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研究_游温娇
- 格式:pdf
- 大小:477.58 KB
- 文档页数:6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
背景: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在历史长河中,自然灾害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中国人民感受到了自然的威力。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社会脆弱性是社会系统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是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社会恢复重建的重要因素。
因此,研究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对于提高我国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和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并提出提高社会脆弱性的建议,以促进我国自然灾害防备和应对能力的提高。
研究内容:
1.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2. 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3.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 提高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建议
研究方法:
1. 文献综合分析。
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
2. 样本调查。
选择中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的城市作为调查样本,通过对灾害事件发生前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获取数据。
3. 统计分析。
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相关的结果和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预期得到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提高中国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建议等,为我国自然灾害防备和应对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第41卷第5期2021年10月水土保持通报B u l l e t i n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V o l .41,N o .5O c t .,2021收稿日期:2021-05-28 修回日期:2021-06-22资助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中原城市群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 (人文社科类)(2021-C X -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G I S 的区域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估与减灾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N o .U 1504705) 第一作者:崔凯凯(1993 ),男(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灾害应急管理与风险感知㊂E m a i l :w w w .630371721@q q.c o m ㊂ 通讯作者:李翔海(1981 ),男(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和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㊂E m a i l :l x h 23@h pu .e d u .c n ㊂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崔凯凯1,2,刘德林1,2,李翔海1(1.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焦作454000)摘 要:[目的]分析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为河南省沿黄区域的防洪救灾能力建设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㊂[方法]以黄河流域河南段沿岸的7个地级市㊁1个省(管)市作为评价单元,从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维度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模型,得出各评价单元的敏感性㊁社会应对水平和社会脆弱性指数㊂[结果]①根据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特征,将河南段沿岸分为3种类型: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濮阳㊁三门峡㊁济源㊁焦作市);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开封㊁新乡市);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洛阳㊁郑州市);②开封㊁濮阳市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Ⅲ;洛阳㊁郑州市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Ⅰ;其余区域等级为Ⅱ;③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社会脆弱性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河南段流域的下游地区,中上游区域除洛阳㊁郑州市外都属于中等社会脆弱性区域,整体处于中低脆弱性水平㊂[结论]洪灾社会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主要是由于社会应对水平较低,对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投入不够所造成㊂关键词:洪涝灾害;变异系数;社会脆弱性;黄河流域;河南段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8X (2021)05-0304-07中图分类号:X 43文献参数:崔凯凯,刘德林,李翔海.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2021,41(5):304-310.D O I :10.13961/j .c n k i .s t b c t b .2021.05.039;C u iK a i k a i ,L i uD e l i n ,L iX i a n gh a i .E v a l u a t i o no n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t o f l o o dh a z a r d s i nH e n a n s e c t i o no fY e l l o wR i v e r b a s i n [J ].B u l l e t i n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2021,41(5):304-310.E v a l u a t i o no nS o c i a l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t oF l o o dH a z a r d s i n H e n a nS e c t i o no fY e l l o wR i v e rB a s i nC u iK a i k a i 1,2,L i uD e l i n 1,2,L iX i a n gh a i 1(1.E m e r g e n c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c h o o l ,H e n a nP o l y t e c h n i c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o z u o ,H e n a n 454000,C h i n a ;2.S a f e t y a n dE m e r g e n c y M a n a g e m e n t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H e n a nP o l y t e c h n i c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o z u o ,H e n a n 454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I n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a s c i e n t i f i c b a s i s f o r 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r i s k m a n a ge m e n t of f l o o dh a z a r d s ,t h es o c i a l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t of l o o di n H e n a ns e c t i o n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b a s i n w a ss t u d i e d .[M e t h o d s ]S e v e n p r e f e c t u r e -l e v e l c i t y a n do n e p r o v i n c i a l (a d m i n i s t r a t e d )c i t y a l o ng th e s o u t h e r nr e a c h e s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b a s i n w e r ec h o s e na s t h eb a s i ca s s e s s m e n tu n i t ,a n d16i n d i c e sw e r e i d e n t i f i e df r o mt w o a s p e c t s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et of l o o d h a z a r d s .T h e w e i g h t so fi n d i c e s 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 u s i n gc o e f f i c i e n t so fv a r i a t i o n ,a n dt h es e n s i t i v i t y ,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el e v e l ,a n ds o c i a l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in d e x 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u s i n g t h e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m o d e l .[R e s u l t s ]①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l e v e l o f s e n s i t i v i t y an ds o c i a l r e s p o n s e c a p a c i t y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w a s c l a s s i f i e da so n eo f t h r e e t y p e s i n H e n a ns e c t i o n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b a s i n :l o ws e n s i t i v i t y -l o wr e s p o n s ec a p a c i t y (P u y a n g ,S a n m e n x i a ,J i y u a n ,a n dJ i a o z u oc i t i e s );h i gh s e n s i t i v i t y -l o wr e s p o n s e c a p a c i t y (K a i f e n g ,X i n x i a n g c i t i e s );h i g hs e n s i t i v i t y -h i g hr e s p o n s e c a p a c i t y (L u o y a n g,Z h e n g z h o uc i t i e s ).②T h e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l e v e l f o r f l o o d d i s a s t e r s i nK a i f e n g a n dP u y a n g C i t y b e l o n ge d t o l e v e lⅢ,L u o y a n g a n dZ h e n g z h o u c i t i e s b e l o n g e d t o l e v e lⅠ,a n do t h e r c i t i e sb e l o n ge d t o l e v e lⅡ.③F r o m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t h ea r e a so fh i g h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w e r e m a i n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i nt h e l o w e r r e a c h e so f t h e H e n a ns e c t i o n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I nt h ea r e a so f t h e m i d d l ea n du p p e rr e a c h e s, L u o y a n g a n dZ h e n g z h o ub e l o n g e dt o t h e l o w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o t h e r a r e a sb e l o n g e dt o m i d d l e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C o n c l u s i o n]A r e a sw i t hh i g h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t o f l o o dh a z a r d s w e r em a i n l y c a u s e db y t h e l o ws o c i a l r e s p o n s e c a p a c i t y a n d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i n v e s t m e n t i n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m i t i g 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K e y w o r d s:f l o o dh a z a r d s;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v a r i a t i o n;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H e n a n s e c t i o n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高㊁影响范围广㊁灾害破坏性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各种灾害之首[1]㊂例如,2020年6月就有29个省(区㊁市)290个地级市1904个县区受到洪涝灾害影响,共计7.37ˑ107人次受灾㊂其中,死亡失踪人数278人,直接经济损失2.20ˑ1011元,分别占当年因自然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以及经济损失总数的47%和59%[2]㊂特别是2021年7月以来河南省普降大暴雨㊁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多次超过有记录以来极值㊂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统计,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302人死亡,50人失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4ˑ1011元㊂其中,郑州市就遇难292人,失踪4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32ˑ1010元㊂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洪涝灾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大多数学者认为灾害的频繁发生是致灾因子㊁孕灾环境和社会脆弱性共同构成[3-5],从自然属性考虑致灾因子与孕灾环境,从社会属性考虑承灾体脆弱性㊂然而,尽管学者们对洪灾的致灾机理和影响因子有了较为深刻的研究[6-7],但受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很难控制和改变洪灾发生的过程,往往只是从自然因素考虑洪灾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阻止洪灾的频发[8]㊂因此,研究洪灾的社会脆弱性,采取措施从社会管理角度提升承灾体的防灾减灾能力,以达到降低洪灾社会脆弱性的目的,从而减少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㊂目前,对洪灾脆弱性的研究多以个别城市区域或社区为对象进行分析㊂如葛怡等[9]从人口㊁经济㊁就业情况㊁土地利用和综合防灾状况5大类41个指标对长沙地区进行社会脆弱性评估;刘德林等[10]利用河南省社会经济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构建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将62个参评指标减少为11个来对河南省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陈轶等[11]以城市社区尺度对洪灾进行社会脆弱性以及韧性评价等㊂此外,对流域性洪涝灾害而言,研究多集中于洪灾损失评估和风险评价,而脆弱性研究多以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但针对黄河流域洪灾脆弱性研究相对较少㊂如汪群等[12]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洪涝脆弱性模型,对武汉㊁成都㊁南京进行脆弱性分析;黄晶等[13]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区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洪灾脆弱性模型并分析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并确定城市洪灾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高超等[14]通过选取社会经济数据,构建洪灾脆弱性模型,对淮河干流区暴雨洪涝灾害进行脆弱性分析等㊂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长河,在七大江河流域中仅次于长江流域,具有显著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15]㊂因此,黄河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对于提升黄河沿岸洪灾应对水平和减少洪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㊂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拟对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①构建黄河河南段流域尺度下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②对黄河河南段流域的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各区域脆弱性类型与等级㊂以期为黄河河南段流域的防洪减灾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㊂1研究区概况黄河河南段流域位于东经110ʎ21' 116ʎ06',北纬33ʎ37' 36ʎ05'㊂黄河自陕西潼关流入河南境内,依次流经三门峡㊁洛阳㊁济源㊁郑州㊁焦作㊁新乡㊁开封㊁濮阳8个省辖(管)市,河道总长711k m,流域面积3.62ˑ104k m2,占全流域总面积5.1%,占全省总面积21.7%,受水区域涉及14个市(区),惠及全省约73%的人口,经济规模约达全省80%以上[16]㊂截至2019年底,黄河河南段流域的常住人口为3.79ˑ107人,城镇化率高达60%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各项工程活动的不断开展,加上有些地区防灾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洪灾的社会脆弱性明显增大[17]㊂本文选择黄河河南段流域为洪灾社会脆弱性研究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河南地理位置特殊㊂河南地处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不仅是华北平原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流域人口㊁经济活动较密集的重要区域,一旦发生洪灾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㊂②黄河河南段流域是洪灾高发区㊂河南是黄河流经的重要省份,在黄河中503第5期崔凯凯等: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下游都有分布,同时河南也是下游悬河的起点,历史上有记录的黄河下游决口大都发生在河南㊂2 评价数据与方法2.1 确定评价单元以黄河河南段流域的洪灾社会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选取河南省沿黄7个地级市和1个省(管)市为评价单元㊂2.2 指标数据选取社会脆弱性是指社会群体㊁组织或国家在实际与潜在的灾害事件中的承受力和应对水平,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系指区域承载洪灾的敏感程度和应对洪灾的防灾减灾能力㊂影响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的因素众多,在查阅文献㊁专家咨询并借鉴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社会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河南段流域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参考游温娇等[18]㊁李畅等[19]㊁刘德林等[10]㊁贺山峰等[20]人的研究,根据科学性㊁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承灾体敏感性(主要考虑人口㊁房屋建筑㊁基础设施等的暴露程度,即洪灾发生后潜在的可能造成的破坏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主要是指防灾减灾能力)两个维度选取指标,更加注重社会要素和强调防灾减灾能力㊂此外,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完整性,某些微观特殊性指标例如人口性别和年龄比例㊁文化程度㊁家庭人口情况等未能获取,但在既有指标中有所体现㊂最终,在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维度各选取8个指标,共16个指标来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体系(表1)㊂2.3 数据来源与处理(1)数据来源㊂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202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地方政府和部分民政部门发布的有关数据㊂(2)数据处理㊂由于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涉及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指标的数值范围各不相同且变幅较大,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各指标数据的取值范围控制在[0,1]之间㊂数据处理采用以下公式:x i'=x i -m i n x im a x x i -m i n x i(1)式中:x i '表示指标i 标准化处理后的值;x i 表示各评价单元第i 项指标数据原始值;m a x x i 表示各评价单元第i 项指标中数据的最大值;m i n x i 表示各评价单元第i 项指标中数据的最小值㊂表1 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与权重指标类型评价指标含义权重相关性人口密度x 1(人/k m 2)人口聚集情况0.051914+人口自然增长率x 2/%人口增长速度0.039782+第一产业产值比例x 3/%第一产值比重情况0.043489+敏感性(暴露度)人均生产总值x 4(人/元)人均经济发展水平0.055487+施工房屋建筑面积x 5/104m 2每104m 2房屋建筑面积0.102904+行政区域土地面积x 6/k m 2城市行政区域面积情况0.04959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 7/108元社会投资水平0.061874+农作物播种面积x 8/1000h m2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0.040704+单位面积医院机构个数x 9/个卫生机构数量0.035619-卫生机构床位数x 10/张医疗救援能力0.055773-卫生技术人员x 11/人医疗救助水平0.061177-社会应对水平(防灾减灾能力)普通高等学校数总额x 12/所地区人员整体素质0.116723-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x 13/元居民家庭收入情况0.061603-私人汽车拥有量x 14/辆逃生工具数量0.080845-排水管道长度x 15/k m 排水能力水平0.075776-水库拥有量x 16/座水库建设情况0.066731-注:①相关性 +表示该指标与脆弱性呈正相关,表明该指标数值越大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越严重,所代表研究区的脆弱性越大;相关性 -表示该指标与脆弱性呈负相关,表明该指标数值越大相应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越小,所代表研究区的脆弱性就越小,防灾减灾能力越强㊂②人均生产总值㊁行政区域土地面积㊁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指标数据来源于地方政府和部分民政部门,其他指标数据来源于‘202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㊂2.4 确定指标权重目前,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㊂其中主观赋权法主要包括专家打分㊁层次分析㊁成对比较法等;客观赋权法主要包括模糊数学法㊁熵权法㊁变异系数法等㊂变异系数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赋权法的随意性等缺陷,以实际数据为基础,能够较客观的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21]㊂本文拟采用该方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603 水土保持通报 第41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各指标相对权重值见(表1)具体方法如下:E i=∂i/x i(2)W i=E i/ðn i=1E i(3)式中:E i,∂i,x i和W i分别为第i项指标的变异系数㊁均方差㊁均值和权重值㊂2.5构建社会脆弱性模型本文主要从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维度对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洪灾敏感性指数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的公式如下:S=ð8i=1x i'㊃w i(4)R=ð16i=9x i'㊃w i(5)式中:S表示洪灾敏感性指数,其值越大敏感性越强; R表示社会应对水平,其值越大防灾减灾能力越强㊂x i'表示各评价单元i指标标准化数据值;w i表示各评价单元i指标所占权重㊂通过利用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和各指标权重,根据所筛选的指标体系与洪灾社会脆弱性的相关性构建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模型㊂计算公式如下:S V I=S R(6)式中:S V I表示社会脆弱性指数;S表示各评价单元的敏感性指数;R表示各评价单元的社会应对水平指数㊂其中,S V I的值越大,表示各评价单元的洪灾社会脆弱性越大㊂3结果与分析3.1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类型划分首先对黄河河南段流域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表2),然后通过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将标准值和各指标权重带入公式(4) (5)得出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 表(3) (4) ㊂参考李畅等[19]的研究并根据得分结果,在综合考虑研究区敏感性指数均值(0.206)㊁社会应对水平指数均值(0.168)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地区敏感性或应对水平指数<整个研究区敏感性或应对水平指数的平均值时,则为低敏感性或低应对水平;当一个地区敏感性指数或应对水平>整个研究区敏感性或应对水平指数的平均值时,则为高敏感性或高应对水平),并划分为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㊁低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㊁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㊁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4种类㊂最终,根据各区域的敏感性指数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的得分,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主要涉及3种类型: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表5)㊂表2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指标标准化处理结果指标三门峡市济源市洛阳市郑州市焦作市新乡市开封市濮阳市x10.570.000.671.000.370.350.280.01 x20.001.000.600.950.400.310.450.45 x30.690.190.310.000.360.631.000.93 x40.280.720.421.000.480.090.110.00 x50.300.000.910.630.351.000.870.55 x60.650.001.000.420.160.480.330.17 x70.220.000.611.000.210.250.160.16 x80.250.000.740.430.371.000.990.57 x90.280.000.901.000.470.990.650.79 x100.130.000.511.000.230.370.290.22 x110.100.000.441.000.180.340.280.19 x120.020.000.101.000.080.150.070.02 x130.160.510.381.000.380.210.010.00 x140.040.000.291.000.110.250.140.15 x150.000.050.481.000.180.170.190.10 x160.590.121.000.880.180.200.010.00注:表中x1 x16的具体含义见表1㊂(1)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濮阳㊁三门峡㊁济源㊁焦作市)㊂这些区域各自的敏感性指数和应对水平指数与其他城市相比得分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较为平稳,且对应急基础设施建设㊁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方面投入不够的因素造成㊂主要表现为自身敏感性较弱,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的特点㊂例如,这些区域的敏感性指数仅占整体敏感性指数的33.86%,而就社会应对水平而言703第5期崔凯凯等: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其指数仅为整体的22.49%,呈现了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㊂(2)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开封㊁新乡市)㊂就敏感性而言,这些地区敏感性指数得分较高,属高敏感性㊂例如,在第一产业产值比例这一项指标中,仅开封㊁新乡两个地区的第一产业产值比例就约为整体的37%以上㊂然而就社会应对水平而言,属于低应对水平㊂如在家庭可支配收入这一项指标中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开封㊁新乡市分别仅为21795元和24562元,而整体平均水平约为26387.13元㊂因此,呈现高敏感性㊁低社会应对水平类型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比较活跃,但应急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等因素造成㊂主要表现为自身敏感性较强,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同样有待提升的特点㊂(3)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洛阳㊁郑州市)㊂根据 表(3) (4) 可以看出,洛阳㊁郑州两个城市的敏感性指数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的得分均排在各城市的前两名,属于高敏感性㊁高应对水平的地区㊂就敏感性而言,郑州和洛阳敏感性指数分别为0.311, 0.307,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洛阳和郑州分别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一直在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相应的人口密度㊁固定资产投资㊁房屋建筑面积和各类经济活动也就越多,从而造成高敏感性㊂就社会应对水平而言,洛阳和郑州较其他城市而言拥有较高的防灾减灾能力㊂如在卫生技术人员人数这一项指标数据上,郑州和洛阳位于第一㊁第二位,分别为147557人和68491人,远高于其他城市,有着较高的社会应对水平,因此呈现高敏感性㊁高社会应对水平类型㊂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相应的防灾减灾能力也十分强大㊂主要表现为自身敏感性和社会防灾减灾能力都很强的特点㊂表3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敏感性各指标得分城市评价单元x1x2x3x4x5x6x7x8敏感性三门峡0.0300.0000.0300.0160.0310.0320.0140.0100.163济源0.0000.0400.0080.0410.0000.0000.0000.0000.089洛阳0.0350.0240.0130.0230.0940.0500.0380.0300.307郑州0.0520.0380.0000.0550.0650.0210.0620.0180.311焦作0.0190.0160.0160.0270.0360.0080.0130.0150.150新乡0.0180.0120.0270.0050.1030.0240.0150.0410.245开封0.0150.0180.0430.0060.0900.0160.0010.0400.229濮阳0.0010.0180.0400.0000.0570.0080.0100.0230.157最大值0.0520.0400.0430.0550.1030.0500.0620.0410.311表4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应对水平各指标得分城市评价单元x9x10x11x12x13x14x15x16应对水平三门峡0.0100.0070.0060.0020.0100.0030.0000.0390.077济源0.0000.0000.0000.0000.0310.0000.0040.0080.043洛阳0.0320.0280.0270.0120.0230.0230.0360.0670.248郑州0.0360.0560.0610.1170.0620.0810.0760.0590.548焦作0.0170.0130.0110.0090.0230.0090.0140.0120.108新乡0.0350.0210.0210.0180.0130.0200.0130.0130.154开封0.0230.0160.0170.0080.0010.0110.0140.0010.091濮阳0.0280.0120.0120.0020.0000.0120.0080.0000.074最大值0.0360.0560.0610.1170.0620.0810.0760.0670.548表5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社会脆弱性类型划分洪灾社会脆弱性类型地区状态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S<0.206,R<0.168)濮阳㊁三门峡㊁济源㊁焦作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较为平稳,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S>0.206,R<0.168)开封㊁新乡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较为活跃,但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S>0.206,R>0.168)洛阳㊁郑州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十分活跃,防灾减灾能力也十分强大803水土保持通报第41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3.2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通过上述计算得出各评价单元的敏感性指数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后,将其带入公式(6)计算出各地区的社会脆弱性指数㊂根据各地区的评价结果,在综合考虑各地区社会脆弱性指数的均值(1.70),标准差(0.59),极差(1.95)的基础上,将各评价单元的社会脆弱性划分为低㊁中㊁高3个等级,具体取值范围为[0.56,1.24),[1.24,2.12),[2.12,3.52),分别用Ⅰ,Ⅱ,Ⅲ表示(表6)㊂由表6可知,郑州㊁洛阳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Ⅰ,属于低脆弱性地区,其中郑州的脆弱性指数最低仅为0.568;开封㊁濮阳的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Ⅲ,属于高脆弱性地区㊂其中,开封的洪灾社会脆弱性最高,脆弱性指数为2.516;其余焦作㊁新乡等4个地区的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Ⅱ,属于中等脆弱性地区㊂表6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与等级评价单元敏感性指数(S)应对水平指数(R)社会脆弱性(S V I)类型等级开封0.2290.0912.516高 低Ⅲ濮阳0.1570.0742.122低 低Ⅲ三门峡0.1630.0772.117低 低Ⅱ济源0.0890.0432.070低 低Ⅱ新乡0.2450.1541.591高 低Ⅱ焦作0.1500.1081.389低 低Ⅱ洛阳0.3070.2481.238高 高Ⅰ郑州0.3110.5480.568高 高Ⅰ最大值0.3110.5482.516通过进一步分析表(3) (6)中各评价单元的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到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区域的社会脆弱性,从而为区域的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提供具体的改进策略㊂例如,对于郑州而言,郑州是河南省黄河沿岸各地区中洪灾社会脆弱性最低的城市,主要原因在于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对医疗卫生㊁各类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因此在防灾减灾能力方面郑州的社会应对水平为最高㊂但就敏感性而言,可以明显的看到其敏感性指数在各地区中得分也是最高为0.311,主要是由于人口密度㊁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房屋建筑面积较大等,因此社会系统在洪灾背景下潜在的破坏性就越大㊂然而尽管敏感性指数最高,受到洪灾的影响也会很大,但其社会脆弱性却为最低㊂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应对水平在各评价单元中处于最高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防灾减灾能力能够很好的弥补敏感性对区域造成的破坏㊂对于开封㊁濮阳这些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高的区域而言,主要是由于:①这些区域本身敏感性就较高,如在第一产业产值比例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指标中得分较高;②这些区域社会应对水平本身较低,如在医疗卫生㊁基础设施建设等防灾减灾能力层面投入不足,从而造成洪灾社会脆弱性较高㊂对于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中等的区域而言,尽管社会脆弱性指数不高但社会应对水平普遍较低,如果随着敏感性指数的增加而社会应对水平的持续较低,将会使该区域的社会脆弱性急速增长㊂因此,防灾减灾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各区域的社会脆弱性㊂4讨论与结论4.1讨论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方法有多种,如基于历史灾情数据的脆弱性评价㊁基于指标数据的脆弱性评价㊁基于情景模拟的脆弱性评价等㊂目前基于指标数据的社会脆弱性评价,是被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之一,然而在运用该方法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根据不同研究区的特点制定相对合理的指标体系,以及各参评指标的数据的可获取性㊁代表性等㊂(1)指标选取数量的多少影响着洪灾社会脆弱性的评价结果㊂①如果选取指标数量较少,就很难去反映和描述社会脆弱性的特点;②如果选取指标数量过多,会存在一些数据难以获取㊁计算程序较为复杂㊁操作困难等问题㊂(2)指标权重对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㊂目前权重的确定方法可分为3种类型:①主观赋权法(如德尔菲法㊁专家打分法等);②客观赋权法(如熵权法㊁P C A主成分分析法㊁变异系数法等):③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等㊂总之,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什么样的权重确定方法以及如何确保赋权值具有合理性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㊂(3)社会脆弱性具有动态性㊂有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由高脆弱性影响因素变为低脆弱性影响因素,例如人口密度㊁人口自然增长率等㊂因此,除了关注社会脆弱性差异外还要关注时间演变特征和变化规律㊂总之,尽管社会脆弱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其评价结果仍有助于极大的减少洪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可以为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㊂4.2结论本文通过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和评价903第5期崔凯凯等: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模型,从洪灾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方面分析了黄河河南段流域的数据㊂(1)从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类型来看,濮阳㊁三门峡㊁济源㊁焦作市属于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区域;开封㊁新乡市属于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区域;郑州㊁洛阳市属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区域㊂(2)从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等级来看,洛阳㊁郑州市等级为Ⅰ,属低脆弱性区域;开封㊁濮阳等级为Ⅲ,属高脆弱性区域;其余区域等级为Ⅱ,属中等脆弱性区域㊂其中低㊁中㊁高社会脆弱性地区的数量分别为2,6,2个,分别占整个研究区的25%, 75%和25%㊂(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社会脆弱性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河南段流域的下游地区,中上游区域除洛阳㊁郑州外均属于中等脆弱性区域㊂(4)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社会应对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社会脆弱性结果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也间影响着社会脆弱性程度㊂可见,提升灾害应对水平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有效降低洪灾社会脆弱性的关键㊂当前,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较为复杂,极端天气多发㊁频发,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洪涝灾害的发生可能更为频繁㊂因此,本文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并减少洪灾所致损失为目的,从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维度来对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㊂同时,本研究结合2021年 7㊃20 河南省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针对位于黄河流域河南段沿岸的郑州㊁洛阳㊁新乡㊁焦作㊁开封等地区此次所遭受的洪灾损失,并根据相关区域政府和社会为应对洪涝灾害,在经济㊁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所做的投入㊂经过分析比对,发现开封㊁焦作等地由于洪灾社会脆弱性较高,此次洪灾对当地的社会经济㊁各类基础设施和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都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而郑州和洛阳由于其洪灾社会脆弱性较低,在此次的洪灾处置应对和灾后恢复能力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其他区域㊂因此,可以认为本文对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的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情况相符合㊂[参考文献][1]应急管理部.2020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J].中国减灾,2021(3):60.[2]张情.河流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3]靖凤伟,杨永国,邓世赞,等.洪水灾害模拟及评估[J].地理空间信息,2011,9(4):122-124,193.[4]付意成,魏传江,王启猛,等.区域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灾害学,2009,24(3):27-32.[5]李国芳,郑玲玉,童奕懿,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对洪灾风险的影响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3):386-391.[6]于文金,闫永刚,吕海燕,等.基于G I S的太湖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定量化研究[J].灾害学,2011,26(4):1-7.[7]田玉刚,覃东华,杜渊会.洞庭湖地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估[J].灾害学,2011,26(3):56-60.[8]马定国,刘影,陈洁,等.鄱阳湖区洪灾风险与农户脆弱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3):321-332.[9]葛怡,史培军,刘婧,等.中国水灾社会脆弱性评估方法的改进与应用:以长沙地区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5, 14(6):54-58.[10]刘德林,梁恒谦.区域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评估:以河南省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5):128-134.[11]陈轶,陈睿山,葛怡.我国城市社区洪涝灾害社会脆弱性与韧性的研究及思考[J].城市建筑,2018(35):32-34.[12]汪群,虞刘悦,吴兆丹,等.长江经济带城市洪涝脆弱性评估:以南京㊁武汉和成都为例[J].水利经济,2020,38(3):55-61,85-86.[13]黄晶,佘靖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6):39-45,110-111.[14]高超,张正涛,刘青,等.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的最优格网化方法:以淮河干流区暴雨洪涝灾害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8,27(3):119-129.[15]文玉钊,李小建,刘帅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比较优势发挥与路径重塑[J].区域经济评论,2021(2):70-82.[16]左其亭,张志卓,李东林,等.黄河河南段区域划分及高质量发展路径优选研究框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1,19(2):209-216.[17]刘德林.基于G I S的河南省洪灾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3):126-129.[18]游温娇,张永领.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研究[J].灾害学,2013,28(3):215-220.[19]李畅,冯滔,石倩,等.洪灾社会脆弱性熵权法评价及其时间序列分析:以2001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为例[J].灾害学,2015,30(3):110-117.[20]贺山峰,杜丽萍,高秀华.河南省县域单元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6):293-297.[21]马建琴,何胜,郝秀平,等.基于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法的土壤含水率计算[J].人民黄河,2015,37(9):135-139.013水土保持通报第41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暴雨灾害的城市脆弱性评估与减灾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暴雨灾害对城市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一些地理位置低洼或排水系统不完善的城市,暴雨灾害的影响更加严重。
为了减少暴雨灾害对城市带来的危害,进行城市脆弱性评估并采取相应的减灾措施变得至关重要。
一、城市脆弱性评估的重要性城市脆弱性评估是对城市系统在面对暴雨灾害时的抵抗能力的评估,这对于城市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评估城市的脆弱性,可以全面了解城市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为城市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城市脆弱性评估也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合理调配资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暴雨灾害对城市的冲击。
二、城市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城市脆弱性评估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指标体系来衡量城市在暴雨灾害中的脆弱程度。
这个指标体系应包括城市的物质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等方面。
物质脆弱性指城市基础设施和建筑物抵御暴雨灾害的能力;社会脆弱性指城市居民的抵御暴雨灾害的能力,如脱贫人口、老年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情况;经济脆弱性指城市经济系统在暴雨灾害中的影响程度。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评估城市的脆弱程度。
三、城市脆弱性评估方法城市脆弱性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主要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式,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对城市的脆弱性进行评估。
这种方法简单直观,但结果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
定量评估则通过收集城市的相关数据,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对城市脆弱性进行量化评估。
这种方法科学准确,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专业知识的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或综合运用两种方法。
四、城市脆弱性评估的实践案例目前,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开始重视城市脆弱性评估,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荷兰鹿特丹市采用了多层次的脆弱性评估方法,将物质脆弱性、社会脆弱性和经济脆弱性相结合,对城市的洪涝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减灾计划。
另外,美国洛杉矶市通过定量评估,建立了城市的暴雨洪涝脆弱性指数,帮助城市规划部门更好地管理城市的水资源和防洪设施。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n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Lushan and Wenchuan Earthquake 作者: 游温娇[1];张永领[1];迟菲[2];陈安[1,2]
作者机构: [1]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0;[2]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北京100190
出版物刊名: 科技促进发展
页码: 10-1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雅安;汶川;脆弱性;抗逆力
摘要: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是国内近年来发生的较为严重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本文分别构建地震灾害脆弱性与应急抗逆力评价模型,根据模糊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汶川和雅安地区脆弱性和抗逆性进行评估,认为两地区的脆弱性和抗逆性略有差异,并探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地区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洪水暴露与社会脆弱性分析——巴基斯坦恰尔萨达区的实证研究抽象近年来,社会脆弱性在学术研究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社会指数很少与暴露和弹性成分相结合和验证。
本研究对巴基斯坦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恰尔萨达区一个地区农村家庭的洪水暴露和社会脆弱性进行了综合分析。
设计了一个概念框架(基于MOVE框架)作为指导方针,并确定了关键指标。
对于暴露分量,认可了高程、被淹没的位置和与河流的距离等参数,以了解洪水机制。
为了填充社会经济变量,对210个家庭进行了基于问卷的访谈。
结果通过ArcGIS 生成的地图进行呈现。
与高脆弱性相互作用的最重要指标是与接触有关的指标。
调查结果显示,包括阿格拉,道拉特普拉和Hisar Yasinzai在内的南部地区非常脆弱,因为洪水地点数量最多,海拔最低,与河流的距离最短,家庭规模更大,老年人,儿童和妇女更多,文盲率和财务能力薄弱。
了解这些主要指标以及社会脆弱性高和高暴露趋同的领域,可以为当局减轻社会和物理洪水脆弱性提供信息。
关键字:洪水危害;暴露;社会脆弱性;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巴基斯坦1. 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气候变化增加了世界许多地区水文气象灾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1]。
其中,洪水是最常发生和灾难性的灾害,可造成严重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损害和损失。
洪水影响的主要衡量标准往往集中在对实物资产的直接损害上,描绘了暴露的内容和程度。
对于谁暴露在洪水中以及在哪里,人们知之甚少,这可能会增加自然灾害变成社会灾难的可能性。
在这种情况下,至关重要的是要清楚地了解谁容易受到洪水影响以及在哪里受到影响,这有助于支持干预措施的规划和目标[2]。
在巴基斯坦,洪水是最频繁和最昂贵的自然灾害,由于气候变化,洪水可能会增加[3,4]。
虽然规划不太可能完全防止洪水及其后果,但有可能量化洪水风险并减轻这些影响。
洪水影响在不同人群之间分布不均,因为它们的暴露程度和社会经济特征不同。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差(例如,财政问题、住房不合标准、社会孤立),社会弱势群体的洪水风险往往较高,因此他们更有可能遭受更大的影响和损失。
长江经济带洪涝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分析贺玲;陈佳川;程春歌;袁建伟;屈波;魏杨【期刊名称】《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年(卷),期】2024(55)3【摘要】【目的】系统地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洪涝灾害社会脆弱性及时空特征,对其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以长江经济带11个省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暴露度-敏感性-适应性(ESA)脆弱性评估框架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估模型,并采用熵权法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洪涝的社会脆弱性和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评估和分析。
【结果】结果表明:(1)长江经济带洪涝社会脆弱性分布呈现出下游低,中游适中,上游高的特征。
上游地区社会脆弱性指数平均值约为下游地区的4倍,中游地区的2倍。
(2)2009—2019年长江经济带社会脆弱性的暴露度和适应性小幅上升、敏感性持续降低,整体上社会脆弱性表现为持续降低,经济带的灾害防御能力在逐年增强。
(3)长江经济带洪涝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异质性。
高适应性和低敏感性是下游地区低社会脆弱性的原因;低适应性是中上游地区高脆弱度的主要原因;高暴露和高敏感性是湖南省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就不同地区的致脆主导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措施。
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力不足的地区,如江西省和四川省,其基础设施适应性指数对总适应性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43%和47%,应当兴修其排水基础设施,加强防洪排涝设施的管护,增加绿化面积,建设海绵城市,提高城市韧性等。
就水库数量不足导致其灾害抵御能力较弱的地区如贵州省,应当加快病险水利工程加固提标,开展小型水库系统治理评估等。
【总页数】16页(P24-39)【作者】贺玲;陈佳川;程春歌;袁建伟;屈波;魏杨【作者单位】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河北金融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1.5【相关文献】1.基于GIS的广西暴雨洪涝灾害的时空特征与脆弱性评价2.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时空长江经济带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3.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演变及趋势预测4.黄河流域洪涝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与分析5.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28卷第3期灾害学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Vol.28No.3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研究①游温娇1,张永领1,2(1.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焦作454000; 2.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0)摘要:加强社会脆弱性研究对减少洪灾损失、提高社会的灾害应对能力有重要意义。
根据灾害位置模型和应急管理周期理论,构建了洪灾社会脆弱性的指标体系,其中洪灾社会脆弱性的理论指标体系包含12个一级指标和110个二级指标;洪灾社会脆弱性宏观指标体系包含9个一级指标和54个二级指标,洪灾社会脆弱性微观指标体系包括12个方面。
洪灾社会脆弱性理论、宏观、微观指标体系的构建为进一步从不同层面研究洪灾社会脆弱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洪水;社会脆弱性;指标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11X(2013)03-0215-060引言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频繁的国家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平均每年造成近2 3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国家财政收人的1/3 1/6,相当于建国50年来用于基本建设方面的年平均投资,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强,自然灾害损失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
在各类自然灾害中最常见的是洪涝灾害,其发生频率高,损失严重,据国际灾害数据库EM-DAJ统计资料显示,2000-2011年期间,东亚地区共发生152场洪灾,死亡人数达10056人,影响的人群超过13亿人,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745亿美元,约占同期所有自然灾害造成经济损失的1/3[1]。
灾害的频繁发生是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科学技术对致灾因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学者们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因子、致灾机理有了较为深刻的研究[2-3],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灾害仍频繁发生,主要原因是对灾害的脆弱性关注不够。
洪灾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其自然属性决定了洪灾发生的可能性,但同样大小的灾害发生在应急体系较为完善的美国与发生在应急体系较为滞后的其他国家,其损失程度却差别巨大,这是社会脆弱性的原因。
对脆弱性的研究开始于1970年代,由工程技术人员率先开展,随后灾害学家则将这个概念扩展后用来评价人类、建筑和基础设施在面对灾害事件时的敏感性。
1975年开始出现关于社会属性的脆弱性研究,Gilbert F.White首次在理论上将人们防灾减灾的视线从单纯的致灾因子研究和工程措施防御扩展到人类对灾害的行为反应,并指出人口特征、房屋结构等社会因素同样能影响脆弱性,这对社会脆弱性研究而言是一大进步,之后灾害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受到了普遍关注[4-5]。
2003年Cutter创建了社会脆弱性指标,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当风险发生时社会所承担的责任,检验社会脆弱性在自然灾害状态下的空间模型[6-7]。
Cutter提出的社会脆弱性指标的思想开始逐渐被接受,如Barry E.Flanagan等从紧急事态管理的角度出发,以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选取15个变量作为社会脆弱性指标[8];Candice A根据美国县级数据,构建社会脆弱性指标[9];Cutter等利用县级社会经济和地理数据创建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将42个主要指标减少为11①收稿日期:2012-11-12修回日期:2013-01-21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估及减灾管理模式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10YJAZH091);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102102310359)作者简介:游温娇(1988-),女,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急管理研究.E-mail:youwenjiao@通讯作者:张永领(1975-),男,山东成武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应急管理研究.E-mail:zhyongling@灾害学27卷个[7]。
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社会脆弱性的研究,如葛怡等从5个方面构建了41个社会脆弱性指标[10],陈磊等按照潜在破坏性与适应能力两个作用维度,筛选了11项社会脆弱性指标[11];赵庆良等利用上海市沿海各区县水灾数据和上海统计年鉴资料,确定了23个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12]。
从上述可知,第一,社会脆弱性指标无论是类别还是数量都差异巨大;第二,有些指标仅仅是理论上探索,而在实际中无法应用;第三,宏观层面的如流域乃至整个国家、微观层面的如社区的脆弱性指标却没有区分。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根据灾害位置模型和应急管理周期理论,以统计年鉴资料为基础,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理论、宏观和微观指标体系。
1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的理论基础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差异直接影响着洪灾社会脆弱性的大小。
而社会对防洪减灾以及洪灾应急能力的重视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洪灾的社会脆弱性。
1.1灾害位置模型灾害位置模型由Cutter提出,该模型利用空间来确定灾害的影响要素,包括确定可能受影响的地理位置、可能影响到人类的脆弱性类型和人类发展的灾害类型,确定降低风险的措施等[13-14]。
模型要根据区域的具体环境情况而应用的,以区域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为基础,在完整的风险框架下,将致灾因子和社会系统相融合,产生的同系统适应能力和外界致灾因子相关的脆弱性要素。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语言、城市布局、风俗习惯,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收入、职业、防灾减灾措施等,因此洪害发生的位置不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也会不同。
利用灾害位置模型,根据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从社会脆弱性产生的根源入手,结合区域洪灾的特征和社会脆弱性产生的过程,将社会要素与洪灾相结合,确定社会脆弱性指标。
1.2应急管理周期理论应急管理周期理论按照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周期分为预防、准备、应对、恢复四个阶段。
预防阶段可以从教育、灾害综合管理、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设施维护等方面,减少承载体对危险的暴露程度[15],准备阶段包括人财物的准备,以及响应阶段的搜寻救援、医疗救护、灾民安置、生命线设施快速回复等,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而减少洪灾社会脆弱性。
灾害过后防洪和洪灾应急以及需要引起必要的社会重视,恢复阶段是提高洪灾防御能力、减少洪灾社会脆弱性的关键时期。
通过应急管理周期理论,将洪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与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确定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
2洪灾社会脆弱性的指标体系以灾害位置模型和应急管理周期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国内外对社会脆弱性指标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脆弱性呈现的三种状态类型,即社会、建筑环境、自然灾害[16],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
2.1影响洪灾社会脆弱性的主要方面2.1.1人口人口要素是社会脆弱性指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中年龄、性别比例、文化程度、收入状况、家庭人口情况都直接决定洪灾发生时社会脆弱性的大小。
例如洪灾发生后,疏散撤离过程中青壮年可以迅速撤离高地或者相对安全的地方,但儿童、老年人或者残疾人需要特殊照顾。
女性群体的脆弱性源于其孕育和抚养行为,一方面女性不仅从体能、行动力方面逊于男性,另外面对灾害时妇女对孩子的照顾义务,使其无法第一时间做好撤离准备。
2.1.2交通运输当洪水强度超过城市防灾设施的应对能力时,需要人们具有紧急避险能力,良好的交通运输设施和畅通的道路条件是躲避洪水的重要保障。
社会脆弱性指标中需要纳入交通运输设施如家户汽车、摩托车、农用车等数量,道路通达程度、公路等级等要素。
2.1.3社会经济地位社会经济地位分为两个方面,家庭收入水平和地区经济状况。
家庭收入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其社会物资如交通工具、应急物资、房屋建筑的占有量,另一方面足够的资金有助于家庭应对洪水灾难。
家庭收入较低的人群面临洪灾时,可能因缺乏必要的逃生设备而受到洪水的威胁,尤其是当家庭没有享受保险的时候[17]更无力担负灾后各种开销,经济状况和物理性损害是造成贫穷人口无法应对循环灾难的根本原因[18]。
而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虽然其物质财富上的损失比穷人要高,但在财政投资、保险政策以及工作上稳定的社会地位将大大减轻灾后的负担。
地区良好的经济状况能够保障区域有足6123期游温娇,等: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研究够的资金和应急物资以应对洪灾,并从社会保障方面为灾后恢复提供最大帮助。
2.1.4住房条件建筑物自身性质、结构形式、所用建筑材料、使用年限等有较大差别,导致不同的建筑类型能抵抗外界洪水冲击的能力不同,洪灾发生后建筑物经过长期浸泡和冲击很可能无法修复而造成经济损失。
2.1.5商业和工业洪灾可能导致重点工业停产、商业停滞进而造成大量职工失业,失业人群数量增加将加大社会治安管理的难度而导致社会安全事件发生。
另外,区域商业和工业状况很可能影响到相关企业,随后影响整个区域的发展。
2.1.6就业状况就业状况决定人口的社会地位和收入水平,进而影响人们的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水平。
拥有稳定的工作意味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和团体组织,当洪水灾害发生时能够以企业为单位组织撤离,相对于就业人群而言,失业者缺乏可依托的企业疏散逃生且灾后无法享受必要的社会保障,最终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伤亡。
2.2洪灾社会脆弱性的理论指标根据灾害位置模型理论,区域的地形特征、建筑布局、地势高低等将决定洪水灾害发生的位置,城市中人口、建筑、环境是洪灾的承载体,灾害发生的位置不同承载体的抗灾能力包括人群避险能力、应急避险工具、区域建筑物抗灾能力等也不同,呈现的社会脆弱性也千差万别。
根据应急管理周期理论,灾害的预防、准备、应对、恢复阶段均涉及社会脆弱性影响因素,不同阶段反映的区域对洪灾敏感性和暴露程度不同,导致社会脆弱性指标也不同。
从12个方面构建社会脆弱性一级指标,分别为社会经济、人口、种族语言、就业、教育和住房、政治力量、土地规划、商业和工业、生命线、运输基础设施、历史文化物质、综合防灾,并根据一级指标构建110个二级指标(表1)。
表1社会脆弱性理论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社会经济个人平均收入、贫困线以下人口数量(百分比)、地方政府财务与收入的比例、人口社会保障金(或受益人数)、医保百分比、房屋价值、平均租金、家庭年收入每年超过十万美元比例、所有产业的收益、地方政府收入、地均GDP、地均工业产值、地均第一产业总产值、地均固定资产、农业产值比例、财政收支比、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城乡收入水平差异、人均收入、城乡储蓄存款、非居民财产价值、农产品销售价值人口女性人口比例、出生率、低于五岁人口比例、高于六十五岁人口比例、人口平均年龄、人口密度、非本地人口、家庭结构、人口增长率、特殊需求人口、城镇人口百分比、女户主家庭百分比、疗养院平均人口数量、平均每一就业者负担人数、每户家庭人口数、农业人口比例种族语言外籍人口百分比、精通英语人口数就业就业率、失业劳动力数量(百分比)、每十万人中从事医疗卫生方面的从业者比例、参与民用劳动力人口数(或百分比)、受雇于农林渔业人口数、从事交通交流及其他公共机构人口数、女性从事体力劳动人口数、从事服务业人口数、医院人均数量、参与劳动百分比、每一千人中内科医生的数量、地质勘察和水利管理从业率、金融保险从业率教育和住房25岁以上没有高中文化人口数、房屋密度、单位房屋的平均寿命、十年内的移民人口数、平均每人房屋占有率、房东拥有的住房、十年内人口的变动、移动住房的密度、住房的建筑许可、房屋数量政治力量从属的政治群体类型土地规划农田比例、水旱田比例、每一农业人口占有耕地、每平方公里竣工房屋面积、城市绿地率商业和工业商业机构数量、工业机构数量、有害物质设施数量、银行营业网点数量、私营非农商业机构数量生命线医院数量、学校数量、电力设施数量、饮用水设施数量、污水处理设施数量、水坝数量、警察局、消防局、石油设施、天燃气设施、核设施、医院床位数、应急管理中心运输基础设施机场、公交设备、轮渡设施、固定轨道交通和渡船、铁路、公路、桥梁、港口数量历史文化物质标志性建筑数量、公园个数、教堂综合防灾排灌效率、水库库容量、塘坝库容量、堤防长度、城市道路通达度、城市下水道通达度、千万电话拥有率、高校学生在校生比例、中等学校在校生比例、预警监测设备的存在和可用性、灾害密度、避难所数量712灾害学27卷表2社会脆弱性宏观指标一级指标宏观指标(二级指标)量化指标经济个人平均收入、地方政府财务与收入的比例、医保百分比、贫困线以下人口数量(百分比)、地均GDP、地均固定资产、农业产值比例、房屋价值、平均租金、地方政府收入、地均工业产值、地均第一产业总产值、所有产业的收益、财政收支比、人均收入、城乡储蓄存款、农产品销售价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地方财政收支比例(%)、参加养老保险人数(人)、居民最底生活保障线人数(人)、地均GDP、地均固定资产(万元)、农业产值比(%)、农民家庭平均每平方米新建房屋价值(元)出租房屋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税收)+资金收入(万元)、全部工业总产值(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基金收入)/(一般预算支出+基金支出)、城市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元)、农民平均每人全年总收入(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农业总产值人口女性人口比例、人口增长率、低于五岁人口比例、高于六十五岁人口比例、人口密度、出生率、特殊需求人口、城镇人口百分比女性人口比例(%)、人口增长率(%)、5岁以下人口比例(%)、65岁以上人口比例(%)、人口密度(人/km2)、出生率(%)、三无人员数量(人)、城镇人口百分比(%)就业农林渔业人口数、从事服务业人口数、每十万人中从事医疗卫生方面的从业者比例、医院人均数量、从事交通交流及其他公共机构人口数、就业率、金融保险从业率、地质勘察和水利管理从业率、失业劳动力数量(百分比)农林牧渔业从业率(%)、服务业从业率(%)、从事卫生工作人员数量(人)、医院实有床位数(张)、从事交通及其他公共机构人口数(人)、就业率(%)、金融保险从业率(%)、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从业率(%)、年末城镇人口登记失业率教育和住房25岁以上没有高中文化人口数、单位房屋的平均寿命、平均每人房屋占有率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口数(人)、房屋的平均寿命(年)、城市:现住房屋总使用面积(m2/人)、农村:平均每人年末使用房屋面积(m2)土地利用每一农业人口占有耕地、城市绿地率农民人均占有耕地(hm2)、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商业工业有害物质设施数量、工业机构数量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个)、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个)、化工电镀制药企业数量(个)全部工业企业和生产单位(个)生命线医院数量、学校数量、污水处理设施数量、石油设施、核设施、天燃气设施医院机构数(个)学校数(所)废水治理设施数(套)石油石化企业数(个)核燃料相关企业数(个)燃气生产和供应企业数(个)交通运输公交设备、公路平均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辆)、农用运输设备数量(万辆)、轿车摩托车数量(万辆)公路运输客运量(万人)灾害综合管理千万电话拥有率、城市下水道通达度、城市道路通达度、高校学生在校生比例、中等学校在校生比例千户电话拥有率(%)、排水管道总长度(km)、全社会客货运输量(万人)、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人)、中初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人)2.3洪灾社会脆弱性的宏观指标理想状态下的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在实际中并非都可以量化,因此需要在具体研究中构建可以定量化的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