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件小学音乐梅花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03 MB
- 文档页数:13
《梅花》教案课题:《梅花》教具:钢琴、课件教学目标:1.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2. 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用歌声加以表现。
对我国古诗文化有进一步了解,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3. 二、过程与方法4. 采用聆听、视唱、比较、判断的方法学唱歌曲旋律,感受古诗内涵与歌曲情感的联系,拓宽音乐文化视野,进一步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
5. 三、知识与技能6. 通过分析本首诗词歌曲,初步了解诗词歌曲的韵律与歌曲的关系。
7. 教学重点:8. 深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知道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放的特性象征着坚强不屈的性格并用歌声加以表现。
9. 教学难点:10. 切分的节奏及演唱时旋律的音准,结合古诗的韵律表现歌曲的情感。
11. 教学过程:12. 导入新课13. 欣赏皇家唱诗班演唱的歌曲《梅花》,(出示梅花的图片)导入新课教学。
师:梅花,又名梅,被誉为“花中君子”。
别名:干枝梅,春梅等,属蔷薇科植物,落叶小乔木,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以她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励志奋发的激励。
所谓“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不一样的梅花。
14. 教师出示王安石的诗《梅花》图片,并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师:在这首诗中,诗人不仅对梅花的坚强性格加以赞颂,而且还向我们展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的另一面。
二、《梅花》歌曲学习1. 初次聆听歌曲《梅花》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学生谈听后的感受---抒情优美)2. 教师再一次播放歌曲范唱。
师:本手作品根据情绪可以分为几个乐段?(学生听后回答问题---两个乐段)15. 学习旋律。
16. 在学习歌谱前,先复习切分节奏,学生一起拍ft X X X 。
(2)学生分组演唱歌谱,教师提示难点。
① 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出现的并加以区分不要唱混。
② 要唱准反复后的两个不同的结尾,不要混淆。
梅花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曲《古韵新声》【教学内容】歌曲《梅花》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歌曲《梅花》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区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反复后两个不同的结尾,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2.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3.通过朗诵、演唱等形式,感受古诗的韵味,体会诗词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歌谱。
2.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教学方法:聆听法、演示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古筝、梅花花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新歌,让我们先睹为快,来听一听并思考:这首歌曲的歌词有什么特点?(播放课件听音乐)生:(歌词是一首故事写成的。
)师:对,这首歌曲是宋朝的大文学家王安石写的《梅花》,你们会背吗?(学生背古诗)师:古诗在朗诵的时候要读出它的韵味儿来,听老师读一遍。
(教师配乐朗诵古诗),好,大家再来朗诵一遍。
(学生配乐朗诵古诗)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古代诗歌与词赋大都有音律,传世的23000多首唐诗宋词,配有800余调。
但除一、二首特例外,今已不复存在,其失传的原因很复杂。
为了让我们能更好的领略和传颂古诗词文化,现在的艺术家们把这些古诗谱上了新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韵新声,学唱歌曲:《梅花》二、学唱歌曲:1、教师弹古筝范唱:下面听老师再来唱一遍,感受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教师弹古筝,学生在此感受歌曲旋律)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对,是优美抒情的。
歌美花更美,你们看,这就是梅花。
(展示梅花花束)梅花原产地是中国,属落叶小乔木,每朵花有5个花瓣。
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也没有菊花的尊贵典雅,更没有水仙的婀娜多姿,但她却有着超凡脱俗的傲骨。
所以被誉为“花中君子”,成为了坚强不屈性格的象征。
接下来,敬请同学们随着这动听的旋律,轻声哼唱,熟悉歌曲旋律:2、第三次聆听歌曲。
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古”字,成为“古琴”。
(教师出示古琴图片,以《梅花三弄》为背景音乐)(2)师:那么“古琴”长什么样子呢?同学们请看,(教师出示古琴实物),古琴的造型质朴,其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
古琴有七根弦,由粗到细、自外而内排列,并且有标志音律的十三个徽,古琴摆放位置应当宽头朝右,窄头朝左,最细的线朝自己,同时宽的那头,是要悬空在摆桌子右侧外面的。
(3)师:古琴能发出怎样的音色呢?你听(教师弹奏)生:浑厚、高雅、清澈……3.引出课题师:正如同学们所说古琴的音色“和雅、“清淡”,因此古人曾说:“琴为声之最清”,最清亮、淡雅的声音是由古琴发出来的,那么,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用琴来衬托,与琴相匹配呢?——“梅为花之最清”,在花的世界中,梅花是最清淡、高雅的,“以最清之声写最清之物”,这就是古琴曲《梅花三弄》,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古琴曲——《梅花三弄》。
(出示课题)【教学意图】:结合图片、实物及音响,教师适时提出设问,帮助学生在探究中了解古琴的历史、基本结构、音色等。
(二)音乐聆听与音乐实践活动1.聆听乐曲第一部分(1)师:首先,我们来听乐曲的第一部分,这段音乐使你想到梅花怎样的形象?生:这一部分音乐使我想到梅花在自然淡雅的开发。
师总结:第一部分古琴的音色清澈透明,使人想到梅花的清纯、高洁。
(2)师:同学们请看,这是乐曲第一部分的主题旋律,这段旋律既有二拍子,又有三拍子,它们交替出现,是变换拍子。
二拍子怎么划拍,三拍子怎么划拍,和老师一起来做……下面老师来视唱这段主题旋律,你来划拍,在心里默唱。
(3)师:现在请你跟随老师的琴声,划着拍一起来唱一唱主题旋律。
(4)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下面把竖笛拿出来,我们一起来吹吹这段主题旋律,你们自己先练习一会儿。
(5)学生用竖笛演奏主题,教师指谱划拍。
(6)师:同学们吹的非常好,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件乐器,你们看这是什么?(教师拿出竹笛)下面我们来完整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当主题旋律出现时,老师用竹笛来吹奏,你来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7)师:同学们主题旋律出现了几次?三次,正是因为主题旋律进行了前后三次的重复,所以称为“三弄”,同时这又是一首描写梅花的作品,所以叫做“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教案教学内容1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2认识古琴教学目标认识古琴,感受古琴古朴、深远的音色。
分辨乐曲中主题的三次变化。
结合歌颂梅花的诗词,理解音乐所塑造的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1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遥知不是雪,味有暗香来。
”写的是什么花吗?(学生回答)师:那你们能说一说梅花有什么特点吗?比如它的形状,生长情况等。
(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2引入乐曲,并介绍古琴很好,同学们刚才谈了很多对梅花的认识,在我国:“梅、兰、竹、菊”被誉为“四君子”可见这些花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们已经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关于梅花的乐曲。
这是一首古琴曲,叫《梅花三弄》。
那好,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古琴这种中国传统乐器,它是什么样子的,音乐有什么特点。
介绍: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了。
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琴一般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说象周天365度),一般宽约六寸,一般厚约二寸。
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3、欣赏古琴独奏《梅花三弄》1、听赏全曲。
2、简介:古琴曲《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
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
《梅花三弄》乐曲主题表现梅花,三弄实际是三个变奏,古代有:高声弄,低声弄,游弄之说。
3、再次听赏,分析乐曲。
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主要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即以"三弄"为核心的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音乐的发展侧重于此。
全曲通过这样两个部分并运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梅花在静与动两种状态中的优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