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活动度
- 格式:ppt
- 大小:6.58 MB
- 文档页数:56
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水平屈曲、水平伸展:开始位置:坐位,肩关节90°外展,肘伸展,掌心向下。
关节活动度图解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运最大弧度。
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关节活动范围分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
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怎样测量关节活动度?一、测量工具: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1、舒适体位2、暴露测量的关节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4、专人测量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三、测量结果的记录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被动ROM、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关节活动度正常值图解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又称关节活动范围,是指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运最大弧度。
关节活动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关节活动范围分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
主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作用于关节的肌肉随意收缩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被动的关节活动范围是指由外力使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
关节活动范围异常的常见原因包括:关节、软组织、骨骼病损所致的疼痛与肌肉痉挛;制动、长期保护性痉挛、肌力不平衡及慢性不良姿势等所致的软组织缩短与挛缩;关节周围软组织疤痕与粘连;关节内损伤与积液、关节周围水肿;关节内游离体;关节结构异常;各种病损所致的肌肉瘫痪或无力;运动控制障碍等。
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关节活动度(ROM)的评定具体内容ROM评定的工具与规则ROM的测量一、测量工具:量角器、脊柱活动测量(皮尺)。
二、测量方法1、舒适体位2、暴露测量的关节3、确定测量关节的骨性标志4、专人测量5、主动关节活动测量、被动关节活动测量(以划线方式定位)。
6、正确找准运动轴、固定臂、移动臂三、测量结果的记录内容:关节名称、左右、主动ROM、被动ROM、关节强直(纤维性、骨性)、挛缩、痉挛等第三节ROM的测量方法一、脊柱(一)颈椎ROM1、颈前屈0 ° -- 45°2、颈后伸0 ° -- 45°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下颌角固定臂:肩上3、颈侧屈0 ° -- 45°体位:端坐或直立轴心:第七颈椎棘突固定臂:双肩上4、颈旋转0 ° -- 45°体位:仰卧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二)胸和腰椎ROM1、脊柱前屈0°-80°运动测量:角度、弯腰手指离地距离、弯腰时第七颈椎棘突之第一骶椎长度1.6CM2、脊柱侧屈0°-40°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背中线运动测量:角度、侧屈时指尖与膝关节的距离3、脊柱后伸0°-30°体位:直立位轴心:S1 固定臂:体侧中线4、脊柱旋转0°-45°体位:仰卧或直立位轴心:头顶固定臂:平床面二、上肢ROM(一)肩部关节解剖及运动学概要肩部的骨骼包括肱骨、锁骨、肩胛骨、胸骨、胸壁,组成肩部六个关节:盂肱、肩锁、胸锁、喙锁、肩肱、肩胛胸壁关节。
康复功能评定——关节活动度(ROM)检查(一)关节活动度(rangeofmotionROM)检查的一般事项1.ROM检查的目的(1)通过检查发现阻碍关节活动的因素。
(2)判定障碍的程度。
(3)提示治疗方法。
(4)作为治疗、训练的评价手段。
2.ROM的种类(1)主动活动:受检者以自力能够动的关节活动度。
(2)被动活动:用外力能够移动的关节活动度。
(3)关节除被动活动外,还有非生理性的关节附加活动度(accessory),主要用于康复的手法治疗。
(二)ROM表示方法文献中有关ROM的表示方法不尽相同,一种以解剖部位为“O”不论屈或伸,当关节伸直受限时,测量的角度数可能成为负数。
另一种在屈曲活动记录时以充分伸直为“O”,在伸直活动记录时以充分伸直为“180”,这样可避免出现负数,但使关节总活动度的计算变得复杂化,本书采用前一种方法。
(三)ROM受限因素1.关节骨性解剖结构异常。
2.关节周围软组织病变,如关节囊粘连、韧带损伤,肌腱挛缩等。
3.运动关节的肌肉软弱无力。
4.拮抗肌张力过高。
(四)ROM测量注意事项1.对要测量的关节必须充分暴露,特别是对女性检查时应准备单房间及更衣室。
检查异性时须有第三者在场。
2.要使受检者精神沉着,耐心说明,以使其采取轻松姿势。
3.对基本轴的固定是很重要的。
固定的位置应在关节的近位端或远位端,不能在关节处固定。
4.角度计的轴应与关节的轴取得一致,不要妨碍轴的平等移动。
5.用角度计要测量两次,即在活动的前后测量,并左右对照。
6.对有两个关节肌(多关节肌)的关节,要充分考虑肌肉的影响。
7.有关节痛时,要发现疼痛的范围并作记录,注意慢慢检查。
(五)ROM测量方法1.普通量角器法目测ROM较为粗糙,因此一般用量角器进行检查。
普通量角器用两根直尺连接一个半圆量角器或全圆量角器制成,手指关节用小型半圆角器测量。
使用时将量角器的中心点准确对到关节活动轴中心(参照一定的骨性标志),两尺的远端分别放到或指向关节两端肢体上的骨性标志或与肢体长轴相平行。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1. 引言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它是人体运动的基础,对于维持生活功能和执行各种运动任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关节活动度的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以及其在临床和运动领域的应用。
2. 关节活动度的定义关节活动度是指关节在生理范围内可以自由运动的能力。
它由关节结构的形态、肌肉、韧带以及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决定。
关节活动度通常以角度或线性距离来表示,可以分为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
•主动活动度:是指个体自身通过肌肉力量主动完成的关节运动范围。
•被动活动度:是指通过外力施加在关节上,使关节在无肌肉力量作用下的运动范围。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包括测量角度、测量线性距离以及观察运动范围等。
3.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3.1 角度测量法角度测量法是最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之一。
它通过使用测角仪器或关节测量仪器来测量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范围。
常用的角度测量方法包括:•万能角度测量仪:通过将角度测量仪放置在关节上,可以直接读取关节的活动度。
•两点法:使用测角仪器在关节上标记两个特定点,然后测量这两个点之间的角度。
3.2 线性距离测量法线性距离测量法是另一种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它通过测量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线性距离来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常用的线性距离测量方法包括:•钢尺法:使用钢尺测量两个关节参考点之间的线性距离。
•测量带:使用测量带绕过关节,然后读取带子上的刻度来测量线性距离。
3.3 观察运动范围法观察运动范围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
它通过观察关节在特定方向上的运动范围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
这种方法常用于初步评估和日常临床观察,但精确度较低。
4. 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因素关节活动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结构因素关节的解剖结构是影响关节活动度的重要因素。
关节的骨头形状、韧带的紧张程度、关节囊的弹性等结构特征会直接影响关节的活动范围。
4.2 肌肉因素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对关节活动度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