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离线物理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6
课程简介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s预修课程:高中数学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函数与极限、导数与微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微积分的应用、空间解析几何和向量代数的基本知识、多元微分法及应用、重积分、曲线积分、无穷级数、微分方程等教材:1.上海师范大学,高等数学(讲义),内部(该书拟定2005年正式出版),2004年6月.2.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第4版.3.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例题与习题,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参考书目:华东师范大学编《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普通物理学及实验General Physics and Experiment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微积分于矢量代数)主要内容:以讲授经典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为主,包括力学、机械振动、机械波、电磁学、光学等内容,适当介绍近代物理学的内容。
化学专业的普通物理是以电磁学和波动光学为重点内容。
教材:(1)《大学物理》第二版主编:王少杰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
该教材是面向新世纪课程的教材,曾获得上海市优秀教材奖和上海市高校教材一等奖。
它注意到了理工科学生的特点,重视基础理论,删繁就简,内容更新,增配例题和习题;它除了有完整的作业习题外还配有学生用的学习指导电子光盘(同济大学音像出版社)和大作业。
(03、04级使用)(2)《物理学》第四版主编:马文蔚(东南大学等七所工科院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8月。
该教材是面向新世纪课程的教材,曾获得教育部优秀教材奖。
(01、02级使用)参考书目:《物理实验》自编,校内使用,2000版。
无机化学(上、下册)Inorganic Chemistry预修课程:高中化学主要内容:物质状态、化学热力学初步、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度、物质结构等基本化学原理以及和以第一过渡系列元素为主的副族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基本性质、反应规律和用途、配位化合物的理论等。
环境学院本科教学大纲2013年秋目录环境科学专业 (5)《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化学)》课程方案 (5)《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课程方案 (10)《有机化学》课程方案 (14)《物理化学》课程方案 (19)《自然地理学基础》课程方案 (24)《环境学》课程方案 (29)《生态学导论》课程方案 (35)《环境监测》课程方案 (39)《环境监测实验》课程方案 (4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方案 (47)《环境工程学》课程方案 (53)《环境工程实验》课程教学方案 (57)《环境化学》课程方案 (61)《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方案 (65)《区域环境规划》课程方案 (69)《环境管理学》课程方案 (74)《环境科学专业综合实习》教学大纲 (78)吉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实习 (83)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龙湾自然保护区的实习 (83)长春市污水处理厂、净水厂参观实习 (85)吉林省气象台、地震局实习 (87)河流及人工湖库水环境功能实习 (87)《产业生态学》课程方案 (89)《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方案 (94)《工程制图》课程方案 (98)《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方案 (102)《化工原理》课程方案 (105)《环境法规》课程方案 (108)《环境法学》课程方案 (112)《环境教育》课程方案 (115)《环境经济学》课程方案 (119)《环境水力学》课程方案 (128)《环境微生物》课程方案 (132)《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方案 (136)《环境遥感》课程方案 (140)《环境医学》课程方案 (143)《环境仪器分析》课程方案 (147)《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课程方案 (151)《环境灾害学》课程方案 (155)《环境政策分析》课程方案 (160)《景观生态学》课程方案 (165)《绿色化学》课程方案 (170)《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课程方案 (174)《生态毒理学》课程方案 (179)《生物化学》课程方案 (183)《生物统计学》课程方案 (188)《室内环境学》课程方案 (193)《水环境数学模型》课程方案 (198)《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方案 (203)《污染控制化学》课程方案 (208)《噪声污染与控制》课程方案 (212)《生态工程学》课程方案 (216)生态学专业 (222)《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化学)》课程方案 (222)《有机化学》课程方案 (227)《无机及分析化学(分析化学)》课程方案 (232)《普通生物学(动物)》课程方案 (236)《普通生物学(植物)》课程方案 (242)《自然地理学基础》课程方案 (247)《环境学》课程方案 (252)《生态学导论》课程方案 (258)《种群与群落生态学》课程方案 (262)《景观生态学》课程方案 (268)《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方案 (273)《生物化学》课程方案 (277)《进化生物学》课程方案 (286)《生物统计学》课程方案 (290)《分子生态学》课程方案 (295)《污染物评定方法》课程方案 (299)《动物生态学》课程方案 (303)《水生生物学》课程方案 (307)《生理生态学(植物)》课程方案 (310)《生理生态学(动物)》课程方案 (314)《生态遗传学》课程方案 (320)《土壤学》课程方案 (322)《生态监测与评价》课程方案 (326)《环境遥感》课程方案 (331)《生态工程学》课程方案 (334)《环境工程学》课程方案 (340)《环境监测》课程方案 (344)《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方案 (348)《城市生态学》课程方案 (354)《人类生态学》课程方案 (359)《保护生物学》课程方案 (364)《产业生态学》课程方案 (369)《生态经济学》课程方案 (374)《环境信息系统》课程方案 (378)《全球生态学》课程方案 (382)环境科学专业《无机及分析化学(无机化学)》课程方案课程编码CHY361 课程名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预修课程:无一、课程设计1、课程性质(属性以及相邻、相近课程间的关系)无机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教育基础课程,3学分,共68学时,其中20学时为实验课。
化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资产管理处图文附件3:东北师范大学从事教学实验工作人员申请享受保健津贴汇总表单位:化学学院(盖章) 1.实验中心序号姓名所在实验室实验中心(402,1 贺庆林 202)实验中心,化学学2 姚晓华院各实验室实验中心302,3 张岩峰 303,化学学院 4 张素霞实验中心202,203 化工基础实验室5 刘蕴宇 324 普通化学,分析及无机综合化学实验合成化学,普通化学,综合化学实验合成化学,普通化学,综合化学实验实验课名称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享受标准实际享受标准实发月份年津贴额级别(元/月)综合化学,无机及分苯,溴苯,乙酰氯,苯甲醛,二氯二甲析化学实验合成化学,普通化学,45 全月 10 450 甲烷,三氯甲烷,乙二胺,等。
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石棉、二甲氯化镍、汞、三氯甲烷,等。
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石棉、二甲氯化镍、汞、三氯甲烷,等。
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石棉、二甲氯化镍、汞、三氯甲烷,等。
苯、石棉、氯化镍、汞、三氯甲烷,二甲等。
苯,甲苯,苯乙烯,氯仿,石棉,45 全月 10 450 45 全月 10 450 45 全月 10 450 45 全月 10 450 化工基础实验 6 张晓英实验中心化学,综合化学实验,二甲甲醇,汞、乙酸乙烯酯,三氯甲烷, 45 全月 10 450 高分子化学实验合成化学实验,普通化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石棉、二甲 45 全月 10 450 氯化镍、汞、三氯甲烷,等。
7 白钰实验中心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汞、苯、异丙醇、环己烷、乙酸乙实验中心502、8 刘成站 503、527、528 氧化钠、萘、_射线、铅、锡实验中心102,9 刘丽 202,302,402室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普通化学实验,无机化物理化学实验酯、浓硫酸、浓盐酸、冰醋酸、氢二甲 45 全月 10 450 苯、甲苯、二甲苯、丙酮、石棉、二甲氯化镍、汞、三氯甲烷,等。
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实验课程体系规划(待审议稿)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7月目录1.分级实验课程体系概况 (1)2.一级(基础物理实验1) (3)3.二级(基础物理实验2) (6)4.三级(综合物理实验) (9)5.四级(近代物理实验) (16)6.五级(探索物理实验) (19)7.其他相关配套改革设想 (25)II1.分级实验课程体系概况122.一级(基础物理实验1)开设学期:一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必修学分:1.5学分开课对象:全校理工科学生3453.二级(基础物理实验2)开设学期:二年级上学期课程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开课对象:全校理工科学生6784.三级(综合物理实验)开设学期:二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开课对象:物理专业学生91011121314155.四级(近代物理实验)1617186.五级(探索物理实验)开设学期:三年级下学期课程性质:基地班必选学分:1.5学分开课对象:物理专业学生1920212223247.其他相关配套改革设想1.实验教学过程建设在预习——实验——结果处理——报告批阅——评价各个实验环节中:(1)强化预习环节,采用网络和开设预习实验室两种方法,为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创造条件;(2)在实验环节中,教师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实验讲解时间尽量短,只讲解实验注意事项,更多的实验时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在结果处理环节,不提供标准答案,以当堂讨论的方式研讨实验结果。
(4)实验报告注重评价学生对实验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5)在评价环节,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实验操作、口头报告、竞赛获奖、答辩、科技论文等。
(6)以上各环节均按不同比例影响学生的最终成绩,如预习效果、实验过程中的实验习惯和动手能力、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报告的书写和评价环节的表现等。
2. 在实验题目建设25(1)实验题目选取要遵循每级题目的建设目标要求。
新增专业设置情况调研(三)应用化学专业江南大学图书馆2006年12月本次调研以教育部直属211高校中的44所大学(下附详细名单)的网站内容为基础,对应用化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等情况进行了调查与总结,由于各学校网站设立的内容各不相同,有的详尽,有的粗略,所以专业课程设置的调研主要围绕几个设立比较详细的院校进行的。
44所教育部直属211高校名单上述44所高校中共有以下26所(包括江南大学)开设了应用化学专业,此次调研根据应用化学专业所在各个高校的院系、专业方向、主要课程进行了以下总结(见下表),并列出相关大学教学计划。
由于各学校院系提供的信息详略有别,所以下表中有的学校列出了详尽的介绍;有的学校没有提供某项目的情况介绍,则下表中用“未列”描述了此种状况。
应用化学专业——高校情况调研表在设立了应用化学专业的26所高校中,以下4所高校列出了详细的本科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的相关信息,下表为这4所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
应用化学本科生课程设置表实例1: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本科生主要课程:说明:总学分:140全校公共必修课30学分,专业必修60学分,合计90学分,占总学分64.3%;通选课16学分,专业选修28学分(从以上所开选修课中选),选修课合计44学分,占总学分31.4%;毕业论文6学分,占总学分4.3%;应用化学专业选课指导方案:应用化学基础,应用化学专题,生命化学基础,综合化学实验,物理化学Ⅱ.实例2:复旦大学——化学系2006(春季)课程表化学系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2003级填表日期 2005 年 11 月2006(春季)课程表化学系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2004级填表日期 2005 年 11 月2006(春季)课程表化学系化学、应用化学专业 2005级填表日期 2005 年 11 月2006(春季)课程表化学系化学专业 2005级基地班填表日期 2005 年 11 月实例3: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含制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应用化学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理、化基本理论知识,良好的科学素质,敏锐的分析思辨能力,熟练的化学研究与应用技能,能从事应用电化学和材料表面工程领域或制药和精细化工领域的教学、科研和生产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化学专业《物理化学实验》题目及内容与实验操作的基本要求:
一、实验题目内容如下:
实验一绝热膨胀
实验二苯胺在两个热源间的运动
实验三气相化学平衡
实验四离子的电迁移
实验五液接电势
实验六电镀
实验七金属的腐蚀
实验八过氧化氢分解反应
实验九“碘钟”反应动力学
实验十光化学反应
实验十一复相催化
实验十二两类乳状液
实验十三单分子膜的表面压
实验十四电渗
实验十五泡沫浮选
实验十六自选题目,设计一个中学化学实验
二、实验要求:
1、请同学们参照“实验设计与研究报告撰写示范例”,从下面十六个“实验设计与研究”题目中,任意选取5个实验题目,进行实验设计与研究,并写出五篇实验研究报告。
2、上述“实验十六自选题目,设计一个中学化学实验”的设置,是为了鼓励学生发挥个人的创新能力,并对中学化学教学有所帮助。
学生可以根据在中学教学的实践经验和体会,结合本课程的学习心得,进行实验设计与研究,并写出一篇相应的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撰写格式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实验原理实验设计与研究中所运用的理论或公式等。
2.仪器与试剂实验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物品。
3.实验操作实验实施过程的顺序、操作方法、实验现象或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
4.结果与讨论对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分析总结,实验体会与心理,改进意见等等。
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5.“思考题”解答对部分实验题目中的思考题作一简要解答。
东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实验报告学习中心:林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奥鹏学习中心[44] 专业名称:化学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学号:*******************2019 年10 月25 日报告正文用玻璃棒搅拌,并加热使其溶解。
2.SO42-及不溶性杂质的除去将溶液加热至近沸,在不断搅拌下缓慢逐滴加入l mol·L-1的BaCl2溶液(约2 mL),继续小火加热5分钟,静置陈化。
待上层溶液澄清时,向上层清液中加入1~2滴BaCl2溶液,检验SO42-是否除净。
若清液没有出现浑浊现象,说明SO42-已沉淀完全;若清液变浑浊,则表明SO42-尚未除尽,需再滴加BaCl2溶液以除去剩余的SO42-。
重复陈化、检验步骤,直到SO42-沉淀完全为止。
用普通漏斗过滤,弃去沉淀,保留滤液。
3.Ca2+、Mg2+、Ba2+的除去在上述滤液中加入l mL 2 mol·L-1的NaOH溶液和3 mL 1 mol·L-1的Na2CO3溶液,加热至近沸。
待沉淀沉降后,仿照(2)中的方法用Na2CO3检验Ba2+等离子已沉淀完全后,继续用小火加热5分钟,用普通漏斗过滤,弃去沉淀,保留滤液。
4.OH-、CO32-的除去在滤液中逐滴加入2 mol·L-1 HCl,充分搅拌,并用搅棒蘸取滤液在pH试纸上检验,使滤液呈微酸性(pH=3~4)为止。
5.蒸发、浓缩、结晶将调好酸度的滤液置于蒸发皿中,用小火加热蒸发,浓缩至稀糊状,但切不可将溶液蒸干。
冷却到室温后,用布氏漏斗抽滤,使结晶东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实验报告学习中心:林州市教师进修学校奥鹏学习中心[44] 专业名称:化学课程名称:综合化学实验学号:18035103106001姓名:牛立2019年10月25日报告正文。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专业实践课程管理规定》《专业实践》是化学(普通类)专业必修课程,时间从第四学期到第六学期,共6学分。
该课程旨于使本科生(普通类)通过进导师课题组,接触专业研究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掌握科学研究一般过程与方法、提升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为规范本科生进入教师课题组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以及鼓励教师吸纳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学院特作如下规定:第一条实行指导教师和学生双向选择,学生根据专业及个人兴趣与指导老师联系协商后向学院提出申请,第四学期开学后第2周前填写《专业实践课程指导教师申请表》,经指导教师签字批准后,将申请书电子版和纸质版提交学院教务秘书处存档和辅导员处备份。
无特殊原因,中途不得更换指导教师。
第二条第3周,学生应及时主动告诉指导教师的课程表情况,并逐步进入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
学生在5、6学期开学后继续跟导师进行科学研究。
研究期间,积极参加导师课题组的各类活动;撰写工作进度报告和总结报告,达到提升实践能力目的。
第三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经学院讨论,取消该学生的课程学分。
1.严重违反实验室管理规定者;2.进入各自课题组后,无故和没有正当理由不完成指导教师指定的项目研究或随意放弃研究项目者;3.每个学期少于36学时的实验室活动者;第四条该课程为跨年度课程。
第六学期末,学生提交研究报告(格式参照东北师范大学学术论文格式要求),作为等级成绩的纸质依据。
第五条在第六学期末由各专业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委员会,给予课程成绩评定。
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者,成绩记作优秀,原则上免于答辩。
其他所有学生必须参加答辩,且优秀率不超过答辩人数的1/3。
第六条学生在《专业实践》课程中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纳入到保研排名计算办法中(办法另发)。
第七条每名指导教师每届最多带3个学生。
博士生导师每届至少带1个本科生。
第八条指导教师应为学生制定科研计划,安排学生参加学术活动,研讨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指导教师要认真指导、严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