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的分类 ()
- 格式:ppt
- 大小:3.59 MB
- 文档页数:33
饲料有关知识点总结一、饲料的分类饲料根据来源可以分为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
植物性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麦麸等,而动物性饲料则包括鱼粉、肉骨粉等。
根据形态的不同,饲料又可以分为全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全混合饲料是由各种原料混合而成的,可以直接喂给动物;浓缩饲料是指含有较高营养成分的饲料,可以与其他原料混合使用;饲料添加剂则是对饲料的一些特定成分进行添加,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二、饲料的营养成分饲料的营养成分是指饲料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发育和产奶生蛋的重要营养成分,它可以分为粗蛋白质和粗纤维蛋白质两种;碳水化合物是动物体内主要的能量来源,它可以分为澄清分、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脂肪是提供动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同时也是重要的营养成分;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动物生理代谢的调节因素,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
三、饲料的配合饲料的配合是指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合理搭配各种饲料原料,以满足动物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的需要。
常见的饲料配合方案包括青饲料与精饲料的配合、浓缩饲料与全混合饲料的配合、优质饲料与廉价饲料的配合等。
四、饲料的加工技术饲料的加工技术包括粉碎、混合、压制和干燥等工艺步骤。
粉碎是将饲料原料进行粉碎,以增加饲料的表面积,提高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吸收;混合是将各种饲料原料进行混合,以达到营养均衡和稳定性的目的;压制是将混合好的饲料原料进行压制成颗粒或块状饲料,以方便储存和喂食;干燥是将加工好的饲料进行干燥处理,以提高饲料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饲料的保质期主要取决于饲料的潮湿度、温度和氧气含量。
通过控制饲料的水分含量和贮存条件,可以有效延长饲料的保存期限。
对于不同种类的动物,需要配制不同的饲料。
比如猪、鸡、鸭等禽畜动物需要的饲料和比例是不同的。
养殖户需要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和饲养管理要求,合理调整饲料的成分和比例。
总之,了解饲料的知识点对于养殖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配合饲料:根据不同的饲养对象,饲养对象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后,形成的能满足饲养动物全部营养需要(除水份外)的饲料。
2、浓缩饲料: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3、加药饲料:指掺有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影响动物肌体结构或某种生理功能作用的药物的饲料。
4、精料补充料:为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食饲养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5、复合预混料:由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中任何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组分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市场上销售预混料均为复合预混料。
6、添加剂预混料:由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7、微量元素预混料:一种或多种微量矿物元素化合物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8、维生素预混料:一种或多种维生素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9、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的饲料。
10、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质含量等于或高于20%的饲料。
11、矿物质饲料:主要补充动物肌体对矿物元素的需要,它包括常量矿物质饲料和微量矿物质饲料。
1、能量类:玉米、膨化玉米、玉米皮、玉米胚芽粕、玉米胚芽饼、玉米蛋白饲料、小麦、大麦、燕麦、荞麦、面粉、次粉、麸皮、高粱、稻谷、碎米、全脂米糠(米糠)、脱脂米糠、米糠粕、乳糖、乳清粉(高蛋白、中蛋白、低蛋白)等。
2、脂肪类:豆油、菜籽油、棉油、棕榈油、牛油、猪油、鸡油、混合油等。
3、蛋白类:大豆、膨化大豆、豆粕、发酵豆粕(福来得)、菜粕、棉粕、花生粕、芝麻粕、葵花粕、胡麻粕、蓖麻粕、玉米酒精糟、啤酒糟、鱼粉、肉骨粉、羽毛粉、玉米蛋白粉、大米蛋白粉、血粉、虾壳粉、血浆蛋白、代乳粉等。
4、矿物类(天然矿物质和化工合成的无机盐):食盐、小苏打、石粉、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三钙、硫酸铜、硫酸镁、硫酸锌、硫酸亚铁、氧化锌、氨维乐锌、丁酸钠等。
饲料分类八大类饲料是动物饲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根据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用途,饲料可以分为八大类。
第一类:粗饲料粗饲料是指含有较高纤维素和低能量的饲料,如青贮料、干草、秸秆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反刍动物的饲养,能够促进反刍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加体重和产奶量。
第二类:浓缩饲料浓缩饲料是指含有高能量和低纤维素的饲料,如玉米、豆粕、鱼粉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单胃动物的饲养,能够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第三类:添加剂添加剂是指在饲料中添加的一些营养成分或药物,如维生素、氨基酸、抗生素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补充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和预防疾病。
第四类:矿物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是指含有丰富矿物质元素的饲料,如磷酸盐、钙质、盐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补充动物所需的矿物质元素,促进骨骼生长和牙齿健康。
第五类:酵母饲料酵母饲料是指含有酵母菌的饲料,如酵母粉、酵母蛋白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促进动物的消化和吸收,增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第六类:鱼粉饲料鱼粉饲料是指以鱼类为原料制成的饲料,如鱼粉、鱼骨粉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补充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促进生长和增重。
第七类:豆粕饲料豆粕饲料是指以豆类为原料制成的饲料,如豆粕、豆饼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补充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和能量,促进生长和增重。
第八类:特种饲料特种饲料是指针对特定动物或特定生长阶段而设计的饲料,如幼崽饲料、蛋鸡饲料、育肥饲料等。
这类饲料主要用于满足特定动物的营养需求,促进生长和健康发展。
不同类型的饲料在动物饲养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只有根据动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才能够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八大饲料分类饲料是动物饲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动物需要不同种类的饲料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根据饲料的来源和成分,我们可以将饲料分为以下八大分类。
一、粗饲料粗饲料主要指的是含有较高纤维素的饲料,例如青贮饲料、干草、秸秆等。
这些饲料通常富含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粗纤维和能量,促进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
粗饲料适用于反刍动物,如牛、羊等。
二、浓饲料浓饲料指的是含有较高能量和蛋白质的饲料,例如麦麸、糠麸、豆粕等。
这些饲料富含能量和蛋白质,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生长和发育。
浓饲料适用于禽类和猪等非反刍动物。
三、添加剂添加剂是指用于饲料中的各种营养补充剂和功能性添加剂。
营养补充剂包括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等,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和营养物质。
功能性添加剂包括酶制剂、抗生素、酸化剂等,可以改善饲料的品质和动物的生长效益。
四、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中添加的各种化学物质和生物制剂。
化学物质包括防霉剂、抗氧化剂、色素等,能够保持饲料的新鲜度和稳定性。
生物制剂包括益生菌、发酵制剂等,可以改善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动物的健康状况。
五、水产饲料水产饲料是专门用于养殖水产品的饲料,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
水产饲料需要具备良好的浮力和稳定性,能够满足水生动物的特殊需求。
水产饲料通常富含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能够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和免疫力。
六、特种饲料特种饲料是指用于特定动物的特殊需求的饲料,例如幼崽饲料、老年动物饲料、运动员饲料等。
特种饲料需要根据动物的特殊需求进行配方,以满足其特定的营养需求。
七、有机饲料有机饲料是指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生产的饲料,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化肥。
有机饲料通常富含天然的营养物质,能够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需求,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八、转基因饲料转基因饲料是指采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饲料,其中包含转基因植物的成分。
转基因饲料通常具有抗虫、抗病等特性,能够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抗病能力。
饲料的分类及其特点饲料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是根据饲料的物理性状、化学组成、消化率和生产价值等条件,进行分类;另一种是以饲料所含营养物质为重点,分为蛋白饲料、热能饲料和矿物饲料等。
为便于叙述和介绍不同种类饲料的特点和作用,按第一类分类方法介绍如下:上述六类饲料的特点及作用,分别叙述如下:一、青绿、多汁饲料所谓青绿、多汁饲料,是指在植物生长繁茂季节收割,在新鲜状态下饲喂牲畜。
这类饲料一般鲜嫩适口,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各种畜禽常年不可缺少的辅助饲料。
根据不同性质、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一)青割(刈)饲料根据饲料作物生长势或生育阶段和畜禽饲养的要求,在作物生长季节,按需要量每天进行刈割,切碎、粉碎或打浆饲喂畜禽,如苜蓿、草木樨、秣食豆、籽粒苋、小冠花、柱花草等。
在南方几乎可常年利用,在北方主要是夏秋季节。
这类饲料一般适口性强,营养丰富,是各种畜禽必备的饲料。
(二)青贮饲料在饲料作物单位面积营养物质产量最高,适口性最好,饲料质地最佳的鲜嫩状态时,适时收割,调制成青贮饲料,供畜禽在冬春(或全年)缺乏青饲料时饲喂。
常见的青贮饲料有:玉米、甜高梁、籽粒苋、甜菜(或蔬菜)叶、野草和野菜等。
(三)块根、块茎饲料这类饲料多在冬春季节作为辅助饲料利用,属于多汁饲料。
是乳牛泌乳期不可缺少的饲料。
常见的有:胡萝卜、甘薯、饲用甜菜、马铃薯和木薯等。
(四)瓜类饲料这类饲料水分含量在90%以上,是典型的多汁饲料。
含糖量较高,适口性好,也是乳牛的好饲料。
常见的有:饲用南瓜、西胡芦和冬瓜等。
(五)野草、野菜及枝叶饲料在夏秋季节山坡、荒地和田间生长的许多野草、野菜,不仅可用作放牧,也可采集回来,调制成发酵饲料或青贮饲料。
常见的有:谷莠子、水稗草、灰莱、苋菜、萹蓄和苍耳等。
树叶也是牲畜的好饲料,在间伐林木或修枝打杈时砍下的嫩枝树叶均可饲喂牲畜。
常见的有:槐树叶、榛柴叶、杨树叶和胡枝子嫩枝叶等。
(六)水生饲料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适于养殖水生饲料的水面也在扩大;不仅我国南方素有利用水生饲料的习惯,近年来在我国北方也广为利用。
美国学者L.E.Harris(1956)按照动物营养需要的几个主要方面与饲料的主要营养特性提出了饲料分类的原则与编码体系,被称为国际饲料分类法。
L.E.Harris根据饲料特性将饲料分八大类:即: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补充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与饲料添加剂每一种饲料均冠以6位数(△-△△-△△△)的国际编码(International Feed Number, IFN),其中首位代表饲料归属类别,后5位为则根据饲料重要性属性进行编码。
一、粗饲料(roughage)(1-00-000):是指天然含水量在60%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不低于18%,以风干物质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
I二、青绿饲料(2-00-000)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胡萝卜),瓜果类。
三、青贮饲料(3-00-000)以新鲜的天然青绿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调制成的饲料,具有青绿多汁的特点。
如玉米青贮、青草青贮等。
四、能量饲料(energy feeds)(4-00-000)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其每千克饲料的干物质含消化能在1.05MJ的饲料。
如玉米、大麦、麸皮、米糠,块根块茎类等。
五、蛋白质补充料(protein supplement)(5-00-0000 )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
如鱼粉、肉骨粉、大豆、豆粕豆饼、氨基酸、以及、工业合成的氨基酸和饲用非蛋白氮(饲用尿素)等。
六、矿物质饲料(mineral supplement)(6-00-000)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化学合成的或经特殊加工的无机饲料原料或矿物质元素的有机络合物原料。
如石粉、贝壳粉、骨粉、磷酸氢钙、沸石粉、饲用微量元素、络合铁,硫酸铜,蛋氨酸锌等。
七、维生素饲料(vitamin supplement) (7-00-000)由工业合成的或提取的单一种或复合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
饲料原料饲料成本占了养殖成本的70%以上,也就是说节省养成本,就可提高经济效益。
买饲料,需要钱,自己的原材料不上,增加了养殖成本。
那么,怎样节省饲料成本呢?最简的方法是自己动手配制养鸡饲料。
一、饲料成分1.干物质饲料用烘箱在规定的温度下脱水,剩下的物质叫做干物质,在70℃下脱去的水分,叫初水分,剩下的物质叫风干物质。
风干物质再在105℃下脱去的水分,叫作吸湿水,剩下的物质叫干物质,也叫绝干物质。
2、粗灰分饲料在茂福炉规定温度下燃烧后剩余的灰烬叫粗灰分,烧掉的物质叫有机物。
粗灰分是无机物(矿物质),包括常量和微量元素。
3.粗蛋白饲料中的含氮化合物和非含氮化合物称粗蛋白。
有机物除去租蛋白质后,剩下的非含氮化合物包括粗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4.粗脂肪即乙醚浸出物叫粗脂肪,包括油脂、蜡、脂肪酸、固醇、色素、脂溶性维生素等。
5.碳水化合物包括粗纤维和无氮浸出物。
粗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粗纤维是不易消化的物质。
无氮浸出物是干物质减去粗蛋白质、粗纤维、粗脂肪和粗灰分以后的差额。
在谷实类饲料中,无氦浸出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还有少量的糊精和糖。
二、饲料原料分类鸡的常用饲料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能量饲料①谷实类:如玉米、麦类、高粱、谷子等。
②糠麸类:如米糠、高粱糠、小麦麸等。
③油脂类:如植物油、动物油等。
④薯类及加工副产品:如薯类及其粉渣、糖蜜等。
蛋白质饲料①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血粉、羽毛粉.蚕蛹等。
②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如豆饼、花生饼、玉米蛋白、叶蛋白等。
③单细胞蛋白质饲料:如酵母、藻类等。
④其他:如再利用粪便等。
矿物质饲料如食盐、贝壳粉、石粉、骨粉等。
青饲料如青菜类、胡萝卜等。
饲料添加剂①营养物质添加剂:如微量元素添加剂、维生素添加剂、氨基酸添加剂。
②非营养物质添加剂:如抗生素添加剂、驱虫保健剂、防霉剂、中草药添加剂等。
国际分类法:(1)粗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草粉类饲料(苜蓿草粉、松针叶粉、蚕豆茎叶粉等)。
我国现行的饲料分类标准张子仪院士等(1987)建立了我国饲料数据库管理系统及饲料分类方法。
首先在国际饲料分类法基础上将饲料分为八类,然后结合中国传统饲料分类习惯划分为17亚类,分类如下。
(一)青绿多汁类饲料凡天然水含量大于或等于45%的栽培牧草、草地牧草、野菜、鲜嫩的藤蔓和部分未完全成熟的谷物植株等皆属此类。
(二)树叶类饲料树叶类(leaves)有2种类型:采摘的新鲜树叶,饲用时的天然水分含量在45%以上属青绿饲料,CNF形式为2-00-0000;采摘风干后的树叶,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如风干槐叶、松针叶等属粗饲料。
(三)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有3种类型:其一是由新鲜的植物性饲料调制成的青贮饲料,一般含水量在65%~75%的常规青贮;其二是低水分青贮饲料(low moisture silage),亦称半干青贮饲料(haylage),用天然水分含量为45%~55%的半干青绿植物调制成的青贮饲料,第一、第二类CNF形式均为3-03-0000;其三是谷物青贮(grain silage),以新鲜玉米、麦类籽实为主要原料,不经干燥即贮于密闭的青贮设备内,经乳酸发酵,其水分约在28%~35%,根据营养成分含量,属能量饲料,但从调制方法分析又属青贮饲料。
(四)块根、块茎、瓜果类饲料块根、块茎、瓜果类饲料有2种类型:天然水分含量大于或等于45%的块根(root)、块茎(tuber)、瓜(gourd)果(fruit)类,如胡萝卜、芜菁、饲用甜菜等,鲜喂则CNF形式为2-04-0000;这类饲料脱水后的干物质中粗纤维和粗蛋白质含量都较低,干燥后属能量饲料,如甘薯干、木薯干等。
(五)干草类饲料甘草类(hay)包括人工栽培或野生牧草的脱水或风干物,其水分含量在15%以下。
水分含量在15%~25%的干草压块亦属此类。
有3种类型:第一类指干物质中的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者,属粗饲料,CNF形式为1-05-0000;第二类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粗蛋白质含量也小于20%者,属能量饲料,如优质草粉,,CNF形式为4-05-0000;第三类指一些优质豆科干草,干物质中的粗蛋白含量大于或等于20%,而粗纤维含量有低于18%者,如苜蓿或紫云英的干草粉,属蛋白质饲料。
饲料是指在合理饲喂条件下能对动物提供营养物质、调控生理机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且不发生有毒、有害作用的物质。
饲料是动物生产的物质基础,由于种类繁多、养分组成复杂、营养价值差别很大,为了科学地利用饲料,有必要建立现代饲料分类体系,以适应现代动物生产发展需要。
一国际饲料分类是以各种饲料干物质中的主要营养特性为基础,将饲料分为8 大类。
并对每类饲料冠以6位数的国际饲料编码(international feeds number ,IFN) ,首位数代表饲料归属的类别,后5位数则按饲料的重要属性给定编码。
编码分3节,表示为△—△△—△△△。
1、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
IFN形式为1—00—000。
2、青绿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
IFN形式为2—00—000。
3、青贮饲料是指以天然新鲜青绿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条制成的饲料,具有青绿多汁的特点,包括水分含量在45-55%的低水分青贮(或半干青贮)饲料,但不包括青贮谷物子实和块根、块茎等,如玉米青贮。
IFN形式为3—00—000。
4、能量饲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或NDF含量低于35%)、同时粗蛋白质含量小于20%的饲料称为能量饲料,如谷实类、麸皮、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
IFN形式为4—00—000。
5、蛋白质补充料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而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称为蛋白质补充料,如豆类、饼粕类、动物性来源饲料等。
IFN形式为5—00—000。
6、矿物质饲料是指以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化工合成无机盐类和有机配位体与金属离子的螯合物,如食盐、石粉、硫酸锌等。
IFN形式为6—00—000。
7、维生素饲料由工业合成或提取的单一种或复合维生素称为维生素饲料,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在内,如胡萝卜。
第一节饲料的概念与分类一、名词:1、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的饲料,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2、青绿饲料:是指自然含水量在45%以上的新鲜牧草尺以放牧形式饲喂的人工种植牧草、草原牧草等。
3、青贮饲料是以自然含水量在45%以上的新鲜、天然植物性饮料为原料,以青贮方式调制成的饲料。
4、能量饲料:是指以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第一条件,同时粗蛋白质小于20%、自然含水量小于45%的饲料。
5、蛋白质饲料:是指以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为条件,粗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20%,自然含水量小于45%的饲料。
6、矿物质饲料:是指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及化工合机的无机盐类。
二、问答题:1、饲料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答:水分含量、粗纤维、蛋白来源、性质、加工方法。
2、按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哪八大类?如何编号(1)粗饲料1-()0-0()0() (2)青绿饲料2-00-000() (3)青贮饲料3-00-0000(4)能量饲料4-00-0000 (5)蛋白质饲料5-()()-0()00 (6)矿物质饲料6-00-(M)00 (7)维生素饲料7-00-0000 (8)饲料添加剂8-00-0(X)0第二节粗饲料一、名词:1、干草:是指青草、青绿饲料在未结籽实前收割后干制而成的饲料,是青饲料的一种保存形式。
2、堆垛法:是指在地平面上,将秸秆堆成长方形垛,用塑料薄膜覆盖,注入氨源迸行氨化的方法。
3、生物处理:也称微生物处理,是利用具有分解粗纤维能力的细菌或真菌,在一定培养条件下发酵秸秆秫类饲料,使植物细胞壁破坏,并且产出糖和菌体蛋白,从而提高粗饲料的营养价值。
二、填空题:1、影响干草价值的因素有(原料植物的种类)、(收割期)和(干制方法)。
2、粗饲料的种类有(干草)、(秸秆)、(秫壳)、(树叶)。
3、粗饲料对于草食家畜有(填充)作用和(保证消化器官正常蠕动)的作用。
4、草在晒制过程中,常造成(30-15%)的养分损失。
第一章饲料的概念与分类【饲料】:是指能提供给动物所需的某种或多种营养物质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可食物质5【国际饲料法把饲料分为8种】:(1)粗饲料: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
(2)青绿饲料: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
(3)青贮饲料:是指以天然新鲜青绿植物性饲料为原料,在厌氧条件下,经过以乳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发酵后调制成的饲料,具有青绿多汁的特点,包括水分含量在45%---55%的低水分青贮(或半干青贮)饲料,但不包括青贮谷物子实和块根、块茎等,如玉米青贮。
(4)能量饲料:凡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粗纤维低于18%,每千克饲料干物质含消化能(猪)高于10.46MJ的饲料均属于能量饲料。
(5)蛋白质补充料:是指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消化能含量超过10.45MJ/kg,粗纤维含量小于18%、的饲料(6)矿物质饲料:是指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化工合成无机盐类和有机配位体与金属离子螯合物,如食盐、石粉、硫酸锌等【指可供饲用的天然矿物质和来源于动物性饲料的矿物质饲料的总称,用于补充动物矿物质元素饲料。
】(7)维生素饲料:由工业合成或提取的单一种或复合维生素称为维生素饲料,但不包括富含维生素的天然青绿饲料在内,如胡萝卜。
(8)非营养性添加剂饲料:为了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改善饲料品质,促进动物生长和繁殖,保障动物健康而添加到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称为饲料添加剂,主要包括防腐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生长促进剂和其他药物添加剂等,但不包括矿物质元素、维生素、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添加剂。
【配合饲料】:是根据畜禽不同品种、性别、年龄、体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不同(生产方式)对各种营养物质夫人需要量,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科学比例配制而成的饲料【配合饲料按营养物质和生产层次分类】:(1)全价配合饲料(2)浓缩饲料(3)精料补充料(4)添加剂预混料第二章饲料的结构与成分(无大题)【饲料成分六部分】:水分、粗灰分、粗蛋白、醚浸出物、粗纤维、无氮浸出物【迈拉德反应】:迈拉德反应也称为非酶促褐变反应,是指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饲料成分中的胺类、氨基酸、肽类和蛋白质与还原性糖等还原性物质之间发生的导致饲料品质变劣的反应。
饲料种类主要包括五大类大类: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预混料/预混合饲料、精料混合料和混合饲料。
前四类属于配合饲料,即指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以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不同来源的饲料,依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并按规定的工艺流程生产以满足各种实际需求的混合饲料。
全价配合饲料是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添加剂等,按规定的饲养标准配比而成的、营养全面而平衡的饲料,这类饲料可直接喂养。
浓缩饲料指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钙、磷、食盐)、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不能直接喂养,需要加入玉米或其他能量饲料后方可喂养。
预混料/预混合饲料是一种或多种微量的添加剂原料和载体及稀释剂一起拌合均匀的混合料,其微量成分经预混合后,有利于在大量饲料中均匀分布。
它属于半成品,不能直接喂养。
多由专门工厂生产,一般比配合饲料的生产更加精细和严格,产品的配比更准确,混合更均匀。
其是配合饲料的核心,其含有微量活性组分常是配合饲料使用效果的决定因素。
精料混合料是用于牛羊等反刍家畜草料中不足的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精料,主要由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和矿物质饲料组成,可直接喂养。
混合饲料由某些饲料原料经过简单加工混合而成,为初级配合饲料,主要考虑能量、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指标。
可直接喂鱼,但饲养效果不理想。
畜牧饲料知识点总结一、饲料的分类1. 按来源分(1) 自然饲料:指天然生长的植物或动物饲料,如草、麦草、玉米梗、豆饼、鱼粉等。
(2) 人工饲料:指人工合成或加工的饲料,如颗粒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等。
2. 按成分分(1) 粗饲料:主要指富含纤维素和低营养价值的饲料,如青草、秸秆等。
(2) 精饲料:主要指富含蛋白质、糖分、脂肪等营养物质的饲料,如豆粕、玉米、鱼粉等。
3. 按用途分(1) 青贮饲料:指青草等以湿度较高的状态进行储藏的饲料。
(2) 干饲料:指青草等以干燥状态进行储藏的饲料。
(3) 饲草料:指以牧草、玉米梗、稻草等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饲料。
(4) 配合饲料:指根据不同动物的营养需求,将不同的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饲料。
二、饲料的营养成分1. 粗蛋白:是饲料中蛋白质的总量,是动物体内修复、生长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
2. 粗纤维:是饲料中不易被动物消化吸收的部分,对动物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 脂肪:是提供动物体内热能的重要能量物质。
4. 碳水化合物:是提供动物体内热能的主要能量物质,也是动物体内糖原和淀粉的来源。
5. 矿物质:是动物正常生理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钙、磷、钠、钾、镁、铁、锰等。
6. 维生素:是动物生长发育和健康维护所需的微量营养物质,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
三、饲料的配方设计饲料的配方设计是根据不同动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和不同生产阶段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比例混合各种饲料原料,制成适合动物生长发育的饲料。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饲料配方设计原则:1. 营养均衡: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动物对营养成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配方设计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动物和生产阶段,合理搭配各种饲料原料,保证其营养均衡。
2. 经济合理: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成本低廉的饲料原料,以降低饲料成本。
3. 生产适宜:根据不同动物的生产特点和生长环境,选择适宜的饲料原料,制定适合的饲料配方。
4. 抗适宜: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抗生素或抗氧化剂,以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速度。
简述国际饲料分类法国际饲料分类法简述饲料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品质量。
为了统一国际上对饲料的分类和标准,国际饲料分类法应运而生。
国际饲料分类法主要是根据饲料的成分、用途和形态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便于统一命名和管理。
一、按成分分类根据饲料的成分,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植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和矿物质饲料三大类。
其中,植物性饲料包括粗饲料(如青贮料、干草等)、浓缩饲料(如谷物、豆粕等)和混合饲料(如颗粒饲料、粉状饲料等);动物性饲料主要包括鱼粉、肉骨粉等;矿物质饲料则是指添加了矿物质的饲料,如矿物质预混料等。
二、按用途分类根据饲料的用途,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单一饲料和复合饲料两大类。
单一饲料是指由一种原料制成的饲料,如单一谷物饲料、单一蛋白饲料等;而复合饲料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混合而成的饲料,如全价饲料、浓缩饲料等。
三、按形态分类根据饲料的形态,国际饲料分类法将饲料分为固态饲料和液态饲料两大类。
固态饲料主要包括颗粒饲料、粉状饲料等;液态饲料则是指以液体形式供给的饲料,如乳酸菌发酵液等。
国际饲料分类法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各国之间的饲料交流和合作,促进饲料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它也方便了饲料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择和交流,提高了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国际饲料分类法的标准和命名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饲料的分类应准确明确,避免歧义和混淆。
其次,饲料的命名应简洁明了,易于识别和记忆。
此外,还要根据饲料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命名。
国际饲料分类法是一套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它将饲料按照成分、用途和形态进行分类,便于统一命名和管理。
它的制定和执行不仅有助于国际间饲料的交流和合作,还提高了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严格按照国际饲料分类法的标准和原则进行操作,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对饲料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命名,以满足不同动物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
名词解释:饲料:能够被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营养:是人类和动物从外界摄取食物或饲料以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过程。
营养物质:为维持人和动物生命和生产所必需的物质。
营养价值:特定饲料中养分及其质和量的关系。
粗饲料:自然状况下,水分45%以下,CF含量大于18%,能值低的饲料。
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蛋白质≤20%,粗纤维≤18%的一类饲料(消化能≥10.46 MJ/kgDM)蛋白质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18%、粗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20%的饲料。
饲料缓冲度:中和每100G全价饲料中的碱性物质,并使PH降低到4.2时所需的乳酸克数。
青贮:经过发酵处理使饲料保持新鲜,减少养分损失的调制和贮藏青绿饲料的有效方法。
额外热能效应:是指饲料合成体内脂肪时所需的能量相对较少,而油脂却能提供较高的净能值;额外代谢效应是指添加在日粮中的油脂,其能量并不是简单地和其它养分能量的累加,而是与其它营养成分起协同作用,使油脂自身的代谢能值超过总值。
需要量:是指每天日粮中的数量必须能消除或防止维生素的临床症状的产生。
但这些数据对生产实践来讲是不够的。
供给量:是指能保证饲养的畜禽有最佳的生长率和饲料利用率,健康状况良好,有抗病能力以及在动物体内有足够量的储备,共给量比最低需要量大好几倍。
添加剂: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饲料标准:指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规定。
(指的是平均需要,故不一定能满足各个动物的需要,而且是指在适宜条件下的定额,)营养需要:在最适宜的条件下,正常动物达到某一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需要的群体平均值。
配合饲料:指根据动物的不同生长阶段,不用生理要求,不同生产用途的营养需要以及以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实验和研究为基础,按科学配方把不同来源的饲料按一定的比例均匀混合,按规定的工艺流程加工,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的饲料。
实验动物饲料的分类1.我们通常将饲料分成维持饲料和繁殖饲料。
持饲料:用于成年的动物,其含有的营养元素可以满足动物正常生理活动,代谢等情况。
殖饲料:在实验动物生长繁育期,哺乳期食用的饲料。
其营养成分、微生物控制等指标,充分满足实验动物妊娠期、哺乳期、术后恢复期对营养的需要。
殖饲料的蛋白含量,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均高于维持饲料,以实验鼠粮为例,繁殖鼠粮的粗蛋白含量比维持鼠粮高2个百分点,因此各项氨基酸的含量都水涨船高。
其维生素的含量也是高于维持鼠粮的。
其余常规营养成分以及矿物质微量元素,基本维持不变。
2.按照饲料组成分类日粮型配合饲料,主要使用玉米或小麦等粮食作为碳水化合物的供应源,添加适量的蛋白质例如,鱼粉、豆饼、奶制品作为饲料蛋白质的供应源,添加豆油或者玉米油等作为饲料脂肪的供应源。
在此基础上额外添加某些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而形成日粮型全价配合饲料。
纯化型配合饲料:原料比较纯。
原料中的大料主要使用经过纯化或半纯化处理进入饲料配方的组成,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至少是化学纯级。
过去对大料作半纯化处理的,称为半纯化饲料,现已与纯化处理后的配方饲料通称为纯化饲料。
化学合成饲料:原料全部采用纯度最高级别,其中,大料使用相应的单一物质,例如不是使用玉米,而是用玉米淀粉;不是使用鱼粉,豆饼,而是使用酪蛋白,玉米蛋白或大豆分离蛋白;不使用其他物质提供油脂,单一使用猪油或者豆油来提供脂肪源。
而在我国基本不使用化学合成饲料,因为国内大部分原材料无法达到需要的纯度,一般情况下正常纯化料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实验需求。
3.按照实验用途进行分类标准饲料:是指按照标准配方进行标准生产并应用于正常动物的饲料。
模型饲料:是指用于建立某种研究模型的饲料。
对照饲料:由于模型饲料的设计需要在标准配方和生产环节做必要的微调才能在动物中达到能够成功造模的目的,而这种微调有可能引起动物机能的某些指标的波动,因此,需要按照模型饲料的设计和生产同步进行设计对照饲料。
饲料是所有饲养动物食物的总称,一般饲料主要指的是农业或牧业饲养的动物食物。
包括大豆、豆粕、玉米、鱼粉、氨基酸、杂粕、乳清粉、油脂、肉骨粉、谷物、饲料添加剂等十余个品种的饲料原料。
那么饲料如何分类?分为哪几大类?1、粗饲料粗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在18%以上的一类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类、秸秆类、农副产品类以及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为18%以上的糟渣类、树叶类等。
2、青绿饲料青绿饲料是指自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一类饲料,包括牧草类、叶菜类、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水草类等。
不考虑折干后粗蛋白质及粗纤维含量。
3、青贮饲料青贮饲料是用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制成的青贮及加有适量糠麸类或其它添加物的青贮饲料,包括水分含量在45%-55%的半干青贮。
4、能量饲料能量饲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的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的含量在20%以下的一类饲料,主要包括谷实类、糠麸类、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油脂、草籽树实类等。
5、蛋白质补充料蛋白质补充料是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的一类饲料,主要包括植物性蛋白质饲料、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单细胞蛋白质饲料等。
6、矿物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包括工业合成的或天然的单一矿物质饲料,多种矿物质混合的矿物质饲料,以及加有载体或稀释剂的矿物质添加剂预混料。
7、维生素饲料维生素饲料是指人工合成或提纯的单一维生素或复合维生素,但不包括某项维生素含量较多的天然饲料。
8、添加剂添加剂是指各种用于强化饲养效果,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和贮存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原料及其配制产品。
如各种抗生素、抗氧化剂、防霉剂、黏结剂、着色剂、增味剂以及保健与代谢调节药物等。
以上就是饲料的八大分类,这八大饲料是按照原材料分的,我们在市场上还会买到假饲料。
而掺假饲料一般碾得较细,看不出组成成分,色泽较深或较浅,常因水分含量较高导致潮解、发霉、虫蛀、呈块状,有时掺有大量沙子或大量低成本饲料,购买饲料的农户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