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组织专家评选浙江省社区医生高血压防治优秀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76.63 KB
- 文档页数:1
社区全科医生慢病管理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实施及价值评析[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全科医生慢病管理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实施效果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社区卫生中心收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社区全科医生慢性病管理干预。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另采用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舒张压、收缩压指标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组内患者干预后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较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社区全科医生慢病管理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有效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率及服药依从性,其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社区全科医生;慢病管理;高血压;防治[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by commun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 Selection methods from June 2019 to June 2020 I community health center of 60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ere trea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y using random Numbers are p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of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accepting community gp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The levels of diastolic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 betweenthe two groups. In addition,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knowledge of disease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Results After intervention, the indexe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period, and the knowledge of disease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period,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by commun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pressure level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ate of disease knowledge and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community general practitioners;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High blood pressure.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高血压是目前临床困扰中老年人群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国高血压的防治过程中,由于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不足以及因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诸多原因,导致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1-2]。
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观察和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134-01高血压病[1]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
近年来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年高血压具有病程长、血压波动性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并发症多等不利治疗的因素。
我院根据社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特点,加强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护理,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60~78岁;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确定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140 mm hg,舒张压90 mm hg。
其中一期高血压15例,二期高血压38例,三期高血压19例。
2 心理特点不同个体的老年患者因社会、家庭、工作、生活与环境等因素有改变[2],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精神变化。
主要表现:紧张恐惧,焦躁不安:对医护人员不信任,对疾病认识不充分,害怕死亡,担心无人照顾;忧虑多疑:部分老年人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宽容度,固执已见,喜欢他人恭从,拒绝承认有病,不愿就医,争强好胜,做些力不能及的事情;悲观厌世:因社会角色改变,家庭地位下降,一旦生病,有的老人自觉时无多日,觉悲观厌世,无价值感;有的老人因经济拮据怕拖累家人而拒绝治疗;稍不顺心就与护士或患友冲突,自控力差,依赖性强,行为情绪化。
3 心理护理3.1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耐心仔细地向他们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应用一些治愈的病例开导他们,及时、准确地解释他们的提问,在建立信任关系后,才获得他们对治疗上和心理上的反馈信息;仔细观察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照顾并培养其积极开朗的性格,有针对性地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生活上的关心照顾,稳定他们的情绪,患者家属也应给患者以理解、宽容和安慰。
浅谈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治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社区里面,有不占少数的高血压患者还在饱受着病魔的侵袭,得不到有效地解决和治疗。
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数目呈激增状态。
高血压患者数目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率的增加,二者之间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
我县于08年做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出,约高达34.9%的35岁以上的居民遭受高血压疾病的侵袭。
而在这些患病人群中,只有59%的人有过血压测量的经历。
也就是说并没有多少人对自己的疾病有所了解,仅仅有44.37%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
在患病人群中,又有极少数人对其病情采取过有效的治疗措施,例如去医院接受医生的治疗或者是服用适量的降压药。
在选取降压药的水平上也参差不齐。
即便是服药也只能将病情大体控制在4%左右。
我们为了探讨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社区型高血压防治措施,从而在根本上有效降低高血压并发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我们采取了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干预。
结果如下。
关键词:高血压;患者;社区;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544.1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86-02我们于08年结合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暨农村适宜卫生技术推广项目热烈地开展了社区范围内的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
采取了分层与政群互相结合的随机抽样法,在十二个乡镇的83个社区,针对35岁以上的居民,一共有24752个人进行了为其几天的原发性高血压筛查活动。
检查结果如下,其中共有共有8559名高血压患者,大约占调查总体人数的35%左右。
同时在经过患者本人同意,同时患者心甘情愿的情况下,针对其中4029里患病人员采取了以规范治疗,不适用药物以及随机访问等为前提的社区综合防治措施。
经过调查以及研究,我们总结出了以下社区高血压综合防止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成立专门的机构组织并针对其内部有相对明确的分工组织机构最好是由政府领导、卫生部门组织协调、疾控机构实施管理和评价、医疗机构进行防治、社区、新闻、健康教育机构参与的网络型综合性社区高血压防治机构。
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49例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与单纯药物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98例原发性老年高血压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用药物治疗加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
结果:6个月后对2组患者血压、体重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方法2.2.1 成立社区护理干预服务网由社区医护人员及街道、居委会和家庭组成,社区服务人员都经过专业理论和知识培训。
2.2.2 收集社区有关患者的资料由医护人员发放调查通知和调查表,到患者家中调查、摸底,对患者的血压和主要生活方式进行评估,制定服务计划、个人血压档案。
2.2.3 进行无偿护理干预干预患者的主要生活方式,自编患者监测记录卡,包括姓名、年龄、体重、生活方式、运动情况,每周定时测血压1次,测血压前患者都休息10 min,测量坐位右上肢血压,取3次平均值,每季度对记录内容整理;对照组只是按上述测量血压方法,每周定时测量血压并记录,每季度对记录整理。
2.2.4 药物治疗依那普利10 mg/片,1 d 1次,1次1片;北京降压0号1片,1 d 1次,1次1片。
2.2.5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3 护理干预方式3.1 健康教育: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健康教育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手段[5],教育形式为观察组38例患者每人1本高血压防治宣传手册;每月组织1次例会,宣讲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肥胖、不合理饮食、吸烟、饮酒等,以及高血压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对人体的危害和如何监测血压等;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3.2 饮食干预:控制热量摄入,主食以谷类、大米为主,每天250-300 g;早晨60 g左右燕麦粥,中、晚餐以大米为主,多吃青菜、芹菜,可选用鱼类、瘦猪肉、兔肉、豆制品、牛奶,蔬菜宜选用含维生素高的新鲜蔬菜,水果宜选用含钾高、维生素高的如香蕉、西瓜、山楂、柑橘等,食用油宜选用植物油,少吃动物油。
社区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的护理干预浅析【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率以及高血压患者对社区护理的支持率和促进社区护理服务的有效利用。
方法:选择拥有较为完善的居民档案的4个社区为本次实验社区。
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区一组为对照区。
分别从两组中各抽取1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关社会支持、行为转变和社区护理服务利用、需求等得问卷调查。
在本研究中我们对研究组中的患者实施了为期6个月的护理干预方案,并作相应的干预效果评估并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
结果:数据分析显示,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社会支持护理干预后,效果十分明显,干预后研究组的主观支持得分、支持利用度得分和社会支持总分都比对照组高。
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实施社会支持干预很有必要,所以我们需要加强相关护理人员的培训尽最大可能的把握患者的心理,准确掌握患者需要什么支持我们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升患者对社会支持的满足感。
【关键词】社会支持;高血压;护理干预【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286-01高血压病是危害人类生存和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家关注的不仅是其高达l0% ~2o% 的患病率[1],更担心的是其引发的脑血管、心脏和肾脏等病变。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血压病的防治工作,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有限,目前我们国家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以及控制率都还相对较低,这仅仅靠医院门诊和以及住院治疗是不可能能长期有效地控制高血压以及并发症的发生。
社区是患者的生活场所,所以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途径应该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
加上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支持。
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在患者应对疾病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2-3],无论何种形式的社会支持,都有利于患者维持良好的状态和康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所取的资料是实际调查过程所选社区的200例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病的社区防治探讨每年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这表明抗高血压治疗在我国已引起高度重视。
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约有高血压病人1.6亿,但高血压的治疗率25%,控制率仅6%。
临床发现,约有70%的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我国每年因心脑血管病死亡人数超过100万,存活的患者500万~600万,其中75%以上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但目前知晓率、治愈率和控制率很低。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病变并出现相应的后果。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血压病的最初症状多为疲乏,时有头晕,记忆力减退,休息后可消失。
血压明显升高时,可出现头晕加重,头痛甚至恶心、呕吐。
尤其在劳累或情绪激动等引起血压迅速升高时,症状明显。
但是有的病人即使血压很高也没有症状,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高血压流行是一个群体现象,群体的疾病应该用群体的办法来防治。
国内外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最有效的方法是社区治疗。
社区防治应由当地政府领导,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协调,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实施管理和评价,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体实施,与综合医院联合社保、民政、教育、新闻媒体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协作。
社区控制计划成功的关键因素总结如下。
健康教育防治高血压的核心在于一级预防,而不是患病以后才进行二级、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即社区开展健康教育。
以达到在一般人群中消除或减轻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预防发生高血压;在高危人群中进行心理保健和行为治疗降低血压水平,提高高血压患者的“三率”,最终达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良好的效果。
值得提出的是,在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社区医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与居民有共同的文化背景,每天直接与社区居民接触,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对社区人群进行高血压防治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采用口头宣教、家庭治疗、入户调查、发放宣传材料、定期在社区内举办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起到防治高血压的源头控制。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健康管理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通过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探索高血压病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的综合防治模式,更好地管理高血压病患者,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节省医药费。
结果健康管理患者血压控制良好,医疗费用减少。
结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疗效确切,具有必要性及可行性。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健康管理; 疗效[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48-011 资料与方法1.1对象符合who高血压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63人,其中男性42人,女性21人。
1.2方法健康管理时间3个月,量化饮食和适量运动等非药物手段为主,结合合理用药。
2 管理内容2.1 对所有参加健康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均经过社区医生“一对一”管理,根据不同的患者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发放盐勺,能量监测仪,饮食日记本,每两周举行一次健康讲座。
2.2 合理饮食高血压患者以低盐、低脂的清淡饮食为主,忌盐淹食品,每日盐摄入量应<6g,膳食粗细搭配,多吃水果蔬菜,适当摄入牛奶及豆制品,尽量使食物多样化,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还应限制甜食的摄入,饮食合理化更为重要。
2.3 适量运动根据每个人不同年龄、性别、体重、血压状况制定不同的运动计划,开出运动处方,配以能量监测仪记录每天的运动消耗量,依据运动消耗情况及摄入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运动量的制定根据每位患者承受能力而定,以快步走为主,循序渐进,使其积极、规律、适当、安全、长期保持,量由小到大为原则,微微出汗为度。
2.4 合理用药由于患者对降压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因此,选择药物不能一概而论,对于病程短的i级高血压患者,通过合理饮食及适量运动,大部分患者能较好的控制血压,若血压控制不理想,则配以小剂量降压药物均能控制在理想水平。
对于ii~iii级高血压患者,选用价廉、长效、不良反应少的降压药,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若一种药物控制不理想则采用联合用药,血压稳定后继续观察一段时间,持续稳定后再逐渐减量,切忌避免血压骤降,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而发生危险。
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的效果。
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社区收治的6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
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31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包括:随访管理;治疗干预;健康教育。
分别对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及服药依从情况进行观察、调查并统计。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为87.10%,对照组为64.52%(p<0.05)。
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96.77%,对照组为83.87%(p<0.05)。
结论通过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提供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和服药依从率。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国家基层医疗单位,针对高血压的高发病趋势,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纳入我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的31例高血压患者通过社区高血压病例规范化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社区共收治62例高血压患者。
其中,男30例,女32例。
年龄45-78岁,平均(52.6±4.2)岁。
所有患者均为我社区常住居民。
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1例,对照组3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以及体征上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对照组31例患者进行常规管理。
1.2.2 观察组31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
措施如下:1.2.2.1 随访管理选择长期从事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员。
调查员根据《社区高血压病例管理》条例,针对性的选择高血压病例基线调查指标。
根据指标自制调查问卷表,对患者的血压水平、高盐饮食、饮酒、吸烟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进行调查。
结合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将高血压病例分成低危、中危和高危三组。
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干预分析目的探讨健康干预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疗效分析。
方法对我社区高血压患者登记并建立高血压病档案,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咨询(包括心理咨询)和宣教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血压、发放宣传品等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自信心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结果通过健康干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显著,服药依从率显著提高,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对治疗充满信心,学会了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等知识,使医患关系得到发展和升华。
结论通过健康干预帮助患者树立健康的信念,养成健康的行为,建立了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给患者以安慰战胜疾病的信心。
社区;高血压;健康干预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全国高血压现患人数估算为1.6亿。
而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2%、24.7%和6.1%1。
当前我国高血压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特征。
高血压不仅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功能障碍,也是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防治是控制高血压的基础和关键,可以说没有社区防治谈不上根本控制高血压。
开展健康干预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的基础和前提,健康干预的效果直接影响高血压患者的健康信念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自206年以来对我社区375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健康干预及跟踪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75例,男256例,女119例,年龄35岁—75岁,375例中90%为原发性高血压,10%为继发性高血压,病程最长40年,病程最短6个月,有家族遗传史的占40%。
通过健康干预治疗323例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跟踪观察生活质量良好。
1.2 健康干预方法在健康干预的形式选择上,首先入户调查为高血压患者登记并建立高血压病档案,督促患者定期到服务站测量血压,利用患者来测血压时、不及时来测血压的患者社区医护人员深入到患者家中定期测血压时对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对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患者,我们利用文字材料做补充,对高血压患者进行面对面咨询(包括心理咨询)和宣教是高血压防治的重要环节,通过测量血压、发放宣传品等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自信心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2。
社区高血压的现状调查与康复指导【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我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现状,给予适应的康复指导。
方法通过调查问卷,对社区120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情况,认知疾病情况,服药治疗情况综合评估。
结果 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疾病认识不足,了解率和正确服药率较低。
结论社区高血压的现状是患者缺乏相关知识,缺少康复指导。
【关键词】社区高血压;现状调查;康复指导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60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04-02高血压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压力的加大,患病率越来越高。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在家进行相关的控制治疗,因此社区防治高血压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办法[1]。
本文选取我社区2010年10月——2012年11月的12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问卷,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认知疾病情况,服药治疗情况,统计出患者的知晓率,服药率及控制率,并进行相应的康复指导,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社区2010年10月——2012年11月的120例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最大的79岁,年龄最小的32岁,平均年龄是513±32岁。
其中,在职人员15人,务农在家人员105人;参加健康锻炼的有66人,不参加健康锻炼的有54人,患者的文化程度,高中以上的7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21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20人,患者的病程小于10年的56人,10年——20年的49人,超过20年的15人,所有参加调查的高血压患者均符合ish/who的诊断标准[2]。
12 方法由护士统一发放调查问卷,并向患者讲解调查的目的及意义,由患者本人填写,不得由护士代写。
发放120份,收回120份。
2 结果3 讨论根据社区高血压患者的现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完善防控高血压疾病的自身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水平,加强对社区群众和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以达到提高社区群众和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提升对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水平,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物的依从性和合理性,减少患者的并发症,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得到降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