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特定要素模型
- 格式:ppt
- 大小:406.50 KB
- 文档页数:43
第4讲:特定要素模型
重要概念:规模报酬不变、边际收益递减、特定要素、流动要素。
1边际收益曲线:基本工具
工资率工资率
衣服部门的劳动粮食部门的劳动
图1:工资的决定和劳动的分配
2自由贸易中的收入分配:相对价格变动
工资率工资率
衣服部门的劳动粮食部门的劳动
图2:相对价格变动
如果资本和土地的数量不变,但衣服和粮食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则特定要素的报酬会有很大差距,但流动要素的报酬则相对不受影响。
比如,因开放而来的自由贸易导致衣服的相对价格提高,那么资本家获益,地主受损,工人界于两者之间。
3要素禀赋的增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工资率工资率
衣服部门的劳动粮食部门的劳动
图3:资本的增加
如果衣服和粮食的相对价格不变,但要素禀赋发生变化,则特定要素的报酬将有一致的变化,并且与流动要素的报酬变化相反。
比如,资本增加,资本的报酬(租金)和土地的报酬(地租)都将下降,劳动的报酬(工资)将上升。
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本章结构–回顾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关系–短期中的生产要素(特定要素)–特定要素模型•基本假设•模型的均衡解–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短期与长期的比较•利益集团与贸易政策一、回顾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关系ω=P×MPLMPL QL M L M边际报酬递减规律YXL L YL Lω=P ×MPLL 上升ω下降P 不变,且MPL 下降L 不变,P 上升MPL 不变ω上升ω1(P =P 1)Lωω (P =P )P 1>P二、特定要素(specific factor model )•特定要素: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它部门需要的生产要素。
•注:要素的特定性是一种暂时现象,时间充分即可自由流动。
(短期和长期并主要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而定。
)1970s:Samuelson:Ohlin is right.R.W.Jones:A three factor Model in thoery布:资本粮食:土地三、特定要素模型(一)基本假设•X 、Y 两种产品生产都使用资本和劳动;•规模收益不变;•劳动同质,可在两个部门间自由流动;L X L Y •劳动总量是固定的,并且充分就业;•资本是特定生产要素,即两个部门的资本不能互相使用;(S X 或K X ,K Y )•每个部门的资本投入都是固定不变的;•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ww ’w F w w ’衡点E ,工资率为W 2.开放经济条件下,Px/Py 上升,商品价格上涨时,名义工资率上升F E ’E3.X部门工资涨到WF,L 从Y 流向X 4.最后在E ’平衡,工资率为W ’•当两个部门的劳动报酬相同时,劳动在两个部门间的的分配便达到均衡。
•劳动的分配一旦确定,两个部门的生产也随之确定。
•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会导致流动要素的名义价格上升。
•W X =W Y 上升,P X 上升,那么W X /P X 如何变化?(三)结果:四、国际贸易与收入分配w M PLY P y =wM P LX P x=(一)商品价格与要素价格v 1.劳动实际报酬的变化:Px 上升,Wx有上升的趋势Lx ↑,Ly ↓K x /L x ↓,K y /L y ↑MPL x ↓,MPL y ↑以Px 衡量的劳动工资率下降,以Py 衡量的劳动工资率上升.分析:名义工资上升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
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内容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内容特定要素模型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在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中,特定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的供给和需求如何决定其价格和配置。
本文将介绍特定要素模型的基本内容,包括特定要素的定义和特性、识别和分类、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供给和需求分析、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价格决定及变化趋势以及政策和管理等方面。
一、特定要素的定义和特性特定要素是指一个经济系统中对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必不可少的资源或要素,如劳动力、资本、土地等。
这些要素具有以下特性:1. 不可替代性:特定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不可替代,离开了它们,生产无法进行。
2. 稀缺性:特定要素的数量有限,不足以满足所有生产需求。
3. 需求多样性:不同产品或服务需要不同的特定要素组合和配置。
二、特定要素的识别和分类在特定要素模型中,识别和分类特定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特定要素分为不同的类型。
例如,根据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可以分为直接要素和间接要素;根据要素的流动性,可以分为可贸易要素和不可贸易要素。
这些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特定要素市场的运作。
三、特定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在生产过程中,特定要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直接参与生产活动,对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特定要素的地位取决于它们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和稀缺程度。
在一些产业中,如高科技产业,资本和知识密集型要素占据主导地位;而在一些传统产业中,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要素则更为重要。
四、特定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分析特定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分析是特定要素模型的核心内容之一。
供给方面,由于特定要素的稀缺性,供给曲线通常向右上方倾斜。
需求方面,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决定了对特定要素的需求,进而形成要素的需求曲线。
特定要素的需求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随着产品或服务价格的上升,对特定要素的需求会减少。
五、特定要素市场的结构和运作机制特定要素市场的结构通常受到市场规模、市场分割、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
专注考研考证第4章 特定要素模型4.1 复习笔记一、基本假设1.假设有三种要素:L 、C K 和W K ;两种产品:布和麦。
劳动在部门间可以自由流动,资本不可流动,是特定要素。
2.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
都用三种要素生产两种产品。
要素在国际间完全同质,并且给定。
L 、C K 和W K 为本国要素,L *、C K *和W K *为外国要素。
3.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要素禀赋。
两国不仅劳动与资本的比例不同,而且两种特定资本的比例也不同。
4.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要素充分就业,并且一种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5.技术给定,并且相同,即两国的单位要素投入相同。
6.消费者偏好相同,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给定商品价格下,两国对两种产品的消费比例相同。
7.市场完全竞争,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
8.劳动在国内部门间可流动,在国家间不可流动,资本都不可流动。
9.商品自由贸易,没有壁垒,没有运输成本。
二、没有贸易时的均衡1.特定要素情况下的要素组合和工资/租金比例专注考研考证特定要素情况下的效率轨迹线与完全流动要素下是不同的,因为两者的组合不同(图4-1)。
图4-1 特定要素情况下的工资/租金比例在特定要素情况下,除了一点(图4-1中的P点)外,两部门的工资/租金比例都不同,这是因为当只有劳动是可流动要素时,随着劳动在某一部门的增加,其边际生产率就不断下降,工资也就不断减少。
2.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生产可能性边界只有当两部门的劳动投入达到边际生产率相同的时候,两部门的工资才相等。
由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递减(如图4-2所示),即生产的机会成本递增,生产可能性边界是凹向原点的(如图4-3所示)。
由于特定要素生产的效率不如完全流动要素那么高,其生产可能性边界会比一般H-O模型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小。
均衡取决于社会无差异曲线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点。
图4-2 劳动的边际产出专注考研考证图4-3 特定要素模型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三、国际分工和贸易均衡1.比较优势假定CK和CK*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织布部门的特定资本,W K和W K*分别为本国和外国种麦部门的特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