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Graeb评分标准预测脑室积血并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 格式:pdf
- 大小:264.12 KB
- 文档页数:6
Ommaya 囊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临床研究陆小军;徐清;沈旭明【摘要】目的:探讨Ommaya囊穿刺引流结合侧脑室外引流在重度脑室出血中的应用及意义。
方法将我科2007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6例重度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Ommaya囊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组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组,将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Ommaya囊治疗组的交通性脑积水及颅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脑室外引流组(P<0.05),术后3个月GOS评分:Ommaya囊治疗组良好8例,中残10例,重残3例,死亡3例;单纯外引流组良好5例,中残4例,重残8例,死亡5例。
Ommaya囊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单纯外引流组( P<0.05)。
结论 Ommaya囊穿刺引流结合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可以降低颅内感染及脑积水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是脑室出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Ommaya reservoir implantation combined with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in severe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VH).Methods 46 patients admitted from February 2007 to February 2012 were classified into two groups , Ommaya reservo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 ventrieular drainage group and only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group.The complications and progno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analyzed comparatively .Results Hydrocephalus and intracranial infection of Ommaya reservoi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only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group (P <0.05).Ommaya reservoir group treatment efficiency was higher than simple external ventrieular drainage group(P<0.05).Conclusions Ommaya reservoir combined with externalventrieular drainag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tracranial infection and hydrocephalus of severe IVH .It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期刊名称】《临床神经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3页(P131-133)【关键词】脑室出血;Ommaya囊;脑室外引流【作者】陆小军;徐清;沈旭明【作者单位】215400 苏州,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15400 苏州,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15400 苏州,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34脑室出血(IVH)起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预后差,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患者预后较差[1]。
脑室出血32例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32例重型脑室出血患者采用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加注尿激酶液化治疗,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本组患者存活30例,2例死亡,2例继发脑积水,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术后随访半年,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5分16 例,4分7例,3分4例,2分2例,1分3例。
结论: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术加注尿激酶液化,能尽早清除脑室内血肿,及早疏通脑脊液循环,治疗脑室出血效果确切。
【关键词】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腰大池引流术;尿激酶【中图分类号】r5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96-01脑室出血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1],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我院2009—2012年通过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术加注尿激酶液化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患者32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9 年7月至2012 年6月我院共收治重型脑室出血患者32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3~75 岁,中位年龄58 岁,意识状态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 分13 例,9~12 分19例。
均行头颅ct检查,11例为原发性脑室出血,21例为继发脑室出血,其中壳核出血破入脑室13 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8 例;32例均为全脑室系统不同程度铸型出血;按graeb 脑室出血评分标准,均属重型脑室出血,其中9 分11例,10 分9 例,11 分9例,12 分3 例;按多田公氏计算出血量,脑实质内血肿均<30 ml。
1.2 方法:发病早期采用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外引流术,一般穿刺点定于冠状缝前1-2cm,向左右各旁开2.5 cm;常规备皮严格消毒,局麻或全麻,头皮小切口,电钻钻孔,将引流管置入侧脑室,深度约6~7 cm,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外接封闭式一次性脑室外引流装置(引流管转换接头连于三通转向阀,再接引流调节器后连接于脑室引流瓶,下接无菌引流袋),根据引流情况调整引流瓶高度,一般在外耳道上10~15cm,防止过度引流(<250 ml/d)。
微创血肿清除术结合脑脊液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40例分析脑出血死亡率高,破入脑室者更高,是影响人类生存及生活质量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2007年6月~2009年9月采用ct定位行微创血肿清除术,并结合腰大池置管行脑脊液持续引流术治疗较大量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4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平均61 5岁;有高血压病史36例,有糖尿病史14例;全部经ct扫描证实为脑实质出血破入脑室。
出血部位:基底节区33例,丘脑6例,颞顶叶1例,已排除脑干及小脑出血、血凝障碍和血管瘤出血。
出血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45~90ml,平均675ml。
入院时病情按gcs评分,总分3~15分,本组患者评分3~14分,平均85分。
脑室内积血按graeb评分6~12分,平均96分。
治疗方法:1全部患者均常规降颅压、调控血压、预防并发症、支持营养治疗及对症治疗。
240例均行头颅ct定位后行微创血肿清除术。
超早期(24小时,在此操作中尽量使冲洗液变淡为止。
此操作完毕后用国产尿激酶2u加入生理盐水4~5ml中,注入血肿腔内液化,夹闭引流管3小时后开放引流。
术后3~5天以内每6~8小时液化1次,3~5天后视情况每天可液化1~2次。
头部引流管最多放置10~15天。
术后第2天视病情变化行ct检查,以了解穿刺针位置是否固定妥当及积血引流情况,视情况行对症处理。
术后5~7天视情况可行腰大池置管行脑脊液持续引流术;在头部引流管未拔除前,可将腰大池引流袋放置高度稍高于头部引流袋的位置,并持续用生理盐水以约05ml/分的滴速持续由腰大池滴入,由头部引流管引出,这样对脑脊液的及早廓清有积极的作用以及对交通性脑积水的恢复留置了较充足的时间。
头部引流装置拔除后,腰大池引流袋可放置180~200mmh2o的高度,持续开放引流,直至脑脊液变清为止,或和脑脊液泌出平衡为止。
腰大池引流装置放置时间最长不可>30天。
留置脑室引流评分标准一、引言留置脑室引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脑室内扩,脑积水等疾病。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十分必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留置脑室引流评分标准,以供医生和研究人员参考和使用。
二、评分指标1. 患者病情评估- 脑积水症状的严重程度(如头痛、呕吐、步态不稳等)- 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 患者术前病情评估的可靠程度2. 手术准备- 术前准备工作的完整性- 指导患者了解手术过程、风险和术后护理- 术前检查的详细程度3. 手术操作- 手术切口的位置和大小是否合适- 引流导管的插入是否准确、稳定- 引流导管与脑室之间的通畅程度4. 术后管理- 监测脑室内压力的措施是否有效- 引流引起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等)的处理情况- 留置时间的决定和撤管前的检查三、评分标准根据以上评分指标,我们可以制定如下的评分标准:评分考虑具体情况,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具体评分细则视各医疗机构、病例特点等因素而定,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评分应用医生和研究人员可以根据脑室引流手术的实际情况,按照以上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通过评分结果的分析和比较,可以评估手术的整体水平和改进的空间,以及预测手术的风险和结果。
评分标准的使用有助于促进手术的规范化和优化,提高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
五、总结留置脑室引流评分标准是一个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进行脑室引流手术评估的重要工具。
通过该标准的应用,可以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效果,为脑室引流手术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评分标准的细节和应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在中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摘要】目的:总结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在中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经验。
方法:42患者均急诊在全麻下行脑室内出血清除术,术后一周内拔除头部引流管,拔除头部引流管后皆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
结果:持续外引流,加速脑脊液的循环,对脑室内出血,有良好的稀释和冲洗作用,缓解脑血管痉挛,改善脑缺血状态,减轻脑水肿,减少脑积水。
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更换、取材方便,经济,减少并发症发生,能有效提高中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腰大池;引流;原发性脑室内出血【中图分类号】r65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259-02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是一种微创治疗的手段,能够尽快地消除脑脊液(csf)循环通道的积血和有害化学物质,从而减少脑积水的发生以及脑血管痉挛造成的脑损害。
原发性脑室内出血(primary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pivh)指完全局限于脑室系统内的出血或局限于室管膜下1. 5cm区域内的出血。
中重度脑室出血是指依据graeb评分为5-12分的脑室出血,内科保守的死亡率很高[1]。
我科自2005年6月—2011年1月在术中b超引导下神经内镜手术治疗中重度原发性脑室内出血42例。
术后一周内拔除头部引流管,拔除头部引流管后皆行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13~73岁,平均42.5岁。
病例选择标准:根据ct及cta 表现,参照graeb脑室出血的评分量表诊断为原发性中重度脑室出血,并排除动脉瘤和脑血管畸形的患者。
结果:死亡2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颅内再次出血后家属拒绝再次手术,其余4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
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急诊在全麻下行术中b超引导下神经内镜下脑室内出血清除术,术后一周内拔除头部引流管,拔除头部引流管后皆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引流。
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36例治疗体会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6例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随访6个月,良好10例,中残8例,重残10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3例。
结论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根据不同个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能取得满意疗效。
标签:高血压性脑室内出血;脑室外引流术;开颅手术;尿激酶脑室内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是指由非外伤因素导致颅内血管破裂、血液进入脑室系统引起的综合征。
其发病率很高,占自发性颅内出血的20%~60%。
其中高血压性脑室出血(hypertensive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占脑室出血比例很大,病情危重、预后差。
血液进人脑室系统后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学变化,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1-3]。
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共收治高血压性脑室出血患者36例,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8~72岁,平均58.7岁。
既往均有高血压病史。
1.2临床表现入院时血压:140~220/75~120 mmHg(1mmHg=0.133 kPa),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13~15分10例,9~12分9例,3~8分17例。
1.3影像学检查全部病例均行头颅CT检查,出血灶位于基底节10例,丘脑18例,混合型出血6例,小脑出血2例;其中血肿大于30m1者7例。
脑室内出血按Graeb评分9~12分16例,5~8分13例,l~4分7例。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急诊行脑血管CTA检查,排除烟雾病、动静脉畸形及动脉瘤。
1.4方法入院后行脑室外引流术20例,保守治疗16例;其中单侧引流5例,双侧引流8例,开颅血肿清除加脑室钻孔引流和或去骨瓣减压7例。
术后立即复查头颅CT,脑室引流管在位,开颅患者血肿清除满意,引流管脑脊液搏动正常,将引流管置于外耳道水平(侧卧位患者鼻根部水平)上10~15 cm处。
Grace评分表、XXX评分、CRUSAD评分、wells评分等XXX心血管内科的ACS相关评分系统包括GRACE危险评分系统和CRUSADE出血评分系统。
GRACE危险评分系统根据收缩压、心率、年龄、CK值、危险因素、院前心跳骤停、ST段下移、标记物升高等因素进行评分。
将各项积分相加,99分以下为低危,100-200分为高危,201分以上为极高危。
该评分系统的临床价值在于可以预测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和出院后6个月死亡风险。
评分低于108分为低危,109-140分为中危,高于140分为高危。
CRUSADE出血评分系统根据基线血细胞比容、收缩压、肌酐清除率、心率、其他危险因素等因素进行评分。
评分高低可以预测患者出血风险。
该评分系统的具体评分办法是将各项积分相加,得分越高,出血风险越高。
基线血细胞比容在31%以下得9分,31-33.9%得7分,34-36.9%得3分,37-39.9%得2分。
收缩压在90mmHg以下得10分,91-100mmHg得8分,101-120mmHg得5分,121-180mmHg得1分。
肌酐清除率在15mL/min以下得心率在39次/min以下得10分,35次/min得8分,28次/min得5分,17次/min得1分。
其他危险因素得分包括女性得8分,有心衰体征得7分,糖尿病患者得6分,有血管疾病或卒中病史得6分,大于等于40岁得3分,181-200cm得5分,大于等于201cm得3分。
最终得分越高,出血风险越大。
以上两个评分系统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危险程度,制定更加科学的治疗计划,提高治疗效果。
肺栓塞的可能性是其他诊断的2倍或更多心率>100次/分钟短暂的低血压(收缩压<90mmHg)长期卧床>3天或手术治疗<4周过去3个月内有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个人史有恶性肿瘤病史得分:低危:0-1分;中危:2-6分;高危:≥7分。
)XXX心血管内科在临床工作中,评分系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辅助诊断和治疗工具。
留置脑室引流评分标准引言留置脑室引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用于治疗颅内液体潴留和颅内压增高的病症。
为了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制定评分标准对手术结果进行评估和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操作技术评分1. 引流管插入位置评分:评估引流管插入位点是否准确,根据引流管位置与脑室位置的关系,进行评分。
评分从1到5,分别表示位置准确度从极差到优秀。
2. 引流管插入拘束评分:评估引流管插入过程中产生的拘束程度,包括组织损伤、出血和引流阻塞等。
评分从1到5,分别表示拘束程度从极重到无拘束。
3. 引流管留置时间评分:评估引流管留置时间的长短是否适当,根据病情和手术需要进行评分。
评分从1到5,分别表示留置时间从过短到过长。
术后效果评分1. 引流效果评分:评估引流管引流效果的好坏,根据术后颅内压情况和症状改善程度进行评分。
评分从1到5,分别表示引流效果从无效到完全有效。
2. 并发症评分:评估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包括感染、出血和脑脓肿等。
评分从1到5,分别表示并发症程度从无到严重。
3.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估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包括疼痛、日常活动和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评分从1到5,分别表示生活质量从无改善到完全改善。
综合评分与建议根据以上评分项目,对留置脑室引流手术进行综合评分,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评分综合考虑了手术操作技术和术后效果,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为手术结果的评估和监测提供了全面的参考依据。
结论制定留置脑室引流评分标准对手术操作和术后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详细的评分项目和相应的分级,可以准确地评估留置脑室引流手术的质量和效果,并为手术后的进一步治疗和管理提供方向和建议。
以上是《留置脑室引流评分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对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Graeb 评分与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预后相关性研究茅明凯;徐美仪;张保剑;张诚【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ified Graeb score(mGS)and the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fo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Methods A total of 126 patients with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for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The mGS were calculated in each patient.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GS and prognostic indicator(such as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time,GOS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of hydrocephalus)was analyzed.Results With the in-crease of mGS,the external ventricular drainage time prolonged gradually,the GOS score decreased gradually,and the incidence of hydroceph-alus increased gradually.The above indicators predicted worsening prognosis.Conclusion The mGS is a reliable prediction for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目的:探讨修改 Graeb 评分与脑室出血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
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一)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什么是 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脑室内出血患者预后的评分系统。
该评分标准是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分,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的内容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指标:1.融合度评分:根据脑室内出血在 CT 扫描上出现的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0级、1级、2级和3级。
级别越高,表示出血程度越严重。
2.脑积水:根据脑室内出血引起的脑积水在 CT 扫描上的表现,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为0级和1级。
级别越高,表示脑积水越严重。
3.脑室粘连:根据脑室内出血引起的脑室粘连在 CT 扫描上的表现,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为0级和1级。
级别越高,表示脑室粘连越严重。
4.神经功能障碍:根据患者在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状况,分为两个等级,分别为0级和1级。
级别越高,表示神经功能障碍越严重。
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的评估方法评估 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的方法如下:1.进行头颅 CT 扫描,观察脑室内出血的程度、脑积水和脑室粘连的情况。
2.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判断是否存在神经功能障碍。
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的应用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从而指导治疗和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评分结果,医生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术减压、脑室引流等,以提高患者的预后。
结论Graeb 脑室内出血评分标准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评估工具,可用于判断脑室内出血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然而,评分标准只是一种辅助工具,医生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其他影响因素,制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