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
- 格式:doc
- 大小:2.93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形状、大小、构造和自转等。
2.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并能使用地球仪定位和测量距离等。
3. 培养学生地理探究的兴趣,提高其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地球(1)地球的形状(2)地球的大小(3)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地球仪(1)地球仪的构造原理(2)地球仪的使用方法(3)地球仪的地理信息三、教学过程1. 地球的基本知识1.1 地球的形状询问学生,地球的形状是什么?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其成因。
地球的形状不是一个正圆,而是近似于一个椭球。
这是因为地球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向外的离心力和地球引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球近赤道处周长较大,面积也较大。
而赤道两极处周长较小,面积也较小,故地球形状呈扁球形。
而现在已经证明,地球的形状并不完全是一个扁球,而是由许多局部不规则的地形和海洋构成的复杂曲面。
这个曲面比扁球的形状更接近地球的实际形状,称为“地球的参考椭球面”。
1.2 地球的大小询问学生,地球的大小是多少?为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大小及其量度方法。
地球的大小是指地球的直径或周长。
地球的直径等于赤道直径和极轴直径的平均值。
地球的赤道直径约为1.276万千米,极轴直径约为1.276万千米。
地球的周长是地球的赤道周长。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4.002万千米。
这些数据都可以通过磁测、测角、卫星测量等方法来准确获取。
1.3 地球的构造和板块运动询问学生,地球的内部构造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及其变化过程。
地球的内部构造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四层。
地壳:距离地面最近的地球的一部分,是由岩石和土壤等组成的,厚度比较薄,在陆地上平均约30~40公里,在海洋上平均约5~10公里。
地幔:地壳下面的一层,太阳和地球中心之间。
它由非常厚的硅酸盐岩石和熔岩组成,因为地壳的重量负荷在地幔之上,所以地幔是矿物的最大储藏所在。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点总结第1讲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1.盖天说: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存在着一种“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2.浑天说: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
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
3.球体(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 月球被地影遮住的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型的,所以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
(2)在海上看远处行驶来的船,最先看到的是桅杆,然后才看到船体,这证明地球是球体。
(3)麦哲伦还通过一次航海,进一步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4.实际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通过实测和分析,人们终于得到确切的数据:地球的平均赤道半径为6378.38千米,极半径为6356.89千米。
测量还发现,北极地区约高出18.9米,南极地区则低下24-30米。
看起来,地球形状像一只梨子:它的赤道部分鼓起,是它的“梨身”;北极有点放尖,像个“梨蒂”;南极有点凹进去,像个“梨脐”……因此,地球被叫做“梨形地球”。
确切地说,地球是个三轴椭球体。
二.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三.地球仪1.地轴:假想的轴,与地球北端交点为北极点,南端交点为南极点。
2.形状:正球体。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极半径长21km,如果按照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米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仅比极半径长了大约3mm,凭肉眼无法察觉出来,因此在制作地球仪的时候总是将它做成球体。
四.纬线和经线纬线(纬度)经线(经度)概念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且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
又叫子午线形状圆圈(极点是点)半圆长度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递减相等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平行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指示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指示南北方向五.纬度和经度1.纬度(1)定义:指某点与地球球心的连线和地球赤道面所成的线面角(线面角)。
第1讲 地球与地球仪[知 识 体 系 构 建][主 干 知 识 整 合]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上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略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易误辨析] 1.在下列两种情形中,是否会出现相同的结果?(1)在地球仪上的A点(如上图),两只蜘蛛以相同的速度分别沿经线圈、赤道绕行一周,它们是否会相遇于A点?(2)在地球上的A点(如上图),甲、乙两人乘飞行器以同样高度、同样速度分别沿经线圈、赤道绕行一周,两人是否会相遇于A点?提示(1)会。
(2)不会,甲先到达A点。
二、地球仪1.概念: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而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
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
2.地轴、两极和赤道(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赤道:在地球仪表面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赤道面与地轴垂直。
3.经纬线和经纬度(1)经纬线的特点(2)经纬度的划分[易误辨析] 2.地球上的点是不是都有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提示 不是。
地球上的北极点和南极点都只有一个方向。
在北极点上只有南方;在南极点上只有北方。
4.经纬网(1)概念: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络。
(2)意义: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考点一 经纬线和经纬度的判断【例1】 (高考经典题)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读图,回答下题。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A.3°B.5°C.8°D.10°[尝试自解]________[错因诊断]①不知道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经纬度,无法比对;②经纬度判断错误。
[解题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文本信息“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图像信息“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其他省会城市的经纬度位置”;题干信息“纬线间距”。
第二步,思维路径:第三步,筛选答案:B1.判断经纬线(1)标注法:直接标明有经纬度或东(西)经、南(北)纬度数,则直接判读,分析即可。
(2)关系法:侧视、俯视及各种光照图上,相互平行的是纬线,不平行的(相交于一点——极点)是经线,如图1(L线是经线,S线是纬线)。
(3)数值法:斜方格经纬网(如图2结合数值定经纬,经线值不能大于180°,纬线值不能大于90°)。
2.判断经纬度(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N”,向南增大是南纬“S”,向东增大是东经“E”,向西增大是西经“W”。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则为北纬,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则为南纬。
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为西经。
(2018·北京丰台上学期期末)下图为某年我国城市(单位:个)空间分布模式图。
据此完成下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A.30°N~40°N和105°E~125°E的地区B.3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C.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D.20°N~40°N和105°E~120°E的地区解析根据图例表示的城市数量,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20°N~40°N和110°E~125°E的地区,C对。
105°E~110°E的地区城市少,A、B、D错。
答案 C考点二经纬网上方向的判断【例2】(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下题。
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C.西北-东南方向D.东北-西南方向[尝试自解]________[错因诊断]①不会判断六个观测点的排列方向;②把观测点排列方向和构造线方向弄反。
[解题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题干信息“构造线方向”;文本信息“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与考察路线垂直”;表格信息“三个地层C、D、S”“六个观测点的坐标”。
第二步,思维路径:先确定观测点排列方向,再确定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
绘制C地层两个观测点的排列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下图);同理可判断D、S 地层两个观测点也是西北—东南方向。
第三步,筛选答案:D1.同一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判断小技巧图中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也不在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可以先借助辅助点P确定。
2.不同经纬网图上两点方位的判断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告诉两点的经纬度,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来判断方向。
如下图:甲地在乙地的东南方向。
2.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可用于定位、导航。
若在甲、乙两地GPS接收机显示的经纬度坐标分别为北纬36°08′27″、东经118°54′08″和北纬34°08′09″、东经116°53′34″,则甲在乙的()A.东南方B.东北方C.西南方D.西北方解析根据两地经纬度可绘制简图,从图中不难看出甲在乙的东北方。
答案 B3.(2019·衡水中学测试)纬线世界地图是按照纬线分割地球仪,以纬线为纵坐标线,经线为横坐标线来绘制的世界地图。
下图为纬线地图,有一艘科考船从悉尼出发,到图中A地进行科学考察。
读图,图中A地位于悉尼的()A.正南方B.东南方C.西南方D.正西方解析由A点与悉尼的相对位置可以发现,A点在南极洲,位于悉尼南方,且从悉尼向A方向逆着地球自转方向跨过的经度数小,所以A在悉尼西南方向。
答案 C考点三经纬网上距离计算【例3】(2015·全国文综Ⅰ)甘德国际机场(下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
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
据此完成下题。
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A.66.5°N B.60°NC.53°N D.40°N[尝试自解]________[错因诊断]题干信息提取不准确,没有弄清飞机的飞行方向。
[解题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文本信息“650千米/小时”,图像信息“该机场位于50°N附近”,题干信息“1小时后”“纬度位置”“可能”。
第二步,思维路径:根据题干提示(纬度位置),飞机向南或向北飞行。
且每隔纬度1°距离约为111千米。
第三步,筛选答案:A1.根据纬度差计算(估算)“距离”假如图中A、B两地的纬度都是60°,则AB间的距离为111 km×(60+60)=13 320 km;BC间的距离为111 km×cos 60°×30=1 665 km。
2.经纬网图中“最短距离”的确定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劣弧,沿劣弧的行进方向即为最短航线:下图是我国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泰山站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最接近()A.600千米B.720千米C.110千米D.1 100千米5.假若一架直升机执行科考任务,从长城站起飞,沿最短航线飞行到泰山站,则飞行方向是()A.一直向东北B.一直向西北C.先向东南后向东北D.先向西南后向东北解析第4题,泰山站与昆仑站经度相差不大,两地间经度差可以忽略,纬度相差约6度30分。
根据“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可计算出两地的直线距离:111千米×6.5≈720千米。
第5题,从图上看,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
从长城站起飞沿最短航线飞行到泰山站需经过“大圆航线”(即经过比泰山站纬度更高的地区),飞行方向应该是先向东南后向东北。
答案 4.B 5.C综合思维、区域认知1.经过20多天的连续施工,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
恩克斯堡岛新站位于长城站的什么方向?距离北京的直线距离大约多少千米?答案位于长城站的西南方向;距离北京约13 000千米。
下图为从中国大连至荷兰鹿特丹传统航道和北极航道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1.关于图示信息说法正确的是()A.C位于B的东南方向B.北极航道中AB段的走向为东北-西南C.B地与D地最短距离约为9 990 kmD.从大连飞往鹿特丹的航班,最近距离的航向为先向西南再向西北解析根据图中海陆分布判断,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故可判断C在B的西南方向。
B地与D地在同一个经线圈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极点的大圆劣弧,两地距离约为(45°+30°)×111=8 325 km;从大连飞往鹿特丹的航班,最近距离的航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答案 B地理实践力2.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哪个纬度地区?并说明理由。
答案低纬度地区。
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数。
由图示信息知,当地观测北极星高度很低,说明其所在位置纬度很低,位于低纬度地区。
图示照片是某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据此完成下题。
2.若O是北极星,则P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在图中应表示为()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顺时针D.逆时针解析地球自转引起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各天体均以北极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D正确。
答案 D主观题增分策略(一) 地理位置的描述高考中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地理位置点”“描述地理位置”“简述地理位置”“从……方面归纳地理位置主要特征”等。
正确掌握描述的方向和角度,是解答地理位置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前提。
(经典高考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下图是某国地图。
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
(6分)[样卷评析][标准答案]位于南美洲(西)北部;赤道从北部穿过(位于低纬地区或热带地区);西临太平洋。
地理位置应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大洲位置等来阐述。
1.(2013·四川文综)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下图是甲国地图。
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解析 地理位置要从绝对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回答。
答案 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临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