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第三章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8
幼儿园儿童保健手册幼儿园儿童保健手册序言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阶段。
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本手册旨在为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的儿童保健指南。
本手册将包含关于幼儿健康、饮食、睡眠、安全、疾病预防等方面的重要信息和建议。
第一章:幼儿健康1.1 幼儿健康的重要性幼儿期的健康对于儿童的身体和智力发育至关重要。
健康的幼儿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提高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
1.2 儿童健康的评估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幼儿进行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口腔健康等方面的评估,以及进行常规的健康体检。
1.3 儿童常见疾病介绍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症状、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如感冒、手足口病等。
1.4 注意事项和防病建议提供幼儿防病的一般建议,包括保持室内通风、避免交叉感染、定期洗手等。
第二章:饮食2.1 儿童的营养需求介绍幼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并提供合理的膳食搭配建议。
2.2 儿童常见膳食问题讨论儿童常见的饮食问题,如挑食、厌食等,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2.3 饮食安全提供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关于食品安全的必要知识,如食品储存、烹饪卫生等,并建议避免给幼儿食用过多的糖和盐。
第三章:睡眠3.1 幼儿睡眠的重要性睡眠对于幼儿的身心发育至关重要。
介绍幼儿睡眠需求和睡眠规律,并提供建立健康睡眠习惯的指导。
3.2 处理幼儿的睡眠问题讨论幼儿的常见睡眠问题,如夜惊、噩梦、夜尿等,并提供处理这些问题的建议。
第四章:安全4.1 家居安全建议家长在家中采取一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如安装门窗防护措施、锁好危险物品等。
4.2 幼儿园安全介绍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相关安全注意事项,如防止溺水、防止火灾等,并提醒家长与幼儿园保持紧密联系,了解幼儿的安全情况。
第五章:疾病预防5.1 幼儿疫苗接种详细介绍幼儿必须接种的疫苗以及接种时间表。
5.2 个人卫生提供幼儿个人卫生的指导,如洗手、刷牙、修剪指甲等,并强调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的示范作用。
【关键字】方法第三章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婴儿在l岁内必须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是: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麻疹疫苗D.百白破三联疫苗E.以上皆是2.胎儿期及围生期的保健重点包括:A.预防遗传性疾病及先天性畸形物B.保证充足营养C.重视产前检查D.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 E.以上皆是3.婴幼儿保健重点是:A.做好家庭访视工作B.培养独立生活能力C.加强心理卫生教育D.完成基础计划免疫E.预防近视和龋齿4.死亡率最高的期是:A.胎儿期B.新生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5.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是:A.3月小儿B.4月小儿C.5月小儿D.8月小儿E.1岁小儿6.新生儿死亡多发生在:A.生后3天内B.生后7天内C.生后10天内D.生后15天内E.生后20天内7.新生儿保健重点应在:A.生后1小时内B.生后3天内C.生后7天内D.生后15天内E.生后20天内8.家庭访视是针对:A.新生儿B.幼儿C.学龄前儿D.学龄儿童E.青少年9.正常小儿腋下温度为:A~10.给小儿体检时最后检查的是:A.前囟B.心肺C.腹部D.口咽部E.四肢11.小儿既往史是指:A.出生史B.喂养史C.生长发育史D.预防接种史E.食物过敏12.出生后逐渐消失的反射是:A.腹壁反射B.握持反射C.提睾反射D.吞咽反射E.角膜反射13.小儿药物选择正确的是:A.烦躁担心时可用镇静药B.咳嗽时可用镇咳药C.腹泻时可用止泻药D.便秘可用泻药 E.儿童发热时首先激素退热14.下列何种疾病禁用激素?A.休克、脑水肿B.过敏性疾病C.肾病综合征D.血液病E.水痘15.小儿治疗要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包括:A.护理治疗B.饮食治疗C.药物治疗D.心理治疗E.以上都是16.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的张力为:A.1/5张B.2/3张C.3/5张D.1/3张E.2/5张17.关于静脉补钾浓度,正确的是:D.1%~2%18.婴儿肺炎不能进食时,每日静脉补液量应在:A.60~80ml/kgB.90~120ml/kgC.100~120ml/kgD.120~50ml/kgE.150~80ml/kgA2型题1.某小儿4月,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12小时,体温,局部红、肿、热、痛,红肿直径2.0㎝,该小儿应考虑为?A.接种后全身反应B.接种后局部弱反应C.过敏性休克D.晕针E.接种后局部强反应2.某小儿,5岁,喜问、好模仿,求知欲强,现保健重点是预防:A.免疫性疾病B.感染性疾病C.营养性疾病D.保护视力、预防龋齿E.心理性疾病。
儿保科工作规章制度儿童保健科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儿童保健科工作,提高儿童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团队协作,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技术人员等。
第三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恪守医德,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儿童健康。
第四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积极配合工作,切实履行职责。
第五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证书,不得从事与专业不符的工作。
第六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参加培训学习,不断完善自身技能。
第七条医院将在必要时对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对业绩突出者予以表彰奖励,对不合格者进行约谈或教育,情节严重者予以处理。
第八条医院将根据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对表现优秀者予以提拔晋升,对表现差的进行警告处理。
第九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保守病人信息,不得泄露病人隐私,不得利用病人隐私谋取私利。
第十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卫生,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确保儿童健康。
第十一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积极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促进儿童健康。
第十二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医疗制度,对患儿进行精心照料,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三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按规定配戴工作服装,保持仪容整洁,不得穿着不符合规定的服装。
第十四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规定的工作时间,不得迟到早退,不得擅自请假。
第十五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遵守医院规定的工作流程,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工作,不得随意更改。
第十六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积极与团队成员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十七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遵守职业操守,不得接受患者及其家属的礼物,不得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第十八条医院将对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工作不力的进行督促指导,确保工作质量。
第十九条儿童保健科工作人员应积极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诉求,耐心解答疑问,提供优质服务。
一、教学目标:1. 掌握常见儿童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2. 增强对儿童保健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3.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对健康的关注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1)呼吸道感染:注意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2)手足口病:勤洗手,不分享食物饮水,保持室内通风;(3)麻疹:注重患病人员的隔离,接种麻疹疫苗;(4)感冒:勤洗手,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保暖。
2. 儿童常见疾病的处理方法:(1)呼吸道感染: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并多饮水,及时就医;(2)手足口病:局部搽药,口服药物,保持充足的休息;(3)麻疹:及时就医,避免与患者接触;(4)感冒:要多饮水,保持充足的休息并按医生的处方用药。
三、教学过程:1. 前置任务:让学生获取常见儿童疾病及其防治方法的相关知识。
2. 导入新知:让学生观看由专业医生讲解的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的视频,并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疾病的基本状况和预防措施。
3. 回归实践:采用小组讨论、课堂演示、实验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层次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4. 温故知新: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让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巩固和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采用专家讲解的形式,让学生快速了解儿童常见疾病的基本知识;2. 互动法:采用讨论、问答等形式,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实验法:透过实验操作来深层次掌握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五、教学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在课堂上按照教学安排完成相关的任务,自我评价完成情况并挖掘自己存在的不足之处;2. 教师评价:跟进学生在完成课程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实时的反馈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3. 同伴评价:通过同伴评价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效果。
六、教学后记:在儿童保健教育教案:常见儿童疾病预防及处理方法的教学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践机会,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了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3到6岁儿童保健及常见病防治3到6岁是儿童身体发育和免疫系统发育的重要时期,正确的保健和常见病的防治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3到6岁儿童的保健和常见病进行详细介绍。
一、健康饮食1. 儿童饮食要均衡:提供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多食用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和优质蛋白质,避免垃圾食品和过多糖分的摄入。
2. 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儿童每天应饮用充足的水,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3. 注意餐具的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儿童的餐具和水杯,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
二、科学运动1. 提供准确和适量的运动:3到6岁的儿童应每天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跑步、跳跃和骑自行车等。
同时,还可以参加一些有趣的户外活动,促进儿童的体能发展。
2. 防止过度劳累:过度劳累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不利,应根据儿童的身体情况和兴趣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时间。
三、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1.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儿童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3到6岁的儿童应每天睡眠10到12小时。
2. 均衡的作息时间: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帮助儿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3. 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四、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1. 儿童感冒的预防:加强儿童的免疫力,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勤洗手、避免与感冒患者接触等。
2. 儿童腹泻的防治:饮食卫生是防止腹泻的关键,避免生冷食物和脏手接触食物。
3. 儿童疫苗接种:根据国家疫苗接种程序,及时为儿童接种各类疫苗,保护他们免受严重疾病的侵害。
4. 儿童眼保健: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电视、玩电子产品等,保持适当的用眼距离和休息时间。
综上所述,3到6岁儿童的保健和常见病防治是家长和老师们应该关注的重点。
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运动、规律生活及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成长。
家长和学校应积极合作,提供适当的保健教育,确保儿童的健康与幸福成长。
幼儿疾病预防及措施引言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发育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也是易受疾病侵袭的阶段。
幼儿疾病的预防和措施是每个家长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幼儿疾病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保护孩子的健康。
常见幼儿疾病及预防措施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包括感冒、咳嗽、喉炎等。
为了预防呼吸道感染,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定期进行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2.避免带孩子去人流密集的场所,减少感染机会;3.勤洗手,保持手的卫生;4.注意孩子穿着,不要让孩子受凉。
肠道感染肠道感染常见于幼儿期,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等症状。
为了预防肠道感染,家长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家庭卫生,保持环境整洁;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给孩子食用不洁食物;3.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吃生冷食物;4.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手的卫生。
水痘水痘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为了预防水痘,家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接种水痘疫苗,提前预防;2.避免孩子与患水痘的人接触;3.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澡;4.避免长时间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手脚疱疹等症状。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家长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家庭卫生,保持环境清洁;2.避免孩子与已感染手足口病的人接触;3.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手的卫生;4.避免让孩子接触污染的物品,如污浊的水、土壤等。
总结幼儿疾病的预防是每个家长应该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孩子患病的风险,保护他们的健康。
在预防疾病的同时,家长还需要关注孩子的饮食、休息和锻炼,提高孩子的身体免疫力。
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三章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A1型题1.婴儿在l岁内必须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是:A.卡介苗B.脊髓灰质炎疫苗C.麻疹疫苗D.百白破三联疫苗 E.以上皆是2.胎儿期及围生期的保健重点包括:A.预防遗传性疾病及先天性畸形物B.保证充足营养C.重视产前检查D.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E.以上皆是3.婴幼儿保健重点是:A.做好家庭访视工作B.培养独立生活能力C.加强心理卫生教育D.完成基础计划免疫E.预防近视和龋齿4.死亡率最高的期是:A.胎儿期B.新生儿期C.幼儿期D.学龄前期E.学龄期5.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是:A.3月小儿B.4月小儿C.5月小儿D.8月小儿 E.1岁小儿6.新生儿死亡多发生在:A.生后3天内B.生后7天内C.生后10天内D.生后15天内E.生后20天内7.新生儿保健重点应在:A.生后1小时内B.生后3天内C.生后7天内D.生后15天内E.生后20天内8.家庭访视是针对:A.新生儿B.幼儿C.学龄前儿D.学龄儿童E.青少年9.正常小儿腋下温度为:A.36℃~37℃B.36.1℃~37.2℃C.36.2℃~37.3℃D.36.4℃~37.4℃E.36.4℃~37.5℃10.给小儿体检时最后检查的是:A.前囟B.心肺C.腹部D.口咽部E.四肢11.小儿既往史是指:A.出生史B.喂养史C.生长发育史D.预防接种史E.食物过敏12.出生后逐渐消失的反射是:A.腹壁反射B.握持反射C.提睾反射D.吞咽反射E.角膜反射13.小儿药物选择正确的是:A.烦躁不安时可用镇静药B.咳嗽时可用镇咳药C.腹泻时可用止泻药D.便秘可用泻药E.儿童发热时首先激素退热14.下列何种疾病禁用激素?A.休克、脑水肿B.过敏性疾病C.肾病综合征D.血液病E.水痘15.小儿治疗要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包括:A.护理治疗B.饮食治疗C.药物治疗D.心理治疗E.以上都是16.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的张力为:A.1/5张B.2/3张C.3/5张D.1/3张E.2/5张17.关于静脉补钾浓度,正确的是:A.0.1%~0.6%B.0.3%~2%C.0.5%~3%D.1%~2%E.0.2%~0.3%18.婴儿肺炎不能进食时,每日静脉补液量应在:A.60~80ml/kgB.90~120ml/kgC.100~120ml/kgD.120~50ml/kgE.150~80ml/kgA2型题1.某小儿4月,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12小时,体温37.2℃,局部红、肿、热、痛,红肿直径2.0㎝,该小儿应考虑为?A.接种后全身反应B.接种后局部弱反应C.过敏性休克D.晕针E.接种后局部强反应2.某小儿,5岁,喜问、好模仿,求知欲强,现保健重点是预防:A.免疫性疾病B.感染性疾病C.营养性疾病D.保护视力、预防龋齿E.心理性疾病。
3.某小儿,8个月,因腹泻而住院,其室温应调节在:A.18℃~20℃B.20℃~22℃C.22℃~24℃D.24℃~26℃E.24℃~27℃4.某小儿,生后15天,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已给了抗病毒药处理,但现体温39℃,问首选用那种方法退热?A.口服退热药B.肌注退热药C.灌肠法D.酒精擦浴E.退热药滴鼻5.8个月患儿,腹泻2天入院。
查体:嗜睡,皮肤弹性极差,眼窝明显凹陷,心率速,手足凉,无尿,在以下的治疗方案中,正确的是:A.用2:1液扩容B.扩容量为30ml/kgC.补液速度一致D.扩容后只需补充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E.扩容补钾6.一腹泻患儿,补液后排尿,化验血钾3.1mmol/L,目前尚有300ml液体,此液体中最多可加10%氯化钾多少毫升?A.4mlB.6mlC.8mlD.9mlE.12mlA3型题(1~2题共用题干)某女孩,10岁,上午空腹时注射流脑疫苗3分钟左右,出现头晕、心慌、虚弱感、轻度恶心、手足发麻等表现。
1.此小儿应考虑为什么?A.低血糖反应B.过敏性休克C.晕针D.全身反应E.正常反应2.此时应如何处理?A.立即吸氧、保暖B.立即平卧、喂糖水C.立即给肾上腺素D.安慰、不用处理E.迅速转院抢救。
(3~5题共用题干)10月患儿,呕吐腹泻水便1天,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口腔粘膜干燥,眼泪少,前囟及眼窝凹陷,肢稍冷,尿少,血钠135mmol/L。
3.该患儿诊断为?A、中度等渗性脱水B、重度等渗性脱水C、重度高渗性脱水D、重度低渗性脱水E、中度低渗性脱水4.该患儿累积损失量应在多少时间内输完?A.4~6小时B.6~8小时C.8~12小时D.12~14小时E.12~16小时5.该患儿在补液时,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反射减弱,心音低钝,最可能是?A.低钙血症B.低钾血症C.低镁血症D.心力衰竭E.代谢性酸中毒A4型题(1~4题共用题干)患儿5月,腹泻2天,每天10多次,黄色稀大便。
精神萎靡不振,皮肤弹性极差,前囟及眼窝明显凹陷,四肢厥冷,血压低,脉细弱,152次/分,尿量极少。
血钠125mmol/L。
1.该患儿考虑诊断为?A.中度等渗性脱水B.重度等渗性脱水C.重度高渗性脱水D.重度低渗性脱水E.中度低渗性脱水2.该患儿首先的液体是:A.2:1液B.1:1液C.4:3:2液D.2:3:1液E.1:4液3.该患儿第1天补液总量约为?A、500mlB、800mlC、1000mlD、1500mlE、1800ml4.假如患儿在补液的过程中,突然发生惊厥时,应首先考虑?A.低镁血症B.低钙血症C.低钠血症D.低血糖症E.低钾血症B型题A.卡介苗B.乙型脑炎疫苗C.麻疹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E.百白破三联疫苗在下列各年龄时,应进行的预防接种的初种制剂分别是:1.初生时2.生后2~4 个月3.生后3~5 个月4.生后8 个月5.接种方法为口服:A.2:1液B.ORS液C.4:3:2液D.2:3:1液E.1:4液6.等渗性脱水用:7.高渗性脱水用:8.低渗性脱水用:9.小儿腹泻休克时,扩容液是:10.轻度脱水而无呕吐和腹胀的患儿:二、名词解释1.计划免疫2.主诉3.等渗性脱水4.累积损失量5.4:3:2液三、简答题1.简述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2.简述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方法。
3.简述儿科病史询问方法的特点。
4.简述儿科体格检查方法的特点。
5.简述治疗性饮食的用途。
6.简述小儿使用退热药的应注意事项。
7.简述补钾原则。
8.简述口服补液盐溶液的成分及用途。
9.简述代谢性酸中毒的临床表现。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A1型题1.E2.E3.D4.B5.D6.B7.C8.A9.A 10.D 11.E 12.B 13.A 14.E 15.E 16.B 17.E 18.AA2型题1.B2.A3.B4.A5.A6.DA3型题1.C2.B3.A4.C5.BA4型题1.D2.A3.C4.BB型题1.A2.D3.E4.C5.D6.D7.E8.C9.A 10.B二、名词解释1.计划免疫:是指对15岁以下儿童按年龄进行全程足量基础免疫,并适时加强的免疫措施。
2.主诉:是指就诊的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时间。
3.等渗性脱水:是指水与电解质丢失大致相同,血钠浓度130~150mmol/L,常见于病程较短,营养状况较好者,等渗性脱水是最常见的脱水。
4.累积损失量:指发病后至补液时水和电解质总的损失量。
5.4:3:2液:即4份生理盐水、3份5%~10%葡萄糖溶液、2份1.4%碳酸氢钠溶液(或1.87%乳酸钠溶液)组成,为2/3张液,用于中度脱水或低渗性脱水。
三、简答题1.简述新生儿期保健重点。
答:(1)提高助产技术,防止新生儿窒息、产伤及感染;高危儿做好特殊监护。
(2)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如哭声、精神、面色、等,并进行全身检查。
(3)加强护理,注意保温和皮肤清洁卫生,指导母乳喂养。
(4)接种卡介苗及乙肝疫苗,对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进行筛查。
(5)做好家庭访视工作,指导定期体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治疗。
2.简述预防接种反应的处理方法。
答:(1)异常反应:①晕针:立即将小儿平卧,头稍低,保持安静,喂糖水或温开水,必要时针刺人中、十宣等穴位,片刻即可恢复正常;②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静脉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并将小儿平卧,头稍低,注意吸氧、保暖,病情稍稳定后,迅速转院抢救。
(2)全身反应:接种后体温在37.5℃~38.5℃,一般不需处理,适当休息,多饮水,可自行恢复;少数可烧到39℃以上,应进行对症处理。
有的接种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休息1—2日可以自愈。
(3)局部反应:局部可发生红、肿、热、痛,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等渗性脱水:水与电解质丢失大致相同,血钠浓度130~150mmol/L,常见于病程较短,营养状况较好者,等渗性脱水是最常见的脱水。
3.简述儿科病史询问方法的特点答:病儿多不能完整自述病史,需由家长及抚育人代述,较大的病儿可让他自己补充叙述病情;询问时态度要和蔼,要注重与家长和孩子沟通,耐心倾听,危重患儿应边检查边询问,及时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详细询问病史。
4.简述儿科体格检查方法的特点。
答:体格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步骤,首先要取得患儿的信任及合作,消除患儿紧张心理;检查时可在母亲怀抱中检查,医生态度要和蔼,动作要轻柔,注意保温,不要过多的身体暴露,考虑较大孩子的害羞心理和自尊心;检查顺序灵活掌握,易引起小儿不安的部位如口腔、咽部、眼睛等要放在最后检查。
有疼痛的部位也应在最后检查;如遇危重儿应简单、有针对性地检查,重点是先抢救,然后再全面检查。
5.简述治疗性饮食的用途。
答:①少渣饮食用于胃肠道手术后、消化道感染;②无盐和少盐饮食用于心、肾功能不全有水肿的患儿;③低蛋白饮食用于尿毒症、肝昏迷和急性肾炎少尿期的患儿;④高蛋白饮食用于营养不良、消耗性疾病患儿。
⑤低脂肪饮食用于腹泻、肝病患儿;⑥低热能饮食用于单纯肥胖症儿童;⑦特殊乳制品:稀释奶用于早产儿和患病的新生儿,脱脂奶和酸奶用于腹泻婴儿,蛋白奶用于营养不良,豆奶用于牛乳过敏和乳糖酶缺乏者,无乳糖饮食用于半乳糖血症的,低苯丙氨酸饮食用于苯丙酮尿症。
6.简述小儿使用退热药的应注意事项。
答:①使用退热药物之前应找出病因,以免影响诊断,耽误治疗;②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剂型,3个月内的婴幼儿应慎用药物退热,宜多用物理方法退热;③必要时可每隔4~6小时服药1次,一般疗程不宜超过一周,退热后即停服,体弱、失水、虚脱患儿不宜再给予退热药发汗药,应鼓励多饮水,避免加重病情,反复使用要复查血象,以免粒细胞减少;④应按时服用,不能随意加大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不要联合使用;⑤婴儿慎用阿司匹林,以免发生Reye综合征。
7.简述补钾原则。
答:①治疗原发病;②口服补钾安全、方便,能口服者尽量口服,轻度患者可口服氯化钾200~300mg/kg;③重症需静脉补钾,全日总量一般为100~300mg /kg(10%KCl l~3ml/kg),应均匀分配于全日静脉输液中,浓度一般为0.2%,不超过0.3%(新生儿0.15%~0.2%),滴注速度不宜过快,每日补钾总量静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