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诊断
- 格式:pptx
- 大小:4.15 MB
- 文档页数:34
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诊断发表时间:2012-04-17T11:27:57.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孙立娜[导读] 二尖瓣狭窄是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和老年人。
孙立娜(黑龙江省医院150036)【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219-02二尖瓣狭窄是心脏瓣膜病中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畸形和老年人。
二尖瓣钙化引起者少见。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中二尖瓣发病率占95%~98%,单纯二尖瓣狭窄约占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25%。
超声技术已成为诊断二尖瓣狭窄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不仅可判断房室大小,并可直接观察瓣膜形态学改变和功能障碍,也可通过多普勒超声对其所导致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定量分析。
1 病理正常瓣膜质地柔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早期病理改变为瓣膜前、后叶交界处及根部发生水肿、炎症,以后相互粘连、融合,并逐渐产生瓣膜增厚、粗糙、硬化,致瓣口变窄,瓣口狭窄程度达正常一半时,才产生临床症状。
根据二尖瓣病变形态,可分为隔膜型(瓣叶交界处相互粘连,呈隔膜状,残留瓣口变窄,瓣体病变较轻);漏斗型(瓣叶交界处相互粘连,瓣体、腱索、乳头肌均有明显粘连、增厚、纤维化,且有腱索、乳头肌缩短、变硬,牵拉瓣膜,使整个瓣膜形成漏斗状),活动严重受限,常伴二尖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狭窄使左房血液不易进入左室,部分血液淤积于左房,导致左房压升高,左房扩张,久之可产生左房代偿性肥厚。
由于血流缓慢,于左心耳及左房可形成血栓。
左房压升高导致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升高,并且也扩张、瘀血,肺内瘀血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逐渐升高,右室负荷增加,右室代偿性肥厚和扩大,最后,右心房扩张,发生右心衰竭。
左室因充盈不足,可正常或缩小,左房压增高,左房、左室压差增大。
2 临床表现一般当二尖瓣口中度狭窄(<1.5cm2)时开始出现明显症状,最早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伴咳嗽,可发生咯血,随着病情加重,出现休息时呼吸困难,甚至急性肺水肿。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 MS)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通常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引起。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超声已成为二尖瓣狭窄临床诊断和评估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中,二尖瓣狭窄的压力半时间(pressure half-time, PHT)参数被广泛应用于其超声诊断。
PHT参数是超声多普勒技术评估二尖瓣狭窄程度的一种常用指标,根据其数值可以客观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以下将从PHT参数的测量方法、临床诊断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三个方面介绍二尖瓣狭窄PHT超声诊断标准。
一、测量方法PHT参数是通过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得出的,具体测量方法如下:1. 将多普勒样本体采集到最大舒张期二尖瓣流速度亚裙内部,保持样本体在舒张早中期血流速度光滑下降。
2. 测量收缩晚期至舒张早中期血流速度半峰时间。
二、临床诊断意义PHT值反映了二尖瓣狭窄开放面积的变化,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PHT值越小,说明二尖瓣狭窄越严重,瓣口面积越小。
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关于心脏瓣膜疾病诊断的指南,可将PHT值<220ms作为二尖瓣狭窄的判断标准。
三、临床应用价值PHT参数已成为评估二尖瓣狭窄病情严重程度的标准之一,具有以下临床应用价值:1. 指导临床治疗:PHT值可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二尖瓣狭窄患者的治疗方案,对于确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2. 评估疗效:PHT值可用于评估手术治疗后二尖瓣狭窄程度的改善情况。
3. 临床预后评估:PHT值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预测二尖瓣狭窄患者的预后结果。
在进行二尖瓣狭窄PHT超声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超声技术手段,如二维超声、多普勒超声等。
2. 确保测量准确,避免测量误差,可重复测量以提高准确性。
3.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进行综合诊断。
二尖瓣狭窄PHT超声诊断标准在临床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客观、准确地反映二尖瓣狭窄的病情严重程度,为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超声诊断二尖瓣关闭不全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为风湿性心脏病,约占所有风湿性瓣膜疾患的34%,且多数合并二尖瓣狭窄。
另外有二尖瓣脱垂、腱索断裂、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瓣环和环下部钙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室显著扩大、心肌病变及先天性畸形等。
1 临床表现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可无症状。
严重返流由于有效心搏量减少常首先出现软弱、乏力,晚期出现呼吸困难。
主要体征是心尖区出现全收缩期吹风样、音调高或粗糙的杂音,强度在Ⅲ级以上。
杂音一般向左腋下和左肩胛下区传导,吸气期增强。
二尖瓣脱垂可闻及喀喇音后的收缩晚期杂音。
2 超声检查2.1 检查方法主要选用左室长轴观、心尖二腔观和心尖四腔观,观察房室腔大小、二尖瓣叶、腱索、乳头肌情况,胸骨旁心底短轴观可观察二尖瓣关闭对合是否良好。
利用彩色多普勒可观察左房内异常返流束,脉冲波和连续波多普勒可探测二尖瓣返流频谱曲线。
经食管超声检查由于探头位于左房后方,常可清楚显示左房内异常返流束,尤其对于人工瓣膜,因可避免人工瓣膜的反射影响,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2.2 声像图表现2.2.1 切面超声心动图(1)可显示瓣叶、腱索和乳头肌形态及功能状态,一般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时解剖结构改变并不明显,当合并二尖瓣狭窄时较易观察瓣叶形态改变。
(2)二尖瓣关闭不全时两瓣叶不能合拢。
在胸骨旁左室长轴观和四腔观,可显示二尖瓣关闭时对合欠佳。
二尖瓣口短轴观可显示瓣叶部分或全部瓣叶收缩期关闭有缝隙。
二尖瓣开放幅度增大,但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时,舒张期瓣口开放变小。
在二尖瓣脱垂时,可显示二尖瓣前叶或(和)后叶收缩期脱入左房。
腱索断裂时,左室腔内可见活动的漂带样回声,二尖瓣呈连枷样改变,收缩期可见脱入左房的短带状二尖瓣回声,舒张期则消失。
(3)左房、左室扩大,代偿期室间隔、左室壁、左房壁运动增强,表现为左室容量负荷过度,肺静脉增宽。
2.2.2 M型超声心动图一般选择二尖瓣波群和心底波群。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多数与二尖瓣狭窄并存,二尖瓣关闭不全并无特异性表现,M型超声只有辅助诊断意义。
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诊断要点二尖瓣狭窄是一种阻碍血流通过心脏的疾病,常见于老年人和风湿热患者。
因此,超声诊断在二尖瓣狭窄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二尖瓣狭窄的超声诊断要点。
第一步:确定诊断方法二尖瓣狭窄的超声检查主要采用经胸壁超声、经食管超声以及经食道三维超声等方法。
经胸壁超声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探头在胸骨左缘进行探查。
经胸壁超声适用于年龄较轻、有相对较好心脏窗口和较小心脏的患者。
经食管超声则通过探头尺寸较小,插入食道后探查。
它适用于老年人以及心脏窗口较小的患者。
经食道三维超声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可以更好的展示心脏病变的情况。
第二步:观察二尖瓣位置在超声检查中,首先需要观察二尖瓣的位置。
二尖瓣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它的位置要准确判断。
因为二尖瓣位置的变化可能会对血流的流动产生影响,致使诊断受到干扰。
第三步:确定二尖瓣的狭窄程度在观察二尖瓣的位置后,需要进一步检测狭窄程度。
这可以通过观察二尖瓣腔和前瓣运动情况来确定。
如果二尖瓣狭窄,前瓣打开的范围就很小,血流通过的速度也变慢。
二尖瓣的狭窄程度越大,前瓣打开的范围就越小。
第四步:测量二尖瓣口径在检测狭窄程度之后,就需要进一步测量二尖瓣口径。
这是评估狭窄程度的关键指标。
二尖瓣口径越小,狭窄程度越大。
测量二尖瓣口径的方法是通过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计算出二尖瓣口径。
第五步:评估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变化最后,在检测二尖瓣狭窄程度之后,需要进一步评估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变化。
如果二尖瓣狭窄导致血流速度降低,则左心房和左心室将受到影响。
左心房可能会扩张,左心室的肌肉可能会变厚。
这些变化都是二尖瓣狭窄的重要表现。
综上所述,超声检查是诊断二尖瓣狭窄的关键方法。
通过以上的五个步骤,可以更快、更准确地判断二尖瓣狭窄的程度,并对其作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基考试(医技卷)一、单选题(共30题,选项中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每题2分)1.在凝血过程中,哪几种因子形成复合物发挥作用() [单选题]A.FXIa. FⅧa. PF3. Ca2+B.FXa. FVa. PF3. Ca2+(正确答案)C.FIX. FⅧ. F Ⅱ.磷脂. Ca2+D.FⅢ. FⅡa. F Ca2+E.FXa. FVa. F Ca2+2.下列有关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叙述中,哪一项不正确?() [单选题]A.VitB12和叶酸缺乏是最常见的原因B.可见分叶核粒细胞分叶过多C.细胞浆发育落后于细胞核(正确答案)D.可发展成全血细胞减少E.其根本原因为DNA合成障碍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的因子为() [单选题]A.FⅠ.FⅡ.FⅤ.FⅦ.FⅩ(正确答案)B.FⅠ.FⅡ.FⅢ.FⅤ.FⅧC.FⅤ.FⅦ.FⅧ.FⅩD.FⅩ.FⅪ.FⅫ.FXⅢE.FⅡ.FⅦ.FⅧ.FⅨ.FⅪ4.下列各阶段细胞哪种不具有丝分裂能力() [单选题]A.早幼粒细胞C.原始单核细胞D.中幼红细胞E.幼淋巴细胞5.下列哪种原始血细胞核染色质呈纤细、疏松、网状?() [单选题] A.原单核细胞(正确答案)B.原红细胞C.原粒细胞D.原淋巴细胞E.原巨核细胞6.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减低常见于哪种疾病?() [单选题]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C.骨髓纤维化D.再生障碍性贫血E.化脓性球菌感染7.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单选题] A.全血细胞减少B.骨髓在某些部位可见增生灶C.巨核细胞多数增加(正确答案)D.骨髓非造血细胞增多E.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增加8.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常见于() [单选题]A.再生障碍性贫血C.ITPD.MME.溶血性贫血9.HiCN法测定血红蛋白所用的波长() [单选题]A.505nmB.460nmC.550nmD.620nmE.540nm(正确答案)10.我国生产的电子血细胞计数仪多属于() [单选题]A.光电检测型B.激光检测型C.电学检测型D.静电阻抗型E.电阻抗型(正确答案)11.女,20岁,病毒性心肌炎。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因】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是急性风湿热侵犯心脏后所遗留的慢性心脏病变,风湿热是变态反应性疾病。
常侵犯心脏引起全心炎,累及心包、心肌及心内膜。
风湿热反复发作造成的损害最严重者是心内膜,特别是二尖瓣的心内膜组织。
长期反复风湿炎变以及血液湍流产生的机械性损伤和血小板积聚产生的二尖瓣病变主要有瓣膜交界融合,瓣叶纤维化增厚,腱索及/或乳头肌纤维化缩短、融合和瓣叶钙化。
二尖瓣瓣叶交界融合首先发生在前外交界和后内交界,再逐步向瓣口中央部分延伸。
轻度狭窄瓣口直径在1.3cm左右,中度狭窄在0.8~1.2cm,重度狭窄在0.8cm以下。
交界融合范围逾长则瓣口狭窄逾严重。
【症状】【临床表现】二尖瓣狭窄病例就医时年龄大多在30岁左右。
随着二尖瓣病变逐步加重,左心室功能也受到损害,起病后10~15年心功能往往降到3~4级。
内科治疗虽可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但不能解除二尖瓣和肺血管梗阻性病变,未经手术治疗的病人多数在50岁左右死于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房颤动、体循环栓塞或感染性心内膜炎。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例中约仅50%有风湿热或游走性多关节炎病史。
一般呈现二尖瓣狭窄症状的时间至少距风湿热已有10年以上,多数病例发病年龄在20岁以上。
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症状进展缓慢。
初期症状为瓣口狭窄肺郁血引致的呼吸困难。
起初在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气急,继而中等度和轻度劳动后也出现气急。
在体力劳动、呼吸道感染、情绪激动或心房颤动时出现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和肺水肿。
咳嗽也是常见的症状,劳动后,夜眠时和发作支气管炎时更常发生,痰液呈白色粘液。
有的病例呈现类似哮喘的发作,心悸、阵发性心房颤动、乏力、易倦、头昏等症状。
病人可有反复咯血,出血的数量多少不等。
支气管粘膜出血引致痰液中带血丝,急性肺水肿出血呈粉红色泡沫状粘液,曲张的支气管静脉破裂出血则可发生大量咯血。
晚期病例可呈现肝肿大、腹水、皮下水肿等右心衰竭症状。
少数病人临床上首先呈现的症状为体循环栓塞。
二尖瓣狭窄程度超声诊断标准二尖瓣狭窄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病,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二尖瓣狭窄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二尖瓣狭窄程度超声诊断的标准,主要包括二尖瓣瓣口面积、血流速度、跨瓣压差和瓣口形态等方面。
一、二尖瓣瓣口面积二尖瓣瓣口面积是判断二尖瓣狭窄程度的重要指标。
正常二尖瓣瓣口面积约为4-6cm²,而二尖瓣狭窄时,瓣口面积缩小,通常小于2cm²。
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可以将二尖瓣狭窄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程度。
1.轻度狭窄:二尖瓣瓣口面积缩小至 1.5-2cm²,血流速度稍增快,跨瓣压差轻度升高。
2.中度狭窄:二尖瓣瓣口面积缩小至1-1.5cm²,血流速度明显增快,跨瓣压差明显升高。
3.重度狭窄:二尖瓣瓣口面积小于1cm²,血流速度极快,跨瓣压差极高。
二、血流速度血流速度也是判断二尖瓣狭窄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二尖瓣狭窄时,血流速度加快。
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可以测量血流速度,并根据血流速度判断狭窄程度。
1.轻度狭窄:血流速度轻度增快,一般小于1.5m/s。
2.中度狭窄:血流速度明显增快,一般在1.5-2m/s之间。
3.重度狭窄:血流速度极快,一般大于2m/s。
三、跨瓣压差跨瓣压差是指血液在通过二尖瓣时所产生的压力差。
在二尖瓣狭窄时,跨瓣压差升高。
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可以测量跨瓣压差的大小,并根据跨瓣压差判断狭窄程度。
1.轻度狭窄:跨瓣压差轻度升高,一般小于25mmHg。
2.中度狭窄:跨瓣压差明显升高,一般在25-50mmHg之间。
3.重度狭窄:跨瓣压差极高,一般大于50mmHg。
四、瓣口形态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二尖瓣瓣口的形态,判断是否存在二尖瓣狭窄。
常见的二尖瓣狭窄的形态学表现为瓣口僵硬、活动度降低、开放受限等。
此外,还可以观察到二尖瓣瓣环钙化、腱索缩短等病理改变。
根据瓣口形态的变化,可以辅助判断二尖瓣狭窄的程度。
综上所述,通过二尖瓣瓣口面积、血流速度、跨瓣压差和瓣口形态等方面的观察和测量,可以对二尖瓣狭窄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
中医药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二尖瓣狭窄病例一例摘要:风湿性心脏病常常合并二尖瓣狭窄,当二尖瓣瓣口小于1.0c m2时,病人出现右心衰竭的症状和体征,随后因反复发作心力衰竭而死亡。
这类患者一般没有特殊的内科治疗,若条件许可,可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本病例风心病合并二尖瓣狭窄患者,同时存在左房血栓,但因为个人原因无法服用华法林,故予中药坚持服用1月余,后多次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口面积恢复至1.5cm2以上,心律转为窦性,心房内血栓征象消失,未发生血栓栓塞表现,在一定时间内避免了再次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或者二尖瓣置换术。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中医药1 临床资料患者,男,37岁,24年前出现体育锻炼时心累、气促,20年前走平路出现心衰症状,伴颜面浮肿,夜间高枕卧位,曾咯粉红色泡沫痰三次。
到当地就医,行食道吞钡、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伴关闭不全,三尖瓣轻度返流,房颤,瓣膜无钙化,给予口服药物。
13年前再次出现明显心累、气紧,伴咳血,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就医,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证实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开口面积约1.0cm2),房颤;后转至北京安贞医院,行食道超声检查后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7年前四川省人民医院随访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开口面积约2.5cm2。
2019年9月2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解剖面积0.7cm2。
2019年9月19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食道超声提示:左心耳内见大小约1.8*1.2cm弱回声团附着。
患者准备再次行二尖瓣球囊扩张术,术前予华法林2.5mg qd,但患者对华法林不耐受,使用数日后改为给予中药坚持服药。
2019年12月18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解剖面积1.2cm2,有效瓣口面积约1.6cm2,心电图提示房颤;2019年12月23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复查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解剖面积1.6cm2,有效瓣口面积约1.8cm2,左房未见确切血栓征像;2020年01月14日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查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解剖面积1.4cm2,有效瓣口面积约1.8cm2,左心房未探及明显血栓征像,心律不齐;2020年11月17日复查心脏彩超提示:二尖瓣解剖面积1.5cm2,左房未见确切血栓征像。
名词解释1.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剥。
2.超声墨菲征阳性:胆囊炎时将探头压迫胆囊体表区触痛加重,探头深压腹壁接近胆囊底部嘱病人深呼吸,触痛加剧并突然屏气不动。
3.散射:如果物体的直径小于超声波的波长时,则声波向物体的四面八方辐射。
4.声晕:实性肿块附近出现环状暗带。
某些病灶中心呈高回声而其周围形成圆环状低回声,名晕圈或声晕。
5.WES征:充满型胆囊结石,胆囊内液性暗区消失,呈弧状强回声伴宽的直线声影,叫做WES征。
W:近场胆囊壁,E:结石强回声,S:后方声影。
6.SAM现象: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异常向前运动的现象。
是由于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时,左室流出道狭窄,收缩期左室流出道内血流速度异常增高所致。
是判断肥厚型心肌病有无左室流出道梗塞的重要征象。
7.超声多普勒效应:当声源与声接收器之间有相对运动时,接收到的声波频率与声源发射的频率间有一定的差距,这种频率的改变叫频移,此现象叫多普勒效应。
8.负性造影区:在进行心脏声学造影时,血流通过异常的通道,使注射造影剂的部位产生一特殊的无回声区,即...急性心肌梗塞室间隔穿孔者,可在右室出现负性造影区。
借此征象可帮助诊断心脏病的某些异常分流。
9.自发造影现象:简答题1.简述卵巢性畸胎瘤的超声表现(至少六种)?a.脂液分层征;肿瘤内有一高回声水平界线,线上方为脂质成分,呈均质密集细小光点,线下为液性无回声区。
b.面团征;肿物无回声区的光团回声,边缘较清楚,附于囊肿壁的一侧,为发-脂裹成的团块所致。
c.瀑布征或垂柳征;当肿瘤中的毛发与油脂物呈松散结合未构成团块时,声像图上呈表面回声高,后方回声渐次减弱,而且反射活跃似瀑布状或垂柳状。
d.星花征;其粘稠的油脂物呈现均质密集细小光点,并伴高回声光点,浮游于无回声区中,推动和加压时弥散性分布的光点可随之移动。
e.壁立结节征;肿瘤囊壁可见到隆起的结节高回声,似乳头状,其后可伴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