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绿色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 格式:pdf
- 大小:193.09 KB
- 文档页数:3
;£辇一浅析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教育一马晓红(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立足于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就从化学教学方面入手,在课堂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绿色化学教育中学化学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520143—01一、绿色化学与中学化学教青(一)绿色化学的涵义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E nvi r onm e nt al l y B eni gn C hem i st r y)、环境友好化学(E nvi ronm et al l Y Fr i en dl y C hem i st r y)、清洁化学(C l e an C hem i st r y)。
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消灭或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同时也要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废物和产品。
绿色化学的根本目标就是从节约能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来季新审视和改革整个化学和化工领域,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
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
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实现防止污染。
作为一|'】新兴交叉学科,绿色化学已成为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
(二)中学化学教育中的绿色化学当前,我国的绿色化学探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
化学教育要承担起普及、宣传的作用,这是2l世纪化学教育所面临的时代挑战,也是化学教育发展的一大机遇。
绿色化学教育是化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课程的设计要体现绿色化学思想,新课程标准将绿色化学引入高中新教材,并将绿色化学思想、绿色化学观念定为高中化学教学目标,表明高中绿色化学教育正式启动。
绿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钟福全(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重庆万州404000)摘要:化学是一门通过动手实践操作来获的原理的一门实验性学科,尤其是高中化学,更是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但是很多的化学用品中存在一些有害的物质,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和危害。
高中化学正是学生具体探究化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应该在此时培养学生善用绿色理念来操作实验的思想。
本文将针对绿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应用进行具体的探究。
关键词:绿色理念;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参考文献:[1]王怀珍.人教版高中化学实验绿色化初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2]虞红娟.高中化学实验中学生绿色化学观的培养探索[J].理科考试研究:高中版,2014.(责任编辑:彭一皓)一、开展绿色化学课堂,渗透绿色理念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师在贯彻落实绿色化学理念的时候,要有较高的觉悟,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化学试剂的危害。
例如在学习CO 还原CuO 的实验时,CuO+CO △Cu+CO 2。
实验产生了二氧化碳,还有残余的一氧化碳,这时可以使用点燃的方法去处理一氧化碳,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去污染大气2点燃2CO 2。
二、进行化学演示实验,实现循环利用对于一些重金属离子,老师可以通过进行化学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教他们怎样形成一个循环利用来达到绿色化学的效果。
例如在氧化还原反应“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Cu+2H 2SO 4(浓)△4+SO 2↑+2H 2O 中,可以给同学们演示,CuSO 4加上N aOH 可以变成Cu(OH)2,然后直接加热Cu(OH)2的试管,冷却后生成黑色物质CuO,最后加入稀硫酸重新得到CuSO 4。
三、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现绿色实验为了保证环境的健康和师生的身体健康,对于一些污染性强,持续时间长危险性较大、成功率较低的实验,可以采用教师演示或者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苯与液溴的反应实验”,溴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它的挥发不仅污染空气而且师生在吸入气体之后还会产生头痛、眩晕的不适感,因此,教师可以通多媒体演示实验,这样清晰明了的看到实验现象,不仅可以提起同学们的兴趣,而且可以加深同学的印象。
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化学已经成为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理念。
绿色化学是指在化学过程和化学产品中,减少或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化学理念。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的渗透不仅意味着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入相关的理念和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和责任感。
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
教师应在教学中强调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减少或避免使用对环境有害的化学品和实验方法。
在选择实验材料时,可以尽量选用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可再生资源和生物降解材料,提倡循环利用和资源节约。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让学生在实验中深刻理解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方法。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绿色化学理念渗透需要从课堂教学内容入手。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引入绿色化学的理念。
在教学中强调化学合成的绿色方法和技术,让学生了解到化学合成过程中,可以采用生物催化、超临界流体、微波辐射等绿色合成方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在教学内容中也可以引入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物质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同时学习环境监测和净化技术。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绿色化学理念,并且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到环保行为中。
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需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体验绿色化学的价值。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环保实践活动,如环境保护宣传、垃圾分类、参观环保企业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环保行为对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还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分享绿色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激发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绿色化学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中学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第1篇一、引言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是21世纪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方向。
它以“原子经济性”为核心,倡导“零排放”、“无污染”的化学过程,旨在减少化学产品的危害,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在我国,绿色化学教育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开展绿色化学教学实践。
本文将结合中学绿色化学教学实践,探讨其重要性、实施策略和效果。
二、绿色化学教学实践的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化学教学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化学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从而自觉减少化学污染,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绿色化学教学实践鼓励学生从源头考虑化学产品的环境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绿色化学涉及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教学实践有助于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4.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绿色化学教学实践有助于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未来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三、中学绿色化学教学实践的实施策略1. 创设绿色化学教学环境(1)学校应设立绿色化学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2)利用校园环境,开展绿色化学主题活动,如植树节、环保宣传周等,营造绿色化学氛围。
2. 开发绿色化学教学资源(1)编写绿色化学教材,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课程内容。
(2)收集整理国内外绿色化学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 改革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绿色化学问题。
(2)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化学过程。
(3)组织学生参与绿色化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组织教师参加绿色化学培训,提高教师的绿色化学素养。
(2)鼓励教师开展绿色化学教学研究,推动绿色化学教学实践。
四、中学绿色化学教学实践的效果1. 学生环保意识明显提高通过绿色化学教学实践,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显著提高,他们能够自觉关注化学产品的环境影响,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高中化学绿色校园教学教案课题:化学实验室的绿色环保实践教学目标:1. 了解绿色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用绿色方法替代传统实验方法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绿色化学实验的定义和原理。
2. 绿色方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3. 实例分析:绿色方法替代传统实验方法的实践示范。
教学过程:一、引言教师向学生介绍绿色化学实验的概念和重要性,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理论讲解1. 什么是绿色化学实验?2. 绿色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
3. 绿色方法的分类及应用领域。
三、实践操作1. 实验内容:用绿色方法制备铁离子溶液。
2. 实验步骤:a. 选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b. 采用微波或超声波技术缩短反应时间。
c. 使用可降解的实验器材。
3. 学生分组操作,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
四、实验结果分析学生讨论实验结果,总结使用绿色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
五、总结与展望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
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结果是否准确。
2. 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绿色化学实验的概念和原理。
3. 学生表现是否积极,是否能够主动思考与讨论。
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环保议题,积极参与环保实践。
2. 如何创新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扩展延伸: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其他化学实验,探索更多绿色方法的应用,培养绿色意识,促进校园绿色环保教育的发展。
探索篇•课改论坛中学化学绿色实验是广大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笔者在本文中从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学化学绿色实验的方式,以求进一步提升中学化学实验绿色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一、改进实验原理,绿色化设计实验过程纵观中学化学实验,一般都会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如氯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在学习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性质的时候,势必要进行相关实验,导致环境污染,危害学生的身体健康,但是改变制取上述有毒有害物质的方式,巧妙地设计实验,在不影响化学实验效果和目的的同时,促进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如进行CO还原氧化铁实验的时候,教学前教师要自行制备一氧化碳,课堂上用整套设备进行演示,为教学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现进行如下调整。
1.实验原理加热草酸钠制取一氧化碳,加热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
2.操作步骤首先,在试管底部放入约1克晶体草酸钠,并横放试管,塞入石棉绒,在试管中部铺一层干燥氧化铁(少量),试管口被带导管的小胶塞紧紧封堵,在铁架台上用铁夹固定,让导管通向澄清石灰石,塑料袋收尾气。
接着,用酒精灯同时加热草酸钠和三氧化二铁片刻,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红棕色的铁化物变黑,用磁铁靠近试管外壁,黑色粉末被吸引,表明三氧化二铁被一氧化碳还原,挤压塑料袋,烧掉尾气,避免出现一氧化碳污染。
3.改进后的优点该实验使用草酸钠制备CO,在一个装置中同时进行CO的制备和CO的还原实验,并全部吸收制取的CO,在一个密闭的体系中巧妙地设计实验,实现绿色化学实验之设想。
二、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绿色化设计可以从降低药品浓度、选择最合适的药品配比、催化剂、恰当控制反应时间等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满足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
中学化学教科书中,一些实验明确要求了药品浓度和所需量,一些实验却没有这样方面的要求,我们降低化学药品浓度和用量,不仅节约药品,而且提升实验效果。
(1)降低指示剂的浓度,石蕊、酚酞等浓度可以降低为0.1% ~0.25%,较少酒精用量。
(2)对苯酚性质,降低苯酚浓度为0.5%~1.0%,溴水浓度也可以适量降低为稍浓。
中学化学课程中的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引言绿色化学是一种新兴的学科领域,其目标是通过最小化或消除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推动可持续发展。
化学教育在中学阶段具有重要的作用,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应该贯穿于中学化学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创新精神。
本文旨在探讨中学化学课程中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一、绿色化学教育的重要性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关键时期。
通过中学化学课程中的绿色化学教育,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作为个体对环境的影响,并激发他们对环保的责任感。
绿色化学教育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绿色化学教育还有助于引领学生关注可持续发展,培养他们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绿色化学教育的基本原则1. 预防原则:绿色化学教育应强调预防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鼓励学生通过选择更环保的方法和材料来避免或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2. 原子经济原则:绿色化学教育应强调提高化学变化的效率,最大程度地利用原材料,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3. 可持续原则:绿色化学教育应鼓励学生考虑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化学过程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4. 安全原则:绿色化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实验设备和化学试剂,遵守实验操作规范,防止事故发生。
三、绿色化学教育的实施策略和方法1. 实验设计:设计绿色实验,使用更环保的溶剂和试剂,减少对环境的危害。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减少废物产生。
2. 实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展示绿色化学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估现有产品的环境友好性,并鼓励他们提出改进意见和解决方案。
3. 环境考虑的化学计算:在教学中加入环境考虑的化学计算,让学生计算各种化学反应的能量效率和原子经济性。
通过这些计算,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环境友好的化学过程和技术。
如何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摘要: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特别是实验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的理念,既是现代社会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的有效途径。
本文探讨了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实验的意义,绿色化学实验的设计理念,绿色化学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几种改进途径。
通过微型化学实验、降低药品浓度、循环使用药品、改进实验装置、规范处理废弃物、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这些途径;既达到了绿色化学的要求,也很好地提高了中学实验演示的效果。
关键词:绿色化学化学实验改进途径1.绿色化学的界定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是设计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并在技术上、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
包括原料和试剂在反应中的充分利用(原子经济性),它是实现化学污染防治的基本方法和科学手段,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适用各种化学领域。
绿色化学已成为国外企业、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与开发方向。
我国在绿色化学方面的活动也逐渐活跃。
重大的绿色化学研究成果不但是科学文献,也将进入教科书,走进我们的生活。
这种预防化学污染的新理念和新实践正日益被人们认识、接受和重视。
要预防化学污染,最关键的问题应该是从小培养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人,学生最早系统地学习化学知识是在中学阶段,这就需要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教育的全过程中。
尤其在化学实验中贯穿绿色化学思想。
2 . 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实验的意义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
在实验教学中从绿色化学角度进行改革,更新和改进原有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设计一些绿色化实验都将对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培养大有益处。
2.1 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培养目标人的身心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对个体某一方面的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成效,并能充分发挥个体在这一方面的潜力。