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陈世华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年(卷),期】2012(006)016
【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5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氧气驱动氨溴索雾化吸入.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提高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加快其康复速度.
【总页数】1页(P100)
【作者】陈世华
【作者单位】444300,湖北省巴东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博利康尼联合氨溴索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J], 林文龙
2.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董会妍;
3.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董会妍
4.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J], 黄跃萍
5.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许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两组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7.5 mg 雾化吸入,2次/d,喜炎平注射液8 mg/kg静脉滴注,1次/d,疗程均为7 d。
结果:治疗组在咳喘、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喜炎平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标签:盐酸氨溴索;喜炎平注射液;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是2岁以下婴幼儿特有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喘憋、呼吸急促、三凹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国内又称之为喘息性肺炎[1]。
严重者可并发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10月-2012年4月应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喜炎平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年龄2个月~2岁,全部病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診断标准[2],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均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并发症,排除其他因素引起喘憋的疾病。
所有患儿入院时均有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肺部有大量哮鸣音和/或湿性啰音等症状。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治疗组男26例,女24例,其中2~5个月10例,6个月~1岁25例,1~2岁15例;体温在38 ℃以下25例,38 ℃~39 ℃13例,39 ℃~40℃6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其中2~5个月9例,6个月~1岁27例,1~2岁14例;体温在38 ℃以下24例,38 ℃~39℃12例,39 ℃~40℃5例。
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随机将1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成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8%,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现患儿有不良反应。
结论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佳,值得推广。
标签: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干咳和发作性喘憋,肺部听诊呼气相延长,呼气末可闻及哮鸣音,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的现象,起病急,进展快,易导致心衰和呼衰,是儿科常见急症。
笔者采用异丙托溴铵、盐酸氨溴索、布地奈德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在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确诊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150例,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
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包括男40例,女35例,对照组包括男43例,女32例;2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2组患儿均接受包括吸氧、抗感染药物、化痰等常规治疗,(1)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0.25-0.5mg/(kg.次),连用3-5天。
(2)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雾化吸入辅助治疗。
用法:异丙托溴铵(爱全乐气雾剂,德国勃林格殷翰大药厂生产)每次1ml,布地奈德1ml,盐酸氨溴索15mg每次,用氧气驱动面罩雾化吸入,2次/d,每次吸入约10min。
1.3疗效判定标准[2]治愈:治疗7d咳嗽、喘憋、气促、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消失;显效:治疗7d咳嗽,喘憋,气促减轻,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减少;无效:治疗7d咳嗽、喘憋、气促无变化、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无改善。
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80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8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吸氧、止咳、镇静、抗感染及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mg/次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缓慢静注,2次/日,疗程3~7天。
结果:15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1)。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病理变化为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和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下充血、水肿和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毛细支气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喘憋较著。
治疗当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抑制喘憋。
2008年4月~2009年12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80例,并与常规治疗的70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4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50例,年龄2~18个月,男94例,女56例。
诊断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
临床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喘憋、气促,肺部有喘鸣音及湿啰音。
无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并除外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结核感染、先天性喉喘鸣等疾病。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对照组70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治疗前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吸氧、止咳、镇静、抗感染及β2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治疗。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mg/次,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缓慢静注,2次/日,疗程3~7天。
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方法:将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5mg,盐酸氨溴索7.5mg,由氧气驱动雾化吸入,2次/日,每次吸入10~15分钟,疗程5~7天。
观察两组患儿喘憋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治疗7天症状及体征无变化。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x2检验和t检验。
结果两组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观察组喘憋、哮鸣音、湿啰音及咳嗽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讨论毛细支气管炎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常见于婴儿,病变主要侵犯毛细支气管,病原体可直接损害呼吸道黏膜上皮导致上皮细胞脱落、黏膜下层的敏感神经元暴露,引起呼吸道的高反应性,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导致炎性分泌物增加、管壁水肿和平滑肌收缩,而且婴儿呼吸道本身较狭窄,排异能力差,因此易发生气道梗阻,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肺小动脉痉挛及肺微循环功能障碍,引起不同程度的喘憋[2,3]。
因此,积极抗感染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布地奈德混悬液是新合成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它具有较高的糖皮质醇受体结合力,能减少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进而抑制气道高反应性,减少腺体分泌,抑制细胞因子与肥大细胞的产生,而且能增加2-受体兴奋剂的支气管舒张作用。
中外医疗IN FOR IGN M DI L T R T M NT2008NO.21CHINA FOREIGN MEDICAL T RE ATMENT半暗带发展成梗死的体积,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5-7]。
本研究的结果提示,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 <0.05),提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可以改善急性期临床效果,还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的有效率,降低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杨政,吴玉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新型脑保护药一依达拉奉[J].中国新药杂志,2002,11(12):911-913.[]中华神经科学会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6,(6)33[3]王维治.神经病学[M ].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5.[4]姜晓丹,宋文光,谭盛,等.缺血再灌注脑损伤中PM NLS 毒性机制的实验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73.[5]Shichinobe H,Kuro da S,Yasuda H,et al.Neuro pro tectiv e effects o f thefree radical scav enger Edarav o ne (M CI-186)in mice permanent fo cal brain ischem ia[J].Brain Res,2004,1029:200-206.[6]孙二杰.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29):31-32.[7]陈伟,常新荣.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6(3),(收稿日期5)毛细支气管炎患者由于咳嗽、憋喘严重,病程迁延还可引起下呼吸道梗阻,出现严重缺氧,心肺功能不全等,可危及生命。
目前在对毛细支气管炎患者治疗中清理呼吸道内容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至关重要。
氧气驱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疗效【摘要】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是稀释痰液、消除炎症、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重要手段,临床已广泛使用。
但常由于操作不当或用药后观察不及时,不能使这一方法取得预期效果。
本文通过阐述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现状,归纳了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原理、临床用药及护理,为临床护理实践和护理科研提供信息。
目的评价氧气驱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护理疗效的观察。
【关键词】氧驱动雾化吸入;临床用药;护理;毛细支气管炎;盐酸氨溴索【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9-0190-02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用氧气作为气源,把传统的雾化吸入与间隙给氧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
主要适用于:(1)肺、支气管、咽、喉、鼻腔黏膜的急慢性炎症及变态反应性疾病;(2)鼻、咽、喉局部手术后的感染预防;(3)稀释呼吸道内的黏稠分泌物,使之顺利咳出,改善呼吸道的通气功能。
现就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用药与护理综述如下。
1 氧驱动雾化吸入原理氧驱动雾化吸入疗法是应用高速氧气把药物变成细微的气雾,给患者吸入进入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起到稀释痰液、利于排痰、消炎、解痉、平喘等作用。
由于雾气大小可以自行调节,雾气分子小,易于黏膜吸收,起效快、疗效高,可将药物直接作用于支气管的病变部位,与口服法相比具有用药量少、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
同时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持续得到充足的氧气供给,在雾化吸入治疗同时sao2 上升,吸入雾气对患者呼吸道刺激性小,患者感觉舒适。
其主要作用为:消炎、镇咳、祛痰,对解除支气管痉挛,消除鼻、咽、喉部炎症的充血、水肿状态,抑制分泌物渗出,改善通气和发声功能,均有较好的效果。
2 治疗前准备2.1 患者及环境的准备操作前耐心给患者解释治疗目的、作用和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情绪,主动配合护士工作,尤其是对小儿、老人及初次进行雾化治疗者。
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作者:许芳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4年第06期[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予抗感染、吸氧、止咳、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同时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盐酸氨溴索7.5 mg,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10~15 min,疗程5~7 d。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两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消失时间。
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χ2=6.387,P[关键词]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6-0066-02毛细支气管炎是小儿的常见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所致[1]。
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主要为突起喘憋、呼吸困难,如控制不及时,易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2]。
目前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等[3]。
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布地奈德、盐酸氨溴索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入选病例为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符合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患儿家属同均知情同意。
排除严重呼吸困难、合并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异物及中途终止治疗或转院。
所有患儿均急性起病,有咳嗽、喘憋、气促,双肺可闻及喘鸣音和中细湿性啰音。
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2~18个月,平均(6.11±1.06)个月;全部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关键词】盐酸氨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的下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多发于2岁以内,尤以6个月左右婴儿多见。
临床表现以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为主。
因患儿年龄较小,痰多不易咳出,雾化吸入可以稀释痰液,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治疗的关键。
盐酸氨溴索(选用勃林殷格翰国际公司西班牙公司生产的沐舒坦),具有粘液排除促进作用及溶解分泌物的特性,本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用2002年3月~2003年8月于我院确诊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136例。
患儿诊断均符合以下标准:(1)上呼吸道感染后2~3天内剧咳,发作性呼吸困难,喘憋,呼气性喘憋,有鼻煽动及三凹征,体温高低不一,低热或中等度发热。
(2)面色苍白或紫绀,精神烦躁不安,胸部叩诊清音,呼吸音减弱或听不到或呼气延长及哮鸣音,喘憋时听不到湿性罗音,趋于缓解时可有弥漫性中小水泡音,可合并心衰、呼衰。
(3)全肺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气肿,支气管周围炎或肺纹理增粗,可有散在点片状或索条状、实质性浸润影。
白细胞及分类多正常。
血病毒抗体测定呼吸道合胞病毒呈阳性。
发病3天内入院,年龄82天~6个月87例,6~19个月49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并合用激素、抗病毒、对症治疗等。
对照组66例用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其它治疗与观察组相同。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盐酸氨溴索2ml,对照组用α-糜蛋白酶5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置入雾化吸入机中喷雾吸入,每日2次,其它治疗均按常规方法治疗。
1.3 观察方法密切观察咳嗽、喘憋、双肺痰鸣音、湿罗音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日。
并观察皮疹、胃肠道等副作用。
2 结果
见表1。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表1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症状、体征消失天数比较(略)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微小的管腔因粘膜分泌物阻塞、粘膜水肿及平滑痉挛而发生梗阻,可致肺气肿及肺不张。
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患儿,尽快减轻喘憋、痰堵症状尤为重要。
目前采用的雾化吸入的药物大多数效果并不太理想。
本实验通过对13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组治疗,结果发现在缓解喘憋、肺部罗音吸收、缩短病程方面,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应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时,病人粘液的分泌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咳嗽及喘憋显著缓解,呼吸道粘膜上的表面活性物质因而能发挥其正常的保护功能。
它可促进呼吸道内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显著减少痰液粘度,减少粘液的滞留,因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
此方法适用于毛细支气管炎的祛痰治疗,未见皮疹、胃肠道副作用,是快速缓解患儿喘憋、咳嗽、呼吸困难的有效、安全的方式之一,值得推广。
作者单位:116011辽宁省大连市儿童医院
(收稿日期:2004-01-28)
(编辑晓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