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课件 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 格式:pptx
- 大小:10.63 MB
- 文档页数:19
《小小创客家——我的小乐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乐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需要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2.经历设计、制作、调整、展示的完整的制作自己的小乐器过程,并将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起来。
3.养成乐于动脑、动手的习惯,感受到身边处处是科学。
4.科学技术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并不断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自己的设计选择不同的材料及工具,进行制作小乐器。
难点: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小乐器并画出草图,制作的小乐器能弹奏简单的乐曲。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橡皮筋、吸管、罐子、视频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观看视频《发卡也能做乐器》,你敢相信吗?发夹也能做乐器!乐器的种类很多,如吉他、排箫、鼓、扬琴等,它们通过弹拨、吹奏、敲击等方式发出优美短的声音。
我们研究了乐器发声的秘密,知道了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道理,让我们自己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
不同材料的发生原理和改变音高的方法不同,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小乐器分成三大类:吹管类、橡皮筋类、弹拨类。
二、新课讲授(一)认识乐器的发声原理1.吹管类——排箫,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了解排箫的发声原理,排箫是由一排长短不一的管子组成,每根管子底部都被堵起来了。
改变排箫声音高低的方法是改变长短,管子越长,振动速度越慢,音调越低;管子越短,振动速度越快,音调越高。
2.橡皮筋类——如吉他、小提琴,发声方法弹拨,改变声音高低的方法,改变松紧、长短、粗细。
3.敲击类——如军鼓、架子鼓,发声方法敲击,改变声音高低的方法,第一,改变容水量,第二,改变大小。
(二)任务:设计小乐器1.能不能自己动手做个小乐器?利用身边的材料,做一件小乐器,要求小乐器能发出高低不一、强弱不同的声音,并能弹奏简单的小乐曲。
2.任务要求:(1)选定制作哪类乐器。
(2)思考制作方法和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3)画出设计图。
3.完成设计图以上内容:设计人、名称、工具、材料、设计图。
(例波波小排箫的设计图)(三)任务:制作小乐器并测试1.任务要求:(1)要求收集材料和工具。
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是新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制作简单的小乐器,了解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元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小乐器的制作方案,如打击乐器、吹奏乐器等,并配有详细的制作步骤和图示。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简单的科学实验和制作活动感兴趣。
他们对于音乐有一定的认知,但可能对于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元素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元素。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元素的理解和掌握。
2.动手制作小乐器的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演示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乐器的制作过程。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小乐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小乐器制作材料。
2.学具:学生自带的小乐器(如口琴、笛子等)、制作小乐器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乐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乐器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乐器的制作原理和音乐的基本元素,然后演示如何制作一个小乐器,如打击乐器或吹奏乐器。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制作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完成制作。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互相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己的小乐器,使其发出更美妙的音乐?学生进行讨论,尝试改进自己的小乐器。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教案教学设计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3单元“声音”的第4课。
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设计制作的能力,本单元安排了设计制作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要求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寻找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可以发出高低、强弱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本课属于“设计与制作”课,为技术与工程的内容,对应课程标准技术工程领域主要概念为:工程技术的关键是设计,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所以本课的核心是对科学知识的运用,在制造产品的活动当中解决设计、制作等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动手做一直都是学生非常喜爱的活动,四年级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前面几课当中,特别是上一课活动2的内容,其实已经非常接近于本课要求学生制作的小乐器。
学生了解了物体产生强弱不同、高低不同声音的科学原理后,应该可以有目的地进行乐器设计和材料收集。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定会出现一些困难,但只要教师指导到位,学生应该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作品的制作展示和评价。
三、教学目标1.能制作一个可以产生强弱、高低不同声音的小乐器。
2.能按照一定步骤进行设计、制作和调试小乐器。
3.对自己或他人设计制作的小乐器提出意见和改进建议。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制作一个可以产生强弱、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小乐器。
教学难点:在制作过程中及制作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
2 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五、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相关图片等。
学具准备:制作小乐器的废旧材料、剪刀胶水等工具等。
六、教学过程(一)任务驱动媒体:同学们用自制小乐器演奏。
问题:前面几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能不能做小乐器?(二)活动探究1.任务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自带的废旧材料设计制作一个可以发出高低或强弱不同声音的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