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练习2015-10-25
- 格式:doc
- 大小:883.00 KB
- 文档页数:4
人教版物理第1章《声现象》测试题一、填空题1.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___,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__,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__ .这些现象说明,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2.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3.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4.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6.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7.将耳朵堵住,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同样_________声音,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8.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9.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10.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11.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12.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13.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14.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6 HZ,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15.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16.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17.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18.经实验,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19.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使人感知声音.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20.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二、选择题22.关于声音的发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23.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24.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酒精B.空气C.岩石D.月球上空25.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甲同学能听到A.1次敲击声B.2 次敲击声C.3 次敲击声D.4 次敲击声26.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20 HZ~1100 HZ B.85 HZ~20000 HZC.85 HZ~1100 HZ D.20 HZ~20000 HZ27.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声音的音调D.声音的大小28.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A.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月球上没有空气29.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30.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这是因为A.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3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B.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D.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32.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B.“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33.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34.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戴上防噪声耳塞3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三、计算题3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欲测出一段较长废铁轨的长度,可是他们谁也没有带长度尺,小亮同学戴了一块电子表,他们让小亮将耳朵贴在铁轨的一端,另一位同学用力敲击铁轨的另一端,小亮听到一声敲击声后,经过0.5 s又听到一声敲击声.(当时的气温为15 ℃)请你帮他们计算出铁轨的长是多少?37.某雷雨天的晚上,玉红同学看到闪电5 s后听到了雷声,打雷的地方距她多远?38.某同学旅游时,划船行在两山之间,他大喊了一声,经过1 s听到一个回声,又经过3 s 听到了另一个回声,问:两山相距多远?39.“5.7”空难发生后,“黑匣子”的打捞工作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尽快将它打捞出水,专家们在失事海域进行探测,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黑匣子”所在的海域的深度约为多少?人教版物理第2章《光现象》测试题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1999年甘肃)在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三点一线”,这是利用____的原理,光在____中传播的速度最大.2.(2000年山西)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来解释.3.(2000年湖北黄冈)射到平面镜上的平行光线反射后____平行的.(选填“可能是”“仍是”“不”)在反射时光路____.4.(1999年北京)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这是光的____缘故.(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5.(2000年辽宁)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度,如果入射光线垂直射到镜面上,那么反射角是____度.6.(2001年河南)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__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___现象.7.(1999年江苏南京)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加水,将观察到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8.(2000年云南)如图所示的光路示意图中,MN是空气与玻璃的分界面,PQ为法线,根据图示,MN下方的物质是____,折射角是____,反射角是____.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9.一束光线垂直地射到平面镜上,经反射后,反射角是A.90°B.0°C.180°D.45°10.一个人在竖直平面镜前以4.5 m/s的速度离开平面镜,则像对镜的速度是A.4.5 m/s B.9 m/sC.拉长4.5 m/s D.拉长9 m/s11.太阳光垂直照射到一很小的正方形小孔上,则在地面上产生光点的形状是A.圆形的B.正方形的C.不规则的D.成条形的12.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C.萤火虫不是光源D.以上说法均不对13.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准确的时间应该是A.1点20分B.10点20分C.10点40分D.11点20分14.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α角,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20°,则平面镜则A.沿顺时针方向转动10°B.沿顺时针方向转动20°C.沿逆时针方向转动20°D.沿逆时针方向转动10°15.若平行光线被某种镜面反射后,反射光线好像是从镜后某一点发出的,则这种镜是A.平面镜B.凹面镜C.凸面镜D.潜望镜16.一个同学从一块小于他身高的平面镜里恰好能看到了自己的全身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面镜可以扩大视野范围B.平面镜里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C.该同学头部和脚部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全部进入眼内D.此平面镜表面一定不光滑,相当于一个凸面镜17.在茶杯里放一枚硬币,慢慢地向杯里注水,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眼睛看到硬币的位置是A.逐渐降低B.逐渐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D.不升高也不降低18.下列关于折射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有A.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B.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不变D.光从水进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19.一支铅笔与在平面镜中的像互相垂直,则铅笔与镜面间的夹角为A.30°B.45°C.60°D.90°20.一束平行光线与水平面成20°角射向地面,现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进入一竖井中,镜面与水平方向成的角应为A.30°B.35°C.45°D.55°三、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6分)21.为什么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墙壁等本身不发光的物体?22.通过篝火上方的空气看物体,为什么会使人感到物体在晃动?四、作图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3.根据甲图中所示的光线传播情况,在适当位置上放一平面镜.甲乙2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乙物体ABC的像.25.在右图的方框中放置一平面镜,光线通过平面镜后的方向变化如图中所示,试画出平面镜并完成光路图.五、计算题(第26题8分,第27、28题各10分,共28分)26.1984年4月8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通讯卫星,这颗卫星离地面高度是3580 km.求从地面发射的电波到达卫星并从卫星返回地面的时间约是多少秒?(无线电波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等)27.电线杆在阳光照射下影长6.9 m,竖直立着的2 m长的竹竿的影长2.2 m,问电线杆的高度是多少?(太阳光可看作平行光,作出图后再解).28.太阳光线跟水平方向成40°角,试问:(1)你如何利用平面镜使太阳光线照亮竖直井内的水面(要求作图说明).(2)计算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多少度?人教版物理第3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1.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线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____上.2.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_主光轴.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_的____像,根据这个道理制成了____.4.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当蜡烛距离凸透镜36 cm时,像成在距凸透镜20 cm另一侧的光屏上,看到的是____、____的____像,所用凸透镜的焦距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 cm.5.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被拍摄的物体应在距镜头____的位置,在相当于____的胶片上得到____的____的____像.6.照相机用光圈控制____的光的多少,某人拍摄明亮的物体之后又去拍摄暗淡的物体,光圈应适当____(填“开大”或“缩小”)7.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需要的主要器材有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和____其中要求____在同一高度,同一直线上.8.当物体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并向透镜移动时(不超过2倍焦距),像离透镜的距离将____,像的大小将____,且成的像是____像.9.把物体置于凸透镜主光轴上距透镜40 cm,透镜的焦距为15 cm,则物体通过透镜成的像是____立____的____像.若将物体向透镜方向移动了15 cm,则物体的像将向____方向移动,同时像变为____立____的____像.10.幻灯机的幻灯片要____插在____透镜的后面比焦点略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的像的性质是____、____的____像.11.幻灯机和电影放映机的镜头是____镜,物体应放在____,像在____,像的性质是____.若要使银幕画面更大些,幻灯机与电影机应离银幕____些.12.显微镜有____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它的作用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要想看清太空中的星星要用____,它有____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叫____,靠近物体的叫____.它能使物体成____、____的____像.13.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____、____,由____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____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____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14.如果眼球的____,或者晶状体的____,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____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____造成近视眼.15.猫从黑暗处走到阳光下,____会变____,用来减小阳光对眼球的刺激,这是由____内的平滑肌控制完成.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4分)16.一个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30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主轴移动到距凸透镜45 cm处,则成像的情况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缩小的实像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17.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到距凸透镜20 cm处,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10 cm B.20 cm C.12 cm D.以上都不对18.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蜡烛距凸透镜15 cm,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蜡烛距透镜40 cm时,一定成缩小的实像B.蜡烛距透镜18 cm时,可能成放大的实像C.蜡烛距透镜20 cm时,一定成放大的实像D.蜡烛距透镜6 cm时,一定成放大的虚像19.某幻灯机的镜头和幻灯片之间的距离可在10 cm~20 cm之间调节,现因原镜头损坏,则应选用下列哪一个元件做镜头()A.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B.焦距为10 cm的凹透镜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D.焦距为20 cm的凸透镜20.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A.大于2f,小于f B.大于2f,小于2f,大于fC.小于2f,大于f,大于2f D.大于f,大于2f21.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要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 mm,则底片到镜头间的距离为()A.100 mm以外B.50 mm以内C.略大于50 mm D.恰为50 mm 22.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图像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23.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实像总是正立的、虚像总是倒立的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C.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D.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24.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时,在透镜的另一侧距离透镜20 cm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放大的物体的像,若把物体移至透镜前20 cm处,为了仍能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的移动方向和所成像的大小为()A.光屏靠近透镜,成缩小的像B.光屏靠近透镜,成放大的像C.光屏远离透镜,成放大的像D.光屏远离透镜,成缩小的像25.一个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透镜和光屏位置可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在光屏上不再呈现像B.在光屏上呈现等大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缩小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26.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三、实验题(每题3分,共9分)2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必须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____上,并且____应放在其他两种器材之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28.当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时,说明蜡烛在凸透镜_____;若想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应向_____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___方向移动.像的大小是逐渐_____,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蜡烛处于_____的范围了.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果无论光屏怎样移动,光屏都收不到像,原因可能是:(1)_____ ;(2)_____ ;(3)_____.30.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平行光照在凸透镜上,在距凸透镜20 cm的屏上得到(1)此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大?(2)物体成放大、缩小实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3)物体成实像、虚像的分界点是哪个点?(4)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5)物体成缩小、实像时,像的位置在什么范围?(6)你能测出虚像的像距吗?说出你的测法.四、作图题(共17分)31.(6分)在各图的方框内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32.(6分)完成下图中的光路图.33.(5分)请在图中填透镜、面镜.人教版物理第4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填空题1._________ 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_有一定的熔点,而_______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_________的.2.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最小刻度是_________.某人拿一个体温计给甲同学测量体温是36.8 ℃,再给乙同学测体温时没有甩(乙同学的体温是36.4 ℃),测量的结果是_________;如果又给丙同学测体温时仍没有甩(丙同学的体温是37 ℃),测量出丙同学的体温是_________.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主要是,蒸发现象只发生在液体_________,沸腾现象同时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蒸发现象是在_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沸腾现象只在_________温度时才能发生;沸腾时比蒸发时汽化的_________.4.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5.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在寒冷的冬天,戴着眼镜从外面走进暖和的教室里,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你看不清物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6.有一个温度计的刻度已经模糊不清,某同学将这个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这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5 mm处;当将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面恰好对准刻度尺上的205 mm处(当时的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取出温度计和刻度尺,放入温水中,温度计水银柱面降至刻度尺上的105 mm处,该同学测出温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7.夏天在衣柜里存放棉衣时,为了防止虫蛀,往衣柜里放了几个樟脑丸.到了冬季穿衣服时,发现樟脑丸不见了,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8.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9.家庭做饭使用的“气”,是在常温下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气”变成液体后,储存在钢瓶里的.10.将鲜牛奶制成奶粉时,不能用高于100 ℃的温度煮沸,否则将会损失牛奶中的营养成分,为此发明了“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时,水不到100 ℃就沸腾了,这种“低压锅”利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11.水银的熔点是-39 ℃,它在-38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40 ℃时处于_________态;它在-39 ℃时处于_________态或_________态.12.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二、选择题13.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 ℃(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32 ℃,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A.29 ℃B.32 ℃C.30 ℃D.35.5 ℃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15.小昌同学在26℃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于26 ℃B.先下降,后上升到26 ℃C.低于26 ℃D.等于26 ℃16.在标准大气压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沸腾,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水的温度不论高低,都可以蒸发C.水的温度达到100 ℃才能汽化D.水吸收的热量越多沸点就越高17.(多选)几位同学讨论课本中的熔点表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观点,正确的是A.熔点表中各物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B.熔点低于0 ℃的物质在常温下处于液态或气态C.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都是晶体D.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放出的热量一样18.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B.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C.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D.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19.如果把5000 g 0 ℃的水和5000 g 0 ℃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是A.用0℃的冰好B.用0℃的水好C.都一样D.无法确定20.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冬天的早晨树木上挂满了霜B.秋天的早晨花草叶子上的露水C.在教室里洒水后地面变干D.早晨的浓雾21.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到0 ℃的房间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冰的熔点是0 ℃,所以冰可以熔化一部分B.因为水的凝固点是0 ℃,所以水可以凝固一部分C.水不能结冰,冰也不能熔化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B.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C.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D.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23.已知水银、煤油、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 ℃、-30 ℃、-117 ℃,要测量零下80摄氏度的温度,应该选用的温度计是A.煤油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或水银温度计24.用纸做成一个纸盒,里面装上水,下面用酒精灯加热,(注意酒精灯的火焰不能烧到水面以上)可以将水烧至沸腾,而纸盒却不会烧毁(水的沸点是100 ℃、纸的着火点是183 ℃、酒精灯火焰的温度是400 ℃~50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水吸收了热量,所以纸盒不会烧毁B.纸的着火点低于水的沸点,所以纸盒不会烧毁C.纸的着火点高于火焰的温度,所以纸盒不会烧毁D.纸的散热性好,所以纸盒不会烧毁2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雾和露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C.用久的灯泡钨丝变细是升华现象D.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气”,是从冰箱里冒出的水蒸气26.关于热胀冷缩现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冬季从户外拿进屋内的玻璃杯,可以马上倒入开水B.往储油罐中灌油时,不能灌得太满C.长距离输送暖气的管道,装有Ω形的伸缩管D.铁轨接头处留出一定的缝隙三、实验题27.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这是什么物质?(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物 理 试 卷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 考 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38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作图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 .石油B .风能C .煤炭D .天然气 2.图1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陶瓷碗B .橡胶手套C .钢尺D .塑料笔杆 4.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C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 .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 5.图2所示的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B C D6.下列有关自行车的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 .车把套上制作了花纹B .给车轴加润滑油C .轮胎的表面做得凹凸不平D .刹车时用力捏闸柄,增大闸皮对车圈的压力 7.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家庭电路中必须安装保险丝或空气开关B .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C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380VD .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台灯8.图3所示的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放大镜把字“放大” 图1 D C B A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电饭锅 图2 笔记本电脑 电视机电风扇9.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
高中物理练习题大全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后,它的位移是s。
如果将时间t延长到2t,那么物体的位移将是:A. 2sB. 4sC. 6sD. 8s答案:B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两倍,而作用力保持不变,那么物体的加速度将是原来的:A. 两倍B. 一半C. 三分之一D. 四分之一答案:B3. 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速度运动,如果摩擦力突然消失,物体将:A. 继续以原速度运动B. 减速C. 加速D. 停止答案:A4.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加,那么它的势能将: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5. 在一个完全弹性碰撞中,两个物体的动能在碰撞前后保持不变。
如果碰撞后两物体的速度相等,那么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与它们的质量之比是:A. 1:1B. 质量之比的倒数C. 质量之比D. 无法确定答案:B二、填空题6.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________。
答案:反作用力7. 一个物体从高度h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它落地时的速度v 可以通过公式v=√(2gh)计算,其中g是________。
答案:重力加速度8. 电场强度E是表示单位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的电场力F与该电荷量q的比值,即E=________。
答案:F/q9. 电流I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其公式为I=________。
答案:q/t10. 电磁波的频率f与波长λ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c=fλ表示,其中c是光速,其数值为________。
答案:3×10^8 m/s三、简答题11. 什么是欧姆定律?请简述其内容。
答案: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练习题2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1.点电荷 Q 被曲面 S 所包围 , 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 q 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A.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B.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D. 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知识点第5章答案D解析根据高斯定理,曲面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只与曲面包围空间内的电荷总量有关;电量为q 的点电荷移近后,曲面上各点场强将是电量为Q 和q 的点电荷两者产生的场强的矢量和;2. 半径为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距轴线的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为:知识点第5章答案B解析根据高斯定理,“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外部的电场强度分布与长直均匀带电线的电场分布一样;3. 如图所示,一带负电荷的金属球,外面同心地罩一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则在球壳中一点P 处的场强大小与电势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分别为:A. E = 0,U > 0.B. E = 0,U < 0.C. E = 0,U = 0.D. E > 0,U < 0.知识点第5章 答案B解析静电平衡时,导体内部电场为零,导体为等势体,可以用金属球壳外表面上的电势来计算P 点处的电势;根据电势的计算方法,不难得到金属球壳外表面上的电势为负等效为外球面上带等量负电荷时的电势;E O r(B) E ∝1/rR E Or(D) E ∝1/rR E Or(C) E ∝1/rR E O r(A) E ∝1/rP4.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一为空心,一为实心,两者的电容值相比较 A .相同 B.空心球电容小C. 实心球电容小D.大小关系无法确定知识点第5章答案A解析根据孤立导体电容的定义,两个半径相同的金属球,不管是空心还是实心,两者的电容值是相等的;5.一平板电容器充电后保持与电源相接,若改变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下述物理量中哪个保持不变; A .电容器的电容量 B.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C .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D.两极板间的电势差知识点第5章答案D解析一平板电容器充电后保持与电源相接,保持不变的是两极板间的电势差;6.在匀强磁场中,有两个平面线圈,其面积A 1=2A 2,通有电流I 1=2I 2,则它们所受的最大磁力矩之比M 1/M 2等于 A .1 .2 C 4知识点第6章 答案C解析根据线圈磁力矩的定义,在匀强磁场中平面线圈所受的最大磁力矩正比于线圈的磁矩,而磁矩正比于线圈的面积和通过的电流;7. 下图中实线为某电场中的电场线,虚线表示等势位面,由图可看出: A.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B.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C.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D. E A <E B <E C ,U A >U B >U C .知识点第5章答案D解析电场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密集的地方电场越强,反之亦反;电场线的方向是电势降落的方向;8. 面积为S 的空气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上分别带电量±q ,若不考虑边缘效应,则两极板间的相互作用力为A. S q 02ε.B. Sq 022ε.C. 2022S q ε.D. 202Sq ε. 知识点第5章答案B解析两极板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看成是一个极板上的电荷在另一个极板产生的电场中所受的力;一个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产生的电场是匀强电场任意一侧,场强大小为S q02ε,因此另一个极板上的电荷受到的电场力为Sq 022ε;9.在已知静电场分布的条件下,任意两点P 1和P 2之间的电势差决定于A. P 1和P 2两点的位置B. P 1和P 2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C. 试验电荷所带电荷的正负D. 试验电荷的电荷大小知识点第5章答案A解析与电场强度一样,电势也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因此在已知静电场分布的条件下,任意两点P 1和P 2之间的电势差决定于P 1和P 2两点的位置;10. 真空中四条互相平行的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其电流强度均为I,四导线的相互位置及各导线内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图中央O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a 2I 40πμ B.aI20πμ C.aI0πμ知识点第6章答案D解析中央O 点到每条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的距离都相等,因此每条无限长载流直导线在O 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都相等,不难看出,它们的方向两两相反;因此它们在O 点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11. 无限长载流导线通有电流I,在其产生的磁场中作一个以载流导线为轴线的同轴圆柱形闭合高斯面,则通过此闭合面的磁感应强度通量: A.等于0B.不一定等于0C.为I μD. 为11ni i q ε=∑知识点第6章答案A解析根据磁场的高斯定理,通过任意闭合面的磁感应强度通量都为零;12. 一带电粒子垂直射入磁场B 后,运动轨迹是半径R 的圆周,若要使轨道半径变为2R,则磁感应强度应变为: A.2BB. 2BC. BD. B - 知识点第6章答案B解析粒子运动轨道半径qB m R v=,若要使轨道半径变为2R ,则磁感应强度应变为2B ;13. 将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均匀磁场,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A. 电荷所受洛仑兹力不做功B. 洛仑兹力只改变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不改变其速度大小C. 洛仑兹力做功与磁场强弱成正比D. 带电粒子一定做匀速率圆周运动知识点第6章答案C解析洛仑兹力与粒子运动速度方向始终垂直,因此它不对粒子做功;14.在真空中有半径为R 的一根半圆形导线,流过的电流为I,则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为A .4I R μπB .2I R μπC .4I Rμ D .0知识点第6章答案C解析流过的电流为I 、半径为R 的圆形导线,在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R2I0μ,根据磁场的叠加原理;半圆形导线在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R4I0μ;15.一导体圆线圈在均匀磁场中运动,能使其中产生感应电流的一种情况是 A .线圈绕自身直径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平行 B .线圈绕自身直径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垂直 C .线圈平面垂直于磁场并沿垂直磁场方向平移 D .线圈平面平行于磁场并沿垂直磁场方向平移知识点第7章答案 B解析只有当线圈绕自身直径轴转动,轴与磁场方向垂直时,线圈中才会产生变化的磁通量,才会产生感应电流;16.尺寸相同的铁环和铜环所包围的面积中,通以相同变化率的磁通量,环中 A .感应电动势不同 B.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相同 C .感应电动势不同,感应电流相同 D .感应电动势相同,感应电流不同知识点第7章答案D解析感应电动势只取决于磁通量的变化率,感应电流还与电阻有关;17. 如图所示,长度为l 的直导线ab 在均匀磁场B 中以速度v 移动,直导线ab 中的电动势为A. BlvB. Blv sin αC. Blv cos αD. 0知识点第7章答案C解析只有切割磁力线的运动才会产生动生电动势;把 ab 分解为与磁场垂直的部分即可;18. 圆铜盘水平放置在均匀磁场中,B的方向垂直盘面向上.当铜盘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轴转动时, A. 铜盘上有感应电流产生,沿着铜盘转动的相反方向流动 B. 铜盘上有感应电流产生,沿着铜盘转动的方向流动 C. 铜盘上产生涡流 D. 铜盘上有感应电动势产生,铜盘边缘处电势最高知识点第7章答案D铜盘绕通过中心垂直于盘面的轴转动,与一根直导线绕通过其一端并与导线垂直的轴转动等效,因此铜盘上有感应电动势产生,铜盘边缘处电势最高;由于圆铜盘在转动过程中,盘面上的磁通量并不发生变化,所以盘面上不会产生沿转动方向的电流,自然也不会产生涡流;19. 两个相距不太远的平面圆线圈,怎样可使其互感系数近似为零 设其中一线圈的轴线恰通过另一线圈的圆心. A. 两线圈的轴线互相平行放置 B. 两线圈并联 C. 两线圈的轴线互相垂直放置 D. 两线圈串联知识点第7章答案C当两线圈的轴线互相垂直放置时,一个载流线圈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的磁通量近似为零;根据互感系数的定义,此时两线圈的互感系数为零;20.对于位移电流,有下述四种说法,请指出哪一种说法正确;A .位移电流是由变化电场产生的B .位移电流是由线性变化磁场产生的C .位移电流的热效应服从焦耳-楞次定律D .位移电流的磁效应不服从安培环路定理知识点第7章答案A位移电流是由变化电场产生的;21. 一均匀带电球面,电荷面密度为σ,球面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球面上面元d S 带有σd S 的电荷,该电荷在球面内各点产生的电场强度A. 处处为零B. 不一定为零C. 处处不为零D. 无法判断 知识点第5章解析:球面上面元d S 上的电荷在球面内各点产生的电场强度就是一个点电荷在空间产生的电场,因此它处处不为零;答案:C 22.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若其电荷面密度为σ,则在距离球面R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A.0εσ B. 02εσ C. 04εσ D. 08εσ知识点第5章解析: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若其电荷面密度为σ,则其带电量为σπ24R q =,根据高斯定理,它在距离球面R 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04)(4εσπε=+=R R q E ;答案:C23. 两根平行的金属线载有沿同一方向流动的电流,这两根导线将A. 互相吸引B. 互相排斥C. 先排斥后吸引D.先吸引后排斥知识点第6章解析:两根平行的金属线载有沿同一方向流动的电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电流的磁场对另一个电流的作用,即另一个电流受到安培力;根据安培力公式B l F ⨯=d d I ,不难判断出这两个电流将互相吸引;答案:A24. 取一闭合积分回路L ,使三根载流导线穿过它所围成的面;现改变三根导线之间的相互间隔,但不越出积分回路,则A. 回路L 内的ΣI 不变,L 上各点的B不变B. 回路L 内的ΣI 不变,L 上各点的B改变 C. 回路L 内的ΣI 改变,L 上各点的B不变D. 回路L 内的ΣI 改变,L 上各点的B改变知识点第6章解析:根据安培环路定理: 在真空中的磁场内,磁感应强度B 的环流等于真空磁导率0μ乘以穿过以该闭合曲线为边界所张任意曲面的各电流的代数和,即∑⎰=⋅ii L I d 0μl B ;现改变三根导线之间的相互间隔,但不越出积分回路,则回路L内的ΣI 不变;根据磁场的叠加原理,L 上各点的B是由三根导线电流的磁场的矢量和,因此L 上各点的B改变;答案:B25. 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I ,并各以d I /d t 的变化率增长,一矩形线圈位于导线平面内,如图所示,则A. 线圈中无感应电流B. 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C. 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D. 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不确定知识点第7章解析:当两根无限长平行直导线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I以d I /d t 的变化率增长时,在矩形线圈位于导线平面内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并且是穿出纸面的磁通量增加;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答案:B一、填空题共6题1.如图所示,一段长度为l的直导线MN,水平放置在载电流为I的竖直长导线旁与竖直导线共面,并从静止图示位置自由下落,则t秒末导线两端的电势差U M -UN=______;知识点第7章答案alatg +I-ln2πμ2.电荷为-5X10-9C;的试验电荷放在电场中某点时,受到20X10-9N的向下的力,则该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第5章答案4N/C3.有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直导线,放在磁感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B的方向在水平面内,导线中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当线所受磁力与重力平衡时,导线中电流I=_____________.知识点第6章答案mg/LB4.半径为R的无限长柱形导体上均匀流有电流I,该导体材料的磁导率为μ,则在导体内与轴线相距r处的磁场能量密度为 ;知识点第6章答案2224 8I rR μπ5. a、b、c三根无限长直载流导线在真空中平行共面放置,两相邻导线间的距离均为l,电流强度分别为I、I和2I,电流方向如图所示,则导线a所受安培力的合力为_______;知识点第6章答案06. 如图所示,一段长为L 通有稳恒电流I 的直导线位于匀强磁场B 中,导线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为θ,则该段载流导线所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知识点第6章 答案IBL sin θ二、计算题Ⅰ共4题1. 假想从无限远处陆续移来微量电荷使一半径为R 的导体球带电.1当球上已带有电荷q 时,再将一个电荷元dq 从无限远处移到球上的过 程中,外力作多少功2使球上电荷从零开始增加到Q 的过程中,外力共作多少功知识点第5章 答案及解析解:⑴ 令无限远处电势为零,则带电荷为q 的导电体球,其电势为R q U 04πε=将dq 从无限远处搬到球上过程中,外力作的功等于该电荷元在球上所具有的电势能dqRq dW dA 04πε==⑵ 带电球体的电荷从零增加到Q 的过程中,外力作功为R Q R qdq dA A Q020084πεπε===⎰⎰ 2. 半径为R 的圆面上均匀带电,电荷的面密度为σe;1求轴线上离圆心的坐标为x 处的场强; 2当x<<R 时,结果如何知识点第5章答案及解析解:1将均匀带电的圆面分割成无限多个宽度为dr 的圆环带如图所示,环带的面积为r r s d 2d π=所带的电荷为s q d d σ=,在轴线上离圆心的坐标为x 处的场强为,)(4d d 23220x r qx E +πε=方向沿x 方向;整个带电圆盘在p 点产生的总场强:.])(1[2].)(1[2))(1(2)(4d 2d 21220212202122023220i x R x E x R xx r xx r rxr E E RR +-εσ=∴+-εσ=+-εσ=+πεπσ==⎰⎰2当x<<R 时,则有:02εσ=E ,这相当于“无限大”均匀带电平面的场强;可见物理上的“无限大”是相对的;3. 均匀带电刚性细杆AB,线电荷密度为λ,绕垂直于直线的轴O 以ω角速度匀速转动O 点在细杆AB 延长线上. 求1 O 点的磁感应强度O B;2 系统的磁矩m p . 杆长为b,O 点距杆的近端的距离为a知识点第6章答案及解析解:1r q I d 22d d πλωπω==r r rIB d 42d d 000πλωμμ==a ba r r B ba a+==⎰+ln4d 4000πλωμπλωμ2r r I r p m d 21d d 22λωπ==6/]-)[(d 21332a b a r r p b a am +==⎰+λωλω 4. 同轴电缆由半径为R1的空心导线及半径为R2的金属网组成;其间为相对磁导率为μr 的绝缘体,如图所示,求电缆单位长度上的自感系数;知识点第7章xABC brAIBCxdxdSv0LhABIIR 1R 2Lc答案及解析解: 没空心导线通有电流I,则:)(,2210R r R r I B r <<=πμμ 通过长为L 的矩形面积的磁通量为:1200ln 2221R R L r I Ldr r I r R R r πμμπμμ==Φ⎰单位长度上的自感系数为:120ln 2R R r IL L r πμμ=Φ=三、计算题Ⅱ共1题1. 如图所示,两条平行长直导线和一个矩形导线框共面.且导线框的一个边与长直导线平行,他到两长直导线的距离分别为r 1、r2.已知两导线中电流都为I=-I o sinωt ,其中I 0和ω为常数,t 为时间.导线框 长为a 宽为b,求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知识点第7章答案及解析解:两个载同向电流的长直导线在如图所是坐标x处所产生的磁场为01211()2B x x r r μπ=+-+选顺时针方向为线框回路正方向,则: 1111012(2r b r b r rIa dx dx BdS x x r r μφπ++==+-+⎰⎰⎰01212ln(2Ia r b r b r r μπ++=⋅) 01212()()ln[]2a r b r b d dI dt r r dt μφεπ++=-=-001212()()ln[]cos 2I a r b r b t r r μωωπ++=-。
九年级物理练习册(集合8篇)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第1篇1、地球的吸引;重力;地球2、竖直向下;重心;N3、正;G=mg;;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4、竖直向下5、1016、588;60;1017-10:ABDB11-13:DCA14、(1)天平;弹簧测力计(2)(3)重力与质量成正比15、(1);;;;;;不同物体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不变(2)①武汉和上海;②北极和赤道;③纬度不同16、略17、可以吊起18、(1)C(2)物体的质量;物体的质量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第2篇第二节(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碳原子不是氧分子一氧化碳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乙快(火字旁)分子过氧化氢分子甲垸(火字旁)分子甲()分子氧原子氢(里面一个炎)原子提示:先要估算一张纸的厚度第3节(一)电子核式结构原子核电子质子中子原子核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氢101碳666钠111211(1)原子中的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2)中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3)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并不都相等(4)原子的种类不同,质子数一定不同略秧氧分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略(二)核电荷数相同不同(1)6678(2)质子数同位素原子(1)铝原子(2)二氧化碳分子(3)钠离子和氯离子核内质子数:12121717核外电子数:12101718粒子所带电荷:不带电2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1个单位负电荷略、B、D第4节单质氧铝氧和碳二氧化碳分子氧和碳化合物错错错第5节(一)(二)第六节(一)7—8DC(二)(三)零6—第七节(一)化合物C+510(二)克40克160克CB21439:127:克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第3篇1、合力2、力的合成3、方向;和4、方向;差5、合6、3;向右;合力7、08-11:C;C;B;C12-15:D;B;C;A16、受到重力490N和支持力490N,合力为17、8;竖直向上18、(1)F?+F?=F(2)保证F对橡皮筋的作用效果与F?、F?共同作用在橡皮筋上产生的效果相同19、25;5;逐渐变小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第4篇【基础知识】1、定,省力2、150,3、A4、C【能力提升】5、动,省力,定,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1016、=,=7、D8、B9、C10、C【探索研究】11、略12(1)A、B为动滑轮,C为动滑轮(2)7800N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第5篇第三章电现象答案基础练习1、正;负;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一种电荷相互吸引2、摩擦起电;吸引轻小物体3、物体是否带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定向移动;正电荷5、分开;负6、摩擦起电;梳子沾点水7、B8、B9、分子;负10、B11、B拓展提高12、正;同种13、细丝张开;异种电荷相互排斥14、BCD;AF;E九年级物理练习册第6篇1、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力;二力平衡2、同一物体;大小;方向;直线;零3、灯的重力;灯绳对灯的拉力4、150000;150000;不变5、×10ˉ?;不变6、20;101;竖直向上7、0;等于8、10;2510-13:BCCC14-17:ADCA18、物体G所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没有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改正图略)。
电力系统过电压一、单选题1.一般地,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B)。
P215A、额定线电压B、允许最高工作电压C、绝缘水平D、额定相电压2.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成两大类(D)。
P216A、外部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B、外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C、操作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D、雷电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3.外部过电压,与气象条件有关,又称为(B)。
p216A、气象过电压B、大气过电压C、污秽过电压D、条件过电压4.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成两大类(B)。
P216A、外部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B、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C、操作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D、雷电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5.云中的水滴受强烈气流的摩擦产生电荷,而且小水滴带(B)。
P216A、正电B、负电C、静电D、感应电6.在两块异号电荷的雷云之间,当(D)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云层之间放电。
P216A、电流B、电压C、距离D、电场强度7.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其他物体,造成建筑物、电气设备及其他被击中的物体损坏,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A)。
p216A、直击雷B、感应雷C、雷电波侵入D、雷电的折射与反射8.雷电放电时,强大的雷电流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会使周围的物体产生危险的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人畜伤亡。
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B)。
P217A、直击雷B、感应雷C、雷电波侵入D、雷电的折射与反射9.防雷设施及接地装置是(D)。
P217A、将导线与杆塔绝缘B、将导线与与大地连接C、将电流引入大地D、将雷电流引入大地10.安装在烟囱顶上的避雷针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D)。
p217A、10mmB、12mmC、16mmD、20mm11.下列避雷针高度为h,其影响系数描述正确的是(A)。
P218A、h<30m时P=1B、h>30m时P=1C、h<30m时P=5.5/hD、以上都可以12.为防止直接雷击架空线路,一般多采用(B)。
P219A、避雷针B、避雷线C、避雷器D、消雷器13.避雷线一般用截面不小于(D)镀锌钢绞线。
§2. 3速度和加速度(1)班级 姓名 座号( )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B .讲平均速度,必须说明是哪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C .对于匀速直线运动,其平均速度与哪段时间或哪段位移无关D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能精确的描述变速直线运动( )2.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t sv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 .瞬时速度可以描述变速运动,而平均速度不可以描述变速运动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3.寓言“龟兔赛跑”中说: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时,便骄傲地睡起了大觉,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悄悄地爬到了终点,后悔不已。
在整个赛跑过程中A .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B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C .兔子的平均速度大D .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4.2010年11月24日19点30分,中国选手刘翔在广东亚运会田径110米栏的决赛中以13秒09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所示)。
刘翔也凭借彪悍的战绩成为了59年亚运历史上最为出色的男子跨栏选手。
如果测得刘翔起跑前十米的平均速度为8.5m/s ,13秒09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 ,那么刘翔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为A .9.27m/sB .9.35m/sC .8.40m/sD .10.2m/s( )5.三个质点A 、B 、C 均由N 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 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到达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6.某同学从学校向东去邮局,假定其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邮寄信件后又原路匀速返回学校,在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的s -t 图象应是s s ss( )7.如图1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 -t 图像,对线段OA 、AB 、BC 、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OA 段运动速度的大小最大B .AB 段物体做匀速运动C .CD 段的运动方向与OA 段的运动方向相反D .运动4h 汽车的位移大小为60km( )8.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荧屏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第一节机械运动(A)一、填空题1.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另外一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
3.物体在运动中,如果不变,运动路线是的,这个物体的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4.某人坐在顺水而下的竹排上,观察者以岸为参照物,竹排上的人是的;以竹排为参照物,竹排上的人是的;以水为参照物,竹排上的人是的。
5.“在中秋的夜晚,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这句话描述的是在运动,参照物是。
6.用传送带将货物运往高处,货物随传送带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以传送带作参照物,则货物是的。
7.小李坐在匀速行驶的火车车厢里,以车厢为参照物,小李是的。
(填“运动”或“静止”)二、选择题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物 (B)运动的物体也可作参照物(C)参照物的选取是可以任意的(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无论怎样选取参照物,其结果一定相同2.直升飞机在降落过程中,飞行员看到地面在上升。
他选择的参照物是(D)(A)地球 (B)太阳 (C)天空 (D)飞机3.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C)(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 (B)以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以小船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4.下列的物体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C)(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 (B)投出去的手榴弹(C)直升飞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上升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5.有时夜晚会看到月亮在云层里穿行,这是因为选定的参照物是( B )A.地球B.云层C.月亮D.其它星球6.有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了著名诗词:“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诗人在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描述,所选择的参考物分别是( B )A.风和水B.船和地面C.山和水D.风和地面第一节机械运动(B )1.航天飞机在太空与宇宙空间站对接时,两者在空中飞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必须___________。
物理练习2015-10-25一、单项选择题 1. (2014·南京调研)如图1所示,在倾斜的滑杆上套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圆环通过轻绳拉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圆环沿滑杆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悬挂物体的轻绳始终处于竖直方向。
则( ) A .环只受三个力作用 B .环一定受四个力作用C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D .悬绳对物体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2.如图2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90°,质量为m 2设此时质量为m 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F N ,细线的拉力大小为F T A .F N =(m 2-m 1)g B.FN=m 2g C .F T =22m 1g D .F T =(m 23.如图3所示,A 、B 两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其间用一根轻弹簧相连,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
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水平力F 向右拉物体B ,直到A 即将移动,此过程中,地面对B 的摩擦力F 1和对A 的摩擦力F 2的变化情况是( )A .F 1先变小后变大B .F 1先不变后变大C .F 2先变大后不变D .F 2先不变后变大 4. (2013·北京高考)倾角为α、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 cos αB .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 sin α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 sin αcos αD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 +m )g5. (2014·临沂质检)如图5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个铁块a 、b放在水平桌面上,二者用张紧的轻质橡皮绳,通过光滑的定滑轮相连,系统都处于静止状态,若用水平外力将a 向左由P 缓慢移至M 处,b 未动;撤掉外力后仍都能保持静止,对a 、b 进行分析,正确的有( ) A .铁块a 在P 、M 两点位置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都等于b 受的摩擦力大小 B .两者对桌面的压力一定都变大 C .水平外力推动a 做的功等于橡皮绳增加的势能 D .此过程b 受的摩擦力变大,但如果用外力将a 继续向左移动下去,b 受的摩擦力有可能会突然变小6. (2014·大庆模拟)如图6所示,不计重力的轻杆OP 能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 端用轻绳PB 挂一重物,而另一根轻绳通过滑轮系住P 端。
在力F 的作用下,当杆OP 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0<α<π)缓慢增大时,力F 的大小应( )A .恒定不变B .逐渐增大C .逐渐减小D .先增大后减小 7.(2014·山东潍坊一模)如图所示,两相同小球a 、b 用轻弹簧A 、连接并悬挂在天花板上保持静止,水平力F 作用在a 上并缓慢拉a ,B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60°时,A 、B 伸长量刚好相同。
若A 、B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则以下( ) A.k 1k 2=12 B.k 1k 2=14C .撤去F 的瞬间,a 球的加速度为零D .撤去F 的瞬间,b 球处于失重状态 8.(2014·山东烟台一模)如图所示,在高度不同的两水平台阶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物体,物体间用轻弹簧相连,弹簧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
在m 1左端施加水平拉力F ,使m 1、m 2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m 1表面光滑,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弹力的大小为m 1g cos θ B .地面对m 2的摩擦力大小为F C .地面对m 2的支持力可能为零 D .m 1与m 2一定相等 9.(2014·河北唐山一模)如图所示,A 、B 为竖直墙面上等高的两点,AO 、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 为一根轻杆,转轴C 在AB 中点D 的正下方,AOB 在同一水平面内,∠AOB =120°,∠COD =60°,若在O 点处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则平衡后绳AO 所受的拉力和杆OC 所受的压力分别为( ) A .mg ,12mg B.33mg ,233mg C.12mg ,mg D.233mg ,233mg二、多项选择题 10. (2013·广东高考)如图7,物体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
现把物体Q 轻轻地叠放在P 上,则( )A .P 向下滑动B .P 静止不动C .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 .P 与斜面间的静摩擦力增大图1图2图3图4 图5图6 图711.如图8所示,将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球a 、b 用细线相连悬挂于O 点,用力F 拉小球a ,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悬线O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则F小( )A .可能为33mg B.可能为32mgC .可能为mgD .可能为2mg12. (2014·连云港市期末)如图9所示,A 、B 、C 、D 四个人做杂技表演,B 站在A 的肩上,双手拉着C 和D ,A 撑开双手水平支持着C 和D 。
若四个人的质量均为m ,他们的臂长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A 手掌与C 、D 身体间的摩擦。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A 受到地面支持力为4mgB .B 受到A 的支持力为3mgC .B 受到C 的拉力约为233mgD .C 受到A 的推力约为233mg 13. (2014·潍坊模拟)质量为M 的半球形物体A 和质量为m 的球形物体B 紧靠着放在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0所示,忽略B 球表面的摩擦力,则关于物体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 .物体A 对物体B 的弹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B .物体A 受到4个力的作用C .物体B 对斜面的压力等于mg cos αD .物体B 对物体A 的压力大于mg sin α三、非选择题14.在装修工程中,用与竖直方向成β角的力F 使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在斜板的某一位置上。
如图所示,斜板与水平方向成α角。
请在图中画出这个物体的受力示意图,并写出计算斜板对它的压力大小的表达式________。
15.如图所示,木板B 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块A 放在B 的上面,A 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水平力F 向左拉动B ,使B 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A 、B 的质量均为m ,且A 、B 间及B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则绳的拉力F T =____________,水平拉力F =____________。
16. (2013·哈尔滨三中月考)如图11所示,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 kg 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斜面倾角为3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g 取10 m/s 2)求:(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绳中拉力的大小和斜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2)若另外用一个外力拉小球,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求最小的拉力的大小。
17. (2014·宝鸡检测)如图12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一固定斜面上,当斜面倾角为30°时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
对物体施加一大小为F 的水平向右恒力,物体可沿斜面匀速向上滑行。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当斜面倾角增大并超过某一临界角θ0时,不论水平恒力F 多大,都不能使物体沿斜面向上滑行,试求:(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这一临界角θ0的大小。
图8图9图10图11图12物理练习2015-10-26一、单项选择题 1. (2013·广西三校联考)图1中AO 、BO 、CO 是完全相同的三条绳子,将一根均匀的钢梁吊起。
当钢梁足够重时,结果AO 先断,则( )A .α=120°B .α<120°C .α>120°D .不能确定2. (2014·徐州质检)如图2所示,一个“Y”字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均匀且弹性良好,其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可将弹丸发射出去。
若橡皮条的弹力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弹丸被发射过程中所受的最大弹力为( )A.15kL /2B.3kL /2C .kLD .2kL 3. (2014·济南检测)有一直角V 形槽固定在水平面上,其截面如图3所示,BC 面与水平面间夹角为60°,有一质量为m 的正方体均匀木块放在槽内,木块与BC 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与AB 面间无摩擦。
现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力推木块使之沿槽运动,则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为( ) A.12μmg B.32μmg C.22μmg D .μmg 4.如图4所示,一物体在粗糙水平地面上受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 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 .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 .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作用D .物体一定受四个力作用5.如图5所示,在水平天花板的A 点处固定一根轻杆a ,杆与天花板保持垂直。
杆的下端有一个轻滑轮O 。
另一根细线上端固定在该天花板的B 点处,细线跨过滑轮O ,下端系一个重为G 的物体,BO 段细线与天花板的夹角θ=30°。
系统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线BO 对天花板的拉力大小是G2B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2C .a 杆和细线对滑轮的合力大小是GD .a 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是G6.如图6为三种形式的吊车的示意图,OA 为可绕O 点转动的杆,重量不计,AB 为缆绳,当它们吊起相同重物时,杆OA 在三图中的受力F a 、F b 、F c 的关系是( )A .F a >F c =F bB .F a =F b >F cC .F a >F b >F cD .F a =F b =F c7. (2013·孝感检测)如图7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穿过轻滑轮,两端系在高度相等的A 、B 两点,滑轮下挂一物体,不计轻绳和轻滑轮之间的摩擦。
现让B 缓慢向右移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B 向右缓慢移动,绳子的张力减小 B .随着B 向右缓慢移动,绳子的张力不变C .随着B 向右缓慢移动,滑轮受绳AB 的合力变小D .随着B 向右缓慢移动,滑轮受绳AB 的合力不变 8. (2014·扬州调研)两物体M 、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8所示,OA 、OB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 、m 均处于静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