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62.51 KB
- 文档页数:23
常用饲料原料及特点一、粗料(一)粗饲料特性1、来源广、种类多、大体积、低能量、低蛋白、高粗纤维2、提供能源,一般提供50%以上的干物质3、维持瘤胃正常功能,防止酸中毒/4、促进反刍以及瘤胃体积和菌群的建立(犊牛/羔羊)促饱感,节约成本(二)常用粗饲料1、青草主要特点在于水分高(通常含水量>60%)、蛋白质一般(1.5%-4.5%)、粗纤维较低、钙磷比例合适、维生素丰富。
一般饲喂不限量。
2、干草主要特点在于水分低(通常含水量<20%)、粗蛋白(6%-15%),粗纤维高(25%-45%)、质地硬、适口性差。
饲喂量以干物质计算通常占饲粮15-25%。
3、青贮主要特点在于含水量较高(通常含水量>60%),可调节季节性,保持青绿饲料特性,适口性和消化性好,酸度大、轻泻。
以干物质计量,饲喂量占饲粮50%以下。
4、酒糟主要特点在于水分高(通常含水量>60%)、粗蛋白高(3%-7%),易霉变、轻泻、酒精,缺钙,酸度高。
饲喂量以干物质计算,占饲粮40%以下(25-30%之间)。
5、豆渣主要特点在于水分高(通常含水量>80%)、粗蛋白(3%)和粗纤维(10%)较高,钙磷丰富,维生素低,含胰蛋白酶抑制因子。
饲喂量以干物质计算,占饲粮20%以下(10%左右)。
二、精料即精料补充料,营养全面、可控、原料种类多,包括能量、蛋白、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
高精料能降低动物采食量,加大胃肠负担,过量致营养性腹泻,损害肠道。
饲喂量按体重的0.8-1.5%饲喂,放牧除外,以实际而定。
(一)常用精料原料1、玉米属于能量饲料,主要特点在于通常干玉米含水量14%,粗蛋白7-9%,价格便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淀粉含量高(可达70%),纤维含量低,适口性好。
缺点在钙少磷多,蛋白含量低,矿物质缺乏。
临床配比大概在50-80%之间。
2、麦麸属于能量饲料,主要特点在于粗蛋白12-17%,赖氨酸的含量较高,且含有较丰富的B族维生素,相较来说粗蛋白高、粗纤维高、润肠。
配合饲料生产的常用原料和加工流程一、饲料生产的常用原料1. 粮食类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米、谷子等各种谷类。
这些粮食类原料含有较高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是饲料的主要能量来源。
2. 蛋白质类主要包括豆类、豆粕、菜籽粕、鱼粉等。
这些蛋白质类原料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是饲料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3. 脂肪类主要包括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
这些脂肪类原料含有丰富的脂肪酸,能够提高饲料的能量密度和口感。
4. 矿物质和维生素类主要包括钙、磷、铁、锌等矿物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这些矿物质和维生素类原料是动物生长与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
5. 添加剂类主要包括乳化剂、抗氧化剂、防霉剂、香精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提高饲料的品质和口感,并能够延长饲料的保存时间。
以上就是饲料生产中常用的原料,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饲料的加工流程。
二、饲料生产的加工流程1. 原料的清理和去杂饲料的原料一般都含有一定的杂质,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清理和去杂。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风选、筛选、去石等操作,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2. 粉碎和破碎将清理好的原料进行粉碎和破碎,使之达到适合加工的颗粒度。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颚式碎机、冲击式碎机等设备完成。
3. 混合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方进行混合,确保各种营养成分的均匀分布。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水平搅拌机、双锥搅拌机等设备完成。
4. 温湿调剂采用蒸汽加热或水分添加等方式,对混合好的原料进行温湿调剂,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品质。
5. 制粒将调剂好的原料进行制粒,使之成为适合存储和饲喂的颗粒饲料。
这一过程主要通过颗粒机、模塑机等设备完成。
6. 干燥将制粒好的饲料进行干燥,降低饲料的水分含量,提高饲料的品质和口感。
7. 包装和储存将干燥好的饲料进行包装和储存,使之达到长期保存和方便使用的目的。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自动包装机、堆储设备等。
以上就是饲料生产的加工流程,通过对饲料的原料选择和加工配合,可以生产出高品质、营养丰富、口感良好的饲料,为畜禽养殖的发展提供保障。
饲料原材料
饲料原材料是指用于制作动物饲料的各种物质,包括植物原料和动物原料。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饲料原材料。
1. 植物原料:
- 玉米:玉米是最常见的饲料原材料之一,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
- 大豆:大豆是优质的饲料原材料,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
物质。
- 豆粕:豆粕是通过压榨大豆获得的一种副产品,富含蛋白质。
- 鱼粉:鱼粉是通过鱼类制作的粉末,富含蛋白质、脂肪和
矿物质。
- 鸡精粉:鸡精粉是通过鸡肉制作的粉末,富含蛋白质和矿
物质。
- 麦麸:麦麸是通过加工小麦获得的副产品,富含纤维素和
矿物质。
2. 动物原料:
- 鱼骨粉:鱼骨粉是通过加工鱼骨获得的粉末,富含蛋白质
和矿物质。
- 肉骨粉:肉骨粉是通过加工动物骨头和肉获得的粉末,富
含蛋白质和矿物质。
- 血粉:血粉是通过加工动物血液获得的粉末,富含蛋白质
和铁。
- 脱脂奶粉:脱脂奶粉是通过脱脂牛奶制作的粉末,富含蛋
白质和矿物质。
除了以上列举的原材料,饲料中还常常添加各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此外,为了提高饲料的口感和颜色,还可以添加一些调味剂和着色剂。
饲料原材料的选择与动物的需求密切相关。
不同动物的饲料原材料需求不同,例如蛋鸡需要高蛋白的饲料,肉鸡需要高能量和蛋白质的饲料,奶牛需要高蛋白和纤维素的饲料等。
总之,饲料原材料是制作动物饲料的基础,不同的原材料组合可以满足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帮助动物健康生长。
饲料原料分类一、介绍饲料原料是用于制造饲料的生物性或非生物性物质。
饲料原料的分类对于合理配方、经济高效的饲料生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饲料原料的分类方法和常见的饲料原料。
二、饲料原料的分类方法根据饲料原料的来源、性质和用途,可以将饲料原料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2.1 植物性饲料原料植物性饲料原料主要来自植物,包括谷物、豆类、饲草、青贮料等。
2.1.1 谷物谷物是饲料生产中最重要的原料之一,主要包括玉米、小麦、大麦等。
谷物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是饲料中的主要能量来源。
2.1.2 豆类豆类可以作为饲料中的优质蛋白质来源,主要包括大豆、豌豆、菜豆等。
豆类饲料在饲料配方中经常与谷物搭配使用,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
2.1.3 饲草饲草一般是指干草,包括牧草、麦草等。
饲草富含纤维素,可提供饲料中的纤维成分,对动物的消化道健康有重要影响。
2.1.4 青贮料青贮料是指将植物原料在高湿度下贮存,通过乳酸发酵保存的一种饲料。
青贮料含水量高,保持了植物的营养成分,对于牲畜的饲养具有重要意义。
2.2 动物性饲料原料动物性饲料原料主要来自动物,包括骨粉、血粉、鱼粉等。
2.2.1 骨粉骨粉是将动物骨头经过煮沸、干燥、粉碎等过程制成的粉末状饲料原料。
骨粉富含矿物质和蛋白质,对动物骨骼的发育和身体健康有益。
2.2.2 血粉血粉是将动物鲜血经过加热、脱水、干燥制成的粉末状饲料原料。
血粉富含蛋白质和铁元素,可以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和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
2.2.3 鱼粉鱼粉是将鱼类经过蒸煮、脱油、粉碎等工艺制成的粉末状饲料原料。
鱼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是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2.3 合成饲料原料合成饲料原料是指通过化学合成或生物转化得到的饲料原料,包括氨基酸、维生素、酶制剂等。
2.3.1 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合成饲料中常用的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等。
氨基酸对于增加饲料的蛋白质含量、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具有重要作用。
饲料的原材料饲料是畜禽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畜禽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
而饲料的原材料作为饲料加工的基础,对于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饲料的原材料展开讨论,探讨饲料原材料的种类、选择和利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饲料的主要原材料种类。
饲料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粮食类、豆粕类、油料类、鱼粉类、骨粉类等。
其中,粮食类是饲料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包括玉米、小麦、大米等,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是畜禽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豆粕类则是以豆类为主要原料,富含蛋白质,是饲料中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油料类则主要包括大豆、菜籽、花生等,是饲料中的重要脂肪来源。
鱼粉类和骨粉类则是饲料中的矿物质来源,富含钙、磷等矿物质,对于畜禽的骨骼生长和体内代谢起着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需要重点关注饲料原材料的选择和利用。
在选择饲料原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原材料的品质、价格和供应情况。
优质的饲料原材料能够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但价格也会相对较高。
因此,在选择饲料原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找到性价比较高的原材料。
另外,饲料原材料的利用也需要注意,合理的原材料配比和加工工艺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饲料成本,提高养殖效益。
最后,我们需要关注饲料原材料的安全和环保。
饲料原材料的安全是保障畜禽健康的重要因素,需要注意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避免使用受污染或变质的原材料。
同时,饲料加工过程中也需要注意环保,避免污染环境,影响人畜健康。
综上所述,饲料的原材料是饲料加工的基础,对于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选择优质的原材料,合理利用和注意安全环保是保障饲料质量和畜禽健康的关键。
希望本文能够对饲料原材料的选择和利用提供一些参考,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原料详解和介绍1、玉米蛋白粉加工工艺:玉米经过清杂,通过浸泡后,粉碎除去玉米胚芽,再经过纤维分离等干燥后的产品。
营养特点:玉米蛋白粉叶黄素含量高达200-250mg/kg,可以使鸡蛋呈金黄色,可使鸡皮肤呈黄色。
主要指标:水分≤10% 粗蛋白≥60% 叶黄素(粉状250≥ppm 颗粒状200≥ppm)粗灰分≤6% 赖氨酸≤0.85%如何识别伪劣玉米蛋白粉(1)看外观,检查样品在水中的溶解情况纯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不溶解,迅速沉淀,其水溶液是无色澄清透明的(叶黄素不溶于水),伪劣的玉米蛋白粉在水中悬浮,沉淀很慢,其水溶液呈混浊状,甚至呈黄色(掺水溶性色素) (2)检查玉米蛋白粉在稀酸稀碱中的变化情况2、膨化玉米粉将生玉米粉碎后,配入一定比例的水,然后经膨化加工过程而得到的一种利用率较高的饲料源料。
饲料加工中膨化玉米粉所起到的效果是粘合。
例如鱼饲料或其他水产养殖所用的饲料中通常都加有膨化玉米粉,因膨化玉米粉有较好的粘合力度和在水中较耐泡的特性。
根据终产品的水份、容重、淀粉糊化度的差别可分为三种不同的产品:1 低膨化度产品容重>0.5kg/L,一般采用低温膨化,成品水分较高,糊化度能做到60~80%2 中等膨化度产品容重0.3~0.5kg/L,成品水分8~10%,糊化度能做到90%以上。
用于乳猪料,貉、狐及水貂等特种动物饲料,及水产饲料。
海大的指标一般是容重380-430g/L。
3 高膨化度产品容重0.1~0.3 kg/L,温度在140~170,成品水分4~8%,可完全糊化。
主要的指标:水分≤10% 霉菌、酵母菌≤50cfu/g 大肠杆菌≤40cfu/g 膨化度≤0.4kg/L粗灰分≤7% 粗蛋白3、DDGS(玉米)DDGS饲料,是酒糟蛋白饲料的商品名,即含有可溶固形物的干酒糟。
在以玉米为原料发酵制取乙醇过程中,其中的淀粉被转化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其他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均留在酒糟中。
味道:有发酵的气味,含有机酸,口感有微酸味。
常用饲料原料及特点饲料原料是制作动物饲料的基础,可以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常用的饲料原料包括植物源饲料和动物源饲料。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饲料原料及其特点。
1.玉米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饲料作物之一、它富含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也含有一定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其特点是能量密度高,易于保存和加工,适合作为青贮料、饲料粉和饲料颗粒的原料。
2.大豆3.麦麸麦麸是制作动物饲料的副产品,含有较高的纤维和少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因其含有丰富的纤维,可以促进动物的消化道功能,特别适合用于猪、鸡等禽畜的饲料中。
4.鱼粉鱼粉是由鱼类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制成的,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优质脂肪和丰富的矿物质。
鱼粉具有良好的可溶性,易于消化和吸收,适合作为高蛋白动物饲料的原料。
5.棉籽饼6.麸皮麸皮是小麦磨粉时分离得到的外壳,含有较高的纤维和少量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麸皮可以增加饲料的粗纤维含量,促进动物肠道的蠕动和消化。
7.花生饼8.雪里红雪里红是一种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和纤维,且含有较低的木质素和抗营养物质。
雪里红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原料,可作为猪、牛、鸡等禽畜的主要饲料之一9.鱼骨粉鱼骨粉是由鱼类加工过程中的骨头制成的,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钙、磷和微量元素。
鱼骨粉可以提供饲料中所需的钙磷比例,促进动物骨骼的健康发育。
10.苜蓿苜蓿是一种优质的饲料植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且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绿色饲料因子。
苜蓿可以作为饲料中的粗饲料和青贮料,对改善动物的消化和促进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常用的饲料原料及其特点,不同的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适用对象,合理搭配使用可以满足不同动物的生长需求,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动物的品种、年龄、生长阶段和生产目标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和配比。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饲料原料是指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等。
这些饲料原料经过合理的配比和加工,制成不同类型的饲料,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品种动物的营养需求。
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是指含有高蛋白质的饲料,主要包括豆粕、鱼粉、棉粕等。
这些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满足动物生长所需的氨基酸和蛋白质。
脂肪饲料脂肪饲料是指含有高脂肪的饲料,主要包括鱼油、植物油等。
这些饲料中的脂肪含量较高,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饲料碳水化合物饲料是指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饲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
这些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矿物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是指含有各种矿物质的饲料,主要包括石粉、骨粉、食盐等。
这些饲料中的矿物质含量较高,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钙、磷、钠等矿物质。
维生素饲料维生素饲料是指含有各种维生素的饲料,主要包括维生素预混料、维生素添加剂等。
这些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较高,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多种维生素。
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中添加的各种辅助性物质,主要包括抗生素、驱虫剂、抗氧化剂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饲料预混料饲料预混料是指将各种添加剂和载体预先混合制成的饲料,主要包括微量元素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等。
这些预混料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并提高饲料的整体营养水平。
其他饲料原料除上述常见的饲料原料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饲料原料,如麦麸、米糠等,这些原料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膳食纤维和营养物质。
在使用这些原料时,应注意配比和用量,以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性能。
总之,不同类型的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特点,在使用时应注意配比和用量,以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性能。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型的饲料原料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
饲料原料分类
饲料原料是指供动物食用的各种植物、动物及其副产品。
饲料原料的
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主要的分类方式:
1. 植物性饲料原料:包括谷类、豆类、油料、青贮料和干草等。
谷类
包括玉米、小麦、大米等,豆类包括黄豆、绿豆、花生等,油料包括
菜籽油、豆油等,青贮料包括玉米秸秆、青草等,干草包括苜蓿草干草、牧草干草等。
2. 动物性饲料原料:主要是指各种副产品,如肝脏粉、血粉、鱼粉等。
3. 矿物质饲料原料:主要是指磷酸盐和碳酸盐等无机盐类。
4. 维生素饲料原料:主要是指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
5. 添加剂性饲料原料:主要是指抗生素和生长促进剂等。
以上分类方式只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实际上还有其他的分类方式。
例如,按照营养成分的不同,可以将饲料原料分为粗饲料和浓饲料;按
照加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饲料原料分为全价料和浓缩料等。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动物的不同需求以及生长阶段的不同,需要选择
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饲料原料进行搭配。
例如,在猪的生长过程中,幼猪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而成年猪则需要高纤维、低能量的
饲料。
总之,了解并选择合适的饲料原料对于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都有着
重要作用。
一《能量饲料》(一)饲料原料:玉米分类与命名:(能量饲料)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饲料来源,是谷实类饲料的主体。
玉米又名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六谷、芦黍和珍珠米等,属禾本科玉米属。
全世界玉米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而居第三位。
在我国玉米的播种面积专门大,散布也很广,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它旱谷地域人民的要紧粮食之一。
1:外观特点:形状:优质玉米颗粒整齐均匀,水分高的玉米粒形膨胀、光泽性强。
色泽:黄玉米为淡黄色至金黄色,凹玉米色泽较浅。
味道:玉米甜味,初粉碎时有生谷味,但无酸味和霉味。
玉米粒皮层滑腻,半透明,并带有似指甲纹路和条纹,这是玉米粒区别于豆仁的显著特点,另外,玉米粒的颜色也比豆仁深,呈桔红色。
2:生产工艺:3:营养特性:1.可利用能量高。
玉米的代谢能为/k8,高者可达/kg,是谷实类饲料中最高的。
2. 玉米中粗纤维很少,仅2%,3无氮浸出物高达72%,4粗脂肪含量高,在%至%之间。
5矿物质元素低,但含有大量镁6黄玉米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维生素D和K缺乏。
水溶性维生素中含硫胺素较多,核黄素和烟酸的含量较少,且烟酸是以结合型存在。
黄玉米中所含叶黄素平均为22mg/kg,这是黄玉米的特点之一,它对蛋黄、胫、爪等部位着色有重要意义。
7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偏低,且品质欠佳4:饲用价值:1不宜用玉米作为猪禽的唯一饲料2适口性好,对鸡皮肤、蛋黄、胫、爪等部位着色有重要意义3镁可增强肠壁蠕动,增进机体废物的排泄。
注意黄曲霉的污染,而造成黄曲霉毒素中毒。
5:质量标准:注:①在10月至2月期间,水分可上浮1 个百分点,但进货价钱应有差距。
②不完善粒包括:霉变粒、虫蚀粒、破损粒、病斑粒、生芽粒和热损伤粒等。
4不得掺入饲料用玉米以外的物质,若加入抗氧化剂、防霉剂时,应做相应说明5、卫生标准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饲料、添加剂卫生标准GB13078的规定的规定6、包装、运输和储存饲料用玉米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必须符合保质、保量、运输安全和分类、分级储存的要求,严防污染。
饲料原料详解和介绍饲料原料详解和介绍1、⽟⽶蛋⽩粉加⼯⼯艺:⽟⽶经过清杂,通过浸泡后,粉碎除去⽟⽶胚芽,再经过纤维分离等⼲燥后的产品。
营养特点:⽟⽶蛋⽩粉叶黄素含量⾼达200-250mg/kg,可以使鸡蛋呈⾦黄⾊,可使鸡⽪肤呈黄⾊。
主要指标:⽔分≤10% 粗蛋⽩≥60% 叶黄素(粉状250≥ppm 颗粒状200≥ppm)粗灰分≤6% 赖氨酸≤0.85%如何识别伪劣⽟⽶蛋⽩粉(1)看外观,检查样品在⽔中的溶解情况纯的⽟⽶蛋⽩粉在⽔中不溶解,迅速沉淀,其⽔溶液是⽆⾊澄清透明的(叶黄素不溶于⽔),伪劣的⽟⽶蛋⽩粉在⽔中悬浮,沉淀很慢,其⽔溶液呈混浊状,甚⾄呈黄⾊(掺⽔溶性⾊素) (2)检查⽟⽶蛋⽩粉在稀酸稀碱中的变化情况2、膨化⽟⽶粉将⽣⽟⽶粉碎后,配⼊⼀定⽐例的⽔,然后经膨化加⼯过程⽽得到的⼀种利⽤率较⾼的饲料源料。
饲料加⼯中膨化⽟⽶粉所起到的效果是粘合。
例如鱼饲料或其他⽔产养殖所⽤的饲料中通常都加有膨化⽟⽶粉,因膨化⽟⽶粉有较好的粘合⼒度和在⽔中较耐泡的特性。
根据终产品的⽔份、容重、淀粉糊化度的差别可分为三种不同的产品:1 低膨化度产品容重>0.5kg/L,⼀般采⽤低温膨化,成品⽔分较⾼,糊化度能做到60~80%2 中等膨化度产品容重0.3~0.5kg/L,成品⽔分8~10%,糊化度能做到90%以上。
⽤于乳猪料,貉、狐及⽔貂等特种动物饲料,及⽔产饲料。
海⼤的指标⼀般是容重380-430g/L。
3 ⾼膨化度产品容重0.1~0.3 kg/L,温度在140~170,成品⽔分4~8%,可完全糊化。
主要的指标:⽔分≤10% 霉菌、酵母菌≤50cfu/g ⼤肠杆菌≤40cfu/g 膨化度≤0.4kg/L粗灰分≤7% 粗蛋⽩3、DDGS(⽟⽶)DDGS饲料,是酒糟蛋⽩饲料的商品名,即含有可溶固形物的⼲酒糟。
在以⽟⽶为原料发酵制取⼄醇过程中,其中的淀粉被转化成⼄醇和⼆氧化碳,其他营养成分如蛋⽩质、脂肪、纤维等均留在酒糟中。
饲料原料的分类
饲料原料是指用于制造动物饲料的各种物质,它们可以来源于植物、
动物和化学合成等不同渠道。
根据其来源和特点的不同,饲料原料可
以被分为以下几类:
一、粗饲料
粗饲料是指含有较高纤维素和低营养价值的植物材料,如青草、干草、秸秆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反刍动物的生产中,如牛、羊等。
二、浓缩饲料
浓缩饲料是指含有较高蛋白质和营养成分的植物或动物材料,如豆粕、玉米粉、鱼粉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禽畜的生产中,如猪、禽类等。
三、添加剂
添加剂是指用于增加饲料营养价值或改善其品质的化学合成或天然来
源的物质。
常见的添加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
四、其他
除了以上三类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的饲料原料,如发酵食品废弃物、农副产品等。
这些饲料原料通常在特定情况下使用,如发酵食品废弃
物可以用于反刍动物的生产中。
综上所述,饲料原料的分类主要包括粗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和其他。
不同类型的饲料原料在禽畜生产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和价值,因此
在制定饲料配方时需要根据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等因素进行合理搭配。
饲料原料Ⅰ.能量饲料一、玉米1.概述:浓度在谷物中列为首位,有”饲料之王”的美称。
玉米适口性好,来源广。
(1)以品种分:凹玉米、硬玉米、高油脂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
高赖氨酸玉米:其油脂含量高于普通玉米的1%~4%,蛋白质也提高0.3%左右。
(2)以颜色分类:黄玉米、白玉米等。
2.营养成分:①能值:每千克含总能量为17.05~18.22MJ对猪的消化能为16.01~16.59MJ,对鸡的代谢能为13.96~16.47MJ。
②粗蛋白:含量低,约为8%左右,缺乏赖氨酸与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在用做配合饲料时要注意与其他原料的搭配使用。
③粗纤维:含量低,2%~4%。
④矿物质:钙0.25%,0.2%~0.25%。
3.特性及饲养价值①鸡:玉米是鸡的重要原料,一般占日粮的40%~60%。
最适合肉鸡的肥育用,且玉米对蛋黄、脚色及肤色着色具有效果。
②猪:玉米用于小猪的日粮时,以细粉为宜;用于20Kg以上大猪时,以粗碎为宜。
一般在配合饲料中占50%~70%。
③水产:玉米用在肉食性鱼类,效果不良,应避免生玉米用于水产饲料。
4.质量鉴别及贮运注意事项玉米多数为淡黄色与金黄色,也有少数为白色。
形状为牙齿状,略具有玉米特有的甜味,初粉碎后有生谷的味道。
水分在14%~15%时,脐部收缩明显凹下,有皱纹,经齿碎时震牙并有清脆的声音,用手指掐比较费劲,大把握玉米有刺手感。
水分含量高的玉米不宜长期贮存,另长期贮存的则以不粉碎为好。
二、小麦1.概述:小麦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
我国很少用粉碎的小麦做配合饲料的原料而多用其加工的副产品。
2.分类①按季节分类:冬小麦和春小麦。
②按谷粒质地分类:硬小麦和软小麦。
4.特性及饲养价值(1)鸡:小麦全量取代玉米用于鸡饲料中,效果不如玉米约为玉米的90%左右,如取代1/3—1/2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增加饲料蛋白质含量。
用小麦喂鸡不要粉碎的太细,否则使适口性下降,最好制成粒状。
(2)猪:小麦对猪的适口性甚佳,可全量取代玉米,但因热能值低,饲料价值低于玉米。
在猪的配合饲料中,其搭配量可达10%以上。
(3)水产:小麦淀粉质地松软,适于杂食鱼及草鱼的淀粉原料,而且对粒状饲料有改善硬度功能。
5.质量鉴别及贮运注意事项小麦为椭圆形,颜色有白色、淡黄色、黄褐色、红色。
具有新鲜微带甜的大麦味。
小麦腹面有一条深的腹沟,背面有许多波状皱纹,小麦腹部皱缩明显,小麦的顶端有毛簇。
接收小麦,需子粒整齐,色泽新鲜一致。
三、次粉1.概述:次粉分为普通次粉和高筋次粉。
普通次粉是面粉厂生产特别粉过程中,糊粉层、胚乳及少量细麸的混合物,粉色低,纤维和灰分含量较高,是介于面粉与麸皮之间的产品。
可用作动物饲料,因其粘性大,也可作颗粒料的粘合剂使用。
3.特性及饲养价值次粉热能较高,可取代谷物原料。
(1)鸡:多用于粒状料,用量可达10%~12%,如用于粉状料中,因其太细,易造成粘嘴现象,降低饲料适口性。
(2)猪:用于哺乳期仔猪料,外观好,细度佳,能提高饲料商品价值。
(3)水产:高筋次粉主要水产颗粒饲料中粘合剂,对虾饵料中添加15%~20%,鳗鱼饵料中添加5%~10%,鲤鱼饵料中添加25%~30%,罗非鱼饵料中添加30%,青鱼饵料中添加15%。
既能提高颗粒料物理性质和饲用价值,又能降低饲料生产成本。
4.质量鉴别及贮运注意事项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发酸,发霉味,无结块,无发热现象,无生虫等。
符合当地的全水分,以保证其储存及使用安全。
次粉是介于麦麸与面粉之间的产品,必须加以感官鉴定,不应把细麦麸与次粉相混淆,粉含面粉多,颜色发白,而麦麸含麸皮多,颜色深,粒度粗。
四、小麦麸1.概述:小麦在制粉过程中产生的加工副产品。
小麦麸主由小麦种皮、糊粉层和少量胚芽、胚乳组成,适口性好,易消化,可利用能值高,蛋白质含量高,具有很高的饲用价值。
3.特性及饲养价值(1)鸡:小麦麸宜于饲喂产蛋鸡和雏鸡,但搭配量不得超过10%~15%。
小麦麸喂鸡的代谢能值为7.7MJ/Kg。
因麸皮热能较低,在肉鸡饲料中用量不大在。
(2)猪:小麦麸是种猪的良好饲料。
用麦麸喂猪,有利于提高猪肉的品质,产生白色硬体脂,添加量为15%~30%。
幼猪不宜喂量过多,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小麦麸喂猪的消化能为11.17MJ/Kg,可消化粗蛋白质为72g/Kg。
(3)水产:麦麸用于杂食鱼、草食鱼水产养殖中时,用量不宜太多,并以制成颗粒料为宜。
制成颗粒可提高麸皮的代谢能与蛋白质利用率。
4.质量鉴别及贮运注意事项(1)小麦麸需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结块及异味、异臭等。
(2)小麦殖为片状,通气性差,不易长期保管,水分超过14%时,在高温高湿下易变质。
接收时,注意其气味,是否酸败、发酵或有其他异味,已结块的麦麸,要看是否已变质。
(3)小麦麸易生虫,接收时已应特别注意。
(4)小麦麸因目前市场需求量高,经常缺货,有可能有掺假现象。
一般掺杂的原料有石粉、贝粉、花生皮、稻糠、沙土等低价原料。
可依其气味、镜检(可观察其淀粉颗粒的形状)及化学法等来鉴别。
五、米糠1.概述:是糙米精加工过程中脱除的果皮层、种皮层及胚牙等混合物,易混有少量稻壳、碎米等。
是畜禽常用的饲料之一。
3.特性及饲养价值(1)禽:米糠作鸡饲料吸补充所需的维生素B族、矿物质锰及必需脂肪酸。
以添加5%以下为宜,颗粒料可酌量增加到10%~20%,添加比例过高,会影响适口性和降低饲料报酬。
鸭对于米糠是的耐受性高鸡,日粮中较大比例的米糠不会影响生产性能。
蛋用型鸭、成鸭日粮中用量可高达45%。
(2)猪:米糠因其含油脂过多,肥育猪喂量过多会影响肉质,产生软脂肉,故肉猪饲料添加量应控制在15%以下。
仔猪饲料也不宜过多,以免产生下痢现象.经热处理破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米糠可增加用量,但对屠体脂肪软化的影响无法改善(3)水产:米糠是草食性及杂食性鱼全价饲料的重要原料,其可提供鱼类必需脂肪酸。
脂肪利用率高,对鱼的生长效果较好。
能补充鱼类所缺乏的维生素。
4.质量鉴别及贮运注意事项米糠应色泽新鲜一致,气味正常,不可有酸败,接收时应认真检查。
米糠的成分受糙米精制程度影响很大,精制愈彻底者,淀粉含量增加,纤维较低,热能随之提高,品质佳。
若在精制的米糠中故意掺杂粗糠,则热能较低,品质也差。
六、脱脂米糠1.概述:米糠经溶剂或压榨提油后的残留物称为脱脂米糠。
3.特性及饲养价值(1)禽:脱脂米糠因热能低,不适用于肉鸡,但蛋鸡、种鸡可以利用,用量不宜太高,控制在12%以下。
(2)猪:脱脂米糠对猪的适口性较佳,对屠体品质无任何不良影响,是很好的纤维素源原料,为避免造成能量不足,肉猪用量宜在20%以下,仔猪也可以少量使用。
4.质量鉴别及贮运注意事项(1)脱脂米糠应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异臭等现象。
(2)脱脂米糠在脱脂过程中经加热,脱解酶已被破坏,故可长期储存,不用担心脂肪氧化酸败问题。
七、小麦胚牙粉1.概述:小麦胚牙粉是面粉厂脱胚过程中所得的副产品,除小麦胚牙外,尚含有少量麸皮、粉头等。
3.特性及饲养价值小麦胚牙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未知生长因子,是天然维生素E的最佳来源,故作为最佳饲料源。
但因价格贵,一般只用于宠物饲料及水产饲料。
八、玉米胚牙粕1.概述:玉米胚牙粕是以玉米为原料湿磨法加工淀粉时分离的湿胚芽经不同形式的干燥器干燥至水分含量为3%再经溶液浸提将玉米油提取出来,所留下的就是玉米胚牙粕。
3.特性及饲养价值玉米胚牙粕对猪的消化能高于玉米麸,是畜禽尤其是鸡猪的优良饲料源,可代替部分豆粕。
也可以饲喂水产。
但由于其质量难以控制,故需小心使用,使用方法可参照玉米麸。
4.贮存及注意事项(1)色泽新鲜一致,无酸败、发霉味道。
确定符合本地区的安全水分,以保证安全储存及使用。
(2)溶剂提油的玉米胚芽粕脂肪含量低过热情形小,品质较稳定,也较不易变质,应尽量接收这样的玉米胚芽粕。
(3)所用原料对其品质影响很大,尤其含霉菌毒素的玉米,制成淀粉后毒素均残留工副产品中。
玉米胚芽粕中的霉菌毒素含量约为原料玉米的1~3倍,所以要注意对毒素的检查。
Ⅱ.蛋白质饲料一、大豆粕1.概述:大豆粕俗称豆粕、黄豆粕、黄豆粉,是我国目前使用量最多范围最广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
主产区域为北方地区,以黑龙江、吉林省产量最大。
3.特点(1)色泽好,风味好,适口性好。
(2)产量大,来源广,品质稳定。
(3)氨基酸组成平衡,消化率高,饲料报酬高。
(4)可作为鱼粉等动物性蛋白的代用品。
(5)加工适当的大豆粕不含抗营养因子,使用上无量限制。
4.利用(1)鸡:处理良好的大豆粕适量添加蛋氨酸后,即为鸡饲料的最好蛋白质来源,任何生长阶段的家禽均可使用,尤其对幼雏的效果,更是其他原料难以取代的。
大豆粕能代替鱼粉使用于家禽饲料中。
(2)猪:大豆粕是植物性蛋白质中效果最好的原料,对猪、种猪的适口性太好,甚至会产生过食现象。
人工乳及教槽饲料中大豆粕用量应加以限制,因为其碳水化合物中纤维含量多其中糖类属于多糖及寡糖类,乳猪无相因应分解酶分解,采食太多有腹泻的可能。
(3)水产动物:一般草食鱼及杂食鱼对大豆粕蛋白质的利用率高达90%左右,故可取代大部分鱼粉而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肉食性鱼雷如鳗鱼料中使用5%大豆粕,如配合适当,并不影响增重,但超过15%时,则鳗鱼增长显著降低。
5.贮存及注意事项(1)接收的豆粕需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霉、结块、异味、异臭等。
要控制好适合本地区安全储存及使用的水分。
(2)豆粕不应焦化或有生豆味,否则为加热过度或烘烤不足,二影响其利用性。
(3)豆粕多数为碎片状,但粒度大小不一样,豆粕皮多少不一,可依据豆粕皮所占比例可大致判断其品质好坏。
(4)大豆在储存期间,若因保存不但而发热甚至烧焦者,所制得豆粕颜色较深,利用率也差,甚至生霉,产生毒素,接收时需认真检查。
二、脱皮大豆粕1.概述:脱皮大豆粕俗称脱皮豆粕、脱皮黄豆粉,是脱皮大豆经溶剂提油后的残渣经粉碎而得。
主产区域为北方地区,以黑龙江、吉林省产量最大。
2.营养成分(%)3.特点及利用(1)脱皮大豆粕纤维含量较低,含量较高,其它成分比大豆粕也有相对提高。
(2)脱皮大豆粕适用于热能需求高或纤维含量较宜低的配方中特别理想,如肉鸡、子猪及水产饲料中,效果均佳。
(1)脱皮大豆粕使用与否应考虑如下因数:①价格:如果脱皮大豆粕比未脱者差价在12%以内,则有使用价值。
②价格种类:高热能饲料或纤维含量较低的饲料,使用脱皮者效果较佳。
③储存空间:脱皮者较不占空间。
④比重:脱皮者比重大,易处理。
4.贮存及注意事项可参考大豆粕三、菜籽饼粕1.概述:菜籽饼粕是油菜籽经机械压榨或溶剂浸提制油后的残留物。
菜籽饼粕的形状有粉状、片状和粒状三种。
其生产区域为四川、湖北、江苏等地。
2.营养成分(%)3.有毒有害成分:(1)硫葡萄糖甙:严重影响饲料适口性,使动物采食量下降,更严重时导致动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