m/s速度行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 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的速度步行到学校,则小明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为m,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m/s.10、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对于运动员奔跑快慢的比较,看台上的观众是采取的方法,而裁判是采取的方法.11、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两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则甲汽车是做运动,乙汽车做运动.(静止/匀速/加速/减速)12、小华在做纸锥下落的实验时,如果下落的高度比较小与下落高度比较大的情况不相同.为了探究纸锥下落的运动情况,他找来一很长的粗细均匀光滑的金属杆,把纸锥套在金属杆上,观察纸锥从较高处沿金属杆下落的情况,他观察到结果是,纸锥先做运动,后做运动(加速/减速/匀速).二、计算题13、9月18日,中俄“海上联合﹣﹣2019”军事演习在广东湛江以东某海域,组织实施实际使用武器演练.如图是广州舰发射火箭深弹,发射后经过0.8秒击中目标,同时看到爆炸的火光,而在发射后经过了3秒才听到爆炸声,试问:广州舰距爆炸目标有多远?火箭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声速340m/s)14、某汽车经过图甲所示的标志牌时,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3min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15、2019年“逸仙杯”中山国际马拉松比赛于11月27日举行,作为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系列活动之一,展示了伟人故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及深厚的人文底蕴,推进了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比赛设全程马拉松(42.195km)、半程马拉松(21.0975km)、10km跑和5km欢乐跑四个项目.当天,李明同学参加了欢乐马拉松跑,他从孙文纪念公园出发,沿着兴中道往返,再右转进入博爱四路跑到终点﹣﹣兴中体育场,全程用了20min,取得了好成绩.李明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他用同样速度跑完600m长的博爱四路路段,需用多长时间?16、一辆10m的大货车,以36km/h的速度驶进一个隧道,从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所用的时间为20s,则隧道长为多少米?17、一个人打靶,目标和人相距340m,枪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秒听到枪弹中靶的声音,求枪弹离开枪口到击中靶的时间?(空气温度15℃)18、某辆汽车的速度如图(甲)所示:(1)当汽车司机看到图(乙)所示的标志牌后,如果就以速度计指示的速度匀速行驶,经12min到达大桥,求标志牌到大桥的距离.(2)若他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该标志牌到大桥,最少行驶多长时间?19、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1.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日到武汉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1)从图1可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快时速不能超过km/h.(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武汉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3)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20、甲、乙两同学比赛翻越一座小山坡,同时以A处为起点出发,登上坡顶B处,不休息,再达到另一侧的终点C 处.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其中甲上坡的速度为匀速4m/s,30s后抵达坡顶,马上下坡,下坡速度为匀速6m/s.(1)坡长S AB为多少米?(2)甲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3)如果乙同学整个过程中,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匀速4m/s,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匀速6m/s,最后谁将赢得比赛?(通过计算说明)21、为了减少超速事故,我市计划将“区间测速”作为判断是否超速的依据之一.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18km,全程限速40km/h,由“电子眼”抓拍到某辆货车通过监测点A、B的速度分别为30km/h和45.6km/h,通过A、B两个监测点的时间为20min.请你通过计算解答:(1)该货车通过监测段AB时是否超速?(2)为了不超速,至少需要的时间.22、K279次列车由北京开往十堰,从北京到十堰铁路长923 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K279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1) K279次列车由郑州到襄阳所用的时间;(2) K279次列车由北京到达十堰的平均速度;(3)中途K279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23、寒假里小明想乘坐G4752次列车去大连.在网上查到该车次的以下部分信息.如图3所示.试求:该列车从盘锦站到大连北站这一段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4、如图,是上海开往南京的D2206次动车的发车时刻表,根据图计算从苏州到常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5、甲乙两辆汽车从距离15km的地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以36km/h的速度行驶9km后与乙车相距,求乙车的速度?26、一辆长20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通过一条电线杆,用时10s.(1)求火车运行速度.(2)若这辆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长1km的隧道,需要多少时间?27、小明家与学校的直线距离AB为1500m。
运动的快慢习题一、选择题1.土星的第六颗卫星简称“土卫六”,它的表面覆盖了厚厚的大气层,地表有山脉、湖泊、河流,被认为是与地球最为相似的星球。
“土卫六”离地球最近时,距离地球约为1.3×1012m,假如小雨此时站在“土卫六”上,能用望远镜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他看到的是( )图1A.地球上106个小时前的景象B.地球上1个多小时前的景象C.地球上现在的景象D.地球上1个多小时后的景象答案:B解析:土星到地球的距离s=1.3×1012m,光速v=3×108m/s,所以光从地球传到土星的时间:。
2.甲、乙、丙、丁四个物体的运动速度分别是10m/s,18km/h,450cm/s,1200cm/min,则它们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v丁>v丙>v乙>v甲B.v甲>v乙>v丙>v丁C.v甲>v乙>v丁>v丙D.v乙>v甲>v丙>v丁答案:B解析: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统一单位,可把单位都换算成m/s。
v乙=18 km/h=18×m/s=5m/sv丙=450 cm/s=450×=4.5 m/sv丁=1200cm/min=1200×=0.2 m/s所以:v甲>v乙>v丙>v丁3.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s与所用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图2答案:A解析: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路程s与时间t成正比,反映在图像上应该为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所以A正确,BCD错误。
4.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将物体将要通过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别测量物体通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
如图3所示,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成长度相同的三段,由图中秒表可知运动员通过每段路程所需时间,从图中可见运动员在此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是() A.不变B.变大C.变小D.先减小后增大图3答案:A解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很多,本题采用的是相等的路程比较时间的方法,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0m到70m的三段相同路程中,从计时开始观察秒表的示数变化,可以发现在三段相等的路程内,运动时间均为10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运动的快慢》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V1≠V2).则()A.甲车先到达B.乙车先到达C.甲、乙同时到达D.不能确定2 . 在一次军训越野跑中,一个长200米的队伍以4米/秒的速度穿过一个长1 200米的山谷,请问队伍完全通过山谷需要多少时间A.300秒B.350秒C.400秒D.250秒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与路程、时间无关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总是相等的C.从速度的单位可以看出,凡是每秒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运动都是匀速直线运动D.匀速直线运动是沿直线且运动快慢也不变的运动4 .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24km.汽车先以20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一半,然后以30m/s的速度行驶另一半路程.此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25m/s B.24m/s C.50m/s D.28m/s5 .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 . 某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A.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D.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7 . 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C.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往西运动D.经过4s,甲乙相距10m8 . 洛溪桥全长,正桥全长,一辆汽车匀速通过正桥时,车上速度表如图所示,汽车正好通过正桥所用的时间为A.B.C.D.9 .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0~10s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C.在10~20s内,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 m/s10 .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B.甲乙两同学始终在运动C.在0~10s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慢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11 .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对12 . 关于运动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B.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也一定长C.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D.通过路程短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小13 .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
一、速度(1)常用的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一是在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经过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快;另一种在物体运动相同路程的情况下比较他们所用的时间,所用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快。
(2)速度的公式及单位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②速度公式:v=S/t③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m/s 常用单位:km/h(3)速度单位换算①速度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是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要注意明确它的含义、写法和读法。
例如:1m/s读作1米每秒,物理含义为物体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米。
②在进行速度单位换算时,只要把“原单位”中的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用“目标单位”中的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进行相应的等量代换即可,例如:15m/s=_____km/h.③同时还应该掌握下列换算关系1m/s=3.6km/h,1km/h=1/3.6m/s。
可见,1m/s>1km/h,即m/s是大单位,km/h是小单位。
拓展:认识汽车速度表如图所示,使汽车速度表表盘的示意图,它既可作为速度表,又可作为里程表。
78686是指这辆车从生产线下来后总共走过的历程(千米),8276是指里程表从上次清零后到现在所走的路程(千米)。
现在的汽车都有两个里程表,一个可以清零、一个不可以。
不可以清零的里程表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况,而可以清零的里程表又叫计程表,可以用于对某一段路程的测量。
表盘所指的速度是60km/h。
(4)一些常见物体运动的速度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高速公路上运动的小轿车的速度约为33m/s。
二、匀速直线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①概念: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匀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情况,绝对的匀速直线运动在现实中不多见,只是为了简化问题,便于研究,才将某些运动近似的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
③特征: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其速度大小可由公式V=s/t求出,与s、t的大小无关。
1.3运动的快慢一、单选题1.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情况,以下判断可能的是()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2.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为s=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物体()A.第1s通过的路程是5mB.前2s的平均速度是7m/sC.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6m/sD.任意1s的平均速度都是2m/s3.十堰至汉口动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
关于动车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十堰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120km/hB.从十堰出发到达襄阳东运动了93minC.十堰至襄阳东的平均速度小于全程的平均速度D.襄阳东至汉口的平均速度大于全程的平均速度4.小华同学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则小华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 135m/sB. 168.75m/sC. 2.25m/sD. 2.81m/s5.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A. 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B. 0~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C. 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D. 5s~7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6.张强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是5min,已知他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500m,则他骑车的平均速度是()A. 300m/sB. 30m/sC. 10m/sD. 5m/s7.如图,小李在经过图A处时看了手表如图甲所示,经过B处时看了手表如图乙所示,则AB间的平均速度是()A. 80km/hB. 40km/hC. 80km/sD. 40km/s8.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跑完全程D.从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2.5s9.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关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km/h10.小明同学以实际行动迎接2008年运会的到来,极参加体育锻炼,他在一次50m短跑训练中,测得从起点到达不同位置所经历的时间如图所示,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 6.51m/sB. 6.25m/sC. 5m/sD. 6.67m/s11.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5秒末的速度为9.0m/s,10秒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m/s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m/s12.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为6m/s,16s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7.5m/s,则它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 6m/sB. 6.25m/sC. 6.67m/sD. 7.5m/s13.如图所示.一只天鹅在空中直线飞翔,现取天鹅连续飞行图中的三段路程,并记录下这三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则由速度公式可得天鹅在第3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A. 10m/sB. 15m/sC. 20m/sD. 7.5m/s14.一段路程长为s,一辆汽车通过前s路程的速度为v1,通过后s路程的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v1+v2)B.(v1+v2)C.D.15.一辆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的速度为v2,则这辆车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B.C.D.16.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A. 35km/hB. 40km/hC. 45km/hD. 50km/h17.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沿光滑斜面由A点上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它通过的路径中取AE并分成相等的四段,v1、v2分别表示通过AB段、BC段的速度,v表示BE段的平均速度,则v1、v2与v的关系是()A.v1<v2<vB.v1=v2<vC.v1=v2>vD.v1<v<v218.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用时6s,后50m用时7s,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前50m的平均速度是7.14m/sB.小明后50m的平均速度是8.33m/sC.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D.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19.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后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 126km/hB. 70km/hC. 52.5km/hD. 30km/h20.一个人从甲地出发朝同一方向运动,5min后到达距甲地400m的乙地,休息 2.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5min才到达距乙地350m的丙地.则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A. 60m/minB. 70m/minC. 75m/minD. 80m/min二、多选题21.(多选)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在0~6s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在0~6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5.0m/s22.(多选)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如图1所示).这样医生就可得到被检者的心电图,医生再通过心电图了解被检者心跳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即每次心跳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也就是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2所示(同一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不变),若医生测量时记下甲的心率为60次/min,则可知()A.乙的心率为48次/minB.乙的心率为 75次/minC.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5 mm/sD.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为20 mm/s二、实验题23.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秒钟内______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m/s.(3)观察分析甲车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的初步结论是甲车或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理由____________.24.某同学为了研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分别对行驶在公路上的三辆汽车进行观察,记录了有关数据,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该同学观察到小轿车运动得最快,大客车其次,卡车运动得最慢. 表一小轿车表二大客车表三卡车(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或2与5、3与6)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在相同时间内所行路程越大,物体运动越快.三、计算题25.长200m的火车通过某隧道用时10min,若火车速度为30m/s,求隧道的长.26.一列火车长200m,以36km/h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火车从上桥到全部离开大桥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四、作图题27.图甲为利用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信号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时间(t)图像.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某次检测车速时,从传感器发出到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求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可以将物体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距离(s)—时间(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你根据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在丙图中画出汽车运动的速度(v)—时间(t)图像.八、阅读理解题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①AB段做加速运动,BC段做匀速运动,AC段先加速后匀速,所以错误;②BD段重力等于阻力,图像每△t小球下落高度为a,是匀速运动,所以正确;③AC段S AC=3a,t AC=2△t,AC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④BD段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过D点的速度等于这段的平均速度,,所以正确.2.【答案】B【解析】A.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求出第1s通过的路程,所以A选项不正确;B.首先根据路程s与时间t 的关系式,计算出前2s通过的路程,前2s的平均速度,所以B选项正确;C.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并不相等,所以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为定值,所以C选项错误;D.根据路程s与时间t的关系式可以看出,下一个1秒,总是要比前一个1秒通过的路程远一些即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每一个1秒的平均速度是不一样的,所以D选项错误。
1.3运动的快慢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试题1: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试题2:甲、乙两车从相距20米的A、B两点同时相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速度分别为v甲、v乙.经过时间t后,两车相距10米。
则()A.v甲<v乙,t一定为10秒B.v甲<v乙,t可能为30秒C.v甲=v乙,t可能为10秒D.v甲=v乙,t可能为30秒试题3:(2019·株洲)图为某高速公路上区间测速的警示牌。
根据这块警示牌,小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A.不应超过10 minB.不应超过6 minC.不应短于10 minD.不应短于6 min试题4: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试题5:下列哪辆车的运动速度最大()A.甲车在0.5h内行驶了28km B.乙车在15s内行驶150mC.丙车在10s内行驶0.8km D.丁车在0.5min内行驶450m试题6: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体()A.在0~20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s时间内的速度大B.在整个40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整个40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m/sD.在20~30s内物体的速度为40m/s试题7:对速度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运动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s和时间t无关D、一定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通过的路程越小试题8:一个成年人正常的步行速度大约是()A.1.2 米/秒B.24 米/秒C.36 千米/秒D.48 分米/秒试题9: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试题10: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 B.1.5km/min C.15m/s D.40m/s试题11:某辆汽车启动后,经过20s,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由表可知()A.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km/hB. 此时汽车的速度是90m/sC.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km/hD. 启动后20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90m/s试题12:一辆长20m的货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的大桥,下列说法中()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A. 只有①④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C. 只有①③正确 D. 只有②③正确试题13:古人有这样的诗句: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