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155例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效果观察发布时间:2021-11-11T02:37:26.404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8期作者:刘浩宇[导读] 目的:研究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于我院就刘浩宇江苏省金湖县中医院江苏省淮安市 211600【摘要】目的:研究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7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40例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
两组分别使用异丙托溴铵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肺部各项指标。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肺部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于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有效控制感染降低炎症,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雾化吸入;临床疗效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 AP)是医院获得行肺炎中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类型,是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最常见严重的并发症,指通过机械通气48小时后至拔管后两天内出现的肺部感染,其主要是由于细菌性肺炎。
该疾病易发生脱机困难,从而延长康复时间,增加住院用时和费用,严重者还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死亡率极高。
因此尽早进行针对性治疗V AP至关重要[1-2]。
盐酸氨溴索可以促进呼吸道内部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显著促进呼吸道系统。
本文分析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具体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对象选择我院2020年8月—2021年7月期间就诊的40例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患者,计算机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
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50.18±3.85)岁;实验组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5~75岁,平均年龄(55.23±3.91)岁。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观察分析作者:左凤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09期【摘要】目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方法: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全部患者进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对观察组患儿行整体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9例患者治疗显效,12例患者治疗有效,4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13例患者治疗显效,11例患者治疗有效,1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观察【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88—01小儿呼吸道感染严重维系患儿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本次研究特就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和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5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小儿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患儿占21例,男性患儿占29例,患儿年龄范围居于29天至13周岁,年龄平均值为(5.6±1.2)岁,病程持续时间为0.5至9天。
全部患儿均经临床确诊,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两组患儿病程、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对全部患者进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驱动力为6L/min氧流量,持续时间为15至20分钟,每天治疗2次,持续治疗5天左右[1]。
1.3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对观察组患儿行整体护理,具体如下。
1.3.1一般护理做好病房卫生保持工作,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方法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治疗干预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经随机分组处理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止咳化痰、解痉等处理,观察组则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实施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干预,记录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等相关数据。
结果:患者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评价,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满足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要求,能够在短时间内纠正临床特征,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慢性支气管炎前言:慢性支气管炎是因为感染或者肺感染因素所造成的支气管黏膜、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本病症的发病原因复杂,可能与诸多慢性刺激因素有关,如长期吸烟、吸入有害粉尘等,而老年人群因为身体机能下降成为本病症的高发群体,其临床症状表现为气急、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等,每年可能持续发病3个月甚至更长时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中,传统疗法主要以解痉挛、吸氧以及抗感染、化痰止咳等治疗方法为主,而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满意。
针对该问题相关学者开始将雾化吸入模式运用到本病症治疗中,其中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疗法因为具有见效快、疗效确切等优点而得到广大医护人员的认可,本文针对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医院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间接收的1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后,观察组患者75例,男/女=39/36,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70.24±3.51)岁;患者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时间为(23.35±7.46)天。
对照组患者75例,男/女=41/34,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0.34±3.49)岁,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时间为(23.29±7.51)天。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观察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方法。
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其中32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为治疗组,28例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推注治疗为对照组。
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情况和总结护理方法。
结果治疗组有效为32例,有效率为93.75%;静脉推注组有效28例,有效率78.57%(p<0.05)。
结论雾化吸入法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好的疗效,并经过护理观察。
患者无痛苦容易接受、出现不良反应少、作用迅速,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雾化吸入;小儿呼吸道感染;护理观察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90-02小儿呼吸道感染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等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
当病毒、细菌感染损伤了呼吸道上皮,暴露了气道壁的胆碱能受体或激素受体,使其易于与各种刺激物接触,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气道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气道反应性亢进,引起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
由于遗传因素或免疫调节紊乱,在呼吸道感染时,可引起哮喘的发作。
据报道婴幼儿哮喘中95%以上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1]。
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并进行临床护理,现报告如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年龄33d-12岁,平均年龄为(5.3±1.4)年,病程1-7d。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雾化吸入,用6l/min的氧流量为驱动力,时间为15-20min,每天2次,连续3-7d。
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推注,连续3-7d。
2 护理2.1 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症状明显时嘱病人卧床休息,适当限制活动量。
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76例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
方法 152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76例仅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拍背等常规治疗,治疗组76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
结果治疗组痊愈69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8 %;对照组痊愈57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79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结论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关键词】氨溴索;雾化吸入;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毛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1]。
下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冬春季多发,以婴幼儿多见,系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不同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后易致黏液阻塞,痰多不易咳出,超声雾化吸入可使痰液稀释,解除气道梗阻,改善通气。
我们自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用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吸入佐治小儿下呼吸道感染76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52例患儿均为我科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病例,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76例,其中男43例,女33例;年龄最小1月,最大5岁;病程最短1 d,最长9 d。
对照组76例,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最小1月,最大5岁;病程最短1 d,最长10 d。
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咳嗽、痰鸣、气促等症,听诊肺部有干湿性啰音。
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及伴随症状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拍背、纠正酸碱平衡及支持治疗。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0 mL+盐酸氨溴索7.5 mg超声雾化吸入,每次20 min,1日2次[2]。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小儿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因主要为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严重者还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是治疗小儿肺炎的常用药物之一,其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有利于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及吸收效率,从而有效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那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盐酸氨溴索是一种抗炎药物,具有祛痰、咳嗽、抗炎和扩张支气管等作用。
在治疗小儿肺炎时,盐酸氨溴索可以有效改善肺部炎症症状,减轻痰液粘稠度,促进痰液的顺利排出,从而减少呼吸道阻塞和减轻咳嗽症状。
盐酸氨溴索还可以扩张支气管,减少气道痉挛,改善呼吸道通畅度,有利于缓解呼吸困难等症状。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儿肺炎患儿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盐酸氨溴索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局部浓度高,吸收速度快,有效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雾化吸入通过超声雾化吸入器、压缩式雾化吸入器等设备将盐酸氨溴索溶液雾化成极细的雾粒,患儿通过呼吸将雾化后的药物直接送达到肺部,提高了药物在肺部的沉积率和生物利用度,这有利于提高药效,减少不良反应,并有利于降低全身用药带来的副作用。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具有局部作用、直接作用、快速作用等优势,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临床研究证实,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在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研究发现,在使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的过程中,患儿的咳嗽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痰液排出顺畅,呼吸困难等症状减轻,患儿的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与传统口服给药相比,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确实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更为显著。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可以作为治疗小儿肺炎的重要药物之一,有利于缓解患儿的症状,加快康复进程。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明显的疗效。
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总结盐酸氨溴索治疗呼吸道疾病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随机选入并根据治疗方式分组研究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的呼吸道疾病患者64例。
实验组应用盐酸氨溴索进行治疗。
对比疗效、体征与症状情况、炎症因子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在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测定结果、症状消失时间与体征恢复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的测定结果均与常规组存在差异。
上述各项数据的组间对比结果均满足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数据差异,P>0.05。
结论:盐酸氨溴索方式相比于单一用药可以更好的治疗呼吸道疾病,对于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早期预后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呼吸道疾病;雾化吸入治疗;盐酸氨溴索;临床疗效呼吸道疾病属于临床中发生率相对较高的一种病症,这一种疾病的发生影响主要表现在遗传、免疫功能和环境方面的表现,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突出,所以呼吸道疾病本身带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尤其是在春秋季节的发病率相对较高[1]-[2]。
临床中对于小儿、老年患者,因为免疫功能方面的不成熟,所以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以及疾病危害也比较严重。
临床中大多数的呼吸道疾病都带有比较明显的疾病症状,以小儿呼吸道肺炎为例,最为典型体现在铁锈色的痰液,在采用影像学检查时能够发现肺叶存在均匀密度阴影,其疾病表现比较典型,以呼吸困难、咳嗽和头痛发热为主[3]。
呼吸道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主要是基于药物方式为主进行治疗,药物选择基于止咳、平喘为原则,传统单一性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问题在于起效速度缓慢、症状控制效果较差以及容易复发等[4]。
近些年有研究认为在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面可以应用雾化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达到对症状的有效控制并保障患者的康复效果。
本文以论著方式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应用于呼吸道疾病的效果。
详细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入选并根据治疗方式分组研究我院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收治呼吸道疾病64例。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作者:刘永华侯艳苗王治国戈珍桃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关键词】支气管肺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给药途径支气管肺炎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
目前,雾化吸入作为常规的辅助治疗措施已广泛应用于儿科。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商品名:沐舒坦,规格:15 mg/2 ml,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生产)是一种黏液溶解剂、祛痰药,其给药途径不同,疗效也有差异,在选择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通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以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支气管肺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为临床选择更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至12月我科收治的2个月~4岁支气管肺炎患儿120例,均符合支气管肺炎诊断标准[1](排除喘憋型、危重型和合并先天疾病或并发症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性别比、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组患儿一般情况比较1.2 治疗方法2组患儿均采用常规综合性治疗原则(包括使用抗生素、吸氧、止咳、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
治疗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3 ml中,使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2次/d,每次15 min;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7.5 mg加入5%葡萄糖50 ml中静脉滴注,1~2次/d。
雾化吸入时,严密观察患儿神志、呼吸、心率、反应,及时听诊呼吸音,痰液较多,咳嗽明显时,给予拍背,疏通气道处理。
1.3 观察指标咳嗽频率、排痰状况,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疗效标准临床控制:咳嗽、咳痰消失。
显效:咳嗽、咳痰、气促明显减轻,痰液稀薄,易于咳出,肺部啰音消失。
好转:咳嗽、咳痰、气促好转,痰液稀薄,不易咳出,肺部啰音减少。
无效:咳嗽、咳痰气促无好转,痰液黏稠,量多,肺部啰音无减少或增多。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感染155例观察
【关键词】盐酸氨溴索雾化
笔者采用盐酸氨溴索注射剂雾化吸入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15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资料及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81例,女7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为新生儿。
其中新生儿呼吸道窘迫综合征18例,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22例,支气管扩张2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30例,术后肺部感染14例,急性呼吸道感染34例,病毒性肺炎11例,共155例。
2 方法
2.1 材料盐酸氨溴索注射剂,每支15mg(沈阳新马药业有限公司产品),雾化器(江苏鱼跃医疗设备公司产品)。
2.2 方法取盐酸氨溴索注射剂15~30mg用0.9%氨化钠注射液
10ml溶解,注入雾化器的备用药杯中,令患者带上雾化面罩,调节雾量和时间(一般每次30min)。
使用剂量成人30mg/次,每日2次,严重者每日3~4次。
6岁以上儿童15mg/次,每日2次。
2岁以下儿童7.5mg/次,每日2次。
新生儿呼吸道窘迫综合征(IROS)剂量每日总量以体重10mg/kg计算,分4次吸入。
7天为1个疗程。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优:雾化吸入后咳嗽、咳痰明显减轻,肺部湿罗音及痰鸣音明显消失。
良:有轻微咳嗽但不咳痰,肺部罗音及痰鸣音明显减弱。
差:咳嗽、咳痰无明显缓解,喘息症状不减轻,需用其他止咳、平喘、祛痰药物。
3.2 治疗效果见表1。
表1所示,结果优131例(84.5%),良20例(12.9%),差4例(2.6%),优良率为97.4%。
4 讨论
4.1 作用机制盐酸氨溴索为呼吸道润滑祛痰药,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呼吸道液的分泌及纤毛运动[1]。
调节浆液性与黏液性的分泌,使痰液粘性及弹性正常化,增加溶胶层的深度,因而恢复纤毛的活动空间及物理支持。
加强纤毛摆动,改善黏液纤毛运输系统的功能,易于痰液排出。
刺激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及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当表面活性物质分泌后,能分布于整个无纤毛区及纤毛区。
表1 治疗效果
4.2 优势与特点盐酸氨溴索能刺激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为动力性祛痰药,有效促进排痰,改善呼吸道症状,显著降低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与抗生素合用可提高抗生素在肺组织的浓度。
本品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危重症、禁食和卧床患者,耐受性好,起效快。
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黑毅.简明新药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453-454.
作者单位: 434100 湖北荆州,荆州市观音当中心卫生院
(编辑:齐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