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元第五章-有限元动力学基本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49
6.2结构动力有限元法理论与模型一、基本原理在实际问题的求解中,应用最广的是基于位移的有限元素法。
此法的基本思想是把本来为连续的工程结构分割成在结点上相联的单元组合体。
取这些结点的位移为基本未知量,并假定每个单元中的位移用单元位移函数来描述,这实质上是假定了单元的模态。
在此基础上,利用能量变分原理进行单元分析的全结构分析,得到全结构的振动平衡方程,从而把连续体的动力学问题化为多自由度系统的振动问题。
有限元动力分析的基本过程是首先将工程结构离散化,通过选择合理的单元确定出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选择位移函数,进行单元分析,确定单元的刚度、质量、阻尼、载荷矩阵,再经过坐标变换,通过能量变分原理,进行全结构分析,建立系统的振动平衡方程。
最后运用有限元数值方法进行方程的求解。
结构动力有限元法采用的单元位移函数与静力分析相同,基本原理和求解过程也与静力分析相同,不同之处仅在分析模型的确定与运动方程的建立方面。
二、动态分析模型的确定由于结构动态分析中除考虑弹性力外,还要考虑惯性力和阻尼力,其运动方程是常微分方程组,所以动态分析的复杂程度高,计算工作量大,有限元分析模型要尽量精炼、简单。
1.模型确定的基本原则•分析模型应与分析的目的相适应。
动力分析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提供固有特性计算动态响应或供控制系统用;有的是为了舱内提供振动环境。
不同的目的,通常要求不同的模态数与计算精度。
显然,用于估算基本固有频率的模型应当比计算冲击响应的模型简单。
用于设计计算的模型应当比用于校核计算的模型简单。
•分析模型要与选用的计算工具与计算条件相适应。
计算机软件种类日益丰富,选择分析模型要与所用程序、所用计算机容量相适应。
如对于容量大的计算机,可选用较为复杂的有限元模型,而对于容量小的计算机则在能反映结构动态性能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模型,使求解规模尽量小。
对于大模型,可选用子结构模型,采用模态综合方法求解。
应注意, 不一定模型愈精细精度就愈高。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是一种用于求解工程和物理问题的数值计算方法。
它将复杂的结构或物理系统分割成若干个小的、简单的部分,这些部分被称为有限元。
通过对每个有限元进行数学建模和描述,再根据各个有限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得到整个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求解模型得到所需的结果。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离散化:将需要分析的实际物体或系统划分为多个小的部分,每个小部分称为有限元。
每个有限元都有自己的几何形状和物理特性。
2.建立方程:对每个有限元进行数学建模,设定适当的假设和方程,并将其转化为一个或多个待求解的方程。
这些方程描述了物体各点之间的关系和行为。
3.组装和边界条件:将所有有限元的方程组合起来形成整个系统的方程。
在这个过程中,考虑到边界条件,如约束和加载,以使系统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
4.求解方程:通过数值解法或迭代算法,对系统方程进行求解。
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迭代法、矢量或矩阵求逆等。
5.后处理:根据求解结果,得到所需的物理量和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以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有限元法的最大优点之一是其适用性广泛。
它可以应用于各种复杂的结构和物理系统,包括静力学、动力学、热传导、电磁学等。
通过适当的选择有限元类型和参数,可以对各种材料和结构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
此外,有限元法对于学术和工程研究的意义也非常重大。
它提供了一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对实际问题进行数值模拟和优化设计。
通过对有限元模型的分析,可以预测物体或系统的行为和响应,从而为实际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有限元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有限元法在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方程时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数值计算技术。
其次,模型的精确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依赖于有限元的选择和划分,以及材料参数和边界条件的准确性。
最后,有限元法的计算量通常很大,特别是对于复杂的结构和多物理场问题,需要高性能计算和有效的算法来提高计算效率。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有限元分析法是一种通用的数值分析技术,它利用有限数目的计算元素来对结构的应力、变形以及失效的可能性进行分析,它简化了复杂的工程结构在实际受力情况下的模拟计算,可以预测出构件的性能、变形和可能失效等。
有限元分析是用数学模型来模拟生活用来模拟工程中结构抗压、抗弯、抗剪、抗疲劳等性能。
有限元分析有三个基本原理:结构变形、力学方程和材料本构方程。
首先,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原理是结构变形。
结构变形是指在施加外力作用下,受力的结构的空间变形和大小的变化,它是有限元分析的基础,该原理说明了满足力学方程的解决方法如何以有限元的形式出现。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把构件的耦合变形分成很多小的计算元(这些计算元之间有连接约束),减少变形的不确定性,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其次,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原理是力学方程。
满足力学方程条件的解决方案就是有限元分析,也就是把问题分解成很多小的子问题来求解。
力学方程最常见的形式是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动态和静态结构分析。
动态结构分析是指结构在某个加载下的振动反应,涉及到施加外力、弹性和惯性效应。
静态结构分析则指结构在不同类型外力作用下的变形。
最后,有限元分析的基础原理是材料本构方程。
材料本构方程是指材料受拉力作用而形成变形和应力的关系,它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在承受外力时的作用。
本构方程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最常用的形式是弹性体的本构方程,它说明了当受到外力作用时,材料的拉伸和压缩的反应,从而将其应用于有限元分析技术。
以上就是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它是构成有限元分析的基础,而且这些基本原理也被广泛应用于工程中对结构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
有限元分析可以帮助工程师准确地估算出结构在特定加载条件下的变形和应力,也可以帮助他们判断结构在疲劳荷载作用下是否会发生破坏。
有限元分析也可以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分析结构在复杂(多变)条件下的性能,以确定结构的最优设计。
所以,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工程分析的基础,合理的运用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达到性能最优的结构设计。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
有限元法是一种在工程和物理学中用于模拟复杂几何体的数值计算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几何体分解成一些小的几何体,然后用有限元方法来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提供一个更精确的解决方案。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复杂的几何体拆分成一些小的几何体,每个小的几何体称为有限元。
有限元可以是点、线、多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每个有限元都可以用一个或多个称为单元函数的数学表达式来描述。
使用这些单元函数,可以计算出该有限元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物理量。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每个有限元的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即每个有限元上的力,受其他有限元的影响。
通过求解这些有限元之间的力学关系,可以计算出所有有限元上物理量的变化情况,从而求出整体几何体的物理变化。
有限元法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力学问题,如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和电磁学等。
由于不同的有限元可以通过表达式来描述,因此有限元法可以用来模拟任意复杂的几何体。
有限元法是一种有效的建模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几何体的力学变化,并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因此,有限元法
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模拟方法,它已经成为工程和物理学中不可缺少的分析工具。
§5-5数值积分1、问题的提出在上一节中对等参元进行单元分析时要进行下列积分: (i) 单元刚度矩阵(ii)体积力的等效结点力(iii)边界力的等效结点力(iv)温升载荷的等效结点力式(5-4-5)~(5-4-8)分别归结为计算以下两种形式的积分对于上述积分仅在单元的形状十分规则的情况下才能得到解析的结果(精确值),一般情况只能用数值积分方法(主要是高斯求积法)求近似值。
虽然数值积分是“被迫“采用的,但后来发现:有选择地控制积分点的个数和位置,可以方便地实现我们的某些特殊意图。
这样一来,数值积分就成为有限元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至本来可以精确积分的三角形单元也常常采用数值积分。
2、数值积分的基本概念任何积分工作取决于三个要素:给定的积分区间,给定的被积函数,具体的积分方法。
下面以一维情况为例介绍数值积分的基本概念 (i) 梯形法函数()x f 在区间(a,b)的积分可以表达为 ()()ini ibax f W dx x f I ∑⎰=≈=1⎰⎰⎰---111111),()(dxdxy x f dx x f 、 [][][][][][][]ηξd d J t B E B tdxdyB E B k T Te det 1111⎰⎰⎰⎰--=={}[][]ηξσd d J t f f N td f f N r y xT y x T eV det 1111⎭⎬⎫⎩⎨⎧=⎭⎬⎫⎩⎨⎧=⎰⎰⎰⎰--{}[]{}ηξσγd Jd t B T det 01111T ⎰⎰--={}[]()()⎪⎪⎭⎫ ⎝⎛=⎭⎬⎫⎩⎨⎧=⎰⎰⎰--dy y f dx x f tds q p N r T 1111,ΓΓ(5-4-5)(5-4-8) (5-4-7) (5-4-6)i W :权系数;i x :积分样点;()i x f :积分样点的函数值。
梯形法的求积公式为其中,1--=n ab h ,而a b W ni i -=∑=1(ii) 当被积函数为n-1次多项式P n-1(x )时,则由n 个样点及其样点值(x i , P n-1(x i ),i=1,n )可以精确重构这个多项式,从而可以得到精确解。
有限元基本原理与概念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用于求解连续体力学中的边界值问题。
它是通过将连续体划分为有限数量的离散单元,然后在每个单元内进行力学行为的近似计算来实现的。
有限元基本原理和概念是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关键。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连续体离散化:连续体被分割为许多有限数量的小单元,例如三角形或四边形,这些小单元被称为有限元。
离散化的目的是将大问题转化为小问题,简化求解过程。
2.描述形函数:在每个有限元内,通过选择适当的形函数来描述位移、应力和应变之间的关系。
它们通常是基于其中一种插值函数,用于近似描述连续体内的位移场。
3.线性方程系统:通过应力和位移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得到与每个有限元相关的线性方程系统。
该方程系统可以通过组装所有单元的贡献来得到,其中每个单元内的节点位移被认为是未知数。
4.边界条件:为了解决线性方程系统,必须定义适当的边界条件。
这些条件通常包括位移或力的给定值,并且用于将无法由方程系统唯一解决的自由度限制为已知值。
5.求解方程系统:通过解决线性方程系统,可以得到每个节点的位移。
这可以使用各种求解线性方程系统的方法,如直接法(例如高斯消元法)或迭代法(例如共轭梯度法)来实现。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单元:连续体被划分为有限数量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进行近似计算。
常见的单元类型包括一维线元、二维三角形和四边形元,以及三维四面体和六面体元。
2.节点:单元的连接点被称为节点,每个节点在有限元分析中是一个自由度。
节点的数量与单元的选择密切相关,节点的位置和数量会影响结果的精确度。
3.局部坐标系:为了描述单元内的位移和应力,通常引入局部坐标系。
在局部坐标系中,单元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更容易地进行描述和计算。
4.材料特性:有限元分析中需要定义材料的特性参数,例如弹性模量、泊松比、屈服强度等。
这些参数用于描述材料的力学行为和应力-应变关系。
5.后处理:通过有限元分析所得到的结果通常以节点或单元的形式给出,这些结果还需要进行后处理以得到更有意义的结果,如应变、应力分布或变形情况。
有限元方法基本原理有限元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对复杂结构力学问题的求解。
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复杂的实体分割成连续的小元素,并在每个小元素内近似描述结构的力学行为。
然后根据各个小元素的相互连接关系,通过求解各个小元素的力学方程,得到整个结构体系的力学响应。
在有限元方法中,划分成小元素的实体被称为有限元。
每个有限元内会选择一个适当的数学函数形式来近似描述该元素内的过程变量(如位移、应力等)。
通常,利用多项式函数或三角函数来近似描述是较为常见的选择。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小元素内的力学方程来建立元素间的联系。
这一联系通过引入节点来实现。
节点是在有限元网格上选取的特殊位置,在节点处的位移和应力是所有相邻元素的位移和应力的加权平均。
在整体结构体系上,所有节点只有两种运动自由度(如平面问题为两个:水平和垂直方向),我们将节点处对应的变量称为自由度。
有限元分析的过程可以分为网格划分、单元插值、力学方程建立和边界条件处理四个主要步骤。
首先,将整个结构体系划分成小的有限元。
然后,在每个有限元内部选择一个插值函数,并利用插值函数得到相应的位移和应力的近似解。
接下来,根据物体在各个小元素上的力学原则,建立每个小元素的力学方程。
最后,在整个结构体系上,应用边界条件将自由度限制在给定的边界条件下。
通过求解各个小元素的力学方程,可以得到整个结构体系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分布。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用来评估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重要参数。
有限元方法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并提供了精确的力学响应。
因此,它被广泛用于各个工程领域中的结构设计和分析中。
有限元法的原理及应用1. 引言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和科学领域,用于解决复杂的物理问题。
本文将介绍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原理有限元法基于数学原理和工程实践,将复杂的连续体分割为许多小的有限元,然后使用离散化的方法对每个有限元进行数值计算。
具体原理如下:2.1 有限元离散化有限元法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为离散的有限元问题。
首先,将连续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有限元。
每个有限元由一个或多个节点和连接节点的单元组成。
节点是问题的离散点,而单元是问题的局部区域。
2.2 描述方程在每个有限元内,使用形函数来近似描述问题的解。
形函数是定义在某个节点上的函数,它可以以节点为中心表示整个有限元的解。
然后,在每个有限元内,建立描述问题的偏微分方程,通常是通过泛函求解所得。
2.3 组装方程组将每个有限元的形函数和描述方程组装成整个问题的方程组。
通过施加边界条件和合理选择形函数的类型和数量,可以得到与原问题相对应的离散化方程组。
2.4 求解方程组将离散化的方程组转化为代数方程组,并应用数值方法求解。
通常采用矩阵运算等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求解。
3. 应用有限元法在多个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3.1 结构力学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领域广泛应用,用于分析和优化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
通过建立合适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计算结构的应力、应变和变形等重要参数。
有限元法在建筑、航空航天和汽车等工程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3.2 流体力学有限元法在流体力学领域用于模拟流动的行为,如气体和液体的流动、湍流和传热等。
通过将流体领域离散为小的有限元,可以计算流体的速度、压力和温度分布等参数。
有限元法在船舶设计、空气动力学和燃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3.3 热传导有限元法可应用于热传导问题,用于分析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和热流。
通过建立材料的有限元模型,可以计算材料的温度变化、热传导和热辐射等参数。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与应用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的结构分析、流体力学、热传导等问题的数值模拟。
它的基本原理是将连续的物理问题转化为离散的有限元组装问题,通过对离散的有限元进行数值计算,得到问题的近似解。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建立问题的数学模型:将实际问题抽象为一个数学模型,例如线性弹性力学、热传导方程等。
模型包括物理量的表达式、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等。
2.离散化: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一系列有限元。
有限元是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形状(如三角形、四边形)组成的子区域,称为单元。
整个问题区域被划分为许多单元。
3.处理边界条件:在模型中,边界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它们描述了问题在边界上的行为。
有限元法通过施加适当的边界条件来模拟实际问题的边界行为。
4.建立单元模型:针对每个单元,建立其适当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有线弹性力学的单元模型有三角形和四边形元素、梁单元、壳单元等。
5.组装方程:通过将所有单元的方程组合在一起,形成整个问题的方程组。
这个方程组通常是一个矩阵方程,可以通过求解该方程组来得到问题的数值解。
6.求解方程:有限元法适用于大规模、复杂的问题,可以通过迭代的方式求解。
常用的求解方法有直接法、迭代法、预处理共轭梯度法等。
7.后处理:对求解结果进行后处理,包括分析和可视化。
这些结果可以用来评估结构的安全性、优化设计等。
有限元法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许多工程领域。
它可以用于结构分析,例如建筑物、桥梁、飞机等的强度和刚度分析、应变和位移分析等。
在流体力学中,有限元法可以用于模拟空气动力学、水动力学等。
在热传导问题中,有限元法可以用于计算物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传导情况。
有限元法的优点在于可以处理较为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能够提供准确的数值结果。
它还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可以适应不同规模和复杂度的问题。
同时,有限元法还可以与其他数值方法相结合,如有限差分法和有限体积法,以提高数值计算的精度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