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定位技术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4
标题:GPS工程施工测量的应用与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在工程施工测量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作为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GPS具有精度高、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为工程施工提供了高效的测量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GPS工程施工测量的原理、应用和实践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GPS工程施工测量的原理GPS工程施工测量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卫星信号,通过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数据,确定测站的空间位置。
GPS系统由若干颗卫星组成,卫星上携带有精确的时间和位置信息。
接收器在接收到卫星信号后,通过解算信号传输时间差,计算出测站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再结合卫星的位置信息,即可得到测站的精确位置。
二、GPS工程施工测量的应用1. 工程定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GPS技术可以实现对工程设施的精确定位。
通过在工程设施上安装GPS接收器,可以实时获取设施的位置信息,确保施工精度。
2. 地形测绘:GPS技术在地形测绘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GPS测量,可以快速、高效地获取地形地貌数据,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地形资料。
3. 施工放样:GPS技术在施工放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GPS测量,可以实现对施工线、施工区域的精确放样,提高施工效率。
4. 工程监测:GPS技术在工程监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实时监测工程设施的位置变化,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工程安全提供保障。
三、GPS工程施工测量的实践在实际工程施工测量中,GPS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以某桥梁工程为例,介绍GPS工程施工测量的实践过程。
1. 工程概况:某桥梁工程全长1.5公里,跨越南北两岸,工程规模较大,施工测量要求高。
2. GPS测量设备:选用高精度GPS接收器,确保测量精度。
3. 测量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测量方案,包括测站设置、观测时间、数据处理等。
4. 测量实施:按照测量方案,对桥梁工程进行GPS测量。
测量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数据准确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工程施工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施工中具有高精度、快速、高效、便捷等优点,为工程测量和施工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特点、优势以及具体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特点1. 高精度定位:GPS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满足工程施工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2. 实时动态监测:GPS定位技术具有实时动态监测功能,可实时跟踪施工过程中的位移、沉降等变化,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
3. 便捷性:GPS定位设备轻便,易于携带,可在各种恶劣环境下进行测量,提高工作效率。
4. 数据处理能力强:GPS定位技术采集的数据可借助计算机进行处理,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提高工程测量精度。
5. 覆盖范围广:GPS定位技术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定位,适用于各类工程施工。
二、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优势1. 提高测量效率:GPS定位技术具有较高的测量速度,可大大缩短测量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降低测量成本:GPS定位技术减少了传统测量方法中的人工、仪器设备等成本,降低了工程测量成本。
3. 提高施工安全性:GPS定位技术可实时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 优化施工管理:GPS定位技术为施工管理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持,有助于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质量。
三、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实例1. 道路工程施工:GPS定位技术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可以用于线路测量、路基填挖测量、路面铺设测量等,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
2. 桥梁工程施工:GPS定位技术在桥梁工程施工中可以用于桥墩、桥梁定位测量,确保桥梁工程的准确性。
3. 隧道工程施工:GPS定位技术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可以用于隧道轴线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等,提高隧道工程的精度。
4. 水利工程施工:GPS定位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可以用于地形测量、水位监测等,为水利工程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GPS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建筑工程技术也越来越发达了,在伴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进程的脚步,道路桥梁作为城市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对技术进行革新,在这个发展过程中,GPS的运用加快了道路桥梁的发展进程。
GPS因具有高精准度以及全天候的特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工程测量中。
GPS技术将会促使道路桥梁施工能够顺利的进行,促使桥梁的测量水平和测量质量能够大步提升。
本文将从GPS技术在道路桥梁测量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结合GPS技术的特点,优化GPS技术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促进道路桥梁建设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GPS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应用引言:GPS技术,也就是全球定位系统,作为一种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目前,因为GPS技术高精度、全天候、全球性、实时性、经济性的特点,GPS技术已经在全世界范围被广泛应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GPS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既然GPS技术已经如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城市的建设工程自然也离不开GPS技术的支持,包含在城市建筑中的道路桥梁工程同样需要GPS技术提供精准的三维空间数据作为工作运行的基础。
道路桥梁工程会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会对道路桥梁施工工作的进展造成阻碍。
因此,我们要在道路桥梁施工之前对道路进行测量,提高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
一、GPS技术概述GPS技术,也可以称呼他为全球定位系统。
他是美国第二代卫星定位系统,是美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最早研制出来的,由美军的陆海空三军共同研制出的,也就是代表他可以同时应用于陆海空三方。
GPS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他可以提供精准的三维空间数据和时间数据。
GPS技术其中包括21颗工作卫星和两颗备用卫星,这些卫星会均匀地分布在六个相似的圆形轨道上,我们可以同时监测到六颗卫星,最多的时候还可以监测到九颗卫星,正是这些卫星我们才可以收获到准确的数据。
工程测量技术论文范文 2 篇工程测量技术论文范文一:桥梁工程测量中gps 技术的应用1gps 技术在桥粱工程测量中的优势1)gps 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具有相当领先的优势,gps 技术为桥梁施工部门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同时在桥梁工程的测量工作中,gps 技术测量的精确度更高,施工效率更快。
gps 技术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例如,普通且地势较高的桥梁施工场地,只需要设置单个操作站就可以对15km 范围的地区进行gps 技术监测,极大地减少了桥梁工程中监测站的数量和人为监测的次数。
2)在桥梁工程中应用gps 技术进行施工测量,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施工测量出现较大误差造成的返工问题,提高了工程施工的勘测准确度和桥梁工程监测工作的效率。
在监测工作中,建立以3/4 人为一单位的流动站进行施工,各放样点只需停留1/2s 即可完成中线测量5/10km,还可在进行中线放样监测的同时将中桩抄平一起完成。
在桥梁工程施工中gps 技术检测的覆盖面较广,包括桥梁测量平面、横面、纵面等。
同时gps 技术涵盖有对工程监理和桥梁施工的放样监测、桥梁工程完工的测量、工程后期桥梁养护测量等内容。
gps 技术中的rtk 定位技术还能够更好地完善gps 技术在桥梁工程勘测、施工和管理工作中的优势。
2gps 技术在桥梁工程测量的应用分析2.1gps 静态定位技术gps 静态定位技术是指至少应用2 台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然后对收到的信号进行数据化、精确化的处理。
桥梁工程应用gps 静态定位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测量的可靠度和精准度。
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测量技术,gps 静态定位技术受到的外部环境影响较小、耗时也较少,还能确保施工测量的结果符合桥梁工程的施工要求,大大地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
由于我国桥梁工程的传统测量技术不仅容易造成资源过度浪费,而且精准度也难以满足现代桥梁工程的施工要求。
gps 静态定位技术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因此,在桥梁工程测量中加强gps 静态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必要。
GPS-RTK技术在路桥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初虹宇发布时间:2023-06-13T10:08:40.665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7期作者:初虹宇[导读] 随着建设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测量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人们的外业测量需求。
因此通过讨论GPS-RTk测量的技术原理、要点以及应用流程,提出了一种更为精准且高效的路桥工程测量技术。
希望能够以此推进公路桥梁建设行业发展,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基于此,对GPS-RTK技术在路桥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身份证号:37068419931229xxxx摘要:随着建设水平的不断进步,传统测量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人们的外业测量需求。
因此通过讨论GPS-RTk测量的技术原理、要点以及应用流程,提出了一种更为精准且高效的路桥工程测量技术。
希望能够以此推进公路桥梁建设行业发展,全面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基于此,对GPS-RTK技术在路桥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GPS-RTk;测量技术;实施要点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传统测绘技术因其耗时长、误差大,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日趋受限。
新发展的GPS-RTK技术因其速度快、精度高、可全天候随时进行而广泛运用于工程测图、施工放样等多个领域,其利用GPS观测构成基线向量网,并通过误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相关性,确定待测点与已知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而RTK技术基于上述误差相关性,将观测误差通过数据链发送给流动站,以修正流动站的观测值,从而提高测绘作业的精度和效率。
1工作原理GPS-RTK的工作原理是在基准站上放置一台GPS接收机,通过GPS接收机连续观察所有可能遇到的GPS卫星,并由无线电传输装置将观测数据发送到移动站的GPS接收机上,经差分处理后得到基准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基线向量,最后由RTK软件对基线向量进行解算,并对解算结果进行质量分析和坐标转换。
2 GPS-RTk技术在路桥测量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传统的道路桥梁工程测量工作,存在着严重的内、外业分割现象,主要表现为外业工作人员通过标识埋设、勘点选位之后,内业人员根据外业测量成果来进行设计计算、图纸设计、结果处理、图上布网选点、成果输出等,工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沟通,常常会导致一些数据误差现象。
GPS定位技术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结合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得出了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桥梁测量,不仅操作使用方便而且测量精度高的结论。
关键字:gps定位系统;桥梁施工测量;应用一、gps定位技术的概念gps是一个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有空间、地面以及用户三部分组成。
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和测速。
既要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又要保障测量控制网的良好结构,这一直是桥梁施工测量技术在所遇到的重要难题之一。
gps定位测量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因而不再需要建造觇标,这一优点既可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同时也使点位的选择变得甚为灵活。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6,而在100km~500km的基线上可达10-6 ~10-7。
随着观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善,可望在大于1000km的距离上,相对定位精度可达到或优于10-8。
gps地位技术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进行观测的过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安置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采集环境的气象数据,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另外gps用户接收机一般重量较轻,体积较小,因此携带和搬运都很方便。
目前利用经典的静态定位方法,完成一条基线的相对定位所需要的观测时间,根据要求的精度不同,一般约为1~3小时。
为了进一步缩短观测时间,提高作业速度,近年来发展的短基线,例如不超过20km快速相对定位法,其观测时间仅仅只需要几分钟。
gps定位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gps定位测量的这一特点,不仅为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确定地面点的高程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为其在航空物探,航空摄影测量及精度导航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高程数据。
GPS技术在桥梁⼯程施⼯、检测中的应⽤GPS技术在桥梁⼯程施⼯、检测中的应⽤唐为华1马卫明2(1.如皋市交通⼯程技术质量监督所,江苏南通2265002.如皋市⽔利建筑安装⼯程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500)摘要:GPS技术应⽤于桥梁⼯程测量是⼯程测量的⼀项重⼤技术⾰命,其应⽤及开发的前景⼗分⼴阔。
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桥梁测量中蕴含着巨⼤的技术潜⼒,本⽂主要介绍了GPS中的RTK技术在桥梁⼯程施⼯、检测中的应⽤。
关键词:GPS-RTK;桥梁⼯程;施⼯、检测桥梁⼯程测量以桥梁结构、形状、地形(地物、地貌)、为对象进⾏的观测、计算、分析和研究,贯穿于桥梁⼯程勘测、设计、施⼯、检测、验收、运营各个阶段,包括控制测量、定线测量、断⾯测量、施⼯定线放样、地形勘测、⽔下地形测绘、桥梁检查验收及结构变形监测等项⽬观测,具有⼯程范围⼩,测量内容多,精度要求⾼等特点。
本⽂结合笔者近年在如皋市蒲黄线通扬运河⼤桥、如城镇城西⼤桥、S334省道如海运河⼤桥等⼤桥⼯程中的测量实践,阐述了GPS技术桥梁⼯程测量的理论、⽅法、技术要点,同时对应⽤中的难点进⾏剖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 GPS技术发展现状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PositioningSystem)是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全球性、全天侯、连续性、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功能,能为各类⽤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根据算法模型,分为静态、快速静态以及RTK等作业模式。
GPS-RTK测量以其快速实时,厘⽶级精度等特点⼴泛应⽤于数据采集(如碎部测量)与⼯程放样中,代表着GPS相对测地定位应⽤的主流。
2、GPS技术在桥梁⼯程施⼯、检测中的应⽤2.1 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简介实时动态定位(RTK)系统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建⽴⽆线数据通讯是实时动态测量的保证,其原理是取点位精度较⾼的⾸级控制点作为基准点,安置⼀台接收机作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连续观测,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线电传输设备接收基准站上的观测数据,随机计算机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计算显⽰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和测量精度。
筑H U L ON G.C OMGPS 定位技术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傅新军[摘 要] GPS 定位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定位系统,本文介绍了GPS 定位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其在桥梁控制测量和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并以详实的例子证明了此方法的优越性: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
[关键词] GPS 定位技术,静态定位,动态定位,桥梁施工测量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即全球定位系统,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的借助于分布在空中的多个GPS 卫星确定地面点位置的一种新型定位系统。
GPS 定位技术建立控制网与常规方法相比,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全天候、高精度、定位速度快、布点灵活和操作方便等特点。
1 GPS 的组成GPS 的整个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
1.1空间部分GPS 的空间部分由24颗组成,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倾角础数据。
1.2 地面控制部分GPS 的地面控制部分由个主控站和3获取的数据处理后传至注入站,注入站再将这些数据注入到相应卫星的存储器。
筑龙网WW W.ZH U L ON G.COM1.3 用户部分GPS 的用户部分由GPS 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相应的用户设备如计算机、气象仪器等组成,它的作用是接收GPS 卫星所发出的信号,利用这些信号进行导航定位等工作。
我们通常生活当中所说的GPS 是指它的用户部分。
2 GPS 系统的特点GPS 系统以其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特点著称。
应用实践证明,GPS 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 以内可达10-6,100~500km 可达10-7,1000km 以上可达10-9,在300~1500m 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结果,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
随着GPS 系统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 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相对静态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 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动态相对定位测量时,每站观测仅需几秒钟。
浅析工程测量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工程测量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工程测量,可以确定路桥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和土质特性,为施工设计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本文将从测量技术、施工监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对工程测量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浅析。
一、测量技术1. GPS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目前最常用的测量技术之一,它能够通过卫星信号实现对地理位置和空间坐标的精确测量。
在路桥施工中,GPS定位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确定工程地理位置,进行土地勘测和地形测量,为后续的施工设计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2. 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技术是一种精密的测量技术,它能够通过激光束的反射来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高度和角度等参数。
在路桥施工中,激光测距技术可以帮助工程师精确测量桥梁的高度、跨度和坡度等参数,确保桥梁的施工设计和建造达到标准。
3. 高精度测量仪器除了GPS定位技术和激光测距技术外,还有许多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可以用于路桥施工的测量工作,如全站仪、电子经纬仪、测量机器人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现对地面、桥梁、隧道等工程结构的精确测量和监测,为施工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二、施工监测1. 地质灾害监测在路桥施工中,地质灾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如山体滑坡、地质崩塌、地裂缝等。
通过测量技术,工程师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工程的安全。
2. 施工变形监测施工过程中,路桥的变形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例如桥梁的沉降、支墩的变形等。
通过测量技术,可以对路桥施工过程中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路桥的安全和稳定。
除了地质灾害监测和施工变形监测外,测量技术还可以用于对路桥施工的质量进行监测。
通过测量技术可以对桥梁的尺寸、坡度、厚度、平整度等参数进行精确测量,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三、质量控制1. 施工图纸的测量检查在路桥施工中,施工图纸是施工的依据,通过对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检查,可以确保施工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GPS技术在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解析发表时间:2017-08-09T14:17:23.4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作者:徐创才[导读] 摘要:对于铁路、公路来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便是桥梁,对现代桥梁工程测绘技术来说,CPS定位技术是比较常用的。
因此,本文对GPS技术在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530000摘要:对于铁路、公路来说,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便是桥梁,对现代桥梁工程测绘技术来说,CPS定位技术是比较常用的。
因此,本文对GPS技术在桥梁工程测量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
关键词:桥梁工程测量;GPS定位技术;桥梁建设项目1桥梁GPS测量的测量方法1.1GPS静态测量方法针对目前多种GPS测量方法来讲,历史最为悠久的就是静态测量。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这种测量方法就在特大型桥梁工程的平面控制网测量中有所应用。
GPS静态施测桥梁控制点之前,通常的做法就是通过精密三角网或者是精密导线测量来对桥梁基准点进行测量。
我们对传统的三角测量和GPS测量方法对比后可以发现,GPS静态测量有着很多的优点,常见的便是具有效率高、精度高、受限制条件少等,因此,在桥梁工程平面控制测量过程中,GPS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方法得到了更为广泛应用,而变形监测也是如此。
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此技术可以处理长边控制网施测精度问题,静态GPS控制网在杭州网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的基准点测量都有了成功的应用。
1.2GPS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测量此种定位测量技术的原理是利用两台GPS接收机同时进行作业,但保持一台固定不能移动,而另一台是可以实时移动的,要想得到快速和准确的定位,就需要这两台机器之间的即时数据交流而实现。
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来看,利用这种测量方式能够比较容易将测量的精度实现到厘米级。
当前这种技术在桥梁钻孔放样,桥梁水下地形测量、桥梁施工及较宽的定位等方面。
在这项技术之前,常用的方法是全站仪跟踪方法对目标和经纬仪交会法和信标应用测量等。
GPS定位技术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结合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得出了利用GPS定位技术进行桥梁测量,不仅操作使用方便而且测量精度高的结论。
关键字:GPS定位系统;桥梁施工测量;应用
一、GPS定位技术的概念
GPS是一个卫星定位系统,主要有空间、地面以及用户三部分组成。
利用该系统,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天候、连续、实时的三维导航定位和测速。
既要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又要保障测量控制网的良好结构,这一直是桥梁施工测量技术在所遇到的重要难题之一。
GPS定位测量不要求观测站之间相互通视,因而不再需要建造觇标,这一优点既可大大减少测量工作的经费和时间,同时也使点位的选择变得甚为灵活。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小于50km的基线上,其相对定位精度可达1~2×10-6,而在100km~500km的基线上可达10-6 ~10-7。
随着观测技术与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善,可望在大于1000km的距离上,相对定位精度可达到或优于10-8。
GPS地位技术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进行观测的过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就是安置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和采集环境的气象数据,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另外GPS用户接收机一般重量较轻,体积较小,因此携带和搬运都很方便。
目前利用经典的静态定位方法,完成一条基线的相对定位所需要的观测时间,根据要求的精度不同,一般约为1~3小时。
为了进一步缩短观测时间,提高作业速度,近年来发展的短基线,例如不超过20km快速相对定位法,其观测时间仅仅只需要几分钟。
GPS定位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以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GPS定位测量的这一特点,不仅为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和确定地面点的高程开辟了新途径,同时也为其在航空物探,航空摄影测量及精度导航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高程数据。
GPS定位测地型接收设备是实现测地定位的基本条件,接收机有单频与双频之分,双频机能以L2观测值修正电离层折射影响,最适宜于中、长基线(大于20km)测量,具有快速静态测量的功能,可升级为RTK功能,单频机适宜于小于20km的短基线测量,对于一般工程测量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RTK系统由GPS接收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电子手薄及配套设备组成,整套设备在轻量化、操作简便性、实时可靠性、厘米级精度等方面的特点,完全可以满足数据采集和工程放样的要求。
鉴于GPS系统在轨卫星数有限,在对空通视受遮挡的条件下,不能保证正常解算,影响定位的精度和可靠性。
实践表明,单频GPS定位系统由于多环境的制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二、GPS定位技术在桥梁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与传统测量技术相比GPS定位技术具有即时测、全天候、速度快、定位准、
精度高等特点,因此在桥梁施工测量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在水中进行桥墩交会的定位
在进行桥梁施工前必须要进行桥墩交会定位,按照传统的施工方法普遍采用前交会法进行,然而这样一来有些大桥的施工处江面比较开阔,无疑给桥墩交会增加了难度。
如果采用GPS定位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利用实时动态,即RTK定位技术,通过载波相位观测量为依据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
实时动态定位(RTK)系统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建立无线数据通讯是实时动态测量的保证,其工作原理是取点位精度较高的首级控制点作为基准点,安置一台接收机作为参考站,对卫星进行连续观测,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接收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接收基准站上的观测数据,然后计算机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计算显示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和测量精度。
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水中桥墩定位时,只需要在基准站安装一台GPS接收机,这样用户就可以实时监测待测点的数据观测质量和基线解算结果的收敛情况,根据待测点的精度指标,确定观测时间,从而减少冗余观测,提高工作效率。
(二)桥梁塔柱施工中的应用
由于目前许多大型斜拉桥的建立,斜拉桥塔柱的高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控制斜拉桥塔柱的斜率成为了确保桥梁质量的关键性问题,而且由于桥梁索塔之间的跨度大,桥梁所在处水位深,如果要按照传统方法很难进行精确测量,放样程放样是测量一个应用分支,它要求通过一定方法采用一定仪器把人为设计好的点位在实地给标定出来,过去采用常规的放样方法很多,如经纬仪交会放样,全站仪的边角放样等等,一般要放样出一个设计点位时,往往需要来回移动目标,而且要2~3人共同进行操作,同时在放样的过程中还要求测量点间通视情况良好,这样一来就限制了在生产应用上的效率,而且有时在放样过程中对于遇到的一些困难的情况还必须借助于很多方法解决后才能进行放样,因此需要在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利用GPS定位技术来代替传统放样。
利用RTK技术放样时,仅需要把设计好的点位坐标输入到微型计算机中,测量人员带着GPS接收机,当测量人员走到相应的测量地点时,GPS接收机会自动提醒,这样既迅速又方便,由于GPS是通过坐标来直接放样的,而且精度很高也很均匀,因而在外业放样中效率会大大提高,且只需一个人操作。
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利用GPS定位系统进行测量得到的结果是准确可行的,测量跨径与设计值之间的误差不超过3㎜。
(三)在控制测量中的具体应用
在桥梁建设的过程中根据桥梁自身的特点,桥梁施工控制网的范围普遍很大,特别是一些跨江跨河的特大型桥梁,其巨大的跨度给测量上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测量根本无法确保结果的精确性,所以应该推广使用GPS定位技术的静态定位法进行桥梁控制网的测量。
这种测量方法是通过GPS 接收机在每一个流动站上,进行静止的观察测量。
在进行观测的过程中,GPS 接收机还能够同时接收基准站和卫星的同步观测数据,实时计算整周未知数和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如果解算结果的变化趋于稳定,而且计算精度能够满足设计要
求,便可以结束实时观测。
一般应用在控制测量中,如控制网加密;若采用常规测量方法,例如使用全站仪测量,受客观因素影响较大,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实施比较困难,而如果采用RTK技术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点定位只需要5~-10min,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定位时间还会缩短,不及静态测量所需时间的五分之一,在公路测量中可以代替全站仪完成导线测量等控制点加密工
作。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的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我省的高等级公路建设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就对勘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公路设计行业软件技术和硬件设备的发展,公路设计已实现CAD化,有些软件本身还要求提供地面数字化测绘产品的支持,建立勘测、设计、施工、后期管理一体化的数据链,减少数据转抄、输入等中间环节,是公路勘测设计内外业一体化的要求,也是影响高等级公路设计技术发展的瓶颈所在。
目前公路勘测中虽已采用电子全站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但常规测量方法受横向通视和作业条件的限制,作业强度大,且效率低,大大延长了设计周期。
勘测技术的进步在于设备引进和技术改造,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引入GPS定位技术应当是首选。
当前,用GPS静态或快速静态方法建立沿线总体控制测理,为勘测阶段测绘带状地形图,路线平面、纵面测量提供依据,在施工阶段为桥梁,隧道建立施工控制网,这仅仅是GPS在公路测量中应用的初级阶段,其实桥梁测量的技术潜力蕴于RTK即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应用之中,RTK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GPS定位系统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似的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因此GPS定位技术应用于桥梁施工测量是桥梁测量工程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并且已经逐渐成为了公路桥梁建设的控制网的主要手段,而且其应用以及开发的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舒永国;杨敏.GPS在工程测量中的优化与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09
[2]余去非.中职学校建筑专业学生掌握使用GPS系统测量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0
[3]饶国和;曹文波.影响GPS定位技术测量高程精度的因素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8
[4]熊伟;吴迪军;李剑坤.GPS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设计与实践[J].地理空间信息,2009
[5]刘峻.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