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机械效率
- 格式:doc
- 大小:343.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次课功率和机械效率环节一:区分功率和机械效率基本概念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机械效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意义功率: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小明同学作业写得很快,C罗一场比赛射门频率很高)机械效率:描述做功效率的物理量(小王同学作业正确率很高,梅西一场比赛进球数很多)类似单位功率:速度,频率机械效率:效率,正确率与功的关系功率:功率=功/时间,但与功的多少,时间的长短无关,功率大只代表做功快,学生作业多是不是就代表他写字速度做的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100%,与有用功和总功的多少无关,机械效率高只代表有用功所占的比例高相互关系功率和机械效率彼此没有直接的关系,功率大不代表机械效率高,机械效率低也不代表功率就一定低,写字速度快与作业正确率没有直接关系。
单位和公式记忆功率:(1)功率的计算公式是,其中表示功率,表示功,表示时间。
(2)功率的单位是,又叫简称。
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2)因为有用功总功,所以机械效率100%。
(填:< 、>、=)课堂反馈:一、判断题(1)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
()(2)额外功与总功的比值越大,机械效率越小。
()(3)做功时间越短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4)机械效率大的机械一定既省力又省功。
()(5)机械效率越低的机械,做功一定很慢。
()(6)机械效率越高,则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
()(7)机械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也越低。
()(8)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很高。
()(9)在总功相同时,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就越多。
()二、功率和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1.拖拉机发动机功率是80kw,合____W=____J/S.其意义表示____ 。
2.举重运动员把2000N的杠铃在2s内举高1.8m后又在空中保持4S,则该运动员前2s 的功率是____W,后4S的功率是____W.3.使用滑轮组提起20N的重物,使它上升0.4m,拉力为8N,拉力的作用点上升了1.2m,拉力对滑轮所做的功为____J,这个功叫____功。
高考物理功与能量:功率与机械效率专题在高考物理中,功与能量的相关知识一直是重点和难点,而功率与机械效率更是其中的关键部分。
理解和掌握这两个概念,对于解决物理问题、提高物理成绩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聊聊功。
功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力在空间上的累积效果。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并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功的计算公式是W =Fs cosθ,其中 W 表示功,F 是力的大小,s 是位移的大小,θ 是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接下来,我们引入功率的概念。
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程度。
想象一下,两个人搬同样多的砖到相同的高度,一个人很快就完成了,另一个人则花费了更长的时间。
那么,完成得快的那个人功率就大。
功率的定义式是 P = W/t,单位是瓦特(W)。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会遇到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的区分。
瞬时功率是指某一时刻的功率,而平均功率则是在一段时间内的功率平均值。
比如,汽车在加速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是不断变化的,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是瞬时功率还是平均功率。
再来说说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是衡量机械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
以简单的滑轮组为例,我们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拉力做的功是总功,而重物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机械效率就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η = W 有/ W 总 × 100%。
机械效率永远小于 1,这是因为在实际的机械中,总会存在各种摩擦力、阻力等因素,导致我们做的功一部分被损耗掉了。
比如,在一个斜面装置中,我们要把物体拉到斜面上,除了克服重力做功,还要克服摩擦力做功,而摩擦力做的功就是额外功。
那么,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呢?一个常见的方法是减小额外功。
比如,给机器添加润滑油,减小摩擦;或者选择更合理的机械结构,减少无用的能量损耗。
在高考中,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的题目类型多种多样。
有时候会让我们计算某个机械的效率,有时候会让我们分析功率的变化情况。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一台起重机将质量为 1 吨的货物匀速提升 10 米,用时 20 秒,求起重机的功率和机械效率。
可编辑wrod 范本一、有关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1. 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力的大小和距离的长短只能 影响做功的多少,不能决定做功的多少;判断:(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其做功一定越多; (2) 物体通过的距离越长,做的功一定越多;(3)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越长,做的功一定越多;(10) 功率大表示做功快,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多; (11) 机器的功率越大,完成一定的功所用的时间越短;3.机械效率: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机械效率只反映通过机械做功时,有用功所占总功的比值 大小,或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大小,不反映具体做功的数量多少及做功快慢情况。
提升的物重、动滑轮的重、摩擦(绳重) 等因素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般情况下,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如果提升的物重、动滑轮的重、摩擦(绳重)不变或不计,则所做 功的多少(有用功的多少、额外功的多少、拉力大小及是否省力、物体提升高度、做功时间的长短) 率大小(物体做功快慢、物体移动速度大小)、以及承担重物的绳子的股数等因素都不影响机械效率;(1) (2)2.功率: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与做功所用的这段时间的比叫功率;功率是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 大即做功快,所做功的多少和所用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功率,但不会决定其大小; 判断:(1)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2)(3) (4) (5) (6)(7) (8)(9) 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 做功时间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小; 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做功相同,所用时间短的机器功率一定大; 做功快的机器,它的功率一定大; WP = 7可知,机器做功越多,其功率就越大;P=Fv 可知,当发动机的功率保持不变的时候,汽车速度的大小与牵引力成反比;WP = 一可知,只要知道时间t 内机器所做的功,就可以求得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机器的功率 t根据 根据根据功率大的机械机械效率高;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就越多; 做有用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一定省力; 使用机械提升重物时,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低;机械做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机械效率较大的,所做的额外功较少; 机械效率较大的,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比值较大; 机械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越少,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额外功所占总功比例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有用功相同时,总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使用某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提升高度越高,所做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使物体上升速度越快,则功率越大,相同时间内做功越多,机械、功(3)(4厂(5)(6)(7厂(8)(9)(10)(11)(12)(13)效率越高;(14)提升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高;(15)机械自身重越小,机械效率越高;可编辑wrod 范本2. 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做功,第一次将重为 时间为40s ,人所用的拉力是 400N ,第二次将重为 时间为30s ,人所用的拉力是 400N ;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机械效率基本公式
机械效率的基本公式是η=W有/W总×100%,其中W有是有用功,W总是总功。
这个公式用于计算机械在稳定运转时,机械的输出功(有用功量)与输入功(动力功量)的百分比,即机械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因素,如摩擦力、机械自重和惯性等,这些因素会导致机械效率降低。
因此,为了提高机械效率,需要尽可能减少这些额外因素的影响,例如通过润滑减少摩擦、优化机械结构降低自重和惯性等。
此外,不同类型的机械和不同的工作条件也会影响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和具体数值。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和方法进行计算。
专题十 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计算一、内容解读:(一)功1、做功的两个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 Fs =,其中F 代表作用在物体的力,s 代表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功的单位是J 。
(二)功率1、单位时间是完成的功,叫做功率,它是反映机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即tWP=将它变形得到两个变形公式。
W W Pt t P==和,可分别求功和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为W ,常用单位还有kW ,叫千瓦,它与W 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kW=103W3、对公式W P t =的分析 根据W P t=可知,当P 一定时,W 与t 成正比。
换句话说,使用功率相同的机械,做功时间长的做的功就多。
当W 一定时,P 与t 成反比。
换句话说,做相同的功时,时间用得少的机械的功率大。
当t 一定时,W 与P 成正比。
换句话说,做功时间相同时,功率大的那台机械做的功就多。
(三)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被定义为: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用希腊字母“η”表示。
100W η=⨯有用总W﹪2、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 100%%nη⨯⨯总有用Gh GW=Gh,W =Fs,==Fs F,其中G 为提升的物重,h 为物体升高的高度,F 为施加在绳子自由端拉力,s 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n 为吊起动滑轮绳子的段数。
若不考虑摩擦和绳重,滑轮组机械效率可变为:100G η=⨯+物动物%GG3、斜面的机械效率100%η⨯Gh =FJ,其中G 为沿斜面向上推的物体受到的重力,h 为斜面的高,1为斜面的长,F 为沿斜面向上的推力4、其他机械的机械效率100W η=输出输入=%W二、专题训练1、工人用类似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为2000N 的物体。
(1)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工人提起这个重物至少需用多大的力?(2)若工人匀速提起这个物体时所用的拉力是8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 (3)若工人用800N 的拉力在1分钟内将这个物体提高3m ,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在某工地上,工人师傅用滑轮组起吊重为600N 的重物,他用200N 的力拉绳,使物体上升3m ,滑轮组工作时的效率为75%,求(1)有用功、总功;(2)使滑轮组至少由几定几动组成。
机械效率计算一、有用功、额外功有用功W 有用:对人们有用的功额外功W 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总功 W 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二、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有总W W η=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看看刚才的数据,思考机械效率会大于1吗?为什么?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60%它表示什么意思?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克服物体重力做功为有用功克服滑轮重力做功为额外功(不考虑摩擦力)F做的功为总功克服物体所受摩擦力所做功为有用功克服绳和轮、轮和轴间摩擦所做功为额外功F做的功为总功W有=f摩擦·S四、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减小机械自重例如:动滑轮太重,使二动二定滑轮组很低,换用较轻滑轮就可提高其机械效率。
减小机械间的摩擦力。
五、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⑴根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
⑵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
⑶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绳端的拉力F 、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时拉力的方向应尽量________,且应在钩码__________的过程中读取拉力的大小。
六、功的原理是什么?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用机械不用机械≥W W为什么利用实际机械做的功大于不用机械直接用手做的功呢 ?功的原理⑴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
(不计机械自重及摩擦) ⑵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任何情况下) ⑶理想公式:W 机械=W 手动课堂练习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2.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3.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低。
4.机械效率越大,功率就越大。
5.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6.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7.用不同的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一定相同。
热力学过程的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1. 引言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系统在恒温或非恒温条件下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换的科学。
在热力学中,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工程应用、能源转换和热机设计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热力学过程中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2. 功率的计算2.1 定义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或能量转换的速率。
在热力学过程中,功率可以表示为热机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与低温冷源排放的热量之差,除以时间。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2.2 计算公式热力学过程中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 = ]•( P ) 表示功率,单位为瓦特(W);•( Q_H ) 表示高温热源向系统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 Q_C ) 表示低温冷源从系统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 t ) 表示时间,单位为秒(s)。
2.3 实例分析以一个简单的卡诺循环为例,假设高温热源温度为( T_H ),低温冷源温度为( T_C ),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为( ),则循环的功率可以表示为:[ P = (Q_H - Q_C) ]•( ) 表示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无单位;•( Q_H ) 表示高温热源向系统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 Q_C ) 表示低温冷源从系统吸收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
3. 机械效率的计算3.1 定义机械效率是指热力学过程中有用功与输入热量之比。
在热力学过程中,机械效率可以表示为热机输出功与高温热源输入热量之比。
机械效率的单位是百分比(%)。
3.2 计算公式热力学过程中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_{mech} = 100% ]•( _{mech} ) 表示机械效率,单位为百分比(%);•( W_{out} ) 表示热机输出的功,单位为焦耳(J);•( Q_H ) 表示高温热源向系统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
3.3 实例分析以一个简单的热机为例,假设高温热源温度为( T_H ),热机输出的功为( W_{out} ),则热机的机械效率可以表示为:[ _{mech} = 100% ]•( _{mech} ) 表示热机的机械效率,无单位;•( W_{out} ) 表示热机输出的功,单位为焦耳(J);•( Q_H ) 表示高温热源向系统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焦耳(J)。
《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复习一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功的原理:(1)W 总= 注释:①不计摩擦及机械自重:W 总= ;②考虑摩擦及机械自重:对于滑轮组:竖直使用:W 额外= ,可简化计算; 水平使用:W 额外= ,可简化计算;对于斜面: W 额外= ,可求摩擦力;2.机械效率:η= = = ; 注释:(1)对于滑轮组:若物体对动滑轮的拉力为(如图1、2所示)T ,则有:η= = = ;对于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若不计滑轮组摩擦,则有:η= = ;(2)对于斜面:η= = = ; 注意:(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关,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2)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百分比,功率是做功的快慢,两者没有直接联系。
图1 图2第11题图《功的原理和机械效率》复习一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 .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D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2.分别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把同一个物体匀速提升到同一高度,其中机械效率最高的是(不计绳重及摩擦) ( ) A .定滑轮 B .动滑轮 C .滑轮组 D .无法确定3.用机械效率为90%的滑轮组提起270N 的重物,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100N ,则滑轮组上承受拉力的绳子段数为 ( ) A .2段 B .3段 C .4段 D .5段4.图中所示的滑轮组装置中,所挂重物的重力G =50N ,当施加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 =30N ,重物恰好匀速上升,绳重及一切摩擦均可忽略不计,由此可知( ) A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60% B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55.6% C .该装置中动滑轮重为5N D .该装置中动滑轮重为10N 5.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起260N 的物体,所用的力为100N ,物体提高1m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拉力做的有用功是100JB .拉力做的总功是260J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5%D .拉力做的有用功是300J6.斜面长为L ,高为h ,物重为G ,物体沿斜面从底端匀速移到顶端,斜面效率为η,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 为 ( ) A .f =Gh ηL B .f =Gh ηL -G C .f =Gh ηL -Gh LD .无法计算二、填空题7.小华用一个动滑轮在20s 内将重400N 的货物匀速竖直提高2m ,所用的拉力为250N ,则在这一过程中小华所做的有用功是 J ,他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W ,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 。
高中物理电动机的机械效率知识点1、有用功和额外功①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
例:提升重物W有用=Gh②额外功: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例:用滑轮组提升重物W额= G动h(G动:表示动滑轮重)③总功: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的和叫做总功。
即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W总=FS2、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η=W有用/W总③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④说明: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机械效率总小于1①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②定义: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③公式:P=W/t④单位:瓦特(W)、千瓦(kW) 1W=1J/s 1kW=103W高中物理机械能知识点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1)探究动能与速度关系,要控制质量不变。
通过改变同一小球A由斜面下落的高度来改变速度,高度越高,速度越大;(2)探究动能与质量关系,要控制速度不变。
让不同质量小球由同一高度下落。
(3)通过观察木块B移动的距离来观察动能的大小。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高中物理记忆方法1.联想法联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联想的特点是思路开阔、富有延展性、灵活性,联想能使脑神经细胞兴奋,在大脑皮层留下清晰的印迹,因而,记忆十分牢固。
坚持使用这种记忆方法,有助于发展想象力,培养创造精神。
如在高中教材:"弹性碰撞"一节里,讲述了"一个运动钢球(m1)对心碰撞另一个静止钢球(m2)"的规律,推导出了两钢球碰撞后的速度表达式:在实际处理问题时,只要记住①、②两式就能解决这一类碰撞问题,而不必要每次解题都要重新推导①、②两式的来龙去脉。
功和机械能一、填空题1、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_____,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重200N的物体在大小不变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匀速前进了25m,拉力撤销后,物体由于惯性又前进了10m。
在物体向前运动35m的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为700J,则水平拉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N,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J。
3、一个重500N的物体,用拉力F使它沿着长5m,高3m的光滑(摩擦力忽略不计)斜面AB(如图),由A拉上平台B,在这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J,若在平台BC上用力使物体前进5m,这时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J。
(3题图) (4题图)4、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2秒末时,物体处于___________状态,第6秒末到第9秒末,推力F做功是_____________J.5、如图所示,拉力F=10N,拉着一个重20N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此时小球受________(平衡力/非平衡力).若绳长0.5m,则物体运动一周,拉力做的为__________J。
(5题图) (8题图) (9题图)6、举重运动员在2s内把1500N的杠铃匀速举高了2m,在空中停留了3s.那么,他对杠铃做了______J 的功,前2s内的功率是______W;后3s内的功率是______W;整个过程的平均功率是________W.7、两位学生比赛爬竿,他们的质量之比为4:5,已知甲用18s爬到顶,乙用20s爬到顶,则两人匀速爬竿过程中所做功之比为___________;功率之比为__________。
8、如图所示,物体重2000N,当它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时所受的阻力为240N,若不计滑轮的重与摩擦,使物体以1m/s的速度匀速前进,经过10s时间,拉力的大小F=______N,拉力做的功是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
9、利用如图所示的斜面,小李用300N的力沿斜面向上把重为500N的货物沿斜面由底部匀速推到顶端,耗时20s,在这过程中克服货物重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J;推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J;推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___W。
10、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1)在海面上行驶的船具有____________;(2)被拉伸的橡皮筋具有____________;(3)被拦河坝挡住的上游河水具有____________;(4)站在下行电梯里的乘客具有____________。
11、如上图丙是卫星的轨道示意图。
人造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时,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
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11题图) (12题图)12、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中动能________(填“增加”、“不变”、“减少”)。
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13,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________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________乙的机械能,若此时两扶梯同时停止运动,甲的惯性________乙的惯性(填“大于”、“等于”、“小于”)。
13、撑杆跳高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如图运动员在撑杆起跳时发现杆变弯曲了,这主要说明力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员在撑杆上升过程中,其质量__________、重力势能___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题图) (14题图)14、在水平地面上铺一张纸,将皮球表面涂黑,使皮球从不同高度处自由下落,在纸上留下黑色圆斑A、B,如图所示。
球从较高处下落形成的圆斑是图中_______(选填“A”或“B”),由此可知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有关。
二、选择题15、物体在相同的力F作用沿力F的方向移动了距离S,试比较在图示的三种情况中力F对物体做功的多少()A.w1=w2=w3 B.w1>w2>w1C.w1<w2<w3 D.w1<w3<w216、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行驶,它们的牵引力F甲∶F乙=3∶1,速度V甲∶V乙=4∶1,车重G甲∶G乙=2∶1,则在相等时间内牵引力做的功W甲∶W乙为:()A.3∶1; B.6∶1 ; C.12∶1 ; D.24∶1.17、如图,人通过定滑轮拉住重为98牛的物体,当人拉绳子从A点慢慢移动到B点时,人对绳子的拉力和拉力所做的功为()A、拉力逐渐增大,拉力所做的功为98焦; B、拉力的大小不变,拉力所做的功为98焦;C、拉力的大小不变,拉力所做的功为294焦;D、拉力的大小不变,拉力所做的功为392焦18、如图所示,湖水中有两艘小船,绳子的一端拴在甲船上,乙船上固定着滑轮,绳子绕过滑轮,站在甲船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
如果在20s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则人对绳子的力做功的功率是: ()A.50W;B.140W ;C.30W;D.70W.19、图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需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物体的功率P甲与乙物体的功率P乙的大小关系是()A.P甲<P乙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确定(19题图) (20题图)20、如图所示,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在重物从水底拉到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
四位同学画出了汽车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其中正确的是()21、甲、乙二人的体重相同,同时从一楼开始登楼,甲比乙先到三楼,则他们二人()A.做的功相同,但甲的功率较大 B.做的功相同,功率也相同C.甲做的功较多,但功率相同 D.甲做的功率多,功率也较大22、两个滑轮完全相同,其重力均为20N.分别用图所示的两种方式,将重400N的物体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提升了10m,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做的功大于F2做的功B.F1和F2做的功相等C.F1做功的功率小于F2做功的功率D.F1和F2做功的功率相等2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斜面高度相同,但长度不同(L甲>L乙).今把重力相同的两个物体从斜面底端以相同的速度匀速拉到斜面顶端.若斜面是光滑的,则拉力的功率是()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D.无法比较大小(23题图) (24题图)24、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
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重力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W1≠W2 P1≠P2 B.W1=W2 P1=P2C.W1=W2 P1>P2 D.W1=W2 P1<P225、质量为45kg的某同学在跳绳时重心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估算出该同学在1分钟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A.45W B.135W C.169W D.270W(25题图) (26题图)26、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由静止从光滑曲面的顶端自由滑下,若它在顶端的重力势能为l00J,高度为l0m,则滑到底端的动能是() A.100J B.90J C.105J D.110J27、如图所示的是运动员在铅球比赛中的场景。
铅球离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动能EK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最接近的是()28、把一个内表面光滑的圆碗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将一个小球如图所示从碗的一侧边缘由静止释放。
则小球()A. 不能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B. 到达碗底时就会静止不动C. 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时速度为零D. 能到达碗的另一侧边缘并从碗中飞出二、实验,探究题29、在探究“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二个完全相同的木桩A、B被从正上方静止释放的铁块撞击后陷入沙坑中的情况如图所示。
(1)这个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此实验中我们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各铁块的重力势能大小的。
(3)结论: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0、如图所示,小华和小静在用单摆做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注意到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很有规律,由此做出猜想: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可能与小球质量、摆长L和小球摆动的幅度S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她们做了以下实验探究:(1)先用一小球,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在用摆长相同,质量不同的另一小球,重复上述实验。
经计算分析得出结论:在摆长不变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针对猜想,试验后小华经过仔细思考发现在两次实验过程中,还应使小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才是完善的。
(2)接着她们针对猜想,对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间与摆长L的关系又进行了一次正确的实验探究:先用一小球,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20次所用的时间,算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
后用摆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另一小球,使小球摆动的幅度与前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复前次实验。
比较两次实验中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做出正确的结论。
(3)在实验过程中,每次都是通过测出小球往返20次所需的时间然后计算出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需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机械效率计算题1. 如图1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牛的物体匀速提升12米,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_____牛,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分钟,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
(图1)(图2)(图3)2. 如图2所示,某人站在高处用100N的拉力把重240N的物体提高1m,则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
3. 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装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法。
聪聪和明明各选取一种方法做实验。
(1)聪聪采用了如图3甲所示的绕线方法组装滑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