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灾害的社会脆弱性评估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地区为例
- 格式:ppt
- 大小:150.50 KB
- 文档页数:18
基于GIS的长沙市洪涝灾害风险动态评估李魁明;帅红【摘要】运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与建模功能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长沙市地理基础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水文、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敏感性三个角度出发,对长沙市洪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与1994年相比,2010年长沙市洪灾敏感性有所增加,暴露性上升,洪灾风险增大;从空间分布上看,长沙市区及望城区由于地势平坦,湘江干流贯穿其中,加之经济发达,因而洪灾风险较高;而西部的宁乡县和东部的浏阳市洪灾风险较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洪措施.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洪灾风险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防灾科技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6)001【总页数】9页(P48-56)【关键词】洪灾风险;GIS;长沙市;动态评估【作者】李魁明;帅红【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16洪涝灾害是世界上发生较频繁、危害较大、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湖南省受气候、地理、水系等因素的影响,历来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其中约有 87%年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1]。
根据国家减灾网的相关资料,以2010年为例,自四月初入汛开始至七月上旬,全省共出现15次暴雨过程,其中八次大暴雨过程,直接经济损失224.9亿元,省会长沙市,洪灾频率较高,局部性的洪水灾害几乎每年都有,为了确切地分析长沙市洪灾发生的可能性及确定灾后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区域,为研究区预防洪灾损失发生、保证生命安全提供参考依据,需要对长沙市洪涝灾害进行合理的风险评估工作。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洪灾三要素(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三方面对洪水灾害风险评价模型、指标体系和区划洪灾风险的评估情况开展了大量深入的研究[2-17]:何报寅综合考虑了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洪水危险性等级图和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图进行空间叠加,并得到湖北省洪灾风险等级评价图[9];杜鹃采取“乘”模型的计算公式,即风险=危险性×敏感性,将湘江流域洪水灾害风险划分为5个等级,并编制了湘江流域洪水灾害综合风险等级评价图[10];毛德华分析洞庭湖区洪涝危险性形成机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评价了洞庭湖区洪涝危险性[11];张游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敏感性与防洪能力四个角度出发,选取多个评价要素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与建模功能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指数模型,对江西省重大洪涝灾害进行综合风险评估[12]。
第24卷第4期2023年8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4No.4Aug.2023[收稿日期]㊀2023-02-16[基金项目]㊀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重点)资助项目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风险演化机理及防控机制研究 资助(编号:XSP21ZDI013)[作者简介]㊀谷洪波(1966 ),女,湖南韶山人,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教授㊂1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谷洪波,张晒春1,何玉莲1(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㊀要]㊀文章构建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自然断点法将脆弱性按照由低到高分为Ⅰ Ⅳ四个等级,以湖南省为例运用区间数 集对分析法㊁熵权法对湖南14个市州的社会脆弱性等级进行了评价,并采用障碍度模型分析了湖南省社会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素㊂研究表明:长沙市和湘西自治州的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Ⅰ级,株洲㊁湘潭㊁岳阳㊁常德㊁永州评价等级为Ⅱ级,社会脆弱性评价等级为Ⅲ级的是衡阳㊁邵阳㊁益阳㊁郴州㊁怀化和娄底,张家界的社会脆弱性最高,为Ⅳ级㊂不同市州社会脆弱性的主要来源以及降低脆弱性的有利因素因各地区人口㊁经济㊁卫生资源和政府防控等不同维度的发展差异而不尽相同㊂就湖南整体而言,人口㊁经济㊁卫生体系和政府防控各维度指标均对社会脆弱性存在影响,其中人口和经济因素的影响更大㊂[关键词]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㊀社会脆弱性;㊀区间数;㊀集对分析;㊀障碍因子[中图分类号]㊀D630.8㊀[文献标识码]㊀A [文章编号]㊀1673-0755(2023)04-0086-12DOI :10.13967/ki.nhxb.2023.0057㊀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及其造成的后果主要受到致灾因子和承灾体脆弱性的影响[1],其中承灾体脆弱性越高,灾害事件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生命健康危害和经济损失就越严重,同时也越容易催生和诱发巨大的社会风险㊂社会脆弱性研究对各地降低灾疫损失和防控由此引起的社会风险具有重要意义㊂国内外学者关于社会脆弱性的研究大致可分为灾害相关论和灾害独立论,灾害相关论认为社会脆弱性是致灾因子与承灾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即社会系统暴露于特定灾害时所受影响或损失的程度或可能性[2]㊂如Cutter S L 将脆弱性在广义上概括为受损失的可能性,将社会脆弱性概括为社会群体或整个社会受危害事件和灾害影响的潜在损失,能够用来衡量面对灾害时的社会抵抗力[3]㊂也有学者将脆弱性称为易损性,姜彤等认为人类科技的发展目前还无法在短期内控制灾害源[4],因此降低承灾体易损性对承灾体进行保护或对社会脆弱性进行干预是当前风险预防的重要手段和行之有效的减灾策略[5]㊂商彦蕊认为脆弱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政治㊁经济和文化背景下,承灾体对某种自然灾害表现出的易损性,这种性质是孕灾环境与人为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6]㊂灾害独立论认为社会脆弱性是社会不平等的结果,是社会系统的固有属性,无论灾害发生与否,社会脆弱性都是客观存在的[2]㊂Chen W 等认为社会脆弱性是社会预先存在的一种条件,它影响人类面对危害时的应对力和恢复力[7]㊂Cutter S L 和Freitas C M 等认为是巨大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造成了社会脆弱性[8-9],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由社会经济不平等造成的脆弱性给贫困人群带来的影响甚至比疫情本身的影响更大更持久㊂综合上述可知,社会脆弱性的研究通常包括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以及社会系统自身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所形成的灾害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等内容㊂关于社会脆弱性的研究框架与评价方法,国外学者设计了脆弱性的地方危险模型(Hazards-of-Place Model of Vulnerability)[3]㊁压力与释放模型(Pressure and Release Model )和资源获取模型(Access to Resources Model)[10]等研究框架,对灾害脆弱性进行定性分析,可用于辅助识别灾害风险的形成机制或触发因素㊁动态压力和应对策略等㊂而对社会脆弱性的评价研究则更有利于分析和对比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影响的程度和不同社会群体对特定灾害的应对与恢复能力,便于更加精准地防范风险和治理脆弱性,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展开了对脆弱性的定量分析㊂Cutter S L开创性地构建了社会脆弱性指数(SoVI),通过收集相关研究文献中关于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从标准化后的变量中选取42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形成了最终包含11个因子的社会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对美国3141个县的社会脆弱性进行了测算和分析[8]㊂后有许多学者将社会脆弱性指数进行调整后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对中国㊁美国㊁葡萄牙㊁尼泊尔等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了评价[7,11-13]㊂而Kuhlicke C 等认为无法仅通过一套共同的社会 经济 人口指标来解释和测度社会群体在灾难性事件各个阶段的社会脆弱性[14],同一套指标体系不能完全适用于不同灾害阶段㊁不同地区制度背景下的社会脆弱性研究㊂因此,国内学者构建了适用于中国的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和分析方法㊂游温娇等针对洪涝灾害分别从理论层面㊁宏观与微观层面构建了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为从不同层面进行洪灾社会脆弱性量化研究奠定了基础[15]㊂刘凯等从敏感性和应对性两个维度构建了黄河三角洲地区生态脆弱型人地关系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了社会脆弱性及其两个分维度的主要影响因素[16]㊂徐选华等从人口㊁经济㊁建筑和基础设施四个维度构建了地震灾害的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突变级数法对四川省各地区的地震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分析[17]㊂随着社会脆弱性相关研究成果的进一步丰富,同时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带来的重大影响,少数学者们的研究视角开始由社会脆弱性领域逐渐向公共卫生领域延伸㊂美国疾控中心发布了社会脆弱性指数及统计数据文件(CDC SVI2016Documentation),其中包括社会经济状况㊁家庭结构和残疾状况㊁少数民族和语言㊁住房和交通四个维度的15项指标㊂国外学者使用该文件的数据和指标研究了社会脆弱性与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数之间的关系,并探讨了影响确诊病例数的主要因素[18]及两者关系的空间分布情况[19-20]㊂国外学者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社会脆弱性与确诊病例数之间的统计学联系,而国内学者则偏向于对社会脆弱性进行模型和指标的构建[1]以及脆弱性的评估和空间格局的研究[21]㊂综上所述,当前已有的社会脆弱性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灾害领域,但相对于自然灾害而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其造成的危害更大,更容易引起次生风险且风险治理难度较高,而降低社会脆弱性是防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次生社会风险的重要前提和有效路径㊂因此,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研究不仅是对灾害治理理论的进一步补充,也能够为公共卫生领域防灾减灾规划的完善提供科学精准的依据㊂尽管已有少数学者将社会脆弱性研究情境扩展到公共卫生领域,但相关研究成果目前相对较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充实㊂鉴于此,结合前述社会脆弱性定义的内容并借鉴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本文从社会人口㊁经济㊁卫生体系以及相关的公共管理资源出发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为例,使用疫情发生前后两年的数据形成区间数,对湖南各市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㊂其中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体现了社会系统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力,数据的选取则主要体现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系统产生的影响㊂此外,研究社会脆弱性的目的和意义不应局限于认识和评价脆弱性,为了进一步思考如何更好地降低脆弱性,本文在对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的基础上,运用障碍度模型分别对湖南省各市州社会脆弱性的主要障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识别和评价湖南各市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主要障碍因素的辨识来精准高效地降低其社会脆弱性㊂一㊀社会脆弱性评估模型与指标体系的构建(一)评估模型的选取与构建本文借鉴汪明武等和宋盛渊等的区间数与集对分析耦合模型来分析区间数之间的联系和变化,即运用区间数理论中的期望值和集对分析理论中的联系度概念建立起联系期望,用联系期望来实现区间数与集对分析模型的耦合[22-23]㊂同时,本文运用熵值法对社会脆弱性各项指标进行赋权,进一步将前述耦合模型与各项指标的权重相结合,从而构建出社会脆弱性评价的实证模型㊂78第4期谷洪波,张晒春,何玉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1.区间数理论区间数即用区间表示的数,代表了一种不确定性,常用于多属性决策问题的研究㊂区间数的定义如下[24]:令R 表示实数集,对任意的z -,z +ɪR ,且z -ɤz +,则称[Z ]=[z -,z +]为二元区间数㊂其中z +和z -分别为区间数[Z ]的上极限和下极限㊂若z ->0,称[Z ]为正二元区间数;若z +<0,称[Z ]为负二元区间数;若z +>0且z -<0,称[Z ]为异二元区间数;若z -=z +,则二元区间数[Z ]退化为普通实数Z ,即[Z ]=Z =z -=z +㊂对于二元区间数的期望值定义如下:E ([Z ])=z -+z +2(1)㊀㊀2.集对分析理论集对分析(SPA)最初由我国学者赵克勤于1989年提出,是一种利用联系度定量刻画事物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以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互作用关系的分析方法㊂其中确定性包括 同一性 和 对立性 两个方面,而不确定性则指 差异性 ,集对则由两个存在上述联系的集合构成㊂集对的定义如下[25]:设X ,Y 为某一不确定系统中有关联的两个集合,且均存在N 项特征,分别将其表示为X =(x 1,x 2, x n ),Y =(y 1,y 2, y n ),则称H =(X ,Y )为X 和Y 构成的一组集对㊂集合共有N 个元素,其中有S 个元素处于同一状态,P 个元素具有相反特征,则F =N -S -P 表示集合中处于差异状态的元素个数㊂记ρ(X ,Y )为集合X 与集合Y 的联系度,用于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同异反关系,则ρ(X ,Y )的计算公式为:ρ(X ,Y )=S N +F N i +P Nj (2)其中i 为差异度系数且i ɪ[-1,1],j 为对立度系数,取值-1;S N ㊁F N 和PN分别为同一度㊁差异度和对立度,且S N +F N +PN=1㊂3.构建耦合模型将区间数和集对分析相结合,构造区间数集对分析耦合模型,以区间数作为集对分析中的集合元素,以联系度来度量区间数之间的关系,两者耦合形成联系期望,联系期望便可用来描述不同地区各项指标分别与各脆弱性等级之间的关系㊂耦合模型的构建过程具体如下:用区间数[Y mn ]=[y -mn ,y +mn ]表示第m 个样本的第n 个指标的实际值,由式(1)得出其期望值为E ([Y mn ])㊂令区间数[L n ,k ]=[l -n ,k ,l +n ,k ]表示第n 个指标关于第k 个等级的评价标准,同理,其期望值为E ([L n ,k ])㊂根据集对分析理论,实际值区间数与等级区间数之间的同异反关系可按以下准则进行评判:(Ⅰ)若y -mn >l -n ,k 且y +mn <l +n ,k ,则样本数据[Y mn ]与等级[L n ,k ]之间为同一性关系;(Ⅱ)若y -mn >l +n ,k或y +mn <l -n ,k ,则样本数据[Y mn ]与等级[L n ,k ]之间为对立性关系;(Ⅲ)除上述两种关系之外,样本数据[Y mn ]与等级[L n ,k ]之间为差异性关系㊂样本评价指标的数值与等级标准之间的同异反关系可用联系期望ρ([Y mn ],[L n ,k ])来刻画,ρ([Y mn ],[L n ,k ])表示样本m 的第n 个指标与第k 个等级的联系期望㊂样本正㊁负向指标数值与等级标准之间的同异反关系具体见图1 图3:图1㊀联系期望的同一关系图正向指标图2㊀联系期望的同一关系图 负向指标8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图3 联系期望的对立关系图㊀㊀正㊁负向指标与等级标准的联系期望模型如式(3)和式(4)[23]:ρ([Y mn ],[L n ,k ])=E ([Y mn ]-l -n ,k -1l -n ,k -l -n ,k -1,l -n,k -1ɤE ([Y mn ])<l -n ,k ;E ([Y mn ])-l -n ,k E ([L n ,k ])-l -n ,k ,l -n ,k ɤE ([Y mn ])<E ([L n ,k ]);E ([Y mn ])-l +n ,k E ([L n ,k ])-l +n ,k ,E ([L n ,k ])ɤE ([Y mn ])<l +n ,k ;l +n ,k -E ([Y mn ])l +n ,k +1-l +n ,k ,l +n ,k ɤE ([Y mn ])<l +n ,k +1;-1,其他ìîí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ï(3)ρ([Y mn ],[L n ,k ])=E ([Y mn ]-l -n ,k -1l -n ,k -l -n ,k -1,l -n,k +1ɤE ([Y mn ])<l -n ,k ;E ([Y mn ])-l -n ,k E ([L n ,k ])-l -n ,k ,l -n ,k ɤE ([Y mn ])<E ([L n ,k ]);E ([Y mn ])-l +n ,k E ([L n ,k ])-l +n ,k ,E ([L n ,k ])ɤE ([Y mn ])<l +n ,k ;l +n ,k -E ([Y mn ])l +n ,k +1-l +n ,k ,l +n ,k ɤE ([Y mn ])<l +n ,k +1;-1,其他ìîí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ï(4)㊀㊀4.确定指标权重熵值法作为一种针对多对象㊁多指标的综合评价方法,是通过指标信息熵的大小来判断该指标的离散程度,离散程度越大,该指标对综合评价的影响越大,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㊂因此,采用熵值法来确定指标权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式(1)将样本区间数[Y mn ]转化为实数,记为y mn =E ([Y mn ]),为了避免评价结果受到各指标量纲不一致的影响,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㊂对正向指标:z mn =y mn -min 1ɤm ɤM(y mn )max 1ɤm ɤM(y mn )-min 1ɤm ɤM(y mn )(5)对负向指标:z mn =max 1ɤm ɤM(y mn )-y mnmax 1ɤm ɤM(y mn )-min 1ɤm ɤM (y mn )(6)计算各指标的熵值:E n =-k ðMm =1p mn ln p mn (7)其中k =1ln M ,p mn=z mnðMm =1z mn ,由于当p mn =0时,ln p mn 无意义,故对p mn 进行加0.0001的非负平移㊂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为:ωn =1-E nðNn =1(1-E n )(8)5.构建社会脆弱性评价模型将样本m 的联系期望ρ([Y mn ],[L n ,k ])与各项98第4期谷洪波,张晒春,何玉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指标的权重ωn代入下式得到样本m与等级k之间的总体联系期望:ρm,k=ðN n=1ωnρ([Y mn],[L n,k])(9)选取所有等级中总体联系期望值最大的等级作为样本最终的评价等级,即样本m的评价等级为:ρ=max{ρm,k|k=1,2, ,K}(10) (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的构建借鉴前述分析思路,本文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体系分为人群脆弱性㊁经济脆弱性㊁卫生体系脆弱性和政府防控脆弱性四个维度㊂人群脆弱性主要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人群结构,主要体现在年龄结构㊁受教育程度㊁贫困状况和所从事职业四个方面,包括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㊁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㊁最低保障人口占比㊁限额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占比(限额以上企业主要包括批发㊁零售㊁住宿和餐饮业,易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防控措施的影响,故纳入该指标)四个指标;二是从疫情传播和损害角度出发的人群密度:包括人口密度㊁家庭户密度两个指标㊂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信息甄别能力越强且对基本的卫生健康知识接受更好,因此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人口脆弱性维度的负向指标,其余指标均为正向指标㊂经济脆弱性主要用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抵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能力,包括地区生产总值㊁人均GDP㊁人均可支配收入㊁城乡收入差距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和外贸依存度六个指标㊂由于城乡收入差距不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㊁疫情期间第三产业受影响较大㊁国外疫情形势严峻,外贸同样受到较大影响等,故该三项指标为经济脆弱性的正向指标,这三项指标取值越大,经济发展表现出越高的脆弱性㊂卫生体系脆弱性主要衡量各地区卫生健康资源储备状况,包括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㊁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㊁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和每千人口医疗卫生床位数四个指标㊂由于以上四个指标均有助于降低卫生体系的脆弱性,故均为负向指标㊂政府防控脆弱性主要体现政府对居民生活水平㊁社会保障基础服务等方面的兜底作用,主要包括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比率㊁人均卫生健康支出㊁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和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四项指标㊂上述四项指标均与脆弱性负相关,故为负向指标㊂二㊀湖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实证分析(一)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拟以湖南省14个市州为评价对象,根据上文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区间数 集对分析模型,分别对湖南各市州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和等级划分㊂数据均来自‘湖南统计年鉴2020“㊁‘湖南统计年鉴2021“㊁各市州的统计公报和人口普查公报㊂由于2020年的部分指标数据受到新冠疫情的扰动,且有学者认为社会脆弱性是社会群体预先存在的条件,因此本文选用了疫情前后两年即2019年与2020年的数据组成区间数进行脆弱性评价,比较各指标2019年和2020年的数据,将较小的数据作区间数的下限,较大数据作为区间数的上限㊂此外,由于人口统计公报所统计的数据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因此有三项关于人群结构特征并且数据来自人口统计公报的指标为实数型指标㊂(二)社会脆弱性指标权重计算根据式(1)计算区间型指标的期望值,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㊂为避免量纲不一致的影响,对正㊁负向指标数据分别使用式(5)和式(6)进行标准化,再按式(7)和式(8)计算熵值和权重㊂湖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各项指标的熵值和权重见表1㊂(三)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首先对区间型指标应用式(1)计算其期望值,将所得结果利用自然断点分类法(NBC)进行评价等级的划分㊂自然断点法是一种能够实现组内方差最小㊁组间方差最大的聚类计算法,用此方法得出的数据断点是由数据本身的统计分布规律决定的,而非人为设定,因此这种等级划分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客观性㊂依据自然断点法,本文将脆弱性划分为四个评价等级,即K={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级别越高表示脆弱性越大㊂运用自然断点法对各项指标脆弱性进行等级划分的分级标准见表2㊂0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表1㊀湖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单位数据类型关系熵值权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人群脆弱性P (0.3116)(P1)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人口比重%实数型+0.50670.0483(P2)15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年实数型-0.50670.0483(P3)最低保障人口占比%实数型+0.47360.0515(P4)限额以上企业从业人员占比%区间数+0.42450.0563(P5)人口密度人/km 2区间数+0.44950.0539(P6)家庭户密度户/km 2区间数+0.45550.0533经济脆弱性E (0.2972)(E1)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区间数-0.51080.0479(E2)人均GDP元区间数-0.50700.0483(E3)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区间数-0.50700.0483(E4)城乡收入差距-区间数+0.47980.0509(E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区间数+0.48320.0506(E6)外贸依存度%区间数+0.47670.0512卫生体系脆弱性H (0.1946)(H1)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人区间数-0.50500.0484(H2)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区间数-0.50310.0486(H3)每千人口卫生机构数个区间数-0.50280.0487(H4)每千人口医疗卫生床位数张区间数-0.50070.0489政府防控脆弱性G (0.1966)(G1)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比率%区间数-0.49130.0498(G2)人均卫生健康支出元/人区间数-0.50930.0480(G3)人均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元/人区间数-0.50230.0487(G4)人均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元/人区间数-0.48810.0501表2㊀各指标的脆弱性分级标准指标层评价标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P1(%)27.75~32.4332.43~34.0334.03~36.3236.32~38.13P2(年)10.48~11.529.70~10.489.31~9.708.88~9.31P3(%)0.06~0.120.12~0.200.20~0.370.37~0.48P4(%)0.37~0.580.58~0.890.89~1.621.62~2.08P5(人/km 2)161.1181~243.2713243.2713~364.1069364.1069~560.0503560.0503~780.7471P6(户/km 2)52.6645~83.210483.2104~117.7682117.7682~183.3174183.3174~265.0520E1(亿元)3890.98~11858.372456.98~3890.98715.41~2456.98554.39~715.41E2(元)82243.0~131587.052170.5~82243.038435.0~52170.527875.0~38435.0E3(元)38136.30~50100.6029089.05~38136.3022936.70~29089.0517543.60~22936.7019第4期谷洪波,张晒春,何玉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续表指标层评价标准Ⅰ级Ⅱ级Ⅲ级Ⅳ级E4 1.6879~1.8679 1.8679~2.1308 2.1308~2.3171 2.3171~2.6035 E5(%)40.86~43.4643.46~50.3950.39~58.0158.01~71.13E6(%)0.75~3.92 3.92~9.829.82~13.4113.41~18.31H1(人) 2.9471~3.5524 2.7771~2.9471 2.4948~2.7771 2.3315~2.4948 H2(人) 4.0010~4.5662 3.6220~4.0010 3.1813~3.6220 2.8050~3.1813 H3(个) 1.0307~1.27420.8691~1.03070.6663~0.86910.5086~0.6663 H4(张)7.9913~8.97297.4943~7.9913 6.8703~7.4943 6.5787~6.8703 G1(%)22.92~30.5311.57~22.928.84~11.57 5.92~8.84G2(元/人)1114.3803~1514.1972981.1829~1114.3803857.5961~981.1829816.0393~857.5961 G3(元/人)1693.2851~1991.09551289.7502~1693.28511024.4797~1289.7502865.0978~1024.4797 G4(元/人)1580.0612~1752.14731433.1063~1580.06121280.7780~1433.10631163.7903~1280.7780㊀㊀(四)评价步骤与结果各评价对象的社会脆弱性等级取决于该对象与各个等级的总体联系期望,而该对象与各等级的总体联系期望又与其相应的脆弱性等级的指标数量及指标与该等级的联系期望值的大小相关㊂具体计算步骤如下:第一步,根据式(1)确定评价标准的区间数期望和评价对象中各项区间型指标的期望㊂第二步,根据集对分析原理建立评价对象各指标与等级标准之间的集对,根据上述正㊁负向指标的同异反关系图及联系期望的同异反准则模型计算每个评价对象各项指标对应于各个等级的联系期望㊂其中正㊁负向指标分别按照模型(3)和模型(4)进行计算㊂第三步,代入各项指标的权重ωn,根据式(9)计算每个评价对象m关于各个评价等级k的总体联系期望ρm,k㊂第四步,式(10)可确定各评价对象的社会脆弱性等级㊂湖南省14个市州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见表3㊂从表3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的评价结果来看,湖南省14个市州中,长沙和湘西自治州的评价等级为Ⅰ级,社会脆弱性在全省范围内处于最低水平;株洲㊁湘潭㊁岳阳㊁常德和永州的社会脆弱性评价等级为Ⅱ级,评价结果为Ⅲ级的有衡阳㊁邵阳㊁益阳㊁郴州㊁怀化和娄底,张家界的社会脆弱性在全省排序中最高,评价等级为Ⅳ级㊂表3 湖南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评价对象m评价对象与评价等级的总体联系期望Ⅰ级ρm,1Ⅱ级ρm,2Ⅲ级ρm,3Ⅳ级ρm,4评价结果长沙-0.4636-0.8868-0.8336-0.5998Ⅰ株洲-0.63430.1351-0.2271-0.9031Ⅱ湘潭-0.5058-0.2445-0.4411-0.6912Ⅱ衡阳-0.7352-0.42450.1271-0.5918Ⅲ邵阳-0.9281-0.5142-0.1040-0.2923Ⅲ岳阳-0.7925-0.0691-0.1348-0.6311Ⅱ常德-0.50820.1696-0.3603-0.8953Ⅱ张家界-0.5763-0.6867-0.5183-0.4100Ⅳ益阳-0.6263-0.3087-0.0499-0.6529Ⅲ郴州-0.7475-0.1881-0.0308-0.7374Ⅲ永州-0.5759-0.1257-0.3875-0.5708Ⅱ怀化-0.5217-0.5433-0.3992-0.4471Ⅲ娄底-0.8093-0.43450.0681-0.4913Ⅲ湘西-0.4333-0.7750-0.6330-0.5252Ⅰ各地区具体指标的脆弱性等级见表4㊂从指标层面看,在全部的20项评价指标中,长沙和湘西州分别有11项指标和8项指标的脆弱性等级为Ⅰ级,远超过自身其它三个等级指标的数量,因此其最终的社会脆弱性评价等级为Ⅰ级㊂长沙社会脆弱性低的主要原因在于人口素质较高㊁经济相对发达㊁卫生资源较为充足以及居民医保和公共服务开展较好,而湘西州社会脆弱性低的主要原因是人群密度小以29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23年及由于人口少使得人均卫生资源和相关社会保障性财政支出相对充足㊂而株洲㊁湘潭㊁岳阳㊁常德和永州这五个城市均是脆弱性等级为Ⅱ级的指标数量最多,因此这五个地区的最终社会脆弱性等级均为Ⅱ级,此外,这五个城市的Ⅱ级脆弱性指标在经济发展均衡性㊁外贸依赖性及居民医保参保比率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重合度,说明它们在这些方面发展状况相似且脆弱性相对较低㊂对于衡阳㊁邵阳㊁益阳㊁郴州㊁怀化和娄底而言,其最终社会脆弱性等级均为Ⅲ级,除了怀化之外的其余五个地区都是脆弱性为Ⅲ级的指标数量最多,虽然怀化仅有5项指标脆弱性为Ⅲ级,但这5项指标与Ⅲ级的联系期望数值较大,使得总体联系期望超过了其他等级,因此怀化的社会脆弱性也为Ⅲ级,且这六个地区的Ⅲ级脆弱性指标在人口素质㊁经济发展总量㊁第三产业占比和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量等方面具有较高的重合度,即它们在这些方面具有相似的发展状况且脆弱性相对较高㊂对于张家界而言,有8项指标脆弱性达到Ⅳ级,故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Ⅳ级,且脆弱性为Ⅳ级的指标中有5项指标为经济脆弱性指标,可见张家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的最大来源是经济脆弱性,其次是人群脆弱性和卫生体系脆弱性㊂表4㊀各地区指标层的脆弱性等级地区P1P2P3P4P5P6E1E2E3E4E5E6H1H2H3H4G1G2G3G4长沙ⅠⅠⅡⅣⅣⅣⅠⅠⅠⅠⅣⅣⅠⅠⅣⅠⅠⅣⅠⅢ株洲ⅡⅡⅢⅢⅡⅡⅡⅡⅠⅡⅡⅡⅡⅢⅢⅡⅡⅢⅠⅡ湘潭ⅡⅠⅣⅣⅣⅣⅢⅠⅡⅡⅡⅢⅠⅡⅢⅢⅡⅣⅢⅠ衡阳ⅢⅢⅢⅠⅢⅢⅡⅢⅡⅠⅢⅢⅢⅠⅣⅢⅢⅢⅣⅢ邵阳ⅣⅢⅢⅡⅡⅡⅢⅣⅣⅢⅢⅢⅣⅣⅢⅣⅣⅢⅣⅢ岳阳ⅡⅡⅣⅡⅢⅢⅠⅡⅢⅡⅡⅡⅢⅣⅢⅢⅡⅡⅢⅣ常德ⅢⅢⅢⅡⅡⅡⅡⅡⅢⅡⅡⅡⅠⅣⅡⅡⅡⅡⅢⅠ张家界ⅢⅣⅢⅡⅠⅠⅣⅣⅣⅣⅣⅠⅢⅣⅢⅣⅠⅠⅡⅠ益阳ⅢⅢⅢⅠⅡⅡⅢⅢⅢⅠⅠⅡⅢⅢⅡⅢⅠⅡⅣⅡ郴州ⅢⅢⅠⅡⅡⅡⅡⅡⅢⅢⅢⅣⅢⅢⅡⅡⅢⅡⅣⅢ永州ⅣⅣⅡⅠⅠⅠⅢⅢⅢⅡⅡⅡⅢⅢⅠⅡⅡⅡⅣⅡ怀化ⅢⅣⅠⅠⅠⅠⅢⅣⅣⅣⅢⅠⅢⅡⅡⅠⅣⅡⅢⅡ娄底ⅣⅡⅠⅡⅢⅢⅢⅢⅣⅣⅡⅡⅢⅢⅡⅢⅢⅢⅢⅣ湘西ⅣⅣⅡⅠⅠⅠⅢⅣⅣⅣⅢⅠⅢⅢⅠⅠⅢⅠⅡⅠ㊀㊀各地区准则层各维度的脆弱性等级如表5所示㊂从准则层面看,各地区在人口㊁经济㊁卫生体系和政府防控四个维度的脆弱性具有较大差异㊂其中人群脆弱性最高的是长沙和湘潭,均达到了Ⅳ级,其次是衡阳㊁益阳㊁娄底和张家界,其人群脆弱性均为Ⅲ级,湘西㊁永州和怀化的人群脆弱性最低,为Ⅰ级㊂经济脆弱性最高的是湘西㊁怀化和张家界,均为Ⅳ级水平,其次永州㊁邵阳㊁益阳㊁郴州和娄底的经济脆弱性也达到了Ⅲ级,仅有长沙的经济脆弱性为Ⅰ级㊂卫生体系脆弱性最高的地区是邵阳,达到Ⅳ级,株洲㊁岳阳㊁永州㊁衡阳㊁益阳㊁郴州㊁娄底和张家界的卫生体系脆弱性也相对较高,都为Ⅲ级,而长沙和湘西均为Ⅰ级㊂政府防控脆弱性达到Ⅳ级的有邵阳,其次是岳阳㊁衡阳㊁郴州和娄底,均为Ⅲ级,长沙㊁湘西和张家界则为Ⅰ级㊂由上述分析可知,因为不同地区在人口㊁经济㊁卫生体系及政府防控各个维度的发展状况不同,所以各地区社会脆弱性的主要来源及降低社会脆弱性的优势因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㊂表5㊀各地区准则层脆弱性等级地区人群脆弱性经济脆弱性卫生体系脆弱性政府防控脆弱性长沙ⅣⅠⅠⅠ株洲ⅡⅡⅢⅡ湘潭ⅣⅡⅡⅡ39第4期谷洪波,张晒春,何玉莲: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脆弱性评价及障碍因素分析。
龙王港“6.22”洪水调查分析评价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沙市龙王港流域“6.22”洪水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暴雨洪水成因和特性,最后提出合理性建议,为该流域防洪减灾、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龙王港;暴雨洪水;调查分析1自然概况1.1自然地理龙王港,又名溁湾港,麓桥河,为湘江的一级支流,发源于望城西南部山区南角岭,由西向东流经五丰、雷锋、黄金、天顶、望月至长沙市溁湾镇溁银桥注入湘江。
龙王港全长28.9km,流域面积176km2,河流平均坡降1.32‰。
流域范围内,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地貌可大致分丘陵、岗地及湖区平原,丘陵主要分布在上游、中游地段,湖区平原地带主要分布在龙王港下游。
1.2站网及水文站基本情况2016年,长沙市水文局在龙王港下游新建了梅溪湖水文站,2017年1月1日投入试运行。
梅溪湖水文站为防汛专用站,位于龙王港下游右岸岳麓区梅溪湖街道近湖八路,控制流域面积154km2,测站距河口距离为10.3km。
流域内共有雨量站3个。
龙王港流域水系示意图及水文站点位置图见图1.1。
图1.1 龙王港流域水系示意图及水文站点位置图2.洪水调查情况因暴雨致使龙王港流域下游于2017年发生了“6.22”特大洪水,所以本次选择的调查范围为龙王港入湘江口至梅溪湖水文站,共计10.3km,从下游想上游选定了9个断面勘测了大断面,调查了沿龙王港可靠洪痕数据。
(9个断面分别为:龙王港入江口、西湖文化园大桥、胸科医院、望麓桥、南园路口、高新大桥、黄荆大桥、东方红大桥、梅溪湖站)。
3.暴雨分析3.1暴雨成因6月22日形成的梅雨锋雨带在湖南摆动,湖南处于副高边缘不稳定能量和强水汽输送带中,有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与此同时,北方冷涡维持时间较长,冷涡后部不断有冷空气向南扩散,冷暖空气频繁交汇于湖南上空。
6月22日-7月1日,龙王港流域出现了一次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的强降雨过程。
3.2降雨情况6月22日8时至7月2日8时,龙王港流域平均降雨量391.3毫米,最大降雨雷锋镇站400.0毫米。
湖南生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成为了世界各地普遍面临的挑战。
作为世界上最多发灾害的国家之一,中国也经常在经历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时面临着严格的水资源限制。
湖南省作为中国南部一个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的地区,也不例外。
湖南省位于中部地区,紧邻我国重要的长江流域。
该地区生态环境较为严峻,传统的农业、工业以及城市建设等活动都对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压力。
因此,建立一个能够评价湖南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的方法显得非常重要和有意义。
脆弱性评价可以为湖南省管理者提供一个更全面的水资源系统运行的认识,并且能够为其制定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提供支持。
通过对水资源系统脆弱性的深入研究,可以为湖南省政府和相关部门在管理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支持。
因此,本论文选题对于湖南省水资源研究和管理具有良好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湖南省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探究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方案。
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标包括:1. 对湖南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进行深入评价,探究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2. 分析湖南省水资源系统的现状和问题,评估既有开发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探索改进途径;3. 提出可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同时尽可能保护环境。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包括以下内容:(1)对湖南省水资源系统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水量变化、水质状况、水资源调剂等方面的分析;(2)构建湖南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模型,在模型中考虑水资源稳定性、脆弱性等因素;(3)使用脆弱性模型评估湖南省水资源系统的脆弱性,比较不同策略的脆弱性评估结果;(4)分析湖南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比较不同开发利用方式的可持续性;(5)提出可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探索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模式。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考察、数据分析、模型建立等。
水文灾害风险评估研究:以洪水为例佘月红发布时间:2023-06-05T02:22:22.44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3年6期作者:佘月红[导读] 水文灾害是由气象、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事件,其风险评估对于灾害管理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洪水为例,系统研究了水文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探讨了灾害发生的机理和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分析了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水文灾害风险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为灾害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湖南省郴州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摘要:水文灾害是由气象、地形、水文等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事件,其风险评估对于灾害管理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洪水为例,系统研究了水文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探讨了灾害发生的机理和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分析了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研究结果表明,水文灾害风险评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可以为灾害管理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水文灾害;洪水;风险评估;理论;方法;应用。
引言:水文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其频率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灾害管理和防治中,水文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学决策和技术支持。
本文以洪水为例,探讨了水文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方法和应用,为灾害管理和防治提供参考。
一、水文灾害风险评估的理论基础(一)水文灾害的定义与分类水文灾害是由降雨、融雪、径流、水位等水文因素引起的灾害事件。
根据水文灾害的不同特点和影响范围,可以将其分为洪水、干旱、泥石流、山洪等类型。
其中,洪水是最为常见的水文灾害,其频率和影响范围均高于其他类型的灾害。
(二)风险评估的概念与方法(1)风险评估是指对特定事件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的过程。
其基本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等环节。
湖南省暴雨洪水特征分析发表时间:2020-04-29T16:01:23.96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22期作者:杨莉[导读] 本文分析了湖南省的暴雨洪水的成因、时空分布特性提要:本文分析了湖南省的暴雨洪水的成因、时空分布特性,对各流域、洞庭湖的洪水特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供有关专业人员工作时参考。
关键词:湖南省暴雨洪水特性分析1、湖南省暴雨洪水成因湖南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和北部地势低平,呈马蹄形丘陵盆地。
受季风的影响,汛期湘东南较早而西北较迟,湘、资水主汛期为4~6月,沅、澧水主汛期为5~7月份。
湖南的洪水均由暴雨产生。
湖南的特大洪水主要由长江梅雨锋系产生,梅雨环流形势的共同特点是500hPa天气图上中高纬度地区存在阻塞形势,低纬度东亚110°E 附近出现大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西太副高)与青藏高压分别在其两侧。
梅雨一般出现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最早在6月初,最迟在7月底。
一般每年最后一次梅雨形成该年的最大洪水,所以7月下旬仍有大洪水发生。
在500hPa天气图上西太副高脊线在115°~120°E的位置,6月份平均在20°N附近,脊点在115°E以西时多雨,持续稳定易涝;7月份西太副高脊线的活动位置平均在26°N附近,在25°N以南时则多雨。
副高脊线第一次到达20°N时叫“入梅”,稳定跳出25°N叫“出梅”,即梅雨季节结束,主雨带移至黄淮和华北。
湖南暴雨的水汽输送与西太副高脊线的活动位置及西南气流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2、湖南省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湖南暴雨的水汽输送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的活动位置及西南气流的强弱密切相关。
4~9月为汛期,其中5~7月中旬为主汛期,后期一般年份是少雨期。
2.1 降雨的时间分布不均湖南省多年平均降雨量1472mm,降雨的年内变化差异大,大致与夏秋季海洋暖湿气团和南下冷空气的次数大小有关,在季节上的分配也很不均匀。
湖南暴雨洪涝灾害损失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李梦婕;汪明;史培军【期刊名称】《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4(0)4【摘要】利用1984—2010年湖南灾情统计资料,对湖南暴雨洪涝灾害损失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以年降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口数、城镇率和建成区面积等为指标,从自然和社会2个方面,初步探究了湖南洪涝灾害格局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湖南暴雨洪涝灾害整体呈现加重的趋势.洪涝灾害年内分布差异大,夏季最为集中,空间上主要集中在"湘资沅澧"四水流域下游和洞庭湖区.湖南暴雨洪涝灾害损失的变化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的影响,从全省来看,损失与年降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人口和城镇率间均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其中前两者尤为显著,作为致灾因子的强降水是造成湖南洪涝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虽然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害脆弱性,但同时灾害暴露性的增加更为显著,从而使得湖南暴雨洪涝灾害的损失以及风险呈现上升趋势.【总页数】6页(P429-434)【关键词】暴雨洪涝;时空格局;脆弱性;暴露性;影响因素;湖南【作者】李梦婕;汪明;史培军【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26.616【相关文献】1.我国农业洪涝灾害损失时空特征分析 [J], 刘琳2.近25a中国暴雨及其引发的暴雨洪涝灾害影响的时空变化特征 [J], 於琍;徐影;张永香3.四川省暴雨洪涝灾害损失时空演变特征分析 [J], 卿清涛;陈文秀;詹兆渝4.近41年来江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J], 黄垭飞;管兆勇;蔡倩;吕纯月5.城市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时空特征分析 [J], 周健;张宏建;王冰;孙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湖南省水资源脆弱性时空演变研究杨琴;柯樱海;李小娟;宫辉力;邹君【摘要】为研究湖南省水资源脆弱性动态演变问题,利用GIS和RS技术,基于PSR 概念模型构建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确定水资源脆弱性指标综合权重,对2005-2013年湖南省水资源脆弱性的时空演变特征和脆弱性成因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分布格局呈现“中高周低,东强西弱”之势;(2)重度和极度脆弱区域团聚在东部和北部,微度和轻度脆弱区域呈阶梯状分布在西南两翼,中度脆弱区域如星罗棋布般分布在各个州市;(3)从时间变化上看,大体呈现“首尾时段波动明显,中间时段相对稳定”的特征;(4)从演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看,其脆弱性变化大致分为2种类型:持续增速型和低速稳定型.由此可见,近9年来,湖南省水资源脆弱性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水资源持续脆弱的主导因素;强降雨事件发生的频率是区域水资源系统性增强与减弱并存的直接原因.%In order to study the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water resources vulnerability (WRV) in Hunan province.By using GIS,RS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the water resources pressure-sensitivity-applicability (PSR) conceptual model,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WRV was constructed.Meanwhile,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entropy method was adopt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WRV index from 2005 to 2013.Then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WRV and its reasons was analyzed as well.The results show:(1) during the study period,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WRV is low in the border regions and high in central regions,strong in the east and weak in the west;(2) Severe vulnerability of WRV centralizes along the north andeast,while the slight and moderate vulnerability is ladder-like distributed along the south and west.Meanwhile,the areas of moderate vulnerability disperse all over the study area;(3) the feature of time series of the WRV typically present fluctuated at the begin and end of the study period,and relatively stabilized in the middle period;(4) from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s of evolution,the vulnerability changes are broadly divided into two types:continuous growth and low speed stability.In recent nine years,WRV of Hunan province had an stron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is the dominant factor that drives water resources continue to be fragile.Meanwhile,the frequently heavy rainfall events is the direct causation of the coexistence of increased and weakened WRV.【期刊名称】《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7)003【总页数】7页(P79-85)【关键词】水资源脆弱性;时空演变;PSR模型;湖南省【作者】杨琴;柯樱海;李小娟;宫辉力;邹君【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衡阳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30 引言水资源脆弱性是指水资源系统在气候变化、极端事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坏,并难以恢复到原有状态的倾向或趋势,是水资源系统敏感性与适应性的表征[1]。
暴雨灾害社会脆弱性与适应能力分析一、暴雨灾害概述暴雨灾害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于降雨量超过正常值,导致地表水文循环失衡,引发的一系列自然灾害。
这种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暴雨灾害不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引发次生灾害,如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进一步加剧灾害的破坏性。
1.1 暴雨灾害的成因暴雨灾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城市化进程等。
气候条件的变化,特别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是导致暴雨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地形地貌对降雨的分布和汇集有重要影响,山区和低洼地区更容易受到暴雨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改变了地表的自然状态,减少了地表的渗透能力,增加了地表径流,从而加剧了暴雨灾害的风险。
1.2 暴雨灾害的影响暴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它直接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可能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其次,暴雨灾害会导致交通中断、基础设施损毁,影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此外,暴雨还可能引发水源污染、农作物受损等问题,影响人们的生活和食物供应。
二、社会脆弱性分析社会脆弱性是指社会系统在面对灾害时的易损性,它与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有关。
分析社会脆弱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暴雨灾害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
2.1 社会脆弱性的表现社会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脆弱性,指社会经济结构的不稳定性,如贫困、失业等问题;社会结构脆弱性,指社会群体间的不平等,如收入差距、教育水平差异等;基础设施脆弱性,指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和抗灾能力不足;环境脆弱性,指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如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2 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社会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自然因素如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这些因素决定了社会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
社会因素包括政策制定、资源分配、社会结构等,这些因素影响社会对灾害的应对能力和恢复力。
长沙防汛调研报告长沙防汛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最近几年,长沙市频繁遭受大暴雨袭击,导致城市内涝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为了进一步强化长沙市的防汛工作,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活动,旨在了解当前长沙市防汛措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调研方法1. 实地调研:我们组成小组走访了长沙市多个防汛重点地区,包括涉及排水系统、堤防、水库和污水处理厂等重点设施的观察和调查。
2. 信息收集:我们搜集了相关的政府文件、新闻报道、专家意见等相关资料,以了解防汛工作的政策和实施情况。
三、调研结果1. 城市排水系统设施老化问题:长沙市部分排水设施老化严重,无法满足大暴雨时的排水需求,导致市区内涝严重,给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 堤防基础设施薄弱:调研中发现,长沙市的一些堤防存在修建不规范、材料质量不达标等问题,这给防汛工作带来了安全隐患。
3. 水库调度不够灵活:调研中发现,长沙市的水库调度相对固定,不够灵活,无法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水位,导致防汛效果不佳。
4. 污水处理厂排放问题:长沙市的污水处理厂排放问题也引起了我们的关注,一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足,导致部分生活污水未能及时处理,污染了水体。
四、调研建议1. 加大城市排水系统的改建力度:长沙市应加大对老化排水设施的更新和改建力度,改进排水系统,提升其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风险。
2. 强化堤防建设和维护:加强对堤防基础设施的监管,修建更加坚固和规范的堤防,加强维护工作,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提高水库的调度灵活性:长沙市应加强与水利部门的合作,及时调整水库的水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度,以适应极端天气的变化。
4.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提高其处理能力,确保废水的安全排放和处理,有效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长沙市在防汛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今后的工作中,长沙市政府应加大投入,提高城市防汛设施的质量和能力,提升城市的抗洪能力,保护人民的生活和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