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至70年代的音乐
- 格式:ppt
- 大小:311.00 KB
- 文档页数:16
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一.上古音乐(约前8000-约前2070)中国音乐的历史,已知的大约已有8000-9000年的历史。
原始乐舞的内容1、关于劳动生产。
2、以自然灾害作斗争或强健身体。
3、祭祀性乐舞。
二.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前11世纪—前211年)夏:在我国历史上统治者都有用大型乐舞颂扬自己的功德的做法,这种形式始于夏代。
《大夏》是歌颂禹治水功绩的乐舞。
周:周代在礼乐制度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宫廷雅乐体系。
周代音乐机构是大司乐。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落,导致其礼乐制度“礼崩乐坏”。
《诗经》约在公元前六世纪中叶编纂成书,据说是由儒家创始人孔子编定的。
它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作品三百零五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都因音乐得名。
“风”是地方乐调,收录当时十五国的民歌;“雅”分大、小雅,多为贵族所作的乐章;“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楚国巫风盛行。
《楚辞》中的《九歌》,其前身就是当时楚国各地包括沅湘一带的民间祭神的歌曲。
《九歌》的音乐也就是所谓的“楚声”,有的歌词每隔一句的末尾用一个语助词,如“兮”、“思”之类,这就是楚地民歌的特色。
乐器古琴是我国古老且富有民族特色的无码弹拨乐器。
古琴有自己的记谱方法(简字谱),至少有1500多年的历史。
古琴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琴曲流传下来。
1、《高山流水》2、《广陵散》三.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公元前221年-公元220)秦汉乐府(前221-220)乐府: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政权,创立了一系列国家制度。
其中包括参照周朝采风制度首次设立的国家音乐机构“乐府”。
到魏晋六朝时,乐府便由机关的名称一变而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
乐府作为音乐机构,其宗旨是收集、整理、加工民间音乐及管理宫廷音乐,这一点对后世的音乐及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音乐形式乐府搜集的最有名的歌曲形式叫“相和歌”。
流行的歌曲的歌词与时代变迁五十年代●1949-1959年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一切都成为我们父辈脑海里抹不去的印记。
那时,雄壮激昂的进行曲是时代的主旋律,因此,纯净的音符也染上了鲜明的政治色彩。
这时期流行的歌曲的歌词绝少儿女情怀,多是抒发对祖国、领袖、英雄、生活的热爱,《我的祖国》、《歌唱祖国》、《浏阳河》、《克拉玛依之歌》、《新疆好》、《草原之夜》、一支支歌唱社会主义、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歌曲,唱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抗美援朝,保家为国,使《英雄赞歌》、《我是一个兵》等“兵歌”广泛流传。
为了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
《九九艳阳天》、《敖包相会》等部分爱情歌曲纷纷登场,它们穿着“新民歌”的袍子,体现一种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为当时的少男少女深深喜爱。
这时期的著名歌唱家,如贾世骏、马玉涛、王昆、郭兰英、胡松华等,均是通过广播电台向听众传播他们精心修饰的歌声,可以说,所有的声音都经过了官方的认可,这些激情高昂的“红色歌曲”,虽历经时代长河的洗刷,但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所透出乐观精神和豪迈气概,使其永葆青春……●六十年代●六十年代这是一个黑暗的年代,经过这个不同寻常的10年的人都会觉得这个年代难以言说,一场狂热的运动、一声拭血的口号或是一种关于饥饿的回忆。
六十年代的词汇:向雷锋同志学习/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反对修正主义/备战、备荒、为人民/以阶级斗争为纲/横扫一切牛鬼蛇神/革命无罪,造反有理/踢开党委闹革命/革命委员会好......这一期间的歌曲的歌词多数都是歌颂社会主义,歌颂毛主席,歌颂共产党,典型的歌曲有《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唱支山歌给党听》《大海航行靠舵手》等。
●七十年代●1970-1980年,这块土地发生了多少大事,家国个体的命运,一会被跌落峰谷,一会又被抛向峰尖,领略着种种的冲击、震动,生成转换的局势一直在此消彼长,而全球化的思潮风云也是前所未有的。
70年代是中国人追求幸福征程的最后的黑夜,许多美丽的幻影划过这夜色,映照着人们,被人们纪念和珍藏;70年代涌动着物质和精神的渴望,这是中国非凡变化的前夜,一个多世纪以来沉郁的辛酸代价,终将有所获得。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的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从不同的时期来探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起步阶段。
当时,中国开始接触到西方音乐,包括摇滚和爵士等。
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音乐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中国摇滚乐和爵士乐开始逐渐在中国流行起来,出现了一些知名的摇滚和爵士乐队,比如音乐天团“The Songsters”,他们在上海一带颇受欢迎。
这一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充满了西方音乐的元素,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起点。
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经历了政治运动的动荡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流行音乐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当时,中国政府开始倡导革命文化,鼓励音乐家们写一些政治内容的歌曲,比如《东方红》和《义勇军进行曲》等歌曲成为了当时的流行曲目。
中国流行音乐也开始引入了一些民族音乐元素,比如民歌和京剧等,这些元素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了独特的中国风格。
21世纪至今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一些新的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传播的新渠道,一些音乐平台的兴起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些新的音乐风格也开始在中国流行音乐中出现,比如电子音乐、嘻哈音乐等,这些音乐风格为中国流行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
与此中国的一些音乐人也开始受到了国际音乐的影响,他们开始向国际音乐市场发展,一些中国音乐人的音乐作品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总结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一个融合、创新和发展的过程。
从最初的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到引入民族音乐元素,再到21世纪的互联网传播和多元化音乐风格,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不断地吸取外来的音乐元素,融入中国传统音乐,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也体现了中国音乐人对音乐创作的探索和追求,中国流行音乐的未来也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谈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合唱歌曲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合唱歌曲。
这些歌曲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风貌,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最强音。
关键词: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合唱歌曲在各类音乐体裁中,合唱歌曲是影响最广、作用最大、受众最多,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
因为它和时代血肉相连,它反映了时代。
时代为合唱歌曲提供了生活素材、主题和创作的动力,时代选择那些反映时代精神,反映群众心声,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形象鲜明、音乐语言生动的作品,这也正是这些合唱歌曲流传至今的真正原因。
新中国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音乐创作方面涌现了大量的合唱作品,为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和中国历史的发展增添了璀璨的一页。
在中国现代合唱作品中,有哪些作品最具有时代特征,最具有时代的烙印,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在那个时期的精神风貌,这些合唱歌曲就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一、20世纪5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合唱歌曲《歌唱祖国》《歌唱祖国》是一首划时代的经典歌曲,从它诞生至今,一直受到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华人的喜爱。
这首合唱歌曲由王莘同志创作于1950年9月。
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深厚感情,向往着祖国光荣幸福的未来,用凝练集中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
因此,这也是一首思想性强,艺术性很高的革命颂歌。
这首合唱曲是 D大调,四二拍,具有进行曲的一些特点,为三段体结构。
歌曲的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具有副歌的性质,它的歌词概括集中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
歌曲的第二乐段共有三段歌词,它是歌曲的主体部分。
第一段歌词概括了英雄的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团结奋斗的精神;第二段歌词概述了我国的建国之本――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第三段歌词概述祖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而保证祖国前途光明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这个乐段的音乐特点是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体现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70年代1.1970年《红亮的心》2.1975年《小螺号》3.1979年《雨中即景》4.1972年《北京的金山上》5.1970年《北风吹扎红头绳》6.1972年《打起手鼓唱起歌》※7.1977年《边疆的泉水清又纯》8.1979年《我爱你中国》9.1971年《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10.1979年《绒花》11.1970年《洁白的羽毛寄深情》12.1974年《红星照我去战斗》13.1979年《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14.1979年《乡恋》※15.1979年《卖汤圆》16.1979年《八月十五月儿圆》17.1977年《我是一片云》18.1977年《雁儿在林梢》19.1975年《渔家姑娘在海边》20.1974年《映山红》21.1978年《妹妹找哥泪花流》22.1973年《小号手之歌》23.1972年《南海姑娘》※24.1979年《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25.1979年《美丽的草原我的家》26.1979年《我们的明天比蜜甜》※27.1978年《吐鲁番的葡萄熟了》28.1975年《在水一方》※29.1975年《往事只能回味》※30.1977年《北国之春》※31.1979年《蜗牛与黄鹂鸟》32.1979年《我爱你塞北的雪》33.1975年《阿瓦人民唱新歌》34.1978年《兰花草》35.1978年《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36.1979年《假如你要认识我》※37.1979年《驼铃》※38.1978年《又见炊烟》※39.1978年《月朦胧鸟朦胧》40.1979年《千言万语》※41.1978年《捉泥鳅》42.1975年《小城故事》※43.1973年《路边的野花不要采》※44.1979年《生活是这样美好》※45.1975年《再见我的爱人》46.1975年《沂蒙颂》47.1975年《赤脚医生向阳花》48.1978年《闪光的日子》※49.1972年《我是公社小社员》50.1970年《一见你就笑》51.1979年《青春多美好》※52.1974年《海韵》※53.1979年《马背摇篮》※54.1979年《雁南飞》55.1976年《浪子心声》56.1979年《太阳岛上》※57.1971年《沙家浜》58.1978年《小李飞刀》※59.1975年《一帘幽梦》※60.1976年《何日君再来》※61.。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上海滩,那时候流行音乐由爵
士乐和流行歌曲组成。
这个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了外国乐团和歌手的影响。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开始展现自己独特的风貌。
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变化,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一段较为封闭的时期。
在此期间,
民歌成为了主流音乐,但是这段时期的歌曲大多具有革命主义的味道。
改革开放以及改革时期的经济发展,给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80年代,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催生了中国摇滚乐和流行歌曲的新发展。
那个
时候的歌曲主题多样化,内容包括爱情、友谊和对生活的思考等。
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电子音乐开始进入中国,流行音乐的多样化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而且,流行音乐开始向亚洲乃至世界发展。
许多中国艺术家在这个时期获得了国际音乐奖项。
近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迅速。
不同类型的音乐被引入中国,包括嘻哈音乐、
R&B音乐和电子音乐等。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越来越庞大,国内外的音乐节和演唱会层出不穷。
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且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跌宕起伏,经历了从受外国音乐影响到形成独特风格的过程。
尤其是在经济改革和开放以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肯定会继续发展壮大,与世界音乐接轨。
红色歌曲这首歌是歌颂我国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另外《东方红》是歌颂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春天的故事》是歌颂第二代领导集体的。
一首歌标志一个时代,标志一代领导人——这是很有中国特色的歌曲创作。
《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通过这样三首歌,历史被连在了一起;同时,歌曲也琥珀般地凝固在了历史中。
中国一直是有这样的人文传统的:30年代的《大刀进行曲》,40年代的《解放区的天》,50年代的《志愿军战歌》,60年代的《谁不说俺家乡好》,70年代的《北京颂歌》,80年代的《祝酒歌》…… 每首歌都像历史的一面旗帜——引导当时的人,触摸后来的人。
《走进新时代》创作于1997年十五大前夕,抒发了世纪之交的昂扬情怀。
1958年元旦,影片定为《祖国颂》在全国献映,这首主题歌强烈地扣动了亿万人民的心扉,于是,从喀拉昆仑哨所到东海之滨,从乌苏里江畔到“天涯海角”到处回旋着《祖国颂》这雄伟辽阔、优美动人的歌声。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喜爱上这首歌,多少年来每当“五一”、国庆这样盛大的节日,都要播放它。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
诗人光未然1935年8月曾经创作出歌词《五月的鲜花》,歌中唱道:“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歌词经谱曲后广为传唱。
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当时西洋音乐的影响逐渐进入中国。
然而,中国流行音乐真正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蓬勃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的流行音乐受到了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和社会风潮的影响。
1950年代195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开端。
当时,中国政府鼓励创作宣传社会主义的音乐。
1950年代的流行音乐主要是民族音乐和戏曲。
这些音乐旋律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和愿望。
196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转折点。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开始更加开放和自由,年轻人对于机械音乐、舞蹈音乐和摇滚乐的兴趣也开始在中国崛起。
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了外国音乐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音乐。
这些音乐的成功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197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
国家鼓励音乐人创造更多的独立音乐作品,并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更加多样化,包括流行歌曲、摇滚乐、民谣、电子音乐和嘻哈音乐。
此时期的音乐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意性。
1980年代,中国流行乐坛更进一步地推广了摇滚乐、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
这些音乐不仅仅在中国大陆流行,还吸引了一些海外华人的关注和欣赏。
在此时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多样性更加突出,包括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元素。
19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流行乐坛更加重视音乐的商业价值,各种音乐电视台、电台,唱片公司等等的崛起,也让音乐人更加有机会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
此时期的流行音乐更注重流行潮流和市场需求,崛起了许多中国的流行歌手和音乐乐团。
2000年代至今200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繁荣的时期,盗版音乐的台风一扫而空。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年轻人对于音乐、时尚的追求越来越高,中国流行乐坛也逐渐向全球市场拓展。
现在的中国流行音乐不仅注重音乐的个性和特点,还注重音乐的品质和技术,比如说声音效果和视觉效果。
另外,中国的流行音乐也越来越多地将不同的音乐文化融入其中,体现了中国音乐多样性的特性。
70后经典老歌500首70年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今回顾70年代的经典老歌,不仅是回忆曾经的时光,更是感受那个特殊的时代氛围。
以下是我认为的70后经典老歌500首的精选,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音乐充盈的岁月吧。
197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在不断膨胀。
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主要以歌颂祖国、宣扬革命主题为主,以李谷一、邓丽君等为代表的一批歌手红遍大江南北。
其中,《黄河大合唱》是那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激越的歌词和嘹亮的旋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豪情壮志。
而在民间流传的歌曲中,充斥着对生活的真挚情感的表达。
《匆匆那年》、《追梦人》等歌曲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理想的追求,让人们在时光的长河中找到了共鸣。
这些歌曲温暖而真实,带给人们对美好回忆和无限期望。
70年代的音乐不仅丰富多样,还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元素,这使得中国音乐更加多样化。
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引入,使得年轻人开始尝试摇滚和流行音乐。
那个时期的歌手如王菲、张学友、刘德华等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用自己的音乐表达情感,引领了年轻人的时尚潮流。
《红豆》、《一路上有你》、《后来》等歌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至今依然被人传唱。
70后经典老歌不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也成为了一代人的信仰和标杆。
这些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令人陶醉的旋律,让我们回味无穷。
同时,它们也见证了中国音乐从起步到繁荣的历程,为后来的音乐人树立了榜样。
70年代的音乐,它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是年轻人的青春记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陪伴着那些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日子,鼓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回顾70年代的经典老歌,我们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曾经年少的时光,感受到了最真实的情感和温暖的味道。
70后经典老歌,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
它们的存在不仅让我们忆起那些难忘的岁月,也让我们反思和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些歌曲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灵魂上的震撼和启示。
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
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
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
(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开始不断涌进国内。
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
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
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
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3)多方位的尝试和走向繁荣。
“港台风”持续了较长的一个时期后,人们变得冷静了,听久了港台歌星的嗲声嗲气,洋腔洋调,已不满足歌曲中的风花雪月,柔情蜜意,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通俗音乐创作的出路。
这样“西北风”便应运而生。
其代表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我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心愿》、《我们是黄河,我们是泰山》,以及电影《红高粱》插曲《妹妹曲》等。
“西北风”代表了自邓丽君以来的阴柔的演唱风格的转变,在音乐观念上是对港台流行音乐、南方及中原音调为主的我国音乐创作现状以及前几年流行音乐界“阴盛阳衰”现象的一种逆反。
70年代发表的歌曲70年代是中文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许多经典的中文歌曲在这个时期诞生。
以下是一些70年代发行的著名中文歌曲:1. "月亮代表我的心" - 邓丽君(1977)2. "一剪梅" - 陈百强(1979)3. "恋曲1980" - 罗大佑(1979)4. "恰似你的温柔" - 邓丽君(1977)5. "童年" - 杨洪基(1978)6. "爱拼才会赢" - 谭咏麟(1979)7. "朋友" - 陈奕迅(1997)8. "我的祖国" - 郭兰英(1979)9. "大海" - 张雨生(1986)10. "明天会更好" - 群星(1986)英文歌曲:1. "Stairway to Heaven" - Led Zeppelin (1971)2. "Bohemian Rhapsody" - Queen (1975)3. "Hotel California" - Eagles (1976)4. "Born to Run" - Bruce Springsteen (1975)5. "Imagine" - John Lennon (1971)6. "Stayin' Alive" - Bee Gees (1977)7. "American Pie" - Don McLean (1971)8. "Superstition" - Stevie Wonder (1972)9. "Sweet Home Alabama" - Lynyrd Skynyrd (1974)10. "Roxanne" - The Police (1978)这些歌曲至今仍广受欢迎,成为了音乐史上的经典之作。
七十年代的歌曲大全100首1、《七里香》——周杰伦2、《茉莉花》——赵传3、《玫瑰花的葬礼》——小虎队4、《浪蝶》——草蜢5、《中国话》——刘文正6、《小芳》——陈淑桦7、《天台》——张国荣8、《甜蜜蜜》——罗文9、《情人》——罗大佑10、《死了都要爱》——韩红11、《怀念》——卢冠廷12、《女人花》——林忆莲13、《我只在乎你》——邓丽君14、《情书》——林沉流15、《一曲相思》——潘越云16、《我只能想念你》——苏芮17、《冰雨》——费玉清18、《无所谓》——张宇19、《天长地久》——郑中基20、《三个人的游戏》——彭羚21、《星晴》——童安格22、《李香兰》——祁隆23、《梦中的婚礼》——林忆莲25、《南山南》——张学友26、《火车叨位去》——齐秦27、《青蛙》——苏芮28、《阿司匹林》——陈淑桦29、《爱把烦恼都忘了》——李克勤30、《千里之外》——陈慧娴31、《把你爱像少年》——林忆莲32、《往事只能回味》——金沙33、《北方有灯》——周华健34、《梅花三弄》——杨洪基35、《细水长流》——费玉清36、《月亮代表我的心》——鄧麗君37、《一生何求》——南拳38、《再见二丁目》——胡德夫39、《天意》——张宇40、《明天会更好》——郭树清41、《但愿人长久》——林忆莲42、《追》——张学友43、《使命》——郭采洁44、《老男孩》——罗大佑45、《友情岁月》——李健46、《在水一方》——戴佩妮47、《夜夜夜夜》——小虎队48、《三两下》——李克勤50、《谢谢你的爱》——齐秦51、《一句顶一万句》——乌兰图雅52、《半缘修道》——潘迎紫53、《烈女》——万芳54、《新月到元宵》——毛宁55、《偏偏喜欢你》——陈淑桦56、《杀夜》——林忆莲57、《憧憬》——草蜢58、《一曲相思成歌》——黄耀明59、《太阳出来了》——关雨霏60、《手牵手》——谭咏麟61、《月光》——黎明62、《一路上有你》——张学友63、《天国的嫁衣》——黄凯芹64、《不了情》——梁静茹65、《情歌》——苏芮66、《诉衷情》——黎明67、《爱不精通》——罗大佑68、《两个人的距离》——戴佩妮69、《朋友》——谭咏麟70、《爱到永恒》——赵传71、《搏击》——郭富城72、《认错》——李克勤73、《双截棍》——小虎队74、《长相随》——陈淑桦75、《十指连心》——黄凯芹76、《我多喜欢你》——黄耀明77、《梅婆》——陈慧琳78、《永恒的魔力》——莫文蔚79、《吻别》——张学友80、《烟花易冷》——周华健81、《多情自古伤离别》——童安格82、《够我用》——卢冠廷83、《千言万语》——金沙84、《祝我生日快乐》——草蜢85、《半个月亮爬上来》——齐秦86、《男孩》——林忆莲87、《太多》——戴佩妮88、《这一生关于你的风景》——徐小凤89、《情深深雨蒙蒙》——林沉流90、《少年游》——李健91、《明年今日》——邓丽君92、《我怀念的》——潘越云93、《爱只是传说》——乌兰图雅94、《昨夜情》——胡德夫95、《红旗飘飘》——黎明96、《笑忘书》——陈慧娴97、《只要有情人》——郭采洁98、《看花》——杨洪基99、《梦里水乡》——南拳 100、《花心》——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