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基础培训(1)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64
气动基础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气动技术基础》教材的第1章“气动系统概述”和第2章“气动元件”,详细内容涉及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等功能和用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领域。
2. 掌握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原则。
3. 学会分析气动系统原理图,具备简单的气动系统设计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原则,气动系统原理图的分析。
教学重点: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气动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搭配与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基础培训PPT、气动元件实物、气动系统原理图、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气动设备运行视频,引发学生对气动技术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2) 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原则。
3. 实例分析:分析气动系统原理图,讲解气动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搭配与使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气动系统原理图,并进行简单的气动系统设计。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2. 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选用原则。
3. 气动系统原理图分析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简述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
2) 分析给定气动系统原理图,并指出其中所使用的气动元件。
3) 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系统,并说明其功能。
2. 答案:1) 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
工作原理:通过气源装置提供压缩空气,经过控制元件调节后,驱动执行元件完成相应动作。
2) 略。
3) 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结合理论讲解、实例分析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气动基础知识。
气动基础知识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流体力学与气动基础》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流体力学基础”和第四章“气动基础”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流体的性质与分类,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流体阻力和升力,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运用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流体力学和气动基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会分析流体力学和气动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并能够提出解决方案。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的理解和应用,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
重点:流体静力学,流体阻力和升力,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基础知识PPT,流体力学和气动元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笔记本电脑,学习手册,气动元件实操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气动元件在实际应用中的视频,让学生了解气动技术的应用场景。
2. 理论讲解(10分钟):讲解流体力学基础和气动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教学难点和重点。
3. 例题讲解(15分钟):针对教学难点,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加深对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和气动元件工作原理的理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实操演练(15分钟):分组进行气动元件的安装和调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流体力学基础:流体的性质与分类,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
2. 气动基础:流体阻力和升力,气动元件工作原理,气动元件分类及功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流体的性质与分类。
(2)计算流体阻力和升力。
(3)论述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选用。
2. 答案:(1)流体的性质与分类:流体具有无固定形状、可压缩性、粘性等特点。
根据流体的物理性质,可分为气体、液体和塑性流体。
(2)流体阻力和升力:根据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计算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阻力和升力。
液压与气动基础培训试题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液压是用液体作为传动介质,气动是用气体作为传动介质。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液压和气动的动力源全部为电能。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液压传动的动力元件作用是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液压传动的执行元件包括:液压缸和液压马达。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液压的控制元件包括压力控制阀、流量阀、方向控制阀及液压缸。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液压蓄能器是能量储存装置,保证整个系统的压力正常。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空气压缩机基本分为:往复活塞式、旋转叶片式、旋转螺杆、离心式。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储气罐主要功能包括:储存压缩空气、缓冲压力、预除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空气过滤器用化学试剂相互作用除去水份、油份和杂质。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气缸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液压传动相对于气动速度() [单选题] *A、较快B、冲击力快C、运行平稳(正确答案)2、溢流阀在液压系统中主要是() [单选题] *A、定压溢流;(正确答案)B、压力自动保持稳定;C、自动控制顺序3、调速阀在液压系统中主要功能是() [单选题] *A、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流体流量;B、通过流量的变化调节执行机构速度;(正确答案)C、以输入电信号来改变节流阀的开度,从而调节系统的流量4、电液换向阀属于() [单选题] *A、方向控制阀;(正确答案)B、流量控制阀;C、压力控制阀5、液压符号代表() [单选题] *A、油泵(正确答案)B、马达C、电机6、液压符号代表() [单选题] *A、单向阀(正确答案)B、节流阀C、液控阀门7、液压符号代表() [单选题] *A、压力表(正确答案)B、压力开关C、温度计8、吸附式干燥机采用的干燥剂() [单选题] *A、活性炭;B、氧化铝;(正确答案)C、树脂9、空气干燥机的主要功能() [单选题] *A、除水;(正确答案)B、除油;C、除粉尘10、气动图形符号中表示() [单选题] *A、流量计B、电动机C、温度计(正确答案)三、多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一个完整的液压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 *A、动力元件(正确答案)B、执行元件(正确答案)C、控制元件(正确答案)D、辅助元件(附件)和液压油(正确答案)2、液压控制元件包括() *A、压力控制(正确答案)B、流量控制(正确答案)C、方向控制(正确答案)D、安全保证3、压力控制阀包括:() *A、溢流阀(安全阀)(正确答案)B、减压阀(正确答案)C、节流阀D、顺序阀(正确答案)4、流量控制阀包括:() *A、减压阀B、节流阀(正确答案)C、调速阀(正确答案)D、分流阀(正确答案)5、方向控制阀包括:()等。
2024年smc气动基础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程基于《SMC气动技术基础》教材,涉及第1章“气动基础概念”和第2章“气动元件及其功能”,详细内容如下:1. 气动基础概念:气源系统、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等基本构成和功能。
2. 气动元件及其功能:气缸、气阀、传感器、气压调节器等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动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气动元件的分类和功能。
2. 学会分析气动系统原理图,了解气动元件在系统中的应用。
3. 能够运用气动基础知识,进行简单的气动系统设计和故障排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气动元件工作原理的理解,气动系统原理图的分析。
2. 教学重点:气动元件的分类、功能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元件实物、气动系统原理图、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介绍气动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发学生对气动技术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气动基础概念:讲解气源系统、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2)气动元件及其功能:介绍气缸、气阀、传感器、气压调节器等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3. 实践操作:(1)参观气动元件实物,让学生直观了解元件结构。
(2)分组讨论,分析气动系统原理图,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4.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气动系统设计和故障排查的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气动基础概念:气源系统、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
2. 气动元件及其功能:气缸、气阀、传感器、气压调节器。
3. 气动系统原理图分析:元件符号、连接方式、系统运行原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气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答案:(1)气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包括气源系统、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
(2)气动系统原理图中,气缸为执行元件,气阀为控制元件,传感器为检测元件,气压调节器为辅助元件。
气动综合实验系统练习一单作用气缸的直接控制练习目的:—单作用气缸的使用—单作用气缸的直接启动—二位三通按钮阀的使用—调理装置与多路接口器的使用练习要求:—以简化形式画出不带信号示意线人位移步骤图—根据练习说明、示意图等,设计和画出系统回路图—选择所需的元件—将所选用的元固定在安装板上,最好是按回路图来排列放置元件—在压缩空气关掉的情况下,连接你的系统—通压缩空气,并看运行是否正确(校验)—拆卸你的控制系统,并将元件放好练习说明:按下按钮开关,单作用气缸(1.0)的活塞杆向前运动。
当松开按钮开关,活塞杆返回。
1A位移步骤图:回路图:位移步骤图:回路图:设备元件表:解答说明:初始位置:气缸和阀的初始位置可以在回路图上被确定,气缸(1.0)的弹簧使得活塞位尾端,气缸中的空气通过二位三通控制阀(1.1)而排出。
步骤1至2:按下按钮开关使二位三通控制阀开通,空气被压送到气缸活塞后部,活塞前向运动;如果按钮开关继续按着,活塞杆保持在前端位置。
步骤2至3:松开按钮阀开关,气缸中的空气通过二位三通控制阀(1.1)排出。
弹簧力使活塞返回初始位置。
注意:如果按钮开关只是短暂地一按,活塞杆将仅仅前向运动某一距离就马上退回了。
1.0练习二单作用气缸的速度控制练习目的:—单作用气缸的直接启动—静止位置常开的二位三通导控阀的使用—区别位置常开和位置常闭的二位三通阀—调节单向节流阀—了解快速排气阀的作用练习要求:—画出不带信号示意线的位移步骤图—设计并画出回路图—建立该回路图—检验其功能—用节流阀调节冲程时间—拆卸,并将元件放好练习说明:通过按钮开关使单作用气缸迅速回程,当松开按钮开关,活塞杆作前向运动,前向运动时间t=0.9s。
在单向节流阀前后各装一个压力表。
1A位移步骤图:回路图:1.0位移步骤图:回路图:解答说明:静止位置:气缸尚未加压,气缸(1.0)的活塞杆由于复位弹簧的作用而处于尾部位置。
初始位置:单作用气缸的初始位置是在前端,因为压缩空气通过、静止位置常开的二位三通控制阀施加于气缸了。
smc气动基础培训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机械工程基础》教材第十二章“气动技术”展开,详细内容包括: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分类、气动系统的设计原理、气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气动回路的识别与构建、以及SMC气动产品的特点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气动元件的基本工作原理,能区分不同类型的气动元件。
2. 学会设计基本的气动系统,并能进行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3. 能够阅读并构建简单的气动回路,了解SMC气动产品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与气动系统的设计原理。
难点:气动回路的构建与SMC产品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动元件实物、气动回路演示装置、SMC气动产品样本。
2. 学具:气动回路模拟软件、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5分钟):通过展示一个气动机械手的操作,引发学生对气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兴趣。
2. 理论讲解(45分钟):讲解气动元件工作原理、气动系统设计方法,强调SMC产品的优势。
a. 气动元件分类与工作原理b. 气动系统的设计流程c. SMC气动产品的特点3. 例题讲解(30分钟):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如何构建一个简单的气动回路。
4. 随堂练习(20分钟):学生使用气动回路模拟软件,自行设计一个简单的气动回路。
5. 互动讨论(20分钟):学生展示设计成果,互相交流心得,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气动元件的分类及工作原理图2. 气动系统的设计流程图3. SMC气动产品特点列表4. 气动回路构建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气动控制系统,使其能够实现物体的抓取与放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学生掌握情况,对气动元件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气动回路构建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研究气动技术,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分类2. 气动系统的设计原理3. 气动回路的构建4. SMC气动产品的应用一、气动元件的工作原理与分类气动元件是气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气源装置、执行元件、控制元件和辅助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