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及其配置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81.05 KB
- 文档页数:2
论我国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余新摘要:当前在我国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用什么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这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
它要同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体制相协调和配套。
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
教育资源配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办学的效益和质量。
关键词:教育资源;资源配置;资源浪费一、我国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高校存在着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成为制约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因素。
1.人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是高校师资队伍数量不足,教师流失是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教师流失主要是从西北贫困地区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在职称、工资、住房、科研申报等方面的困难与问题,成为了教师流失的直接因素。
其次是教师结构不尽合理,整体水平不高。
全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总数2003年达到了72.5万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分别达到了5.4万人、18.3万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33%,博士占教师的比例达到8%,普通高校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相对偏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学历水平的任务比较繁重。
再次是高校教育资源的配置用于行政管理的过多,用于学术事务的较少。
学校机构臃肿,非教学人员队伍过于庞大,造成学生人均成本较高,特别是教育行政成本较高。
我国高校教师与学生之比长期在1∶15左右徘徊,人力投资的浪费十分明显,教师工作量不足,潜力也难完全发挥,学校对教师的使用不充分,导致了教师人力资源的浪费。
虽然近几年我国高校该比例呈上升趋势,但仍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高校扩招后,热门专业一哄而上,造成该类人才的供应过剩,从而形成隐形的教育经费浪费与使用效率的下降。
2.财力资源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首先,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国家财政投入高等教育的经费严重不足。
主要表现在高校生均实际拨款额呈下降趋势,如表所示。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研究在当今时代,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高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和挑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高等教育资源指的是包括教师、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在内的各种教育资源。
然而,在当前的情况下,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
一些地区的高校资源较为丰富,教育质量较高,而一些偏远地区的资源匮乏,无法满足当地学生的需求。
这种不均衡导致了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也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
其次,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不高。
有些高校资源闲置,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同时,高校之间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一些地区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重叠,资源浪费严重。
这种状况下,高等教育系统无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也浪费了宝贵的资源。
二、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的挑战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些挑战直接影响着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
首先,高校扩招的压力增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高校扩招的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高等教育资源有限,如何扩大招生规模,并保证教育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程度提高。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高等教育需要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
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更加多元化和灵活性。
再次,高等教育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校需要面对信息化教育的需求。
这就需要高等教育资源的配备具备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以支持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发展。
三、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机制。
这包括完善高校评估制度,提高教育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和公平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
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资源配置情况与分析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开始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市场配置的现状,并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市场配置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开始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高校扩招后,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大、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改善、经济和社会效益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 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资源是指各个高等学校用于维持高等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和维护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切资源。
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和无形资源。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是指社会(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及个人)对高等教育事业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在各种不同使用方式上的分配。
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有两种方式: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
高等教育资源的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依据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互动的一般规律的要求,以市场为基础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和使用,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科技、信息等高等教育产品的需求情况。
在市场配置方式中,市场支配学校,学校适应市场,市场调节制约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市场对供求状况以及学校的规模、专业设置、学生就业、办学方向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采用市场方式配置高等教育资源,其优点在于能够通过灵敏的市场信号反映的供求关系以及对未来需求的预测,及时调整高等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向,使有限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优化。
2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市场配置现状及问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基本上是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配置方式,市场化配置比较欠缺,在教育投资体制、办学体制、学校管理体制等方面滞后于经济体制,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
2.1 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首先,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教师与学生、教工与职工的比例不合理。
高校教育资源配置高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培养优秀人才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现如今,随着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正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现阶段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现阶段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1.1 人才培养方面的资源配置如今,高校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重点学科和热门专业之中,这导致了其他学科及专业资源的相对匮乏。
同时,一些地区高校人才培养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
1.2 师资队伍方面的资源配置一些高校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优秀的教师资源可能不够充分地分配到各个学科和专业中去,导致一些学科和专业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1.3 实验设备和场地方面的资源配置实验设备和场地是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资源,然而,由于投入成本高和设备更新换代周期长的原因,一些高校在实验设备和场地配置方面存在短缺或老旧设备的问题。
二、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2.1 学科结构不合理现有高校教育资源倾向于向热门学科和专业倾斜,而一些新兴学科和专业的资源配置相对较少。
这限制了学生的学科选择范围,也影响了高校整体发展的活力。
2.2 教师队伍分配不均衡教师队伍的优秀资源并不均匀地分布在各个学科和专业中,一些学科和专业无法得到优秀的教师支持,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2.3 实验设备和场地紧缺问题实验设备和场地不足严重制约了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展开。
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和科研能力提升难以得到充分发展,影响了教学效果和科研成果的产出。
三、改善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3.1 优化学科结构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未来趋势,适时引进和发展新兴学科和专业,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同时,对于传统学科和专业,也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调整,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注重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和教学能力提升。
在教师分配方面,要注重学科和专业的均衡发展,确保每个学科和专业都能得到优秀教师的支持。
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分析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进行分析,并探讨一些相关的问题和挑战。
一、资源配置的现状目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是资源不均衡的分布,导致一些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则严重匮乏。
这种不均衡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效率性。
二、影响资源配置的因素1. 经济发展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往往能够拥有更多的高等教育资源,而经济欠发达地区则可能面临资源短缺的问题。
2. 政策导向: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和政策导向也会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
一些政府可能更加关注大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而忽视了农村地区的需求。
3. 人口分布: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也与人口分布有关。
人口较多的地区需要更多的教育资源来满足需求。
三、资源配置的挑战1. 公平性问题:不均衡的资源配置导致一些学生无法获得公平和优质的教育机会。
这会进一步加剧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2. 教育质量问题:资源过剩的地区可能出现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而资源匮乏的地区则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高等教育水平整体下降。
3.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些优秀的学生可能被迫选择离家远的地区接受教育,导致人才流失的问题。
四、资源配置的对策和建议1. 增加投入:政府应当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资源的适度配置。
同时,要加大对边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力度,缩小资源差距。
2. 深化教育改革:通过改革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高等教育的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民间资本的参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加强合作与交流:不同地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
4. 关注人才培养和需求:资源配置应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和就业形势,合理配置不同专业和学科的教育资源。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状况与优化配置建议一、高等教育资源状况教育是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种实践活动,一般由教育者、教育对象、场所、设备等诸要素构成。
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我们称之为教育人口;场所与设备我们称之为教育资产;教育人口与教育资产我们称之为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的有机组合形成教育产业。
教育产业的有序运作,教育这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才能得以实现和完成。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已由一种原始的授受职能演变成多种职能,由单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发展成为整个政治、经济、社会服务的庞大产业。
它既创造实物形态的物质财富,又创造观念形态的精神财富;既生产有形产品,又生产无形产品。
现今世界各国教育人口已达18亿,教育资源价值3万亿美元以上。
1998年世界年教育经费为11 863.2亿美元,在公共经费支出中已大大超过同期890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跃居第一位。
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我国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形成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产业。
1998年全国教育人口3.46亿,占国内总人口的27.6%,占世界教育人口的19%;教育资产达7300亿元多。
这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一笔巨大财富,也是我们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雄厚物质基础。
在我国的教育资源中,高等教育资源占有重要地位。
1998年我国的高等教育人口1045.8万,高等教育资产2000多亿元。
在高等教育资产中,各教育机构占地45万多亩;建筑面积1.87亿多平方米;仪器设备600多万台(件),价值300多亿元;图书资料4.5亿多册,占全国图书资料总量的1/2。
用好这笔财富,对我国未来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资产价值已相当我国国有企业单位存量资产(5万亿元)的4%,相当国有事业单位存量资产(1万亿元)的20%。
这样一笔宝贵的社会资源,在我国传统体制下,没有用好、用足、用活,其潜能和效益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形成高等教育的巨大浪费。
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在东西部地区之间、高等院校之间、高等院校内部也存在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
针对高等教育资源稀缺且浪费严重的现状,我国应采用促进社会投资教育、培养优质教师资源、教育资源共享、资源配置市场化等方法,从而增加高等教育资源的总量,保障高等教育的发展,促使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对策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
高等教育资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
多年来,我国年度高等教育招生人数、师资力量、固定资产和财政性教育经费等方面都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高等教育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开拓和利用,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供给,对我国人才强国战略计划的实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受教育人口众多、教育体系和制度不完善,使得我国多年来陷在“穷国办大教育”的恶性循环困境之中,高等教育的质量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资源配置总体看来存在投入不足和浪费严重的重大问题。
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较早,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也较早地过渡到了市场经济理论研究范畴。
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欧美国家从以宏观调控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逐渐向完全开放、自由的市场经济发展,而这一阶段对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偏重于以下几点:注重经济发展并与人力资本理论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经济资源配置为主导的无政府干预的教育研究;从质量管理角度分析高校投入和收益研究,等等。
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所带来的新经济时代来临,各个国家都把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当成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人才竞争、积极投入到网络教育资源研究以及高等教育资源的开拓、整合成为新时代新的研究课题。
欧美各国对于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引入和保障等方面的研究都非常积极,值得发展中国家去借鉴学习。
浅析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论文关键词:高校教育资源配置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群众化,对高等学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对高等教育快速开展与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缺乏和资源短缺的矛盾,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将有效地促进高校的开展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一、高校内部资源配置的主要问题高校得到国家投入的教育资源后,根据校内各部门职责和任务情况,实现教育资源的校内配置,分配给校内教学、科研、效劳等有关部门,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奉献良好的科研成果,为社会提供效劳,得到社会认可,从而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
但由于受经济和社会开展水平的制约,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并不充足,不能满足高等教育改革与开展的需要。
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主要是教育资源的竞争。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是现阶段高教资源的主要来源。
尽管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但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总量严重缺乏。
具体来说,一是管理性资源占据较大比例,“重管理轻学术〞的现象突出。
二是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资源配置集中度缺乏。
高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集中度不够,没有重点。
资源平均分配,小而散,科研没有大工程,学科形不成大平台。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的学科建设,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各二级学院、专业争抢有限的资源,致使教学、研究机构重复设置、设备重复购置。
同时,由于缺乏相应配套政策与制度的制约,投资论证不充分,而造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材料利用率不高,稀缺的资源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
三是鼓励评估不到位。
高教评估和鼓励的目标较多地集中在对产出的增加,而忽略了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评估和鼓励,因而造成只重视产出,而无视投入。
其次是评估手段的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标准。
二、高校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高校内部资源配置要实现最优化,高校应在创造、保持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保证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前提下,实现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最小化。
浅析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广西大学李向军摘要:近几年,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两大难题。
一方面,高等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另一方面,教育资源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本文针对高校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校教育资源使用的现状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探寻高校资源配置的合理机制,并对如何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出对策,以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内涵式发展教育资源优化配置On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unceasing extension of the scale of run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confronting with two prominent problems. On one hand, the investment to higher educational resources is insufficient; on the other hand, the utilization ratio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s low, and there is a great waste of resources. In view of some problems which exist in the allocation process of universities resource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utilization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ur country as well as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so as to explore the reasonable mechanism of universities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 to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notation type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resources; Optimized allocation内涵式发展是指主要通过内部的深入改革,激发活力,增强实力,提高竞争力,在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中,实现实质性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