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腔静脉综合征护理查房-精选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14.00 KB
- 文档页数:43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护理3. 1 治疗前护理3. 1. 1 心理护理患者因病情发展迅速 ,临床症状明显 ,常因颜面浮肿、胸闷、呼吸困难 ,不能平卧而产生焦虑、烦躁、恐惧情绪低落、抑郁等 ,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 ,影响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及疾病的预后。
应关心患者 ,经常与患者交谈 ,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 ,鼓励其说出心中顾虑 ,并提出问题 ,给予患者及家属心理支持与疏导 ,讲解疾病同情绪的内在联系 ,耐心解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只是疾病的并发症 ,只要保持稳定的情绪 ,积极配合化学治疗 ,尽快缩小瘤体 ,减轻压迫 ,就能缓解症状。
如果精神压力过大 ,情绪低落 ,不但无助于治疗 ,还会加重病情 ,增加治疗难度 ,同时请治疗效果显著的患者现身说法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充分调动患者自身的抗病潜力 ,使其身心尽可能处于最佳状态 ,积极配合治疗。
3. 1. 2 环境护理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保持病房整齐、清洁、安静、舒适 ,温湿度适宜。
室内空气新鲜 ,光线充足 ,尽量减少探视 ,能稳定患者的情绪 ,利于休息。
同时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 ,引导其看书、看报、看电视及听音乐等 ,增加其生活情趣 ,分散其注意力。
3. 2 治疗中护理3. 2. 1 穿刺护理避免选用上肢、颈外及锁骨下静脉穿刺输液 ,尤其是右上肢静脉 ,由于上肢静脉输液时输入的液体最后由上腔静脉回流到右心房 ,而上腔静脉已被肿瘤组织侵犯和压迫 ,血液回流受阻 ,淤积于上肢及颈部 ,压迫颈部的动脉和静脉 ,导致脑组织缺血和缺氧。
宜选用下肢静脉穿刺或股静脉穿刺置管输液 ,药液通过下腔静脉回流右心房 ,减轻因大量输液引起的压迫症状。
选用股静脉置管 ,应保持留置管通畅 ,定时用 10~100U/ml肝素盐水冲洗 ,置管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血栓的形成;如选用下肢浅静脉输液 ,特别是输入化疗药物 ,应注意有无静脉炎发生 ,给予新癀片加 75%酒精调成糊状涂抹局部皮肤 , 3~4次 /d,以防静脉炎 ,并适当抬高下肢 ,利于血液循环。
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护理三级查房肺癌患者合并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在我们科较常见,上腔静脉位于中纵隔,起自于左、右无名静脉汇合部至右心房,长约6~8cm。
上腔静脉因壁薄、腔内血流压力低、容易被压迫,胸腔内临近上腔静脉的任何一种结构的病理变化均可导致上腔静脉阻塞。
今天我们就围绕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展开护理查房。
首先请责任护士汇报病史。
责任护士汇报病史:患者25床,许三英,女,66岁,因确诊肺癌1年余,感胸闷、气急加重1周余,于2月7日13时31分拟“肺癌”收住入院。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年余,平时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 qd,自诉血压控制良好。
入院查体:T:36.5,p:111次/分,R:20次/分,BP:140/99mmHg,NRS评分0分,神志清,精神可,面部浮肿,颈部肿胀,端坐呼吸,皮肤巩膜无黄染、无瘀点瘀斑,双肺呼吸音粗,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初步诊断:1.胸闷(待查);2.肺恶性肿瘤;3.继发性高血压。
入院后制定护理计划:1.二级护理;2.低盐普食;3.监测血压,予心电监护,鼻导管吸氧3L/min;4.完善急诊血常规、生化、凝血、BNP 、肌钙蛋白、心电图、胸部增强CT 等检查;5.遵医嘱与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抗感染、甲地孕酮增进食欲等对症处理,予上肢留置浅静脉留置针。
血生化结果显示血钾:2.54mmol/L,遵医嘱立即静脉及口服补钾。
2月8日,患者心胸CT显示:右肺上叶纵膈旁肿块,较前片明显增大,考虑纵膈型肺癌,伴纵膈淋巴结肿大,上腔静脉受侵压明显。
立即避免双上肢输液,予下肢浅静脉留置针输液。
2月9日,患者仍感胸闷明显,遵医嘱予地塞米松减轻肿瘤水肿、托拉塞米利尿消肿,改善胸闷情况。
2月10日,何主任查房,肺癌肿块压迫上腔静脉,有姑息放疗适应症,在CT模拟机下定位,拟行适型调强放疗。
考虑患者治疗周期长,上肢静脉条件差,于是请PICC门诊会诊,在B超引导下置入右股静脉PICC导管,置入52cm,腘窝上15cm腿围42cm,指导患者下肢适当功能锻炼,多饮水,患者理解。
上腔静脉综合征护理查房一、患者基本情况的了解1.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
2.疾病诊断、入院时间、病程等。
3.病因:肿瘤或血栓。
4.主要症状:脸部及上肢静脉曲张、水肿、眼睑水肿、面部及上肢发绀、颈部静脉怒张、头痛、头晕、眩晕等。
5.体征:颈静脉怒张、上肢深静脉血栓或曲张等。
二、生命体征的观察1.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的测量。
2.头面部及上肢水肿程度的观察,尤其注意眼睑水肿的变化。
3.面色的观察,如面部发绀或苍白。
三、症状的观察1.头痛:观察头痛的程度和频率,及时做好疼痛评估,并给予相应的疼痛缓解措施。
2.头晕、眩晕: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记录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3.恶心、呕吐:观察患者是否有此类症状的出现,及时记录,并做好护理干预。
四、静脉压力观察1.观察颈静脉怒张的程度,可测量颈静脉回流时间及进行测压。
2.观察上肢静脉是否曲张或血栓形成,以及其程度和范围。
五、护理干预1.疼痛缓解:针对患者的头痛症状,可以给予镇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2.减轻水肿:注意患者的体位,可卧床休息,头部略高,以利于水肿的消退。
也可使用利尿剂,但需注意监测尿量和电解质的变化。
3.精神护理:对于头晕、眩晕等症状,应给予患者足够的休息和关心,避免大量体位变换,以免加重症状。
4.饮食护理:根据患者的消化功能,适量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饮食的摄入量和质量,避免过量或过重的饮食。
5.易疲劳护理:头晕、眩晕等症状会导致患者易疲劳,护士要关注患者的睡眠质量和休息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帮助。
6.皮肤护理:对于上肢静脉曲张或血栓的患者,要加强皮肤的护理工作,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皮肤受损或感染。
六、交流和教育1.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情、治疗和护理措施等相关知识,提醒他们及时就医和遵循医嘱。
2.温暖关心患者,增加他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醒他们注意病情的变化和健康管理。
上腔静脉综合征是一种需要及时治疗和护理的疾病,护理查房是护士对患者进行全面观察和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