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中职生知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中职学生个人礼仪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文明礼仪,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中职学生个人礼仪的重要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职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个人离不开社会和群体,并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渐渐产生一些约定俗成的习惯,当这些交往习惯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同时被人们自觉遵守后,久而久之这些习惯就成为人与人交际的规范,逐渐成为人们交往的固定礼仪。
遵守礼仪,不仅使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变得有序,有章可循,也使人与人在交往中更具亲和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知礼、明礼、守礼更是一个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风向标。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不仅缺技术人才,更缺乏综合素质高的劳动者。
所以作为技术人员的培养基地——中职学校,不仅要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员工,更要关注劳动者道德修养的提高,正如海尔总裁张瑞敏说的“好的产品是优秀的人生产出来的。
”那么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部分——中职生,该如何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学生礼仪教育着手,正如《礼仪常识》一书中提到的“礼仪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的基础教育。
”中国传统美德也认为“礼”反映“德”,礼德相济,礼德相融,所以礼仪本身就是一种既有内在的道德要求,又具有外在表现形式的行为规范。
然而作为即将成为社会劳动主力的中职生,在礼仪践行方面却存在很大不足,如果不及时给予纠正,势必会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加强中职生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中职生礼仪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生是特殊群体。
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之所以选择入读中职,有的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效能感差;有的缺乏必要管束,是教师和学生眼中的问题学生。
正是因为进入中职学校门槛相对较低,这就直接导致了中职生素质普遍较低,有的连最基本的礼仪都不具备。
(一)中职生礼仪缺失的表现。
中职生常见的礼仪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社会公德,不尊重别人(包括自己的长辈),自我中心,师生间最基本的礼仪缺失,不拘小节,出口成脏,待人接物及与人交流不懂规矩等。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要求(一)仪表礼仪要求1、男同学要求:不得留长发,不剃光头,不得染发、烫发,不理碎发,做到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不留怪异发型。
2、女同学要求:理运动短发或扎马尾辫,前额流海不过眉,不涂脂抹粉,不画眉毛,不画眼圈,不抹口红,不得涂指甲油,不得披头散发、烫发、染发,不理碎发,不梳怪发型。
3、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穿拖鞋,不穿奇装异服,不盲目追求名贵服饰。
4、在校园必须佩戴校卡。
不得佩戴耳环、项链、戒指、手镯、手链等饰物。
男女生均不得戴护身符。
不染、不装饰指甲,不留长指甲。
5、不得穿拖鞋、运动背心和运动短裤进教室,女生不得穿高跟鞋。
(二)课堂礼仪要求1、上课铃响,学生应迅速进入教室安静端坐,准备好学习用品恭候老师上课。
2、迟到同学应在教室前门先喊“报告”,经老师批准后方能回座位。
3、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教室,应先举手,起立向老师说明原因,经老师同意后从后门出教室。
4、专心听讲,不翻阅与本课无关的书、报、杂志,不说闲话,发言先举手示意,不在座位上七嘴八舌。
5、上课期间不接听手机或收发短信、玩游戏,不吃东西或做其它妨碍教学的事情。
6、不穿拖鞋、不只穿背心、短裤进入教室,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准在学校和教室打扑克,保持教室文明。
7、课间休息,学生不在教室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与起哄不得损坏公物。
8、尊敬老师,珍惜老师的劳动,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在违反纪律时,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不顶撞老师。
(三)课间礼仪标准1、集体进、出教学楼要轻声、不说话,排面整齐,行走姿态大方,注意仪态美。
2、在走廊里不跑跳、不打闹、不大声喧哗、不做怪表情、不出怪声。
3、平时遇到老师要点头微笑示意。
4、在校园内遇到客人要轻声、有礼貌的问好。
(四)环卫礼仪1、随时保持校园整洁,不乱扔纸屑、果皮。
2、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
3、不在黑板、墙壁和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
4、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
(五)升旗礼仪1、穿校服,戴校卡。
职高专业礼仪知识点总结一、仪表外表1. 仪表端庄:要求穿着得体,形象整洁,不要随意搭配,穿着要符合场合和自己的身份地位。
2. 仪表大方:不要摆出一幅狂妄自大的样子,而要显得谦逊有礼。
3. 仪表亲切:对人要有笑容,要和气接纳他人。
4. 仪表稳健:言行要稳重,不鲁莽冲动。
5. 言辞举止:要言辞得体,举止得当,在应付突发事件时有自控力。
6. 坐姿站姿:要端庄自持,不倚不靠,不斜不歪。
7. 礼貌态度:对人应尽到礼貌,不可出口伤人,一身骂粗话。
8. 仪表仪态:举止文明,不吸烟酗酒,更不会醉酒,甚不红火场所发一场无意义的闹剧。
二、言语礼仪1. 不说脏话:沉默是金,不说脏话很重要。
2. 自我介绍礼仪:要简洁明了。
3. 谦卑礼仪:要谦让待人,不可自大自卑。
4. 巧用问候礼仪:问候时不可过分谦卑或过分自大,也不可用眼睛、手指或鼻子指人。
5. 禁忌言语:勿说脏话、坏话、恶语;勿离钢琴等诱使恶性事物。
6. 合适场合:不可在公共场合说话过大声,以致失礼。
7. 礼貌致辞:对自己的老师或主人都应该表示尊敬或感谢。
8. 电话礼仪:接到电话应用温和的口气接听电话。
9. 书信礼仪:书信应整洁,字迹清楚,遣词用义得当。
10. 忌狂妄言词:一切人都是人,都是平等的。
11. 忌反复无常:要说话在说之前应三思而行,慎重发言。
12. 忌含糊其词:应把自己说人装好,别人听得明明白白。
13. '职业技术的礼仪:对于工作上的同事和下级的安排,语气温和,吩咐用语得体。
14. 专业礼仪:在专业上互相探讨时,不应发出不负责任的言论。
三、待人礼仪1. 礼貌礼仪:对人客套话不能少。
2. 礼尊人物礼仪:对长辈或是社会名流遇到时应该表示尊重,但也不可过分拘谨。
3. 新来围绕社会:应善于与人为善,不可因粗心而引起别人的不快。
4. 生活礼仪:电话呼叫己处属客观社区的应礼貌回答别人的介绍,不可拉帮结人。
5. 接见私人交际:接见客人时,不要露出不耐烦的急躁表情。
中职礼仪知识点1. 什么是礼仪?礼仪是社会交往中的规范和准则,它涉及到个人行为、言语、举止等多个方面。
遵循适当的礼仪可以增进人际关系,展示自己的素养和修养。
2. 穿着礼仪•对于男性来说,正式场合应穿着西装、正装或者礼服,保持整洁干净。
在非正式场合,可以选择穿着休闲装,但也要注意不要太过随意。
•对于女性来说,正式场合应穿着正装或者礼服,避免穿着过于暴露或者夸张的服饰。
在非正式场合,可以选择穿着休闲装,但仍要注意保持得体。
3. 礼仪用语•在正式场合,使用正式、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
避免使用粗俗、低俗或者不雅的词汇。
•尊称对方,尤其是在与长辈或者上级的交流中,使用适当的尊称是一种显示尊重的方式。
4. 礼仪姿势•坐姿:在正式场合坐下时,保持挺胸抬头、脊椎挺直的姿势。
双腿要合理交叉或者并拢,避免翘腿或者摆动腿。
•站姿:站立时,保持双脚并拢,自然放松。
双臂可以自然垂放或者轻轻交叉在胸前。
•行走姿势:行走时要保持挺胸抬头的姿态,步伐要稳定轻快,不要摇晃或者拖脚。
5. 礼仪行为•与人交往时,要保持微笑和友善的面容,展示出自己的关心和尊重。
•遇到他人时,应主动与对方打招呼,比如说“您好”或者“早上好”。
遇到离开时,也要礼貌地告别。
•在用餐时,要注意用餐礼仪,比如用餐时保持安静、不发出嘈杂声音,用餐用具的使用方法等。
6. 礼仪沟通•在沟通时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既不要太近以至于让人感到不舒服,也不要太远以至于让人感到疏远。
•听取对方的发言时要保持专注,不要打断对方的发言或者中途离开。
•当自己发言时,要注意控制语速和音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7. 礼仪礼品•在参加一些正式场合时,可以准备一些小礼品表示自己的礼貌和感谢之意。
礼品的选择要适合场合和对方的喜好。
•在送礼时,要注意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惯,避免送一些不合适的礼物。
8. 礼仪面试•在面试时,穿着得体,保持自信和专注的表情。
•面试过程中要注意表达清晰、简洁的回答,不要说太多废话。
中专学生礼貌礼仪谨记作为已经中专生,就要有学生的样子,礼貌自然就是要懂的,那么你们知道中专生的礼貌礼仪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中专学生礼貌礼仪谨记,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中专学生礼貌礼仪谨记与人交谈时,用什么礼貌用语?1.在请求别人做事的时候,要说“请”字。
2.在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
(这个人往往就会愿意再帮你一次哦!)3.如果你需要立刻获得某人的关注,用“不好意思,打扰了”来开始谈话是最礼貌的方式。
4.如果你撞到了人,就立刻说“对不起”。
和大人交往时,应该注意哪些细节?5.在长辈面前,不要说脏话,他们听到后会不开心。
(在任何场合下,都不能说脏话!)6.除非有紧急情况,不要打断大人之间的谈话。
等他们谈完事情后,自然会注意到你,并且会给你相应的回应。
7.大人让你帮忙的时候,不要抱怨,给他们一个灿烂的笑容吧!8.当你遇到家人、老师或邻居的时候,你能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帮助。
如果他们说“要的”,你也许在帮助他们的同时,还能学到新技能哦!与朋友相处时,要怎么做?9.不要随意叫他人绰号。
10.除非是赞美别人的外貌,否则不要去评头论足。
11.不要以任何理由对他人开过分的玩笑,这对于别人来说,都会是残忍的。
12当别人问你近况时,回答完问题后,你可以同样地反问他,以示关心。
13.当你在朋友家的时候,同样要对TA的爸爸妈妈表示感谢。
(出去做客,都要感谢主人的招待哦!)在公众场合,怎么做才算有礼貌?14.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捂住嘴;千万不要在公众场合挖鼻子。
15.开门的时候,先环顾四周,看下是否有人也需要开门,不要立刻松开门把手。
16.入座时,在膝盖上放一块纸巾,必要时就能拿它擦嘴。
17.正确使用餐具。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使用,可以询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周围的大关心人是怎么使用的。
18.即使现场演出或讲座很无聊,也要安静地坐着。
因为演员、演讲者在尽力做到最好。
还有什么礼貌好习惯需要养成?19.房间门关闭时,请敲一下门,等有回应之后再进去。
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中职生
众所周知,文明礼貌是做人的最起码标准,是有修养的外在表现,更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文明礼貌是什么?文明礼貌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难时的热情帮助,是平时与人相处时的亲切,是见到师长时的问好,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的举动,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主动制止……文明礼貌是一种品质,文明礼貌是一种修养,文明礼貌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人与人交往更密切的现代社会,文明礼貌更是一个人的名片。
因为,健康的人际关系特征应是享受和互利互惠的(精神或物质的),在人际交往中,一个真诚正派、懂得尊重别人同时也爱护自己的人,往往能引起别人的好感,从而有助于事业成功。
而一个满口粗话、行为举止放荡无羁的人,我们无法想象有谁愿意与他合作,又有几分成功的把握?
做文明礼貌之人,就要会用文明语,做文明事。
再简单地讲就是要懂礼貌,明事理。
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们,如果不能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就不能真正做一个快乐的人。
“良言入耳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俗话大家要记住。
文明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同时也是生活里最重要的事,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的学问都重要。
礼貌经常可以替代最珍贵的感情。
中华民族是世界公认的文明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落落大方,见义勇为,谦恭礼让,是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荀子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继承传统、倡导文明、讲究礼仪、树立新风是当代中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美丽和谐宁静校园建设的需要,是一个人有气质、有素养、有道德、守规范、成为高尚的人的需要。
做人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我们尊重懂礼貌,讲礼仪的人,佩服能竞争,善合作的人,喜欢能宽容,懂尊重,讲平等,善体谅的人,更崇尚讲文明,懂礼仪之人。
讲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礼仪教育是培养人的教养,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
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质是个人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素质教育,更是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
首先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
不久前,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写。
但其中的一些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
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
”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
”
一群求职者中的精英,一把看似不经意间横在路中间的扫帚,一个平常的弯腰捡起的动作,构成了一次令人意外而又在情理之中的录用。
人们在羡慕故事主人公的幸运之余,更能够深切认识到当今社会良好素质的重要性,认识到习惯决定命运的真谛。
以上的两个事例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在我们身边,在一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和谐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方便面盒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随意攀爬树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
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而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的思想品质。
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
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
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
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
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
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
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
”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
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那么,如何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呢?
《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我们中学生做出了基础,广泛,正确而实用的指导。
例如:
“热爱祖国,会唱国歌”告诉了我们作为一名炎黄子孙的基本前提;
“遵纪守法”告诉了我们做一个在社会中生活的人的根本准则;
“勤奋学习”为我们明确了目标,让我们养成了时刻学习,不断探索的珍贵品质;
“尊敬师长”让我们学会谦卑恭敬;
“自尊自爱”教会我们以正确的姿态踏入社会;
“注重仪表”教会我们以最佳的精神面貌面对生活与挑战;
“真诚友爱,礼貌待人”使得我们构筑的社会少了一点矛盾和冷漠,多了一点融洽和热情;“勤劳俭朴”使中华传统美德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进程中得以保留;
“孝敬父母”让我们记得要知恩图报;
“遵守公德”养成了我们做未来社会的主人的起码的责任感;
新加入的“诚实守信”,“加强实践”,“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网络文明”,“安全自护”,“远离毒品”等为我们的每一项已经或将要涉及的社会活动提供了行动准则,我们在面对如何提高素质的问题上不再盲目无助,我们在面对未来各方面的挑战时将充满信心。
文明礼貌,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我相信,经过我们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加文明美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