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剂检测相关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85.62 KB
- 文档页数:2
洗涤液氮川三乙酸(NTA)是一种常用于洗涤剂、清洁剂、金属腐蚀抑制剂等领域的化学物质。
然而,NTA也被认为是一种较强的环境污染物,因此,对其检测标准的建立和实施至关重要。
一、洗涤液氮川三乙酸的定义洗涤液氮川三乙酸(NTA)是一种有机酸,其化学式为C6H9NO6,分子量为191.14。
NTA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可溶于水,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但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反应。
二、洗涤液氮川三乙酸的检测方法1. 色谱法色谱法是目前常用的洗涤液氮川三乙酸检测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或液相色谱技术,将样品中的NTA分离出来,并通过检测其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其含量。
2. 光度法光度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洗涤液氮川三乙酸检测方法。
该方法利用NTA与铜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形成的复合物具有吸收光谱的特性,通过检测吸收光谱的强度来确定其含量。
3. 气相质谱法气相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可用于洗涤液中氮川三乙酸的检测。
该方法将样品中的NTA分离出来,并通过质谱仪检测其质谱图谱,从而确定其含量。
三、洗涤液氮川三乙酸的检测标准目前,国内外对洗涤液中氮川三乙酸的检测标准已经较为成熟。
例如,欧盟对洗涤剂中NTA的含量限制为0.5%(质量分数),而中国对洗涤液中NTA的含量限制为0.1%(质量分数)。
同时,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和规范,如ISO 9399:1989,GB 20800-2006等,这些标准都对洗涤液中NTA的含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四、结语洗涤液氮川三乙酸的检测标准建立和实施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和确立严格的标准,可以有效地监测洗涤液中NTA的含量,从而控制其对环境的污染。
洗涤用品相关标准GB/T 5173-1995 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直接两相滴定法GB/T 5174-2004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GB 9985-2000 手洗餐具用洗涤剂GB/T 13171.1-2009 洗衣粉(含磷型)GB/T 13171.2-2009 洗衣粉(无磷型)GB/T 13173-2008 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GB/T 13174-2008 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GB/T 15816-1995 洗涤剂和肥皂中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 15 817-1995 洗涤剂中无机硫酸盐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 16801-2013 织物调理剂抗静电性能的测定GB 19877.1-2005 特种洗手液GB 19877.2-2005 特种沐浴剂GB 19877.3-2005 特种香皂GB/T 21241-2007 卫生洁具清洗剂GB/T 24691-2009 果蔬清洗剂GB/T 24692-2009 表面活性剂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性能比较试验导则GB/T 26396-2011 洗涤用品安全技术规范GB/T 26398-2011 衣料用洗涤剂耗水量与节水性能评估指南GB/T 28201-2011 合成洗衣粉生产能耗评定规范GB/T 30795-2014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甲醇的测定GB/T 30796-2014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甲醛的测定GB/T 30797-2014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总砷的测定GB/T 30798-2014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荧光增白剂的测定GB/T 30799-2014 食品用洗涤剂试验方法重金属的测定QB/T 1224-2012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QB/T 1323-1991 洗涤剂表面张力的测定圆环拉起液膜法QB/T 1324-1991 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卡尔·费休双溶液法QB/T 1913-2004 透明皂QB/T 1994-2013 沐浴剂QB/T 2114-1995 低磷无磷洗涤剂中硅酸盐含量(以SiO2计)的测定滴定法QB/T 2115-1995 洗涤剂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QB/T 2116-2006 洗衣膏QB/T 2387-2008 洗衣皂粉QB/T 2485-2008 香皂QB/T 2486-2008 洗衣皂QB/T 2487-2008 复合洗衣皂QB/T 2623.1-2003 肥皂试验方法肥皂中游离苛性碱含量的测定QB/T 2623.2-2003 肥皂试验方法肥皂中总游离碱含量的测定QB/T 2623.3-2003 肥皂试验方法肥皂中总碱量和总脂肪物含量的测定QB/T 2623.4-2003 肥皂试验方法肥皂中水分和挥发物含量的测定烘箱法QB/T 2623.5-2003 肥皂试验方法肥皂中乙醇不溶物含量的测定QB/T 2623.6-2003 肥皂试验方法肥皂中氯化物含量的测定滴定法QB//T 2623.7-2003 肥皂试验方法肥皂中不皂化物和未皂化物的测定QBT 2623.8-2003 肥皂试验方法肥皂中磷酸盐含量的测定QB/T 2654-2013 洗手液QB/T 2738-2012 日化产品抗菌抑菌效果的评价方法QB/T 2739-2005 洗涤用品常用试验方法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试验溶液的制备QB/T 2850-2007 抗菌抑菌型洗涤剂QB/T 2951-2008 洗涤用品检验规则QB/T 2952-2008 洗涤用品标识和包装要求QB/T 2953-2008 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QB/T 2967-2008 饮料用瓶清洗剂QB/T 4086-2010 玻璃清洗剂QB/T 4309-2012 衣物柔顺剂再润湿性能的测定QB/T 4310-2012 氧漂剂QB/T 4311-2012 氯漂剂QB/T 4348-2012 厨房油垢清洗剂QB/T 4524-2013 宠物用清洁护理剂QB/T 4525-2013 汽车清洗剂QB/T 4526-2013 地毯清洗剂QB/T 4531-2013 水垢去除剂QB/T 4532-2013 硬质地板清洗剂QB/T 4535-2013 织物柔顺剂。
相关洗涤剂检测相关标准(001发布)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
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13-06-27)分类:实践证明,在织物的水洗中只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织物去污能够起到正面有效的作用。
因此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就成了衣物洗涤剂的主要材料。
洗涤剂要具备良好的润湿性(LBW-1)、渗透性、乳化性、分散性(LBD-1分散剂)、增溶性及发泡与消泡等性能这些性能的综合就是洗涤剂的洗涤性能。
洗涤剂的产品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肥皂、合成洗衣粉、液体洗涤剂、固体状洗涤剂及膏状洗涤剂几大类。
GB/T12028-2006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GB/T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GB/T13173-2008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GB/T13174-2008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GB/T13174-2008/XG1-2012《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GB13199-1991水质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电位滴定法GB14930.1-1994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T15357-1994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旋转粘度计测定液体产品的粘度GB/T15816-1995洗涤剂和肥皂中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T15817-1995洗涤剂中无机硫酸盐含量的测定重量法GB19877.1-2005特种洗手液GB19877.2-2005特种沐浴剂GB/T20198-2006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的阴离子活性物-可水解和不可水解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GB/T23343-20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使用含有低温漂白活性剂的无磷标准洗涤剂的氧化漂白反应GB/T24692-2009表面活性剂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性能比较试验导则GB/T26398-2011衣料用洗涤剂耗水量与节水性能评估指南GB/T28191-201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对酸解稳定的阴离子活性物痕量的测定GB/T28192-201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和不可水解的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GB/T5173-1995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直接两相滴定法GB/T5174-2004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GB/T6372-2006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样品分样法GB9985-2000/XG2-2008手洗餐具用洗涤剂HJ458-2009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用洗涤剂QB/T1224-2012衣料用液体洗涤剂QB/T1323-1991洗涤剂表面张力的测定圆环拉起液膜法QB/T1324-1991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卡乐费休双溶液法QB/T1768-2003洗涤剂用4A沸石QB1806-1993洗涤剂用碱性蛋白酶制剂QB/T2114-1995低磷无磷洗涤剂中硅酸盐含量(以SiO2计)的测定滴定法QB/T2115-1995洗涤剂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QB/T2850-2007抗菌抑菌型洗涤剂QB/T2953-2008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
洗涤剂检测报告1. 简介洗涤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剂,用于去除衣物、餐具、地板等表面的污垢。
然而,洗涤剂的质量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通过对洗涤剂进行检测,评估其质量和安全性。
2. 检测标准洗涤剂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成分含量:检测洗涤剂中各种活性物质和添加剂的含量,以保证其配方准确。
- pH值:测量洗涤剂的酸碱程度,以确保其营养温和性。
- 泡沫性能:测试洗涤剂在水中的泡沫稳定性和耐力,以判断其清洁能力。
- 漂洗性:检测洗涤剂在清洗后的残留物,以确保清洗效果。
3. 检测方法3.1 成分含量检测通过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分析设备,对洗涤剂样品进行成分分析,定量各种活性物质和添加剂的含量。
根据国家标准,洗涤剂中主要成分包括表面活性剂、添加剂和辅助剂。
对于表面活性剂,可采用氯化亚钴法测定儿童口服用量的合理性。
3.2 pH值检测使用酸碱度计测量洗涤剂的pH值。
在通常情况下,洗涤剂的pH值应保持在7-8之间,以确保其对人体皮肤的温和性。
3.3 泡沫性能检测通过标准的泡沫高度计,测量洗涤剂样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泡沫高度。
对于洗手液等个人护理产品,其泡沫稳定性应持续时间较长,以增加用户的洗净感。
3.4 漂洗性检测使用离心机将洗涤剂样品与水混合,离心后测试水中的残留物含量。
漂洗性好的洗涤剂应该能够彻底冲洗干净,不留残留物。
4. 检测结果4.1 成分含量经过成分含量检测,洗涤剂样品中各种活性物质和添加剂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表明该洗涤剂配方准确。
4.2 pH值洗涤剂样品的pH值测得为7.5,符合常规洗涤剂pH值范围,具有良好的营养温和性。
4.3 泡沫性能洗涤剂样品在测试期间产生了稳定的泡沫,泡沫高度在20-30厘米之间,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清洁能力。
4.4 漂洗性洗涤剂样品经过漂洗后,水中无残留物,说明该洗涤剂具有较好的漂洗性能。
5. 结论通过对洗涤剂样品的检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该洗涤剂样品成分含量符合国家标准要求,配方准确。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版)1 抽样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在被抽样生产者、销售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织物柔顺剂产品:抽样数量不少于4个独立包装,并且总量不少于2kg。
其中1/2作为检验样品,1/2作为备用样品。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产品:抽样数量不少于4个独立包装,并且总量不少于2kg。
其中1/2作为检验样品,1/2作为备用样品。
当企业同时生产洗衣液、丝毛洗涤液、衣领袖口预洗剂中的2种或2种以上产品时,同一企业抽取样品最多不超过2批次。
对于委托加工的,原则上在同一个受检单位(被委托方)可抽取不超过3个生产单位(委托方)的产品,每个生产单位仅抽取1个型号规格产品。
2 抽查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表1 产品名称及执行标准3 检验依据表2 织物柔顺剂检验项目表3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检验项目重要程度分级:A类-极重要质量项目,是指直接涉及影响人身健康、安全的指标;B类-重要质量项目,是指产品涉及环保、能效、关键或特征性指标等;C-一般质量项目,外观、尺寸等不直接影响产品使用的指标。
执行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的产品,检验项目参照上述内容执行。
凡是注日期的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细则。
凡是不注日期的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细则。
依照有关规定或产品适用标准,需要检测的其他项目,可视情况进行调整。
4判定规则4.1依据标准QB/T 4535-2013 织物柔顺剂QB/T 1224-2012 衣料用液体洗涤剂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等。
4.2判定原则经检验,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所检项目未发现不合格;检验项目中任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判定为被抽查产品不合格。
若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高于本细则中检验项目依据的标准要求时,应按被检产品明示的质量要求判定。
国家安全食品标准洗涤剂
一、原料要求
1.1 所使用的原料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不得使用任何有害健康的原料。
1.2 洗涤剂中不得添加荧光增白剂、甲醛等有害物质。
二、微生物指标
2.1 洗涤剂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三、毒理学要求
3.1 洗涤剂的毒性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使用者的健康安全。
四、稳定性要求
4.1 洗涤剂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保持其
性能的稳定。
五、使用性能
5.1 洗涤剂应具备良好的去污能力,能够有效去除各种污渍。
5.2 洗涤剂应易于漂洗,减少残留。
六、标签和说明
6.1 洗涤剂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清晰明了,标注完整的成分表和使用说明。
七、包装要求
7.1 洗涤剂的包装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采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八、环保要求
8.1 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遵循绿色环保的原则。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标准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是一种常用的洗涤剂成分,广泛应用于洗衣、洗碗、洗洁精等家庭清洁用品中。
为了确保洗涤剂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检测标准。
下面是关于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目的和范围这部分内容应该明确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标准的目的和适用范围。
目的是确保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质量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安全和环境要求。
范围应包括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种类、应用范围以及适用于该类洗涤剂的检测方法等。
二、检测原理和方法这部分内容应该描述评估和检测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方法和原理。
涉及的内容可以包括样品的制备方法、分析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检测过程中的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等。
其中,还应该说明不同检测方法的选择原则和优缺点,以及检测结果的评估指标和判定标准。
三、检测项目和指标这部分内容应列举需要检测的项目和相关的质量或安全指标。
例如,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的活性物质含量、表面活性剂的降解产物、重金属残留、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等。
对每个项目,应明确指出其定量检测方法和相应的标准限值。
四、样品采集和处理这部分内容应描述样品采集和处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例如,样品的采集时间和地点选择、采样容器和保管条件、样品的预处理步骤等。
此外,应指出不同样品类型(例如液体洗涤剂、固体洗涤剂)的处理方法和相关仪器设备的选择。
五、检测结果的评估和判定这部分内容应说明对检测结果的评估方法和判定标准。
可以包括对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数据比对和异常值处理等。
对于不同检测项目,应提供相应的定量或定性评估方法,并根据评估结果判断是否达到质量或安全标准。
六、质量控制要求这部分内容应说明在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
涉及的内容可以包括仪器设备的校准和验证、样品的质量控制以及数据分析的质量管理等。
还应对不同实验步骤中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七、报告和文件要求这部分内容应说明检测报告和相关文件的要求,包括报告格式、数据统计方法、记录保存时间等。
食品用洗涤剂的执行标准食品用洗涤剂是指用于清洗或消毒食品加工设备、容器、器具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硬表面、设备和设施的洗涤剂。
食品用洗涤剂的质量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食品生产和加工过程的卫生安全,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执行标准来保障其质量和安全性。
一、食品用洗涤剂的基本要求:1. 成分:要求成分清晰明确,不得使用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有毒物质等;2. PH值:要求PH值适宜,避免对食品设备、容器等造成腐蚀;3. 清洗效果:要求具备较好的清洗效果,能有效清除食品残渣、污渍以及细菌等;4. 消毒效果:针对某些对食品设备、容器等需要进行消毒的场合,要求具备一定的杀菌、杀毒效果;5. 环境友好:要求低碳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6. 安全性:要求无刺激性、无致敏性,不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食品用洗涤剂的包装和标识要求:1. 包装:食品用洗涤剂的包装需要符合国家有关清洁用品的卫生技术要求,并标明“食品用洗涤剂”字样;2. 标识:包装上需标明产品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并注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食品用洗涤剂的检测方法:1. 成分检测: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重金属、有毒物质等,并对不同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2. PH值检测:通过PH计等工具,检测产品的PH值是否符合相关标准;3. 清洗效果检测:通过模拟实际使用环境,检测产品在清洗食品残渣、污渍等方面的效果;4. 消毒效果检测:通过实验室微生物试验,检测产品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杀灭效果。
四、食品用洗涤剂的质量控制:1. 生产控制:食品用洗涤剂的生产需要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生产环境要求整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2. 原材料控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确保不含有害物质;3. 过程控制: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确保成品的质量稳定;4. 抽样检验:对生产的洗涤剂产品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批次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
以上是关于食品用洗涤剂的执行标准以及相关参考内容的介绍。
犌犅14930.1—2015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洗 涤 剂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用洗涤剂。
2 术语和定义
2.1 食品用洗涤剂
用于洗涤和清洁食品、餐饮具以及接触食品的工具和设备、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
3 产品分类
根据产品用途不同分为两类:———A类产品,直接用于清洗食品的洗涤剂。
———B类产品,用于清洗餐饮具以及接触食品的工具、设备、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的洗涤剂。
4 技术要求
4.1 原料要求
4.1.1 基本要求
食品用洗涤剂中所用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
4.1.2 表面活性剂
4.1.2.1 A类产品所用表面活性剂应采用我国允许使用的洗涤剂原料名单规定的品种。
4.1.2.2 B类产品所用表面活性剂应在其所使用的浓度和方式下不影响人体健康。
4.1.3 防腐剂
4.1.3.1 A类产品所用防腐剂应采用我国允许使用的洗涤剂原料名单规定的品种。
4.1.3.2 B类产品所用防腐剂可采用我国允许使用的洗涤剂原料名单或GB22115中规定的品种。
4.1.4 着色剂
4.1.4.1 A类产品所用着色剂应采用我国允许使用的洗涤剂原料名单规定的品种。
4.1.4.2 B类产品所用着色剂可采用我国允许使用的洗涤剂原料名单或GB22115中规定的品种。
4.1.5 香精
4.1.5.1 A类产品所用香精应符合GB30616的规定。
洗涤剂标准一、洗涤剂分类标准1、按照使用方式分类块状洗涤剂:指块状固体洗涤剂,如肥皂、洗衣皂等。
粉状洗涤剂:指粉状或颗粒状的洗涤剂,如洗衣粉、洗碗粉等。
液体洗涤剂:指液态洗涤剂,如洗衣液、洗发水等。
2、按照应用对象分类家居洗涤剂:以洗衣粉、洗涤液为主,用于清洗衣物、床上用品、地板等。
个人洗涤剂:以洗发水、沐浴露为主,用于清洗头发、身体等。
清洁剂:包括洗碗液、洗厕液等,用于清洁餐具、卫生间等。
二、洗涤剂性能标准1、清洗效果清洗效果是洗涤剂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衡量洗涤剂清洁效果的方法一般包括测量洗涤液的表面张力、测量洗涤液对油污的清洁能力、评价洗涤液对深色衣物的染色性以及测量洗涤液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杀菌能力等方面。
对于家庭选择洗涤剂时,应注意选择清洁效果好的产品。
2、环境友好性如今,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关注洗涤剂的环境友好性。
环境友好性主要包括洗涤液的可生物降解性、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影响等方面。
消费者可通过选择具有环保标志的洗涤剂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成分安全洗涤剂中含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其中有一些成分可能对人体产生刺激或致癌作用,如氯含量过高的洗涤液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对人体有害。
对于洗涤剂的成分安全,应当严格控制,确保洗涤剂对人体的安全性。
4、添加剂含量洗涤剂中的添加剂主要包括增白剂、柔顺剂等,这些添加剂可能影响洗涤剂的清洗效果、环境友好性以及成分安全性等方面。
对洗涤剂中的添加剂应当加以控制,确保其添加量不会影响到洗涤剂的基本性能。
三、洗涤剂生产标准1、生产工艺洗涤剂的生产工艺是影响洗涤剂品质的关键因素。
良好的生产工艺能够确保洗涤剂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从而使得产品的品质更为可靠。
2、产品质量标准为了保证洗涤剂的质量稳定,制定洗涤剂的产品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产品质量标准应当关注洗涤剂的成分含量、生产工艺、包装及规格等方面,确保每一批产品的质量都符合要求。
3、产品监控标准在洗涤剂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监控,控制洗涤剂的质量范围,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标准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活性物质含量:该标准要求检测样品中活性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
根据目前国际上通用的ISO 2271标准,活性物质含量一般以10%或12%为基准。
2. pH值: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标准要求样品的pH值应在6.0-10.0之间,否则会影响其清洁效果。
3. 颜色:合格的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应该是无色或浅黄色的液体。
如果出现深黄色或其他颜色,可能是受到添加剂或质量不良的影响,需要重新检测或淘汰。
4. 泡沫高度:该标准还要求检测样品的泡沫高度应达到国家或地区的规定标准,如ISO 14184-1标准中规定泡沫高度应在85mm或100mm之间。
5. 重金属含量: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检测标准还要求检测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一些有害重金属如镉、铅、汞等应尽可能低于国家或地区标准的限制值。
食品用洗涤剂标准
食品用洗涤剂标准可以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进行规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用洗涤剂标准:
1. 安全性标准:食品用洗涤剂应符合相关国家或地区的安全性标准,以确保其使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 成分标准:食品用洗涤剂应明确标注其成分,其中不得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等。
3. 食品接触物质标准:食品用洗涤剂应符合国家或地区食品接触物质的标准,以确保其使用不会对食物造成污染或留下有害残留物。
4. 包装标准:食品用洗涤剂的包装应符合相关包装标准,以确保产品在包装、运输、储存过程中不会出现泄露、变质或其他不安全情况。
5. 使用说明标准:食品用洗涤剂应提供明确的使用说明,包括正确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等,以指导用户正确使用,避免使用不当引发安全问题。
6. 标识标准:食品用洗涤剂的包装上应有清晰明确的标识,包括产品名称、生产厂商信息、生产日期、有效期、批次号等,以便用户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和追溯性。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的食品用洗涤剂标准,具体标准还需根
据所在国家或地区的实际要求而定。
建议在使用食品用洗涤剂前仔细阅读产品标签和使用说明,并按照指导正确使用。
ece标准合成洗涤剂
ECE标准是指经济委员会欧洲标准,这是一种针对洗涤剂的标准。
根据ECE标准,合成洗涤剂必须符合一系列的要求,包括成分、性能和环保等方面。
首先,ECE标准对合成洗涤剂的成分有严格的要求,要求洗涤
剂中的成分不能含有对环境或人体有害的物质,并且需要在洗涤过
程中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渍。
其次,ECE标准也对合成洗涤剂的性能提出了要求,包括清洁
能力、去污能力、起泡性能等。
洗涤剂需要在不损害衣物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渍并保持衣物的柔软和色彩。
此外,ECE标准还对合成洗涤剂的环保性进行了规定,要求洗
涤剂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要尽量减少,包
括降解性能、生物可降解性和对水资源的影响等方面。
总的来说,ECE标准对合成洗涤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旨在保
护环境和人体健康,同时也促进洗涤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符合
ECE标准的合成洗涤剂不仅能够提供有效的清洁和去污能力,还能
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符合现代社会对清洁产品的要求。
餐具洗涤剂残留检测标准嘿,大家知道吗?餐具洗涤剂残留可是个不容小觑的问题呀!这就好比你穿了一件看似干净的衣服,可上面其实还沾着点儿灰尘,让你感觉不那么舒服。
咱平常洗碗的时候,用了洗涤剂,觉得冲一冲就干净啦,可真的是这样吗?那可不一定哦!餐具洗涤剂残留要是没检测好,就好像你吃苹果没削皮,总觉得心里有点别扭。
那怎么检测呢?其实不难。
你可以先看看碗碟洗完后是不是摸起来滑溜溜的,如果是,那可能就有残留哦。
就好像你的手摸到了一块油腻的东西,那感觉可不太妙。
或者你可以闻一闻呀,要是还有洗涤剂的味道,那也得注意啦!这就跟你闻到一股怪味,就会去寻找源头是一个道理。
再不然,你可以做个小实验呀。
拿一张干净的白色纸巾,擦一擦碗碟,看看纸巾上有没有什么痕迹。
要是有,那说不定就是洗涤剂残留呢!这就好比你用白手帕擦了一下桌子,看看桌子干不干净。
你说,这餐具洗涤剂残留要是没检测好,咱吃进去了,会咋样呢?哎呀,想想都觉得不太好呢!会不会肚子疼呀?会不会对身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呀?咱可不能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呀!而且呀,不同的洗涤剂残留检测标准还不一样呢!就像不同的鞋子有不同的尺码一样。
有的要求更严格,有的可能稍微宽松点,但不管怎样,咱都得重视起来呀!你想想,每天都要用的餐具,要是上面老是有残留,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就好像每天出门都穿着一双不太合脚的鞋子,多别扭呀!咱可不能偷懒哦,得认真检测检测。
这可不是小事儿呀,关乎着咱的健康呢!可别不当回事儿。
你说是不是呀?咱得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呀!所以呀,大家都要记住哦,餐具洗涤剂残留检测可重要啦!别马虎,别大意,认真对待,让我们的生活更健康,更美好!就这么简单,大家都能做到的,对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粉(粒)状、液体和膏状洗涤剂中的总活性物含量,也适用于测定表面活性剂中的总活性物含量。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生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3173.2-2000洗涤剂中总活性物含量的测定QB/T 1974-2004 洗发液(膏)3、实验原理:用总固体含量-无机盐含量-氯化物含量即为活性物的含量。
4、试剂:分析中应使用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4.1 95%乙醇中性乙醇,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到微红色;4.2硝酸银c( AgNO3)=0.1mol/L标准溶液;4.3铬酸钾50g/L溶液;4.4酚酞10g/L溶液;4.5硝酸0.5mol/L溶液;4.6氢氧化钠0.1mol/L溶液;4.7氢氧化钠0.5mol/L溶液;5、仪器:5.1 吸滤瓶,500mL ;5.2分析天平精度±).0001g;5.3恒温干燥箱精度± C;5.4水浴加热器;5.5古氏坩埚;5.6抽滤器或小型真空泵;5.7 量筒100mL ;5.8干燥箱;5.9棕色酸式滴定管。
6、实验程序:6.1总固体6.1.1步骤6.1.1.1在烘干恒重的称量皿中称取试样2g (精确至0.0002g),于(105 ±)C恒温加热150min后取出试样,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其质量并记录,再一次放入干燥箱加热30min,之后再次干燥称重,两次质量之差小于1mg视为恒重,否则,重复上一次操作。
6.1.1.1 计算总固体=讥F 100%m2―耳式中:m1 ----------- 空称量皿的质量,单位g;m2——烘干前试样和称量皿的质量,单位g ;m3 ---------- 烘干后残余物和称量皿的质量,单位g。
洗涤剂残留标准
洗涤剂残留标准是指在洗涤过程中,洗涤剂在衣物上的残留量的限制。
洗涤剂残留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健康,限制洗涤剂对水质和人体的影响。
洗涤剂残留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阴离子表活性剂残留:阴离子表活性剂是洗涤剂的一种主要成分,其残留量应符合国家或地区规定的限制。
2. 碱性物质残留:部分洗涤剂含有碱性物质,如碳酸钠等,其残留量也应符合规定的限制。
3. 有机溶剂残留:某些洗涤剂可能含有有机溶剂,如醇类、酯类等,其残留量也要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 重金属残留:洗涤剂中含有的重金属元素如铅、铬等,其残留量也要符合国家或地区的限制要求。
洗涤剂残留标准的具体数值和要求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和标准而有所不同。
制定洗涤剂残留标准是为了保护环境和消费者的利益,确保洗涤剂的安全使用和排放,减少对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的污染。
相关洗涤剂检测相关标准
(001发布)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分子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两部分的有机化合物。
一般是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能否分解为离子,又将其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两大类。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又可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三种。
(13-06-27)
分类:实践证明,在织物的水洗中只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织物去污能够起到正面有效的作用。
因此这两种表面活性剂就成了衣物洗涤剂的主要材料。
洗涤剂要具备良好的润湿性(LBW-1)、渗透性、乳化性、分散性(LBD-1分散剂)、增溶性及发泡与消泡等性能这些性能的综合就是洗涤剂的洗涤性能。
洗涤剂的产品种类很多,基本上可分为肥皂、合成洗衣粉、液体洗涤剂、固体状洗涤剂及膏状洗涤剂几大类。
GB/T12028-2006洗涤剂用羧甲基纤维素钠
GB/T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GB/T13173-2008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试验方法
GB/T13174-2008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
GB/T13174-2008/XG1-2012《衣料用洗涤剂去污力及循环洗涤性能的测定》
GB13199-1991水质阴离子洗涤剂的测定电位滴定法
GB14930.1-1994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
GB/T15357-1994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旋转粘度计测定液体产品的粘度
GB/T15816-1995洗涤剂和肥皂中总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GB/T15817-1995洗涤剂中无机硫酸盐含量的测定重量法
GB19877.1-2005特种洗手液
GB19877.2-2005特种沐浴剂
GB/T20198-2006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的阴离子活性物-可水解和不可水解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
GB/T23343-20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使用含有低温漂白活性剂的无磷标准洗涤剂的氧化漂白反应
GB/T24692-2009表面活性剂家庭机洗餐具用洗涤剂性能比较试验导则
GB/T26398-2011衣料用洗涤剂耗水量与节水性能评估指南
GB/T28191-201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对酸解稳定的阴离子活性物痕量的测定
GB/T28192-2011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和不可水解的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
GB/T5173-1995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阴离子活性物的测定直接两相滴定法
GB/T5174-2004表面活性剂洗涤剂阳离子活性物含量的测定
GB/T6372-2006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样品分样法
GB9985-2000/XG2-2008手洗餐具用洗涤剂
HJ458-2009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家用洗涤剂
QB/T1224-2012衣料用液体洗涤剂
QB/T1323-1991洗涤剂表面张力的测定圆环拉起液膜法
QB/T1324-1991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含水量的测定卡乐费休双溶液法
QB/T1768-2003洗涤剂用4A沸石
QB1806-1993洗涤剂用碱性蛋白酶制剂
QB/T2114-1995低磷无磷洗涤剂中硅酸盐含量(以SiO2计)的测定滴定法
QB/T2115-1995洗涤剂中碳酸盐含量的测定
QB/T2850-2007抗菌抑菌型洗涤剂
QB/T2953-2008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