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人识人及用人之道共4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46
曾国藩的用人识人之道曾仕强一、识实务者为俊杰。
识实务者为俊杰,不是跟着世界潮流走,不是投机取巧,要看适合自己出来不。
不同于俊杰,英雄是不管怎样都硬拼,多半是结果坏的。
为了空洞的“我说了算”,却是担责任。
中国人争气,争“我说了算”,但是,这是空洞的,你说了算你才有责任。
are you ready?不是你准备好了吧吗?而是你心中有数吗。
时候不到宁可归隐,务本务实,顺应时势。
人和人大致相同,不同的过程,不要重视结果。
挫折是好事。
大器晚成。
二、十年锻炼铸良基。
每个人一辈子都是起起伏伏,老天是公平的,我们都要喝2杯酒,宁可先喝苦酒。
十年锻炼铸良基:1、忍辱。
年轻时难以忍辱,后来明白,要看自己心态:侮辱者是菩萨。
变卦,自己的卦自己变。
2、刚强坚忍建德修业,忍等时机。
3、胸襟宽广,适时调整。
和小人适当距离。
听到任何一番话,都可以把它转一转,都变成好的,你看到坏人你把他当成镜子,你和他不一样就是好事情。
你看他好,他就会变好,相反。
成功的原因:1、良师益友。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2、内圣,修养自己。
慎独:小心地走好自己的路,可以和别人不一样。
主敬:看重眼前的人事,别人看不起你的原因往往是你看不起他。
求仁:心诚:3励志:以别人困难为忧,以小人没有被感化为忧。
来不及管自己的得失。
4明强,。
智仁勇(中国三联字者,中间者主要。
),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担当大事,修养品德,养家教子都要以明强为本。
男儿自立要有倔强之气。
气是看不见的、重要的,形成“实”后就没那么重要了、难改了,如形成习惯,。
5坚忍,等待时机。
做老实人,坏人那一套你学不来。
6刚柔:自立自强为刚,谦让为柔,刚柔并济。
儒:柔。
7. 修养自己。
8廉矩:腐败时人走“近道”,不贤者志满气得。
9勤敬:喜爱的人要知道其短处,相反。
爱民,不是顺民。
察人才能知人,知人才能用人。
知人要会听话。
10、诡道:多变化。
可以脸色暗示,不可脸色威胁。
恩情不如仁义,威严不如礼遇。
我们曾经梦想:大学生多了则社会进步,人们有钱了就安定了。
曾国藩用人识人的智慧一、人生提醒:吃苦就是吃补。
(绝对不要吃好,绝对不要吃饱,绝对不要跌倒)一切都是好事,你就真的好事连连;天天抱怨倒楣,就会真的越来越倒楣(心想事成)。
命是可以改的,唯有自己改;用学习来改变命运;先决条件是要学对。
世间上有两种人:一是无恒(见异思迁、求新求变、追求时尚);一是误解了恒(安于常态、刚愎自用、死守规矩)。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改不了也不要后悔;重要的是将来怎么样去转你自己的运;这是我们读历史人物的最大收获。
受辱受挫就是你快速成长的机会,凡事都有极难的时候,打得通,忍得住就成豪杰。
一个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但只能你自己改,改你的心,改你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有盲点,这个盲点就是你自己看不清楚的那一点。
你能勇敢地面对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
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每个人都要记住四个字:适可而止。
任何时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
切勿得寸得尺。
人有时候是需要有人来点醒的,不是谁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看自己的事情经常看不清楚,看别人的事情反而看得很明白。
你干嘛要去说服别人?你凭什么去说服别人?有谁愿意被你说服?“说服”这两个字要从我们脑海里彻底清除掉。
我们没有资格去说服任何人,也很少有人正真愿意接受我们的说服。
我们只能说“我做了,你可以参考一下”。
现在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做不到”,不要拿这句话当借口,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
只要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
凡事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
一个人要老实,但是不能太老实;一个人要认真,但又不能太认真。
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
我们走一段就会遇到瓶颈,那个瓶颈就是转折点,或者叫拐点。
你拐不过去就会栽跟头。
你要好好考虑怎么转得好,转得顺,转得有效,这就叫调整。
二、真知灼见:每个中国人生下来都是一条龙,都是龙子龙孙,只是死后是龙是虫的区别。
中国社会是一个完全没有秘密的社会,中国人是全世界对机密的传播最感兴趣的人,而且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非说不可的人。
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曾国藩的识人用人之道前言作为领导,并不一定要比所有的部属更有才干,关键是要看能不能将各有所长的一群人组织在一起,共同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去努力。
因此,识别有才之人,用好有才之人,是领导艺术的最高体现。
而在中国历史,关于用人识人,不得不提的一个人便是曾国藩。
1、曾公简述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颇具魅力的神秘人物,也是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
对曾国藩,有人称之为“圣相”,有人称之为“罪臣”。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国藩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潜心研究学问,留下过许多值得后人汲取的养分,他面对现实,奏陈时弊,成为晚清王朝的柱石人物;他招兵买马,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是晚清王朝的“中兴名臣”;他在一定条件下顺应历史潮流、倡导洋务,为中国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在知人善任、教育子女等方面,曾国藩的确做出了令世人称道的业绩。
正是曾国藩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才使后人对他产生了浓厚兴趣。
曾国藩的一生就是识人用人,爱才聚才的一生。
通过门徒,幕僚、学生去推行他的儒家思想,政治抱负,利用群体的力量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因此,对于当代管理界来说,曾公的很多高明之处,很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并且运用到日常管理实践。
2、曾国藩爱才之道曾公第一大可贵之处在于爱才。
曾国藩是属于真心实意喜爱人才的这类人物。
这很大的原因也有他性格上的原因。
第一就是他很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人恰好是相反的,总是善于看到别人的缺点。
第二,他性格上的特点,他乐于广交良友。
乐不乐意广泛地结交朋友,院做大臣的时候,他就在为人才的缺乏而担忧了。
曾国藩的官做得比较顺利,他30岁到北京做官,只用了7年就做到了二品大员,也就是部院大臣,就是我们今天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
然后他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面,中央的六个部里,他做过五个部的侍郎,也就是五个部的副部长,除户部,财政部没有做过侍郎以外,他在其他的五个部都做过侍郎。
可以说明当时的曾国藩是一个被朝廷,最高决策集团所非常看好的一个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