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红旗颂》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9.55 KB
- 文档页数:3
红旗颂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记住《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2.了解管弦乐的乐队编制
过程与方法:1.在反复聆听、模唱、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熟悉作品《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2.通过欣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理解“红歌”的真正含义。
“爱国”是永恒的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学唱,理解“红歌”的含义,使学生了解颂歌题材以及这类题材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感受作品中赞美祖国、祝福祖国的爱国情愫。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充分感受、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情感。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
三、教学过程。
红旗颂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红旗颂音乐教案引言:《红旗颂》是中国音乐界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激励人们为了祖国的繁荣和幸福而奋斗。
本教案旨在通过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旗颂》的背景、意义和艺术特点。
2.学习歌曲的歌词、旋律和伴奏部分。
3.通过歌唱和演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音乐表演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和掌握《红旗颂》的歌词和旋律。
2.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3.掌握基础的音乐演奏技巧。
三、教学准备:1.音乐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红旗颂》的音乐录音或视频资源。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入歌曲(5分钟)1.播放《红旗颂》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2.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和情感表达。
3.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意义。
活动二:歌曲学习(15分钟)1.逐句学唱《红旗颂》的歌词。
2.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和情感表达。
3.分组合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三:旋律学习(20分钟)1.学唱歌曲的旋律部分。
2.使用指法标记或简谱,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的上下行走。
3.分角色合唱,加强对旋律的熟悉。
活动四:伴奏学习(25分钟)1.示范钢琴或吉他伴奏的基本和弦。
2.教导学生合唱时的节奏感和跟随伴奏的技巧。
3.让学生自由选择乐器,担任伴奏手。
活动五:综合演练(20分钟)1.全班合唱《红旗颂》,融合歌词、旋律和伴奏。
2.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歌唱比赛,展示《红旗颂》的演唱才艺。
2.邀请学生进行创意表演,展示《红旗颂》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
六、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2.评估学生的歌唱准确度和音乐表演技巧。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红旗颂》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培养了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下次教学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分享,拓展他们对祖国相关音乐作品和文化的了解。
红旗颂教案第一篇:红旗颂教案《红旗颂》教学实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欣赏《红旗颂》,感受音乐的庄严深情的爱国情感。
2、了解作品的相关音乐知识,了解管弦乐曲。
乐曲中不同的音乐情绪所表达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音乐资料让学生直观的了解作品的相关内容。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欣赏《红旗颂》,抒发学生们对祖国以及“国旗”、“ 国歌”的热爱之情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2、充分发挥联想与想象,体会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课间播放《红旗颂》,先让学生们伴随着上课铃声和《红旗颂》一起进入课堂。
一、导入:介绍各国的国旗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红旗颂》。
二、新课教授:让学生完整听一遍红旗颂,听完之后回答问题,说出感想。
1创作背景:红旗颂是由中国大陆作曲家吕其明创作的交响诗,该作品于1965年创作并首演成功。
红旗颂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情景。
同样,它以宏伟庄严的歌唱性的旋律,表现了中国人民在红旗的指引下,英勇顽强,奋发向上的革命气概,热烈讴歌了伟大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2介绍作品曲作者:吕其明(1930.5—),中国最杰出的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
以其管弦乐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一批大气磅礴的交响乐杰作,开一代先河,奠定了他在中国音乐史上不可撼动的地位。
3作品体裁: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交响诗只有一个乐章,一个主题贯穿始终。
4了解作品的相关音乐知识:管弦乐队。
弦乐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木管乐器组:单簧管、双簧管、大管、长笛;铜管乐器组:小号、圆号、长号;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军鼓。
乐队的编排形式:乐队编排是多种多样的。
按惯例,交响乐团根据不同种类乐器的声音微妙程度和演奏的难度来排列乐器组。
弦乐器身居高位,木管乐器随后,铜管乐器其次,打击乐器则排在最后。
红旗颂教学设计《红旗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2)学生能够欣赏《红旗颂》,感受其音乐情感和艺术魅力。
(3)学生能够演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提高音乐表现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聆听、分析、演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欣赏《红旗颂》,感受其音乐情感和艺术魅力。
(2)演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提高音乐表现力。
教学难点 (1)理解《红旗颂》的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2)体会《红旗颂》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讲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了解。
欣赏法 播放《红旗颂》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聆听欣赏,感受其音乐情感和艺术魅力。
分析法 引导学生分析《红旗颂》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理解其音乐结构和表现手法。
演唱法 让学生演唱《红旗颂》的主题旋律,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讨论法 组织学生讨论《红旗颂》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创作法 鼓励学生根据《红旗颂》的音乐风格和主题,进行音乐创作或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 2. 3. 1. 2. 1. 2. 3. 4. 5. 6.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激昂的音乐,如《义勇军进行曲》,营造出庄严、热烈的氛围。
(2)提问学生:“这段音乐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红旗颂》。
讲授新课 (1)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
(2)讲解《红旗颂》的音乐结构,如引子、主题、展开部、再现部等,让学生了解作品的整体框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时代变迁中的中国音乐红旗颂说课稿
《红旗颂》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及地位
本堂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的第2节“时代变迁中
的中国音乐”中第三部分的内容——“红旗颂”。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时代的关系,感受时代中的音
乐,触摸音乐与时代的脉搏,充分体验优秀音乐作品带给人们对不同时代的追忆、感悟、希望......
从而认识到音乐与时代的紧密关系:时代造就音乐风格,音乐传承时代
特征。
本节课以气势磅礴的《红旗颂》,乐观豪迈的《祝酒歌》,带领学生穿越
音乐时空,回到红色年代,感受音乐中的澎湃激情,同时也学会理性思考:“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与创作方式的影响”及“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
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作曲家吕其明、施光南,欣赏他们的优秀作品——管弦
乐序曲《红旗颂》与歌曲《祝酒歌》,感受作品中的时代气息,认识音乐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红旗颂红旗颂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
2.掌握《红旗颂》的歌曲内容和表演方式。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了解《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分享红旗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思考红旗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特殊意义。
–讲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2.掌握《红旗颂》的歌曲内容和表演方式–听取歌曲《红旗颂》录音,学习歌曲的词曲。
–分析歌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让学生体会到歌曲中的情感和力量。
–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节奏、音准和情感的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排练,形成整齐的歌唱合唱队伍。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合唱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定期组织合唱比赛,展示每个小组的实际排练效果,增强学生的竞争欲望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了解《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1.制作PPT分享红旗的象征意义和红旗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特殊意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歌曲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二课时:学习歌曲的内容和表演方式1.听取歌曲《红旗颂》的录音,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曲调和歌词。
2.分析歌词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让学生理解歌曲中传递的情感和力量。
3.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包括节奏、音准和情感的表达。
第三课时:合唱排练和团队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进行合唱排练,指导学生合理分工和协作。
2.定期组织合唱比赛,让学生展示每个小组的实际排练效果,增强竞争欲望和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学生对《红旗颂》背景意义的理解和对歌曲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2.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比赛,评选出排练效果最好的小组,并对优秀小组进行奖励。
五、教学资源1.PPT:《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介绍。
2.音频:《红旗颂》的录音。
六、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学习其他革命歌曲,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和对音乐的认识。
红旗颂音乐教案红旗颂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红旗颂的歌曲,了解红旗颂的文化含义,掌握歌曲的歌词,并能够正确演唱。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完成音乐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表演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红旗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新课1. 导入:播放红旗颂音乐,让学生感受红旗颂的音乐韵律和激情。
2.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问:你们对红旗颂这首歌曲有什么了解?你们对这首歌曲有什么感受?Step 2 学习歌词1. 学习歌词:老师带领学生认读歌词,在学习歌词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歌词的内容进行理解和解释。
2.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学习歌曲的一部分歌词。
让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3. 分组表演: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合成一首完整的歌曲。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和表演能力。
Step 3 音乐欣赏1. 倾听红旗颂:再次播放红旗颂音乐,学生倾听和感受音乐。
2. 分析音乐要素:引导学生分析红旗颂的音乐要素,如节奏、旋律、和声等。
3. 讨论意义:让学生思考红旗颂的音乐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意义。
共同探讨和分析。
Step 4 情感培养1. 分享感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红旗颂的感悟和想法,鼓励学生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
2. 演唱红旗颂:学生集体演唱红旗颂,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爱国之情。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再次强调红旗颂的意义和重要性。
4. 结束:结束本节课,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祖国、关心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Step 5 课后拓展1. 唱红新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表演其他具有爱国主题的歌曲,继续培养爱国情感。
2. 参观红旗颂相关场馆:组织学生参观红旗颂相关的场馆,如红旗台、红旗广场等,进一步加深对红旗颂的了解和体验。
红旗颂音乐教案教案标题:《红旗颂》音乐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演唱《红旗颂》。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民族英雄,培养爱国精神。
3.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通过歌唱表达自己的思维、情感,培养学生创造性和艺术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红旗颂》的歌词和唱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把握歌曲的情感和表现力。
三、教学准备:音乐播放设备、录音机或手机等。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简要介绍一下《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
2. 具体教学步骤:(1)播放录音—先让学生听一遍《红旗颂》的音乐,使学生对歌曲有个初步的了解。
(2)引导唱歌—让学生根据录音,跟唱《红旗颂》,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发音准确。
(3)分段学唱—按歌曲的结构分段学唱,先让学生掌握一个小段的歌词和唱法,然后逐渐拼接起来。
(4)整体唱歌—让学生全班一起唱《红旗颂》,体验团结合作的乐趣。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来进行歌曲演唱,其他小组则进行评判。
评判可以从音准、节奏、表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4. 进行合唱:将各小组的代表进行合唱,展示全班的艺术风采。
5. 点评与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同时,对《红旗颂》这首歌的意义和作用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递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后记:通过这个教案,希望能使学生对《红旗颂》有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英雄的敬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艺术素养。
《红旗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作曲家吕其明及其创作的其他作品。
了解“变奏”“配器”等音乐知识。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音乐体验(演唱红旗颂主题)、肢体的体验(为呈示部、展开部红旗主题挥拍)让学生走进音乐,理解音乐。
③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与老年合唱团及陈莉莉演唱的《红旗颂》的对比聆听,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感悟“音乐与时代的关系”,感悟我们要在继承前辈的基础上更要发扬创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欣赏,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体验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真正做到在聆听音乐中能积极进行理性思考。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观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的视频资料,重温当年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在举世瞩目的这一刻,音乐纪录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也为奉献了青春和生命的英雄们谱写了一页页辉煌的时代乐章。
(二)新课学习1、分乐段欣赏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同学们可能对管弦乐曲有一种天生的敬畏,认为听不懂,我在反复聆听后把乐曲分为“找红旗——忆红旗——頌红旗”三部分,今天就让大家循着这个思路,去了解这部作品。
)①找红旗:引子和呈示部引子:带问题聆听。
完成素材来源于国歌,和最后一句为国歌第一句这两个问题。
呈示部:引导学生有国歌响起的地方,就有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找到呈示部红旗主题音乐。
继而对红旗主题音乐进行分析。
(具体问题为:红旗主题描绘了什么样的场面?主题音乐演奏了几遍,有何不同?)(当人们遇到特别高兴的事情时,以我们的表现引入忆红旗部分)②忆红旗:连接部和展开部连接部:引导学生感受优美旋律,与双声部的模仿,向一位老人向我们讲述他的历程,双声部的模仿,又是对讲述着的回应与附和。
展开部:通过对问题的探讨(红旗主题有何变化?仿佛看到了什么场面?)引出呈示部主题与展开部主题的对比。
(了解作曲家经常用的创作手法:变奏)为加深同学们对两个主题的理解,建议同学们用身体参与一下,想象自己是个指挥大师,体会两个主题的音乐形象。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作曲家吕其明。
2、了解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3、认识三连音节奏型。
.能力目标:1、学会演唱《红旗颂》呈示部主题音乐。
2、跟随音乐划节拍。
情感目标:1、理解《红旗颂》融入社会和鸣、成为时代旋律。
2、理解五星红旗凝聚的革命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能通过聆听、试唱、对比、实践等,对乐曲产生更深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节奏、速度等要素来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各种情感,理解五星红旗凝聚的革命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积极思索,通过聆听、对比、分析、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逐步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导入:重温开国大典、导入课题。
新课学习:介绍作者吕其明。
介绍创作背景。
总听:1、初步体验作品。
2、通过分析红旗主题三次出现,认识作品的结构。
分听:(分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跟随音乐的速度力度打节拍。
)引子——认识三连音。
呈示部——聆听优美的红旗主题旋律,感受速度力度。
表达了革命胜利的喜悦,对红旗的热爱。
学唱:呈示部红旗主题(提示学生注意音准、时值)。
学做指挥:呈示部红旗主题旋律。
连接部——分析旋律走向。
回忆峥嵘岁月。
展开部——感受速度力度和进行曲音乐风格。
赞扬中国人民前进不止的英雄气概。
学做指挥:展开部红旗主题旋律。
再现部——红旗主题再现情绪更加热烈。
表达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
尾声——再次奏响号角主题。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决心。
总结:红旗为主题三次出现表达的情感。
讨论:《红旗颂》为什么能成为红色经典?伴随时代旋律融入、时代和鸣。
拓展活动:唱出赞美红旗的歌曲,用歌声表达五星红旗凝聚的爱国深情!总结本堂课内容:布置作业:感受时代旋律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
《红旗颂》说课教案参考《红旗颂》说课教案参考《红旗颂》说课教案参考一、【课例主题】:本课以“红旗颂”为主题展开,用祖国开国大典升起新中国第一面国旗的“历史回眸”方式导入,学生在心情万分激动地同时“走入”音乐的殿堂,从而体会作者对红旗的无限深情,以及对祖国深深的爱。
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情绪、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熏陶,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表现音乐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受益终生。
二、【课例背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春风,我国中学音乐教育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直以来,以营利为目的大量商业炒作的流行音乐迅速流向校园,充斥着学生的耳畔,左右学生的音乐鉴赏及审美能力。
新课程改革给学校的音乐教育发展提供了机遇,课本选用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
本节音乐鉴赏课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主动熟悉并演唱新中国成立后优秀的`管弦乐作品,使学生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目标】:1.感受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进而激发对伟大祖国、对国旗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聆听、参与、体验等活动,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能了解"红旗"象征着革命,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掌握音乐作品的主题,了解乐曲的结构。
【教学重点】:感受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对塑造音乐形象所起的作用。
【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体会音乐作品蕴涵的情感内涵。
四、【教材分析】:交响序曲《红旗颂》为作曲家吕其明所作,1965年5月作为"上海之春"的首次演出开幕曲.作曲家以充满激情的笔触赞颂了象征革命的红旗,讴歌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
2023年《红旗颂》音乐教学设计《红旗颂》音乐教学设计1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的:感受乐曲《红旗颂》的雄伟气概,体验调性转换和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感受乐曲的气概,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具打算:录音机、观赏磁带、钢琴、投影主旋律谱、录像机、电视机、《红旗颂》演奏录像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导言:同学们,今日我们一起来观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出示标题以及作者)二.作者简介:吕其明,1930年出身于安徽,11岁参与新四军文工团,曾得到老一辈音乐家的细心指引。
解放后任上海电影乐团团长,从事音乐创建,先后为《铁道游击队》、《南昌起义》等三十多部电影作曲,其中有不少插曲如《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始终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流传至今,久唱不衰。
此外,还创作了十多首大中型器乐曲,《红旗颂》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965年。
三.复习管弦乐队学问:师:管弦乐队就是以管弦乐器为主的乐队。
你还记得有哪几类乐器组成的?生:弓弦乐器、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四.观赏乐曲1.交谈导入:师:从标题看怎么理解《红旗颂》?生:歌颂“红旗”。
师:歌颂的形式有诗歌、散文、歌曲,而单纯用音乐歌颂红旗的大家听的不多,今日我们观赏的就是用音乐的手段歌颂红旗,用乐器的不同色调烘托气氛。
当我们仰视五星红旗时,自然就会想起一首庄重的歌,你能说出是什么歌吗?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哼出《国歌》的前奏)2.初听全曲,听辩曲中熟识的《国歌》音调:(要求学生在观赏过程中用举手的动作表示所听到的熟识的音调。
)3.随琴声哼唱主题音乐,加深对这一颂歌音调的感受与理解。
(投影主旋律谱)4.介绍乐曲结构,了解作品规格:师:作品采纳了带再现的'三部结构:A+B+A(板书)5.分段赏析:(插入解说,感受气概,理解内涵)⑴.A段:(第一段)起先以小号奏出《国歌》音调为素材的雄壮雄伟的引子,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情和庄重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华蜜激荡的回忆之中:啊!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天安门广场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今站起来了……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调显得更加光明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情的情景。
第三单元音乐与时代第二节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目标:1、出不了解建国后3()年我国音乐蓬勃发展的状况即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的影响。
2、熟悉作品的主题音乐,记住《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3、在评论作品中学会理性思考:“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与创作方式的影响”、“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作用”。
教材重点难点:音乐在时代变迁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播放《五星红旗》这首歌曲表现什么内容?在各类比赛、重大活动、庆典活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是无数中国人的象征和骄傲,回顾历史,在开国大典上,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同时,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崛起。
红旗是团结的象征,力量的象征,胜利的象征,在这个伟大历史时刻,音乐记录了这个伟大历史壮举,今天我们来欣赏一首管弦乐曲《红旗颂》。
三、新授课曲目一《红旗颂》请同学们谈谈在乐曲中你听到了哪些熟悉的旋律?乐曲个你怎样的感受?这是作曲家吕其明在1965年写的一首标题性管弦乐曲,作业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五星红旗的指引下,以《国歌》为素材,引出歌颂红旗的主旋律,我们来了解一下吕其明。
(简介)之所以有这样的气势,曲作者使用丰富的音乐语言对红旗实行了赞颂,下面我们通过情绪、节奏、速度、力度来分析一下这部作品。
作品分析:(通过聆听,分析你所听到的每一段落。
)情绪节奏速度力度引子国歌音调催人奋进紧凑中速稍快 F第一乐段红旗主题歌颂赞美舒展中速稍慢MF(红旗再再升起,人们热烈欢呼的场面)第二乐段峥蛛岁月柔和舒展稍慢P转F 实行曲风格坚定有力紧凑中速稍快(踏着时代的步伐奋勇前进)第三乐段红旗再现歌颂赞美舒展稍慢F转FF (歌颂祖国、歌颂党)尾声国歌音调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曲式结构:引子+A+B+尾声这种结构我们称为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
人们咱红旗、颂红旗,用最美的旋律来颂扬红旗,你们听后有什么样的感受?曲目二《保卫黄河》请同学们说说你了解的《黄河大合唱》。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教案【摘要】:【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建国后30年我国音乐蓬勃发展的状况及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的影响。
2、熟悉四个作品的主题音乐;记住《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3、在评论作品中,学会理性思考:“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与创作方精品源自政治科【课题】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学时】1学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建国后30年我国音乐蓬勃发展的状况及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和创作方式的影响。
2、熟悉四个作品的主题音乐;记住《红旗颂》的主题旋律。
3、在评论作品中,学会理性思考:“时代主题对音乐的题材与创作方式的影响”、“音乐在时代变迁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重点】欣赏作品【教学难点】目标3【预习导学】一、《红旗颂》【背景搜寻】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也得到空前的提高。
祖国日益昌盛、发展前景广阔而美好,作曲家吕其明由衷地欣喜和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充溢于他所创作的这部音乐作品——管弦乐序曲《红旗颂》当中。
这部作品创作于1965年春,同年5月,弦乐团联合首演。
《红旗颂》成为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深刻思想感情内涵的优秀中国管弦乐作品。
而这部作品自首演之后,常常成为重大音乐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曲目。
2003年,第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暨北京首届交响乐演出节开幕式音乐会演出的第一个作品,就是由中国爱乐乐团在德国人克劳斯•韦瑟的指挥下演绎的“红色经典”——吕其明的《红旗颂》。
【吕其明】(1930——)安徽无为县人,作曲家。
1955年后在上海电影制片厂任作曲。
代表作品有:交响诗《铁道游击队》、序曲《红旗颂》、交响叙事诗《白求恩》等。
还有《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歌曲百余首。
(二)《洪湖主题随想》挖掘你的潜能铸造巨大的成功成功源于合作【背景搜寻】这首作品是二胡演奏家闵慧芬根据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唱段改编而成的。
学情分析1、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
首先,以前学生的音乐课在相当程度上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许多学生没有学习音乐的机会,渐渐地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
其次,目前的音乐教材内容太单一,离学生的欣赏实际能力相差甚远,同时由于没有相关的乐理知识,学生往往对老师的讲解一知半解,不能形成相应的系统,给音乐欣赏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第三,由于音乐课在以前的学校课程中不受重视,音乐教师的地位相应也就不太高,所以有些教师的责任心也就随之下降,课堂教学出现较随意的现象,教学效果当然也就不尽如人意,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原因。
2、流行音乐成为学生主流音乐。
中国的民族音乐是一个丰富的宝藏,可是现今对民族音乐的宣传和流行音乐相比却少之又少。
音像店里、电视里到处是流行音乐,一些流行音乐的歌手也成了这个社会的一些主流人物,成为一些青少年模仿的偶像。
流行音乐的特点是比较轻松,贴近生活,张扬个人的感受,较得到大众的认同,青少年喜欢轻松快乐的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大部分流行音乐的整体品位不高,真正适合青少年的流行音乐很少,这也让音乐教师的选材产生一定的困难。
3、学生音乐知识贫乏。
在现行的教育中,音乐知识通常被认为是不太重要的。
文化课有统一的考试,有升学的压力,而音乐通常只是被理解为唱唱跳跳玩玩,小学和初中时对音乐知识的学习比较零散,有些学校甚至就不讲音乐知识,给学生放放歌、听听歌,有什么比赛就参加一下,搞个活动什么的,就当成了音乐教学的全部。
却从根本上忽视了音乐其实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社会公众的音乐素质偏低,音乐知识的普遍缺失也是导致学生音乐知识贫乏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环境因素。
4、学生渴望学习多种音乐形式。
由于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喜欢音乐的,可是在欣赏一些较严肃的音乐时却无法欣赏,这让他们也感觉到自己的局限,所以也迫切想提高自己的音乐素质。
同时,一些学生除了流行音乐,很少接触其它形式的音乐,因此有一定的好奇心,想去感受更多形式的音乐,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时代变迁的中国音乐——红旗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作曲家吕其明。
2、了解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3、认识三连音节奏型。
.
能力目标:
1、学会演唱《红旗颂》呈示部主题音乐。
2、跟随音乐划节拍。
情感目标:
1、理解《红旗颂》融入社会和鸣、成为时代旋律。
2、理解五星红旗凝聚的革命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能通过聆听、试唱、对比、实践等,对乐曲产生更深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节奏、速度等要素来感受和体验音乐作品所表达的各种情感,理解五星红旗凝聚的革命精神和浓浓的爱国情。
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在欣赏的同时积极思索,通过聆听、对比、分析、探究法、讨
论法等方法,逐步提高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重温开国大典、导入课题。
新课学习:
介绍作者吕其明。
介绍创作背景。
总听:1、初步体验作品。
2、通过分析红旗主题三次出现,认识作品的结构。
分听:(分听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跟随音乐的速度力度打节拍。
)
引子——认识三连音。
呈示部——聆听优美的红旗主题旋律,感受速度力度。
表达了革命胜利的喜悦,对红旗的热爱。
学唱:呈示部红旗主题(提示学生注意音准、时值)。
学做指挥:呈示部红旗主题旋律。
连接部——分析旋律走向。
回忆峥嵘岁月。
展开部——感受速度力度和进行曲音乐风格。
赞扬中国人民前进不止的英雄气概。
学做指挥:展开部红旗主题旋律。
再现部——红旗主题再现情绪更加热烈。
表达对祖国无限热爱的深情。
尾声——再次奏响号角主题。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决心。
总结:红旗为主题三次出现表达的情感。
讨论:《红旗颂》为什么能成为红色经典?伴随时代旋律融入、时代和鸣。
拓展活动:唱出赞美红旗的歌曲,用歌声表达五星红旗凝聚的爱国深情!
总结本堂课内容:
布置作业:感受时代旋律二胡曲《洪湖主题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