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862.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三框题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课程标准】:2.5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民主共和制的形成和主要权力机关1、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演变01、形成——是各阶级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法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国家。
今日法国政体的形成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历经二百多年的演变,是各阶级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
02、发展历程:法国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其具体政权组织形式,先后采用过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等。
依据法国现行的《第五共和国宪法》,法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
人们根据它的政体特征,又把“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
历史资料:1789年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是君主专制政体。
1789年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了国王,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中经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的政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名义上仍属于共和政体。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1815年,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与第一帝国一样,都是君主专制政体。
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君主立宪政体。
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直到1870年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再建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国解体,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和维希傀儡政权统治。
二战结束后,法国进入第四、第五共和国时期。
可见,法国政体演变的复杂性。
2、主要权力机关——总统、政府、议会01、总统及其主要职权:①地位、产生方式及任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任期五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主要职权:(略)02、政府首脑(总理)及其主要职权:①地位、产生方式: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
专题二第三框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半议会制【课前预习导读】一、学习目标(1)了解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形成过程和主要权力机关及其职权。
(2)了解法国政体的运行情况 (3)分析法国政体的特点。
二、学习重点、难点:(1)法国政体的运行情况 (2)法国政体的特点三、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四、课前自主学习:1. 法国的国家机构是怎么样的?法国国家机构由总统、政府和议会组成。
(1)总统的地位和职权: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具有任命总理、主持内阁会议、解散议会等大权,是法国国家权利的中心,施政重点在国防、外交。
(2)总理的地位和职权:总理是政府首脑,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利,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听命于总统,按其宪法规定对议会负责。
(3)议会的组成产生及职权:议会由国民议会和参议院两院组成。
议会拥有立法权、是国家的立法机关,并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权。
2.法国政体是如何运行的?(1)总统的作用总统通过任免总理和组织政府、主持内阁会议,直接领导国家行政权利的实施,尤其是在国防和外交领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2)总理的作用总理领导政府具体行使国家行政权利。
施政重点在内政经济。
(3)议会的作用议会拥有立法权和监督权,对议会和政府有监督和制约作用。
3.法国政体运行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1)半总统半议会制原因:法国是一个半总统制半会议制国家,总统权力虽然很大,但它却受到一些限制,严格说来,法国是一个“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
为什么法国被称为是半总统半议会制?其一,尽管总统任命总理并主持内阁会议,但宪法规定政府应对会议负责,议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限制政府的行为或追究政府的政治责任,从而使总统权利大打折扣。
其二,议会对总统有直接和间接的监督。
其三,总统的重要文件,命令要由总理副署。
这些限制使总统的实际权力受到很大的制约,因此,人们把法国称为“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2)左右共治法国出现“左右共治”的原因是什么?其出现的原因是总统和总理权力来源不同。
第三框题法国的民主共和制和半总统半议会制【课程标准】:2.5简述法国总统、内阁、议会的产生及其职权,比较法国民主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一)、民主共和制的形成和主要权力机关1、法国民主共和制的演变01、形成——是各阶级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法国是典型的资产阶级国家。
今日法国政体的形成始于1789年法国大革命,历经二百多年的演变,是各阶级力量不断角逐、彼此斗争的产物。
02、发展历程:法国资产阶级政权建立后,其具体政权组织形式,先后采用过共和制、帝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共和制、总统制和半总统制等。
依据法国现行的《第五共和国宪法》,法国是民主共和制国家。
人们根据它的政体特征,又把“半总统半议会制”国家。
历史资料:1789年大革命前的法兰西王国是君主专制政体。
1789年革命后大资产阶级当权,保留了国王,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792年,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中经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专政,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的政权,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建立独裁体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但名义上仍属于共和政体。
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1815年,波旁王朝两次复辟,恢复了法兰西王国,与第一帝国一样,都是君主专制政体。
1830年的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建立的七月王朝是君主立宪政体。
1848年,二月革命后建立第二共和国。
1852年,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直到1870年9月4日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再建共和国,即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940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投降,存在了七十年的第三共和国解体,被法西斯德国占领和维希傀儡政权统治。
二战结束后,法国进入第四、第五共和国时期。
可见,法国政体演变的复杂性。
2、主要权力机关——总统、政府、议会01、总统及其主要职权:①地位、产生方式及任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任期五年,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主要职权:(略)02、政府首脑(总理)及其主要职权:①地位、产生方式:总理是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
法国的民主共和制与半总统制引言法国是一个拥有深厚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在政治制度上也有着其独特性。
法国政治制度采用了民主共和制和半总统制,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一些独特之处。
本文将从法国的历史背景、民主共和制和半总统制的基本原则、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分析和介绍法国的政治制度。
法国的历史背景法国自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发生的大革命对其政治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
大革命打破了旧制度的桎梏,使得现代法国政治制度得以建立。
这个时期法国也颁布了第一部宪法,规定了法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奠定了现代法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民主共和制的基本原则民主共和制是法国政治制度的核心,也是法国政治稳定的基础。
民主共和制下,法国总统作为国家元首拥有广泛的权力,同时由全体公民通过普选产生的议会对总统的行政权力进行制约。
此外,在民主共和制下,法国政治权力分立明确,由行政、立法和司法三个独立的机构构成,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半总统制的基本原则半总统制是法国政治制度的另一个特色,是一种政治权力比较集中的制度。
在半总统制下,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同时也是政府的首脑,拥有很大的行政权力。
同时,由总统任命的总理领导政府,协助总统执行政策。
在立法过程中,议会对总统的行政权力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民主共和制的优缺点民主共和制是法国政治稳定的基础,有着其独特的优缺点。
其优点在于,民主共和制下法国政治权力分立明确,各个机构相互制约,有利于政治稳定和民主进步。
此外,在民主共和制下,选举制度定期进行公民投票,有利于政治参与和民主发展。
但是,民主共和制下政府权力分散,决策过程缓慢,对于时事变化不能作出准确及时的应对,也存在一定的缺陷。
半总统制的优缺点相对于民主共和制,半总统制的政治权力较为集中,具有其独特的优缺点。
其优点在于,政治领导稳定,有利于政策执行的高效性和有效性。
此外,半总统制下政治权力较为集中,对于时事变化能够作出准确及时的应对。
缺点在于,半总统制下总统权力过大,易产生专制倾向,对民主的制约作用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