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添加剂第六章
- 格式:ppt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63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规定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农业部关于公开征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发布日期:2012-02-09为保障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对原《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共五章25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明确规定生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
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由农业部核发;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证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核发。
二是统一规定了饲料生产企业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和程序。
申请设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受理、审查和现场审核,并将审查、审核意见上报农业部。
农业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作出是否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申请设立其它饲料生产企业,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受理并做出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三是对委托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作了规范,规定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委托其他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生产的,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并向各自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受托方应当按照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委托方应当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
委托生产的产品标签应当同时标明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的名称、注册地址、许可证编号和批准文号。
四是加强了对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后的监督管理。
饲料添加剂手册第一章饲料添加剂基础知识1.1 饲料添加剂的定义和分类饲料添加剂指的是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用于改善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预防动物疾病等。
根据其功能和使用范围,饲料添加剂可分为营养性添加剂、调味香精剂、促生剂、防腐剂等多个类别。
1.2 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生理作用、代谢作用和分子作用。
生理作用是指饲料添加剂通过改善动物体内生理环境来提高动物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代谢作用是指饲料添加剂可直接影响动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提高体内代谢效率;分子作用是指饲料添加剂通过调节动物体内的分子水平,以达到促进生长、增加生产等目的。
1.3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原则在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安全有效的饲料添加剂;按照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搭配和使用;严格控制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引起中毒;遵循国家相关的饲料添加剂使用标准和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和动物健康。
第二章饲料添加剂的种类及功能2.1 营养性添加剂营养性添加剂是指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添加。
主要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和特种营养添加剂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弥补饲料中的营养缺乏,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促进动物生长和生产。
2.2 调味香精剂调味香精剂是指通过添加香料和调味剂来改善饲料的口感和风味,增加动物对饲料的拒食性。
这些添加剂可以改善饲料的食欲性,促进动物食欲,提高饲料利用率。
2.3 促生剂促生剂是指添加到饲料中以促进动物生长和发育的物质。
主要包括激素类、生长抑制剂、微生物发酵产物等。
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改善体重增加率、减少饲料的能量消耗。
2.4 防腐剂防腐剂是指通过添加抗氧化、抗菌等成分来延长饲料的保质期和稳定性的剂型。
这些添加剂可以抑制饲料的氧化和脂肪酸的自氧化,防止饲料的变质,延长饲料的使用寿命。
第三章饲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和技巧3.1 饲料添加剂的配比和混合在使用饲料添加剂时,应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合理配比并混合。
饲料食品安全规章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饲料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动物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活动。
第三条饲料食品安全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风险控制、全程管理、社会共治的原则。
第四条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依法承担饲料食品安全责任,加强饲料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饲料食品安全。
第二章饲料生产管理第五条饲料生产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取得饲料生产许可证。
第六条饲料生产单位应当建立饲料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销售记录等。
第七条饲料生产单位应当对原料进行质量检验,不得使用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原料和其他有害物质。
第八条饲料生产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饲料在生产过程中受到污染。
第三章饲料经营管理第九条饲料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取得饲料经营许可证。
第十条饲料经营单位应当建立饲料经营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进货查验、仓储管理、销售记录等。
第十一条饲料经营单位不得经营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第十二条饲料经营单位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准确的饲料产品信息。
第四章饲料使用管理第十三条饲料使用单位应当根据饲料产品标签推荐的使用对象、用法、用量使用饲料。
第十四条饲料使用单位不得使用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第十五条饲料使用单位应当建立饲料使用记录,记录饲料的名称、规格、数量、使用对象、使用时间等信息。
第五章饲料食品安全监管第十六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接受各级饲料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饲料生产、经营、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行为。
第十八条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饲料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饲料食品安全信息。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违反本制度的,由饲料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