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血清尿酸测定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生化全套检查意义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药物性肝损害、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中毒性肝炎、心功能不全、皮肌炎等。
3.血清总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多发性骨髓瘤。
降低:常见于恶性肿瘤,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总蛋白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肝癌、肝硬化、阻塞性黄疸、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转移癌、骨折恢复期。
另外,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绶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总胆红质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肝脏疾病,肝外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溶血性黄疸急性黄疸性肝炎新生儿黄疸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胆石症阻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8.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TG值L以上为增多;L以上为严重高TG 血症。
降低:常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肝实质性病变、原发性B脂蛋白缺乏及吸收不良。
10.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临床意义:(1)高脂蛋白血症与异常脂蛋白血症的诊断及分类; (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的判断;(3)CHO增高或过低可以是原发的(包括遗传性),营养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病、肾病等。
3种不同方法检测11项常见临床生化指标的结果对比DAI Yunfeng;PAN Hongming;CAO Chunyao;MA Yuanyang;LI Ang【摘要】目的分析比对3种不同检测系统在11项常见临床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的可比性.方法以OLYMPUS AU2700检测系统(X)为比较方法,HITACHI 7020检测系统(Y1)、CHEMIX-800检测系统(Y2)为试验方法,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NCCLS EP9-A2文件作为判断依据,检测患者新鲜血清中11项常规生化指标(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葡萄糖、肌酐、尿素、尿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回归分析不同系统的相对偏差或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探讨检测系统间的可比性.结果检测系统(Y1)和检测系统(Y2)的尿素与检测系统(X)存在正偏差分别为8.4%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可比性.两种待评系统其他项目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预期偏差均小于实验室可接受偏差,与比对系统有可比性(P>0.05).结论该实验室3个生化检测系统结果的可比性较好,但某些项目仍存在偏差,当同一项目应用不同系统检测时应评价其临床可接受性,确保检验结果的可比性.【期刊名称】《重庆医学》【年(卷),期】2019(048)003【总页数】4页(P400-403)【关键词】实验室技术和方法;参考标准;检验对比;偏差分析;质量管理【作者】DAI Yunfeng;PAN Hongming;CAO Chunyao;MA Yuanyang;LI Ang 【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推进,临床诊疗对医院实验室的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应用不同测试系统对同一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一致也是目前医院检测相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1]。
尿常规检查项目一般分为以下11类:1、尿白细胞(U—LEU);2、尿酮体(U-Ket);3、尿亚硝酸盐(NIT);4、尿胆原(URO或UBG);5、尿胆红素(U-BIL);6、尿蛋白(R-PRO);7、葡萄糖(U—Glu);8、尿比重(SG);9、尿酸碱度(U—pH) ;10、隐血(U—BLO);11、维C。
在尿常规项目中,尿蛋白与隐血在尿常规化验中占据绝对的意义,当尿蛋白与隐血出现+、+++、++++的情况时,多数情况下说明肾脏已经发生损伤,需积极及时治疗,以免小病发展到大病,直至到尿毒症。
3化验指标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
具体临床意义如下:1、尿白细胞(U—LEU)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参考值:<5个/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2、尿酮体(U-Ke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
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亚硝酸盐(NI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4、尿胆原(URO或UBG)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疽、肝病等。
阴性,见于梗阻性黄疽。
5、尿胆红素(U-BIL)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硬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6。
尿蛋白(PRO)正常阴性临床意义;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 尿时称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见于:1、肾小球性蛋白尿2、肾小管性蛋白尿、3混合性蛋白尿、4溢出性蛋白尿、5假性蛋白尿7尿糖(GLU)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1、血尿增高性糖尿、2、血糖正常性糖尿3、暂时性糖尿4、假性糖尿8、尿比重(SG);参考值1,015-1,025临床意义:1尿比重增高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2尿比重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衰9、尿酸碱度、(PH)参考值约6.5(波动在4.5-8.0)PH降低;见于酸中毒,高热。
尿常规检查项目一般分为以下11类:1、尿白细胞(U-LEU):2、尿酮体(U-Ket):3、尿亚硝酸盐(NIT):4、尿胆原(URO或UBG);5、尿胆红素(U-BIL):6、尿蛋白(R-PRO):7、葡萄糖(U-Glu):8、尿比重(SG);9、尿酸碱度(U-pH) : 10、隐血(U-BLO): 11、维C。
在尿常规项目中,尿蛋白与隐血在尿常规化验中占据绝对的意义,当尿蛋白与隐血出现+、 +++、++++的情况时,多数情况下说明肾脏己经发生损伤,需积极及时治疗,以免小病发展到大病,直至到尿毒症。
3化验指标白细胞、酮体、亚硝酸盐、尿胆原、胆红素、蛋白质、葡萄糖、尿比重、隐血、PH、维C这十一种。
具体临床意义如下:1、尿白细胞(U-LEU)正常人尿中有少数白细胞存在,离心尿每高倍镜视野不超过5个。
异常时,尿中含有大量白细胞,表示泌尿道有化脓性病变,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及尿道炎等。
正常参考值:〈5个/HP。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急'吐肾炎、肾盂肾炎、膀肮炎、尿道炎、尿道结核等。
2、尿酮体(U-Ke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糖尿病酮症、妊娠呕吐、子痫、腹泻、中毒、伤寒、麻疹、猩红热、肺炎、败血症、急性风湿热、急性粟粒性肺结、惊厥等。
此外,饥饿、分娩后摄入过多的脂肪和蛋白质等也可出现阳性。
3、尿亚硝酸盐(NIT)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膀肮炎、肾盂肾炎等。
4、尿胆原(URO或UBG)正常参考值:弱阳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丁•溶血性黄疽、肝病等。
阴性,见于梗阻性黃疽。
5、尿胆红素(U-BIL)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见丁-胆石症、胆道肿瘤、胆道蛔虫、胰头癌等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和肝癌、肝硕化、急慢性肝炎、肝细胞坏死等导致的肝细胞性黄疽。
6。
尿蛋白(PRO)正常阴性临床意义: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定量试验超过150mg/24h 尿时称蛋白尿。
病理性蛋白尿见丁•:1、肾小球性蛋白尿2、肾小管性蛋白尿、3混合性蛋白尿、4溢出性蛋白尿、5假性蛋白尿7尿糖(GLU)正常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1、血尿增高性糖尿、2、血糖正常性糖尿3、暂时性糖尿4、假性糖尿8、尿比重(SG):参考值1, 015-1, 025临床意义:1尿比重增高血容量不足导致的肾前性少尿,糖尿病,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2尿比重降低大量饮水,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衰9、尿酸碱度、(PH)参考值约6. 5 (波动在4. 5-8.0)PH降低:见丁•酸中毒,高热。
血清尿酸UA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尿酸酶分解尿酸生成尿囊素和过氧化氢。
尿酸+2H2O+O2尿酸酶尿囊素+ CO2 + H2O2在过氧化物酶存在的情况下,4-氨基比林由过氧化氢氧化生成醌二亚胺。
2H2O2+H++TOOSa+4-氨基比林过氧化物酶醌二亚胺+4 H2O醌二亚胺的颜色深浅与尿酸浓度成正比,可通过测定吸光度的上升来获得。
3 标本:3.1 病人准备:使用新鲜血清,不使用血浆.在采集血液后2h 分离血清.3.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尿液。
3.3 标本存放:血清、血浆的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3天;4~8℃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可稳定6个月。
对尿液用蒸馏水作1:10稀释后检测,结果乘11后报告。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3.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4 实验材料4.1 试剂:上海罗氏诊断产品有限公司UA试剂盒,国械注进20142405056YZB/GER 5724-2014)4.1.1 试剂组成R 1 磷酸盐缓冲液:0.05 mol/L,pH 7.8;TOOS:7 mmol/L;脂肪醇聚乙二醇醚:4.8%;抗坏血酸盐氧化酶(EC 1.10.3.3;胡瓜)≥83.5 μkat/L(25℃)R 2 磷酸盐缓冲液:0.1 mol/L,pH 7.8;亚铁氰化钾(Ⅱ):0.3 mmol/L;4-氨基比林≥3mmol/L;尿酸酶(EC1.7.3.3;原生节杆菌)≥83.4 μkat/L(25℃);过氧化物酶(POD)(EC 1.11.1.7;辣根)≥50μkat/L(25℃)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2-8℃下的保存期限:见试剂标签上的有效期。
机上稳定期: 4周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尿酸如何检测方法尿酸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之一,其增高或过多积累在体内会引发痛风等相关疾病。
因此,检测尿酸是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常用的尿酸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尿液检测法、血液检测法和组织检测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一、尿液检测法尿液检测法是通过测量尿液中尿酸的浓度来判断尿酸水平。
通常情况下,尿液中的尿酸浓度相对较低,因此较适合用于筛查尿酸水平偏高的情况,但无法准确确定血液中的尿酸水平。
尿液检测法的操作简便,无需昂贵的仪器设备,仅需使用尿液分析仪或试纸即可。
在进行尿液检测时,首先需要收集晨起第一次排尿的中段尿液,然后将试纸或尿液样本放入尿液分析仪器中进行分析。
根据试纸或仪器的指示,可以得到尿液中尿酸的浓度值。
由于尿液中尿酸浓度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运动等,因此在进行尿液检测时需要注意避免这些因素的影响,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二、血液检测法血液检测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尿酸检测方法,可通过测量血液中尿酸的浓度来评估尿酸水平是否正常。
血液检测法较之尿液检测法更加准确,可提供更具体的尿酸浓度值。
血液检测法需要专业的检验设备和技术以及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操作。
检测时,医生会在患者的手臂上绑扎一根弹性带,然后通过针头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
采集到的血液样本会送往实验室进行化验,最后通过分析血液中尿酸的浓度来评估尿酸水平是否正常。
在进行血液检测之前,患者需要进行至少8小时的禁食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三、组织检测法组织检测法主要用于痛风患者,此时尿酸结晶可能在身体关节、肾脏等组织中堆积,导致相关症状的产生。
组织检测法通过组织活检或穿刺抽取物等方式从患者体内获取组织样本,然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化学分析的方式来确定组织中尿酸结晶的存在与否。
这种检测方法对于痛风的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
总结来说,尿酸的检测方法包括尿液检测法、血液检测法和组织检测法。
尿液检测法适用于尿酸水平偏高的筛查,操作简便,结果及时;血液检测法是目前常用的尿酸检测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组织检测法适用于痛风患者,用于确诊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血清中尿酸的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血清中尿酸的测定方法及其研究进展1 12 1 1 1戴新华徐锐锋张春梅全灿方向徐蓓1 2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0013Email: xhdai_75@//0>.摘要描述了尿酸的检测在涉及临床诊断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尿酸常用的检测方法有 : 酶法、伏安法、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同位素稀释质谱法等。
本文比较全面的总结了血清中尿酸的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关键词尿酸 ; 酶法 ; 伏安法 ; 毛细管电泳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同位素稀释质谱法Determination of Uric Acid in Serum and Its Developments1 12 1 1 1Dai Xinhua , Xu Ruifeng , Zhang Chunmei , Quan Can , Fang Xiang , Xu Bei1Department of Chemical Metrology and Analytical Science, NationalInstitute of Metrology2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13, China Abstrac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easure uric acid in the field of clinical diagnosis. There are lots of determination methods for uric acid, such as, enzyme metho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isotopedi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so 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a few familiar determination methods and progress for uric acid.Key words Uric acid; enzyme method; voltammetr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Isotope dilution mass spectrometry2.1 酶法1 引言20 世纪 30 年代酶试剂用于临床生化指标测定,70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 ,它具有清除氧自由年代得到了较大发展。
尿酸检测方法
尿酸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物,其含量的变化与痛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密切相关。
因此,及时检测尿酸含量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尿酸检测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尿酸检测方法是尿液尿酸测定法。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无创伤,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通过尿液尿酸测定仪器,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尿液中的尿酸含量,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其次,血清尿酸测定法也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利用生化分析仪器对血清中的尿酸含量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准确度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尿酸代谢情况,对于痛风、高尿酸血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还有一种尿酸检测方法是尿酸酶法。
这种方法通过测定尿液中尿酸酶的活性来间接反映尿酸的含量。
尿酸酶是一种特异性较强的酶类,其活性与尿酸含量呈正相关。
尿酸酶法测定简便,操作方便,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和家庭自测。
最后,超声波法也是一种新兴的尿酸检测方法。
通过超声波技术对尿酸结晶进行检测,可以直观地观察尿酸结晶的形态和数量,为痛风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超声波法无创伤、简便、安全,适用于临床和家庭自测。
总之,尿酸检测方法有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及时了解患者的尿酸代谢情况,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检验科生化组上岗轮岗考核试题姓名:成绩:一、单选题(共50小题,每题2分,共100分)。
1、血清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A.白蛋白B.α1-球蛋白C.α2-球蛋白D.β-球蛋白E.γ-球蛋白2、血清总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凯氏定氮法B.双缩脲法C.酚试剂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考马斯亮蓝法3、血清白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溴甲酚绿法B.溴甲酚紫法C.免疫比浊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4、血清总胆红素测定的常用方法是()A.钒酸盐氧化法B.重氮试剂法C.酶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5、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的常用方法是()A.钒酸盐氧化法B.重氮试剂法C.酶法D.高效液相色谱法E.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6、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赖氏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7、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赖氏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8、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磷酸苯二钠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9、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连续监测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10、血清肌酸激酶(CK)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赖氏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11、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连续监测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12、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连续监测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13、血清淀粉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碘-淀粉比色法B.连续监测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14、血清脂肪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比色法B.连续监测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15、血清尿素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二乙酰一肟法B.脲酶法C.酚二磺酸法D.酶偶联法E.紫外分光光度法16、血清肌酐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碱性苦味酸法B.酶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17、血清尿酸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磷钨酸还原法B.酶法C.比色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18、血清葡萄糖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己糖激酶法B.葡萄糖氧化酶法C.邻甲苯胺法D.福林-吴法E.班氏法19、血清总胆固醇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酶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20、血清甘油三酯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酶法B.比色法C.电泳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2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沉淀分离法B.电泳法C.免疫比浊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2、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沉淀分离法B.电泳法C.免疫比浊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3、血清载脂蛋白AⅠ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免疫比浊法B.比色法C.电泳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4、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免疫比浊法B.比色法C.电泳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5、血清钾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火焰光度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比色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6、血清钠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火焰光度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比色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7、血清氯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硝酸汞滴定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比色法D.酶法E.放射免疫法28、血清钙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甲基麝香草酚蓝法B.邻甲酚酞络合酮法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D.比色法E.酶法29、血清磷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钼蓝比色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0、血清铁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亚铁嗪比色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1、血清总铁结合力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亚铁嗪比色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2、血清铁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放射免疫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免疫比浊法33、血清转铁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免疫比浊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4、血清前白蛋白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免疫比浊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5、血清铜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6、血清锌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7、血清镁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甲基麝香草酚蓝法B.比色法C.酶法D.电泳法E.放射免疫法38、血清淀粉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39、血清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40、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41、血清碱性磷酸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42、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测定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比色法C.酶法D.免疫比浊法E.放射免疫法43、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A.脱水B.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C.严重腹泻D.营养不良E.多发性骨髓瘤44、血清白蛋白浓度降低主要见于()A.急性肝炎B.慢性肝炎C.营养不良D.严重脱水E.肾病综合征45、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贫血D.溶血性贫血E.地中海贫血46、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A.溶血性黄疸B.肝细胞性黄疸C.阻塞性黄疸D.新生儿黄疸E.母乳性黄疸47、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主要见于()A.心肌梗死B.肾炎C.肝炎D.胰腺炎E.胆囊炎48、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主要见于()A.心肌梗死B.肾炎C.肝炎D.胰腺炎E.胆囊炎49、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主要见于()A.佝偻病B.甲状腺功能亢进C.肾病综合征D.严重贫血E.营养不良50、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主要见于()A.心肌梗死B.肾炎C.肝炎D.胰腺炎E.胆囊炎。
尿酸怎么测量方法尿酸是人体新陈代谢产物之一,它在体内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饮食、遗传、肾脏功能等。
高尿酸水平与痛风、尿酸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及时测量尿酸水平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非常重要。
那么,尿酸怎么测量呢?下面将为您介绍几种常用的尿酸测量方法。
1. 血清尿酸测定法。
血清尿酸测定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测量尿酸水平的方法之一。
这种方法通过提取患者的血清样本,利用尿酸酶法或尿酸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尿酸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尿酸测量方法之一。
2. 尿液尿酸测定法。
尿液尿酸测定是另一种常用的尿酸测量方法。
这种方法通过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利用尿酸酶法或尿酸氧化酶法测定尿液中尿酸的浓度。
尿液尿酸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一些无法采集血清样本的患者。
3. 色谱法测定尿酸。
色谱法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它是通过将患者的血清或尿液样本进行分离,然后利用色谱仪测定样本中尿酸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复杂,需要一定的实验技术和设备,但结果准确可靠,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尿酸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尿酸电化学法测定。
尿酸电化学法是一种新型的尿酸测定方法,它是通过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样本中尿酸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快速准确,适用于一些需要快速测定尿酸水平的临床情况。
总结。
尿酸的测量方法有多种,包括血清尿酸测定法、尿液尿酸测定法、色谱法测定尿酸和尿酸电化学法测定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尿酸测定。
在进行尿酸测定时,需要注意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输等环节,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尿酸测量方法有所帮助。
生化全套项目和临床意义1.血清测定2.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测定3.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4.5.血清总蛋白测定6.血清白蛋白测定7.8.A/G9.血清测定10.血清测定11.血清测定12.测定13.ALT/AST14.测定15.测定16.血清测定17.胆固醇测定18.血清载脂蛋白A1测定19.血清载脂蛋白B测定20.血清载脂蛋白a测定21.尿素测定22.肌酐测定23.尿酸测定24.血清碳酸氢盐测定25.乳酸脱氢酶测定26.27.血清肌酸激酶-MB同功酶活性测定28.血清a羟基丁酸脱氢酶测定29.钾测定30.钠测定31.氯测定32.钙测定33.葡萄糖测定临床意义: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药物性肝损害、、、心肌梗塞、心肌炎及胆道疾病等。
2.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GO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心肌梗塞发病期、急慢性肝炎、、、皮肌炎等。
3.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高度脱水症(如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及。
降低:常见于,重症结核,营养及吸收障碍,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烧伤,失血等。
4.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严重失水导致血浆浓缩,使白蛋白浓度上升。
降低:基本与相同,特别是肝脏病,肾脏疾病更为明显。
5.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急慢性黄疸型肝炎、骨细胞瘤、、骨折恢复期。
另外,少年儿童在期骨胳系统活跃,可使ALP增高。
注意:使用不同缓冲液,结果可出现明显差异。
6.血清r-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或r-GT)测定的临床意义:升高:常见于原发性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肝硬化、急性胰腺炎及心力衰竭等。
7.血清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肝脏疾病,肝外疾病,??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活动期肝炎闭塞性黄疸???胰头癌肝硬化输血错误8.血清测定临床意义:增高:常见于阻塞性黄疸,肝癌,胰头癌,胆石症等。
9.血清甘油三酯测定的临床意义:增高:可以由遗传、饮食因素或继发于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等。
最简单的尿酸检测方法
尿酸检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尿酸酶法:通过检测尿液或血液中的尿酸浓度来评估尿酸水平,这是目前最
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2.尿酸试纸法:使用尿酸试纸检测尿液中的尿酸浓度,这种方法简单快速,但
准确度较尿酸酶法略低。
3.尿酸仪法:使用尿酸仪检测血液中的尿酸浓度,但使用前需要进行一次性校
准。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要想测得准确数值,只能到医院进行检测。
对于个人而言,通过观察自身的一些症状,如关节疼痛、红肿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高尿酸的可能性,但这并不能准确反映尿酸水平。
因此,如果有关于尿酸水平的担忧,建议咨询医生,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尿酸检测。
在尿酸检测中,尿酸酶法和尿酸仪法是常用的检测方法,但都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操作技巧,不能算是最简单的方法。
同时,使用尿酸试纸法虽然简单快速,但准确度较低,仅适用于初步筛查。
尿酸检测需要专业的设备和操作,不能通过简单的自我检测方法来准确判断尿酸水平。
生物化学考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12题,每题1分,共112分)1.我国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学科的奠基者是()A、陶义训B、刘士豪C、张铁生D、吴宪正确答案:D2.下列有关酶循环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测定中所选择酶的Km 值要小B、该法使反应产物增加,提高了检测灵敏度C、是利用底物和辅酶的循环反应,使酶促反应产物不断扩增以利于测定的方法D、灵敏度与循环反应速度无关正确答案:D3.不能反映肝内或肝外胆汁淤积的试验是(2016年初级师)A、血清γ-GTB、血清AST及其同工酶C、血清总胆红素测定D、血清直接胆红素测定E、血清间接胆红素测定正确答案:B4.关于糖化Hb描述,错误的是()A、糖化Hb的浓度与红细胞寿命有关B、不受每天葡萄糖波动的影响C、在反映血糖控制效果上比糖化血清蛋白敏感D、反映的是过去6~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正确答案:C5.血浆白蛋白下降见于很多病理情况,但除外()A、急性肝炎早期B、吸收功能紊乱C、肾病综合征D、手术后正确答案:A6.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即被细胞内的受体结合,以利于结合胆红素的形成,该受体是()A、G蛋白和Z蛋白B、Y蛋白与Z蛋白C、白蛋白和α1球蛋白D、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正确答案:B7.临床常规测定血清总蛋白宜选用的方法是()A、邻苯三酚红钼法B、双缩脲法C、酚试剂法D、凯氏定氮法正确答案:B8.急性肝炎引起的血中胆红素增加属于(2018中级师)A、肝细胞性黄疸B、核黄疸C、溶血性黄疸D、梗阻性黄疸E、体质性黄疸正确答案:A9.血中胆红素主要运输形式是()A、胆素B、胆红素-Y蛋白C、胆绿素D、胆红素-白蛋白E、胆红素葡萄糖醛酸酯正确答案:D10.患者男,16岁。
哮喘发作入院,血气分析:pH7.49,PCO2 28.6mmHg,PO2为71mmlg,AB为20mmol/L,最可能的酸碱失衡类型是(2015/2017/2020年初级师)A、呼吸性酸中毒B、呼吸性碱中毒C、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伴代谢性碱中毒正确答案:B11.ApoB100的生理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是VLDL的结构蛋白B、是LDL受体的配体C、可作为HDL受体的配体D、参与合成装配和分泌富含胆固醇的VLDLE、不能调节LDL从血浆中的清除速率正确答案:B12.下面有关电泳技术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表面电荷密度高的粒子比表面电荷密度低的粒子移动速度快B、电场强度降低,增加了标本的扩散,电泳区带分辨率增高C、电泳中缓冲液要求化学性能稳定,缓冲容量大,离子移动性好D、电场强度增大,电泳速度加快,产热也增多,蛋白质易变性正确答案:B13.不属于纤维化诊断指标的是()A、透明质酸B、GGTC、Ш型前胶原D、Ⅳ型胶原E、层黏蛋白正确答案:B14.在血清蛋白电泳中,结合珠蛋白在()A、β球蛋白区带B、γ-球蛋白区带C、α1球蛋白区带D、α2球蛋白区带正确答案:D15.肾脏远曲小管及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受何种激素支配(2017年初级上)A、抗利尿激素B、ACTHC、类固醇激素D、前列腺素E、肾素正确答案:A16.内源性胆固醇的运输主要有(2020初级师)()A、HDLB、LDLC、VLDLD、CME、VLDL+LDL正确答案:B17.决定原尿形成过程的因素是()A、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肾血流量、肾小管功能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有效滤过压、肾血流量C、有效滤过压、肾血流量D、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有效滤过压、肾血流量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肾小管功能正确答案:D18.在肝脏中与葡萄糖双醛酸相结合后的胆红素为(2018年初级士)A、结合后较难解离B、溶血性黄疸时血中会大量出现C、间接胆红素D、也叫做结合胆红素E、可从尿中排出正确答案:D19.血清胆汁酸测定时脱氢酶-辅酶循环反应中用到的两种辅酶是()A、硫代还原型辅酶Ⅰ和氧化型辅酶ⅠB、氧化型辅酶Ⅱ和硫代还原型辅酶ⅠC、硫代还原型辅酶Ⅰ和还原型辅酶ⅠD、硫代氧化型辅酶Ⅰ和还原型辅酶Ⅰ正确答案:D20.血清尿酸测定目的主要是()A、用于肾病诊断B、有助于分析高尿酸血症病因C、发现高尿酸血症D、有助于分析高尿酸血症分型正确答案:C21.正常糖耐量是指()A、FPG正常; 2hPG<8 mmol/LB、FPG<7.0 mmol/L;2h PG≥7.8 mmol/LC、FPG≥8 mmol/L; 2hPG<9 mmol/LD、FPG正常;2hPG≤7.8 mmol/L正确答案:D22.同工酶分析最常用的方法是()A、电泳法B、热稳定性和抑制法C、免疫化学法D、离子交换层析法正确答案:A23.下列哪项可作为结合酶最常见的辅助因子,且被称为酶的辅基()A、钾、钠、镁等金属离子B、B族维生素C、小分子有机化学物D、核酸正确答案:A24.血清蛋白质电泳时出现M带的疾病是()A、病毒性肝炎B、急性心肌梗死C、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D、多发性骨髓瘤正确答案:D25.肝细胞对胆红素的转化主要发生在()A、微粒体B、溶酶体C、滑面内质网D、线粒体正确答案:C26.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且两者均大于正常值提示(2020初级师)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无酸碱平衡紊乱正确答案:C27.关于血气分析错误的有(2020初级师)A、可从任何部位采集动、静脉血B、标本要用全血C、动、静脉血氧分压有明显差异D、只能使用动脉血E、玻璃和塑料注射器都可用于血气分析时的标本采集正确答案:D28.干化学分析使用的仪器是()A、分光光度计B、比色计C、反射式分光光度计D、浊度计正确答案:C29.发射光谱分析法是下列哪类测定法的原理()A、免疫比浊法B、离子选择电极法C、火焰光度法D、化学比色法正确答案:C30.不属于α1区带的血浆蛋白质是()A、AAGB、AFPC、CpD、HDL正确答案:C31.药物在体内经过肝脏等器官进行生物转化,生物转化后的效果是(2017年中级师)A、所有药物活性均升高B、所有药物活性均灭活C、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转运D、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排泄E、药物的极性升高,有利于吸收正确答案:D32.下列有关酶活性测定定时法与连续监测法的区别错误的是()A、定时法计算的是平均速度,连续监测法是测最大酶促反应速度B、定时法不能确保选定的测定时段全部处于线性期,而连续监测法可明确找到反应的线性期C、定时法需要终止酶促反应,而连续监测法酶促反应一直进行D、定时法需要恒温设备,而连续监测法对仪器无一定要求正确答案:D33.血清总蛋白增高见于(2013年初级师)()A、肝硬化B、多发性骨髓瘤C、消化吸收不良D、食物中缺乏蛋白E、严重烧伤正确答案:B34.LDL中存在的主要载脂蛋白是()A、ApoB48B、ApoB100C、ApoCⅡD、ApoEE、Apo(a)正确答案:B35.普通饮食时尿酸排泄量多少时为尿酸生成过多()A、>4.8mmol/24hB、>4.2mmol/24hC、>3.5mmol/24hD、>3.6mmol/24h正确答案:A36.下列各项脂蛋白中,脂质含量最多的脂蛋白是()A、CMB、LDLC、VLDLD、HDLE、Lp(a)正确答案:A37.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的蛋白质是()A、免疫球蛋白B、白蛋白C、纤维蛋白原D、α1-酸性糖蛋白正确答案:B38.给患者注射胰岛素、葡萄糖后,不适宜作血清测定,因为此时体内钾代谢的变化(2020初级师)A、血钾增高B、胞内钾溢出到细胞外C、无改变D、尿钾增高E、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正确答案:E39.某患者血气分析结果为:pH7.12,PaCO2 25mmHg,HCO318mmol/L。
尿酸(UA )测定的标准操作程序【应用范围】体外检测血清、血浆及尿液中尿酸(UA )测定。
【适用仪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程序改变】严格遵循仪器、试剂说明书及校准品使用说明。
【方法学原理】【方法】使用TBHBA (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的酶比色测定法。
【原理】尿酸酶氧化尿酸产生过氧化氢和尿囊素。
在过氧化物酶存在下,过氧化氢氧化4-氨基安替比林和TBHBA (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产生红色醌亚胺(Trinder 反应产物)。
尿酸酶尿酸 + H 2O + O 2 尿囊素 + CO 2 + H 2O 2过氧化物酶TBHBA + 4-氨基安替比林 + 2H 2O 2 醌亚胺 + 3 H 2O【试剂】在测定时的各组分和浓度试剂1(R1):磷酸盐缓冲液 pH 7.0100 mmol/L TBHBA (2,4,6-三溴-3-羟基苯甲酸)抗坏血酸氧化酶 1 mmol/L 1KU/L试剂2(R2):磷酸盐缓冲液 pH 7.0 100 mmol/L4-氨基安替比林0.3 mmol/L铁氰化钾10 mol/L过氧化物酶(POD)≥1000 U/L尿酸酶≥2000 U/L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和标准品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当520 nm处的试剂空白吸光度小于0.5时,试剂可正常使用。
以试剂起始的反应试剂为即用式。
以样品起始的反应混合“试剂1”4份+“试剂2”1份(例如“试剂1”20 ml +“试剂2”5 ml)成为单试剂(R)单试剂稳定性:15-25℃保存可稳定2周2-8℃保存可稳定3个月单试剂须避光保存。
【标本收集与准备】1.血清或血浆标本根据实验室标准采集程序采集标本,适用标本为血清或肝素抗凝血浆(肝素钠抗凝结果高0.5mmol/l),不可从正在静脉滴注手臂上采血,上机标本不能有凝块,样品采集后2天内离心标本,分离血清,血清或血浆标本室温保存4天,冷藏7天,冷冻保存6个月。
尿酸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尿酸测定(缩写UA);组合项目申请:肾功能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1天,普通冰箱中(2~8℃)稳定3天。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反应生成的醌亚胺在520nm 波长有最大吸收,所产生的颜色强度与血清中尿酸含量成正比,再通过与同样处理的尿酸标准溶液比较,经过计算可求出血清中尿酸的含量。
试剂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可排除抗坏血酸对结果的影响,测定尿酸所用的酶反应如下: 尿酸酶尿酸 + O 2 + 2H 2O ------------ 尿囊素 + CO 2 + 2H 2O 2过氧化物酶H 2O 2+4-氨基安替比林+ 2、4、6-三碘-3-羟基苯甲酸---------------醌亚胺+H 2O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 试剂:尿酸测定试剂盒(货号UA6133),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一、目的
尿酸为核蛋白与核酸中嘌呤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
内源性尿酸由体内组织核酸分解代谢产生,外源性尿酸则来自于食物中核酸的分解。
尿酸除一小部分由肝脏分解破坏外,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体外。
肾脏早期病变时,血中尿酸首先升高,有助于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
二、测定方法
尿酸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
三、原理
尿酸酶氧化尿酸生成尿囊素和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催化下,过氧化氢使3,5-二氯二羟苯磺酸和4-氨基安替比林缩合成红色醌类化合物。
在520nm波长读取吸光度。
与尿酸浓度成比例。
四、标本
1、静脉抽取病人空腹血,置于洁净干燥试管或含促凝剂的真空管内。
2、采血后应立即送到检验科生化室。
3、样品收到后立即分离血清,不能及时测定的血清应于2—8℃保存。
4、溶血或脂血的标本不能测定。
五、设备及试剂
1、希迈全自动生化仪。
2、上海复星长征公司尿酸试剂。
3、尿酸试剂应贮存于2—8℃冰箱。
六、操作步骤
1、样本的准备:将编好号的样品离心,取血清加入样品杯放到
样品盘的规定位置,再把样品盘放到仪器中相应位置。
2、试剂的检查:每天测定前先检查各种试剂的数量、效期、定
标等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测定。
3、操作方法:详见希迈生化仪操作手册。
七、质量控制
每天操作过程中应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公司的生化质控血清至少做一次室内质控,每年定期参加海南省临检中心所组织的室间质评。
八、干扰因素
遇高浓度维生素C的标本,可使测定结果偏低。
九、参考区间
男性:150—420 umol/l
女性:90—360 umol/l
十、实验室解释
1、血清尿酸测定对痛风诊断最有帮助,痛风患者血清中尿酸
增高,但有时亦会出现正常尿酸值。
2、在核酸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
胞增多症等尿酸也会增高。
3、肾功能减退时,尿酸也会增高。
4、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痫、妊娠反应及
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尿酸增高。
十一、异常结果处理
实验室结果应与临床相符,不符的应复查。
十二、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主编,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南京、第二版、1997。
2、管正大主编,医学检验临床意义手册,人民军医出版社,北京、
第一版、1994。
3、王淑娟、周惠平、夏铁安主编,现代实验诊断学手册,北京医
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北京、第一版、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