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腹症 病例讨论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42
急腹症10例的诊治经验分析
(1)急腹症的诊断对于急腹症患者,通常首先要进行临床鉴别诊断。
建议采用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如可以根据患者最初出现的症状、体征等信息,以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用临床诊断流程来确定患者的急腹症诊断。
(2)急腹症的治疗对于急腹症患者,建议采用多模式治疗,既要进行症状缓解治疗,也要进行恢复性治疗。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抗炎治疗、抗凝血治疗等措施,以此来有效控制患者的症状,并在合理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营养、免疫功能。
(3)急腹症10例的诊治经验分析 1. 针对不同病情,个体化治疗是必要的。
1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由于病情严重,需要采取较为复杂的治疗手段,如静脉输液、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等;另外5例患者病情不太严重,可以采取较为简单的治疗手段,如抗炎治疗、抗凝血治疗等。
2. 抗炎治疗对急腹症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在1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采取了抗炎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3. 抗凝血治疗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1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采取了抗凝血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4. 营养支持治疗也是急腹症治疗的一部分,在10例患者中,有
8例患者采取了营养支持治疗,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
(完整word版)病例分析——急腹症第三章病例分析——急腹症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也是最多见的急腹症。
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增生,管腔中粪石或结石阻塞为常见原因。
(2)细菌入侵。
临床病理分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亦称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属重型阑尾炎;(4)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1.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症状:可有厌食、恶心、呕吐,但程度较轻,较少频繁出现。
(3)全身症状:可有乏力、心率增快、体温增高等。
2.体征(1)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是阑尾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
(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右下腹肿块:触及右下腹压痛性肿块,固定,边界不清,应考虑阑尾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4)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它体征:①结肠充气试验;②腰大肌试验;③闭孔内肌试验。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到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核左移。
2.影像学检查立位腹平片可见盲肠及回肠末端扩张积气,B超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CT可发现阑尾增粗,周围脂肪垂肿胀,可靠性高于B超。
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穿孔:常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突发上腹痛,查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查体时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有疼痛和压痛,腹壁板样强直,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妇科急腹症: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有停经史,突发下腹痛,常有急性失血症状和腹腔内出血体征,查体有宫颈举痛,附件肿块,阴道后穹窿穿刺有不凝血性液体,尿HCG 阳性,血HCG升高。
卵巢囊肿蒂扭转妇科查体可及附件区明显触痛肿块。
上述疾病结合B超一般不难鉴别。
3.右侧输尿管结石:多为右下腹绞痛,并向腰部及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
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结合B超、X线一般不难鉴别。
第三章病例分析——急腹症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为外科常见病,也是最多见的急腹症。
病因(1)阑尾管腔阻塞:淋巴滤泡增生,管腔中粪石或结石阻塞为常见原因。
(2)细菌入侵。
临床病理分型(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2)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亦称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3)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属重型阑尾炎;(4)阑尾周围脓肿。
临床表现1.症状(1)转移性右下腹痛。
(2)胃肠道症状:可有厌食、恶心、呕吐,但程度较轻,较少频繁出现。
(3)全身症状:可有乏力、心率增快、体温增高等。
2.体征(1)右下腹固定性压痛:是阑尾炎最常见和最重要的体征。
(2)腹膜刺激征象: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右下腹肿块:触及右下腹压痛性肿块,固定,边界不清,应考虑阑尾炎性肿块或阑尾周围脓肿的诊断。
(4)可作为辅助诊断的其它体征:①结肠充气试验;②腰大肌试验;③闭孔内肌试验。
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升高到10~20×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核左移。
2.影像学检查立位腹平片可见盲肠及回肠末端扩张积气,B超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CT可发现阑尾增粗,周围脂肪垂肿胀,可靠性高于B超。
鉴别诊断1.消化性溃疡穿孔:常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突发上腹痛,查体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查体时除右下腹压痛外,上腹仍有疼痛和压痛,腹壁板样强直,立位腹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2.妇科急腹症:异位妊娠破裂出血有停经史,突发下腹痛,常有急性失血症状和腹腔内出血体征,查体有宫颈举痛,附件肿块,阴道后穹窿穿刺有不凝血性液体,尿HCG阳性,血HCG升高。
卵巢囊肿蒂扭转妇科查体可及附件区明显触痛肿块。
上述疾病结合B超一般不难鉴别。
3.右侧输尿管结石:多为右下腹绞痛,并向腰部及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
尿中查到多量红细胞,结合B超、X线一般不难鉴别。
治疗原则1.原则上急性阑尾炎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切除阑尾。
2.对于不同意手术的单纯性阑尾炎,发病已超过72小时或已形成炎性肿块有手术禁忌证者,可选用非手术治疗。
腹痛病案讨论资料患者,男,55岁主诉:腹部胀痛半天伴胸闷现病史:患者于昨日晚饱餐后出现腹痛,呈阵发性胀痛性质,位于脐周偏上腹部,逐渐加重,并出现胸闷和活动后心悸气促,不能平卧休息,伴有恶心、自感有低热,无呕吐腹泻。
今晨来我院急诊,门诊以“腹痛待查”收入我科。
既往史:患者有高血压,平时血压140/95mmHg左右,有胆结石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体态偏胖,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很差,急性重病容。
T37.6℃,P120bpm R24次/分BP100/70mmHg SPO2 91%,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气管居中,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双下肺呼吸音偏低,少许细湿罗音。
叩诊心界无扩大,HR120bpm,律齐,心音稍低,未闻病理性杂音。
腹部膨隆,脐周偏左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不能配合,移动性浊音可疑,听诊肠鸣音较弱。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资料血常规:WBC 23×109/L N 88.5% Hb 97g/L PLT 75×109/L。
尿常规:WBC(2+)RBC(3+)pro(2+)。
血生化:ALT 140U/L,AST 235U/L,ALB 27g/L,TBIL 46umol/L,DBIL 22umol/L,CH 7.60mmol/L,CK500U/L,LDH(乳酸脱氢酶104-205)455U/L,K 4.8mmol/L,BUN 12mmol/L(3.2-7.1),Cr 128umol/L(53-106),CRP 120mg/L,AMS 400U/L,LPS 240U/L,血糖8.9mmol/L,TNI 1.9 ng/ml。
心电图:窦性心律V1-V4 ST段下移≥0.15mV,T波倒置腹部彩超:肠壁增厚,盆腔少量积液,胆囊小结石胆总管无明显扩张,肝脏及肾脏大小及回声基本正常,胰腺体积稍增大。
心脏彩超:左心肥厚EF45%,LA 34mm,LVED 50mm。
外科急腹症诊治若干问题的探讨急腹症是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发病急骤、病情复杂且变化多端,往往诊断困难[1]。
早期诊治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延误病情,后果严重,现针对急腹症诊断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如下。
1 关键性症状(病史)的重要性腹痛与呕吐、大便(包括肛门排气)、小便,密切相关,是关键性症状,必须详细询问、调查,诊断资料的收集至关重要。
1.1 腹痛是急腹症的主要症状,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询问腹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放射处等。
1.1.1 腹痛开始的时间它对诊断及决定治疗方针甚为重要。
如炎症性疾病多于晚上开始;溃疡病穿孔多在饮食后发生,且24 h以上已成腹膜炎,则可作穿孔修补术,而不作胃切除术。
此外,尚有局限性疼痛和弥漫性腹痛的时间(转移时间或固定时间),均有诊断价值。
1.1.2 腹痛开始的部位多数是病变部位。
如溃疡病穿孔、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等均是,但也有例外,如急性阑尾炎。
1.1.3 腹痛的性质①持续性疼痛:多表示炎症性疾病。
病情恶化疼痛加重,病变好转,疼痛减轻,但穿孔后或腹膜炎严重则另外;②阵发性疼痛:多表示阻塞性疾病,如胆道结石、肠梗阻、输尿管结石等;③持续性腹痛阵发加剧:多表示炎症伴梗阻,或梗阻伴炎症。
1.1.4 腹痛的程度①绞痛:多为空腔脏器梗阻绞窄,如肠梗阻、结石等;②刀割样疼痛:多提示穿孔;③隐痛:多提示溃疡病;④胀痛:多提示肠道充气、通畅欠佳。
1.1.5 放射性疼痛放射性疼痛是由于神经和内脏相联系而产生的。
如胆囊炎、胆石症可放射到右肩胛部,肾输尿管结石可放射到下腹部及外阴部等。
1.2 呕吐必须询问发生的时间和呕吐内容。
①呕吐发生于腹痛之后,多为外科疾病所致,如前所述;②呕吐物混有前1 d食物,多提示幽门梗阻;③呕吐为粪便,多提示小肠下段梗阻;④呕吐鲜血,多提示食道静脉怒张破裂出血或溃疡出血;⑤呕吐伴发热及腹部弥漫性压痛,多提示腹膜炎;⑥呕吐伴腹泻,多提示急性胃肠炎。
1.3 大小便(包括肛门排气):腹痛患者必须详细询问大小便及肛门排气情况。
急腹症65例误诊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急腹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系列病症,涉及内科、外科及妇科等多个科室,它包括的病种繁多,临床症状千变万化,病因多,常常造成延误诊断或误诊。
急腹症以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为特征,易危及生命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及早明确诊断是挽救患者,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2002年以来收治误诊患者65例,现分析其原因及探讨对策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病例65例,男39例,女26例;年龄18~82岁,平均52.6岁,50岁以上中老年人48例。
均因有急腹症的临床表现而收治入院。
误诊疾病:本组误诊65例,其中16例老年人腹部肿瘤、2例结核患者,9例被误诊为肠梗阻,7例诊为阑尾炎,2例诊为胰腺炎;6例阑尾炎及5例胰腺炎诊为胃肠炎;3例胃肠炎诊为胰腺炎;8例胃肠炎诊为阑尾炎;6例胰腺炎诊为阑尾炎;宫外孕、右诊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盆腔炎诊为阑尾炎7例;1例阑尾炎诊为小儿蛔虫症;1例心因性腹痛(神经官能性腹痛)诊为胰腺炎;6例胰腺炎、4例胆囊炎诊为心脏疾病;1例阑尾炎诊为胃穿孔;1例脾破裂诊为胰腺炎。
讨论误诊原因及分析:①因临床症状不典型而误诊:急腹症的诊断一般并不难,大部分急腹症凭症状、体征及一般检查化验可做出诊断,对特殊类型的急腹症,如老年人机体反应差,合并症多,对痛觉不敏感,常不能正确反映病史及症状、体征。
对这些不典型的急腹症患者,常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如老年急性阑尾炎,因机体反应差,故症状与体征往往不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常不明显,压痛、肌紧张多不显著[1]。
本组16例老年腹部肿瘤,2例结核患者,其典型症状、体征除腹痛、腹胀、恶心及腹部包块外,尚有发热、消瘦、贫血、乏力等症状,但患者多不能准确表述自己的病患或者其典型症状不明显。
在没有对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前,经非手术治疗后,出现症状缓解的假象,是造成误诊的重要原因。
②因首发症状或者合并症而误诊:大多数急腹症患者以腹痛为首发症状而就诊,而一些患者以腹部以外的症状就诊或者患者本身合并一些内科、妇科等其他科疾病,极易引发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