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6.50 KB
- 文档页数:6
对外汉语汉字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用汉字,并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
3.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认字、写字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
2. 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等。
3. 常用汉字:千、百、十、个、人、大、小、上、下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难点:常用汉字的书写和认读。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展示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练习法:通过书写、默写等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游戏法:通过汉字游戏,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汉字。
3. 示范:教师演示常用汉字的书写,学生跟随模仿。
4. 练习:学生独立书写常用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5. 游戏:组织汉字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2. 书写准确性:检查学生书写汉字的准确性,包括笔画、笔顺和结构。
3. 认读能力:通过默写或口头提问的方式,评估学生对常用汉字的认读能力。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验他们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汉字文化: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他们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意义。
2. 汉字书法:教授基本的汉字书法技巧,培养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3. 汉字游戏:设计更多有趣的汉字游戏,如汉字接龙、猜字谜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资源1. 汉字教材:选择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多媒体工具:使用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工具,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对外汉语教案(优秀6篇)对外汉语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2、学会问别人物体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1.生词:这,那,手机,铅笔,吗,字典,不,这些,那些,书,也,汉语。
2.语法:句型:这是。
那是。
这些是。
那些是。
三、教学方法1.运用翻译法,讲解词语。
2.创设多种语言情景,以及实物,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环节(共50分钟)(一)组织教学(2分钟)提问学生: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话题——学习用品。
(二)复习旧课(3分钟)他是。
(三)学习新课认读,教读,说汉语,要求学生�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些是什么?那些是什么?练习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单个人指读。
击鼓传花朗读。
(四)本课小结(3分钟)询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
和学生一起复述。
(五)布置作业(2分钟)课后生词找到拼音,并抄写一遍。
课后总结: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记忆以及应用还是有问题。
对外汉语教案篇二教学目的:通过对本课文的讲解、学生练习巩固,使学生了解校外租房所需的住宿条件,怎样向同学朋友介绍新住所,怎么样与房东打交道等实际应用问题。
新词的意思: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教学要求:复习巩固前一课内容以学生为中心,启发学生交谈,设计语言请境,组织、鼓励学生参与语言交际。
运用提问,会话,或成段表达及讨论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重点:简单介绍房子的情况,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他人合租,请客,房租,安,行家,羡慕,强,感觉,以及“那还用说”“这倒是”“对了”等日常口语表达方法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复习上一课所学的内容(略)二、读生词(在新的课文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用问题式导入课文,如“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在校外租房子住呢?”“大家觉得在校外住有什么好处?”等)读生词时请一位同学读两到三个,在读的过程中老师尽量不提醒,但是同学出现的明显或规律性错误要及时改正。
)三、解释生词短语(在解释生词的同时注意课外相关内容的补充,在解释的同时,注意同学的反应,时刻用“大家明白了吗?”“大家听清楚了吗?”等语句获得学生的回馈)1、合租:至少两人一起租住一间或一套住房“如果大家在校外租房子,我想大部分同学也都会选择合租这种方式吧?”2、请客:宴请客人“简单的说就是请别人到自己家或是显餐馆里吃饭自己付钱。
对外汉语汉字教案模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的第 chapter 章,详细内容为X(具体内容),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将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学会一些常用汉字,并能够运用这些字词进行简单的生活对话。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2. 让学生学会本章的生词和短语,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运用能力,提高汉语交际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以及本章生词的发音和用法。
教学重点:汉字的书写,生词的运用,以及生活对话的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与本章主题相关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引出本章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以及本章生词的发音和用法。
详细过程:(1)教师板书汉字,示范笔画和笔顺,学生跟随书写。
(2)教师领读生词,学生跟读,并注意纠正发音。
(3)教师用生词造句,让学生模仿练习。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设计一个生活场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生词进行对话练习。
详细过程:教师设定场景,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进行对话练习。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道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步骤。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讲解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详细过程: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汉字基本笔画、笔顺。
2. 本章生词和短语。
3. 生活对话示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本章所学生词,编写一个关于(本章主题)的短文。
答案示例:(略)2. 作业题目:根据生活对话示例,与同学进行对话练习。
答案示例:(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优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常用的汉字。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常用的汉字。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常用汉字。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书写汉字,纠正书写错误。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书写汉字,互相纠正错误。
四、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展示常用汉字,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
3. 学生动手书写汉字,教师纠正书写错误。
4. 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书写汉字,互相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五、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书写所学汉字。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书写作业,检查书写质量和笔画顺序掌握情况。
2. 在下节课开始时,进行汉字书写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和部首分类。
2.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并学会使用更多的常用汉字。
七、教学内容1. 汉字的基本结构。
2. 汉字的部首分类。
3. 更多的常用汉字。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和部首分类。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书写汉字,纠正书写错误。
3. 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书写汉字,互相纠正错误。
九、教学步骤1. 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展示常见的汉字结构类型。
2. 讲解汉字的部首分类,展示常见的部首。
3. 展示更多的常用汉字,让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
4. 学生动手书写汉字,教师纠正书写错误。
5. 学生之间相互练习书写汉字,互相纠正错误。
6. 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内容。
十、作业布置1. 课后练习书写所学汉字。
2.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书写作业,检查书写质量和结构掌握情况。
2. 在下节课开始时,进行汉字结构分类和书写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造字方法。
2. 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认识。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本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汉字,能够正确书写、识别和使用常用的汉字。
2.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了解,在汉字学习中感受汉字的魅力和神秘性。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提高学习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识别一些常用的汉字。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汉字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描述。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书写汉字。
2.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汉字的基本组合规律。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或黑板、白板。
2.教学用书或复印教材。
3.汉字练习册或纸张。
4.笔、铅笔、橡皮等书写工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常用的汉字,帮助学生提前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
第二步:学习汉字(20分钟)1.教师逐个介绍一些基本的汉字,并让学生跟读、模仿发音。
2.教师用课件或黑板、白板等展示汉字的笔画顺序和书写方式,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书写。
3.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汉字的读音和意义的学习,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汉字的基本含义。
第三步:巩固练习(15分钟)1.教师分发汉字练习册或纸张,让学生进行书写和识别练习。
2.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读音和意义配对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汉字进行答题。
第四步:拓展应用(15分钟)1.教师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汉字进行交流和描述。
例如,介绍自己的家庭、描述当地的风景等。
2.教师组织学生参与一些游戏和活动,通过比拼汉字的书写和识别能力,增强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第五步:总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检查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情况。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参考一些汉字学习的网上资源和工具,进行个人的学习和练习。
2.学生可以参与一些与汉字相关的活动或比赛,提高自己的汉字能力和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学习汉字为主要内容,通过让学生进行书写、识别和使用练习,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掌握能力。
对外汉语汉字教案模板(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二册第五章《购物》。
具体内容包括汉字的认读、书写和词汇学习,以及购物场景的日常会话练习。
重点汉字有“衣”、“食”、“住”、“行”、“购”等。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节课所学的汉字。
2.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购物场景的日常交流。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对汉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的书写顺序和正确书写;购物场景下的词汇和句型运用。
2. 教学重点: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购物场景的日常会话练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汉字卡片、购物场景图片、多媒体设备。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兴趣。
2. 新课内容(25分钟):a. 讲解并展示汉字“衣”、“食”、“住”、“行”、“购”的正确读音、书写顺序和书写方法。
b. 通过例句和购物场景图片,教授词汇和句型。
c.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读、写汉字,并进行小组练习。
3. 实践环节(15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购物场景的角色扮演,使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对话。
b.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书写错误。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b. 教师对练习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疑问。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并提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第五章购物2. 汉字:衣、食、住、行、购3. 词汇:衣服、鞋子、帽子、食物、房子、交通、购物4. 句型:我想买……、这件多少钱?、可以便宜点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书写本节课所学的汉字,每个写5遍。
b. 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一段购物对话。
2. 答案:a. 衣、食、住、行、购b. (示例)A:我想买这件衣服。
B:这件衣服多少钱?A:这件衣服100元。
B:可以便宜点吗?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购物场景的引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字和会话,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让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常用的汉字。
3. 让学生理解汉字的构造原理和部首分类。
4. 让学生提高汉字阅读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
2. 笔顺规则:横竖撇捺折的顺序。
3. 常用汉字:以拼音字母为顺序,选取生活中常用的汉字进行教学。
4. 汉字构造原理:讲解汉字的六书原则,如指事、会意、形声等。
5. 部首分类:讲解汉字部首的分类和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汉字构造原理和部首分类。
2. 示范法:教师示范书写汉字,学生跟随模仿。
3. 练习法:学生通过书写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游戏法:设计汉字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解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示例讲解。
3. 讲解汉字构造原理和部首分类,示例讲解。
4. 练习书写汉字,教师点评并指导。
5. 课堂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本节课所学的汉字。
2. 分析所学的汉字构造原理和部首分类。
3. 收集生活中的汉字,观察其构造和部首。
4.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讲解。
六、教学资源1. 汉字教学软件:用于展示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构造原理。
2. 汉字字典:为学生提供查阅汉字的工具。
3. 汉字书写练习本:用于学生书写练习。
4. 汉字卡片:用于教学和复习。
5. 教学视频:用于展示汉字书写的规范和技巧。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书写汉字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部首分类的理解。
3. 测试成绩:定期进行汉字书写和阅读测试,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
4. 家长反馈: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
对外汉语教案对外汉语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对外汉语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外汉语教案篇1一、教学对象/班级二、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三、教材:名称、第几册四、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六、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七、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八、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九、教学步骤/环节/过程:1、复习旧课: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学习新课:(1)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2)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3)重点词语讲练:(4)语法点讲练:释义、形式、练习3、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4、小结与布置作业:十、板书设计:十一、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对外汉语教案篇2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学生:无汉语基础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学习完了声韵母及其组合)课型:综合型教学内容: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知识目标:掌握汉语声调的基本知识2)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四个声调,正确标调及读出四个声调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难点:调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时间:上午8:00—8:45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5分钟)1)复习声韵母(学生每天以不同的声母或韵母作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点名,点到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答道。
对外汉语教学汉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
2. 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常用的汉字。
3.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和特点,提高识字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等。
2. 笔顺规则:横竖撇捺折的顺序。
3. 常用汉字:以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为主题的常用汉字。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等手段展示汉字的笔画和笔顺。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书写汉字,纠正错误。
3. 情境教学法: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和应用汉字。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实物等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讲解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用PPT、视频等展示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讲解重点难点。
3. 练习书写:让学生动手书写基本笔画和例字,纠正错误。
5. 应用练习:创设实际语境,让学生在语境中学习和应用汉字。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的掌握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书写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口语测试:通过对话、故事等方式,检查学生对汉字的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讲解清楚原因。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应用,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活动1. 汉字接龙游戏:学生两人一组,甲乙轮流写出一个汉字,接着对方要写一个以此字为结尾的汉字,继续进行,考验学生的汉字识记和反应能力。
2. 汉字猜谜:教师准备一些汉字谜语,学生分组竞猜,猜对的小组得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七、教学资源1. 汉字教学软件:使用专门的字形教学软件,通过动画展示汉字的笔画和笔顺,帮助学生直观学习。
2. 汉字卡片:制作汉字卡片,包含汉字的基本笔画和例字,方便学生随时翻阅和学习。
3. 汉字字典:提供学生可随时查阅的汉字字典,帮助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自行解决。
八、教学延伸1. 汉字文化: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文化内涵。
对外汉语汉字教案第一篇:对外汉语汉字教案汉字微格教学教案课程名称:初级汉语汉字课使用教材:《汉语教学法研修教程》、《汉语课堂教学技巧325例》教学对象:初级汉语水平授课学时:15分钟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已学过的独体字的象形图及其字形,来认识由这些独体字合体而成的合成字;2、初步认得新学习的字的字形,而且还要学会这些字的读音、笔顺。
二、要求(一)音要求能正确的掌握“休、林、明、看”这四个字的读音;(二)形1、要求学生能找出“休、林、明、看”中学过的独体字;2、要求学生能认得“休、林、明、看”的字形。
3、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会写“休、林、明、看”这四个字,并且笔顺正确。
(三)义通过“由象及形,由形及意”,使学生理解“人、木、日、月、手、目”分别合体而成的会意字的意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一)形1、独体字“人”写成“休”字的“亻”;2、“林”的偏旁“木”,“乀”写成“丶” ;3、“看”的“手”的“亅”写成“丿”(二)义“人、木、日、月、手、目”组成合体字后每个部件如何表达合体字的意义四、教学方法直观法:多媒体课件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认一认,忆一忆1、请学生到黑板前来,以课件中显示的象形字作为提示,在黑板上写出对应的汉字;2、全班的学生对照着课件,一起批改黑板上的答案,并一边朗读,手一边凭空写字(二)导入新课1、“休”字的讲解(1)PPT打出“亻”+“木”,首先讲解“亻”是“人”改写而来的;(2)给定一个提示:假定“亻”是“直立的人”。
让学生自由讨论“亻”与“木”之间可以有些什么样的关系;(3)讲解“亻”与“木”合体后的意义,引入新字“休”;(4)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休”字,同时课件播放动态笔画,学生一边跟着写,一边说出所写的笔画;(5)重点教授“休”的偏旁“亻”不能写成“人”;(6)请学生到黑板上试写,其他学生在批改的同时也再次练习。
2、“林”字的讲解(1)由象及形,在黑板上板书:;(2)写出两个“木”字,利用英语语法:一个就是wood;两个或者以上就是woods,两个“木”加起来,引出新字“林”;(7)(3)一边齐读“lín”,老师在黑板上一笔一划写“林”字,同时课件播放动态笔画,学生一边跟着写,一边说出所写的笔画;(8)重点教授“林”字偏旁“木”的最后一笔由“乀”写成“丶”。
汉字教案一、教学目标复习有关汉字知识,正确识记现代汉语的字形。
二、难点、重点分析怎样识记和纠正错别字?分析:识记和纠正错别字的主要办法是熟悉汉字的结构,善于识别错别字。
错字指字的笔画没有写对,别字指写"白字"。
造成错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多写笔画而错,如"步"误写为" "、"染"误写为" ";②因少写笔画而错,如"初"误写为" "、"速"误写为" ";③因误用偏旁而错,如"淫"误写为" "、"抓"误写为" ",造成别字的主要原因有:①因音近而错,如"刻苦"误写为"克苦"、"书籍"误写为"书藉";②因形似而错,如"针灸"误写为"针炙"、"仓库"误写为"仑库"。
防止和纠正错别字的方法有:①抓字音,记字形。
例如"令"和"今"两类字容易相混,可以抓往它们的声母来区分。
凡是声母是"L"的都写"令"如"苓"、"岭"、"龄"、"铃"、"冷"、"领"、"邻","怜"、"玲"、"伶"等;其他声母的都写"今"如"岑"、"含"、"贪"、"念"、"吟"、"矜"等。
同样的道理,有些字可以抓"韵母"来记忆,如"舀"(y3o)和" "(xi4n)两类字,凡韵母是ao的,都写"舀"如:"稻"、"蹈"、"滔","韬"等;凡韵母是ian的,都写" ",如"陷"、"馅"、"焰"、"掐"等。
②抓形旁,记字形。
例如"礻"旁和"衤"旁的字很容易相混,抓形旁就可以把它们区分开来。
"礻"是"示"的变形,古时候"示"旁的字一般同祭祀或祈祷有关系,所以都从"礻",如"神""祥"、"祷"、"礼"、"祖"、"祀"、"社"、"祈"、"祸"、"福"、"祝"、"禄"等;"衤"是"衣"的变形,所以凡同衣物有关系的字都从"衤",如"衫"、"袄"、"袖"、"裙"、"被"、"袜"、"衬"、"袱"、"裤"、"褐"、"补"等。
③抓类推,记字形。
一大批简化字和一部分简化偏旁是可以类推的。
例如汉字偏旁" "'简化作"仓"," "简化为"仑"。
依此类推,凡是用"仓"作声旁的,一律从"仓"如"抢"、"苍"、"沧","疮"、"创"等,凡是用"仑"作声旁的,一律从"仑"如"伦"、"沦"、"轮","抡"、"纶"、"论"等。
掌握这种类推的规律,就不会把"创伤"写成" 伤",把"议论"写成"议"了。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有关汉字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1.了解汉字的特点。
(1)每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方块体,写法各不相同,书写以字为单位。
(2)每个汉字都读成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成一个汉字。
(3)汉字是表意文字,也就是说它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它和语音不发生固定的联系。
由于方言的不同,同一个字可以有不同的读音,而且声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或语素往往要用不同的字来表示,这样又形成大量的同音字。
2.熟悉汉字的造字法。
一般说来汉字的造字方法有以下四种:(1)eq \x(象形)象形是用描摹实物形状来造字的一种方法。
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象形字,如:日、月、山、云、人、手、牛、爪、衣、卉、行、泉等。
(2)eq \x(指事)指事是用抽象的符号或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指示性符号表示意义的一种造字法。
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指事字,如:上、下、寸、刃、本、未、甘、亦等。
(3)eq \x(会意)会意是把意义上可能发生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思的一种造字法。
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会意字,如:兵、北、从、步、采、牧、莫、暮、休、苗、开、伐、明、林、炎、磊等。
(4)eq \x(形声)形声是用形和声两部分拼合在一起来造字的一种方法。
形,即形旁、形符,表示这个字的意义;声,即声旁、声符,表示这个字的读音。
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叫形声字,如:恭、慕、灸、忽、超、钢、雾、梨、湖、忠、泳、鹅、珠、描等。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
据统计,在现代汉字中,形声字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我们学习汉字,主要是学形声字。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排列的位置是多种多样的:①左形右声--江、村、情、姑、按、编、订②右形左声--飘、攻、战、顶③上形下声--箕、宇、窝、雾④下形上声--货、烈、辜、想、裘、梨、烫⑤内形外声--问、闻、闷、辨、辩、阙⑥外形内声--园、房、阅、店、衷、病、围以上六种形式可概括为左右、上下、内外三种关系,其中以"左形右声"的形式占多数,以"上形下声"的形式比较常见。
我国古代所谓"六书"(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把汉字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叫"六书")的说法,除了上面提到的"四书"以外,还有"转注"和"假借"。
"eq \x(转注)"。
就是用同一部首内读音相近、字义相通的字互相解释。
如"颠"、"顶"是一对转注字。
"eq \x(假借)",就是借用已有的同音字来表示语言中的某个词。
如"豆",原指食肉用具,后来借作豆子的"豆",本义消失。
这种情况一开始也可以说写了一个"别字",但流行开来,久而久之,约定俗成,这个"别字"就成了代表这个词的假借字。
"转注"和"假借"都是利用已有的字,而没有产生新字,所以,严格地说来,它们只是用字法,而不是造字法。
3.熟悉汉字的字形。
(1)汉字形体的特点。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独立的方块形体。
书写汉字由起笔到收笔叫"一画"或"一笔"。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是汉字形体的基本要素。
笔画的基本形式是点和线。
点和线在汉字里的位置不同,又有一些变体。
汉字就是由点(、)。
横(一)、竖(丨)、撇(丿)、捺(丶)、提( )、折( )、钩( )等笔画构成的。
例如,书法上所谓的"永字八法",就是指"永"具备上述八种笔画,它体现汉字形体的基本特点。
笔画要靠笔顺的有规律的组织,才能形成汉字。
笔顺就是汉字的笔画顺序。
每一个汉字的写法各不相同,但是它的笔画和结构都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增减。
例如,高低的"低",不能写成" ";训练的"练",不能写成" "。
"杏、呆","压、庄"笔画相同,由于结构不同,成了两个无关的字。
了解了汉字形体的特点,识字就必须认清字形。
(2)汉字形体的演变。
据郭沫若同志考证,汉字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发展历史。
汉字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体不断的演变,主要经历了甲骨文、钟鼎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到现在使用的简化字这样一个过程。
①甲骨文:用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这种文字主要是殷商时代的遗物。
②钟鼎文:(金文),铸刻在金属器物(主要是钟和鼎)上的文字。
这种文字主要是西周时代的遗物。
③篆书:大篆和小篆的统称。
秦朝统一中国后,整理文字,每字规定一种写法,这种字体就是篆书,也叫篆字。
秦统一中国后经过简化的篆书叫做小篆。
秦创制小篆以后,把原来笔画较繁复的篆书叫做大篆。
④隶书: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
秦末开始通行,汉魏普遍使用。
⑤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是从东汉末年一直沿用至今的通行字体。
笔画清楚、平直、结构匀称、紧凑,书写方便。
⑥草书:为书写便捷而连笔写的潦草的一种字体。
广义地说,自有汉字以来,各种字体都有潦草的写法。
东汉以后才有"草书"这一字体的名称。
⑦行书:楷书通行以后,又出现一种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
汉字形体的演变一般是缓慢的、渐进的、总的发展趋势是由繁难到简易。
(3)掌握形似字。
形似字是指汉字中那些形体近似、差别很细微的字。
因为汉字数量多,形体纷繁,而构成字的笔画都是有限的,所以有些字的形状不免有点相像。
这就出现了如"己、已、巳"这类形体相似而意义完全不同的形似字。
归纳起来形似字主要有四种类型:①笔画不同:天(ti1n)--夭(y1o),戍(sh))--戌(x&);②笔数不同:冶(y7)--治(zh@),折(zh6)--拆(ch1i);③部首偏旁不同:冠(gu4n)--寇(k^u),棘(j0)--辣(l4);④笔画相同而安排不同:未(w6i)--末(m^),压(y1)--庄(zhu1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