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的润滑
- 格式:ppt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27
回转窑开式齿轮的润滑改进两例3#生产线是一条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2004年12月20日点火投入生产。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对回转窑主传动开式齿轮的润滑进行了两次改进,终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设备的长期可靠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回转窑及开式齿轮简介回转窑规格为ø4.8×72m,转速(max)4.04r/min,主电机功率630kw。
主传动为单边缘传动,开式齿轮为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m=40,z1=23,z2=192;齿宽b1=700,b2=600;油池带油轮润滑。
2、润滑改进2004年12月,回转窑刚投入运转时,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油池内加注国产某品牌的320#开式齿轮油(相当于老国标的3#开式齿轮油)。
设备刚开始运转,我们即发现小齿轮轴承座振动偏大,齿面温度偏高,齿面油膜形成不良。
但齿轮啮合良好,齿轮啮合间隙、接触长度及宽度均在允许范围之内。
与设备制造单位及安装单位沟通后认为,设备在磨合期内,振动值偏大、齿面温度偏高等应属正常想象;磨合后,油膜也会有所改善。
2005年6月,我们在设备检查中发现,小齿轮齿面已产生点蚀,齿廓顶部有明显的滑动摩擦痕迹;大齿圈齿面上也产生点蚀,在齿宽边缘上有压延的毛刺凸出。
我们认为,设备运行1500多小时,出现这种情况是不正常的,应是润滑不良所致。
随即决定,清洗油池更换润滑油。
这次润滑油选择的是国内中原某地生产的”00#开式齿轮极压润滑剂”,其性能指标如表一,更换这种开式齿轮油后,我们加强了跟踪观察与监测。
下面是2005年9月测得的一组数据,见表二,同时肉眼观察,运转中刚啮合过的小齿轮轮齿上有一条明显的亮线,且中间稍亮、稍宽;停车后检查,轮齿上原有的点蚀坑大小没有明显变化,但点蚀现象有加重趋势。
我们认为,小齿轮轴承座的振动仍偏大,齿面温度仍偏高。
我们分析认为,这种国内生产的开式齿轮极压润滑剂,较上一种性能好一些,但极压性能较差,油膜承载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该设备的运转要求。
一 74-^y j ^j C€M£tiT 2021.N 〇.40)4.8 m x 74 m 回转窑传动装置润滑方式的改进刘晓晔,汪峰(常山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浙江常山324209)中图分类号:TQ 172.62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9877(2021)04-0074-02 D 0l :10.13739/j .cnki .c n ll -1899/tq .2021.04.0281问题的提出我公司有2条5000 t /d 熟料生产线,回转窑为 0>4.8 m X 74 m ,传动装置的润滑采用油浸式润滑配 带油轮的方式,油品使用C -F 3齿轮油。
油浸式润滑是在大小齿轮啮合下方设置带油轮,带油轮下部浸人油池润滑油中,与小齿轮啮合传动,将润滑油带起并涂抹到小齿轮啮合面,再通过小齿轮与大齿圈啮合将润滑油带起并涂抹到大齿圈啮合面,达到连续润滑的效果。
但传统带油轮运转不稳定,经常出现带油管掉落和转轴断裂变形的现象,严重时导致停窑。
同时采用油浸式润滑方式因窑筒体弯曲,大齿圈密封失效,运行中在小齿轮轴低端、大齿轮罩、检查门等处漏油,污染环境。
2传动装置润滑方式的改进为解决上述问题,对传动装置润滑方式进行重新设计,将油浸式润滑改为喷油润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见图1。
单线分配器图I 窑大齿圈喷油装置系统原理图具体改造如下:(1)润滑油采用气动泵输送,油品采用C -F 3齿轮 油。
(2) 栗送气源压力要求0.45 M P a 以上,喷嘴处压 力约为0.3 M P a 。
(3) 润滑油采用不锈钢管进行输送,为了保证整 个齿面的润滑效果,重新设计喷嘴及安装位置,经过计算,喷嘴与小齿轮顶距离为203 m m ,喷油雾面直 径约中127 m m (距喷嘴203 m m 处),能有效保证整个齿面的润滑。
新设计喷嘴在0~30°范围内可调,便于现场检修,见图2。
图2传动装置喷嘴现场安装照片(4) 系统采用程序控制,当达到预定的时间,两个控制气路(泵、喷嘴)的电磁阀同时打开。
回转窑托轮保养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回转窑托轮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承受着整个设备的旋转摩擦力和重量,所以托轮的保养和维护非常重要。
只有做好托轮的保养工作,才能保证回转窑的正常运转,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回转窑托轮的保养内容。
一、定期检查托轮轴承和润滑情况托轮的正常运转离不开良好的轴承和润滑保养。
定期检查托轮轴承的损坏情况,如有裂纹或磨损严重的情况,应及时更换。
需要定期给托轮轴承加注润滑油脂,保证其能够顺畅运转。
润滑油脂的加注应该均匀、适量,并注意不要过量,否则易导致轴承温度过高,影响托轮的正常使用。
二、定期清洁托轮表面和滚轮托轮的表面通常会受到粉尘、污垢等污染,如果不及时清洁,不仅会影响托轮的正常摩擦,还会增加设备的能耗。
需要定期对托轮表面和滚轮进行清洁,保持其表面清洁干净。
清洁时应使用专用清洁剂,不要使用酸性或碱性清洁剂,以免对托轮造成损害。
三、定期检查托轮的轨道和固定螺栓托轮的轨道和固定螺栓也是托轮保养的重点内容。
定期检查托轮轨道是否有变形、磨损或脱落现象,如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还要检查固定螺栓是否松动,如果有松动现象,应立即拧紧,确保托轮安装牢固稳定。
四、定期对托轮进行动平衡检测托轮的动平衡对设备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定期对托轮进行动平衡检测,可以有效减少振动和噪音,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如果发现托轮存在严重不平衡现象,应及时进行动平衡处理,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五、注意托轮的使用环境和温度托轮通常运行在较高的温度下,所以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通风良好,降低托轮的温度。
还要注意防潮防尘,避免外界环境对托轮造成影响。
在高温环境下运行时,要选用耐高温的润滑油脂,确保托轮的正常运转。
第二篇示例:回转窑托轮是回转窑设备中重要的部件之一,承载着回转窑筒的重量,保证了回转窑整体运转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托轮出现损坏或者不良,将会对回转窑设备的运行带来严重影响,甚至造成设备停机,影响生产进度。
回转窑大齿圈润滑方案浅谈回转窑是水泥熟料生产线中的重要设备,体积庞大,重量重;回转窑由主传动电机驱动主减速机和小齿轮,与固定在窑筒体上的大齿圈啮合传动,从而带动窑筒体转动;用于传动用的大齿圈长期处于低速、重载、大冲击力的工况中,齿轮表面往往会出现不同形式的损伤,影响齿圈的使用寿命;造成齿轮损伤的因素很多,比如齿圈本身材料质量、安装找正、润滑等因素。
本文主要针对大齿圈的润滑问题,结合因润滑不当导致齿面损伤的实例,提出合理润滑的建议,供技术人员参考并有望解决水泥企业的现场问题。
大齿圈润滑目前有两种润滑方式:喷射润滑及油池润滑;因喷射润滑方式需要增加安装成本且日常需要维护,水泥企业大多选用安装成本低且维护简单的油池润滑。
我公司设计及供货的某国外项目Ф4.8x72m回转窑设备,采用带油轮油池润滑方式(油轮装在齿轮罩的下部,使油轮的下部浸入润滑油中,油轮的上部与小齿轮相啮合,被小齿轮所带动回转,润滑油即被油轮涂抹和甩溅到小齿轮的齿面上,小齿轮与大齿圈相啮合达到润滑目的)。
点火设备运转11个月后,停窑检修大齿圈,发现齿面有点蚀现象(见图一)图一我公司技术人员去现场查看:测量大齿圈的径跳、端跳是否超差;小齿轮的振动是否过大;带油轮是否脱落。
通过排查上述检查项都符合设计安装要求。
查看润滑油性能参数及实际检测后,发现润滑油粘度过低,是造成齿面损伤的主要原因。
齿面缺乏足够的润滑油,导致润滑油膜不能建立,齿轮处于干摩擦或边界摩擦状态,啮合齿面直接接触,造成齿面损伤。
指导客户初期选用粘度高修复型润滑油修复,正常操作后选用粘度高的润滑油,运转一年后检修,齿面点蚀情况明显改善。
我公司通过与国际知名润滑油提供商技术交流及现场实际操作,总结出一套大齿圈润滑方案(见表一)。
一、大齿圈润滑油涂底阶段:安装过程中,齿轮首次转动期间有必要给齿面涂底层,提供初始润滑。
可以有效避免齿面干燥运转造成损伤;因安装到设备投料运转需要2~3月时间,也可以防止齿圈生锈。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回转窑传动系统及润滑部分的改造
某水泥厂拥有回转窑三台,用于水泥的煅烧处理。
由于该厂属老厂,回转窑设备也已经老旧,很多部件的技术已不及新产品,突出表现在传动系统和润滑部分,频繁出现故障,严重影响生产。
利用大修期间,该厂对这两部分进行了改造,解除了原存在的问题。
一、传动系统部分
回转窑传动系统及润滑部分的改造
原回转窑的传动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落地式齿轮传动,当窑体产生变形时,窑身大小齿轮啮合间隙将产生变化,从而使轮齿之间不能正常啮合。
在启、制动中,由于加速和减速也将造成轮齿之间的冲击载荷。
针对上述原因,我们将窑身大、小齿轮3 装在一个弹性的底座内,采用可伸缩的万向联轴节4 将小齿轮与减速机5 联接。
配置了两台普通鼠笼式电动机,主电机9 运行在正常工况下,当检修试车、烤窑及处理临时故障需慢速运行时,使用副电机6,采用变频器控制。
副电机与减速机之间采用齿形离合器进行联接。
二、润滑部分
1、托、挡轮润滑
改造后的托、挡轮都采用了滚动轴承结构,轴承采用稀油集中润滑,为此增设了一个润滑站,挡轮的液压油泵等安放在润滑站内。
由于托轮随着窑体轴线是倾斜地安装的,为防止托轮及窑身冷却水沿托轮轴渗入轴承座内,在托轮轴上设置了一挡水环,较好地解决了这一渗水问题。
回转窑
2、窑身大小齿轮润滑
原回转窑窑身大小齿轮传动采用油池润滑,由于工作环境灰尘多,且是露天设置易造成润滑油乳化。
此次改为喷射润滑装置,该装置以油、气压为动力,。
回转窑轮带与筒体垫板间隙的调整及润滑2011-3-31作者: 王广强我公司Ф4m×60m回转窑中档轮带与筒体垫板严重磨损,导致间隙较大,经测量达到25mm,远远超过了设计值。
为使设备正常运行,我们对轮带与垫板间隙进行了两次调整。
1、第一次调整采用加垫的方式调整,即在筒体垫板的上面,加一层一定厚度的垫子。
垫子的材料选用16Mn,尺寸大小与垫板尺寸一样。
先在卷板机上压出Ф4m的弧度,然后在筒体上方,将垫子覆实在垫板的上面,后用J506焊条在两侧进行焊接。
按照托轮间隙调整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窑中档轮带与垫板的间隙为15.3mm,因此垫子厚度选为4mm,调整后的理论间隙为17mm,实际测量为16mm。
经过调整,设备安全运行3个月后,有两块垫子出现了开焊现象。
分析其失效状况,认为原因在于薄垫子的热膨胀伸长率与原厚垫板有差异,加之是焊接结构,本身存在焊接应力,所以容易失效。
2、第二次调整之后,再次对设备进行调整,采取更换筒体垫板的方法。
垫板自行加工,材质仍旧使用16Mn,厚度由原来的12mm,增至16mm,理论间隙与第一次调整的间隙一样,实测间隙为16mm。
更换垫板后,窑一直安全运行,但仍存在问题,由于忽略了垫板固定块的宽度尺寸,垫板固定块与筒体固定槽间隙达20mm,导致回转窑在运行中有垫板固定块碰撞固定槽的声音。
因此,又在垫板固定块的一侧焊接上一块宽10mm的锰钢条,使其固定块与固定槽的间隙由原来的20mm缩小到10mm,这样有效消除了该垫板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碰撞。
轮带和垫板的润滑轮带与垫板的润滑最初采用喷射专用高温润滑油,其价格昂贵,后期采用拖轮瓦换下的废油与石墨粉进行混合,混合比为2∶1,然后涂抹在轮带表面。
经试用,效果较好。
HF系列润滑剂在同力水泥集团回转窑设备上的使用25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各一条,5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4条。
回转窑是关键性设备,其运转正常与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产能效益。
要保证回转窑设备高效运转,设备润滑至关重要。
为此,从2004年开始,同力集团与洛阳正本润滑材料有限公司进行了全面的合作,在回转窑拖轮轴瓦、轮带及开式齿轮等部件上先后选用了正本公司系列润滑材料如HF-托轮油/HF-高温轮带润滑剂、HF-开式齿轮极压润滑剂等。
1、HF-托轮油的应用同力集团回转窑托轮轴瓦原采用680号齿轮油及含有沥清的汽缸油润滑。
680号齿轮油抗极压性能差,在托轮轴瓦上形不成良好的润滑膜,而且极易氧化变质,遇有设备渗漏串水问题又容易乳化。
正常情况下最长使用不超过3个月,串水时1个星期也维持不到,造成极大浪费.汽缸油润滑则是黏附性能差,冬天加注困难,油勺挂油难,启动及运转电流大。
最终都造成了轴瓦极大的磨损、拉丝(油中常有金属磨损微粒),不到1年出现了3次翻瓦事故,反复的小修、大修,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004年5月同力集团与在2000t/d生产线的窑上选用了HF-托轮油,其和680号齿轮油性能测试比较见表1.表1 680#齿轮油、HF-托轮油四球磨损试验机上性能测试比较油型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N)对应PB值下摩擦系数烧结负荷PD(N)N680齿轮油6400.0864200 HF-托轮油12500.056>8000首先在拉丝严重、发热达69℃的中档1号轴瓦上应用。
把原用油品、油泥及磨料用柴油清洗干净,再用稀润滑油冲洗一遍,然后加入了HF-托轮油。
经过3天磨合运转,其轴瓦温度降至45℃,已属正常,用手触摸轴表面已没有了换油前刺手感觉.一星期以后,能明显看到轴表面原有的拉丝痕迹明显缩小,轴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研磨修复,半月以后又看到了轴表面形成一层灰色偏黄的润滑膜。
据分析,灰色是HF-托轮油中的的极压抗磨添加剂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化学反应膜,而微黄色是合成油其原有的物理润滑膜,化学膜、物理膜有互补作用,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