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1.1我们身边的数据
- 格式:ppt
- 大小:4.63 MB
- 文档页数:13
我们身边的数据一、基本说明1.面向学生:高一年级2.课课名称:《我们身边的数据》(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一数据与计算第一章第一节)3.教学时间:45分钟4.课时:1二、教学目标1.通过气象指数的获取与计算,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基本含义,并能体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进一步总结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2.通过气象指数参考价值的研究,掌握简单数据分析的一般流程,学会选用恰当的数据来源获取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3.在项目活动中,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感受数字化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教学难点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得出合理结论。
四、教学过程【课题引入】(3min)气象生活指数是气象部门根据对气象预测数据的分析得出的居民生活出行参考数据。
那么这些指数是如何得出的呢?——气象部门把指数相关的气象因素带入设定好的计算公式中,再将结果细分成不同等级,形成生活指数建议。
所以我们首先要收集数据。
【活动一设计】收集数据(5min)观察中国天气网中常州市天气预报,思考计算气象生活指数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一天中的温度变化、风力大小、相对湿度……【新知讲授】(10min)讲解数据的概念以及数据的收集方法。
1.数据我们生活中存在很多数据,如空调的温度、教科书封底的书号、体育课上测量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这些数字都属于数据。
除此之外,创作的诗歌、平常听的音乐、拍摄的视频、照片这些属于数据吗?——属于。
由此可见,数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
总结刚才说到的数据,可以发现有些数据是固定不变的,有些不断变化的,有些是随机出现。
这就是数据的特征。
2.数据的来源直接数据:统计调查或科学实验通常是数据的直接来源,由此得到的原始数据一般称为直接数据或一手数据。
间接数据:通过查阅资料获得的数据或他人对原始数据处理过的数据称为间接数据或二手数据。
第1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1.1我们身边的数据一、项目简介二、课程标准及目标分析【学科核心素养】1.能够敏锐感觉到信息的变化,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采用有效策略对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内容的准确性、指向的目的性做出合理判断。
(信息意识)2.合理组织数据;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
(计算思维)3.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习惯;掌握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4.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能够遵守信息法律法规,信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
(信息社会责任)【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感知数据与信息的基础上,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学业要求】学生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特征;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利用软件工具或平台对数据进行整理、组织、计算与呈现(计算思维)。
三、课时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学习内容是本书的起始节,要求学生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
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定义,不同的领域和组织有不同的认识。
因此只能结合多个实例让学生理解这三个概念。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之上,感受数据的特征。
教科书上还提到数据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不变的数据、变化的数据和随机的数据。
通过分析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也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的是高一的学生,基于平时的学习经验和初中的知识储备,对课程往往容易只停留在对工具软件的学习上。
另一方面,学生对数据、信息和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对具体的概念和相互关系缺乏系统的学习。
【教学目标】1.通过体重指数的获取与计算,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基本含义,并能体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进一步总结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大数据时代,你身边的大数据你知道几个?引言概述: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个人的日常生活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大数据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很多人对于身边的大数据并不了解,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身边常见的大数据应用。
一、社交媒体数据1.1 用户行为数据社交媒体平台如Facebook、微博、Instagram等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用户的点赞、评论、分享等行为,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平台可以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社交圈子等信息,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1.2 社交关系数据社交媒体平台还可以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数据,了解用户之间的互动频率、关系密切程度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社交网络分析,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社交影响者,进行精准的营销推广。
1.3 情感分析数据社交媒体上的用户评论、留言等内容可以通过情感分析技术进行情感倾向的判断。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和满意度,从而进行改进和优化。
二、电子商务数据2.1 用户购买行为数据电子商务平台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用户购买行为数据,包括用户的购买记录、购买频率、购买金额等。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企业可以了解用户的购买偏好、消费习惯等,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推荐和精准的营销。
2.2 商品销售数据电子商务平台还可以通过分析商品销售数据,了解商品的销售趋势、热门商品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库存管理、供应链优化等决策,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2.3 用户评价数据用户在购买商品后往往会对商品进行评价,这些评价数据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商品的质量、服务的满意度等。
通过分析用户评价数据,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不足,提高用户的购买体验和忠诚度。
三、交通运输数据3.1 GPS定位数据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交通工具上携带的GPS设备不断增多,产生了大量的GPS定位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了解交通拥堵情况、道路状况等,从而进行交通流量调控和道路规划。
大数据时代,你身边的大数据你知道几个?大数据时代,你身边的大数据你知道几个?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从个人生活到商业运营,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和应用。
本文将从个人、社交媒体、医疗健康、智能交通和金融领域五个方面,介绍一些身边的大数据应用。
一、个人1.1 健康数据跟踪:随着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普及,个人健康数据的收集变得更加便捷。
这些设备可以记录我们的步数、睡眠质量、心率等信息,并通过手机APP或云端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和展示。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
1.2 智能家居:智能家居系统通过连接各种传感器和设备,收集家庭中的各种数据。
例如,智能温控系统可以根据家庭成员的喜好和习惯,自动调节室内温度;智能安防系统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家庭安全状况。
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提高家庭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1.3 购物推荐:在电商平台上,我们每一次的购物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形成我们的消费画像。
基于这些数据,电商平台可以向我们推荐个性化的商品和优惠活动,提高购物体验和购买满意度。
二、社交媒体2.1 用户行为分析:社交媒体平台通过分析用户的浏览、点赞、评论等行为,了解用户的兴趣、偏好和需求。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精准广告投放,提高广告的点击率和转化率。
2.2 舆情监测:社交媒体上的用户互动和言论可以反映社会的舆论动向。
通过对社交媒体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了解社会热点话题、公众意见和舆论倾向,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参考。
2.3 社交关系分析:社交媒体上的用户之间存在复杂的社交关系网络。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发现用户之间的关联性和影响力,为社交媒体平台提供更好的用户推荐和社交关系管理。
三、医疗健康3.1 电子病历管理:传统的纸质病历难以管理和共享,而电子病历系统可以将患者的病历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和管理。
第一单元初识数据与计算1.1我们身边的数据教材分析:我们将从认识身边的数据开始,了解数据和信息的特征,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关系,感受数据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比较多种计算方法在解决问题时的特点,体会计算机在处理数据上的优势和价值。
学习目标:1、了解数据与信息的特征。
2、理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
3、能从恰当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4、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教学重难点:1.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
2.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十年前,葛大爷曾说过,“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深以为然。
十年后的今天,大数据时代来临,也带来了身价不断翻番的各种数据。
由于急速拓展的网络带宽以及各种穿戴设备所带来的大量数据,数据的增长从未停歇,甚至呈井喷式增长。
一天之中,互联网产生的全部内容可以刻满1.68亿张DVD;发出的邮件有2940亿封之多(相当于美国两年的纸质信件数量);发出的社区帖子达200万个(相当于《时代》杂志770年的文字量);卖出的手机为37.8万台,高于全球每天出生的婴儿数量37.1万……这些庞大数字,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一种全新的资源就摆在你面前,它的价值堪比石油和黄金。
今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数据【学生活动1】请同学们上网获取当地的气象生活指数及建议填写下表。
【学生活动2】计算今日的感冒指数,请上网查找当地天气数据,依据课本表2和表3求出今日的感冒指数等级,并将结果填写在横线上。
昨日最低气温 ____ 今日最高气温___今日最低气温___ 今日相对湿度___今日气压___ 感冒指数等级___【教师活动】借助视频给学生讲解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含义。
知识点讲解1、数据在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数据,如空调显示的温度,教科书封底下端的国际标准书号,体检报告上的各种检测结果,这些数字都是数据。
我们的名字,诗人创造的诗句,奥运会的主题曲,学校运动会的视频等都不是数字,那他们是数据吗?实际上数据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数字以外还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和视频等形式。
《我们身边的数据》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设计旨在通过《我们身边的数据》这一课程,使学生能够:1. 认识数据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在日常生活和信息技术领域的重要性。
2. 学会收集、整理和分析身边的数据,培养数据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掌握基本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方法,提高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学生需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一个具体场景(如学校运动会的成绩、家庭支出等),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查询、实地观察等方式,收集该场景下相关数据的样本。
2. 数据整理:学生需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去除无效、重复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学生应使用表格或电子表格软件对数据进行归类和排序。
3. 数据初步分析:学生需运用所学知识,对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分析数据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
4. 数据分析报告:学生需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及结果撰写成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数据来源、数据处理方法、分析结果及结论等。
三、作业要求为保证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果,学生需遵循以下要求:1. 数据收集要确保来源可靠,数据真实有效。
2. 数据整理要细致入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数据分析要基于所学知识,合理运用统计方法和工具。
4. 数据分析报告要条理清晰,内容详实,重点突出,语言流畅。
5. 作业提交时需按时完成,并附上原始数据和数据分析过程的记录。
四、作业评价本作业的评价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数据的来源和真实性:评价学生是否从可靠来源收集数据,数据是否真实有效。
2. 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评价学生数据整理的细致程度以及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数据分析报告的撰写:评价报告的条理性、详实程度以及语言表达的流畅性。
4. 创新性和实用性:评价学生在数据分析过程中是否有所创新,以及分析结果是否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