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津牧马山片概念规划-纯朗读稿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成都牧马山项目建议书一、项目概况1.1 项目位置地块位于成都市南部板块新津县花源镇内,靠近杨柳河(对岸为牧马山脉),距离主干道大件路(规划中的牧马大道,双向8车道,已通车,2009年底完成全线拓宽通车)约2公里,属于规划中的牧马山新城片区(该区域为政府重点打造的生态居住区,属于新兴别墅区域,区域认知度正在提高)。
花源镇位于新津县东北部,其东、北面与双流县接壤,距新津县城11公里,距成都市中心约30公里,离双流国际机场约10公里,距火车南站约15公里。
1.2区域位置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牧马山花源镇组团1.3交通情况项目可通过与主干道大件路(规划中的牧马大道)相连的市政道路到达。
从市中心驾车,经永丰立交,沿成雅高速直行到石羊公交站后下高速(免费),走大件路,约行40分钟至项目地。
花源镇境内有川藏路、大件路2条快速通道直通市中心,从成都市区可走成雅高速、108国道,机场高速,经大件路直达,也可走华阳镇(成熟的高档社区)进入花源镇。
另外,2010年建成的成—绵—乐城际轻轨会从花源镇穿境而过,南延线、双楠大道、新川藏路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华牧路都可辐射至该项目。
道路交通示意图区域交通干线图双流国际机场大件双流县华阳镇1.4成都牧马山新城 1)牧马山新城简介牧马山新城是成都市和双流县共同打造的投资平台,既是成都南部新城七大组团之一,又是双流北部新区四大组团之一。
组团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人口6万,绿化率60%以上。
牧马山新城距成都市14公里,离双流国际机场4公里,成都火车南站12公里,双流火车站10公里。
南延线、双楠大道、机场高速、成雅高速、新川藏路、大件路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华牧路给牧马山新城创造了便利的交通。
历经十余年的开发建设,该区域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区环境逐渐配套。
目前一座110KV 变电站,国际国内直播电话插转站,日产2万吨自来水厂,日供天然气12.5万立方米的配气站,光纤电视电缆从东到西横穿区内。
除了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牧马山新城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稀缺山水资源。
班级:09城乡城市规划原理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20)小组成员:邓静管念廖灿鹏小帕刘谨赫樊琪指导老师:张贞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川府发〔1997〕157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1、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年至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2、成都市是四川省省会,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成都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合理利用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把成都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3、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326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
在城市规划区内,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
要优化中心城的产业结构和用地布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中心城北部和西部的开发,引导城市向东部、南部发展。
要加强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的快速交通联系,严格保护规划的绿色隔离地带,防止连片发展。
4、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耕地,节约用地。
到200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3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172平方公里以内;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270万人以内,建成区建设用地控制在226平方公里以内。
到2020年的城市实际居住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另行报批。
5、优化城镇体系结构与布局。
重点建设中心城周边卫星城镇,特别是龙泉、华阳等中小城镇,逐步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
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做好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加强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
严格控制好的净空条件和铁路站场及公路枢纽建设用地。
积极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轨道交通与城市铁路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形成安全、高速的轨道交通体系。
成都市双流区东升镇未来规划双流航空港区域总体分析报告(一)“城南优势”分析 (2)(二)双流航空港规划区区位分析 (3)(三)双流航空港规划区用地分析 (3)(四)双流航空港规划区人口分析 (3)(五)双流航空港规划区现状分析……………………………(4-6) (六)航空港规划区规划计划…………………………………(6-8) (七)影响航空港规划区的因素………………………………(8-9) (八)航空港规划区楼盘分析……………………………….(9-11)一、城南优势从xx年开始计算,到今天已是xx年了,城南的地产开发就这样一路走来。
十几年前,那个曾被叫作“玉林一组”的地方,早已摇身变作“成都舒适生活方式”的最佳代言地。
作为成都最早的富人区,“玉林-棕北-棕南”一带依旧繁华得尚无敌手;当二环线成为投资热点,“桐梓林-棕树-神仙树-双楠”的成熟更为城南打上了“富贵”的烙印。
当锦绣花园成为豪宅的代名词,城南就注定了“富贵”的根基。
凯莱帝景、中海名城、清华坊、新里维多利亚、远大都市风景、左岸花都、麓山国际社区、……向南,再向南,一个个充满魅力的楼盘,使城南的版图不断延展。
城南、新城南、国际城南在越来越细致的定位中,人们发现城南不仅变大了,也变得更加开放、更加优越和时尚了。
xx年推出新城南概念后,今年城南的定义又一次升华,国际城南更多地讲述着城南的变化。
双流国际机场、火车南站、机场高速、南延线、天府大道、高新大道、三环路、成雅高速、外环线……便捷的交通为城南国际化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
美领馆、德领馆、韩领馆、法领馆、泰领馆云集城南;18家世界500强的成都分公司及办事处也在城南“落户”;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高档娱乐会所、高尔夫球场、西餐厅、各国美食、名店街、世纪城、别墅、大盘让城南成为开放的成都国际化的缩影。
xx年前城南副中心土地价格为50万元~70万元/亩不等,xx年攀升到至少100万元每亩,xx年7月,南部新区两块土地分别以343万元/亩和265万元/亩的价格被开发商纳入麾下,土地价值正在迅速飙升。
牧马山商业规划2022规划
广场作为的门脸所在,一直是对外的形象展示窗口。
于20xx年竣工的新城商业中心与广场隔街相望,早已在民众心里形成了与广场相互关联的商业街区,因此,在民众心里,新城商业中心亦为的一张形象名片。
由于长期无物业管理,导致目前新城商业中心街区脏,乱,差现象严重,不但有碍市民观瞻,更是有损城市形象,因此,迫切改造新城商业街,提升城市品位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更是作为置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围绕快速有效,高品位地改造好新城商业街,把它打造成城市的一张名片,置业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和主管部门领导的组织下进行了大量的实地与民意调查,并聘请了专业的筹划和设计队伍,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力求将新城。
新津县花源镇规划优化调整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条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各项目标。
2004年花源镇修编规划中部分指标未能达到成委发[2005]23号文件的要求,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需要对规划进行优化调整。
受花源镇人民政府委托,由成都市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本次花源镇规划优化调整任务。
第2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的意见”(成委发[2005]23号),成都市规划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镇规划调整工作的通知”(成规委办[2005]8号)等文件,优化调整本规划。
本规划是花源镇镇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指导性文件。
第3条《新津县花源镇规划》的批准机关是新津县人民政府,其执行和解释权属新津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第4条本文本与花源镇规划调整说明书、图纸共同使用,不可分割。
第5条本文本粗宋体字为本次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二章规划调整的依据、重点及年限第6条规划调整的背景1、花源镇规划是在2004年被确立为重点镇后,短时间内编制完成的,加之在当时新提出“城乡一体化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编制办法和指导文件均不十分成熟,原规划存在一些不足,不能很好的指导花源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建设,急需进一步优化调整。
2、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优先发展重点镇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重点镇的各项目标。
2004年规划中部分指标未能达到成委发[2005]23号文件的要求,不能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需要调整。
3、新津县委、县政府对花源镇城镇的发展有新的思路,城镇重点向东向南发展,花源镇山、水环境较好,宜发展居住。
在一些专家和专业部门的领导现场调研后也建议向杨柳河以东浅丘区发展,既利用了好的环境,又可节约平坝区的耕地。
4、花源镇产业发展的重大调整。
花源镇第二产业有很好的基础,2004年规划由于受政策的限制,镇内限制工业的发展,只在城镇南侧布局少量的生产用地。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片区规划的成果。
在此,我要感谢各位领导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感谢各位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帮助,感谢各位同仁的辛勤付出。
一、片区规划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结构不断优化。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高城市品质,我们启动了本次片区规划工作。
二、片区规划原则本次片区规划遵循以下原则:1.以人为本,关注民生。
规划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2.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3.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充分考虑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发展、交通组织、公共服务等因素,实现片区内部各要素的协调发展。
4.创新驱动,特色发展。
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培育创新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片区规划主要内容1.功能定位:本次规划将片区定位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片区。
2.空间布局:根据功能定位,将片区划分为居住区、商务区、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区等,形成“一心、两轴、三带、多园”的空间布局。
3.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生态农业等产业,形成产业链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4.交通组织:优化道路交通网络,构建“快慢结合、公交优先”的交通体系,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5.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6.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生态廊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四、片区规划实施保障为确保片区规划顺利实施,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规划实施。
2.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3.强化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落户。
4.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规划实施质量。
总之,本次片区规划旨在打造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片区。
走近成都别墅品味闲适文化雪狐公司在成都市双流县牧马山新城取得成都鹰联基地项目开发权,得以公司领导信任被委派到成都参与该项目的开发,因而有幸来到这个“天府之国”。
当第一次以参与别墅开发项目的身份来成都的时候,是满怀期待与渴望的,倒不时因为这里有“三美”,也不是因为想听韵味不差吴侬软语,一字三转调,多的是吟唱般的婉转娇嗔的川妹子说话,而是这个古代“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与外界几乎隔绝的城市,是如何的历史悠久、文明绵长、物华天宝、人文荟萃、“既崇且丽”、“蔚为香国”,是如何成为最适宜人类居住之一的“天府之国”,这一切对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可是,初到成都却不顺利。
这里的天气整天阴着脸,没有一点火气,丁点儿也没有北京那忽而艳阳高照、忽而大风又起的阳刚之气,似乎想用那温柔无骨融化我这北方的瘦弱汉子。
没几天,我就感觉浑身不自在,腹泻、瘙痒、起疹……不自觉想起: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它唯一的一次发火就是5.12了,想起来至今令人不寒而栗!随着对这座城市的了解,终于慢慢适应并喜欢上了这个城市。
在这里做房产嘛,不了解不适应怎么行?只有了解这个城市、理解这个城市、融入这个城市,才能使我们的产品注入感情、富有生命。
最先引起我好奇的是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
当看到金沙博物馆中的展览时,不觉流连于神奇迷人的古蜀文明里,忘返于那百科全书式的历史与文化中。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端下,古蜀文化总让人感到扑朔迷离,那份瑰丽神秘,虽然缺少文字记载的古蜀历史和五彩缤纷的古蜀传说交织在一起,给我巨大的猜测和遐想空间。
就是成都也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太平寰宇记》:“以周太王从梁山止歧山,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之曰成都”。
成都又名锦城,遥想汉时诸葛亮发展生产、休养生息之时,蜀锦誉满天下,成就了五大都市的经济繁荣,后杜甫有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最让人兴奋的还是成都浓厚的文化,不说那神奇迷离的蚕丛古蜀,但是共存共荣的儒、释、道三教文化,就让人新奇不已。
新津县牧马山片区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波尔多的浓香纯郁,法兰西酿出了世界情怀。
成都的蜀韵飘香,四川酿出醇香四溢的天府文化,中国的成都,也是世界的成都。
让成都走向世界,又一个波尔多飘香人间…..成都,山川秀美、物产丰富、风调雨顺、生活安逸,被誉为“天府之国”。
在世人眼中,成都是自然、休闲、美食和文化的象征。
这里的院落和居所不仅是居住的空间,还是精神的场所和文化的舞台。
牧马山片区位于成都市南部、邻新津县花源镇,依牧马山、傍杨柳河而山清水秀,因紧邻成都双流机场而面向世界。
借四川美酒的飘香和波尔多的情怀,这里将塑造一种全新的法式庄园生活。
——————————————我们的方案有五大规划基点:2009年,成都正式启动发展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伟大图景;“天府之都”在本世纪将实现又一次全新的跃升;这是中国西部率先提出对接世界城市体系的城市,一座将实现千百年田园理想的现代都市!规划区位于成都主城至新津的区域走廊之上,这是成都中心城区联系全市域的6条重要区域走廊之一;并且,坐拥高端低密度住区的开发热点区域——牧马山片区;其总体风貌定位为欧洲风情小镇,将建成生态型高品质社区,以复合化的职能定位与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有机对接。
——————————————规划区距成都市区20公里,新津县城11公里,双流国际机场10公里,周边有成雅高速、第二绕城高速、大件路、城际铁路等重大交通干线,是成都南部最好的区位之一。
其特有的区位优势还表现在所处的以双流国际机场为核心的临空经济区。
基于临空经济区对“更近、更好”空间的诉求,“牧马山”这个高端品质社区,将依托成都的特色休闲文化,面向更广阔的世界尺度,吸引世界高端人才汇集。
——————————————基地东高西低,最大高差约30米,总体坡度较为平缓,南北有两块规模较大的平地,中部地形微微隆起,临杨柳河一侧坡度最陡;坡向以南北向为主,临杨柳河呈现明显的向水倾斜。
规划区内有东风渠、牧马山干渠、杨柳河三大水系及诸多池塘水体,水质良好,其间村落散布、农业发达、林盘葱郁、环境优美,主要道路路面情况良好,对外交通便捷。
——————————————我们的方案遵循“品牌差异化”与“区域一体化”两条核心开发策略。
品牌差异化首先是与全国同类型区域的差异化:我们认为其突破点在于对地域文化精神的考量,令国际化风貌与成都文化气质相融合,形成与全国同类型区域的品牌差异化。
其次是与周边同类型区域的品牌差异化:从现状趋势来看,欧陆风情在牧马山地产开发中多元发展,欧风地产的集群化将提升区域辨识度,有利于特色品牌的营造,但这种整合一定要在品牌差异化中进行,从而避免同质竞争。
方案分析了周边地产的开发情况,认为所借鉴风貌类型需要符合成都地区的气候和日照环境,所借鉴风貌类型宜在中西欧范畴选取。
区域一体化开发策略最重要的就是与临空经济区的一体化:临空经济区是以空港为核心而衍生出的空间多元、功能复合的区域综合体,规划项目在其中属于“次功能综合体”,它需要主动承当的角色是次一级区域的活力中心和吸引子。
——————————————我们从世界品牌的欧洲空间符号中获得灵感,例如法国酒庄、香榭丽舍、威尼斯、维也纳、普罗旺斯、波托菲诺、托斯卡纳等等你所能想到的空间词汇,他们都演绎了由“品质空间”到“世界品牌”的质变过程。
欧洲的空间符号是由类型、典范、特质三个维度共同构成的整体,我们从情景和功能两个方向对其进行了解构重组,认为最佳的创造方向是去缔造一种文化。
结合本项目,则是要在构建空间功能的基础上,将中国成都的地域文化与欧洲文化相融合,将某种由功能析出的文化结晶体与成都的文化气质相融贯。
葡萄酒,金叵罗,吴姬十五细马驮….李白《对酒》中的诗句道破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载体——葡萄酒,这一欧洲文化的结晶体,欧洲品质生活的象征,如果融入成都休闲安逸的文化气质,必将成为新的世界品牌。
世界葡萄酒文化的首都在法国的波尔多!这里除了拥有世界最富盛名的葡萄种植园酿造出的好酒外,还拥有非凡的建筑遗产和绮丽独特的风土人情,我们试图将“法国波尔多”定位为情境设计的模板,融贯成都的文化气质,进而联系牧马山、融入花源镇,提炼其空间要素,凝练其人文精神——重点把握“法式欧风、田园风光、小镇生活、庄园品质”四个波尔多情景,打造“古堡、庄园、田野”,“街巷、广场、花园”,“屋顶、墙面、林荫”三个层次的空间设计。
促成附加值最高的经营文化品牌、实现文化生产的概念设计框架,与周边地产形成截然的差异化发展。
——————————————规划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策划建设葡萄酒品牌文化基地,为成都葡萄酒产业发展构建智慧沟通渠道;开发一定的上下游产业,形成种植、采摘、酿造、销售于一体的综合体系,促进推广葡萄酒文化;规划葡萄酒文化展览馆、酒庄城堡、葡萄酒风情街、葡萄种植园、庄园体验居住、分时度假等项目,并拟计划引介世界级艺术大家入驻,通过博物展览、文化及技术交流、高档酒店服务、体验式居住等多种形式的战略性项目,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成都风情的葡萄酒品牌文化基地。
定制多元宅邸,适应不同需求,形成多种居住形式,有租有住,长效发展。
将最佳景观区域及部分用地作为公共性质使用,一方面契合区域对特定服务功能的需求,另一方面有力支持规划项目的长期受益。
——————————————第1步组织欧洲意向空间系统欧洲意向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相对和谐的表征,法式欧风的精神并不在其本身,而在于一袭纯正的欧洲体统…..从绘画及电影艺术中均可以解析出欧洲意向:欧洲在国人心中,不异于童话的范畴;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外部景观、室内活动,标志、场所、故事、交际….与古堡、庄园、田野,街巷、广场、花园,屋顶、墙面、林荫重组建构,形成规划的空间意向。
第2步构思空间轮廓从布达佩斯、米兰、布拉格、斯德哥尔摩、杜布罗夫尼克、布鲁塞尔……分析欧洲城镇空间,总结出疏密对比、建设间隙、自然空间、空间朝向、空间轴线几个特质。
第3步空间结构的构思演绎选择适建用地确定景观朝向提取空间核心构筑空间网络沿路布置格局划分主题区域第4步移植波尔多地区的典型住区形态定位高端,追求庄园品质,进行独特的宅邸空间设计,以法国波尔多地区为模板,铸造顶级庄园。
第5步区分空间开放等级基地一方面需要对接城市,同时也需保持作为低密度住区的属性,因此,以对外活动尽量在边界区域解决为原则,对空间的开放等级进行划定,化解公共性与私密性的矛盾。
葡萄酒文化展览馆、酒庄接待中心、庄园居住体验、分时度假这些具有较强公共属性的空间均沿规划区南部的道路轴线布局,与区域腹地相对分隔;葡萄酒风情街与酒庄城堡之间划定缓冲空间,使酒庄城堡区域成为公共空间中的私密区域,仅供高端活动。
第6步提出落实规划的路径基于本规划项目背景的矛盾,方案必须解决如何落实与有效推进的问题。
基于此,综合考虑土地运作及品牌成熟的延时期,明确分阶段建设的时空规划模式,各阶段自成体系,均有效利用规划区全部用地。
——————————————酒庄城堡占据高地,呼应对岸,成为区域景观标识,是规划区的空间核心;南部公共轴是规划区最重要的公共轴线,通过街巷和公共绿地联系而成;北部公共轴主要通过连续的公共绿地而联系。
道路交通轴联系花源新城中心区,布局对外公共活动空间。
绿地背景为葡萄种植园,其主体功能是契合规划区品牌化发展需求的兼有景观性质的产业功能,衍生出多条绿楔、,形成绿网,承载高品质的户外活动。
空间虚轴是酒庄标识性的提升,呼应对岸的花源新城中心区,其轴线端头直指城际快铁站,形成了“快铁站——花源新城中心——酒庄城堡”一线的城市景观轴线。
————————————分三阶段进行规划建设,各阶段内依据总体建设原则,适当分期,成为有序推进、动态实施的时空规划。
总体建设原则为:从平原开始,再到山地;从近路开始,再到腹地;从中档开始,再到高档;从联排开始,再到独栋;从住宅开始,再到庄园;从商业开始,再到文化;从酒店开始,再到城堡的循序渐进的建设原则。
第一阶段应有利于项目启动、打响品牌,遵从循序渐进的总体建设原则;同时,在1300亩的建设用地之外,通过土地的产业化利用,建设公园、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等,盘活存量空间,使得在牧马山地区长期的地产业竞争中,有后续良好景观用地供给。
第二阶段应进一步完善主体空间结构,建设酒庄城堡,提升公共设施的整体水平,大力推广品牌文化;除中部和南部的顶级住宅及分时度假住宅用地保留为绿地公园外,其余地区建设完毕——形成最佳空间配置。
第三阶段应完成顶级住所建设,全程融贯高尚居住、品鉴、游览、休闲等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品牌质量,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节点——形成最佳收益配置。
————————————方案构建了五个层面的总体空间形态控制要素:绿地景观系统——基于欧洲城镇模式,结合地区特点,利用成都林盘,依托葡萄种植园的绿地景观背景,构建绿色网络,形成疏密适宜的景观环境。
路径和节点系统——打造13个步行开放空间节点,多种步行路径,6种断面形式的道路,共同构成通达的路径和节点系统。
内部界面和标识系统——将区域内界面分成四种控制强度的界面,基地识别系统则通过“主体控制、街廓控制、至高地标构筑物、镇区标志物”四个元素进行强化。
对葡萄酒风情街一线至酒堡区域重点刻画,形成三大地标:葡萄酒文化展览馆争做城市的文化地标;葡萄酒风情街成为区域特色活动的地标;酒庄城堡成为区域重要的综合地标。
区域重要界面——考虑基地与花源镇区的毗邻关系,从三个关键界面研究区域范畴的重要景观界面设计,呼应花源镇区,在水岸一侧形成良好对景。
地名系统及景观风貌分区——将规划区分为10个相对差别的区块,摘取波尔多地区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符号性名称,确定规划区的地名系统,并契合其景观风貌分区。
每个分区依据命名来打造自身的特色景观符号元素,将波尔多地区的种种完美重现。
————————————进一步,对酒庄城堡区、法式葡萄酒商业风情街、典型公共活动中心、典型庄园组团及空间模式进行了详细设计。
————————————我们的规划从宏观上提出引入文化和营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们的建筑将在微观上强调东西方文化智慧的融合及生活氛围的延续与发展。
引入法式情调的庄园生活方式,秉承传统“天、地、人和谐”的山水田园理念,自然气派,大气天成。
低密度的生态住宅群落以组团布局,各组团依山就势。
山、岛、林、水——格局雅致而显赫,形成“梯状建筑水平线”,确保户户有景、户户花园,远可观山、观林,近可观水、观园。
恬静、安逸的生活氛围更因葡萄酒文化的引入获得升华。
精致的法式园林和风情街区,清新的葡萄种植园,自由蜿蜒的河流及滨水绿化,构成片区的景观主题。
法式园林被划分为多个主题分区,营造休闲、高雅的生活气息。
将法式雕塑、景观墙体、水景喷泉、休息亭廊、漫步小径、文化平台等贯穿于公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