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采用半总统制
- 格式:ppt
- 大小:1.66 MB
- 文档页数:9
浅议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半总统制政体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06级法学4班祝萧栋引言:1958年建立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开创了当今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新型模式。
法国1958年第五共和国宪法规定并开始实行这种新型的整体模式——半总统共和制,又称半总统制政体。
这是一种以总统为国家权力中心,以总理为政府首脑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它是在继承“三权分立”的基础上结合当时法国国情的需要以及总结了原有第四共和国的议会制政体的弊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政权组织形式。
它介于议会制与总统制政体之间,并且在许多方面总统的权力甚至超越了总统制政体,因此又被称为“超级总统制”。
这种政体的诞生与实行有着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引发了我们对“三权分立”在新形势下的思考。
有利于我们更好深入地了解当今世界政治制度发展与变迁的脉络。
一、历史背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是法国的现行宪法,是1958年在戴高乐一手主持下制定的。
这部宪法制定的历史背景,概括地说,就是第四共和国软弱无力导致危机四起,急需强化政府。
1.出现了严重的政府危机。
战后成立的第四共和国沿用了1875年第三共和国议会制的共和制政体,强调主权在民的共和思想,赋予议会最高权力机关的地位和广泛的权力,而行政权力太小,使政府失去了与议会相互制衡的力量,导致体制内缺乏权力均衡机制,出现了频繁的议会倒阁。
议会随时可以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或否决政府提出的信任案。
再加上议会内党派林立,多党制使得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完成单独组阁,内阁内经常发生分歧进行改组,造成内阁更迭频繁。
据不完全统计①,1946年11月至1958年6月,不到12年的时间内,更换了23届内阁,平均每届内阁执政时间不到6个月,其中最长的一届内阁执政一年多,执政最短的仅5天甚至2天。
1948年9月2日舒曼组阁,只存在5天7日就倒阁。
1950年7月2日葛义组阁,过了2天4日即倒阁。
内阁更迭频繁导致政局不稳,“议员共和国”危机重重,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
半总统制在法国确立的原因初探及启示摘要:法国国体的确立及其特征有其自身的路径依赖和特点, 其之所以形成迄今较为稳定的半总统制政体,根本上是由法国的民主思想和法兰西特有的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文章首先对半总统制作简要梳理,其次对法国特有的传统集权政治基因和卢梭的公意思想,以及来自法国国民性格对法国政体的影响做了深入分析,并得出对中国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半总统制公意国民性格一、半总统制在法国的确立及其特征二战结束后,法国经济得以高速发展,大型企业渐居主导地位,垄断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提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能力。
而第四共和国的政体则是行政权软弱无力、政权更迭频繁。
戴高乐于1946 年6月在巴耶与9月在埃皮纳尔的两次演说阐发了要在法国加强总统权力的主张。
他抨击第四共和国”政党万能”而”总统权力太小”并表示”行政权力绝不能从立法权中产生,甚至间接也不行”①可说是对其诉求的直接表现。
这一立场与坚持实行议会制的左翼政党发生尖锐冲突.戴高乐在自己的政治设计无法实现时选择了辞职。
1958年5月,驻阿尔及利亚殖民军发动叛乱,法国出现严重政治危机。
政府频繁更迭和政局动荡引起法国人民强烈不满,人民强烈要求改变现状,戴高乐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实现了建立强有力总统制的国家的改革主张,法国从此进入了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
1958年宪法扩大了总统和行政权力,总统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一种新的政府体制---半总统制确立。
法国半议会半总统制是一种介于议会制与总统制之间的政体。
这种政体的特征是:1、总统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地位。
2、两院制议会的地位明显下降。
3、政府由总统控制。
二、原因分析(一)法国的民主传统在法国大革命前的启蒙运动中,有两个重要人物对于法国大革命及以后的政治制度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一位是孟德斯鸠,坚持代议民主制。
一位是卢梭,坚持直接民主制。
这两种民主制确立了法国两个民主传统。
1、孟德斯鸠的代议制民主理论对”半议会制”的影响孟德斯鸠主张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是法兰西共和国现行的宪法,于1958
年通过。
该宪法规定法国是一个半总统制国家,共和制度下四大权力的分立,包括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宪法审查权。
法国总统为国家元首,拥有极大的权力,包括 veto(否决)权、任命首相和政府、解除首相和政府等。
而议会则分为两个部分:议会和参议院。
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负责立法工作,参议院则主要是审查和监督国家行政部门的行为和政策。
法国宪法规定了法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言论、媒体、结社、信仰、教育、文化和私人财产等。
最近更新的版本是在2019年修订的。
该修订旨在增强议会、
扩大市民的机会参与、减轻政府负担、加强环境保护和民主空间保护。
法国半总统制产生原因初探法国半总统制产生原因初探摘要:法国半总统制是替换议会至上而尊崇总统的政体制度。
受到钳制的议会,被弱化的内阁以及总统的强大权威,都让人觉得半总统制的不合理论。
本文旨在探讨法国现行半总统制的由来,着力说明这一政权危机公关的产物并不仅体现出过渡性,跟重要的是符合法国固有的政治文化。
关键词:法国;半总统制;第五共和国;议会制法国实行的是半总统半议会制,这种政体是从法国第五共和国发展而来。
在此之前,第三和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一直推行议会制,但是小党林立的法国政坛,致使议会议而不决,效率低下之风盛行,最终在1958年阿尔及利亚事件的处理上,法国尝尽苦果,最终催生出半总统制的第五共和国的诞生。
半总统制虽然在现阶段内解决了法国的政治结构困境,但是仍然无法否认,其是一种危机公关的产物,过渡性特征十分明显。
一、法国半总统制概貌法国议会也是两院制,分别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组成,二者共同享有立法权。
作为下议院,国民议会具有577席,议员任期5年,5年任期届满会一次性改选。
国民议员选举是通过多数两轮投票制选举产生的,有议长1人,副议长6人。
参议院有321席,当选议员的年龄有要求,要在35岁以上。
参议员任期很长,共9年,每3年改选1/3席次,由选举团间接选举产生。
参议院有议长1人,任期3年;副议长3人。
国会两院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
国会可以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也可弹劾总统,但只有在总统犯有叛国罪时才可行使。
在行政权方面,半总统制意味着由总统和总理共同行使行政权。
具体的分工是这样的,总统是最高领导,总统任命总理和组织内阁,总理只是在总统领导下负责具体任务的实施。
总统由直选产生,对人民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他拥有广泛的行政决策权,并拥有至高而广泛的司法权力。
法国总统有权解散议会,并将议案提交全民公决。
另外可以搁置议会法律的批准,要求其对议案进行重新审议。
因为可以无限期搁置法案,所以这项权利等于变相的否决权。
当代法国的政治困境和社会问题法国是欧洲的一个重要国家,也是世界上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之一。
然而,近年来法国面临着许多政治困境和社会问题,在政治和社会方面存在着不少争议。
本文将对当代法国的政治困境和社会问题进行探讨。
一、政治困境1. 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法国是一个半总统制国家,总统和议会共同行使国家政权。
然而,法国的政治体制存在不完善之处。
总统的权力过于集中,国民议会的权力相对较小。
此外,法国政治制度中还存在许多复杂的政治程序,难以有效解决政治问题。
2. 政府效率低下法国政府的效率并不高,长期以来法国政府存在着庞大和缺乏效率的问题。
政府部门庞大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却难以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和保障。
此外,法国国家管理混乱,重复和浪费资源现象普遍,这也加剧了政府效率低下的局面。
3.政党体系不稳定法国的政党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着政治分裂的问题,没有一个充分稳定的政党体系。
政党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利益冲突,政党之间缺乏互信和合作。
这种情况下,政府难以形成统一的政策,推动政治进程。
政治分裂的局面也导致了政府管理的混乱和低效。
二、社会问题1. 高失业率法国的失业率长期以来一直居高不下,尤其是年轻人和移民群体的失业率更高。
高失业率引起社会不稳定,加剧了社会矛盾和焦虑情绪。
同时,高失业率也削弱了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动力。
2. 移民问题法国是一个移民大国,但移民群体的社会融合程度较低,阻碍了法国社会的稳定。
移民群体往往聚居在同一区域,这导致了社会隔离和种族歧视的问题。
此外,移民难民问题也加剧了法国社会的混乱和不稳定。
3. 社会犯罪和恐怖主义法国面临着犯罪活动和恐怖主义的威胁。
超过三分之一的法国居民表示,他们担心成为目标。
近年来,法国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造成了无数人员伤亡和社会恐慌。
此外,社会犯罪也加剧了法国的社会问题,引发了公众的担忧和不满。
结论总的来说,法国面临着政治困境和社会问题的挑战。
政治困境包括政治体制的不完善、政府效率低下、政党体系不稳定等问题。
摘要:当代西方,就政治体制而言,所有国家都是实行议会民主、多党制和三权分立的制度。
但在具体的组织方式上不同国家又各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美国的总统制模式和法国的半总统制模式以及英国、德国的议会内阁制模式,而这些国家均以自己的形式进行着良好的运转。
关键词:总统制、半总统制总统制与半总统制,二者仅仅相差一个“半”字,但总统拥有的权利却有很大的不同,法国总统是所有国家中总统权利最大的,因而作为一种政治制度,美国的总统制与法国的半总统制绝非一字之差那么简单。
两者之间到底有着哪些异同呢?一、相同点1.两国总统都由选举产生,只是美国为间接选举,法国为直接选举。
现在美国总统是由选举人团间接选举产生,每四年举行一次,总统选举的程序分为预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总统候选人竞选、全国选民投票选出总统“选举人”和“选举人”成立选举人团正式选举总统5个阶段进行,整个程序需耗费近一年的时间。
即选民不直接投票选举总统,而是先选出选举人,再由选举人组成选举人团选出总统。
法国第五共和国初期,与美国一样是间接选举的。
1962年戴高乐总统建立了公民直接选举总统的制度,总统任期5年。
2.在总统与议会关系上,两国总统都只对宪法负责,不对议会负责,但与议会都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美国是典型的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国会独立于政府,各级政府官员直接向美国总统负责,政府部门官员不能兼任国会议员。
国会有权对以总统为首的政府官员进行弹劾和审判、拒绝拨款、否决总统的人事提名、否决政府缔结的外交条约、中止总统的不宣而战和从总统处获得信息。
总统对国会有权提出立法建议、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任命联邦法院法官和决定特赦。
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不对议会负责,可不经议会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投票表决,在非常时期,总统拥有“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必要措施”的全权。
他有权主持内阁会议和解散议会;在总统不能履行职务或空缺时总统离职期间由参议院议长代行总统职权。
法国的半议会半总统制(政体)知识框架●产生方式:通过两轮多数原则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 年●地位: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是国家权力的中心,但要与总理分享职权●主要职权:①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提名任命其他政府成员②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总统国防委员会③有权解散议会(总统可直接解散议会,但大选后一年内不得再次解散国民议会)④拥有外交权(与总理分享,但总统权力更大)⑤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时可行使非常权力⑥可将某些重要法案直接提交公民表决(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在一些重大决策如建议总统由直选产生是通过全民公决的方式寻求民众的支持)●因法国不设副总统,一旦总统不能履行上述职务,由参议院议长代理总统●产生方式:由总统直接任命(总统任命总理时,必须接受议会多数党推举的总理候选人)●总理●地位: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听命于总统,但要对议会负责法国政府成员不得兼任议员。
法国宪法第23 条:政府成员的职务,同行使议会的委托权、任何全国性职业代表以及任何公职或者职业活动是不兼容的。
半议会制半总统制的结构●主要职权:①领导政府活动,负责执行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国务秘书③除宪法规定的例外情况,附属总统的文件、法令和命令④对国家防务负有责任⑤可代替总统主持内阁会议、最高国防会议和国防委员会●地位:立法机关(但不是最高权力机关,总统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组成(1)国民议会(2)参议院●议员数量:577 名●议员任期:5 年●产生方式: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主要权力: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议员数量:321 名●议员任期:6 年●产生方式:国民议会、省议会、市议会议员组成的选举人团选举产生●主要权力:在行使立法权方面,参议院和国民议会有同等的权力●变化趋势:同英国一样都出现了议会权力萎缩、行政权力加强的趋势●议会制约和监督政府的表现:①政府施政纲领及各项改革方案、立法修正案和提案,必须经过两院议会才能生效(立法权)②年度财政预算须经议会通过(财政权)③议会可以按照“政府对议会负责”的规定制约政府行动,可以通过质询、投不信任票甚至弹劾等方式,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监督权)半议会制半总统制的特点●总统制因素:①总统由普选产生②总统不对议会负责③总统掌管最高行政权力④总(1)半总统制统任免和组织政府●议会制因素:①政府对议会而不对总统负责②议会可以通过表决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来决定政府的去留(总理必须向总统提出政府辞呈)(2)行政双头制:①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行政②总统占据主导地位,总理听命于总统③总统的施政重点是国防外交,总理的施政重点是内政经济(3)多党制:①党外有党,党内有派,党派林立②除了传统的两大政党外,小党在议会中常常可以发挥重要作用③随着中间阶层壮大,左右翼政党都出现向中间靠拢的趋势三、法国半议会半总统制的实质: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而服务法国总统和总理分享行政权,但总统和总理有基本分工。
法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法国是一个共和国,它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五元制度。
这意味着法国有五个权力机构,分别是:1.法国共和国总统:总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负责主管国家事务。
2.法国议会:议会由两院组成,即参议院和议会。
议会负责制定法律,并监督政府的工作。
3.法国政府:政府由总理领导,负责执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
4.法国最高法院:最高法院负责审理最重要的案件,并监督其他法院的工作。
5.法国最高行政法院:最高行政法院负责审理行政诉讼案件,并监督政府机构的工作。
法国政治制度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包括:6.分权制:法国的五元制度体现了分权制的原则,即每个权力机构都有自己的独立职能。
7.半总统制:法国是半总统制国家,这意味着总统有权主管国家事务,但也需要议会的支持。
8.党派制:法国的政治体制是党派制,这意味着各政党在议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各政党之间通常会有所竞争,但也会有合作。
法国的选举制度是多党制度,允许多个政党参加竞选。
法国的选举是通过两轮投票的方式进行的。
如果在第一轮投票中,没有候选人获得超过50%的选票,那么在第二轮投票中,排名前两的候选人将会进行决胜投票。
法国的政治制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法国的总统有很大的权力。
法国总统不仅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而且还拥有很多其他的权力,包括解散议会、任命政府官员、发布法令等。
总统的权力很大,但同时也有一些制约。
例如,总统不能单独修改宪法,需要议会的支持。
法国的政治制度也有一些责任制度,即政府对议会负责。
如果议会不满意政府的工作,可以通过不信任投票解散政府。
法、俄两国半总统半议会制比较研究摘要:俄罗斯和法国严格来讲是半总统制,总统凌驾于三权之上,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半总统制是一种很独特的政体,兼具总统制和议会制的特色,它不仅使法国走向了强大和稳定,也使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逐步实现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复苏,可见这种政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然而,由于两国具体的历史背景不同,两国的超级总统制也存在着差异。
关键词:法国;俄罗斯联邦;半总统半议会制;总统一、半总统半议会制度政体是指拥有国家主权的统治阶级实现国家主权的宏观体制。
各国具体历史条件的差异决定了在这种政体下也产生了许多互有特点的政权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总统制、议会共和制、委员会制、半总统半议会制[1]。
半总统制又名半议会制,又名议会执政府制,是一种具有总统制的实质,但在形式上保留议会制,而且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又掌握行政大权的政体。
半总统制的内阁有相对较稳固的地位,国会的权力相对缩小[2]。
实行半总统制的国家由于各自宪法、传统、现实状况以及政党关系情况的不同,而会呈现出不同的运作模式。
第一,内阁首脑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推举产生,总统无权任命、免除、替换,只能接受议会的推举决定的内阁首脑(总统无权任命总理)。
例如:法国、奥地利、芬兰、罗马尼亚、葡萄牙、斯里兰卡、韩国、蒙古国等。
第二,内阁首脑由掌握实权的总统有权任命、免除、替换,内阁首脑的职位更类似于一个超级部长的内阁首脑(总统有权任命总理)。
例如: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吉尔吉斯坦、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部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等。
第三,总统和总理的权力划分比较明确,总统负责外交,总理负责内政。
例如芬兰。
二、法、俄选择半总统制的确立过程法国和俄罗斯半总统制有着相似的背景,都产生于国家危难之时,并最终都以公民投票的方式确立。
1.法国半总统制的建立法国半总统制半议会制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路径依赖和特点,其中有经济、政治制度等客观因素的惯性作用,有政治认知和思维等主观的路径对政府制度的锁定,也有外部力量对制度形成所造成的压力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最终造成了现代国家的独特制度形态:政治文化中的民主传统对法国半总统制半议会制政体的形成的影响是深刻而持久的[3]。
法国是什么制度
法国是一个半总统制的共和国制度。
法国政治体制由宪法规定,既有总统,也有议会,并实行分权制衡。
首先,法国的总统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机构,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五年。
法国总统拥有广泛的权力,包括国家安全事务、外交政策、军队指挥、权力授权等。
总统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对国家的运行负有主要责任。
其次,法国的议会分为两个部分:国民议会和参议院。
国民议会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共有577个席位,代表全国各个选区。
参议院由选举团选举产生,共有348名参议员。
议会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职责。
然而,在法国政治体制中,总统拥有较大的权力,议会对政府的控制相对较弱。
第三,法国是一个分权制衡的国家,政府权力分散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机构之间。
行政方面,法国政府负责实施国家政策和法律,并由总统任命。
立法方面,议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法律,虽然议会对政府相对较弱,但它对立法的决定具有重要影响力。
司法方面,法国拥有独立的司法体系,由独立的法院负责审判和解决纠纷。
此外,法国的地方政府也具有相当程度的自治权。
法国划分为18个大区和101个省,每个地方设有地方政府,负责地方事
务的管理和决策。
总而言之,法国的政治体制是一个半总统制的共和国制度,政
权分散在总统、议会和司法体系之间,既有国家层面的权力,也有地方层面的自治。
这种政治体制旨在确保政府权力的制衡和分散,以保障民主和法制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