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放驴》ppt课件(自制)
- 格式:ppt
- 大小:380.50 KB
- 文档页数:13
音乐七下第单元选听《小放驴》课件汇报人:日期:目录CONTENTS •引言•《小放驴》作品介绍•音乐欣赏与解析•拓展知识:中国民间音乐文化•课堂活动与互动•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教学反思与改进建议01引言本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是一首具有浓郁北方风格的民歌《小放驴》。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环境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但对于民歌的接触和了解还不够深入。
多媒体教室,具备音响、投影等设备。
030201课程背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小放驴》,感受北方民歌的韵味和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通过聆听、模唱、合作表演等方式,体验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情绪变化。
了解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掌握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型和旋律走向。
01020304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拓展延伸课堂小结教学内容与安排播放《小放驴》音频,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风格。
分段欣赏歌曲,分析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情绪变化;学习歌曲中的基本节奏型和旋律走向;模唱歌曲,体验北方民歌的韵味。
回顾本课学习内容,总结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和《小放驴》的韵味。
欣赏其他北方民歌,了解北方民歌的风格特点;小组合作表演《小放驴》,展示学习成果。
02《小放驴》作品介绍作者简介作者姓名:XXX作者背景:XXX,著名作曲家,擅长民族音乐的创作。
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逐渐恢复,文化艺术事业也开始蓬勃发展。
时代背景作品以河北地区民间音乐为素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地域背景作者通过对民间音乐的深入挖掘和整理,试图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
创作动机创作背景作品采用民间吹打乐的形式,节奏明快有力,表现出一种欢快活泼的气氛。
节奏明快活泼旋律采用河北地区民间音乐的曲调,优美动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旋律优美动听作品中运用了许多民间吹打乐的演奏技巧,如吐音、花舌、颤音等,表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味。
演奏技巧独特作品风格与特点03音乐欣赏与解析节奏韵律节奏明快有力,韵律感强,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的气氛。
音乐七下第单元选听《小放驴》课件xx年xx月xx日•单元概述•小放驴作品简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目•教学评价•教学反思与总结录01单元概述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小放驴》。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演唱和演奏等多种方式,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传统音乐的风格和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教学内容与目标教材地位《小放驴》是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经典之作,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韵味。
本单元以《小放驴》为主要学习素材,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教材内容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小放驴》的赏析、演唱、演奏等部分,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传统音乐的内涵和表现手法。
教材分析02小放驴作品简介作品源于河北民间音乐,是民间艺人以“放驴”为题材,创作了一首具有民族特色的歌曲作品概况创作背景作品为三段式结构,包括“引子”、“主体”和“尾声”三个部分作品形式作品体现了北方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音乐风格作品赏析作品的旋律优美动听,起伏有致,给人们带来愉悦的感受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表现生动文化内涵作品的节奏明快有力,使人们感受到北方民族的豪放和豁达作品通过形象生动的音乐语言,表现了放牧人和小毛驴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作品蕴含着北方民族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是民间音乐宝库中的珍品03教学设计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讲解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欣赏《小放驴》,让学生了解河北民间音乐的特点,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教学过程通过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拓展延伸等环节,使学生逐步掌握所学内容。
教学策略学生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音乐学习的关键期。
学生年龄学习方式学习需求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民间音乐,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学生对民间音乐和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渴望深入了解和学习民间音乐。
03学生学情分析020104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播放《小放驴》等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所听内容与所学知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