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大气污染控制基础知识(2)
- 格式:ppt
- 大小:187.0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一章 概论1.2 根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求SO 2、NO 2、CO 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由表1—6查得三种污染物二级标准(日平均质量浓度)为: SO 2 NO 2 CO Cm(mg/m 3) 0.15 0.08 4.00 以SO 2为例计算体积分数 C v =3104.222-⨯⨯SO mM C 33104.22641015.0--⨯⨯⨯==0.053×10-6=0.053×10-4%同理得:SO 2 NO 2 CO 体积百分数(%) 0.053×10-4% 0.039×10-4% 3.20×10-4% 1.3 CCl 4气体和空气混合成体积百分数为1.5×10-2%的混合气体,在管道中流量为10m 3/s ,试确定。
(1)CCl 4在混合气体中的质量浓度C m (单位g/m 3)和浓度C m ′(单位mg/mol )。
(2)每天流经管道的CCl 4质量是多少kg 解:已知 1544=CCl M 1.5×10-2%=1.5×10-4(1)C m ′=334/03.1154104.22105.1m g =⨯⨯⨯--C m=1.5×10-4×154×10-3=2.31×10-5kg/mol(2)已知:1d=86400s每天流经管道的CCl4质量:1.03×10×10-3×86400=889.92kg/d1.4 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平均为500cm3,假如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3。
试计算每小时沉积于肺泡上的颗粒物质量。
已知颗粒物在肺泡上的沉积系数为0.12。
解:成人每次吸入空气量:500cm3=5.0×10-4m3每小时吸入空气量:5.0×10-4m3×15×60=0.45m3/h每小时吸入颗粒物量:0.45×200=90μg/h沉积在肺泡上颗粒物量:90×0.12=10.8μg/h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2.1 已知重油元素分析结果为:C:85.5% H:11.3% O:2.0% N:0.2% S:1.0% 试计算:⑴燃烧1kg重油所需的理论空气量和产生的理论烟气量;⑵干烟气中SO2的质量浓度和CO2的最大质量浓度;⑶当空气的过剩量为10%时,所需的空气量及产生的烟气量。
第1章概论1、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的概念分别是什么?答: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污染物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的并对人和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那些物质。
2、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有哪些?答: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3、大气污染物如何分类?答: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烟、飞灰、黑烟、雾);在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还可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气体状态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包括:含硫化合物(SO2)、含氮化合物(NO和NO2)、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
4、目前中国的大气污染以哪种类型为主?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什么?答:以煤烟型为主,主要大气污染物是SO2和烟尘。
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如何分类?答: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以上三类区分别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第2章燃烧与大气污染1、煤中硫的存在形态有哪些?哪些形态的硫最终以SOX的形式排放?答: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和元素硫。
2、煤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的概念?答:收到基(ar),以包括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亦即锅炉燃料的实际成分,(ar)C+H+O+N+S+A+W=100%;空气干燥基(ad),以去掉外部水分的燃料为100%成分,(ad)C+H+O+N+S+A+W=100%;干燥基(d),以去掉全部水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d)C+H+O+N+S+A=100%;干燥无灰基(daf),以去掉全部水分和灰分的燃料作为100%的成分,(daf)C+H+O+N+S=100%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要点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杂质。
2、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P3(名词解释/选择)3、按照大气污染范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
4、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P3(填空)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P3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
P42、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3、对于气体污染物,有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P54、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
P75、人为污染源有各种分类方法。
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线源。
P76、人为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7、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氮氧化物。
8、中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SO2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的主要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2、大气污染物的影响: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②对植物的伤害③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④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1、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P192、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为了控制城市和工业区的大气污染,必须在进行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做好全面环境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
第3章汽车发动机的排放特性3.1 发动机的稳态排放特性¾一、汽油机的稳态排放特性¾二、柴油机的稳态排放特性3.2 发动机的瞬态排放特性¾一、汽油机的瞬态排放特性¾二、柴油机的瞬态排放特性教学要求:¾掌握汽油机和柴油机稳态条件下转速和负荷对各排放污染物浓度的影响,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起动、加减速等瞬态工况下的各排放污染物浓度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内燃机的排放特性定义:内燃机各种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量随运转工况参数(如转速n、平均有效压力p m等)的变化规律,称为内燃机的排放特性,包括稳态排放特性和瞬态排放特性,以及耐久性等。
作用:根据排放特性,可以找出排放最严重区域,从而为低排放改造指明方向.排放指标:¾排放物的浓度¾质量排放量¾比排放量¾排放率定义:排放物在总排气量中所占的比例气态排放物,如CO ,HC 和NO x 来说,常用体积分数来表示。
内燃机的气态排放物都作为理想气体处理.为了数据的普遍性,气体的体积要换算到标准大气状态(标准的大气状态为总压力101.3kPa,水蒸气分压为1kPa,温度273k). 用百分数%或百万分比(10-6)或十亿分比(10-9)¾CO 、CO 2用%¾HC 排放10-6 固体排放物,如柴油机的微粒等用质量浓度表示,常用单位为,对于排放物中的特殊微量物质,单位为.3/mg m ϕ3/g m μ排放指标——排放物的浓度排放指标——质量排放量质量排放量:单位时间或按某排放标准规定,进行一次测试,在实验期内测出的污染物质量。
通常以g/h,g/测试(g/test)表示。
(单位)里程质量排放量:安装内燃机的车辆按规定的工况组合(称为测试循环)行驶后折算到单位里程的排放量。
常用单位为g/km.——也称为排放因子环保实践中用于对污染源的环境污染物的总量控制排放指标——比排放量定义:内燃机针对单机进行排放测量时,每单位功排出的污染物质量,常用g/(kW·h)表示用以评价不同种类,排量的内燃机的排放性能.比排放量与内燃机的燃料消耗率类似,也称为污染排放率。
第一早:①TSP当量直径w 100卩m②PM10当量直径w 10卩m酸雨:pH小于5.62. 我国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什么?我国的大气污染物现状有什么规律性?答:我国的大气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和SO2规律:①煤烟型污染是我国大气污染的普遍问题;②城市的大气污染比乡村严重;③南方的大气污染比北方严重;④冬季的大气污染比夏季严重;⑤酸雨现象集中在我国西南、华南和东南地区出现3.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PM10 SO2 NO2 CO 034. 大气的组成包括哪几部分?试举例说明。
答:⑴干燥清洁的空气,如氮、氧、氩和二氧化碳气体⑵水蒸气⑶各种杂质,如细菌,病菌等第二章:①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空气。
5. 燃烧过程产生哪些大气污染物?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烟、飞灰、金属及其氧化物、金属盐类、醛、碳氧化合物等。
6. 什么叫理论烟气量?它包括哪几部分?答:指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
包括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蒸气体积和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
10. 论过剩空气系数(思考题)答:供入锅炉的实际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称为锅炉空气系数。
为使煤完全燃烧需要供入大于理论空气量的空气,是空气过剩系数大于 1.当空气过剩系数不够大时,燃料燃烧不完全,造成热损失;当空气过剩系数过大时,排放的烟气量增大,带走的热量增大,同样造成热损失,所以对空气过剩系数存在一最佳值,以使热损失最小。
第三章(选择、判断题居多)3. 大气压力的垂直分布有什么规律性?答:大气压力的垂直分布总是随着高度的升高而降低,4. 大气中的温度层结有哪些类型?如何判断大气的静力稳定度?答:大气中的温度层有四种类型:①正常分布层结或递减层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②中性层结:气温直减率接近等于1K/100m③等温层结:气温不随高度变化④逆温层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判断大气是否稳定,可用气块法来说明:当厶Z>0时,有以下判据:r-rd>0,a>0不稳定r-rd<0,a<0稳定r-rd=0,a=0中性r< 0,a<0逆温,非常稳定5 •烟流在大气中扩散的形状有哪些类型?它们与大气稳定度有什么关系?答:以下5中类型:气温垂直递减率r ,干绝热直减率rd。
.第一章概论习题P18废气流量为1000m3N/s,SO2的体积分数为×10-4,试确立:①SO2在混淆气体中的质量浓度;②每日的SO2排放量(kg/d)。
解:①SO2的浓度×102×64/22.4=457mg/m3457mg/m3×1000m3N/s3600××kg/d成人每次吸入的空肚量约为500cm3,假定每分钟呼吸15次,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ug/m3,试计算每小时堆积于肺泡内的颗粒物质量。
已知该颗粒物在肺泡中的沉降系数为。
解:500cm3×15×60=450000cm3m3m3×200ug/m3×ug依据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求出SO2、NO2、CO三种污染物的日均浓度限值的体积分数。
解:SO2、NO2、CO《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日均浓度二级标准分别为、、mg/m33 -8mg/m×10×3 -8mg/m×10×3 -6mg/m×10×在某市中心区的道路双侧监测点测定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别为:CO×10-6(1小时价的日均匀值)NO2×10-6(1小时价的日均匀值)2-6(1小时价的日均匀值)SO×10TSP mg/m3(1小时价的日均匀值)PM10mg/m3(1小时价的日均匀值)O3×10-6(1小时价的日均匀值)试问哪些大气污染物超出我国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规定的二级标准。
'.. 解:指标1小时均匀值换算mg/m3标准mg/m3能否达标CO×10-6达标NO2×10-6达标SO2×10-6未达标TSP mg/m3达标PM10mg/m3达标O3×10-6达标第二章焚烧与大气污染习题P48已知重油元素质量分数剖析结果为:C:82.3%,H:10.3%,O:2.2%,N:0.4%,S:4.8%,试计算:①焚烧1kg所需的理论空肚量和产生的理论烟肚量;②干烟气中SO2的浓度和CO2的最大浓度(以体积分数计);③当空气的剩余量为10%时,所需的空肚量及产生的烟肚量。
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为了有效地控制大气污染.除需采取安装净化装置等各种技术措施外,还需充分利用大气对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能力。
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扩散过程,与排放源本身的特性、气象条件、地面特征和周围地区建筑物分布等因素有关。
本章主要对大气污染气象学的基本知识作一扼要介绍。
第一节大气圈结构及气象要素一、大气圈垂直结构地球表面环绕着在层很厚的气体,称为环境大气或地球大气,简称大气。
大气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及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物质。
大气圈的垂直结构是指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情况;如气温、气压、大气密度和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等。
根据气温在垂直于下垫面(即地球表面情况)方向上的分布,可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1.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最低的一层;平均厚度为12公里。
由于对流程度在热带要比寒带强烈,故自下垫面算起的对流层的厚度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处约为16~17km,中纬度地区约10~12km,两极附近只有8~9km。
①对流层的主要特征是:(1)对流层虽然较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它是天气变化最复杂、对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一层;(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 m平均降温约0.65℃;(3)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大气垂直混合激烈。
主要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
(4)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例如在热带海洋上空,空气比较温暖潮湿,在高纬度内陆上空,空气比较寒冷干燥,因此也经常发生大规模空气的水平运动。
②对流层亚层分层情况:(1)对流层的下层,厚度约为1~2km,其中气流受地面阻滞和摩擦的影响很大,称为大气边界层(或摩擦层)。
(2)其中从地面到50~100m左右的一层又称近地层。
在近地层中,垂直方向上热量和动量的交换甚微,所以温差很大,可达1~2℃。
(3)在近地层以上,气流受地面摩擦的影响越来越小。
2020年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学习精讲精练第3章空气与生命第3章复习课目录 (1) (3) (11) (18)【知识网络构建】【考点专题梳理】考点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各异,但原理都是一致的。
即利用可燃物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消耗完氧气,容器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使水进入容器,根据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考点二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对实验室气体制取类题目的解答主要从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和速率、气体是否纯净、反应药品等)的确定,气体发生装置(依据反应条件、反应物状态)和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性质)的选择,气体验满、验纯(依据气体的性质)及实验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点三依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注意:计算过程中带入量必须是质量,物质必须是纯净物,单位要统一。
考点四人体的呼吸系统及呼吸作用人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肺泡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指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是气体的扩散作用。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由呼吸作用提供。
考点五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通过验证种子萌发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证明种子萌发时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来源。
考点六空气的污染及保护空气污染成因有人为和自然两方面的因素,了解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以及如何防治空气污染。
关注空气质量指数(AQI)及全球性大气三大问题: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空洞。
【重难点突破1:基本概念和原理】1.化学反应基本类型2.氧化反应、缓慢氧化(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
(2)缓慢氧化: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在短期内不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缓慢氧化。
3.催化剂、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作催化剂(又叫触媒)。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四川大学考研复习笔记)主要考点分布:第3章基础知识第4章机械式除尘器第5章电除尘器第6章过滤式除尘器第8章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第9章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第10章催化法净化气态污染物题目分布(章):只出计算题:4、5只出简答题:3、6、11、15计算和简答:8、9、10重点章节:4.1、5.4、8.3、9.4、10.3难点章节:8.2、8.3、9.4复习大纲:全面掌握大气污染的来源、途径和机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大气污染控制的原理、方法掌握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其他物理性质、净化装置的性能指标了解除尘器的类型,包括各种干式和湿式除尘器掌握机械、湿式、电除尘器作原理及区别。
掌握物理吸收的机理;掌握化学吸收与吸收计算;重点掌握双膜理论传质计算及填料塔的设计计算,气态污染物的催化净化。
理解和掌握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污染问题(往往会出一道全面型论述题,要求全面把握书本及实践知识,要求至少全面阅读教材两遍)笔记正文第三章(出简答题或公式推导)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有表格法、图形法和函数法。
重点:粉尘的粒径和粒径分布、频率分布、筛上频度分布、筛下累计统计。
粉尘的物理性质、粉尘的真密度、堆积密度。
除尘装置的性能、除尘效率(总效率、分级效率)粉尘粒径和粒径分布一、粉尘粒径1.一般分为两类:单一粒径:单个粒子的;球形颗粒:d=直径平均粒径:粒子群的。
一)单一粒径单一粒径分成投影径非球形颗粒几何当量径物理当量径1.投影径:指颗粒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粒径。
a.面积等分径(martine),指颗粒的投影面积二等分的直线长度,其与所取的方向有关,常采用与底边平行的线作为粒径。
b.定向径(feret),指颗粒投影面上两平行切线间的距离。
cdabc .长径,不考虑方向的最长径。
d .短径,不考虑方向的最短径。
2.几何当量径:取颗粒的某一几何量(面积、体积等)相同时的球形颗粒的直径。
a . 等投影面积径d A :与颗粒投影面积相同的某一圆面积的直径(一下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