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衔接课讲座2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27
【10份】初高中物理衔接课程讲义初升高物理衔接班第1讲——初中力学综合(2课时)一.教学目的:解答力学综合题的方法二.教学内容:(一)概念辨析法概念辨析法就是以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作为标准来衡量、辨析试题所给条件的作用和相互联系,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例1]一个10N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3s内移动了15m。
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是2N,求:(1)拉力的功率;(2)上述条件下,物体匀速运动了10s,拉力做的功是多少?分析:由于物体是水平方向做运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根据做功的条件必须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距离的乘积,而本题在重力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重力尽管作用在物体上,但不做功。
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时间(1s)内物体所做的功。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方向始终保持不变,且物体此时应受平衡力的作用,因此水平拉力大小等于物体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则拉力大小可知。
最后利用相关公式去求得结果。
解:(1)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2)答:(1)拉力的功率为10W;(2)匀速移动10s时拉力做的功100J。
(二)假设法就是对物理现象、物理条件、物理过程或物理结果事先作出假设,一般假设为理想状态或特殊情况,然后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等知识,作出推理、分析、演算直至得出结论。
[例2]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A和B,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现将A、B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容器中,当A、B两球静止时,水对A、B两球的浮力之比为,则kg/m3,kg/m3。
分析:判断A、B两球在水中静止时的浮沉情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不妨把两球可能出现的浮沉情况都进行假设,进行计算并与题目所给的条件进行比较,再作出正确的判断。
解:A、B两球质量相等,则:假设两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为:显然假设不成立。
再假设两球都漂浮在水面上,此时它们受到的浮力之比为:该假设也与题意不符。
初升高物理衔接第二讲1、速度(v)( 1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运动的快慢、运动方向的物理量(2)定义: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3)表达式:(SI中,单位为m/s)1m/s=3.6km/h(让学生推导过);km/h(4)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2、平均速度、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描述物体在某段时间(位移)内的平均的运动的快慢,是矢量;(2)瞬时速度:运动的物体在(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极限法)(3)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难点):前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矢量;后者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标量(4)瞬时速率是物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3.匀速直线运动:例1、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50m处的瞬时速度是6m/s,16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7.5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例2、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s内的位移为10m,第二个5s内的位移为15m,第三个5s内的位移为12m,请分别求出它在每个5s内的平均速度以及这15s内的平均速度。
例3、关于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A. 汽车速度计上显示7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B. 某高速公路上的限速为10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C. 子弹以900 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指的是瞬时速度D. 火车从杭州到北京的速度约为12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课堂训练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3.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4.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 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A.900m/s是平均速度B.900m/s是瞬时速度C.54km/h是平均速度D.54km/h是瞬时速度5.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12.5m/sB.12m/sC.12.75m/sD.11.75m/s6.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m/sB.5m/sC. 6m/sD. 5.5m/s7. 火车第四次提速后,出现了“星级列车”,从其中的T14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在蚌埠至济南区间段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率为 km/h.T14次列车时刻表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上海…18∶000蚌埠22∶2622∶34484济南03∶1303∶21966北京08∶00… 1 4638、一列火车沿平直轨道运行,先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15min,随即改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最后在5min内又前进1000m而停止.则该火车在前25min及整个30min内的平均速度各为多大?它通过最后2000m的平均速度是多大?4、加速度的基本概念(1)物理意义:描述速度变化快慢及变化方向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的变化量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又是用比值定义法)(3)计算公式及单位:,在SI中,单位是(读作“米每二次方秒”)(4)矢量:方向与方向一致. 加(减)速直线运动时,a方向与v方向相同(相反)(5)叫速度的变化率即加速度(6)匀变速运动:加速度不变(大小、方向)的运动5、加速度、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问题实例)(1)区别: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速度的变化量的大小并无直接的关系(2)联系:加速度大小与速度的变化率成正比6. 初步认识v-t图像例1、关于物体的下列运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逐渐增大B.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的方向改变C.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而速度保持不变D.加速度和速度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加速度最小时速度最大例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加速度越大,速度越大B.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也越大C.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D.速度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例4.一个从初速度为零开始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已知加速方向和速度方向始终相同,若加速度恒定,其速度,位移怎样变化,试画出该物体运动的v-t图像。
第一讲运动学基本概念(一)一、知识要点及典型例题:(一)质点1.对质点概念的理解质点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对物体的简化.它忽略了物体的和等次要因素,而突出了物体具有这个主要因素.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填“存在”或“不存在”).2.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两种情况(1)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2)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例1分析研究下列物体运动时,研究对象能看做质点的是()A.研究雄鹰在空中的飞行速度B.研究做花样溜冰的运动员的动作C.研究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的滑行时间D.研究运动员发出的弧旋乒乓球的旋转情况(二)参考系1.同一个运动物体由于选择的参考系不同,观察的结果常常是的.2.在处理实际问题中,如果题目不做特殊说明,都是选为参考系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的.例2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可能运动情况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D.甲向上、乙向上、丙也向上(三)坐标系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这个坐标系上包括、和单位长度.2.研究质点的直线运动时,一般建立一维,坐标轴上的一个坐标对应质点的一个.例3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列表如下:(1)请在如图1所示的x轴上标出质点在各时刻的位置.图1(2)哪个时刻离坐标原点最远?有多远?(四)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1)时刻只能显示某一,好比一张照片,时间间隔展示活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相.(2)时刻体现在时间轴上为某一个;时间间隔体现在时间轴上为.①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n称内指的是,在数值上都等于1 s.②最初2 s内,最后2 s内……最初n s内都是指.③第1 s末(或第2 s初),第2 s末(或第3 s初)……都是指,如图1所示.图12.时刻与时间间隔的联系:时间间隔Δt=.例4如图2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2A.t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末或第3 s初,也可以称为2 s内B.t2~t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内C.t0~t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内或第2 s内D.tn-1~tn表示时间,称为第(n-1) s内(五)路程和位移的区别与联系例5气球升到离地面80 m高时,从气球上掉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 m高后才开始下落.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方向________,路程为________.(六)矢量和标量1.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时间、路程、温度、功、能量等,其运算遵从算术运算法则.2.矢量有大小和方向的物理量,如、力、速度等,其运算法则不同于标量.3.矢量的表示方法: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