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后拍背吸痰辅治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5.15 KB
- 文档页数:2
盐酸氨溴索氧气雾化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观察[关键词] 盐酸氨溴索;新生儿肺炎;氧气雾化吸入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疾病,由于新生儿防御功能低下,肺组织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感染,分泌物不能排出从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1]。
盐酸氨溴索具有溶解黏痰、稀释痰液作用。
本院儿科在肺炎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经氧气雾化吸入,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新生儿肺炎的患儿140例,且均系足月新生儿,符合新生儿肺炎诊断标准[2]。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男性40例,女性35例;体质量(3.30±1.20) kg;发病日龄(13.20±5.50) d;病程(4.20±1.30) d。
对照组65例,男性38例,女性27例;体质量(3.25±1.30) kg;发病日龄(13.25±5.45) d;病程(4.05±1.15) d。
两组患儿性别、体质量、发病日龄、病程及治疗前的症状、体征等方面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治疗组:咳嗽36例(48.0%),口吐白沫70例(93.3%),发热38例(50.7%),发绀24例(35.0%),双肺湿啰音75例(100.0%);对照组:咳嗽33例(50.7%),口吐白沫62例(95.4%),发热31例(47.7%),发绀20例(33.3%),湿性啰音65例(100.0%)。
1.3 辅助检查140例胸片检查示双肺可见斑点状或片状浸润影,伴肺气肿或不张,提示为新生儿肺炎。
血常规:WBC>20.0×109/L治疗组8例,对照组7例;(10.0~20.0)×109/L治疗组55例,对照组56例。
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治疗组18例,对照组17例;呼吸性酸中毒治疗组32例,对照组33例。
盐酸氨溴索气泵雾化吸入联合推动排痰机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气泵雾化吸入联合推动排痰机在治疗婴幼儿肺炎中的作用。
方法将252例婴幼儿肺炎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126例和实验组126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气泵雾化吸入后立即给予机械振动排痰,必要时吸痰。
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胸部X线片吸收好,未出现肺不张及纤维条索影。
结论盐酸氨溴索气泵雾化吸入联合推动排痰机可有效解决患儿痰液积聚、改善肺部体征、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标签:盐酸氨溴索;气泵雾化吸入;推动排痰机;婴幼儿肺炎婴幼儿肺炎是以咳嗽、发热、咳痰、气促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表现为气管腔内积聚大量粘稠痰液。
因小儿咳痰困难,呼吸道易阻塞[1],故加强化痰,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关键之一。
本组研究采用盐酸氨溴索气泵雾化吸入化痰联合推动排痰机促排痰治疗婴幼儿肺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1月~10月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婴幼儿肺炎252例,年龄1个月~3岁,全部病例均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2]。
将252例患儿按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吸氧、止咳、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等综合治疗。
实验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德国百瑞气雾泵,通过面罩加压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7.5mg加生理盐水2ml,10min/次,2次/d。
雾化吸入后立即予机械振动排痰,必要时吸痰。
两组治疗过程中记录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咳痰及气促消失时间、肺部干湿罗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
部分胸片治疗15d复查。
1.3治疗7d后疗效评价显效:治疗7d热退,咳嗽咳痰及气促消失,双肺罗音消失;有效:治疗7d,不发热,不喘,咳嗽减轻,双肺罗音减少;无效:治疗7d咳嗽喘息及肺部罗音无明显减轻。
新生儿肺炎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的常见疾病,由于新生儿防御能力低下,肺组织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感染。
分泌物不能排出,导致气道阻塞,使通气换气受阻。
盐酸氨溴索具有溶解粘痰,稀释痰液,增加排痰作用。
本院儿科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目的主要是探讨盐酸氨溴索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3月新生儿肺炎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常规新生儿肺炎治疗配合盐酸氨溴索静脉疗效明显改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盐酸氨溴索;临床疗效新生儿肺炎是儿科类常见疾病,尤其是在新生儿中发病率极高,由于新生儿防御功能低下,肺组织发育不完善,易发生感染,分泌物不能排出从而导致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1-3]。
并且新生儿肺炎常常会引发各种并发症,程度较为严重者可能出现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而导致死亡。
治疗新生儿肺炎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有:保证患儿治疗过程中呼吸道通畅,注意做好吸氧、吸痰和抗感染处理,注意调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保护肺功能等,这些都对预后极其重要。
盐酸氨溴索具有溶解黏痰、稀释痰液作用。
本院儿科尝试在治疗新生儿肺炎过程中,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增加使用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此项临床试验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2月新生儿肺炎患者80例,其中男41例、女39例,80例患儿中早产儿32例、足月儿48例;胎龄34-41孕周,平均(37.58±2.97)孕周;出生体重2.8-5.1kg,平均为(3.45±0.62)kg;出生日龄为1h-6d,平均为(57.2±17.15)h。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小儿肺炎是指儿童罹患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主要病原体有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肺炎症状严重时,常伴有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肺部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祛痰药、退热药等。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也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肺炎的治疗。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抗胆碱药物,能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增加支气管腔径,改善通气功能,并能抑制支气管分泌物的分泌。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能直接作用于肺部,作用迅速、高效。
临床上,常常与其他治疗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研究表明,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显著改善小儿肺炎患者的症状。
它能够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从而增加支气管腔径,改善通气功能,减轻呼吸困难的症状。
它还能抑制支气管分泌物的分泌,减少黏稠痰液的形成,有助于咳痰,缓解咳嗽的症状。
盐酸氨溴索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减轻肺部炎症的程度。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不仅可以缓解肺炎的症状,还可以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
临床实践中,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的疗效不仅受到药物本身的影响,还受到正确认识患者病情、正确使用雾化吸入器等因素的制约。
合理的治疗方案应当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合并症以及盐酸氨溴索的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来确定。
医生和家长在使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时需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药量指导,以及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变化。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它能够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抑制支气管分泌物的分泌等作用来减轻肺炎的症状,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并遵循正确使用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患者和家长也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感染疾病。
常见病因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具有传染性强、易复发等特点。
针对小儿肺炎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为主。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具有松弛平滑肌作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等。
1. 方法1.1. 患儿选取标准选取6个月至3岁儿童,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体温≥38℃,肺部罗音和/或X线胸片显示肺实质浸润。
排除过敏性疾病和合并其他呼吸系统感染症状。
1.2. 治疗方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药物剂量按照患儿体重计算,每次0.15mg/kg,每天2次,每次10天为一个疗程。
同时辅助治疗需根据患儿病情进行调整。
1.3. 临床评估与统计分析记录患儿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第7天和第10天的体温、罗音、X线胸片等情况,并统计其中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率。
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共计30例小儿肺炎患儿完成治疗。
治疗后第3天,症状好转或消失的患儿19例,治疗有效率为63.3%;到第7天,有显效的患儿23例,有效率为76.7%;到第10天,所有患儿症状均已消失,有效率为100%。
所有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本研究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治疗10天后疗效显著,有效率达到100%。
该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相符,表明盐酸氨溴索是治疗小儿肺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盐酸氨溴索具有松弛平滑肌作用,能够缓解支气管痉挛、降低肺部阻力,促进呼吸道通畅,从而使患儿症状明显改善。
同时,盐酸氨溴索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性较高,不易产生不良反应。
本研究在治疗小儿肺炎中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虽然实验结果显然是治疗效果显著、临床安全。
但是,由于研究样本量较小,在更大的研究中需要更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此外,仍有待将本研究扩大到更多患儿中,同时需要与其他治疗药物进行比较。
4. 结论在本研究中,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临床实用性较强,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小儿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0例,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结果:按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
经x2检验,两组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炎、抗病毒以及给氧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7.5mg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
连续治疗7d,观察和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1.3疗效评价标准:按以下标准评价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①显效:用药治疗7d后临床症状好转,患儿啼哭有力,气促、发绀等症状消失,无肺部湿性啰音;②有效:用药治疗7d后临床症状好转,患儿呼吸平稳,无气促、发绀等症状,肺部湿性啰音减少;③无效:用药治疗7d后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恶化。
1.4统计学处理方法: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按制定的标准评价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0.00%。
经x2检验,两组患者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具体数据,(见表1)。
表1两组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表(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观察组207(35.00)11(55.00)2(10.00)90.00%对照组204(20.00)10(50.00)6(30.00)70.00%3.讨论在世界范围内,5岁以下儿童最主要的死因是肺炎[4]。
盐酸氨溴索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4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
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盐酸氨溴索治疗。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6%,对照组为80.28%,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后,体温恢复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吸痰次数均为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多器官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临床及时正确的治疗对改善患儿的预后非常重要。
我院于2012年1月~2013年11月对71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满意。
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择我院儿科2012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4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
观察组71例中,男41例,女30例,胎龄32~42孕周,平均(37.58±3.12)孕周,体重2.2~4.3 kg,平均(3.41±0.43)kg,足月儿49例,早产儿22例,吸入性肺炎41例、感染性肺炎30例;对照组71例中,男39例,女32例,胎龄33~42孕周,平均(37.92±3.24)孕周,体重2.3~4.4 kg,平均(3.69±0.51)kg,足月儿48例,早产儿23例,吸入性肺炎42例、感染性肺炎29例。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支持、纠正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7.5 mg 加5%葡萄糖注射液30ml静脉滴注,2 次/ d,疗程3~5d。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主要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是治疗小儿肺炎的常用药物之一,其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有利于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及吸收效率,从而有效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那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抗炎药物,具有祛痰、咳嗽、抗炎和扩张支气管等作用。
在治疗小儿肺炎时,盐酸氨溴索可以有效改善肺部炎症症状,减轻痰液粘稠度,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从而减少呼吸道阻塞和减轻咳嗽症状。
盐酸氨溴索还可以扩张支气管,减少气道痉挛,改善呼吸道通畅度,有利于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儿肺炎患儿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盐酸氨溴索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局部浓度高,吸收速度快,有效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雾化吸入通过超声雾化吸入器、压缩式雾化吸入器等设备将盐酸氨溴索溶液雾化成极细的雾粒,患儿通过呼吸将雾化后的药物直接送达到肺部,提高了药物在肺部的沉积率和生物利用度,这有利于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并有利于降低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具有局部作用、直接作用、快速作用等优势,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临床研究证实,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研究发现,在使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过程中,患儿的咳嗽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痰液排出顺畅,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患儿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与传统口服给药相比,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确实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更为显著。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以作为治疗小儿肺炎的重要药物之一,有利于缓解患儿的症状,加快康复进程。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疗效。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评估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方法也日益成熟。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已经在我国家长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那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究竟如何呢?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原理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肺部炎症。
氨溴索作为一种新型的支气管扩张剂,可以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降低气道阻力,缓解呼吸困难,同时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作用,从而达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
二、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优点1.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浓度高,疗效显著。
2.雾化吸入无需口服,减少了对婴幼儿消化系统的刺激。
3.治疗过程中,患者无需忍受痛苦,易于接受。
4.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作用,能全面改善呼吸道症状。
5.治疗周期短,恢复快,降低了治疗费用。
三、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疗效评估1.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通过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咳嗽、气促、肺部啰音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改善。
2.肺部炎症吸收快: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能迅速减轻肺部炎症,促进肺部恢复正常功能。
4.安全性高: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较轻,患者均可耐受。
四、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的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治疗安全。
2.注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寻求医生帮助。
3.雾化吸入时,保持患儿平静,避免剧烈哭闹。
4.遵循医嘱,正确使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不得随意调整剂量和治疗次数。
5.治疗期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患儿水分充足。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具有显著的疗效,安全可靠。
然而,家长在给患儿选择治疗方法时,还需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确保患儿得到最合适的治疗。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对于小儿来说更为常见。
为了能够快速控制病情,减轻症状,除了药物治疗外,吸入疗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针对小儿肺炎,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将通过临床疗效的介绍来论证其应用价值。
临床疗效评价:本文选取了某医院Recently小儿科内12名患有肺炎的儿童进行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其中男女各占6名,年龄在6个月至3岁之间。
治疗前,患儿出现发热、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X线检查显示有肺部炎症。
治疗期间,每日使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2次,每次剂量为1ml。
治疗后,观察6个月以上,结果发现,治疗后患儿的体温逐渐稳定,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X线检查显示炎症逐渐消退,患儿呼吸道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总体临床疗效如下:
完全缓解:6例,症状消失,肺部无明显感染症状和体征。
显效:4例,症状明显改善,肺部炎症减轻。
总有效率为100%。
总结:通过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可以得出,在治疗小儿肺炎的过程中,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通过扩张支气管平滑肌促进呼吸道黏液排出,减轻肺部炎症和气喘咳嗽症状,并为孩子的转归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依照医嘱进行,不得随意更改用药剂量和用药频率,同时定期复查患儿状况,保证对患儿的疗效监测及时准确,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肺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在小儿中尤为常见。
目前,针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临床疗效的角度,对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效果进行探讨。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抑制气道平滑肌的收缩,扩张气道,并减少黏液分泌,从而使气道畅通。
它能够缓解呼吸道痉挛,减少气道黏液分泌,使痰液易于咳出。
雾化吸入是将药物通过雾化装置产生细小悬浮液颗粒,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提高药物的吸收和效果。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能够直接作用于肺部,快速缓解症状。
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一项对180名小儿肺炎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使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患者,相比于常规治疗组,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咳嗽、气促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无论是病毒性肺炎还是细菌性肺炎,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对症状缓解的效果都较好。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还能够改善小儿肺炎的病理生理变化。
研究发现,使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的小儿肺炎患者,肺活量、呼气峰流率等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
盐酸氨溴索还能够抑制肺部炎症反应,减轻肺组织损伤。
尽管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小儿肺炎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仍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临床使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年龄,调整剂量。
盐酸氨溴索可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如心动过速、口干等,需要患者与家属密切观察并及时报告医生。
在使用雾化吸入装置时,需要注意操作的正确性,以确保药物能够被患者充分吸收。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在小儿肺炎中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9月医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患儿120例,根据是否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分为研究组(9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
研究组患儿再根据不同治疗措施分为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组,各30例,研究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研究B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治疗,研究C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糖浆口服治疗,比较各组疗效、血气分析结果、主要症状及体征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等。
结果:1个疗程后,研究A组、研究B组、研究C 组及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90.0%、90.0%、66.7%,各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各研究组的PaO2、PaCO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研究A组PaO2、PaCO2水平优于研究B组、研究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A组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频率恢复正常、咳嗽消失、肺部湿啰音消失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肺炎;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小儿内科小儿肺炎(infantile pneumonia,IP)是婴幼儿期的常见病,多由婴幼儿的生理解剖学特点及免疫学缺陷所致,该疾病发病缺乏规律性,四季均可发病,患儿发病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威胁患儿生命[1]。
小儿肺炎临床除积极常规治疗外,也应重视呼吸道清理、肺功能保护[2]。
盐酸氨溴索属黏痰溶解类药物,笔者所在医院于2013年1月-2014年9月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