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柱状剖面图编制方法共25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84 MB
- 文档页数:25
(完整word版)地质剖⾯图的绘制⽅法地质剖⾯图的绘制⽅法:地质剖⾯图(map of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是按⼀定⽐例尺,表⽰地质剖⾯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
地质剖⾯图与地质图相配合,可以获得地质构造的⽴体概念。
垂直岩层⾛向的地质剖⾯图称地质横剖⾯图;平⾏岩层⾛向的剖⾯图,称地质纵剖⾯图;按⽔平⽅向编制的剖⾯图,称⽔平地质断⾯图。
按地质剖⾯所表⽰的内容,可分为地层剖⾯图、第四纪地质剖⾯图、构造剖⾯图等;按资料来源和精确程度,⼜分为实测、随⼿、图切剖⾯图等。
⼀、绘制地层剖⾯⽰意图1、地层剖⾯⽰意图内容地层剖⾯⽰意图是表⽰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
⽤于路线地质⼯作之中。
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上进⼀步反映出某⼀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
地层剖⾯⽰意图的地形剖⾯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估的⽽⾮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图的主要区别。
2 、绘图步骤(1)确定剖⾯⽅向,⼀般均要求与地层⾛向线垂直。
(2)选定⽐例尺,使绘出的剖⾯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能满⾜表⽰各分层的需要。
如实际剖⾯长,地层分层内容多⽽复杂时,剖⾯图要长⼀些,相反则短⼀些。
⼀般地,⼀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较⽅便的。
如果实际剖⾯长度是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以上时,则可⽤l:200或1:300的⽐例尺作图。
(3)按选取的剖⾯⽅向和⽐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4)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数值⽤直线画在地形剖⾯相应点之下⽅,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估的实际厚度是否⼀致,如不⼀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5)⽤各种通⽤的花纹和代号表⽰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6)标出图名、图例、⽐例尺、⽅向及剖⾯图上地物的名称。
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的测制方法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的测制在地质工作中,常需测制地质剖面图及地层柱状图,以编制其它地质图件或为有关地质工作提供依据。
一、实测地质剖面图的工作方法实测地质剖面图的剖面线的选择,要看测制剖面的目的而定。
如实测地质剖面的目的是为了研究地层剖面,则可按地层剖面线选择的原则进行选择。
当中途遇有地形、地物或其它因素干扰时,可以改变剖面线方向,也可以进行平移,或在旁侧加测辅助剖面(平移和加测辅助剖面时要注意地层的衔接关系,切误人为的歪曲地层真实厚度)。
如果实测地质剖面是为了编制勘探线剖面图,那就必须按勘探线位置进行测量,剖面线要保持直线,中途不能改变方向,也不能平移。
总之,根据实际需要来加以具体确定。
剖面线位置选好后,应沿剖面线进行详细踏勘,以了解和确定地层、岩层、岩体的划分、岩层层序、地层接触关系、岩性组合规律及变化情况;找寻化石,确定地层的时代;初步选定标准层和地层划分单位;了解沿线地质情况和工作条件等。
在踏勘过程中,对主要地质界线及标准层、标本、样品的采集地点,均应设立明显标记。
实测地质剖面的方法有半仪器法和仪器法两种。
(一)半仪器法实测地质剖面用罗盘、皮尺或测绳、花杆或竹竿及手持水准仪等简单仪器,实测地质剖面的方法,称为半仪器法。
通常这项工作是由一个工作小组进行,其分工如下。
1)测手一般设前后测手各一人。
主要任务是用皮尺或测绳丈量导线长度,用罗盘测量导线方位角(剖面前进方向),用罗盘或手持水准仪测量测量导线坡度角。
要保证测好地质剖面,测手工作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前测手的站位一定要在地形转折点或地质界线点上,这样既有利于丈量,又方便绘图。
(2)为便于分层读数,后测手应持皮尺或测绳的零点一端。
(3)前后测手均应测量导线方位角以互相校正,二者读数应相差180°,报数时要报导线前进方向的读数。
(4)前后测手均应测量导线坡度角以互相校正,双方需看花杆或竹竿上相同高度的地方(事前应做好明显标记),二者读数的绝对值应相等。
附录Ⅰ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的编制一、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及其意义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是根据一个地区的地层资料,按时代顺序、接触关系以及厚度编制的图件。
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不但表示了地层的顺序、接触关系、厚度以及概略的地质发展史,同时还提供了矿产及水文资料。
它是野外地质工作的主要成果之一。
绘制一个地区的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必须是在野外地质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编制。
二、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的规格及内容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的规格如附录图1所示。
其内容包括:①地层系统:代、纪、世是划分地质年代的时间单位,界、系、统则是在相当于代、纪、世的时间中所形成的地层。
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时间单位:代纪世期地层系统:界系统阶根据古生物、岩性等特征,还可将地层划分为群、组、段。
②地质代号:每个代(界)、纪(系)、世(统)以及群、组、段等地质时代和地层单位,都有一个通用的代号。
③厚度:是指岩层上下层之间的最短距离。
一个代或纪所形成的地层,是由许多小层组成,它们总厚度则是这些小层之和。
④岩性符号:用来代表各种岩性的符号。
⑤层序:按照地层新老的顺序,从下而上加以编号。
⑥岩性描述:要把岩石的主要特征加以简要的描述,包括岩石的名称、颜色、结构、构造及成分等。
⑦化石:化石是鉴定地层最可靠的根据。
因此必须把地层中所含的化石名称写上。
⑧其它:地层中的矿产,水文地质、地貌及其它存在的问题都应注上。
⑨比例尺: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是根据地层厚度编制的,因此,要根据需要和使用方便按照比例缩小,一般都大于地质图的比例尺。
⑩图名:通常是用实际资料的所在地名来命名。
如果该地太小则一定要写上大地名:如“大庆油田葡萄花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
在图上必须写上制图人的姓名以及所在的单位,制图年、月、日等。
这是因为要对该图负责任。
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上的地层层序,必须从下而上,由老到新的绘制,绝不能颠倒。
剖面图规格如附录图1所示。
三、制图方法步骤1.整理地质资料,了解地层层序、接触关系、岩浆活动等情况;2.按照格式画好图框,图框的长短要根据地层的总厚度,每格的宽度应该根据内容的多少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