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伊马替尼不良反应处理
- 格式:pptx
- 大小:1.44 MB
- 文档页数:27
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项晓军;张凌;陈俊;熊建萍【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年(卷),期】2013(28)5【摘要】目的评价靶向药物伊马替尼治疗晚期(不可切除或复发转移)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2年2月接受伊马替尼一线治疗的晚期GIST患者30例,分析疗效并统计不良反应。
结果 30例患者起始剂量400 mg/d起,获得完全缓解1例(3.3%),部分缓解17例(56.7%),疾病稳定10例(33.3%),疾病进展2例(6.7%)。
中位PFS为32.5月,中位OS为58.2月。
绝大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为1~2级,主要表现为水肿(80.0%)、贫血(56.7%)、恶心(43.3%)、腹泻(30.0%)及乏力(26.7%)。
3级不良反应为粒细胞减少(6.7%)和贫血(3.3%),无4级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晚期GIST疗效好,患者对于400 mg/d的治疗剂量耐受良好。
【总页数】3页(P529-531)【关键词】胃肠肿瘤;伊马替尼;治疗应用;基因;回顾性研究【作者】项晓军;张凌;陈俊;熊建萍【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2;R735.3【相关文献】1.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分析及不良反应 [J], 张信华;吴晖;马晋平;陈斯乐;蔡世荣;何裕隆;詹文华2.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J], 彭光勇;王亚旭;唐云昊;Bahadur MA3.伊马替尼耐药后,GIST病人的治疗选择瑞戈非尼对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GRID):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Ⅲ期试验解读 [J], 赵宏4.伊马替尼耐药后,GIST病人的治疗选择瑞戈非尼对伊马替尼和舒尼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GRID):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Ⅲ期试验解读 [J], 赵宏;5.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中晚期高危胃肠间质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 张蕾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片)说明书【格列卫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商品名称:格列卫(Glivec)英文名称:ImatinibMesylateCapsules【格列卫成份】格列卫活性成份为甲磺酸伊马替尼。
化学名称:4-[(4-甲基-1-哌嗪)甲基]-N-[4-甲基-3-[[4-(3-吡啶)-2-嘧啶]氨基]苯基]-苯胺甲磺酸盐分子式:C29H31N7O.CH4SO3分子量:589.7【格列卫性状】格列卫为黄色至橘黄色片剂。
【格列卫适应症】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急变期、加速期或α-干扰素治疗失败后的慢性期患者。
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成人患者。
【格列卫规格】100mg【格列卫用法用量】开始剂量:一开始治疗就应由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或GIST有治疗经验的医师进行。
格列卫应口服,宜在进餐时服药,并饮一大杯水。
通常成人每日一次。
儿童和青少年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早晨和晚上)。
不能吞咽片剂的病人(儿童),可以将片剂分散于水或苹果汁中。
建议怀孕期和哺乳期妇女在打开胶囊时,避免药物与皮肤或眼睛接触,或者吸入(见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接触打开的胶囊后应立即洗手。
--CML病人的治疗剂量成人对慢性期患者的推荐剂量为400毫克/日,对急变期和加速期患者为600毫克/日。
只要有效,就应持续服用。
如果血象许可,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在下列情况下剂量可考虑从400毫克/日增加到600毫克/日,或从600毫克/日增加到800毫克/日(400毫克,口服,分2次服用):疾病进展、治疗至少3个月后未能获得满意的血液学反应,已取得的血液学反应重新消失。
3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到目前为止,儿童患者的用药经验有限。
依据成人的剂量,推荐日剂量为:慢性期260mg/m2(剂量:400mg)、加速期和急变期340mg/m2(剂量:600mg),制订儿童患者的每日推荐剂量,计算所得剂量一般应接近或在100mg左右,12岁以下儿童的剂量一般应尽可能接近或在50mg左右。
新型抗肿瘤药临床应用要点(2023版)伊马替尼Imatinib制剂与规格:(1)片剂:100mg.400mg;(2)胶囊:50mg>IOOmg适应证:1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胃肠间质瘤成人患者。
2.用于CYit(CDI17)阳性胃肠间质瘤手术切除后具有明显复发风险的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
合理用药要点:1推荐剂量为400mg∕次,每天一次,口服,宜在进餐时服药。
用药期间必须注意常见的不良反应,例如:体液潴留、恶心、腹泻、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贫血、疼痛性肌痉挛以及肝功能损伤。
3.治疗前应检查肝功能,以后可每月复查1次。
治疗的第1个月宜每周检查血常规,第2个月每2周检查1次。
建议定期监测体重。
对于肝功能损伤、严重心力衰竭、孕妇、哺乳期妇女、骨髓抑制者、病毒、细菌感染及胃肠功能紊乱者慎用。
4.治疗后若未能获得满意疗效,如果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剂量可增加到每天600~800mg,分两次餐后服用;若患者从本药持续获益,可持续接受本药治疗。
5.对于潜在可切除的胃肠间质瘤患者,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也可令患者获益。
6.伊马替尼是CYP3A4的底物,同时给予CYP3A4诱导剂后伊马替尼的血浆浓度降低,从而导致疗效降低,应避免伊马替尼与CYP3A4诱导剂联合使用。
7.伊马替尼可抑制CYP3A4、CYP2D6.CYP2C9和CYP2C19,与其他药物合用时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8.伊马替尼应在进餐时或餐后服用。
(1)使用胶囊剂型时,对于不能吞咽胶囊的患者(包括儿童),可以将胶囊内药物分散于水或苹果汁中。
使用片剂时,可以将药片分散于不含气体的水或苹果汁中(IOOmg约用50m1,40Omg 约用200m1)。
应搅拌混悬液,一旦药片崩解完全应立即服用。
(2)如果接受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如严重体液潴留),应停药,直到不良反应消失,然后再根据该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调整剂量。
(3)对于3岁以上儿童使用伊马替尼的研究,主要来自国外儿童研究数据,中国儿童人群用药安全有效性数据有限。
伊马替尼不良反应处理伊马替尼(英文名Imatinib,商品名Gleevec)是一种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胃肠道间质瘤的药物。
然而,伊马替尼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
本文将介绍伊马替尼的不良反应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伊马替尼可能会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如下:•恶心和呕吐:可饮用姜汤或食用鲜姜,也可口服抗呕药物,如丙氨酸或多潘立酮。
•腹泻: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并采取低脂饮食。
必要时,可口服止泻药物,如鹰翘解毒片或正柿丸。
水肿和水潴留伊马替尼可能会导致水肿和水潴留,通常出现在手足和眼周围。
处理方法如下:•限制钠盐的摄入:应尽量避免进食咸味食物。
•纠正电解质紊乱:钾离子、镁离子和钠离子平衡不良可能会导致水肿和水潴留。
患者应定期检测电解质水平,必要时进行补钾或补镁。
•利尿治疗:水肿和水潴留较严重时,可口服利尿剂或者手脚变形明显时采取活血化瘀脱水的方式。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伊马替尼可能会对造血功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减少等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如下:•贫血:确定患者是出现了缺铁性贫血还是溶血性贫血。
如果是缺铁性贫血,应注意饮食,适量补充铁元素或口服铁剂;如果是溶血性贫血,可给予输血等治疗。
•减少血小板:需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根据情况,可采取输注血小板、口服药物、避免使用作用于血小板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治疗措施。
•减少白细胞:如白细胞减少较严重,可口服促白细胞生成素或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等药物。
此外,应注意加强患者的抵抗力。
肝肾系统不良反应伊马替尼可能会引起肝肾功能异常、肝损伤和肾损伤等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如下:•肝损伤:如肝酶异常较为明显,应减少进食油腻、烧烤、药物等会伤肝的物品,确定药物的停药和调整剂量。
•肾损伤:应注意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特别是动物蛋白等高蛋白质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B和补充支持治疗。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伊马替尼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手脚麻木、失眠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响处置预案肿瘤的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由于肿瘤细胞与正常组织细胞间缺少根本性的代谢差异,化疗中使用的多数抗肿瘤药在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 会对机体的某些正常细胞、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并且可能限制药物的用量、阻碍疗效的发挥。
依据抗肿瘤药所致的不良反响发生的时间不同,临床将其分为:①马上反响:局部刺激、恶心、呕吐、发热、过敏。
②近期反响:骨髓抑制、脱发、口腔炎、腹泻、脏器功能损伤。
③远期反响:诱发肿瘤、免疫功能抑制、不孕等。
因此,对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响应加以重视,现依据抗肿瘤药物所致不良反响发生的组织、系统的不同,总结如下:1.消化系统不良反响及防治胃肠道毒性作用消灭的时间、程度与患者体质有关,大多数患者在用药后3〜4 小时消灭。
一\恶心、呕吐化疗药物引起的最常见的早期毒性。
顺伯是迄今为止致吐作用最强的化疗药物。
防治:5-HT受体拮抗剂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等疗效较好;甲氧3氯普胺、苯海拉明、地塞米松、西咪替丁等联合应用于止吐;对使用培美曲塞化疗所致的呕吐产生了条件反射,可用苯二氮卓类冷静药止吐,同时应防止水、电解质失调。
可以赐予胃粘膜保护药物,泮托拉噗钠等。
中药生脉注射液可减轻恶心、呕吐反响。
二、黏膜炎化疗药物会影响增殖活泼的黏膜组织,引起口腔炎、唇损害、舌炎、食管炎和口腔溃疡。
常见于甲氨蝶吟、氟尿喀咤、卡倍他滨、依托泊甘、培美曲塞、放线菌素Do 防治:做好口腔护理;加强养分,多饮水;不吃对口腔黏膜有刺激的食物;可以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益口含漱液漱口。
削减溃疡发生率,溃疡处可用口腔溃疡膜、锡类散等治疗,也可用5%碳酸氢钠溶液及亚叶酸钙溶液漱口。
必要时应用抗感染、抗真菌药物。
三、腹痛多见于长春碱类、去氧氟尿甘、阿糖胞昔、替尼泊甘、利妥昔单抗等。
防治:严格把握给药速度。
可对症处理,赐予雷尼替丁、奥美拉理等。
四、腹泻简洁引起腹泻的药物有氟尿喀咤及其衍生物、羟基服、阿糖胞甘、甲氨蝶吟、依托泊甘等。
吃伊马替尼饮食要注意什么伊马替尼(Ima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和一些其他癌症,包括胃肠道间质瘤(GIST)和慢性嗜酸性白血病(CEL)。
在服用伊马替尼期间,合理的饮食习惯和注意事项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和药物疗效非常重要。
以下是吃伊马替尼饮食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1. 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伊马替尼可以与食物相互作用,影响其吸收和利用。
为避免影响疗效,建议在服用伊马替尼前后2小时内避免饮食。
此外,维生素C 含量高的食物和葡萄柚汁可能会降低伊马替尼的效果,因此最好避免或减少摄入这些食物。
2. 营养均衡:良好的营养摄入对于患者的康复和增强免疫系统至关重要。
饮食应包含均衡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低脂乳制品、瘦肉和鱼类,避免高糖、高脂和高盐食物的摄入。
3.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伊马替尼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和疲劳等。
这些副作用可能会导致机体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增加,因此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B、C、D和E以及钙、镁、铁等矿物质。
这可以通过饮食或药物途径实现。
4. 避免刺激性食物:伊马替尼可能会引发胃肠道问题,如胃痛、消化不良和腹泻。
为了减轻这些症状,建议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油炸食品、辛辣食物、酸性食物和咖啡等。
5. 饮食温和:伊马替尼可能导致口干、口炎和嗓子痛等不适症状。
为了缓解这些症状,建议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量。
选择温和的食物和饮料,如温热的汤、水果泥和易于咀嚼的食物。
6. 注意药物与饮食的时机和配合:伊马替尼通常需要每天定时服用,建议患者遵守医生的用药指导,并确保在正确的时间点服用药物。
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随餐服用伊马替尼,以减少胃肠不适症状。
7. 戒烟限酒:研究表明,吸烟和饮酒可能会降低伊马替尼的疗效,并增加治疗失败的风险。
因此,患者应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在服用伊马替尼期间,合理的饮食习惯对于患者的康复和疗效至关重要。
伊马替尼治疗胃间质瘤出现剥脱性皮炎并处理一例发表时间:2016-02-25T13:42:10.917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作者:武艳飞1王智2斯琴2[导读] 1.鄂尔多斯东胜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2.巴彦淖尔市医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临床资料患者张XX 女18岁,主因“头晕、乏力、纳差,伴黑便4天.”入院.入院后查胃镜:胃小弯侧见一巨大隆起性肿物,武艳飞1王智2斯琴21.鄂尔多斯东胜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2.巴彦淖尔市医院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摘要】目的通过报道伊马替尼治疗胃间质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一例,并行妥善处理后好转.提示伊马替尼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必须及时处理,处理后再次给予伊马替尼治疗再无明显不良副作用. 【中图分类号】R758.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85-011临床资料患者张XX 女18岁,主因“头晕、乏力、纳差,伴黑便4天.”入院.入院后查胃镜:胃小弯侧见一巨大隆起性肿物,累及几乎整个胃体小弯侧,考虑T4N1期癌,已取病理:免疫组化:CD117+、CD34+、S-100+,考虑为恶性间质瘤.腹部CT示:左上腹巨大肿瘤,考虑恶性肿瘤,与胃、局部小肠及胰体尾部分界不清.诊断:1,胃肠道间质瘤(GIST).2,消化道出血.据分期及肿物情况无法手术根治,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日控制病情.口服药物5周后出现起初出现较大的丘疹、癍丘疹,色红,多分布在前臂及躯干部位,不完全对称,偶尔出现在脸部,搔痒难耐.口服扑尔敏、维生素C、钙剂,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避免日光照射,治疗后疗效不佳.因血液科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较多血液科就诊.血液科皮肤科会诊考虑剥脱性皮炎.查血象:红细胞2.62x1012/L,白细胞5.6x109/L,血小板287x109/L,血红蛋白58g/L,嗜碱性粒细胞2%,考虑药物过敏所致剥脱性皮炎,嗜碱性粒细胞增高.于是果断停用格列卫,甲强龙40mg/日冲击治疗,三天后未见新皮疹出现,原有皮疹多处消退,第4天改为口服强的松30mg/日,氯雷他定10mg/日,同时继续服用维生素C 、钙剂治疗,10天后皮疹全部消退,病人无不适.期间输注红细胞4u.病人出院.继续服用格列卫400mg/日,同时预防性服用吡密斯特钾1片/日,扑尔敏4mg/次,3次/日,强的松逐渐减量,强的松共服用一个月停药,避免日晒.每两周查血象一次,病情稳定.三个月后停用抗组胺类药物,再未发生皮疹、皮炎.血红蛋白逐渐恢复至96g/L,嗜碱性粒细胞:0.4%.复查腹部CT:肿物大小较前减小40%,患者一般情况好,无再次出现消化道出血.2讨论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肠系膜、网膜肿瘤,然而,恶性GIST却是最常见的胃肠道肉瘤.随着内镜技术的提高检出率逐渐提高.[1]C-kit等突变基因编码酪氨酸激酶促进肿瘤的形成,而甲磺酸伊马替尼为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可竞争性抑制此酶,使肿瘤凋亡.[2]从而给予无法手术根治的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本病例患者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生活规律,治疗1月,开始发生皮疹,继而发展为剥脱性皮炎.停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加甲强龙冲击治疗3天,病情得到控制,治疗效果好,而后继续服用组胺类药物和激素治疗一个月后治愈.甲磺酸伊马替尼引起剥脱性皮炎的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患者可能是由于嗜碱性粒细胞的增多出现皮疹,由此推断嗜碱性粒细胞可能释放组胺类物质导致皮疹出现.应用激素、抗组胺类药物的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促使皮疹很快的到控制,也证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可能是甲磺酸伊马替尼除作用于BCR/ABL融合基因外,对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PDGF)受体的抑制剂[3],而实验证实,敲除PDGF基因的小鼠可出现严重的水肿和过敏反应[4].因此,甲磺酸伊马替尼引起皮疹的确切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一般来说,患者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少见,已报道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肌肉酸痛、骨髓抑制、水钠潴留、腹泻等,发生皮疹也很常见,约占26%,发生剥脱性的皮炎却罕见.在发生剥脱性皮炎后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处理,停用格列卫,应用激素及抗组氨类药物.我们鉴于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出现严重骨髓抑制后,可以暂时停药,等待恢复后再次用药时可能见到原有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的经验,为避免剥脱性皮炎得不到控制,甚至病情加重,我们在单纯应用抗过敏药物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果断停用格列卫,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和激素治疗,皮疹迅速消退,待皮疹完全消退后再用格列卫,皮疹就再没有出现,说明此方法是安全的.其机制可能与免疫状态,嗜碱性粒细胞减少有关.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引起剥脱性皮炎可能是急性的,也可能是药物的慢性积累引发的.但其所致的剥脱性皮炎来势凶猛,病情重,需立即停药、抗过敏、激素治疗.因此我们在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时,要严密观察,警惕剥脱性皮炎的发生,必要时提前预防,格列卫说明书中提到,通过检测嗜碱性粒细胞,预先使用抗组胺类药物,以避免皮疹的发生,直至嗜碱性粒细胞正常.而相当一部分患者必须服用该类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本患者.在停用药物抗过敏,激素治疗后药物再次使用,不良反应减轻或无再次出现,说明即使发生过敏积极处理后继续用药也是可行的.本患继续使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已8月未再次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每2-3周我院门诊随访疾病控制较好.但本患具有高肿瘤负荷,是否肿瘤因素影响患者出现严重过敏不得而知,后因肿瘤负荷减小而严重过敏反应减轻,期待相关研究出现.参考文献[1] 梁寒.胃肠道间质瘤的手术治疗[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13,12(4):249[ -2522] LiuLC,XuW T.Prognosisanalysisof216caseofgastrointestinalstroG[ maltumor[J].ChiJGastrointestSurg,2012(15):255-258.3] PietrasM,etal.Inhibitionof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receptorsreGducesinterstitialhypertensionandincreasestranscapillarytransportintumor[J].[ cancerRes,2001,61:29294] H euchelR,Berg A,Tallquist M,etal.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betareceptorregulatesinterstitialfluidhomeostasisthroughphosGphatidylinositoKinasesignaling[J].proc NatlA cadSciUSA,1999,96:11410.。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皮肤不良反应及处理摘要】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在我国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已经得到了相关广泛的应用,其能够帮助肿瘤患者获得较好的恢复,同时具有较好的药物耐受性,因此对于患者的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此时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就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情况,针对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皮肤不良反应及处理详情做出刍议。
【关键词】皮肤不良反应;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处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75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090-02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生活水平的上升同时对人们生活节奏、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产生了严重影响,加之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人们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均产生了严重影响[1-2]。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是治疗肿瘤的新型手段,虽然有较好的效果,但不良反应难以避免,故而本研究则主要从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角度出发,分析其皮肤不良反应情况和处理措施。
1.包膜相关抑制剂包膜相关抑制剂所包含的种类较多,有多靶点络氨酸激酶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3],该类抑制剂均作用于患者的胞膜水平,但不良反应特点却存在差异,其详情如下。
1.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是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关键通路,对于皮肤炎症的调节、屏障功能和固有免疫功能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则包括了帕尼单抗、西妥昔单抗、吉非替尼等多种药物,其皮肤不良反应十分常见,几乎60%以上的患者均会受到累及,表现为甲沟炎、丘疹脓疱性疹、皮肤瘙痒、干燥等情况[4];其处理办法即:指导痤疮轻症患者使用红霉素、弱效糖皮质激素干预,中重度患者则可使用多西环素或米诺环素口服;甲沟炎出现后则指导患者使用抗菌肥皂进行清洗,外用糖皮质激素并进行局部热敷,严重患者则指导其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服用,如果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现象,则可合理根据其情况使用抗组胺药物,以期促进患者恢复[5]。
伊马替尼的功效与作用
伊马替尼(Imatinib)是一种小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常用于治
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和胃肠间质瘤(GIST)等恶
性肿瘤。
对于CML患者,伊马替尼可以通过靶向BCR-ABL抑制剂的
作用,阻断异常的BCR-ABL蛋白激酶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
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和存活能力,达到治疗效果。
在治疗GIST时,伊马替尼能够抑制肿瘤细胞中的KIT蛋白激
酶活性,阻断异常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进展。
此外,伊马替尼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罕见的恶性肿瘤,如慢性肥大细胞白血病(CMML)和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SM)等。
伊马替尼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给药,提高了患者的便利性和治疗的依从性。
然而,该药物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
总而言之,伊马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白血病和胃肠间质瘤等恶性肿瘤的药物,能够通过抑制异常信号传导通路的作用,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进展,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 Nursing's Practicality2016年 8 月第 1 卷第 5 期V ol.1, No.5, Aug. 201643一例口服伊马替尼治疗慢粒白血病发生间质性肺炎的护理庄 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肿瘤诊疗中心,江苏 徐州 221004)【摘要】本文总结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服用甲磺酸伊马替尼出现间质性肺炎的相关护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施有效的呼吸道管理,正确的饮食指导,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发热、皮疹的对症处理以及激素副作用的预防。
经过及时诊治和精心护理,患者37天后病情好转出院。
【关键词】甲磺酸伊马替尼;间质性肺炎;护理【中图分类号】R7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6.05.043.02甲磺酸伊马替尼(商品名;Glivec ,格列卫)是一种2-苯嘧啶衍生物,它通过取代BCR-ABL 融合蛋白中的ATP 而阻断ABL 酪氨酸激酶的持续磷酸化,从而抑制Ph 阳性白血病克隆的增殖和抗凋亡作用,成为第一个成功治疗Ph 阳性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的靶向药物[1-2]。
对CML 的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都有很好的疗效,为CML 的治疗带来了希望。
甲磺酸伊马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恶心呕吐、水肿、腹泻、纳差、乏力、口腔溃疡、肝功异常,肌痛、肌痉挛等[3]。
也有发生间质性肺炎报道,如于洪霞等[4]报道由甲磺酸伊马替尼致间质性肺炎1例,Ohnishi K [5]等发现,在所有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27例出现间质性肺炎。
但未见伊马替尼致间质性肺炎的护理报道。
2015年10月本病房收治一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服用伊马替尼后并发间质性肺炎,现将该病人的治疗及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患者李某(ID 00374991),男,53岁,因腹胀、纳差、体重减轻诊断为CML (慢性期)3个月。
甲磺酸伊马替尼合理用药要点
通用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
制剂与规格:片剂:0.1g
适应证:
1.用于治疗不能切除和或发生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成人患者。
2.用于Kit(CD117)阳性胃肠道间质瘤手术切除后具有明显复发风险的成人患者的辅助治疗。
合理用药要点
1.用药期间必须注意常见的不良反应,例如体液潴留、恶心、腹泻、皮疹、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疼痛性肌痉挛、以及肝功能损伤。
2、肝功能损害者慎用本药物,避免同时使用CYP3A4制剂、诱导剂,尤其需要警惕与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联合使用。
3.治疗后若未能获得满意疗效,如果没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剂量可增加到每天0.6-0.8g若患者从本药持续获益,可持续接受本药治疗。
4、对于潜在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甲磺酸伊马替尼新辅助治疗也可令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