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案(详案)
- 格式:pdf
- 大小:43.94 KB
- 文档页数:7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搜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关于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能力。
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提起云南,人们喜欢用“神奇丰富”、“五彩缤纷”等字句来形容.那里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得天独厚的人文景观,尤以各放异彩的20多个少数民族的民俗风情最为有名。
其实,云南少数民族的精彩是丰富多样、风格各异的,各民族独具异彩、赏心悦目的服装服饰,吸引着众多游客的注意。
2.教师展示图片:各个少数民族不同的服装。
3.你能猜出他们分别是什么民族的吗?(彝族、佤族、傈僳族、白族、傣族、苗族)4.美丽的服饰,美丽的民族,美丽的云南。
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乡不愧为我国西部的一颗明珠。
二、交流“少数民族之最”和“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1.交流“少数民族之最”表格。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搜集到资料的。
(1)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壮族。
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珞巴族。
(2)资料可以从百科全书上搜集,比如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的《社会生活卷》中第50页就有“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各民族人口表”。
2.交流“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填空。
也说说是如何搜集到资料的。
我国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朝鲜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哈萨克族、苗族、彝族、傣族、黎族(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
三、闯关游园会1.规则:必闯关共有两关,见课文。
每个学生都必须闯关,请八位同学两位一组分成四组,分前后半场轮流主持其中一关。
选闯关必须达到五关以上,可得“民族知识优秀奖状”;如果达到十关以上,可以获得“民族知识铜牌小博土奖状”;如果达到十五关以上,可以获得“民族知识银牌小博士奖状”;如果达到二十关以上,可以获得“民族知识金牌小博士奖状”;而全班答对最多的一位,无论答对几题,均可以得到“民族知识金牌小博士奖状”,选闯关超过二十关的第一名,还可以拿“民族知识金牌小博士第一名奖状”。
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搜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能力。
重点: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
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他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教学重难点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难点: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课时教学过程教师导学一、导入1 .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2 .出示“云南十八怪”,猜一猜这说的什么地方?3 .同学们对云南有多少了解呢? 教师小结:云南大理有著名的蝴蝶泉,那里的蝴蝶也是很有名的。
石林、蝴蝶、孔雀……云南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还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呢。
俗话说“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说的就是美丽的云南省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
教师出示课题:第3课《少数民族之乡一一云南》。
二、多彩民族特色建筑1 .你能说出几个在云南的少数民族? (教师点击课件:展示不同的少数民族)2 .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特色。
美丽的云南是少数民族之乡,在这块土地上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还有着许多独特的建筑以及有趣的风俗。
课前,同学们对云南的少数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
(课件展示: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 (2)为什么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第一层不住人?▲小结:少数民族充满智慧。
(3)除了竹楼和吊脚楼以外,你还知道云南还有什么用来居住的建筑呢?小结:领略了云南独具特色的建筑,这里包含着少数民族的智慧,让我们不禁为之叹服。
三、节日大观共庆佳节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云南少数民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云南省,说说云南省的地图像什么?(像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学生交流:(白族、傣族、苗族、纳西族、彝族、侗族……)(1)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书上第59页内容。
云南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请说出这些是什么建筑,哪个民族的。
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云南温暖多雨,小店区教育局教研室研制学习“节日风采”,交流收集到的云南少数民族的节日活动交流关于火把节和泼水节的传说学生:简介彝族火把节由来。
《品德与社会》四下3、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了解各大少数民族的建筑特色、音乐舞蹈、饮食习俗、节庆活动习俗、民间故事等民族风土人情。
2、通过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合作展示资料等途径进一步感受民族的风土人情。
二、重点难点:1、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小组汇报进一步了解云南各大民族民族特色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及初步探索地方特色的能力。
2、初步懂得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传承,同时要尊重各民族的文化等差异。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你知道吗?我们中国有一个地方是(边讲述边出示课件):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鸡蛋串着卖;草帽当锅盖;三个蚊子一盘菜;这边下雨那边晒,,数数呢,一共有18怪,请你来猜一猜,这是我们中国的哪个省?2、展示云南风采:介绍云南省的地理位置及图形的特点。
学生欣赏云南风采,初步谈谈对云南的感受。
教师小结。
3、揭示课题:就是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养育着许许多多的民族,有一句话叫“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那你知道云南有哪些少数民族吗?学生自由发言。
揭示课题:少数民族之乡——云南。
(二)汇报展示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1、分小组整理资料。
(1)课前,同学们从建筑、音乐舞蹈、节庆活动习俗、民间故事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资料的收集、整理。
你们各收集了哪些民族的资料?请你说说看(指名说)(2)好,下面就请收集到同一个民族的同学自由组合成小组。
然后请各小组把资料汇总在一起,讨论一下你们所要展示的内容。
不过听清楚了,待会儿每个小组只能推荐出一个最能代表你们所介绍的民族的特色,看看是哪个小组介绍得最好,行吗?2、小组交流、准备并确定最具特色的内容及汇报展示的形式(教师巡视指导)。
3、各小组汇报展示。
4、教师做汇报小结:哪个小组介绍的云南少数民族最具特色(或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各抒己见)(三)拓展延伸1、教师总结:因为云南的热情,让我们想贴得更近;因为云南的多面,让我们充满好奇;因为云南的智慧,让我们感到自豪。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4、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重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特征的缩影。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3.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教学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
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准备:按学生人数准备学习资料,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欣赏云南风光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想去吗?准备好了就让我们出发吧。
(播放云南风光图,配乐《云南美》)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的是什么地方?(云南)二、走近云南,认识民族1.认识地理位置这是咱们中国的地图,你知道云南在哪里吗?来,请你指给大家看看。
请一个同学上台来找一找。
2.了解名字由来是的,云南在我国的西南部,在云岭之南,因而得名“云南”。
3.了解云南的主要城市看一看,云南的省会城市在哪里?云南的哪个城市你比较熟悉?(有的城市就是某个少数民族的自治州)4.看来,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的聚集地,在云南有一句俗语叫“一山不同族”。
我们知道祖国一共有——55个少数民族,那么云南有几个呢?(51个)5000人以上的有25个,云南特有的民族就有15个。
所以,云南被称为——“少数民族之乡”教师板书课题。
5.自由读读民族的名字三、认识民族,欣赏服饰1.你们看,这些少数民族的姑娘小伙子穿着节日的盛装来欢迎我们了。
2.幻灯播放每个民族的名字并欣赏这个民族独特的节日盛装。
3.重点介绍三个民族的服饰白族:白族的头饰分别代表着“上关花、下关月、苍山雪、洱海月”,连起来就是“风花雪月”,非常的富有诗意。
第三单元好大一个家3. 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目标:1. 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 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民族特色的建筑。
3.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能把民族节日的行为与普通玩耍区分开。
教学准备:1. 课件;卡片;奖励卡。
2. 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课前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幸运52”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有趣的,具有挑战性的节目,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进行一场“幸运52”那样的闯关比赛,获胜的小组成为幸运擂主,将获得一份奖品。
我们今天的闯关地点在云南——(出示中国地图,找出云南,云南在我国西南部。
)让我们一起走进云南。
二、了解云南为什么称为少数民族之乡。
【幸运第一关】幸运问答第1题:请说说云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先请看屏幕,然后回答。
看图片——说感受——得奖卡小结:彩云之南,世外桃源,人们还用“一山不同族,十里不同天”来形容云南。
第2题:(出示云南人口分布图)在这幅云南地图上,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少数民族。
请问云南有多少个少数民族?(不必一一数完,感受到“多”即可。
)25个。
幸运第二关:说出几个云南的少数民族。
学生互相说——指名说——说出三个以上的得卡看课件了解,小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难怪人们称云南是“少数民族之乡”呢!出示课题:少数民族之乡——云南【幸运第二关】幸运金手指从民族卡片中选出云南的少数民族。
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选三次——全对得奖励卡三、了解民族建筑。
【幸运第三关】幸运猜猜看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书上第59页内容,然后答题。
第1题:云南有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请说出这些是什么建筑,哪个民族的。
(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一一说出——得奖励卡补充资料——个人得奖励卡第2题:猜猜看,为什么傣族竹楼、苗族吊脚楼第一层不住人?A. 云南温暖多雨,潮湿,雾大。
2019最新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下《少数民族之乡——云南》版教案——云南》版教案——云南》版教案社会》第四册第二单元《56个民族是一家》2、少数民族之乡——云南教学目标: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各自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能把民族节日的行为与普通的玩耍行为区分开来。
4、通过收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收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情况。
重点难点:1、知道云南生活着我国绝大部分民族,是我国多民族的缩影。
知道“云南民族村”的情况。
2、知道傣族住竹楼、苗族住吊脚楼,它们和傣族的白塔、白族的崇圣寺三塔都是反映各自民族特色的建筑。
了解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
3、通过收集资料、填表答题、闯关游园进一步了解民族人口、民族分布、我国的民族之最等方面的情况,进一步锻炼学生收集资料、表演表现、设计考题等方面的情况。
难点:1、懂得民族节日与民族文化有关,能把民族节日的行为与普通的玩耍行为区分开来。
2、初步懂得“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需要保护和发扬。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歌曲《大中华》。
(2)了解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了解高山族、黎族、朝鲜族的主要分布范围。
(3)我国地图。
2、学生准备:(1)了解人口上百万的少数民族,了解高山族、黎族、朝鲜族的主要分布范围。
(2)以“云南少数民族”、“民族建筑”、“云南民族节日”、“云南民族村”为关键词语,收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展示少数民族分布图,了解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1、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图,看图初步了解分布情况。
2、文字出示,配合讲解,了解各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