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每日一练 化学平衡
- 格式:docx
- 大小:2.18 MB
- 文档页数:16
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平衡的练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N2+3H22NH3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和H2不再化合B.[N2]、[H2]、[NH3]相等C.平衡建立前体系的总质量在不断变化,而平衡建立后体系的总质量就不再变了D.[N2]、[H2]、[NH3]保持不变答案:D2.在可逆反应中混合物各成分的浓度比一定等于各物质分子系数比的是( )。
A.起始浓度B.转化浓度C.平衡浓度D.都不等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气)+3Y2(气)学2Z(气)的反应,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的是( )。
A.Z=0.5mol/LB.Z=0.4mol/l。
C.Y2=0.5mol/L或X2 =0.1mol/LD.X2 =0.2mol/L或Y2=0.6mol/L答案:B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D.反应物浓度一定等于生成物浓度C.混合物中各组分质量分数是一定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答案:C5.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ABB.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同时生成nmol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B2答案:C6.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平衡状态的是( )。
①正=逆0时的状态②NO2全部转变成N2O4的状态③[NO2]=[N2O4]的状态④N2O4不再分解的状态⑤混合物中,NO2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NO2的分子数与N2O4分子数的比值为2:1的状态⑦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A.①③④⑤⑥B.①⑤⑦C.②④⑤⑥D.①④⑤⑦答案:B二、填空题7.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气)+B(气)xC(气)+2D(气)。
化学平衡:1. 反应:4NH 3+5O 2 ===4NO+6H 2O ,在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 v (O 2)=0.01mol ・L -1・s -1B.v (NO )=0.008mol ・L -1・s -1C.v (H 2O )=0.003mol ・L -1・s -1D.v (NH 3)=0.004mol ・L -1・s -12、当增大压强时,下列化学反应速率不会变大的是( )A .碘蒸气和氢气化合生成碘化氢B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C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D .氨的催化氧化反应3.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下面对应选项中的曲线表示的是( ) 选项 反应 纵坐标 甲 乙 A 外形、大小相近的金属和水反应反应 速率 K Na B 4 mL 0.01 mol/L 的KMnO 4溶液,分别和不同浓度的H 2C 2O 4(草酸)溶液各2 mL 反应0.1 mol/L 的H 2C 2O 4溶液 0.2 mol/L 的H 2C 2O 4溶液 C 5 mL 0.1 mol/L Na 2S 2O 3溶液和5mL 0.1 mol/L H 2SO 4溶液反应热水 冷水 D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放出O 2 无MnO 2粉末 加MnO 2粉末A .B .C . D.4.(09全国卷Ⅰ13)下图表示反应()X g 4()()Y g Z g +,0H ∆<,在某温度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A.第6min 后,反应就终止了B.X 的平衡转化率为85%C.若升高温度,X 的平衡转化率将大于85%D.若降低温度,v 正和v 逆将以同样倍数减少5: 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C 的生成速率与C 分解的速率相等B.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 ,同时生成3nmolBC. A 、B 、C 的浓度不再变化D. A 、B 、C 的分子数比为1:3:26: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①棕红色NO 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②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 后颜色变深③氯水宜保存在低温、避光条件下④SO 2催化氧化成SO 3的反应,往往加入过量的空气⑤打开易拉罐有大量气泡冒出⑥加催化剂,使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氨气7:N 2+3H 2 2NH 3的K 1值与1/2N 2+3/2H 2 NH 3的K 2值关系?8.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 2结合生成HbO 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 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 2O 2+HbCO ,37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 。
化学平衡状态练习题化学平衡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状态。
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稳定,且反应物与产物之间的速率不再发生改变。
为了帮助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和计算平衡常数,以下是一些化学平衡状态的练习题。
练习题1:考虑以下反应:2A + B ⇌ C + 3Da) 在给定的条件下,如果初始时反应物A的浓度为0.5 mol/L,反应物B的浓度为0.8 mol/L,产物C的浓度为0.4 mol/L,产物D 的浓度为0.2 mol/L,请计算平衡常数Kc。
解答: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K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c = [C]^c[D]^d / [A]^a[B]^b在这个反应中,反应物A的系数为2,反应物B的系数为1,产物C的系数为1,产物D的系数为3。
代入给定的浓度值,计算Kc值:Kc = (0.4)(0.2)^3 / (0.5)^2(0.8) = 0.032 mol/L因此,平衡常数Kc为0.032 mol/L。
练习题2:考虑以下反应:N2(g) + 3H2(g) ⇌ 2NH3(g)b) 给定以下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N2]=0.1 mol/L,[H2]=0.3 mol/L,[NH3]=0.2 mol/L。
请计算平衡常数Kc。
解答: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K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c = [NH3]^2 / [N2][H2]^3代入给定的浓度值,计算Kc值:Kc = (0.2)^2 / (0.1)(0.3)^3 = 2.96 mol/L因此,平衡常数Kc为2.96 mol/L。
练习题3:考虑以下反应:2SO2(g) + O2(g) ⇌ 2SO3(g)c) 如果给定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SO2]=0.2 mol/L,[O2]=0.1 mol/L,[SO3]=0.3 mol/L,请判断该反应处于偏向反应物还是偏向产物的方向,并解释原因。
解答:为了判断反应处于偏向反应物还是偏向产物的方向,我们可以比较给定浓度与准平衡浓度的比值。
化学平衡练习1. 反应2A (g) + B (g)、、 2C ( g) ; △ H > 0。
下列反应有利于生成C的是:A. 低温、低压B.低温、高压C.高温、高压D.高温、低压2•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可逆反应:2^.X(g)+Y(g) Z(g)+W(s) ; A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B .当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C.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D.平衡后加入X,上述反应的AH增大3下图中a曲线表示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Y(g)====2Z(g)+W(S)(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的反应过程。
若使a曲线变为b曲线,可采用的措施是A加入催化剂B增大Y的浓度C降低温度D增大体系压强4对可逆反应A(g)+B(g)===C(g)(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200T400T400X400T200^时间A B C n5•已知反应mX(g)+nY(g) =^qZ(g)的厶H<O,m+n>q,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通入稀有气体使压强增大,平衡将正向移动B. X的正反应速率是Y的逆反应速率的m/n倍C•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D.增加X的物质的量,Y的转化率降低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mA (g) +nB (g) pC (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1/2,当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1.9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n > pB、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的转化率降低D、C的体积分数增加7、右图是关于反应A2(g)+3B2(g)===2C(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平衡移动图形,影响平衡移动的原因是A、升咼温度,同时加压。
B 、降低温度,同时减压C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使用催化剂;D 、增大反应物浓度,同时减小生成物浓度8、反应NH 4HS(S ) — NH 3(g)+H 2S(g)在某一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下列各种情况中,不能使平衡发生移动的是 ()A .移走一部分NH 4HS 固体B 、其他条件不变时,通S02气体C .容器体积不变时,充入氦气D .保持压强不变时,充入氦气9.某温度下,反应 2A(g) —— B(g); △ H v 0,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此时c(A) /c(B)=a ,若改变某一条件,反应再次平衡,此时 c(A) /c(B)=b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在该温度下,保持容积固定不变,向容器内补充了B 气体,则a > bB .保持温度、压强不变,充人惰性气体,则有 a=bC .若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则有 a > bD .若a=b ,容器中一定使用了催化剂10、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右图表示的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
1.甲醇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甲醇及其可制得产品的沸点如下.名称甲醇二甲胺二甲基甲酰胺甲醚碳酸二甲酯结构简式CH3OH(CH3)2NH(CH3)2NCHO CH3OCH3(CH3O)2CO沸点(℃) 64。
7 7。
4 153℃﹣24。
9 90℃(1)在425℃、A12O3作催化剂,甲醇与氨气反应可以制得二甲胺.二甲胺显弱碱性,与盐酸反应生成(CH3)2NH2C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2)甲醇合成二甲基甲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NH3+CO(CH3)2NCHO+2H2O△H若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H 0 (填“>”、“<”或“=“).(3)甲醇制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 CH3OCH3+H2O△H.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平衡物质的量/molCH3OH CH3OCH3H2OⅠ3870.20xⅡ3870.40yⅢ2070.200。
0900。
090①x/y=.②已知387℃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4.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0。
1mol CH3OH、0。
15mol CH3OCH3和0.10mol H2O,则反应将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③容器Ⅱ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要进一步提高甲醚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4)以甲醇为主要原料,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电源负极为(填“A"或“B“),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若参加反应的O2为 1.12m 3(标准状况),则制得碳酸二甲酯的质量为kg.2.(16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3C(s)=2Fe (s)+3CO(g)ΔH 1=+489.0 kJ· mol-1,C(s)+CO2(g)=2CO(g)ΔH 2 =+172.5 kJ·mol-1,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1. 题目: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什么物质?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三种物质,分别是亚铁离子(Fe2+)、碳酸根离子(CO32-)和水(H2O)。
答案:亚铁离子(Fe2+)、碳酸根离子(CO32-)和水(H2O)。
2. 题目: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是什么?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中含有酸和碱。
- 反应生成的产物是盐和水。
- 反应过程产生了热量。
- 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比例满足化学方程式的平衡要求。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包括反应物为酸和碱、产物是盐和水、反应伴随热量释放以及满足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3. 题目:平衡常数表示了什么?平衡常数(K)表示了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它描述了反应在达到平衡时的相对浓度。
答案:平衡常数表示了在给定温度下,反应物浓度与产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4. 题目:什么是浓度?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通常以摩尔浓度(mol/L)或质量浓度(g/L)表示。
答案: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所含溶质的量。
5. 题目:什么是平衡反应?平衡反应是指在某一条件下,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化学反应。
在平衡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答案:平衡反应是指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的化学反应。
6. 题目:如何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K = [C]^c [D]^d / [A]^a [B]^b其中,[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A、B和产物C、D的摩尔浓度,a、b、c、d分别表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答案:要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可以使用公式K = [C]^c [D]^d / [A]^a [B]^b,其中方括号内表示浓度,a、b、c、d分别是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计量系数。
7. 题目:什么是浓度的平衡表达式?浓度的平衡表达式是指反应物和产物摩尔浓度的比值。
高三化学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化学平衡是高中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压力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化学平衡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动力学特性。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化学平衡的知识,以下是一些高三化学平衡的练习题及相应的答案。
练习题一:1. 下列反应哪个是属于平衡反应?A. HCl + NaOH → NaCl + H2OB. 2O3 → 3O2C. N2 + 3H2 → 2NH3D. CaCO3 → CaO + CO22. 对于下列反应,哪个条件能够增加产物的生成?A. 增加反应温度B. 减少反应物浓度C. 增加反应物浓度D. 增加反应体系的压力3. 在反应N2 + 3H2 ⇌ 2NH3中,正确描述下列哪项?A.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B. 正向反应速率等于反向反应速率C. 反应后体系中氨气的浓度将降低D. 反应后体系中氢气的浓度将增加4. 对于反应H2 + Br2 ⇌ 2HBr,以下哪个条件会偏向生成反应物(HBr)?A. 增加反应温度B. 减少反应物浓度C. 增加反应物浓度D. 增加反应体系的压力答案:1. C2. A3. C4. C练习题二:1. 环状反应A ⇌ B ⇌ C中,正向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1,反向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2。
那么下列哪个等式为真?A. K1 = K2B. K1 > K2C. K1 < K2D. 无法确定2. 以下哪个因素不会影响反应平衡的位置?A. 反应物浓度B. 温度C. 压力D. 储存时间3. 什么情况下可以利用Le Chatelier原理来预测平衡位置的变化?A. 改变反应物的总量B. 改变反应温度C. 改变反应的催化剂D. 改变反应物的种类4. 根据Le Chatelier原理,当体系中压力升高时,会对平衡位置产生怎样的影响?A. 偏向生成较少分子数的物质B. 偏向生成较多分子数的物质C. 不会对平衡位置产生影响D. 无法确定答案:1. A2. D3. A4. A以上是高三化学平衡练习题及答案。
三一文库()/高二〔高中化学关于化学平衡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N2+3H2#2NH3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2和H2不再化合B.[N2]、[H2]、[NH3]相等C.平衡建立前体系的总质量在不断变化,而平衡建立后体系的总质量就不再变了D.[N2]、[H2]、[NH3]保持不变答案:D2.在可逆反应中混合物各成分的浓度比一定等于各物质分子系数比的是( )。
A.起始浓度B.转化浓度C.平衡浓度D.都不等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X2(气)+3Y2(气)学2Z(气)的反应,其中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可能的是( )。
A.Z=0.5mol/LB.Z=0.4mol/l。
C.Y2=0.5mol/L或X2 =0.1mol/LD.X2 =0.2mol/L或Y2=0.6mol/L答案:B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减少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物增加的分子数D.反应物浓度一定等于生成物浓度C.混合物中各组分质量分数是一定的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比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比答案:C5.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ABB.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同时生成nmolB2D.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生成nmolB2答案:C6.在2NO2#N2O4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属平衡状态的是( )。
①#正=#逆#0时的状态②NO2全部转变成N2O4的状态③[NO2]=[N2O4]的状态④N2O4不再分解的状态⑤混合物中,NO2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的状态⑥NO2的分子数与N2O4分子数的比值为2:1的状态⑦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A.①③④⑤⑥B.①⑤⑦C.②④⑤⑥D.①④⑤⑦答案:B二、填空题7.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气)+B(气)#xC(气)+2D(气)。
化学平衡移动专题练习1.在已经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体系中,如果下列量发生变化,其中一定能表明平衡移动的是()A.反应混和物的浓度B.反应物的转化率C.正、逆反应速率D.反应混和物的压强2.在下列平衡体系中,保持温度一定时,改变某物质的浓度,混合气体的颜色会改变;改变压强时,颜色也会改变,但平衡并不移动,这个反应是()A.2NO+O22NO2B.Br2(g)+H22HBr C.N2O42NO2 D.6NO+4NH35N2+3H2O 3.在某温度下,反应ClF(g) + F2(g)ClF3(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缩小体积,Cl F的转化率增大B.温度不变,增大体积,Cl F3的产率提高C.升高温度,增大体积,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体积不变,F2的转化率降低4.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5.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了B.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了C.物质A的转化率减小了D.a>b6.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NO2,一定温度下建立如下平衡:2NO2(g) N2O4此时平衡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为x%;若再充入1mol N2O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达到新平衡时,测得NO2的体积分数为y%,则x和y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x>y B.x=y C.x<y D.不能确定7.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列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溴水中有下列平衡:Br2+H2O HBr+HBrO当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B.对二氧化硫的品红溶液加热可使颜色变深C.反应CO+NO2CO2+NO(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正反应放热)中使用催化剂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H2(g)+Br2(g) 2HBr(g)+Q;反应达到平衡后,欲使颜色加深,应采取的措施是()A.升温B.降温C.减小容器体积D.增大容器体积9.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mA(g)+nB(s )pC (g)达到平衡后,压缩容器的体积,发现A的转化率随之降低。
高考化学平衡练习题(难)化学平衡练习题一、化学反应速率1、向绝热恒容密闭器中通入SO2和NO2,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B.反应物浓度:a点小于b点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t1=△t2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段2、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bZ(g);△H<0.如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X表示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v(X)=0.045mol/L•minB.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a:b=1:3C.推测在第7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升温D.推测在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降温3、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 (?)X(g)+Y(?)△H,在t 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Z和W在该条件下至少有一个是为气态B.t 1~t 2时间段与t 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等C.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 (X),则t 1~t 2时间段与t 3时刻后的X浓度不相等D.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14分)煤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SO2,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采用一定的脱硫技术可以把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从而降低SO2的排放。
但是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O又会与CaSO4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脱硫效率。
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 CaO(s) + SO2(g) + CO2(g) ΔH1=218.4kJ·mol-1(反应Ⅰ) CaSO4(s)+4CO(g) CaS(s) + 4CO2(g) ΔH2= -175.6kJ·mol-1(反应Ⅱ)请回答下列问题:(1)应Ⅰ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1.(12分)氢能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以太阳能为热源,热化学硫碘循环分解水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制氢方法。
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Ⅰ得到的产物用I2进行分离。
该产物的溶液在过量I2的存在下会分成两层——含低浓度I2的H2SO4层和高浓度的I2的HI层。
①根据上述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a.两层溶液的密度存在差异b.加I2前,H2SO4溶液和HI溶液不互溶c.I2在HI溶液中比在H2SO4溶液中易溶②辨别两层溶液的方法是。
③经检测,H2SO4层中c(H+):c(SO42-)=2.06:1。
其比值大于2的原因是。
(3)反应Ⅱ:2H2SO4(l)=2SO2(g)+O2(g)+2H2O(g) △H=+550kJ/mol它由两步反应组成:i.H2SO4(l)=SO3(g) +H2O(g) △H=+177kJ/molii.SO3(g)分解。
L(L1、L2),X可分别代表压强或温度。
下图表示L一定时,ii中SO3(g)的平衡转化率随X的变化关系。
①X代表的物理量是。
②判断L1、L2的大小关系,并简述理由:。
2.(14分)NH3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HNO3和NH4NO3,如下图所示。
(1)Ⅰ中,NH3和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中,2NO(g)+O 2(g)2NO2(g)。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p1、p2)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①比较p1、p2的大小关系:_______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平衡常数变化的趋势是________。
(3)Ⅲ中,降低温度,将NO2(g)转化为N2O4(l),再制备浓硝酸。
①已知:2NO 2(g)N2O4(g)ΔH12NO2(g)N2O4(l)ΔH2下列能量变化示意图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________。
A B C②N2O4与O2、H2O化合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O3,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4)Ⅳ中,电解NO制备NH为使电解产物全部转化为NH4NO3,需补充A。
A是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4分)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 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_.(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0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_.。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
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_.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 X生成盐。
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2o CaO <38SrO<56BaO.原因是.,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 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4)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4. (12分)用Cl₂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
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1) 已知:Ⅰ反应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ⅡH₂O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③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1 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__________KJ,H₂O 中H—O 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若”)_______________。
(2)对于反应A,下图是4种投料比[n(HCl):n(O₂) ,分别为1:1、2:1、4:1、6:1、]下,反应温度对HCl平衡转化率影响的曲线。
①曲线b对应的投料比是______________.②当曲线b, c, d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HCl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料比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⑧投料比为2:1、温度为400℃时,平衡混合气中Cl₂的物质的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5.(14)某氮肥厂氨氮废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 和NH 3·H 2O 的形式存在,该废水的处理流程如下:(1)过程Ⅰ:加NaOH 溶液,调节pH 至9后,升温至30℃,通空气将氨赶出并回收。
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 溶液的作用: 。
②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通空气的目的: 。
(2)过程Ⅱ: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 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①第一步反应是 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 。
②1 mol NH (aq)全部氧化成NO (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4+4+3-4+3-△H=-73kJ/molNO 2-(aq) +2H +(aq)+H 2O(l)NO 3-(aq)-△H=-273kJ/molNO 2-(aq) + 0.5O 2(g )NH 4+(aq) + 1.5O 2(g ) 反应过程 (第一步反应)反应过程 (第二步反应)能量能量6.(9分)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 —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O 2NC6H4COOC2H5+OH—O2NC6H4COO—+ C2H5OH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mol/L,15℃时测得O2NC6H4COOC2H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列式计算该反应在120~180s与180~240s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式计算15°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高O2NC6H4COOC2H5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
7.(6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
用甲烷制取氢气的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1)甲烷和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第II步为可逆反应。
在800℃时,若CO的起始浓度为2.0mol/L,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3.0mol/L,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测得CO2的浓度为1.2mol/L,则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CO的平衡转化率为。
19.(10分)自然界中氮元素有多种存在形式。
(1)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H 3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
已知:ⅰ.4NH 3(g)+3O 2(g)=2N 2(g)+6H 2O(g) ΔH =﹣1269kJ/mol ⅱ.① 断开1 mol H-O 键与断开 1 mol H-N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______kJ ; ② ② H-O 键比H-N 键(填“强”或“弱”)______。
①图中b 点,U (正)______ U (逆)。
(填“>”、“=”或“<”) ② 图中a 点,容器内气体n (N 2):n (NH 3)=。
(4)水中的氨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被氧化为亚硝酸,其化学方程式是。
(5)电解法能将碱性溶液中的NO 2转化为N 2而除去,其电极反应式是。
- (3)右图是某压强下, N 2与H 2按体积比1: 3投料时,反应混合物中氨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曲线。
其中一条是经过一定时间反应后的曲线,另一条是平衡时的曲线。
9.(16分)用CaSO4代替O2与燃料CO反应,既可提高燃烧效率,又能得到高纯CO2,是一种高效、清洁、经济的新型燃烧技术,反应①为主反应,反应②和③为副反应。
①14CaSO4(s)+CO(g)14CaS(s)+CO2(g) ∆H1=—47.3kJ∙mol-1② CaSO 4(s)+CO(g)CaO(s)+CO2(g) +SO2(g) ∆H2=+210.5kJ∙mol-1③ CO(g)12C(s)+12CO2(g) ∆H3=—86.2kJ∙mol-1(1)反应2CaSO 4(s)+7CO(g)CaS(s)+ CaO(s)+6CO2(g)+ C(s) +SO2(g)的∆H=___________(用∆H1、∆H2和∆H3表示)(2)反应①-③的平衡常数的对数lgK随反应温度T的变化曲线见图18,结合各反应的∆H,归纳lgK-T曲线变化规律: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盛有CaSO4的真空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O,反应①于900℃达到平衡,c平衡(CO)=8.0×10-5mol∙L-1,计算CO的转化率(忽略副反应,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为减少副产物,获得更纯净的CO2,可在初始燃料中适量加入____________。
(5)以反应①中生成的CaS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经原子利用率100%的高温反应,可再生Ca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CO2可与对二甲苯反应,在其苯环上引入一个羧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10.(9分)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CO(g) + 2H 2(g)CH 3OH(g) ΔH(1)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 生成CH 3OH 的速率与消耗CO 的速率相等B.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 混合气体的相对平均分子质量不变D. CH 3OH 、CO 、H 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2)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 )。
①由表中数据判断ΔH 0 (填“>”、“=”或“<”);②某温度下,将2 mol CO 和6 mol H 2充入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c (CO)= 0.2 mol /L ,则CO 的转化率为,此时的温度为 。
(3)要提高CO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a .升温b .加入催化剂 c .增加CO 的浓度d .加入H 2加压e .加入惰性气体加压f .分离出甲醇(4)300℃一定的压强下,5 mol CO 与足量的H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恰好完全反应变化的热量为 454 kJ 。
在该温度时,在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