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2233测试标板的使用和判读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24
iso12233标准测试卡检测算法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ISO12233标准测试卡以及与其配套的检测算法。
ISO12233标准测试卡是一种常用的相机图像质量评估工具,通过使用该测试卡和相应的算法可以对相机在不同参数设置下的图像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和比较。
1.2 文章结构本文包括以下内容:引言、ISO12233标准测试卡、检测算法概述、解释说明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和结构进行简要介绍;ISO12233标准测试卡部分将对该测试卡的简介、设计布局以及使用方法进行详细阐述;检测算法概述部分将从原理说明、主要参数解释和应用场景举例等方面对相关算法进行概括性描述;解释说明部分将针对标准测试卡结果分析方法以及检测算法的应用实例进行具体解析;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文章中涉及到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对未来的展望和应用前景进行评估。
1.3 目的通过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ISO12233标准测试卡及其相关检测算法,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和结果解读。
同时,本文还将根据实际应用情况,给出改进建议,并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和评估。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请参考。
2. iso12233标准测试卡2.1 简介iso12233标准测试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数字图像设备的测试工具,旨在评估其图像质量和性能。
通过使用该测试卡可以对相机、摄像机、手机等设备进行检测和校正,以确保其输出的图像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2.2 测试卡设计和布局iso12233标准测试卡通常由一系列模式、线条和分辨率图案构成。
这些图案包括鹰眼图案、分辨力刻度线、圆环网格等,用于评估设备的分辨率、锐度、色彩还原以及其他重要参数。
测试卡上还可能包含了颜色补偿板和灰度块,用于校准设备的颜色平衡和动态范围。
2.3 使用方法使用iso12233标准测试卡进行检测通常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将测试卡安装在需要被检测设备的特定位置,并确保其完全平直。
摄像头光学评测标准文件编号:编制:审核:批准:汇编日期:前提该部分测试项如无特殊说明,应在暗室(墙壁为18%灰色或黑色,原始亮度<=0.01Lux)下进行测试;环境温度 20~30 摄氏度,湿度 35%~60%;以下测试如无特殊说明中均有使用测试板;度信盒;三脚架;电脑。
将测试板插到度信盒上并固定到三脚架上,使用数据线再将度信盒连接到电脑上,打开电脑上的度信版摄像头驱动软件,调整三脚架并进行拍照。
如下图:摄像头评测内容一、分辨率测试(Resolution)二、白平衡测试(White Balance)三、灰阶测试(Gray Scale Test)四、色彩还原准确度测试(Color Accuracy/Saturation)五、亮度均匀性测试(Lens Shading)六、颜色均性测试(Color Uniformity)七、信噪比(Color Uniformity)八、几何失真测试(TV Distortion)九、视场角测试(Field Of View)十、耀斑测试(Flare)十一、实景拍摄测试(Scene Capture)1 摄像头分辨率测试a.设备:ISO12233 chart 1X/2X/4X,度信盒,三脚架,电脑,均匀发光墙(使光均匀照到图片上);照度计(测量图片表面照度);ISO12233 chart 1X/2X/4Xb.数量:2 PCSc.测试条件:电脑处于开机状态,摄像头设置于最大分辨率;调节均匀发光板,使用照度计测试图中心照度,使图片表面照度大约为500±50 Lux;d.测试方法:1)调节终端镜头与测试图卡(ISO resolution Chart for Electronics Still Cameras )之间的距离,使图卡成像清晰,并使水平方向的粗框与拍摄画面水平框平行,拍摄时让图卡的有效高度(粗框内侧的高度)正好沾满画面。
一般图像格式水平像素与垂直像素比例为4:3,使所拍摄画面为黑线内区域即可。
高清网络摄像机测试大纲1功能测试1.1外观检查摄像机机身或者机芯上应有相应的标志,标志能够反映产品名称和型号,以及制造企业、生产日、输入电源要求和功耗等内容;测试方法:采用目测法检测,产品上应有上述标志,且表面应色泽均匀、不应有气泡、龟裂、脱落和磨损现象,不应该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渍;金属零部件不应有锈蚀;文字标识应清晰、完整。
1.2输入电源要求枪机供电电压:AC24V(±10%)或DC12V(±10%)供电,球机供电电压:AC24V(±10%),摄像机可选配PoE供电。
测试方法:用可调电压电源给待测设备供电,调节电源到最大允许误差值,设备连续工作10min,查看设备是否一直工作正常。
1.3镜头接口类型支持C/CS接口,镜头可选配。
测试方法:使用与摄像机sensor尺寸相同、分辨率匹配、接口匹配的镜头,连通上电后,测试摄相机成像在全焦段内是否可以聚焦且清晰。
1.4外部接口网络摄像机一般应具备如下接口:测试方法:采用目测法。
1.5音频输出音频清晰,音量可控,没有明显的噪音。
测试方法:通过客户端或浏览器连接至摄像机,打开音频对讲或播放功能进行对讲,通过摄像机输出音频至音箱或麦克,应能清晰收听相应语音。
1.6图像输出在视频信号处于监看或录像状态时,静态图像视觉效果良好,清晰,色彩真实,层次丰富;移动图像边缘无明显的锯齿、拉毛现象。
测试方法:用待测摄像机拍摄20m左右间距、时速约50公里的汽车,观察画面的整体信息,观察静态画面和移动画面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1.7音视频采集和编码摄像机根据需要可支持H.264、MPEG-4和M-JPEG等视频编码标准和G.711、G.721或G.729等音频编码标准。
测试方法:通过本地录像或者平台录像获取音视频流或录像,通过VLC等工具验证音视频编码类型。
1.8滤光片切换手动或者根据外界光线变化自动切换滤光片以适应白天模式和夜间模式;测试方法:在设置界面内手动切换摄像机黑白模式,或者通过遮挡镜头(含光传感器),观察摄像机画面是否有彩/色黑白转换,且配合听IRCUT是否有因切换而发出响声。
目录1、Dothinkey软件介绍2、开短路测试3、电流测试4、MTF测试5、Shading测试6、Particle测试7、坏点、亮点、色点测试8、AF测试9、TV-line测试一、目的制定本公司摄像头生产测试的标准,使产品生产测试最大程度提升品质状况,超越客户的期望和标准。
规范和统一摄像头测试的标准和认识。
二、标准内容1、Dothinkey软件介绍1.1介绍度信测试盒及其配套的软件是我司使用最广、最方便快捷的测试工具,其不仅成熟、稳定、高效,且可应用、开发的功能齐全,是标准测试推荐的测试盒之一。
以R4.121及之后升级更新的软件为基础介绍。
软件支持度信测试盒型号:HM100、HM300、HM330、HS100、HS200、HS300、HS300D、HV910、HV910D、UT300、UV910、UV920、UF920测试盒。
测试盒的安装使用介绍见《度信测试工具使用说明》。
在测试板的驱动安装好的情况下,按以下的流程进行软件设定即可出图。
1、PIN定义选择;根据产品的PIN定义类型选择。
2、芯片电压设定;根据产品芯片电压要求设定,不建议设置超出芯片所要求电压值。
3、MCLK时钟设定;根据图像稳定性和图像反应速度需求设置,不同的频率,会影响图像的亮度值,一般推荐10M,12M,20M,24M几种供选择。
不同类型的测试盒,其支持的最大时钟频率也不同。
4、芯片参数选择;对于2-L及以上的产品,要求必须指定芯片测试。
5、AF参数选择;一半默认采用DW9714选项。
提示:在【选项】里只勾起【数据库默认】及【自动搜索】后可以免去2-4步骤设定的麻烦,但是有可能不是您想要的出图芯片参数。
比如您测试的是4lane的产品,有可能此时会以2lane 的参数点亮。
1.2出图模式【快速】:以全分辨率的2*2bin的像素出图(帧率是全幅出图的5倍);快速模式需要数据库支持,即度信芯片数据库内建有快速模式的参数才可以支持。
实验二空间频率响应(SFR)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数码相机分辨率测试标准ISO12233以及GB/T 19953-2005《数码相机分辨率的测量》,熟悉测试标板构成,掌握其使用方法。
2、了解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的测试原理,理解空间频率响应(SFR)
曲线的含义
3、掌握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的测试方法,能够通过SFR曲线判别数
码相机的分辨率特性。
二、实验步骤:
1、使用数码相机拍摄ISO12233标准分辨率靶板(透射、反射靶板均可),要求
连续拍摄三幅图。
(由于所拍摄的靶板与第一次实验相同,仅处理区域不同,可挑选拍摄效果最好的图片进行处理)
3、使用Imatest软件测量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曲线,将测量结果与第
一次目视分辨率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三、实验过程与结果:
相机型号:富士s1770
相机基本设置:有效像素:1220万
光学变焦:15倍
等效焦距:28-420mm
快门速度:1/4-1/2000秒
测试标板:反射
测试原图:
第一次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
第五次第六次
第七次第八次。
测试技术标准 Test standards测试技术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数码摄像模组产品测试的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数码摄像模组产品的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min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SMX01-2006 数码摄像模组Q/SIT T05~07 检验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 数码摄像模组分辨率表征数码摄像模组对被摄景物细节的分辨能力。
可分别用视觉分辨率和空间频率感应灵敏度表达。
3.2 分辩率极限当空间输入频率等于数码摄像模组采样频率的1/2倍时,输入信号将开始出现混叠,此时的空间频率达到数码摄像模组的分辩率极限,单位:(Lw/PH)。
3.3 帧频帧频是数码摄像模组每秒钟产生完整图像的画面数,单位为“帧/秒”。
3.4 几何失真数码摄像模组拍摄的画面相对于被拍摄图案(见附录C 几何失真测试图卡)的几何变形,亦称为畸变。
如果实际像高大于被拍摄图像时为正畸变,亦称枕形畸变,如图1所示。
反之,为负畸变,亦称桶形畸变,如图2所示。
其几何失真q按下式计算:q=(y’-y)/y*100%其中:y’—正畸变像面最小畸变尺寸,负畸变像面的最大畸变尺寸y—与y’对应的被摄图案的尺寸图1 枕形畸变图2 桶形畸变13.5 坏点在特定的照明条件下(亮度差<10%),对数码摄像模组中像素的光电转换能力进行分析:1)30万Pixel芯片:在暗场条件下定义,坏点为比周围40*40个像素区域亮度平均值亮29DN;在白场条件下,定义坏点为比周围40*40个像素区域平均值暗15%;2)130万 Pixel芯片:在暗场条件下,定义坏点为比周围40*40个像素区域亮度平均值亮200DN;在白场条件下定义坏点为比周围40*40个像素区域平均值暗40%;3)200万Pixe芯片:在暗场条件下,定义坏点为比周围40*40个像素区域亮度平均值亮200DN;在白场条件下定义坏点为比周围40*40个像素区域平均值暗50%。
IR摄像头测试规范制订部门:生产测试部项目名称:9282摄像头版本:V1.0编制:日期: 2018年11月 10日审核:日期:年月日会签:日期:年月日批准:日期:年月日文档修订记录目录1.测试目的 (4)2.适用范围 (4)3.检测设备 (4)4.检测标准 (4)5. 测试内容 (4)5.1单体外观检测 (5)5.2单体尺寸检测 (5)5.3 单体功能检测 (5)5.4单体光学性能检测 (6)5.5可靠性试验 (9)1.测试目的为规范摄像头检验方法与检验标准,确定检验允收标准,确保进料之品质水准。
2.适用范围此检验标准适用于公司摄像模组(Camera Module)来料检验条件。
注:若新产品不断出现或本标准中的项目涉及不到,应根据公司要求在本标准中加入未涉及到的项目或修正本标准。
3.检测设备4.检测标准合格:外观结构、性能参数和可靠性都符合标准要求。
不合格:外观结构影响装配、性能参数超出规格标准,功能缺陷影响正常使用。
5. 测试内容5.1单体外观检测5.2单体尺寸检测用卡尺测试产品的重要尺寸及装配尺寸测量项目5.3 单体功能检测5.4单体光学性能检测5.4.1测试环境搭建如下图所示的测试光路(1)暗室,平均照度<0.1 Lux(2)标板表面照度:600±200Lux ,标板中心与边缘照度差≤10% (3)光源:940±10nm 面光源(4)光源采取必要遮光措施,防止光源直射摄像模组 (5)测试距离可根据实际测试项目进行调整5.4.2测试项目NO.1 解析力(2) 截取中心水平分辨率、中心垂直分辨率和四角双曲线光楔图像,其中心水平和数值双曲线光楔图如下所示:(3) (目视方法从低到高观察光楔图像线数的变化,当线数发生变化时(5→4,9→8),此时图像上对应的刻度数n 即为视觉分辨率,单位100LW/PH (表示充满整个画面高度所需的线的条数,用于描述镜头对所拍摄物体的细节刻画能力)。
常见14款UV大比拼比较UV镜既然UV镜不是真空的,可见光要透过它时必然会有所损失;而由于各种镀膜对于不同波长可见光的透过性有些微差别,制作镜片的材质也不尽相同,所以使用UV镜、保护镜也很难保证相机的成像色调、色度不发生偏移。
B+WSMUVGANOMPJfT在白纸前,我们肉眼便能发现某些UV镜偏色为了比较各种UV镜、保护镜的优劣,我们不进行各种光线透过率测试,而以跟我们摄影最贴近的方式,通过相机实际拍摄,从总体透光率(成像亮度折损)、色调偏差、色度(各种单一色彩偏差)和成像锐度等方面来进行测试。
我们比较使用UV镜、保护镜前后的成像差别,而且尽可能固定拍摄环境,使用软件将这些差别进行量化比较。
在前述这些光学性能之外,我们也对UV镜、保护镜的工艺质量、基本功能和防污性能等基础性能进行评价。
F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次测试的14款UV镜、保护镜,它们基本上涵盖了目前市场上能找到的各种相关品牌和类别本次测试的滤镜B+WB+W是隶属于德国施耐德光学(Schneider Optics)的一个滤镜品牌。
B+W 提供非常多卡口和口径、各种功能的滤镜,其中适合我们常用的数码单反相机标准螺纹卡口的是“F ro”系列。
B+W滤镜上有F-Pro标识,代表内、外标准螺纹卡口。
B+W滤镜的一项重要技术是MRC( Multi-Resista nt Coat ing) 具有多重防护性能的镀膜,它不仅增加了镜片的机械强度,有较好的防磨损性能,而且使镜片对水和其他污渍也有很好的耐受性。
佳能、尼康和徕卡我们此次选择的是佳能、尼康各自品牌的保护镜,它们没有UV 过滤功能。
而来自徕卡品牌的是一款UVa 滤镜。
佳能77mm 旋入式保护滤镜工艺精良,跟佳能的L 级EF 镜头外观质感和风格保持一致,镀膜在日光下显示绿色。
尼康77mm 中性色彩滤镜也一样做工精致,接圈强度和质感都与金圈尼克尔镜头没有差异。
这款滤镜的镀膜在日光下呈现黄色。
徕卡Filter E 77 UVa 滤镜产地为德国,它的外观非常考究,接圈漆面细腻、柔滑,并且在接圈外围使用了分段滚花,只是整个接圈宽度非常明显(如果外螺纹部分接圈太宽,用于广角镜头时可能造成暗角),有大约1cm。
图像与镜头质量测试规范目录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31、色板区域介绍32、解析度33、锐度44、色散65、色彩还原性66、肤色还原87、白平衡88、低照度99、逆光补偿1010、灰阶、动态范围、对比度1111、镜头畸变1212、暗角1313、噪点1414、散光1615、紫边17二、实际景物拍摄1716、实际静景拍摄17注:1、对比测试时需保障码流、帧率、分辨率、光圈最大等一致性。
2、若后续需要增加测试项会持续更新。
一、图像质量理论测试1、色板区域介绍区域编号备注1 次要色彩区域,用于饱和度测试2 常见色彩鲜艳区域,主要用于色彩饱和度测试3 白平衡测试区域2、解析度用摄像机拍摄的影音信号需要在电视上播放时,需要换算成与电视画质相同的单位。
而电视的画面清晰度是以水平清晰度作为单位。
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电视上的画面以水平方向分割成很多很多“条”,分得越细,这些画面就越清楚,而水平线数的数码就越多。
这个单位是“电视行(TVLine)"也称线。
解析度一般与镜头、CCD、CMOS 成像有关.解析度16:9测试样张测试目的测试摄像机解析度,即清晰度测试工具HYRes、D65光源、ISO12233解析卡测试条件1、镜头必需使用最大光圈.2、需在白色光源下拍摄一组色板样张,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度。
3、必需根据摄像机的画面比例进行拍摄,如4:3、16:9 画面。
测试步骤1、根据摄像机的画面比例在白色光源下拍摄一组色板样张,并使用照度计读出测试环境亮度.2、打开HYRes 软件,依次点击“File”-—〉“Trimming mode”进入测试界面.3、点击“File"—->“Open”选择一个待测试文件。
4、使用鼠标左键选择如上图红色区域部分.5、点击Execute 读取当前区域的解析度值并记录数据。
6、测试实例:ISO12233标板在画面中过满,画面中拍摄到的这部分标板实际高度是168mm,而这张标板的实际高度是250mm,利用HYRes软件读数为1300LW/PH,因此根据:所以最终结果应该就是:测试标准完成标准1、软件读取的值可能有误差,每次读取的值必须经过视觉进行核实并记录.2、主观评价样张图像效果,在测试报告中粘贴解析度的局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