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广播电视史部分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3.23 MB
- 文档页数:11
中外广播电视史(精品文档)中外广播电视史一、填空题1、电磁波振动频率的单位是以“赫兹”(周波/秒)命名的2、有历史记载的第一次广播试验活动是1906年圣诞前夜,费辛顿在美国玛莎诸塞州的布伦特罗镇首次播放歌曲和圣经。
3、从本质上区分,广播电视体制可分为,公法制、商营制、国营制。
4、萨尔诺夫是“美国广播之父”。
5、公共事务节目:主要包括社论、新闻人物访谈、公共议题讨论和对政治事件的报道6、公共服务类节目:包括针对特殊兴趣观众的节目,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节目。
7、美国政治性的电视记录片始于新闻记者爱德华默罗的《现在请看》。
8、电视网播出的第一个公共事务专栏节目是有爱德华默罗主持、费仑德里制作的《现在请看》。
9、美国借助电视进行总统选举始于1952年。
10、英国电视真正崛起于1953年。
11、19世纪90年代,人类进入电视传播的新时期。
对电视而言,第一个具有威胁性的新媒介是电脑。
12、、多媒体的核心是统一采用数字方式综合处理及混合传送的媒体状态,它很容易实现信息的转化。
13、电视作为产业,其运营资本的耗费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节目传输的费用,另一个是节目制作的费用。
14、中国境内第一个广播电台是1922年1月26日,由美国人奥斯邦借日本张姓华侨的资本在上海成立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美资英文报纸《大公报》合作,创办了“大公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
15、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最重要的两个新闻栏目,《首都报纸摘要》(报摘)、《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联播)。
16、早起中国电视新闻从主要形态到基本观念都得自新闻电影,继承的是苏联模式的新闻记录片。
17、《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联播) 是党和政府重要国事新闻的首发渠道。
18、建国初期,中国电视可分为新闻片和纪录片两种。
19、1958年5月15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新闻节目,播放了四分钟的《图片报道. 东风牌小轿车》。
20、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开办。
21、1976年1月,周恩来逝世的3部电视新闻片是中国首次通过国际卫星发出的新闻。
复习题一、世界部分1、简述广播的诞生与发展(线索、点)1诞生⏹(1)无线电波的发现⏹早在1864年,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马克斯威尔发现了电磁学基本原理,提出了放射性电波可以无线传送的论断。
1884年起德国科学家海尼·赫兹依照马克斯威尔的理论从事实验,终于发现了产生、发射与接收无线电波的方法,并发明了测量电磁波波长的科学方法。
⏹(2)无线电传送信号成功⏹1895年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在不同的地方分别进行无线电传送信号的试验,获得了同样的成功。
⏹1896年马可尼在英国取得了专利,并且组建公司从事无线电报器材的生产。
1899年他成功地拍发了英国至法国的无线电报,1901年完成了越洋电报的收发,从此无线电通信进入实用阶段。
⏹(3)无线电传送声音的实现⏹1906年美国科学家李·德福雷斯特制成了电子三极管,在传送声音方面取得进展。
同年圣诞前夕,匹兹堡大学教授雷金纳德·费森登,在马萨诸塞州的实验室里作了简短的节目广播,效果良好(三个节目:读圣经中的圣诞故事、拉小提琴、播音乐)。
以后不少人做了类似的实验广播。
⏹(4)电台广播的诞生⏹1920年的11月2日美国西屋电气公司于匹兹堡的KDKA电台开播。
这是第一个向政府领取营业执照的电台,一般认为它的开播标志着世界广播事业诞生\2、发展:四个过程⏹(1)20世纪20年代,初创⏹(2)20世纪30一40年代,大发展⏹(3)第二次大战以后,在全世界普及⏹(4)20世纪90年代,新的飞跃⏹(1)20世纪20年代,初创⏹这时期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广播电台。
⏹1922年苏俄、法国、英国⏹1923年德国⏹1924年意大利⏹1925年日本⏹至20年代末,北美和欧洲各国大多有了自己的广播,亚洲和拉丁美洲也有一些电台出现。
⏹(2)20世纪30一40年代,大发展⏹随着第二次大战的迫近和爆发,广播电台传播新闻、进行宣传的功能突出起来,各国朝野对它倍加重视,公众也把它作为获得国内外信息的重要途径。
第一章1.广电事业诞生过程中的重要人物的作用、影响;2.广电事业诞生初期的重要发展环节;3.对外广播;第二章1.什么是广播电视体制;2.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有哪些;3.公营、商业、国营广播电视体制的特点是什么;第三章1.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2.各类型广播电视节目早期的代表作品;3.新闻节目、戏剧节目、综艺节目、政治仪式类节目的特点。
第四章1.美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2.美国广播电视体制确定的过程、影响因素分析;3.美国的公共广播电的主导理念;4.美国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与崛起;5.冻结政策;6.大卫·萨尔诺夫对美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贡献与影响;7.AB、CCBS、NBC的早期发展;8.美国商业广播电视网形成的原因;9.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广播事业发展的原因;10FCC、RCA;11.1996年电信法案对美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第五章1.英国广播电视体制确立的原因;2.新BBC与老BBC:改制;3.英国电视节目的发展历程;4.英国肥皂剧的特点;5.英国仪式类节目的作用与影响;6.如何认识ITV的性质;第六章1.如何评价苏联的广播电视体制;2.苏联的新闻改革;3.俄罗斯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第七章1.法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早期发展;2.政治秩序对法国广电事业的影响;第八章1.德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早期发展,发达的原因;2.汉斯·布里多对德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3.集权状态下广播电视事业的特点;第九章1.意大利新闻广电事业的早期发展;2.202号裁决对意大利广电事业的影响;第十章1.早期广播事业发展的概况;2.如何评价外人在华创办广播电台的活动;3.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的发展概况;4.评价刘瀚对早期广播事业的发展做出的贡献;5.南京中央广播电台的发展概况;6.南京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7.延安新华广播电台;8.北京电视台;9.文革时期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10.第十次广播电视工作会议的影响;11.八十年代中国戏剧节目的发展;12.广播电视新闻改革;13.“自己走路”的口号;14.八十年代中期,电视剧的黄金年代形成的原因;15.“四级办电视”的影响;16.《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对中国电视文化转型的影响;17.1983年春晚;18.《东方时空》;19.绿邨电台B、亚洲电视21.台湾广播电视事业的早期发展;。
中外广播电视史重点解析:考试范围: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第一节)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体制与节目(第一节)第三章:广播电视的分别历史(第一、二、四、九节)第四章: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所有章节)第五章:广播电视的早期传统(所有章节)第六章:广播电视的改革年代(所有章节)第七章:广播电视的转型时期(第一、二章节)第八章:广播电视的节目演变(所有章节)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1、电子传播的三项基本要素:动力、渠道、编码2、电子传播的三种重要方式:传导、感应、辐射3、1864年马克斯韦尔提出重要的电磁波存在理论4、赫兹测量出电磁波的速度和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参数,为电磁学的发展和无线电广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5、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发明无线电6、1906年,美国人德佛雷斯特在弗莱明的装置上做了小改动,增加栅极,就产生三极管7、调频广播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最大的优势是抗静电干扰,声质优美,不失真)8、电视除了音频广播传递的一切因素之外,还有一项关键的要素----活动图象9、光电效应:当光线照射到某种物质时,会使它产生电,电力的强弱于光线强弱,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比的。
10、图象传送的关键技术是图像分解与扫描技术。
11、早期的电视实验活动人贝尔德被称为电视之父,他首先向人们展示一台用尼普可夫原理制造的机械电视机12、1878年,英国科学家克鲁斯发明了阴极射线管13、1928年,第一台光电显像管研制成功,佐里金为它命名为显象管14、为电子电视发明作出贡献的还有美国少年发明家斯沃兹,他发明图象分解仪15、用电磁波传播文字信息的技术是---无线电16、美国科学家贝尔发明电话17、加拿大人费辛顿和美国人德佛雷斯特是早期实验广播电台的突出代表,1906年圣诞之夜,费辛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布兰特罗克镇广播圣诞歌曲和路德圣经被认为是广播时代的开端18、KDKA是历史上有记载的美国第一家正规广播电台,1920年11月2日被认为是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19、美国商营广播网在世界上是首创,它建立的三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广播者的愿望,因为从经济角度考虑,联播节目更为便宜,第二是听众的愿望,因为边远地区缺乏上佳演员,他们希望由中心城镇的明星来改进节目,第三是广告者的愿望,因为联播有利于远距离、大范围的商品推销20、1936年11月2日,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盛大的歌舞开始电视正式播出,这一天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21、记录媒介(名词解释):即时传播是广播电视极大的有时,但是,直播又是非常辛苦的劳动,直播极易出错,而且最初的广播电视很难保存,相对于蒙太奇化的电影,原生态的直播电视时间冗长,技艺手段单调,于是,人们力求采用综合性的传播方式,这就是记录媒介22、最先发明声音存储方法是滚筒和唱盘录音法23、1958年,法国和美国NTSC制式的基础上开发出SECAM制式,即“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制”优势在于防止高山和建筑物对图象色彩的影响有很大改进,1963年,德国也在NTSC制式的基础上研制成PAL制式,即“相位逐行交变式”这种制式的优点是传送范围广,传真度高24、卫星传播;通过外太空的人造通用卫星进行传播的形式25、有线广播的定义:有线广播是以同轴电缆或光导纤维传送节目并进行放大分配的电视系统26、芬兰的有线电视技术在欧洲处于领先地位第二章:广播电视的体制与节目1、广播电视体制的定义:广播电视体制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广播电视体制主要取决于国家对广播电视事业进行管理的法律和行政规定,特别是广播电视事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也包括广播电视媒介机构组成的方法和遵循的路线、方针、政策2、影响广播电视体制的先决条件:决定广播电视体制的先决条件,除了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外,还有其他一些自然的和社会的先决条件,这些影响广播电视体制的因素有幅员、人口、语言、地理、地缘关系、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传统等许多重,而且相互作用。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要点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要点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一广播事业的诞生1 1906年 ,费辛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进行广播[广播时代的开始]2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报道总统选举中的票数[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3 1922年底,美国的广播电台已经发展到500家4 1922年5月,莫斯科中央无线电台开始试播5 1922年底,英国广播公司 BBC成立6 1924年,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7 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二电视事业的诞生1 1929年,BBC开始试播电视2 1936年,BBC于1936年11月2日起正式播放节目[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3 1937年,德国柏林建成电视台4 1941年,美国创办第一批商业电视台5 1938年,苏联在莫斯科建成电视台6 二战爆发后,电视台发展几近停顿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1 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2 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幅员、人口、语言、地理、文化传统等。
3 国际惯例的约束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⒈商营制(私营商业制)⑴源流:①广播在起源阶段都经历过短暂的无政府状态②思想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理论③广告的采用促使商营制形成④二战结束后,商营制地位得到巩固⑵代表国家: 美国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⑶经营:遵循典型的商业经营思路⑷内容选择:①通过专门的调查机构分析受众②生动活泼,吸引力强,富有经济效益③趣味低级,娱乐无节制⒉国营制(公有国营制)⑴规定:广播电视事业为国家所有,由政府部门经营⑵思想理论基础:集体主义思想⑶主要代表国家: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⑷财政:来自计划经济和国家拨款,其他行业援助等⑸特点: ①媒介的活动服从于政府②执政党以直接的方式控制媒介的传播内容③广播电视节目侧重于政治宣传,对来自西方的节目进行严格控制⒊公法制(公共服务制)⑴思想基础:社会责任理论6 / 6•美商业公司帮助泰国等国建立了电视台.3 电视网的极大权力⑴几乎对所有社会机构的运作方式都有影响⑵电视改变了政治家活动的方式⑶改变了职业体育竞赛的面貌⑷强占附属台的播出时间⑸控制着节目的销售和发行公司⑹ 1970年,FCC发布遏制电视网权力的规定⑺ CBS放弃节目制作、发行、有线电视部分三公共广播体系的建立1 1938年,FCC将调频频率的特殊广播执照颁发给教育电台2 福特基金会发起和资助非商营电视运动3 1952年,FCC为非商用电视保留了242个频道.预示着美国非商营电视的诞生.4 卡内基教育电视委员会的活动影响了非商营电视向公共电视的转变5 肯尼迪担负起推广教育电视的媒介改革任务.6 1967年11月,约翰逊总统签署了1967年公共广播(电视)法案.标志着公共广播体系的建立美国广播电视的发展一美国广播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1 起步阶段:⑴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无线电广播的国家⑵1920年11月2日,KDKA开始播音2 快速发展阶段⑴ 1926年,全国广播公司NBC成立。
闽南师范大学中外广播电视史期末必考知识精要中外广播电视史1.费森登(美)——无线电广播的创始人掌握了语音的调制和解调技术1906年12月24日,首次用调制无线电波发送音乐和讲话2.机械电视的发明(英)贝尔德,在英国被称为电视之父。
3.广播电视事业产生的基础是什么?(技术发明不等于一项事业诞生?)a.专业化的机构和专业化的从业人员b.形成了具有需求的受众群c.出现了非手工操作的传播工具。
d.展开了规模比较大的和持续不断的传播活动。
4.广播电台诞生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开始正式播音——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5.正式的电视播送1936年11月2日,BBC开始正式播出——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6.萨尔诺夫美国商业无线电和电视的先驱和企业家。
被誉为美国广播通讯业之父。
7.广播电视体制概述(一)定义广播电视体制:按照一定的社会原则而设立的由广播电视所有权、经营权以及管理权等方面所构成的规范体系8.广播电视对社会影响巨大a.“炉边谈话”b.广播剧《火星人的入侵》(1938年)9.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a.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b.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c.国际惯例的约束10.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一)商营制代表国家:美国经营特点:a.媒体为私人所有,按商业公司的方法运作b.需获得政府授予的营业执照c.广告收入是主要经济来源节目特点:a.通过专门的调查机构分析受众b.吸引力强,富有经济效益例子:ABC经典剧集《达拉斯》(《豪门恩怨》(二)公法制代表国家:英国经营特点a.资产为国家所有b.电台、电视台相对独立,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运作c.由独立的董事会或管理委员会领导管理d.经费来源于公众视听费节目特点:节目内容面面俱到例子:BBC版《傲慢与偏见》、(三)国营制代表国家:前苏联经营特点:a.媒体为国家所有,以国家事业单位的方式经营;b.业务方针由政府规定,业务活动受政府监管;c.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
节目特点:a.政府直接控制传播内容;b.节目品位高,严肃;c.节目内容多配合政治运动、经济建设;d.重视政治宣传功能。
中外广播电视史-期末复习重点————————————————————————————————作者:————————————————————————————————日期:第一章广播电视的科技与事业广播电视特性:即时性、直感性、广泛性。
电子传播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动力、渠道、编码电子传播的三种重要方式——传导、感应、辐射1864年电磁波理论(无线电和雷达)——苏格兰数学家麦克斯韦尔1887年电磁波第一次被发现——德国物理学家赫兹1895年俄国波波夫(主要用于军事用途)和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之父)同年宣告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
1906年,电子工程教授费辛顿加拿大,第一次广播试验活动1906年,美国人德佛雷斯特(广播之父)发明三极管,并命名为“音频管”1884年,“尼普可夫扫描盘”到1934年被电子扫描盘取代。
扫描分为机械扫描和电子扫描两种方式。
尼普可夫(德国工程师)1925年4月,贝尔德英国电视之父机械电视机☆美国电视之父——萨尔诺夫;广播先驱(加裔美籍)费森登/费辛顿☆广播之父(美)——德福雷斯特1844.5.24 电报诞生日莫尔斯用电报传送了一句话 What hath God Wrought (上帝创造了什么)莫尔斯电码近代电报的基础1876.2.14 电话英国贝尔成功展示1898年马可尼英吉利海峡两岸进行无线电报跨海试验成功1920.11.2 ,世界广播事业诞生日。
KDKA——美国第一家正式电台、商业电台,世界第一个真正无线广播电台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BBC)试播电视,贝尔德机械电视系统,无声图像1935年,BBC建立了电视节目机构1936.11.2,世界电视事业诞生日1939.4.30,美国电视广播的诞生日(NBC)。
1939.9.1,BBC中断1940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成立了全国电视标准委员会(NTSC)1941年1月,委员会提出新的NTSC制式标准1941.12.7 珍珠港事件战争打断了电视事业进程1946.6.7 BBC恢复了电视播出1952年“冻结”政策解除后,美国电视事业率先兴旺☆电子新闻采集设备 ENG 卫星新闻采集设备 SNG★彩色电视制式NTSC(美)——正交平衡调幅制(美洲国家日本菲律宾、台湾)SECAM(法)——顺序传送和彩色存储制(法国苏联东欧国家沙特)PAL(德)——相位逐行交变制(西欧北欧大洋洲非洲亚洲)英国复合模拟分量(MAC)制式第二章广播电视体制★在广播诞生的初期,任何一个国家的广播体制和政策都面临着这样的法律问题:广播应当对社会承担哪些使命,提供哪些服务?一般公众如何能够利用这个新媒介,又怎样介入传媒的活动?传媒机构享有的自由有多宽泛,其限度在哪里?等等。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要点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一广播事业的诞生1 1906年 ,费辛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进行广播[广播时代的开始]2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报道总统选举中的票数[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3 1922年底,美国的广播电台已经发展到500家4 1922年5月,莫斯科中央无线电台开始试播5 1922年底,英国广播公司 BBC成立6 1924年,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7 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遍及全世界二电视事业的诞生1 1929年,BBC开始试播电视2 1936年,BBC于1936年11月2日起正式播放节目[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3 1937年,德国柏林建成电视台4 1941年,美国创办第一批商业电视台5 1938年,苏联在莫斯科建成电视台6 二战爆发后,电视台发展几近停顿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一广播电视体制的概念:1 是一国广播电视事业赖以建立和组成的所有制形式和结构方法.2 包括:体系与体制两大方面3 为何要建立广播电视体制?•传媒由谁经营?•传媒由谁管理?•管理权限如何划分?•机构如何设置?•传媒对社会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公众如何利用?•……4 广播电视体制在广播时代形成在电视时代逐步完备二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1 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2 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幅员、人口、语言、地理、文化传统等。
3 国际惯例的约束三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⒈商营制(私营商业制)⑴源流:①广播在起源阶段都经历过短暂的无政府状态②思想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理论③广告的采用促使商营制形成④二战结束后,商营制地位得到巩固⑵代表国家: 美国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⑶经营:遵循典型的商业经营思路⑷内容选择:①通过专门的调查机构分析受众②生动活泼,吸引力强,富有经济效益③趣味低级,娱乐无节制⒉国营制(公有国营制)⑴规定:广播电视事业为国家所有,由政府部门经营⑵思想理论基础:集体主义思想⑶主要代表国家: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⑷财政:来自计划经济和国家拨款,其他行业援助等⑸特点: ①媒介的活动服从于政府②执政党以直接的方式控制媒介的传播内容③广播电视节目侧重于政治宣传,对来自西方的节目进行严格控制⒊公法制(公共服务制)⑴思想基础:社会责任理论⑵代表国家:西欧,尤其以英国和德国为最⑶特点:①政治上相对独立②非商营的,不播广告③收入主要来自收视费④节目格调高雅,制作精良小结:不同国家新闻体制可能不只一种。
中外广播电视史复习要点广播电视事业的诞生一广播事业的诞生1 1906年 ,费辛顿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进行广播[广播时代的开始]2 1920年11月2日,KDKA电台报道总统选举中的票数[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3 1922年底,美国的广播电台已经发展到500家4 1922年5月,莫斯科中央无线电台开始试播5 1922年底,英国广播公司 BBC成立6 1924年,私营东京广播电台开始试播7 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几乎普及全世界二电视事业的诞生1 1929年,BBC开始试播电视2 1936年,BBC于1936年11月2日起正式播放节目[世界电视事业的诞生日]3 1937年,德国柏林建成电视台4 1941年,美国创办第一批商业电视台5 1938年,苏联在莫斯科建成电视台6 二战爆发后,电视台发展几近停顿广播电视事业的体制影响广播电视体制建立的因素1 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2 自然的和社会的因素:幅员、人口、语言、地理、文化传统等。
3 国际惯例的约束广播电视体制的分类及特点:⒈商营制〔私营商业制〕⑴源流:①广播在起源阶段都经历过短暂的无政府状态②思想理论基础:自由主义理论③广告的采用促使商营制形成④二战结束后,商营制地位得到稳固⑵代表国家: 美国及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⑶经营:遵循典型的商业经营思路⑷内容选择:①通过专门的调查机构分析受众②生动活泼,吸引力强,富有经济效益③趣味低级,娱乐无节制⒉国营制〔公有国营制〕⑴规定:广播电视事业为国家所有,由政府部门经营⑵思想理论基础:集体主义思想⑶主要代表国家:以前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的许多发展中国家.⑷财政:来自计划经济和国家拨款,其他行业援助等⑸特点: ①媒介的活动服从于政府②执政党以直接的方式控制媒介的传播内容③广播电视节目侧重于政治宣传,对来自西方的节目进行严格控制⒊公法制〔公共服务制〕⑴思想基础:社会责任理论⑵代表国家:西欧,尤其以英国和德国为最⑶特点:①政治上相对独立②非商营的,不播广告③收入主要来自收视费④节目风格高雅,制作精良小结:不同国家新闻体制可能不只一种。
第一章广播电视:广播电视是电子传播媒介。
从技术上说,广播电视是将声音、文字、图像等信号转变连续的电子信号,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传播出去,供听众收听或收看的传播媒介。
英文的广播包括广播和电视,中文的广播通常指音频广播,电视广播简称电视。
广播电视的特点:1、即时性,广播电视的传授双方的活动是同时进行的,这种即时性所带来的是,交流“场”的直接感受,它较之延时、因而间接接受,要更有影响力。
2、直感性,广播电视是通过视听感官的直接刺激进行传播的,较之抽象的符号,例如文字、数字,生动形象的广播电视更具情感的感染力。
3、是由以上特点而带来的广播电视传播的广发性,较之印刷媒介广播电视没有阅读文字的门槛,它的本性是通俗大众的。
ENG:ENG是电子新闻采集设备,有轻型摄像机和可移动录像机组成SNG:SNG是卫星新闻采集设备,有ENG和卫星通讯设备组成。
VCD:VCD是激光视盘,VCD标准由索尼、飞利浦、JVC、松下等电器生产厂商联合于1993年制定,属于数字光盘的白皮书标准。
DVD:DVD是数字激光视盘。
NTSC制式:NTSC制式,又简称为N制,是1953年12月由美国国家电视标准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缩写为NTSC)制定的彩色电视广播标准,两大主要分支是NTSC-J 与NTSC-US(又名NTSC-U/C)。
它属于同时制,帧频为每秒29.97(简化为30),扫描线为525,隔行扫描,画面比例为4:3,分辨率为640x480。
这种制式的色度信号调制包括了平衡调制和正交调制两种,解决了彩色-黑白电视广播兼容问题,但存在相位容易失真、色彩不太稳定的缺点。
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大部分美洲国家以及中国台湾、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地区及国家均采用这种制式。
香港部份电视公司也采用NTSC制式广播。
SECAM制式:1958年法国在美国NTSC制式的基础上开发了SECAM制式,又称塞康制,SECAM 是法文Sequentiel Couleur A Memoire缩写,意为“按顺序传送彩色与存储”,是一个首先用在法国模拟彩色电视系统,系统化一个8MHz宽的调制信号。
客观题1.电子传播需要三个基本条件:1)需要有推动远距离传送的动力来源;2)它需要有进行传播的发射和接受渠道2.借助点播传递声音、图像和其他信息,需要有附载在电波上的的编码解码方式(三要素):动力、渠道、编码3.1864年,马克斯维尔,电磁波理论。
4. 1895年,[俄]波波夫和[意]马可尼同年发明了无线电传送技术“无线电之父”:马可尼。
5.三大彩色广播电视制式:1)[美]NTSC[台、日、加],2)[法]SECAM,3)[德]PAL[中]6.广播时代的开端:1906年的圣诞夜,费森顿实验室通过无线电波将声音成功地传送到太平洋的船只上。
这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传声实验,它已达到广播工程技术的基本标准,标志着无线电声音广播的问世。
世界广播事业的诞生日:1920 年11 月2 日,西屋电气公司创办的KDKA 电台开始了定期广播。
7.英国:1927:公营BBC开始广播,垄断英国广播业1954.8.4:《独立电视法案》,独立电视局ITA建立,统一管理公共和商营广播电视,节目与广告分开,公商并营。
1980s:商业广播电视走向多元市场。
主要贡献:1)建立了公共广播电视体制2)建立了公商并存的广播电视体制8.美国:1927.9.25: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成立,商营广播进入播放全国性节目新阶段。
1930s:广播体制非商营改革的失败,(NCER和佩恩基金会主张建立分离的非商营广播体系,NACRE主张在商营广播播出教育节目,NACRE与NBC合作播出教育节目。
《1934年通讯法案》失败,FCC1934-1935听证会失败。
)美国商营广播垄断的局面一直延续。
1952:公共广播电视体系建立。
9. 1950s:爱德华•默罗(现场报道鼻祖)《现在请看》(仿二战时在伦敦主持《现在请听》);纪录节目,主要指评论性的电视纪录片。
时间长,有深度,常引争议,但对社会问题及时政报道也产生很大影响。
10.德国:广播电视体制:地方分散11.日本:主推动广电发展:报业12.苏俄:苏联时期(1980s-1991):国营广电的建立俄国:(1)叶利钦时期):私营、自由与多种经济体制并存,(2)普京时期):保留叶同时国家和政府掌控广电,借鉴了德、英、法电视体制,政府参股控股,不参与广电具体经营活动。
中外广播电视史部分复习资料一、论述题1、电视科技的革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有什么特点?广播电视科技的革新不能不归功于与视听传播有直接关系的记录媒介(主要是录音录像)的发明,彩色电视的发展,特别是通讯卫星和有线传送事业的兴旺发达。
当前世界上最热门的技术发明则集中于数字化及其广泛运用。
电视科技的革新主要体现在:一、记录媒介记录媒介改变了整个广播电视的传播形态,实现了艺术时空的大解放。
1、录音设备的改进①在广播电视出现的早期,唱片是广播节目的主要来源,录音材料也一直是填充广播大块时间的内容。
②1929年底,BBC开始采用钢丝式录音机进行长时间的录音广播。
③50年代初期,磁带录音机已成为大多数广播电台的标准设备,不同时区的广播只需在播音间重放磁带即可实现。
④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激光唱盘(CD)。
现在,世界上先进的广播电台使用各种数字式高保真度录音设备。
2、录像设备的发明最初电视中采用的记录媒介是电影。
稍后的视听存储技术方式是电视屏幕记录设备,然后才是磁带录像、激光视盘。
①1947~1948年,电视屏幕录像机问世了,可以用胶片同步记录电视播出的声音和图像,电视记录影片产生。
②60年代初,美国各大电视网均已使用磁带录像机,制播分离开始了。
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ENG和SNG被广泛应用于对新闻和重大事件的同步报道④新一代录像技术和设备是VCD和DVD。
记录媒介的参与改变了广播电视播出的形态,悄悄改变着媒介传播的基本格局。
二、彩色电视如果说,录像改变了电视传播的时空格局的话,色彩的引进则大大改进了电视画面的质量,提高了电视的传播效果。
彩色电视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市场的变化和生产者的利益。
1、美国彩色电视制式的确定。
①20世纪40年代初,美国CBS和NBC分别完成了彩色电视的研制,并先后投入试验播出。
②1953年,委员会建议采用NTSC制作为美国彩色电视的技术标准③1954年,NBC正式播放彩色电视节目。
此后,彩色电视之争由美国国内转向国际范围。
2、彩色电视制式的全球竞争①1958年,法国在美国NTSC制式的基础上开发出SECAM制式②1963年,德国在NTSC制式的基础上研制成PAL制式③1967年,PAL制和SECAM制先后在欧洲投入使用,最终形成彩电制式“三分天下”④1924年,英国提出MAC制式,得到欧洲各国的支持和采用,这是一种适用于卫星等新媒介的通用彩电制式。
⑤目前,世界上各种制式的彩电节目都可通过电视制式转换装置相互转播。
三、卫星传播在改进电视内容的同时,科学技术专家也在探索信号的传送方式,寻求远距离通讯的途径。
②1962年,“电星1号”首次成功转播电视信号。
③1964年东京奥运会,第一次用卫星转播实况④通讯卫星最初只用于国际传播,后来国内卫星也逐步成为一种普遍的电视覆盖模式。
四、线缆传播1、有线电视的诞生和发展①20世纪20年代,英国出现了有线广播②1949年,美国出现有线电视③20世纪70年代,有线电视迅速发展2、欧洲国家有线电视的发展①芬兰、比利时、荷兰等效果有线电视发展较好,欧洲几个大国发展相对缓慢②20年代80年代初,各国政策开始改变。
制定和颁布了有关有线电视发展的计划和法令3、美国有线电视的发展①美国政府的有线电视政策经历了由限制到开放的过程②卫星与有线电视相结合,改变了人类的转播环境,电视转播开始国际化了特点:①电视科技的革新和发展过程是长期的、多方面的。
许多相关技术在电视事业的进步和改良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以及卫星传播的发明和发展等,mei都对电视技术的革新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②记录媒介改变了电视的时空,因而根本改变了电视的形态。
彩色电视提高了电视传播的质量和效果。
人类永不满足的天性为发展和改良提供了无限的创造空间。
电视技术的革新和发展是无止境的。
③电视科技的革新和发展带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诸多方面的改变,各国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
④国家政策在电视科技的革新和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2、美国电视网黄金时代的传媒发展特点①私人商业电视网对传媒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特别是广告业的发展。
其专心制造利润的体制将广告及广告客户的需求置于首位。
②广告费用增加,导致广告客户转变赞助体制。
广告客户由初期沿用广播时期的做法即单独赞助某一电视节目或栏目,自行组织一档或数档节目,以厂商挂牌赞助的方式在电视上播出的承包节目的赞助体制转为逐步采用只购买少量广告时间,将广告交由电视网在各类节目中插播的联合赞助节目的体制。
③美国电视网的利润成倍增加。
电视网通过播放独立制片人制作的节目举得这些节目的全部或部分版权,借助发行获得大笔收入。
④影响广泛。
在电视大发展的时期,美国电视网的影响力不仅涉及整个美国,还影响到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并发展海外市场。
⑤美国电视发展迅速。
世界电视发展情况很不平衡,美国电视的迅速膨胀与各地电视的缓慢进展形成了鲜明对比。
⑥商营电视和公共电视、电影业竞争激烈。
商营电视受到公共广播电视和电影业的攻击。
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好莱坞提出了对付费电视的设想,遭到电视网的竭力反对。
⑦收视率竞争加剧。
收视率与广告价格挂钩,收视率也影响到公司的股票价格,因而,电视业内部的收视率竞争加剧。
这也导致了电视市区了大胆进行节目试验和冒险的能力。
⑧观众的喜好得到更多的重视。
电视观众无意中为电视网的节目编排做出了贡献,他们以收视习惯的方式为电视网预测节目成功与否及决定节目如何安排的标准。
⑨电视的权力极大,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增强,特别是政治领域。
引发社会和公众对美国商营广播电视传媒日益不满。
⑩电视网遭到的投诉日益增多,因而受到了遏制。
但电视网依然兴旺。
二、分析题1、结合我国电视节目的实际,谈谈你对传媒娱乐功能的认识传媒应该奉行“三老”(老板、老百姓、老上司)满意的原则。
娱乐与传媒结合的根本动因在于人的需要,传媒应为人们提供娱乐的功能。
在媒体经济步入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今天,把传媒的娱乐功能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精心设计、定位,对传媒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是实践党关于新时期传媒事业“三贴近”理论的重要手段。
传媒的娱乐功能得到强化的原因有四:①传媒的市场价值得到重视②传媒多维功能的开发③受众主体权利的体现④受众价值取向的转变。
加强传媒娱乐功能:①传媒应该注重信息传播的视觉效果。
让受众得到更多的信息就是一种娱乐。
对信息的组织要有视觉冲击力,扩大刺激视觉的要素。
现今中国各大电视台各类节目遍地开花、名目纷繁,还不断争先推陈出新,说到底就是吸引观众眼球,娱乐大众。
②扩大娱乐元素。
现代传媒应该主动扩大自己的娱乐功能,策划活动,制造气氛,在完成好宣传教育、舆论监督等任务的前提下,为受众增添快乐的感受。
湖南卫视自从喊出快乐中国的口号、打娱乐的旗帜后,大受欢迎,收视一直居高不下,这就是传媒发挥娱乐功能的的很好的例证。
③创新媒介产品,减少雷同,增加差异化。
近年来,一旦有栏目创造了较好的收视业绩,很多栏目就会跟风而上,简单地抄袭同类节目的编排思路、风格、方式。
如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取得成功之后,相亲类节目就泛滥成灾。
传媒产品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切忌批量化生产。
④贴近受众生活,切忌迎合媚俗。
如果传媒过分屈从于市场,过分地依靠收视率等业务指标,可能会导致娱乐的媚俗化,低俗甚至恶俗的传媒产品就会出笼。
如之前声名大噪的凤姐就被广电总局叫停。
传媒需要娱节目及中国式的“舆论监督”现象兴起。
《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每周质量报告》大受欢迎,发展前景广阔。
(4)突发事件报道常态化。
美国新闻时事类节目的发展很大部分得益于对战争等突发事件的报道。
近年来,中国的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也开始逐步走向常态化。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中央电视台开始了长达20多天、超过400小时的“直播战争”。
2008年的雪灾、汶川地震,中央电视台第一时间深入灾区,采用了循环播放的方式对事件进行报道,开辟了中国新闻时事类节目的新纪元。
(5)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广泛发展。
2002年1月1日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开班的新闻杂志类节目《南京零距离》光柱群众生活中的日常事、平常事,注重社会新闻的趣味性和服务性,一是好评如潮。
这类民生新闻的舆论监督比较接近舆论的“大众”特点,反映的是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和琐屑苦恼。
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中国的电视更加多元化了。
劣势:(1)美国借助电视进行总统选举,以此吸引观众对新闻时事类节目的关注。
而总统候选人选举的成功与否也与电视形象密切相关。
而中国新闻时事类节目并未有这样万众瞩目的事情吸引眼球。
当然,这与我国国情密切相关。
(2)美国新闻时事类节目开放性较大,有许多富有争议性的内容,虽然会有许多争议与批评,但是美国电视会在正义与批评中不断进步。
中国新闻时事类节目较为保守,缺乏开放性。
(3)美国新闻时事类节目敢于冒险,敢于深入战争等危险场面,进行现场报道,给观众带来最真切、最及时的资讯。
中国的电视稍欠缺这种冒险精神,尽管近年来有意识地去改进,但比起美国仍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